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資金流出亞太區的事情。
早前提到,與交銀香港羅家聰午餐時,他提到資金流出亞太區的情況,不是近日才發生,而是去年第二季後已出現。
結果,我翻查了一些資料,當中發現事實的確如此,而且不單流出亞太區,實際上是整個新興市場都出現資金外流的情況。根據統計,2011年淨流出新興市場的資金佔總規模的比例,高達4%,要知道這個比例於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期間,只是7%;如果將有關數字拆細去分析,就會發現資金流出最嚴重的地區,為拉美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去年資金淨流出的比率達11%,與2008年的12%淨流出比重相近;而EMEA(即歐洲、中東和非洲)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出的比率亦9%,同時超過2008年8%淨流出比例;亞太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淨流出的數字雖然不太嚴重,只有6%,但亦與2008年的9%相差不多。
流回歐美有何出奇?
雖然相對而言,亞太區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流出量不多,但不代表今年危機較小,相反可能更大。
首先,我從來不相信亞太區可以在金融海嘯中,絲毫無損,只會相信資金於金融市場動盪等因素,而暫時對歐洲及美國失去信心,進而將資金轉移至亞太及新興市場之中避險。可是,隨着聯儲局及歐洲央行推行多項穩定措施,金融市場開始穩定,加上美國經濟有復甦的迹象,那麼資金由新興市場及亞太區市場流出有何出奇?更重要是由於歐美經濟增長不可能即時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平,令新興市場的出口業持續受到打擊,加上內需市場在救市措施開始淡化後,出現力有不逮的現象,所以資金開始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出現信心動搖的情況亦屬正常。所以今年投資者應該小心留意亞太區的貨幣表現,而非只留意股票市場的表現,同時亦應開始為資金外流亞太區所引發的風險,高於歐債危機作出適當的準備。
至於有讀者的電郵提到,美電上升是否因為友邦(1299)配股,我會說有一定的影響,但並非全部,亦不能令我對資金流出香港金融市場的憂慮消除。首先,配股減持已是一種外資對資產價格投下不信任票之反映,要知道現在透過央行拆入資金並不困難,所以不一定要配股套現;另外,美電於3月1日開始攀升,但友邦完成配股上板的日子為3月6日,所以美電上升全因友邦並不成理;最後就是昨日美電再度穩守7.76水平,又應該如何解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