过去的两年与中国资本市场复杂变化相致的是中国价值投资领军人物的做法以及遭遇,更为多样性。但斌为首的相当多的价值投资选择了不动坚持,而赵丹阳为代表的极少一部分人在一定的点位彻底退出了,李驰为代表的一部分价值投资者,出来又进去。
他们这种不同的做法代表了不同的价值投资思想体系和理念,他们不同做法的结果也给他们个人的投资结果带来了不同的社会评价,尤其以赵丹阳和但斌的做法引起的争论更多,二者都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但二者的做法截然不同。赵丹阳坚持在3000点之上清盘,而但斌坚持在6000点上持股,双方都是执着的,但是谁的做法更符合价值投资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或者说两个人的做法都是合乎价值投资基本逻辑,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出总的评价。
不管怎么说,赵丹阳3000点的清盘和但斌6000点上的坚持都是中国价值投资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甚至是历史事件。他们的做法对中国价值投资的发展方向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近期赵丹阳再次出山,为中国价值投资再次增加新内容。因此深入剖析探讨他们二者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二者行为背后的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对于中国价值投资者是极其珍贵的案例和素才。凌通价值网做为民间价值投资者的公共交流平台,愿意发起这们一个讨论,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目的是为了丰富提高中国价值投资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欢迎所有的价值投资者发起评论。
2007年底08年初,媒体刊载着对中国私募基金领军人物赵丹阳的评说,文中透露出的信息是赵丹阳所管理的几支私募基金在2007年整体上只取得了20%左右的收益,成绩极差。而导致赵丹阳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在于,赵丹阳在3000点之上看空 A股,在5月份全面空仓了。因此,全年下来只有这么一点收益。面对这样一个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着深刻含意的代表性事件,凌通有如下几点深刻的思考:
一、市场普遍对赵丹阳如此低的收益负面看待有失客观,认为赵丹阳在牛市中只取得这么一点的收益,属于水平太差,对此,凌通并不这么看。我们觉得赵丹阳在3000点上看空,并且全面清仓,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明显不如在6000点上还在奋战的大部分投资人。然而,赵丹阳看空并且清仓,固守了某种有生命力的逻辑和理念。赵丹阳的离场毫无疑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离场最终的结果是非常不好的,但他当时离场,并且始终没有进来,凌通认为赵丹阳在基本行为准则上是有深刻的原则和体系的。这种原则和体系有时候虽然不能够获取超额收益,但对于保障投资人的安全和长寿具有意义。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认为赵丹阳收益率在牛市里很差,就给予全面的负面评价,这种观点并不客观。如果在资金推动和某种非常态的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借助于牛市的背景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收益可能并不是一种硬功夫,也不是一种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成为长青树的保障。而赵丹阳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最终给他导致很大困境的行为和操作反而是可以成为长青树的理由和保障。
赵丹阳的做法至少证明了一点,赵丹阳一方面有逻辑体系,另一方面有非常独特的个性。从这一点上讲,赵丹阳具备一个好的资产管理人的特征。
二、毕竟赵丹阳在2007年的成绩极差,赵丹阳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凌通认为赵丹阳的问题出在没有做到决策中庸化,太过于相信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多元走势没有客观的认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结构没有充分的考虑,只凭借了普遍性的价值投资基本原理,而没有考虑在一个具体市场的特殊性,并且在决策操作过程中不给自己留余地,操作极端化了。
儒家有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在做任何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执两端,用中间”,其含意是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正负两种极端情况充分考虑到,同时,在具体决策的时候要向中间靠拢,不要太过极端。《史记》中有一段话叫:“凡文事必有武备,凡武事必有文备。”这句话的含意是如果一个国家要和另一个国家打仗,要提前准备好和谈方案,在与另一个国家友好相处的过程中,要提前准备好打仗的方案。可以看到无论儒家还是《史记》都有两手准备的思想。
我们在投资实践中也应该这样,不能单赌一边,当然更不能单赌一支股票。不管有多么充足的理由和事实证明市场要跌,你都不能不留后手。某一支股票,不管有多么充足的理由证明它要涨,你都不能单买一支。当确定性非常充分的时候,你可以适当增加它的仓位比例,但不能采取极端操作。因为,事情的发展是有必然的不确定的。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对市场和公司未来走势的判断,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相信,自己有必然的认识盲点,我们不可能把影响市场变化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仓位结构来应对多种变化局面,如果看空的时候仓位要少一点,资金要大一点,但不空仓 ; 如果看涨的时候,仓位要重一些,资金要少一点,但不满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轻易的空仓,当然也不轻易的满仓。仓位组合中多持有几支股票,非常看好的稍微多一点,一般性看好的也持有一点,把个股风险分散掉,当需要把整个仓位整体性降低的时候不要单减一支股票,要看好的和不看好的都减一点,即便是对一支股票的减持也要分多次,逐级减持,不要一次性退出。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决策中庸化在具体操作中的含意。
赵丹阳在5月份由于看坏就一股不留,就全面清仓的做法犯了一个技术性和技巧性错误。如果赵丹阳的减仓步骤是分级减持,3000点出一部分、4000点出一部分、5000点出一部分、6000点出一部分,最后在任何条件下都留一部分,他就不会遇到这种困境。遗憾的是赵丹阳采取了绝对的做法、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和非中庸的做法。
赵丹阳一个有个性的基金经理,让我们祝他越走越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