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风暴,让人们看到了山雨欲来的这一幕幕: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亿美元,;9月18日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进入“降息周期”; 2007年底至今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美国政府和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计划”;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2008年7月23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斥资3000亿美元救助“两房”,9月7日宣布接管“两房”; 2008年9月中下旬,6大央行联合注资,美政府7000亿金融救援计划,AIG被政府接管。
危机才刚刚开始,可全球化的金融大收购战役却在这场混乱中不断开始演绎。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案后不久,又一家银行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美联银行(Wachovia)已经开始与一系列潜在收购者谈判,包括花旗(Citigroup)、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与此同时,摩根大通正式(JPMorgan Chase)宣布,收购华盛顿互助银行。除此之外,其它一系列全球金融收购战开始大举进行:英国巴克莱银行以17.5亿美元收购雷曼部分资产;日本野村收购欧洲雷曼;中国银行23亿元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20%股权;日本三菱日联银行收购摩根士丹利20%股份;中石化136亿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股权;法国电力集团230亿收购英国能源集团等等,让全球金融市场在这场混乱中显的更加脆弱。透过这些事件,我们发现,这场收购战有可能会让不断加剧的金融危机陷入更大的风险漩涡,全球金融市场有可能会被这场收购战导致的更加混乱。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时代的终结,是有深刻原因的。在痛惜之余,我们不禁感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投行巨擘风光不再?国内投行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首先,投行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华尔街投行在博取高收益的同时,没有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上。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法律将投行与商业银行相互分离,正是基于投行风险较高的考虑。经过时代的变迁,当前投行业务的风险远胜往昔。投行的高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
(1)证券行业是个波动性很大、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投行的业绩波动因而很大。
(2)从华尔街的实际看,投行们对短期借款过分依赖,高的资产负债率削弱了投行的风险抵抗能力。货币市场的风吹草动往往会给投行致命一击。
其次,在利率的驱使下,投行的精英们痴迷于设计复杂的衍生品,致使投行的盈利模式不是建立在健康的实体经济和基础资产上。伴随信用链条的拉长、产品复杂度的增加,这些投行愈加脆弱。作为“人祸”,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跟投行精英们缺乏职业操守有关。他们既没有如实向客户揭示产品可能的风险,投行自身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管理风险,把风险传递给更广泛的机构和人群。次贷危机的冲击为何一波接着一波,根源在于这些机构的资产质量低劣。这些资产直接或间接与次级抵押贷款有关,是在次级抵押贷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基础资产的风险如同毒瘤一样经由衍生品侵袭整个金融体系。
最后,在独立投行模式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唯一的监管主体,监管漏洞较多,客观上助长了投行们的放任自流与胆大妄为。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美国,商业银行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而且有一些保护性措施。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华尔街投行在危机袭来时,要么被银行收购,要么变身为银行。
对国内投行来说,华尔街投行的失败有很多教训可资借鉴。首先,在分业经营的前提下,为了降低风险,国内投行可考虑:
(1)依托金融控股公司(投行作为控股公司的附属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尽管投行风险比较大,但从整个控股公司层面看,风险或许在可控范围内。
(2)拓展业务,通过业务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在传统的经纪、自营、承销、代客理财之外,增加直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其次,适当增加投行的自有资本比例。再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拓宽投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最后,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歇。我们不能学华尔街因创新过度、过滥而因噎废食,不敢创新。但要严把基础资产的质量关,做好风险控制。对于管理层而言,如何在管制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是一个重大挑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