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Friday, October 16, 2009

环保能源可燃冰成研究新热点

近日,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在青海被发现并成功提取。这是我国首次在陆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在永久冻土区成功获取可燃冰,对于我国未来的能源接续利用格外重要。此次发现和随后的研究利用,可以同大庆油田的意义相媲美。据科学家粗略估算,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青海省的储量约占其中的1/4,可供全国使用近23年。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将使青海能源产业的发展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能源危机下的“新希望”
“可燃冰”,又叫“可燃水”、“气冰”、“固体瓦斯”,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它外表像冰,却遇火即燃,比人们平时使用的天然气更为纯净,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全球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可燃冰”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资源量大。据科学家预测,“可燃冰”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煤炭、石油全球储量的两倍,是常规天然气的50倍。有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据推算,目前已经发现的石油储备量还可用40年,天然气可用70年,煤炭还可用190年,正是如此,“后石油时代”用什么作为能源成了各国致力研究和勘探的问题。“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了希望。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可燃冰”的研究勘探。我国于2002年同时启动海域和陆域“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于2007年在南海发现了“可燃冰”。据介绍,我国“可燃冰”的资源潜力为803.44亿吨油当量,仅占全球资源量的0.4%。接近于我国常规石油资源量,约是我国常规天然气的2倍。

由此可见,这是在化石能源日趋紧张,同时又污染环境导致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寻找到清洁的新能源的突破口之一。科学家表示,在人类社会全面转向清洁能源之前,海底和北极区冻土中储藏的“可燃冰”,或许能作为替代能源为汽车提供燃料、为房屋供暖、为工厂提供动力驱动。 美国地质勘探研究院(USGS)地质学家迪姆·克勒特也表示,可燃冰有望成为人们向未来更清洁能源(氢能和太阳能)过渡时的“桥梁”,在为人们提供所需能源的同时,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过程。

虽然科学家对可燃冰认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尝试将可燃冰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可燃冰是由有机物腐烂分解出的甲烷气体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的,这种低温和高压的环境出现在地球深海和陆地的某些地方,其中包括海底和北极区的永久冻土地带。

由于它的特殊的形成条件以及所存在地方的特殊性,所以开采这种资源相当困难。比如在开采中,一旦失去高压和低温的环境,甲烷就会迅速地从包含物中脱离出来,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的影响远远大于二氧化碳。迄今为止,人们正在努力研究一项技术能使可燃冰大规模的从海底转移到陆地上,将其保存。科学家们认为,一旦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可燃冰立刻会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

虽然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是我相信神奇的大自然,蕴藏着奥秘无限,等待着人类的科学探索。探索无限,人类的希望也无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