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目前纠缠在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的争斗之中。上证综指9月5日跌破2249.11点后,这种争论愈演愈烈,一方面是股市大跌之后投资价值的隐现,另一方面是恐慌心理的不断发作。然而,仔细研究股改以来A股所走过的路,不难发现由于A股市场、制度建设基本处于“缝缝补补”的状态。
要使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稳定水平等达到成熟市场水平,就必须要触及市场的根本问题,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重新塑造投资价值。
熊市久“熊”,估值体系受到颠覆
前一轮大牛市的成果,随着指数下跌几乎被吞没。2006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收于2249.11点,突破上一轮牛市顶点2242.42点,股改所引发的牛市真正来临。然而,9月5日,沪指收于2202.45点,下跌3.29%。从1月2日到9月5日不到一年的时间,大盘累计跌幅已高达58.23%。
首先,在股价方面,基金重仓股不断创出新低,百元股仅剩下贵州茅台一家,大量的低价股出现,甚至出现了一元股。而且,已经有几十家公司的股价(复权价),跌破了998点时的股价。
其次,成交量日渐萎靡。8月份A股成交量甚至创下了21个月以来新低,目前沪市的成交量从七月初的逾千亿萎缩至300亿左右,深市的成交量也从500多亿元萎缩至不足200亿。
再次,伴随市场不断下调,估值体系也完全受到颠覆。在短短8个月内,A股估值水平已由去年最高近70倍市盈率快速回调至20倍以内,跌幅为全球最大。来自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沪综指的静态PE在17倍以下,动态PE约14倍,市净率为2.61倍,沪深300指数的这三个估值指标则分别为15.71倍、13.71倍和2.74倍。同时,长期资金从市场中加速撤离,基金似乎成了最后的守望者。
最为可惜的是,投资者的信心随着A股的暴跌而渐渐消失。对于弱市来说,如果市场信心完全消失,将会大大降低管理层利好政策的影响,压低反弹空间。
脱离经济趋势,A股“抛弃”价值
这两年管理层为了推动股市健康持续发展,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A股的现状使人们反思A股的暴跌之源。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向好,A股价值却“南辕北辙”脱离经济发展趋势,继续暴跌。
上半年,中国GDP、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分别取得了10.4%、15.01%的增长,18家基金公司净利润也达15.02亿元。专家指出,同样受世界经济和美股的影响,俄罗斯、印度、巴西却并没有出现类似于A股的暴跌,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俄罗斯RTS指数下跌了15%;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下跌了12%;巴西圣保罗交易所指数下跌不到8%。
对于A股暴跌的根本原因,专家表示,大小非是罪魁祸首。但也有人认为经济周期不景气是祸根,也有人认为是石油价格上涨和美股走低引起的。可是,对于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来说,外部因素并非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管理层这几年对包括大小非减持、会计制度、印花税等制度方面的“小修小补”,使A股在暴涨暴跌中过了“三年”。然而,由于没触及到制度的根本问题,“熊抄底、牛逃顶”的投资价值丝毫没有改变。正是这种价值观念,使得炒作、投机盛行,当熊市来临的时候,投资者很容易丧失信心,从而加剧趋势与价值的背离。
重塑A股价值,先“造”市场信心
大盘不到半年时间暴跌63%已把A股带入了下跌通道,而这种趋势恐怕还将持续。有业内人士指出,趋势就如同奔流而下的江水,A股就是一叶小舟,即使有回游的动力,但由于顺流时间太长、陷得太深,回归之路将非常难。
事实证明,一般性的外部利好对弱市作用不大,市场的回升只有重塑A股的价值,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所谓的“价值”是资本市场的灵魂,在这一点上,仔细研究国外成熟市场在弱市下如何挽救股市,或许能发现端倪。
首先,在市场参与者普遍被深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安抚市场的情绪,如何减缓市场的下跌速度。其次,股票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政府应当在股市下跌时保护中小股民利益,保护公民的财产。再次,能够让更多的资本被保留下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技巧,这也是完善股市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
中国股市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要根本解决,就要从重塑价值开始。不然,在市场信心几乎崩溃的时候,即使政府有意政策救市,从长期来看其效果仍然是短期的、政策性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