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08

谢国忠:前路多舛

即便全球经济从当前的危机中恢复,因巨额债务而繁荣的金融体系仍将步履维艰

如果你希望通胀会很快消失,那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坏消息:长达二十年的通货紧缩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等待我们的是十年通货膨胀的熊熊烈焰。在通缩时代,政府、企业和家庭通过积极负债来刺激经济,而现在它们必须尽快处理自己的负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恰恰是全球化带来了上一轮的通缩期。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阵营的瓦解,这导致了总需求的下降从而使能源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国家实行的出口拉动型经济战略使得制造业的产品价格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持续下滑。这些力量促使全球范围内的通胀率下降。

经过数年出口增长,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得以重建自己的经济体。通胀率的上升首先表现在大宗商品市场,例如原油和粮食。

中央银行们并没有试图抚平通胀,反而印刷更多的纸币来挽救摇摇欲坠的金融机构。在二十年成功控制通货膨胀之后,他们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场能够让通货膨胀停下来的大衰退。相反,他们正寻找各种理由证明增发纸币的正确性。

更糟糕的是,全球化大潮使通货膨胀也成为全球化问题,并更难驾驭。实际上,由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供需平衡,因而它们的价格反应出全球货币总量的增长。任何一个试图通过收紧货币供应来减少需求的国家都因此而影响了国内经济增长。相反,某个经济体对于通胀的抑制效果却被分摊到每一个国家。这种明显不公平的激励机制,使得积极应对通胀困难重重。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都宣称自己的通货膨胀是“输入型”的。但如果将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又去哪里获得这些“输入”呢?

另一个导致政府不作为的借口是:通胀只存在于孤立的几个领域,例如原油、或者食品价格。但货币总是流向任何一个能够上涨的领域。在一个通胀周期的第一阶段,食品和能源价格会首先上涨,接下来价格的上涨带来投机,加速从纸币印刷到通货膨胀的转变过程。在第二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价格上涨。最后,工人们会因为生活标准下降而要求工资上涨。

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最后一幕不会到来,因为工会组织已经不如以往强大了。但是,组织的力量常常因为需求而非供给驱动。当经济飞速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很小,劳动者并不需要组织。当通胀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能够快速组织起来,对雇主施加加薪的压力。

为防止经济滑入恶性通胀的深渊,全世界需要共同合作,实施紧缩策略并一同度过阵痛。而美国对于拯救自己金融体系的强烈需求,使得这种合作变得不可能。

事实上,美国的金融体系有可能会整体破产。美国借了15万亿美元的外债来运行金融市场。如果这些资产贬值10%,美国金融系统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公正和优越感将彻底崩溃。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是将处境艰难的金融机构国有化,重组或者破产清算,然后重新私有化。这也正是10年前,亚洲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的做法。

美国却依然希望通过轻松的方式来维护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当外国投资者希望收回借款时,美联储就推出更多的印钞机。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直接限制了其他国家的紧缩程度。随着美元供给的增加,商品价格会继续上升。其他经济体可以通过缩减需求来控制价格,但这恰恰给了美国更多发行货币的空间:其他国家也就没有了足够的动力来实施紧缩。

在即将到来的通胀时期,我们必须要做一些策略上的调整来保证生存。首先是缩减债务。在通缩时,顺畅的流动性使得以债偿债变得容易。但是通胀将迫使央行上调利率,这种环境下,借新债还旧债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而且滞胀会打压资产价格,此时再通过负债策略来持有资产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第二,尽管贵金属价格近期大跌,但它仍是最好的保值手段。通常在牛市中,深度下跌正是最好的买入时机:低买高卖。但如果你被所谓的专家意见所误导,高价买入低价卖出,那就忍住先别着急卖,等这个深跌结束。

第三,和贵金属一样,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市场仍然牛气冲天、当然现在的下调幅度也远远超过贵金属,不适合有心脏病的投资者。但投资者可以选择那些从大宗商品繁荣中获益的公司,例如石油服务公司,与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不同,前者有更加稳定上升的收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