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aturday, January 10, 2009

比尔.米勒失败案例大讨论

个人觉得,米勒似乎在投资之前没有考虑到企业在危机下的存活问题, 他好像认为任何大企业只要受到严重打击、股价大跌就是买点。
我认为他的失误部分原因在于对风险的考虑不足,没有看到次贷危机下的高度不确定性,或许过度乐观了,忽视了谨慎与理性。

涨好回复:思考如下:

1,这个米勒过于注重"反向"投资法,虽然以前很多年获得成功,但是感觉他对企业了解深度和程度远不如巴菲特.(比如里面细节中讲到,他买房地美是听从林奇的介绍),这说明他可能自我独立判断能力比巴菲特要差,或者他财务分析能力功力还不够.不能很好的区分那些是真正机会那些是陷阱。

2,心理层面:他太想获胜,这点可能令他容易钻进牛角尖,以往问题不大,但是一旦黑天鹅出现时容易受伤.当然这种黑天鹅是百年难遇的.

3,我想巴非特为什么以前也买了这种类似的危险资产,但是几乎都能避开,这也是巴菲特的能力所在,商业天赋或者其他功力集大成之所在.
对此,我觉得我们(尤其是我)应该在财务分析、企业商务行为、企业管理(尤其是细节)、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的上面多花工夫学习并实践,慢慢朝投资者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投资者的境界发展。这样才能达到目标。 攀登估值这座大山我们才刚刚起步啊!

我的看法:
比尔米勒对金融危机的把握不够深入全面.成功投资金融股不是简单的逆向投资就能够成就的.加上米勒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个性使得他在这趟水中越走越深.虽然过去曾有过成功经验,但显然闪电打下来时,比勒被击中了.比勒说自己还是缺少经验,我以为他缺的不是简单的经验问题,更要紧的是要对人性孤注一掷的弥补和修正--------这种性格,碰上万分之一的失误,便可能万劫不复.算得再好吧也可能有意外,"人算不如天算",你得在天算后面再有所准备.

第二点:金融股高杠杆的特性显然放大了风险.看看米勒他们的团队在贝尔斯登破产前还对其业务进行了相对准确的估值.但却漏掉了挤兑破产的可能.这种视而不见的投资态度何其可笑!想必他们肯定是太学院派了.米勒还有心情满意在贝尔斯登换新东家后对其相对准确的估值啊?他在曼哈顿时整天同首席执行长,股票分析师及基金经理讨论股票创意也没能阻止他走向通往泥泞的方向.可见,深入认识一个行业一个公司最好的对象获得不在评判者的嘴里.它在哪?我想应该是在实业工作者那里.

因对米勒的投资动机和决策过程不甚了解,无法做过多评论
仅仅从文章表面介绍的情况看,其术和道两个层面,都有不足,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其教训:

1、就术的层面而言,
米勒的失误,表面上看,是对企业的估值的错误,本质是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把握不准, 估值本质是对企业的产品、市场、财务、管理、文化、长期竞争优势的全面判断,对比巴老的多次抄底,成功率明显较高,尽管也有失手的时候可见巴老对行业和企业的把握,的确功力更加深厚 米勒毕竟也曾经是长期战绩辉煌,一代风云人物,尚且如此,对我们的警示就更显得重要。

2、从道的层面而言
米勒只想获胜,其心态不够宁静。 无欲则刚、无为则无不为想想前段时间,社会上充斥了各种超越巴老的论调,言必称要成为中国最。。。的各种言论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贪,另一种欲 借用九阳真经一段口诀: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檓由他檓,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