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unday, May 3, 2009

曹仁超:顺势者昌

一、顺势者昌
我老曹年届花甲之年,从事投资已经40年,虽然未敢自夸为“市场大师",但总算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知晓投资是怎么一回事。顺势之时,钱真的会源源不断地自动流入你的口袋;反之,逆势之时,无论你如何努力,结果也是输多赢少。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即使机关算尽,仍然胜不了趋势。

2008年中国已是全球第四大经济实体,但人均收入仍排在世界100名以外。不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让至少4亿中国人脱离贫穷,进入小康。新一代的中国人普遍接受良好教育,中产阶级人口大幅上升,下一代的中国人理应生活得更好!

只是依靠打工赚钱、勤俭过活,收入永远无法大幅上升。反而在产权和合约权益获得充分保护的情况下,企业迅速发展,市民便可通过投资而致富。

现在全球目光都投向中国。20年后,我的女儿肯定比我的侄女有钱。

融冰过程曲折
2007年,中国人经历了一场大牛市,股市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P/E)高达57倍。但其原因是资金涌入股市,造成供求不平衡,并非反映公司业绩。

那时候每一个股民都很开心,因为随便买什么股票都能赚钱;无论政府推出多少宏观调控政策,都无法抑制股市大涨(就像现在做什么,都难以提振股市一样)。表面上,每个人都在盘算,好像自己的投资策略真的有依有据,甚至自封“股神”,但其实大部分人只是盲目跟风。

不少人甚至相信“奥运效应”,误以为政府一定不会让股市在奥运开幕前下跌。结果2008年8月8日奥运开幕,沪深三百指数却由2720点回落,至8月19日股指最低见2273点,跌幅达16.4%。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奥运只是体育盛事,与股市关系不大。

不过,所有内地投资者应该可以放心,不用再怕,因为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现阶段A股的估值已重返理性水平,加上4万亿元的人民币刺激经济计划,理论上有条件结束熊市;即使未能结束熊市,也离见底不远了。

经历艰苦才能脱胎换骨
中国经济当前急务是转型。套用经济学家熊彼得名言,即是“创造过程中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我们必须接受调整期经常出现,如果一再阻止其出现,代价会极其高昂。就如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自1987年起便努力阻止经济调整出现,一手造成美国的楼市泡沫;至2006年下半年情况失控,终引致大灾难。就算他将美国联邦储备局利率降至0.25%,但股市还是跌了又跌。

在金融海啸中,没有多少人能置身事外。中国经济较西方好,因为我们没有次贷危机,老百姓的钱大部分仍安放于银行。不过,面对出口及订单减少的情况,中国经济一样有压力。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GDP不可能长期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在目前环境下要求企业转型,自然备感困难;但在经济好的时候,转型较为缓慢。

正面来看,目前环境是另一次“创造过程中的破坏”。中国人如果抱着过冬的心态,坐着干等春天来临,转型一定不会成功;如上下一心放弃粗放型生产,经济走向资本集约型,企业经营重视知识产权,中国就可以进入第二个繁荣期。

不经历艰苦又如何脱胎换骨?
希望在2011
“融冰”时期才刚刚开始,其间的过程将非常曲折,相信仍有一段日子才能重建投资者信心。譬如说,无论是二次发售机制或是发行可转股债券交换,都只能减慢市场下跌速度,却无法解决“大小非”的问题,更无法保证市场持续上涨。

经验告诉我们,股市的低点一般在经济到达谷底前的3至9个月之间到来,个中道理很简单。升市的时候,通常商品市场先行,接着是股市,最后才到房地产。比如,假设你开设一间工厂,如果明年订单多,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买原材料赶快生产啊!

因此经济复苏之始,必见商品市场回升。而很多先知先觉的投资者预料企业生意好,便抢先购入相关的股份,而经济数据却要等企业实现盈利才反映出来。

当企业老板和股市投资者赚到盆满钵满,前者扩充业务,多开几家工厂增加生产线;后者买房子改善生活,房地产市场才有望好转。

乐观估计,中国经济应于2010年或2011年回暖。因此前路虽仍漆黑,但已是黎明前的黑暗。从2009年开始吸纳中国股票,就算要吃眼前亏,但长远而言应有可观回报……

二、《论势 —— 曹仁超创富启示录》主题演讲实录
大家好!来到广州有很多的亲切感.

过去几个月我跟EMBA的学员很有缘分,3月份的时候在香港中文大学对EMBA的学生有一个发言。前两个星期在城市大学也对EMBA发言,中山大学是我第三次在EMBA的发言。接下来5月份我会去香港大学EMBA发言。我经常认为EMBA的学员是特殊材料做的,所以每一次向EMBA的同学发言都会给一些问题你们思考。今天的演讲分为三部分:一、给EMBA同学思考的。二、针对企业管理的人。三、股票市场。

一、股票市场是否有效率。这个理论最主要在1965年提出的,认为市场越来越多人参与的话,就可以令到估价本身反映一切已知的因素,只有未知的因素才不可以在股票市场反映。认为政府无须监管市场,只要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已经够了。

上诉的理论简称“EMH”,过去40年这个理论在美国的各大经济学的学者非常支持。到了1980年之后,这个思想已经成为英美政府的主导。从1980年开始,政府只是着重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令到市场可以达到完全有效率化,即股价可以反映一切的因素。这个就是过去20 — 30年我们很强调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精神。

到了2007年10月份,股票市场受到次案债券危机的影响,大幅下跌。大家感觉似乎只增加市场的透明度是没用的,投资者本身反映了人类是没有原则的动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完全改变过去自己的看法,也最近 “ 黑天鹅 ” 理论,很多事前没想到的事情可以在短期发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投资界强调的分散投资,证明它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令到投资者对风险的敏感度低了,因此引发连锁反应。这些就是雷曼兄弟、花旗银行所错的错误。简单的解释,如果阁下投资10间跨国银行股份的风险,不单只不比你只投资一家跨国银行风险小,分散了投资之后就分散了投资者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而首先损伤。EMA最早的出现是一个法国经济学家在一本书上说到,1950年这个理论不受注意,直到1964年在股市上发表文章到1970年这个想法才成为为了美国大学的主流意见。美国大学当时的经济学家将全世界的股票市场分为三大类:一、弱势有效率;二、半强势有效率;三、强势有效率。他们认为只有各国政府减少对市场监管改为提升市场透明度,就可以由弱势有效率逐渐走向强势有效率,到最后股票市场是不需要政府监管的。

当时已经有人提出反对了,戴维.卓曼批评,经过他的研究发现,每一次公司宣布增加贷息或者减少的话,在股价上充分反映这个因素需要的时间是三年,而他的研究是买家非理性的亢奋往往造成股市泡沫。

但是他的理论无法成为美国的主流意见,而官方当时的主流意见是同意只有增加透明度,政府是无须监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逐渐由弱势有效率转为强势有效率了。

2007年10月发生的大熊市就告诉大家,原来股票市场是相当复杂的,普通的投资者很难理解,甚至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没有充分了解股票市场的水平。股票市场一再证明有效率论是错的,反而证明行为经济学的存在。

例如投资界往往出现过分的自信或者过分的反映,不负责任的行为,混乱而非理性的分析,股票市场因此而被推往高潮或者被挤到低潮。上述种种已经不少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了。

研究证明大多数的投资者高价时期买入股票,形势一旦出现变化就争相抛售而造成灾难,中国人都经历过A股市场的狂升和而是暴跌,进一步证明股票市场是没有效率的。

2007年因为A股市场狂升,美国另一位专家伯顿G.马尔基尔先生认为新兴市场如中国,是没有效率的市场,美国市场是成熟的,是有效率的市场,认为市场有效率只有在成熟的市场出现,在中国新兴市场是不存在的。

2007年10月发生的事就掌了他的嘴巴,证明中国市场是没有效率的,同时美国股票市场同样是没有效率的。到目前为止,市场有效率这个想法已经开始受到质疑了。

在美国和英国,到底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而维持市场秩序或者政府任由市场发展,又开始引起争论。在中国慢慢也进入了成熟的市场,我相信在中国的各国学读EMBA的学员要加入这个评论,到底股市是有效率还是人为的行为反映,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结论,这个结论就交给EMBA的同学了。

EMBA的同学要开始思考市场是否有效率论,作为企业的管理人现在就面对广东省经济前景的问题。1978年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班子,就提出了中国应该要走改革开放的路。

而1978年邓小平先生获得美国总统的邀请访美,当年美国总统送了一个很大的人情给中国就是美国的MFN(最惠国待遇),今后中国的产品输往美国就获得低税的优惠,邓小平就在中国成立四大特区。

除了厦门之外三大经济特区都是在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因为很邻近香港,自然吸引香港厂商来深圳投资。另一方面,珠海就邻近澳门,就吸引澳门的厂家投资。汕头和厦门就是台湾,四大特区最成功的就是深圳特区。

为什么香港特区这么成功呢?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1980年香港厂商面对所谓“三高”时代,工资高、地价高、高通胀,经常针对环保问题弄到香港的厂商很头疼。而广东省就愿意提供“三低”,地价低、工资低

至于环保的话,1980年开始,广东省大约95%香港厂家都往珠三角考虑,也是珠三角的全盛时期。最高峰的时候,香港厂商在珠三角聘用的工人超过1000万,甚至台湾的都跑来珠三角而不肯去汕头和厦门。

令到广东省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令到广东省的经济很迅速的由小龙经济进入了工业化阶段。香港也因为广东省的工业化,而不少厂商在广东省赚到钱,回香港投资,令到香港房地产上升,因为出口需要银行、航运的服务,也令到香港银行业和航运业迅速成长。

澳门和汕头为什么不成功呢?最主要是澳门的厂商很少,而汕头和厦门不成功,大家都知道,台湾有政治因素。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广东省的成功例子,邓小平在大约1990年将长三角开放,而长三角走的模式跟珠三角差不多。

结果令到珠三角不是中国独一无二,到今天为止就更加多了。环渤海经济区等,广东省的特区已经不“特”了,因为全国都“特区化”了。

1998年开始由朱熔基的领导下,中国决定加入WTO,根据WTO的条例不可以给一个地区有特殊的地位。再加上中国为了加入WTO,过去广东省获得的特殊地位一步一步全国化。

虽然如此,但是广东省因为是最早受惠于改革开放的,在90年代到工业2000年初期的发展,也挺迅速。在其它地区的竞争下,由2006年开始,广东省制造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增长率迅速下降。

从2007年往后,广东省往何处去?今天的广东省的制造业是过去二三十年,三廉优势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其它地区获得的税收优惠等方面都慢慢接近广东省了。2008年开始的广东类似香港1980年代一样,同样面对三大问题,高地价、高工资,政府就越来越环保了。

80年代你搞什么政府看不到的,目前为止很多朋友说环保问题真的是问题,你搞不好环保,很麻烦。

广东省应该往何处去呢?我自己认为一个产品最赚钱就是两边,赚钱少就是中间,中早的就是叫制造业,赚辛苦钱,赚大钱的是头和尾,头就是产品设计,香港抢不到,因为要对市场很了解

美国的产品设计通常由美国本土设计好,之后就将单送到香港,香港就搜集到这个材料需要什么就运到来中国生产,中国生产完就运去美国。

我相信中国广东省的转型是由制造业为主改为服务业为主,其中服务项目是产品的物流,以后不是香港人接单广东省生产了,接单、生产到运到消费市场推广这方面的业务,我相信以后的十年广东省发展得会相当好的。

你要做多物流方面有竞争力,就是外国人经常说的:样样刚刚好。最好的物流就是从产品生产到消费者的手中,期间是不需要仓库管理的,生产好直接运到零售商,中间的过程是不需要经过仓库的。

这样不单只节省了成本,而且产品从设计到市场的过程,可以由9个月缩短为3个月时间而产生的利润,我相信将来广东在这方面的发展是不错的。

另一方面,香港因为广东省的因素发展了金融业、航运业和贸易。我比较担心的是航运和贸易已经不及广东省了,航运中心已经内移,可能去了广东省广州,贸易中心已经内移,只有金融业内移会比较困难。

香港因为受惠于中国改革开放,香港人在从1980年开始就赚了很多钱,所以就炒房地产,1997年炒爆了房地产,1997年 — 2003年香港经历了战后从来没有那么长、跌幅那么大的房地产低潮。

跌的时间大概是六年半,跌幅是65%,由2003年开始,香港房地产就进入了两极分化的市场,豪宅本身从2003年到2008年的升幅非常大。

举一个很大的例子,现时的半山区的豪宅平均数是50万港币/平方米。另一方面的,所谓低下阶层,以天水围为例,1.8万港币/平方米,这些情况是任何城市一旦金融化都会出现的。

日本的经验80年代制造业开始转移到东南亚,来自海外的利润回流日本,令到日本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涨幅相当快。1990年房地产泡沫爆破了,金融业不肯为坏帐抵消,就造成金融业、房地产自1990年到现时19年的衰退期。

再参考澳门例子,澳门的制造业是从来都不发达的,虽然祖国开放了珠海,但是澳门制造业可以内移珠海非常有限,因此澳门的金融业没有上升。

到1999年澳门回归之后,澳门的博彩业的专利权就到期了,发展为三个赌牌,任何酒店超过500个房间,都可以经营博彩业。因为这个经验,就造成了过去澳门的繁荣期。
在2007年就造成了大衰退期,甚至连金沙这些有名的博彩业都开始走下坡路。举一个例子,金沙的股价在美国从135美元,最低潮的时候跌到2.5美元,这个输家不是去赌场赌博的人,而是经营赌博事业的人。

台湾的问题更加有趣,80年代祖国向他招手,他不肯答应,虽然台湾政府不允许他们去祖国投资,但是商人总是有办法的。台湾很多产品出口了全世界,在香港收钱,之后就投资苏州科技园、昆山、上海等地,台湾人告诉我,有超过50万的台湾人已经在上海居住。

因为台湾一再阻挠台湾厂商投资,台湾人告诉我香港好,香港资金出口,我们连“丈夫”都出口了。

我就不相信,去年去了台湾,我发现台湾只有三类人:一、退休老人;二、没有丈夫的女人;三,没有读完大学的小孩子。马英九上任之,就向祖国招手了,希望我们去台湾支持台湾同胞,因为他们已经知错了,他们应该很快将三通合理化。

现在已经不是大陆要求要去台湾投资了,是台湾求大陆去投资了,如果你真的投资台湾的话,请你考虑清楚。因为那个市场只有三类人,老人、没有丈夫的女人和小孩子。

企业家也许同意我的分析或者不同意,因为大家的观感不一样。我认为广东省的厂家都应该考虑不单只是制造业,应该开始做贸易和产品推介,其中有一个中国认为挺好的,建立品牌很辛苦的,买别人的品牌很容易。

香港大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背后的老板是香港人,而不是外国人。这个模式我相信未来十年以后广东省的厂家不会走这条路了。

满足了企业家,现在就讲回我们的老本行。大家都经历了中国最大一次牛市和熊市,在香港已经经历过了,我入行的时候拿了5000元,不知道怎么样赚了50万,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到底50万如何赚回来,想不到,因为我跟大家一样乱炒的。

自己因为开始写文章,看了不少投资学的书,你们不要以为2007年A股PE75倍很好,我们是更厉害的,你们不够我们厉害的,1973年3月份恒生指数从1700多点跌到1974年12月100多点,跌了91.5%。

有一天香港天星码头走到天亮,很多人报导说我想跳楼,其实不是的。我在想,工作又没有了,老婆刚刚生了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所以就漫步于星空下,就忘记了回家。

第二天早上才想起来,没有回家。回到家里就看到我太太哭得很厉害,可能吓到了太太。当时她跟我讲:我嫁给你不是因为你会赚钱,而是因为你有才华。

我就很相信她,以为自己真的很有才华。到今天可以用“成功”来形容自己,到底是自己有才华,还是被太太欺骗了。如果是她骗我的话,希望她骗我一辈子。

可以说我过去的经验,就由1973年开始就思考问题,花了几年的时间想到一套独一无二的方法。

过去由1980年开始向各位推介,第一个“止蚀不止赚”,当你买入一个股票之后,跌幅超过15%之后,你好好的思考一下买错,如果跌幅15%的话就应该将它卖出去,如果上升了20%的话,请大家抓稳,就是赚就多赚一点,亏就不要超过15%,如果亏损超过20%的话,就要卖掉了。

你要知道底在哪里,事前你永远不知道底在哪里,08年5月开始在香港看到不少人捞底,也上网看到大陆同胞说很抵买,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捞底。

今天大家知道A股市场跌幅太大,2007年8月沪深指数5891点,最高下跌72.7%,最低点是1606点,你们的升幅没有香港那么厉害,跌幅也没有香港厉害。这个也要感谢中央政府在2007年上半年不断的运用措施而阻止股市疯狂上升,2008年第四季开始已经推出很多刺激经济的措施。

大胆的在这里向大家宣布,你们的A股在2008年11月4日熊市完成。有人问你是不是随便说的?我这个人很愿意接受挑战的,如果大家不服气的话,可以辩论一下。

从2008年3月开始我就认为跌幅相当大,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21世纪经济报道访问过我,问A股跌幅大概多少?我相信跌下去政府会出台措施的,我说大约跌7成。今天来到21世纪经济报道就说,你很神奇,是不是中央政府咨询了你的意见。我就说这个纯粹考核,中央没有咨询我的意见的,我也没有给意见中央政府。

我在写《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的时候从去年12月开始,由淡市不出三年的理论,这本书出来以前已经看到熊市已经结束了。在技术走势来看,有两个很大的作用:一、当50天线跌破200的50天线之外,在技术上来说就是死亡交叉点,牛市的死亡,在2008年3月出现死亡交叉。

为什么现时敢说熊市结束呢?因为在上个星期我看到黄金交叉出现,深圳股票市场50天移动平均数是升穿了250天。深圳人比上海人乐观一点,所以上周已经出现黄金交叉了,而上海股市还差一点,相信本周上海股票市场同样出现黄金交叉,如果这个走势在香港市场或者美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出现牛市的机会高达93%,因为任何走势都有机会出错的。

但是这个信号在中国出现,我是怀疑的。为什么怀疑呢?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你们出现死亡交叉,香港恒生指数也死亡交叉,就是你死我也死,大家一起死,这个死得也挺可怜的。

大家想起2008年的股市,不断的摇头,对香港人来说,再加上雷曼兄弟,给雷曼累了兄弟,因为雷曼兄弟,香港多了很多示威分子,他们不是抗议没有民主,是抗议身家少了。

美国的金融海啸横扫全球,三个市场都同时出现死亡交叉,死亡交叉是可信任的。这次很奇怪,只有深圳出现黄金交叉,而香港没有,香港的50天线距离250天线还有很大距离,相信未来3—6个月内,香港很难出现黄金交叉。

再看一下美国也是相差挺远的,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了,香港还是熊市,美国还是熊市,就是广东省是牛市,这个可能性有多高呢?虽然出现了黄金交叉,而牛市是真还是假呢?还是存在疑点的。

为什么你们出现牛市,我们没有牛市呢?因为国情不一样。中国政府目前对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力相当大,当政府下令银行放宽贷款,银行不得不从。

由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看到中国货币供应量急速上升,目前为止中国已经相当富有了。所以提出4万亿的刺激方案,4万亿即是中国GDP的16%,等于美国GDP是1% — 2%,香港政府说提供100亿的刺激方案。

香港政府无法叫香港银行放宽信贷的,美国政府不断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但是银行资产下跌速度比注入资金的下跌速度更加快,所以美国跟香港没有牛市,而深圳迟一点如果数据到了,上海出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牛市。

两个问题出现了,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有牛市,但是全世界都没有牛市。如果中国影响力相当大的话,就由中国领导全世界进入牛市,这个是很乐观的看法。第二个看法就是你有牛市,香港和美国都没有牛市,所以全世界就砸死牛市。

中国牛市是否出生没有多久,就被牛打死了吗?我们没有答案,你们才有。提供一些数据给大家参考,中国GDP占全世界GDP5%,虽然人口13亿,但是占全世界GDP5%,美国虽然3亿多人口,占全世界GDP的28%。

问题的出现就是5岁的小孩子想背起28个的大胖子,而这个大胖子是喝醉酒的,你认为这个5岁的小孩子能被起这个28岁的大胖子还是说背着就被大胖子砸死了呢?美国就是大胖子了。

我离开香港之前一个星期之前写了一篇文章,我挺担心5月份美国股票不离一跌,我写的时候是不知道有猪流感的,昨天我听到猪流感,接下来香港股市大跌,我只有都吓了一条,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这个预测能力?这个又是另一巧合。

假设5、6月美国拖垮了香港的恒生指数,在这个情况下A股会面对多大的压力。基于中央政策的支撑,A股既然出现了这个信号,也不应该再进入熊市了。

所以,我猜测,这次沪深A股牛市就出现了,跟过去其它的牛市不一样。其它牛市一旦出现,牛市第一期升幅挺大的,如果参考1975年 — 1978年的表现,由150点升到300多点,升了100%,牛皮大半年再上升到450点,从低价回升是有200%的升幅的。沪深指数应该没有200%的升幅,之前的所谓恐慌性抛售应该有100%的升幅,基于外围因素,我相信沪深应该不是“V”型反弹,最大可能是“W”型,跌幅应该是这次升幅61.8%左右,过去6个月的上升幅度有六成要在未来三个月给回市场。

就形成了另外一个次低,拉了一条上升轨出来。真正确认熊市结束,可能是今年第三季度,即5 — 8月任何一点,估计的跌幅大约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升幅是61.8%左右,那就是另外一个买入点。当形成了所谓高低脚拉出的上升轨,我相信中国股票市场从工业2000年到2008年非理性上升和非理性下降,外国人经常开我们玩笑。
2007年十月之前他们形容我们的股票市场是所有“傻瓜”都进来了,2008年的股票市场就所有傻瓜都冲了出去。到了2009年股票市场已经没有傻瓜了,剩下的就是两类人,第一类人就是很聪明很有钱,第二类人是很笨的,有了股票就没有钱的。将来股票市场从2009年开始就是聪明人斗聪明人,再不是过去七八年前聪明人跟笨人斗。

我相信这次A股市场的上升速度甚为缓慢,但是很持久。从香港的角度来看就很乐观,从1975年开始反复上升,虽然中间时间也有凄惨时期,高潮就是2007年,总共上升27年,祖国做任何事情都是比别人快的,我相信这个牛市没有22年的,大家希望18年后是一条好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