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时像上帝,垂青那些自立自强的人,但是,有时又不像上帝,它也惩罚那些无头苍蝇似随意跟风的人” ----巴菲特1982年股东信摘要
投资几年来,陆陆续续看过不少巴菲特的传记,故事和论述,一开始并没有切身感受到巴菲特投资法的特别之处,只是觉得巴菲特的名气很大,投资最成功,自己也有一股要投资成功的劲头和强烈愿望,所以必须要学,强迫着自己学。但后来随着对巴菲特投资法了解的不断深入,结合自己投资实践的得失体验,巴菲特投资法的精妙之处逐渐在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最后不由得自己开始崇拜起巴菲特投资法来了。我自己本来是一个自认为很有主见,颇为自负的人,一般很少崇拜一个人,除非这个人确实高人一筹,确有值得崇拜之处。现在,在投资领域,我要说,巴菲特确实高人一筹,巴菲特投资法确实值得崇拜。
崇拜归崇拜,你要说明你为什么要崇拜,你崇拜的是什么。其实,我崇拜的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早在1969年,巴菲特就从其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价值投资所应依据的基本原理,我们看巴菲特1969年致公司合伙人的信函中有这么一段话:
“格雷厄姆说过:‘长期来看,市场是个衡量基准的机器,而短期看来,它是一个投票机’。我一直认为,由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很好测出,但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价。'”(摘自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9)
目前的流行语“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即是源自格雷厄姆上面的这句话。既然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价”,我们就不应该在股价的波动方面来浪费时间精力,而由于“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很好测出”,我们就应该对这个“基本原理”搞清搞透。所以,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完全决定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本质认识上了。这个基本原理说起来似乎容易,但真要你拿极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其本质精神来其实颇费思量。通读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后,我发现巴菲特在1987年股东信里对其投资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追随格雷厄姆的教诲,查理跟我着眼的是投资组合本身的经营成果,以此来判断投资是否成功,而不是他们每天或是每年的股价变化,短期间市场或许会忽略一家经营成功的企业,但最后这些公司终将获得市场的肯定,就像格雷厄姆所说的:“短期而言,股票市场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它却是一个称重器。”一家成功的公司是否很快地就被发现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只要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能够以稳定地速度成长才是关键,事实上越晚被发现有时好处更多,因为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它的股份。”(摘自巴菲特1987股东信)
这种解释更为明确,巴菲特判断投资是否成功的基本原则,是投资组合本身的经营成果,而不是它们的股价变化,只要企业经营的好,内在价值在稳定成长,不要急在一时,市场早晚会还它个价格公道。
巴菲特不愧为股神,对投资本质的见解正确而深邃,一下子抓住了投资问题的实质。依据成千上万市场先生情绪波动引起的股价波动差价获利,无异于赌博,而依据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则是有章可循的事情,只要预判到企业在未来的经营成果会很好,市场早晚会还它个价格公道,投资获利便成为似乎可以板上订钉,确定性很大的事情。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么浅显的道理人人都可理解,而现实的A股投资者中遵循的却不多,并且,全世界那么多的价值投资者各说各理,又没有形成一致认可的说法,问题出在哪里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总算琢磨出一点个中的原因来,我认为这主要在于人们对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研判产生的分歧。企业是各种类型,五花八门的,对企业未来的预判,当然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但我要说,对具体企业未来的具体盈利数字可以产生分歧,但如何研判企业未来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衡量企业投资价值好坏的标准是可以统一的。今天我们就针对如何正确地去理解巴菲特投资法基本原理的思路和方法作一些探讨。
巴菲特告诉我们:“一般的商学院教学重视复杂的过程而忽视简单的过程,但是简单的过程却更有效”(《渠道》杂志,巴菲特与帕诗西亚•鲍尔对话,1986年)。我心中遵循巴菲特这种简单才有效的信念,要将复杂的事情说简单,要以非专业的语言说准专业的事情。请注意这个“说准”二字,专业的事情本来很难说准,还要拿非专业的语言来说,有难度,但我上来了拧劲,一定要做到,否则你就不能说理解巴菲特,更不能说弄懂了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半年前我就围绕着这个核心在思考,一直想试图抓住这个基本原理,但总是觉得不甚满意,直到几天前,当我基本通读了自1977年到2008年每一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然后通篇一回想,突然有所顿悟,总算有了我自己的自觉还算满意的对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基本原理的概括,那就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三个面向”----面向企业特性,面向商道逻辑,面向股东(内在)价值。
何以如此?现在我们考证如下。
一, 企业的商业属性是投资者投资选股的首要条件。
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亲身体会,有一些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平常很努力,但工资并不高,企业也没有多少盈利,一直在过苦日子;而另一些企业,没见到管理层和员工怎么努力,甚至表现出懒散,但其员工的工资不但发的多,企业的生意和盈利也红红火火,显示出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几年时间的短期表现,而是长达几年,十几年来的一直表现。对此,巴菲特的取向很明确:
“我们不愿因为生意时好时坏而必须常常裁员,相对地,我们宁愿保持一点宽松的弹性,而不是让大家一天到晚忙的要死,到头来却发现做的是亏本的生意。”(摘自巴菲特1979年股东信)
作为商人,肯定谁都想的是轻松赚钱,都不愿意忙完后亏损,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亏损生意呢?其中,企业的商业属性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查现代汉语辞典,属性一词系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具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商业属性,这种商业属性的不同,将带来巨大的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的差异。在1986年波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有一个投资者问巴菲特:“你选择公司的标准是什么?”
答:“先确立公司收购的标准,很像选择妻子,你必须确定她具有你要求的属性品质,然后突然有一天你遇到中意的人,你就娶她为妻。” (摘自1986年年会股东问答录)
这说明巴菲特将企业的属性品质放在第一位。投资,要想取得超越平均水平的收益,必须对企业的属性和品质加以分析,予以甄选。因为有些企业天生是是价值创造者,而另一些,却天生是价值的毁灭者。在巴菲特股东信里,处处透露着股神对不同企业商业属性的鉴别和重视。
为了说明企业的商业属性对投资成败与否的关键性作用,我们从巴菲特对汽车业航空业和纺织业的认识和经验中找寻答案。
1 ,汽车业的商业属性和长期经济特征
美国号称是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业给这个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汽车业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吗?我们先看一看股神是如何谈汽车业的:
“在20世纪初,美国轿车和卡车制造商的名单,长达70页,把所有的都算上,在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汽车行业里,有多达2000个生产商。如果在汽车工业的初始阶段,来预测汽车业的未来发展,你可能会说投资汽车企业就是通向财富之路。但到今天怎么样了?经过永无休止的商场搏杀,现在剩下三家生产商(注:即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并且,这三家也不被投资人看好。这就是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汽车业。当然,它也对投资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只不过结果与他们的投资预期恰恰相反。”(摘自巴菲特演讲稿)
这段话巴菲特道出了美国汽车业的长期商业特性,对美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和好处,但对投资者带来的却是巨大伤害。我们看现在的通用汽车,这一曾经保持多年福布斯企业排行榜世界第一的500强巨头,股价长期在20美元到100美元之间震荡。鉴于资料来源的局限,我仅查到1963年到2009年3月13日之间的股价图,看下面所附股价走势图,大约1964年左右,其股价就达到过40美元/股,但我们看其1995年的股价和1985年的股价,没有什么两样,同是40美元,到了2005年,股价还是40美元。2008年5月份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巨亏,不得不乞求美国政府救助,在破产的边缘苟延残喘,其股价也由20多美元一直跌落到2009年3月9日的最低点1.51美元/股,令其投资者瞠目结舌。
查通用汽车的最新资料,在本文成文的2009.3.13,其帐面价值(Enterprise Value)总额为339.05亿,而股价虽由2009年3月9日的最低点1.51美元/股回复到2009.3.13的2.72美元/股,但其市值(Market Cap (intraday))也仅有16.61亿,帐面价值与股票市值反差何其大也。
反观中国的汽车业,曾经有过2003年的扩张高峰,但各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动辄降价数千上万元,降价是汽车业的家常便饭,今年20(万),明年18(万)。当然,这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基本原理的“三个面向”对汽车的消费者是好事,但对汽车的投资者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在重复美国汽车业昨天的故事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