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人棄我取乘虛而入 賺錢之道平平無奇

美國財經作家查理.莫理士的《三智者》(原名等見二十一日本欄),短小精悍,文本只有一百八十頁,可讀性高;本書分四章,除索羅斯、畢非德和伏爾克各一章外,尚有一章〈經濟學、市場及現實〉,有益有建設性,特向各位推薦。

這三位財經界殿堂級人物的「事功」,世人皆知,在香港投資界亦家喻戶曉;他們的共通特點是信念堅定、貫徹始終和有奉獻精神,因此被莫理士稱為「高尚的完人」。

香港讀者最有興趣的,相信是畢非德,因此便先從他的「投資史」說起吧。有關畢非德特別是六歲便知道且身體力行賺錢並真的有所斬獲的「童年故事」。

畢非德是賺錢天才,高中畢業時已積聚了五千元美元,約合今日五萬三千元(大學畢業則有財富二萬元);畢業後他考上賓州大學的商學院華爾頓,上課一周他便會默誦商學教授所寫的教科書、因而經常指出教授錯誤引述自己的著作;得學士學位後,他考不上哈佛,進哥倫比亞商學院,上格拉罕的課,這位格拉罕便是大名鼎鼎的證券分析之父Benjamin Graham。

畢非德熟讀格拉罕─篤德David Dodd合寫的那本經典《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九三四年初版;加十位名家評論的第六次修訂版○八年出版;現今仍有不少學府採用為教科書),對其中的個案分析瞭如指掌,因此獲格拉罕垂青。畢非德是該學系歷史上唯一一位在證券分析科得A加的學生!

畢非德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後當了四屆國會議員),他畢業後在父親經紀行任職,但他對經紀業全無好感,以經紀對股票本身所知甚少只會鼓如簧之舌全力向客戶推銷股票,由於收入與買賣頻度掛鈎,經紀因此叫甲購入叫乙沽出,在一買一賣間賺取佣金;他對這種生涯興趣不大,但在經紀行工作約一年期間,他還是建立了不錯的客戶網,期內晚間在俄瑪哈大學教授投資課程,他對學生有關個別股票的提問,有問必答且對答如流,情況頗似今日電視電台財經演員的答客問,只是他們有電腦可查而當年畢非德全憑熟讀近萬頁的穆廸(Moody's)證券分析的資料;期間他和乃師格拉罕保持書信往來,就投資問題互相切磋。

一九五四年,格拉罕的證券公司給他「一份工作」,他馬上接受並帶同二年前結婚又再懷孕的妻子及大約一歲大的嬰兒赴紐約。在最初二三個月,畢非德在資料室讀完公司的全部投資檔案,不久後被格拉罕指派參與洽商一宗收購;畢非德的工作令格拉罕十分滿意,公司賺了大錢,他自己亦購進一些有關公司股票,當收購消息公布時,股價飆升二倍半,畢非德利用「內幕消息」─當年尚未立法禁止─賺了一大筆……。當一九五六年格拉罕退休時,畢非德二十六歲,他決定回老家謀發展,其時他已有購買力等於現在的百萬身家。

畢非德決心在股市大展拳腳,以活學活用他從格拉罕身上學到的投資知識,而投資資金不是自掏腰包而是向親友籌措。他很快獲外父(俄瑪哈大學商學系主任)的退休金二萬五千元,還有姨母、華爾頓老同學及妺夫等紛紛加入,他們成為他的合夥人(在家中辦公,六○年正式成為畢非德合夥人公司並租辦公室),畢非德的傳奇創富投資歷程由是開始。

和一般投資機構不同,畢非德自定的規則是他不收取管理費,盈利最初的百分之四悉歸合夥人分享(保證他們的收益與當時銀行利息差不多),以後的利潤,畢非德與其股東(合夥人)各得其半;最重要和與眾不同的是,如有虧損,畢非德承擔四分之一,這在投資界是首創且至今可能仍然「只此一家」。眾所周知,基金經理都是「輸打贏要」的,這種安排,意味虧損時畢非德有切膚之痛,因此會更小心地作出投資決策,其所作投資亦比不必分擔虧損之責即利用OPM的投資經理更穩健。股東的「代價」是不要過問他的投資細節,他亦聲明不會公開投資詳情,只會在年報中詳細解釋;而股東僅在年結期的一段時間可以套現(把以當時市值的股票賣回給畢非德或新加入的合夥人)。畢非德在這家合夥人公司的投資只一百元,他自己的資金全作固定收益投資,目標是有年入一萬二千元以養妻活兒!

畢非德的投資業績已成為歷史,不必細表。歸納其成功「秘訣」,不外下述二項。

第一、人棄我取(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當然,「取」的大前提是必須做大量研究工作,不然「取」得的極可能是垃圾。深入研究之外,在投資前,畢非德還會設法和公司負責人見面(談生意固佳,閑聊亦無妨);這位負責人如對公司運作熟悉和對所業極具信心,其公司便是長線投資的對象。

第二、乘虛而入。當一家公司遭逢困難時,只要其本業健康及有一流的管理層,便不妨趁低吸納。畢非德在美國運通有員工涉嫌做假惹上官非被罰巨款股價大瀉(巧逢肯尼地總統遇刺人心惶惶大市急挫)時對該公司發生興趣,因為他看中其「旅行支票」業務而大量吸納。水門事件令《華爾頓郵報》聲名大噪但在實際業務層面為共和黨人杯葛股價頹疲時入股……;成為《華盛頓郵報》大股東不僅為畢非德帶來重大金錢收益,在其發行人格拉罕夫人(Katharine Graham)的引介下,畢非德打通華盛頓的政商人脈,令他清楚華盛頓「幕後運作」的來龍去脈,令其投資事業如虎添翼!

畢非德是格拉罕價值投資的信徒,對其理論有所發揚及補充,對此原則他奉為圭臬,堅定不移;他的成功,絕非來自交遊廣闊、消息靈通,而是精研有關資訊。畢非德EQ不高,人際關係不佳,年輕時終日埋首穆廸的股票資料,甚至有「討厭鬼」(Nerdy)之別名;不過,筆者以為此名之得,多少與他過度節儉有關,他這種個性,一方面固然是他生長於大蕭條期養成的習慣,一方面則為上中學時便懂得複式利息(Componud Interest)神奇累積功能的「厲害」,應用到日常生活,他便極度知慳識儉,他從省下的錢的複式增值上獲得的快樂遠比「即時消費」的享受高,其「孤寒」是大有道理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