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uesday, October 6, 2009

被動與主動

今年3月股市見底後,我一直在關注投資者對股市回升的看法,尤其是他們在此期間的心境歷程。
  
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察,我發現投資者大致可分成三大類;一是絕少數的投資者,他們看見股價在極度恐慌拋售之後,長遠投資價值已顯現,從而吸納股票。有一兩位策略分析師就能準確把握今次股市的低位,建議投資者買入,這在他們的每周及每月報告可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類是雖看到股市大跌,但認為投資價值未盡顯,同時沒有太大信心確定是否已是低點,故只增持一部分。
  
第三類則是大部分的投資者並不相信股市已見底,尤其是受到過往市場大跌影響,認為此次回升只是短期反彈,應該趁機套現或止蝕,而非長期買入持有。
  
我相信大部分投資者,不論機構還是個人都是屬於第二或第三類。我認為,能否看到市場轉變,與我們的智慧、經驗、膽色及長遠眼光有明顯關係,這並不是偶然的。

*本輪上升由資金推動,與以往最大不同*
我們在3月6日或者未能清楚確定當時是最低點,但在4-5月應該看到市場已在轉變。不少數據也預示,全球經濟在今年中從衰退中復甦過來,而股市往往比經濟表現領先3-6個月。
  
面對今次股市上升,不少投資者半信半疑或不相信,有這個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本輪上升,跟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市場回升的推動力在於全球央行的大幅減息,同時實施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財政刺激政策,金融市場能很快好轉過來。
  
金融海嘯下,部份國家的經濟所受到的衝擊,並不如歐美國家那麼嚴重。投資者認為,市場尤其是美國經濟穩定下來時,低利率下沒有出路的資金一定要尋找出路,因為資金不能抵受存款、債券的低息,資金一旦轉向資產市場,價格自然回升,故此實體經濟仍未好轉過來時,某些資產價格已預先回升。
  
在可預期的將來,如果全球央行不過早收回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資產價格仍會被推高,面對這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及早入市才能擁有獲利主動權*
作為市場參與者,我體會到:當我們認為股市見底回升時,就要盡量將資金投放到一些跌幅過大但公司運作仍正常、前景穩定的股票上,這樣我們便可以更主動投資。在股市持續上升時,就不用被動地入市,因為股市上升時,大部分股票均是同步上升。當股市去到較高水平時,投資者如果已於早前入市,就不用被動地在高位買入,甚至可在股價回升至高位時,擁有選擇獲利的主動權。
  
今天我仍看到有些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對市場上升仍存懷疑態度,將股票的持有量放在投資比例的中間點,並沒有在過去幾個月主動及早增持,而是在股價上升後,被動地去增加持股,這樣做法,當股市到達中期見頂時,就沒有辦法去減持。
  
長遠的投資策略,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就算我們不一定清楚預知未來的經濟發展,但我們還需要當機立斷、不隨波逐流,有堅定的看法;同時亦要平衡風險與回報,不少投資者在低風險時就認為是高風險,作出相反的投資部署,令投資失利,這是投資者常犯的錯誤。
  
今天我提出這些觀點,是希望大家思考及檢討投資策略是要被動還是主動,如果是被動的,有沒有需要改變過來。當然,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風險不同,但對風險回報的看法,應該是客觀而不是主觀的,若然能夠做到,投資才有好回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