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aturday, July 19, 2008

不要重蹈巴菲特曾走过的弯路

作为价值投资的信奉者,我们很少提到另外一种投资策略-技术分析。但事实上,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之一:巴菲特也曾经花费了8年的时间研究技术分析,不过最后他放弃了,他认为技术分析对他的投资毫无作用,他说:“当我把那些图表颠倒过来也看不出会有什么不同结果的时候,我意识到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当然,存在即是合理。基于股价和成交量的历史数据的技术分析图表也有它自身的逻辑存在,股票的价格反映了市场对股票的供需情况,历史信息的图表应该能够反应这种供需关系的情况以及可能帮助投资者预测股票的走势。

虽然不排除部分天才的交易者们能够凭借技术分析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如果聪明如巴菲特花费了8年时间都无法成功地运用技术分析获取有效收益,普通投资者们何不学习前人的教训,避免在那些图形和走势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呢?

在巴菲特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本杰明·格拉汉姆的理论,强调公司的基本面。从此,巴菲特找到了一条真正有意义的、并且有效的投资策略。

在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上,巴菲特被问及他是如何避免思维模式的狭窄,他回答说他仅仅是遵从了格拉汉姆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则:

买入有安全边际的股票

一支股票代表了一种商业模式和业务

市场只是为你提供服务,不会教授你如何投资

第一条原则非常重要,也经常成为时下国内投资界的一句口头禅。它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并且买入。不过巴菲特在讲第二、第三原则的时候,谈到了他此前曾经浪费了8年的时间的这个故事。

买入一支股票就代表买入了一种商业模式和业务

在这一点上,技术分析更关心的是股票的交易和走势,对于具体股票的基本面并不太过于关注,只要出现了让技术分析者们兴奋的的图形走势,他们可能不会去管这支股票是中国石油还是山西焦化,不会去过多留意能源价格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技术分析的交易毕竟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不会像价值投资者一样去关注公司的业务,未来的发展这些基本面的重要因素。

在格拉汉姆的第二个重要原则中,投资者所需要关注的远超出一些图形和趋势线,投资者们需要深刻的了解公司的业务情况。如果你关注山西三维,你应该了解公司的基本化工产品线、上下游原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知道公司未来业务结构的发展方向,清楚公司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变化情况以及公司的资产状况和财务水平。

巴菲特认为市场并不会主动地教授投资者如何交易,那些历史价格的变动也并不能说明该如何投资。他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市场经常犯错误。

从2004年6月爆出独立董事事件到2004年12月伊利股份高管挪用公款案,伊利股份价格一路下跌,市场也不断看空公司的未来,半年累计下跌超过35%,历史市销率按最低点计算仅在1倍以下。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短暂的风波并未给公司的运营和基本面造成过大的影响,反而给了投资者低价买入的机会。

另外一个故事是最近1年来A股市场上标靶的中国石油,在中国石油回归A股市场的首日,总市值竟然超过埃克森美孚,一举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冠以“亚洲最赚钱公司的美誉”。无视其高估值和及中石油在商业模式上的短板。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石油一路下跌,令无数投资者折戟,也带动了A股市场的整体下跌。

这些都告诉投资者,市场并非总是对的。

所以,不能完全听从市场的声音,巴菲特转而学会利用市场的无效。市场总是在一些时刻为某些股票开出天价,有些时候又会提供低价买入优质公司的股票的机会。巴菲特就是充分得利用了市场的弱点,在市场低估的时候购入,在市场修正定价错误的时候卖出获得盈利。而这,也是所有价值投资者应该去学习做到的。

当前的股市已经经历了大幅度的下跌和调整,对价值投资者而言,这时候更应该努力去发掘那些廉价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修正它的错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