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Suntec REIT: Relative value & retail attraction

Office income at turning point.
In 3Q09, Suntec REIT reported a decline of 11.4% QoQ and 41.9% YoY in average achieved Suntec City Office rents to S$7.30 per square foot per month. 22.2% of the REIT's total office NLA (including One Raffles Quay) expires in 2010. Office REITs have yet to feel the full brunt of falling rents because of the time lag created by the three-year leasing cycle. But 2007 leases, which were secured as the market began its meteoric ascent, finally begin to expire in 1Q10. We believe we have approached the inflection point where spot rents are lower
than passing rents on expiring leases, impacting revenue and distributions
unfavorably.

Potential dilution risk.
In 2009, Suntec avoided resorting to a dilutive equity issue to refinance a chunky CMBS maturity. Looking ahead, Suntec could see gearing increase due to a fall in office asset values at the 4Q09 portfolio revaluation. With declining office income and book value risk, Suntec could decide to go the acquisition route in 2010. It is likely to keep aggregate portfolio gearing unchanged or lower, necessitating a combination of both equity and debt financing on any purchase. Assets could be acquired from the original vendors of the Suntec assets, which have (presumably) been de-levering the parent portfolio as seen with the recent Fortune REIT transaction and the sale of both the Suntec City Convention Centre and Suntec City's property manager. Asset yields are unknown - creating potential dilution risk.

Relative value and retail attraction.
Suntec has appreciated over 9% since our October upgrade. Current price-to-book of 0.65x compares favorably to the 0.73x averaged in 2006, though the 11% value gap is partially offset by the revaluation risk in 4Q09. We see relative value versus CapitaCommercial Trust [HOLD, S$1.13], which is trading at 0.78x book and 5.4% FY10F yield. Gearing for the two is also fairly comparable (34.3% Suntec, 31.2% CCT) but note that CCT's property valuations are more recent.
We note that Suntec's strong retail portfolio, which should benefit from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Marina Bay area and the full opening of the new Circle
Line, is consistently undervalued. Retail income should also support distributions. We have changed our assumptions, including on the pace and extent of the recovery in office rents from FY12 onwards. Our SOTP value for Suntec increases from S$1.21 to S$1.43. Adjusting for fund-raising risks, we derive a fair value of S$1.40 (prev: S$1.21). Maintain BUY (15.6% total return).

Thursday, December 10, 2009

S-REITs: The virtuous and the not-so-virtuous

Policy and leverage appetite shapes 2010.
We believe the Singaporelisted REIT sector's 2010 performance will be influenced by opposing systemic forces. A favorable policy climate is likely to sustain a high liquidity environment. While some S-REITs may book negative revaluations in 4Q09, the 'Bernanke Put' could potentially create a floor for asset values in 2010.
On the flipside, the rules for leverage have changed and increased conservatism is the new normal. Over-leveraged players (by today's standards) may need to reduce gearing through equity fund-raising or asset sales. This de-leveraging can potentially occur not only on the REIT level, but also on the sponsor, manager,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level.

The virtuous and the not-so-virtuous.
2010 will not be an 'easy' market, in our view, as we expect greater variance in performance among the individual REITs. We believe the sector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wo camps differentiated by leverage, sponsor strength, and sub-sector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forward earnings performanc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re available in both camps bu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the stronger REITs may enjoy yield compression and price-to-book normalization, and can potentially tap into a virtuous cycle of accretive acquis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weaker REITs could be trapped in a vicious cycle of declining asset value, re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a consequent need to de-leverage. For those REITs with outstanding challenges, we advise interested investors to wait until after a resolu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extent of any dilution is clear.

Limited upside, risks to the downside.
We use 2006 valuations as a sanity check on the current recovery. The sector trades on average at 0.78x book, still below the 0.89x average in 2006. The potential 13.4% increase from current levels is offset, however, by book value risk from 4Q0 revaluations. A 6.9% potential upside from a distribution yield perspective is also offset by a mixed earnings outlook. With an unexciting risk-reward ratio for 2010, we maintain our NEUTRAL rating on S-REITs. Within our coverage universe, we have BUY ratings on Mapletree Logistics Trust [MLT, FV: S$0.78], Ascott Residence Trust [ART, FV: S$1.25], and Suntec REIT [FV: S$1.40]. Our top picks for the sector are ART and MLT, for ART's positive earning outlook and MLT's earnings stability, and for the possibility of yield-accretive acquisitions at both REITs. Key risks to our thesis include an increase in interest rates (which we believe would impact the blue chips the most), a double-dip recession and the threat of a new asset bubble.

Wednesday, December 9, 2009

展望明年選股策略

研究部本周將探討明年的個股投資策略要點;相信不少讀者亦注意到今年市場心態由年初的極度迴避風險,慢慢走向忽視風險,不少股票升幅已有脫離基本因素迹象,但我們預期明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將回到基本面和估值。

我們首先確定明年的投資主題,然後討論有潛質的產業中可能的投資股份、未來投資的正面因素,以及投資這些產業時投資者所面對的主要風險。

兩項投資要點

首先研究部認為有兩項投資要點:

一、目前大部分股票已回到正常估值水平,在這環境中,收入或息率成為投資決定的更重要考慮因素;若部分公司能提供高息並帶有增長前景,它們的價格可能高於目前水平。

二、環球經濟放緩,意味世界對中國出口貨的需求下降,中國政府繼續刺激內需,彌補海外市場需求的下跌;汽車業及國內旅遊行業可能受惠振興經濟政策。

我們認為,為抓緊明年兩項投資要點,投資者應密切留意以下三個主題:

一、高息股(包括中港的房地產信託基金及公用股)。

二、中國交通基建股(包括收費公路及機場)。

三、汽車生產商。

研究部在下文將逐一簡要討論三個主題;未來數周,我們會逐一詳細討論這些它們。

高息股重新評級

環球經濟仍然疲弱,各國政府可能於可見的將來維持低利率;因此,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較早前更高。如何把手上現金買入可產生收入的資產,是未來投資者主要關注的議題。所以能產生大量現金收入的企業,未來可重新獲得投資者青睞。隨着這個變動,高息股將獲新的評級。

香港部分高息股名單【表一及二】,主要組別是香港公用股、香港及中國的房地產信託基金。理想的高息股有兩項條件,就是息率5厘以上,以及未來二至三年的派息率獲合理增長。

中國交通基建及機場股

若中國政府成功刺激內需,隨着內需增加,內地的運輸業是受惠者之一。因此,我們認為,中國交通基建企業是明年中國可能的投資要點。

這行業的主要企業包括內地的收費公路企業及機場【表三】,但投資者應詳細觀察市場中各種可能的選擇,以選取合適的股份。

研究部揀選收費公路股時會依循一項通則,就是它們必須是接駁生產基地及主要消費中心的主要連接線,能產生良好現金流及擁有強勁的派息比率。

在機場股方面,我們喜歡那些擁有整個機場的機場企業,而非只擁有航空大樓的企業(部分香港上市的機場股只擁有機場的航空大樓,而非擁有整個機場,這意味投資者只能享有航空大樓內店舖的租金收入,而未能分享機場空運量上升的收益)。研究部未來數周將進一步討論這些股份。

內地汽車股靜待時機
中國汽車生產商今年表現出色【表四】,我們認為,中國消費市場已準備邁向更高價的產品。研究部喜歡擁有本身品牌的生產商,多於中國合資生產商,我們的研究顯示,內地品牌的生產商生產技術已率先趕上,勝過合資生產商。

不過,投資者應留意中國汽車股目前的股價表現;行業自今年年中起就呈現嚴重超買。雖然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可維持數年的投資主題,但目前未持有這行業股份的投資者,暫時不應追貨,而是待調整期過後,等待更佳的入市時機。

在香港上市的汽車股中,我們首選吉利汽車(175),但投資者亦應考慮東風汽車(489)及濰柴動力(2338),作為組合的成份股。我們未來數周將進一步討論有關的選擇及理由。

除了這三個主題外,我們亦考慮那些有內需概念、合理估值的個別企業。我們將選取這類股份,作進一步探討。

研究部的推介名單中【表五】現在仍然有四隻股份,而我們本周將不作變動,繼續持有它們。研究部將於未來數周繼續討論明年的投資策略。

Thursday, December 3, 2009

趁火打劫与价值投资

趁火打劫是三十六计的第五计。技法是: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古人按语说: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抟之,大获全胜(《国语·吴语·越语下》)。这则按语把“趁火打劫”计具体化了。所谓“火”,即对方的困难、麻烦。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内战连年,都是内患;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价值投资是否趁火打劫之计在股票交易中的应用?我认为是,唯一不同的是不存在道德问题。
  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时,巴菲特出手了;
  伊利股份、贵州茅台的主要管理者出事后,中国的价值投资者出手了;
  戴ST帽的上市公司快要退市了,价值投资机构出手了。
  市场发生极度恐慌时,价值投资者都出手了。

趁火打劫,关键在一个“趁”字上,因此要持币观望、耐心等待,一旦发现火起之后收拾残局,看似救火、实则打劫,既得美名,又得厚利,何乐不为?
  
以趁火打劫喻价值投资,虽然有点不悦耳,但的确可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价值投资的本质,至少有两条好处:
  (一)知道何时去打劫;
  (二)知道该去打劫谁;

今后朋友们若发现那个上市公司着火了,请务必通知我一声,我也去打劫一次,看看这一计好不好用。

成功的关键:理解规则背后的原理

——一读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

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阅读指南》一书的主要作者,一位对价值投资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师级投资家。他的《安全边际》一书出版于1991年,此后就没有再版,据说有人在eBay上偶尔看到它,标价超过了1000美元,可见其十分珍贵,难得。目前我读到的是由张志雄先生主编、叶茂青先生翻译的译本,它只以内部报告的形式让《Value》的读者独家分享。国内目前尚未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副标题——“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可以说为本书做了一个很明确的注脚,揭示了本书的主题思想。这本书字数不多,译成中文也就是13万字,但是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却相当重要,它与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相得益彰,是《聪明的投资者》的补充和延伸。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价值投资的方略。

为什么卡拉曼会写这么一本书呢?这是因为卡拉曼亲眼目睹了许多投资者尽管其投资方法种类繁杂,但这些方法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为他们长期成功提供帮助,更多的情况下只有可观的损失。更要命的是,许多方法缺乏前后一致性,更像是投机的变种,或者更彻底地说就是赌博。许多人常常被快速而容易的收益所诱惑,但是最终却都成为华尔街时尚的牺牲品。因此卡拉曼写作本书目的就是:

1、指出了投资者所面对的种种陷阱,通过指出这些错误之处,使得投资者能够避免采取这些失败的投资策略。

2、介绍了价值投资哲学,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交易的价格在其内在价值的适度折价时买入,才能够让投资者在承担有限下降风险的同时,提供丰厚的回报。

3、展示了价值投资理念,说明其背后蕴含的逻辑性,揭示了为什么只有价值投资能成功,而其他的方法却都失败了的原因。

但是,卡拉曼认为,他的真实的意图还在于,他被许多不理性的,不自律的投资人所遭受的灾难性的后果所深深地刺痛。如果他能够劝说其中的一些人放弃危险的投资策略,采用那些早已被设计好的能够保全他们辛苦钱的方法,那么,他将感到非常的满足。如果他能对投资者的行为有所触动,那么他将心甘情愿地在他自己的投资绩效上适当地减去几分。

当然,无论如何,单凭这本书不可能将任何人转变成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价值投资毕竟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遵守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以及拥有长期的投资视角。这本书肯定无法提供一个确保成功的神奇公式——实际上世界上也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公式。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和能够为成为价值投资者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最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拥有较强心理素质的人才能胜出。但是,如果仔细领会书中的内容,那么这本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只需冒着有限的风险而获得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这应该就是理性投资者期望得到的全部。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将本书视为一本如何思考投资的书,因为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依计行事事事能成,不照章办理则四处碰壁。

综观整个华尔街——其他市场与华尔街也相差无几,从许多方面看,更像一个赌场。大多数基金经理以疯狂的短线交易来对待他们本应该长期投资的证券,他们彻底忽略了公司基本面,在完全忽视证券内在价值的情况下将证券价格抛压到远离其价值的地步。他们都做着同样的事,但却企图希望胜出对手。他们完全不顾市场环境,只是将股票作为一张纸牌买进卖出,执着地依靠一个或几个公式来追求成功,但不幸的是数学等式或计算机程序却无法给他们带来成功的投资。赚取快钱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许多人发现要做到与众不同真是太难了。

因此,投资者最终必须为自己选择立场,正确的选择对投资者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种选择就是人所共知的基本面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股票是它们所代表的企业所有权的凭证。也就是卡拉曼所推荐的基本面分析的一个分支,名曰“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简而言之就是,先确定某个证券的内在价值,然后以这个价值的适当折价买进。事情就是那么简单。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始终保持不可缺少的耐心和纪律,只有当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买进,而情况相反时就卖出,坚决避免卷入那种吞噬市场人士的追逐短期业绩的狂热之中。与大多数市场人士不同,价值投资者第一目标是保证资金安全。为了避免未来较大的损失,他们会寻找安全边际,以便为不准确、坏运气,或者是逻辑上的错误留下缓冲地带。由于估值是一项非精确的艺术,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价值投资者也是人,难免会犯错,所以安全边际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固守安全边际的理念是区分价值投资者和那些不关心损失的投资者的试金石。由于价值投资者总是关注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总是忽略市场的波动,因此他们无需预测市场未来变动的分析。请注意,一个人如果总是预测市场未来的变动方向,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价值投资者。

卡拉曼认为,当证券价格在稳定地上升时,价值方法通常会变成累赘;那些失宠的股票其涨幅要小于那些大众情人。当市场从估值充分偏向过分高估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又会因为卖出太早而陷入尴尬的境地。不过,价值投资者买入的黄金时间往往是市场下跌的时候。那时,下跌的风险已经释放,而其他投资者正在担忧之中,他们那些过度乐观的产物现在几乎无一幸免。这时,价值投资者则能够以安全边际作为避免巨大损失的护身符,勇敢地进入下跌的市场,大胆投资,在他人的恐惧中贪婪。能够预测未来的投资者本来应该在市场即将启动时满仓,甚至是借钱买入,而在市场即将下跌时,及时撤出,但实际上这样的投资者却极少。更不幸的是,这些声称能够预测市场走向的投资者,卡拉曼几十年来却一个也没见到过。正因为卡拉曼自认为无法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因此他只能接受劝告,从事价值投资,这是一种在所有投资环境都是安全的和成功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的戒律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很显然,对多数投资人而言它太难了以至于无法掌握和坚持。巴菲特就曾经说过,价值投资不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让人逐渐学习和采纳的理念。要么立即领会并马上付诸实施,要么永远无法真正学会。

赛思·卡拉曼说,他很幸运地在开始个人的投资生涯时,能师从最成功的投资者中的两位大师学习价值投资:一位是共同股权公司的迈克尔·普林斯,另一位则是马克思·L·海涅。当他与普林斯和海涅一起工作,接触到这不可思议的瑰宝时,他才明白,同价值投资的简单但是明白无误地逻辑性相比,他原先的投资显得多么天真幼稚。有趣的是,他觉得,一旦他采用了价值投资的策略,那么就会感到其他的投资行为都会变得如同赌博一般,这就有点像查理·芒格常说的“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所有的问题都看起来像一个钉子”的意味了,对此我其实深有同感。但不管如何,价值投资是一种刺激的和挑战智力的,动态变化的,同时也是有财务回报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投资一些时间,去充分理解书中的内容,肯定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就我自己而言,能够读到《安全边际——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这本书,实在是三生有幸,其重要性就是如此。

分享集:赤手抓落剑

一把锋利的宝剑,从高空掉下来,你赤手抓捉,肯定会被割伤。

购买在暴跌中的股票,可能蒙受更大的亏蚀,就好像赤手抓落剑手掌会受重创一样。

这句一向被视为股市金科玉律的名言,比喻的确是很贴切的。

因此,很少对这句名言置疑,因为这是经验之谈。

但是,作为一名反向策略投资者,我认为此话有商榷馀地。

首先让我们从投资做生意的观点来思考。

我们一定要念念不忘: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买股票就是参股做生意。

若是私人公司,通常我们是跟熟悉的朋友或亲戚合股做生意。

但是,购买上市公司的股份,却是跟数以千计陌生人合股做生意。

你也可能从来没有见过掌管这家公司业务的董事。

换句话说,参股於上市公司,你是把你的血汗钱交给与你素未谋面的人去做生意。

你的投资,能否为你带来合理的回酬,就要看公司赚不赚钱。

如果公司赚大钱,又派发丰厚的股息,则要买这家公司股份的人越来越多,在求过於供的情况下,股价必然上升,你自然而然就财源广进。

相反的,如果公司年年亏本,就好像一些上市公司那样,股份没人要,股价越来越低,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扬”,只要公司盈利年年上升,股价必然随之上升,那是必然的后果。

所以,投资者应该关心的是公司的业绩,而不是股价的波动。

但是,一般投资者的通病,是盯住股价,不理会公司的基本面,这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难以赚钱。

参股做生意,入股的成本要低,越低越好。

在股市低沉时,廉价买进股份,等於本小利大,本小利大,风险自然较低。

比如每股每年赚20仙的股票,以2令吉的价格买进,要十年才能回本。

如果以1令吉买进,只要5年就可以回本了。

做生意,当然是越快回本越好。

所以,股票是应该在股价低廉的时候买进,而不是在股价高昂时买进,其理至明。

但大部份散户,在股价低廉时不要买,在股价高昂时却抢购,这是不是有违常理?

大部份散户都在长期做着有违常理的事而不自觉。

股票大概是唯一价低时没人要,价高时才有人抢购的“商品”。

这也是我坚持“人弃我取”策略的原因。

“人弃我取”就是反向操作。

反向操作就是“低买”,股票投资必须“低买高卖”才有可能赚钱。

现在再回到“赤手抓落剑”的课题上。

当利剑开始掉落时,你不假思索去抓捉,肯定会受伤。

当股价开始崩溃时,你怕失去投资机会,迫不及待去购买,的确会导致亏损。

怕失去机会而仓促买进,是一般人的通病。

其实,你根本不必担心失去机会。因为一把剑的下跌,跌势越快,越快落到地面。

落到地面时,就静止不动,你可以从容不迫地拾剑,肯定不会割伤手指。

当股价落到尽头时,要卖的人都卖光了,要买的人由于悲观气氛笼罩,也不想买进,或是不敢买进,股价会横行2、3个月,你有足够的时间买进。

这种情形就出现在此次金融海啸所引发的股市风暴中。

垂手举一个例子:马化控股由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之间,在1令吉至1.1令吉之间足足徘徊了6个月,每天成交数百万股,你没有买到,不是没有机会,或是你动作慢,而是你根本不要买。

马化控股这把剑,在地面躺了半年,也没有人去拾取,却等到如仙剑那样,飞上2令吉的高空时才伸手抓捉,被割伤了手,怨得了别人吗?

所以,掉落中的利剑,的确不可匆匆忙忙去抓,但当利剑落到地面时,不去拾取,就太可惜了。因为搁在地面的利剑,不可能割伤你的手,你又何必怕到不敢去摸触呢?

记住,在买进一只股票时,问自己:“如果此股大跌,我敢买进更多吗?”

如果你不敢,表示你对此股没有信心,千万不要买进。

惟有当此股暴跌,你敢买进更多以拉低成本时,才可以买进。

是的,不可仓促赤手抓落剑,但利剑落到地面时却不敢拾取,你不适合投股票。

分享集:花木成蹊手自栽

请你想像,你现在是置身于一个百花齐放,花香扑鼻的花园中。

你在这花园中漫步,走在一条花木夹道的蹊径中,两旁尽是怒放的花树,使你目不暇给。

你心花怒放,觉得人生毕竟没有白跑一趟。

在这种情况中,请你回想一下:这满园的花木,到底是怎样来的?

是你自己还是园丁栽种的?

假如成蹊的花木都是你自己栽种的话,你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因为这是你劳动的成果。

天下没有不落的花,不枯的树。

假如花木是你自己亲手栽种的,你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种花经验,当花已落,树已枯时,你会再种一批,而且可以选种更佳的品种,开出更美丽,花期更长的名花。

这样,你就有名花、艳卉伴你一生。

假如那满园的花木是由园丁种出来的,你没有累积种花经验的机会。

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有一天,园丁不在了,你会眼巴巴的看着满园花木,因缺人照顾,一棵一棵的枯死,你会不知所措。

昔时繁花似锦的美景,从此一去不回头。

股票投资好比种花。

假如你所买的每一只股票,都为你带来丰厚的盈利的话,你就如置身于既美丽,又芬芳的花丛中,你心花怒放。

假如你所买的股票,每一只都亏蚀的话,你会感到你是行走于荆棘丛中,随时会被尖刺刮伤,你一定会心情沮丧,甚至心灰意冷。

别人不能代劳投资

股票投资,假如是倚赖别人的推荐或“贴士”的话,就宛如倚赖园丁替你种花,终非长久之计。

假如你要在股市中长赚,就好像要长期有花可赏的话,最可靠的途径是下苦功学习投资。

自己做功课,而且长期做,是成功投资的最可靠途径。

投资这事儿,是别人不能代劳的。

因为别人没有替你赚钱的义务。

钱是要你自己赚的,别人没有替你赚钱的责任。

理由很简单,赚到的钱是你的,与别人无关。

别人给你推荐一只股票,假如亏本了,损失的钱是你的,与别人无关。

没有切肤之痛不会认真

既然是无关,也就不会有切肤之痛。

没有切肤之痛,就不会认真。

既不会认真,则他给你的推荐,可能没有经过深入研究,也没有经过周全的思考,所以,他所推荐的未必是最好的股票。

既然是如此,他为什么还要给你推荐?答案是:因为你要嘛!

推荐股票可以来自多方面。

可以来自朋友;来自股票经纪;来自媒体;来自股票分析师,或是贩卖股票“贴士”、“秘诀”的人士。

这些人士,都与你利益无关。

既然推荐是免费的,也就不必对推荐的后果负责任。

所以,他可能很不负责任。

要在股市长赚就要长期做功课

我常听到投资者埋怨他的股票经纪给他的“贴士”不准确,害他亏了钱。

他忘记了股票经纪的责任是替你完成你委托给他的买卖指示,这也是他抽取佣金的原因。

他不是投资顾问,也没有收取你的顾问费。所以,也没有为你提供顾问服务的责任。

他的责任是完成交易,没有替你赚钱的义务。

至于股票分析师,他是向股票行而不是向你领取薪水,所以,他需向股票行负责而不是向你负责。

他的责任是替股票行找生意,替你赚钱不是他的责任。

股票分析师的推荐也许是认真的,也是诚恳的,但他还是不必也不应该对你的盈亏负责。

所以,他的推荐只能作为参考,不可全盘照收。

他替你省却了搜集资料的麻烦,至于他的推荐是否有价值,还要经过你的过滤。

盲目接受别人的股票推荐是危险的,也是散户投资失败的原因之一。

因为向你推荐股票的人,未必比你高明。

归根结柢,要投资成功,要在股市长赚,要通过股票投资累积财富,还是要靠自己做功课——长期做功课。

3原因不倚赖别人

投资股票不能倚赖别人的原因,还有三个:

第一:你所买的股票,跟你的性格、人生观、财务状况,息息相关。别人推荐给你的股票,未必适合你投资。

第二:股票在买进后,需要检讨、管理、跟进,别人没有责任替你做。

第三:经验是股票投资成功的条件之一,而经验必须从实战中得到。靠别人推荐,容易养成倚赖性,你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就不会进步。

钱要靠自己去赚

记住,别人没有替你赚钱的义务。所以,别向别人讨“贴士”。

钱是要靠你自己去赚的。

认真看待股票投资,把研究股票发展成一种兴趣。

股市千变万化,公司、企业天天在变,你不可能感到枯燥。

花木成蹊手自栽,要长期赏花,最可靠的途径,就是亲自学习种花!

分享集: 热钱是蝗虫

最近,热钱涌入股市的消息,开始在报章上出现了。大部分股票投资者都对热钱倒屣相迎。

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一旦热钱涌入,股市必然腾涨。这正是投资者引颈以待的。

但是,大家都忘记了,热钱其实是蝗虫,那里有绿叶,他们就到那里去。一落到树上,就飞噙大咬,把绿叶吃光后就飞走,留下无语问苍天的空枝。

热钱具4特征

热钱究竟有什么特征,又何以横行无阻?

热钱的特征有:

⑴数量庞大无比,动辄以百亿美元计。一股热钱,往往比小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更大。一旦进入小国兴风作浪,当地投资者无不披靡。

⑵以短期投资为主,流动速度快。由于他们都是遵循合法途径进出,小国金融掌管人无法阻止或控制。股市中人,根本无法摸清他们的动向。

⑶股市是热钱的最爱,而股民多数是“愚民”,面对头脑精明履、经验丰富的热钱操作者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⑷由高学历人才搜集资料,分析情报。所以,他们往往是先知先觉者,对国际经济及股市略识之无的散户,根本无法跟他们相比。热钱入侵股市,把股价推高,又静悄悄地脱售,而承购的,十之八九是无知的散户。

散户最易遭殃

千千万万散户的血汗钱,就这样进了热钱国际大鳄的乾坤袋。遭殃的是抱满高价买进股票的散户。

在面对蝗群时,散户如何自保?又如何能反败为胜?

散户要突围,就要认识自己的缺点,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⑴失策:散户大部分是急功近利的短期投资者,即使低价买进,稍有盈利就脱手惟恐不及,到高价时又买回,结果是所赚有限,风险无限。

对策:采取较为长期的投资法,耐心等待股价严重高价时才脱手。

不要立志赚快钱,却不可不立志赚大钱。

⑵失策:散户对股票价值没有认识,在价值被低估时不敢买进。

对策:认真研究个别公司的业务,长期跟踪公司的进展。根据价值,而不是根据股价作为买卖的标准。

⑶失策:盲目随从,高价抢购,是投资者的通病,结果是高价买进坏股,血本无归。

对策:养成反向思维的习惯,坚守人弃我取的策略。

⑷失策:没有用心管理投资组合。有些散户误以为长期投资一定赚钱。实际上,若公司业务走下坡,长期持有其股票亏蚀更严重。

对策:贴身跟踪公司的业务进展,一旦发现不对劲,马上脱售,以避免更大的亏损。

记住:低价买好股,你会捞得盆满钵满。高价买坏股,你会血本无归。

⑸失策:你买进股票,是因为听说有关股票会被炒起,这是错的。

对策:你买进的理由,应该是有关公司的盈利会上升。

如果我的散户坚持以上的“五策”的话,热钱的涌入,不但于我们无损,反而因此而受惠。

热钱在股市兴风作浪,无人能捉摸其动向。所以,最好的对策,是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

你奈何不了超级大户的国际大鳄,但你可以管治你自己的情绪。管治你的情绪,是散户在股市生存的唯一机会。

五策并行,热钱和股市大鳄奈何你不得。

关键就在你有没有将“五策”付之于行动的决心。

Tuesday, December 1, 2009

股市投资真谛是这样的吗

近期市场走势复杂多变,思绪和情绪容易变化,因而有必要把股市经典智慧回顾一下,可能会让自己当下的行为思路更清晰一些:
  
1、股市的套利真谛是“顺势而为”。然而,有时候这个“势”看不清楚,那么我的选择就是不为;或者说,当对趋势发展不知道是涨或是跌的时候,我的选择是按照坏的可能处理,空仓观望,不着急,看清楚后再说。(大多数消费者可能是按照好的可能处理)

这样做是符合《论持久战》的思维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判断对错也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你判断对了,你赚了多少钱;你判断错了,亏了多少钱。因为投资结果是由进取获利和防范风险两个行为构成的。

其实,对于追求持续稳定暴利的职业群体,有时候也有第三条路可走。这第三路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折中市场的不明朗性,实现简洁性的满意度。股市投资是持久战,不是最后一班车,宽容者没有错误可犯,犯错误的都是极端情绪化者。

2、智慧让人宽容,果敢,思维明确;愚蠢让人苛刻,犹豫,情绪紊乱。

回顾了“1”所表述的智慧,我就对自己的近期投资行为清晰了:

当前的股市环境是:近期的沪市K线暴跌急涨相间,市场重心下移,存有不明朗国际因素,明天有三只新股发行,下周一有含大盘股的三只新股发行,自己在上周相对高点已经空仓至今并创市值历史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把主力资金用于新股认购,少量资金先期投入具有确定性的品种,不是一个可满意可接受的短线方案吗?这也符合守正攻奇的人生哲理,要清楚自己是属于锦上添花队伍中的,不是走高空钢丝、捉鳄鱼的。

在指数趋势相对明朗的时刻,在股市里印钞票是那么的容易,何必在趋势不明朗的时刻去赌博呢?市场真的大涨了也应该高兴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3、股市中,没有完美的行动案,只有可满意的行动案。正确的思维能够保证你持续稳定的赢利,并最后走向成功与自由,但是某个阶段中与多数人的股市心理预期不符;错误的思维能够让你血本无归,甚至此生最大的一次失败将发生在股市里,但是发票中奖也令人兴奋。

股市的真谛其实很简单:简洁正确的方法+有知无畏的心态+必然存在的运气。

但是,在诺大的股海世界,要想找到几个明白人,还不太容易。在股市中侥幸的得手也经常存在,这次侥幸得手了,下次就可能死在侥幸上。

股市是虚拟经济,越是虚拟经济越是要玩实的。在复杂性中追求简洁性,在不确定中追求确定性,在高风险中追求低风险或者无风险。股市中没有专家,只有赢家,你没有持续累积的股海战功,你的盲目自以为可能只是一个笑话。

4、人生中最难的是第一个100万,有了第一个100万之后,第二个100万,第三个100万就容易多了。以力赚钱最难,因为中国人多,有的是力,力的价格比较贱,竞争也激烈,资金的力量要强于力的力量。

股市中最难的是开窍,不开窍,再努力也白搭,越努力,无用的知识越多,输的越惨。如果开了窍,就是种金子,种100万,不管大盘牛熊,每年平均至少多收30万以上,运气好还会放卫星。纯技术分析赌博,传统基本分析赌博可不是种金子,那是挥霍金子。

种金子的最基本原理是确定性题材套利。确定性的四种常见方式是:时间确定,价格确定;时间确定,价格不确定;价格确定,时间不确定;时间不确定,价格不确定,但一旦市场背景确定,机会就确定。

最近看到一位博友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这里也记下来,防止忘掉了:
市场涨过,就会有大跌市,这是必然的。如果大跌市来了,我关心的可不是怎样熬过大跌市,而关心的是在大跌市结束后怎样发大财?因此,我会防止大跌市,我不怕大跌市,我爱大跌市,没有大跌市就没有发大财的机会!乱世出英雄,大跌市大题材出大财主,当然也出倒霉蛋!

高盛在看空和做空什么

2009年11月26日
11月中旬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出美国投行高盛对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悲观态度。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对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速的下调印证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最新的修订显示,美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年率只有2.8%,较初始公布的3.5%大幅下调了0.7个百分点。

3.5%的初步数据是10月末公布的。值得一提的是,10月28日,高盛当时下调了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预期,从预期增长3%下调到预期增长2.7%。原因是,当时公布的美国9月份耐用品订单数据弱于预期。

11月13日,高盛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资产管理报告。此报告是金融危机之后要求上报的。根据要求,所有的资产管理者都要把所持的最大的空头和多头持仓披露其中,类似于大额持仓披露。

根据这份报告,高盛净空头仓位排列在前十名的股票及市值分别为:纳斯达克追踪股5.5亿美元,富国银行2.89亿美元,万事达卡2.66亿美元,欧元ETF 2.16亿美元,PNC金融公司2.02亿美元,Agnico Eagle黄金采掘公司1.63亿美元,AIG 1520亿美元,巴西指数0.59亿美元,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0.37亿美元,埃克森美孚集团0.29亿美元。

从其空头持仓的情况来看,高盛实际上并没有认为金融危机已经结束。美国股市年初以来的上涨是由金融公司带动的,而高盛目前还在做空4家金融公司,这显示出高盛对金融市场的情况存在担忧。

另外,高盛做空欧元,做空两家黄金采掘公司,这显示出高盛并不看好欧元和黄金,也暗示出高盛正投注美元反弹。也许他们在预期着,由美元反弹所导致的另一波金融市场崩溃就在不远处。

高盛在市场有“空头司令”的称号。而在金融危机之前,对次贷相关金融产品的果断清仓,让高盛免于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2008年初,高盛曾公布报告称全年美国将陷入衰退,并准确预测美联储将会降息拯救经济。

近两年的时间快过去了,在各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之下,“复苏”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观点。这时我们又一次听到高盛悲观的呼喊声,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

高盛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经济的增长率可能会低于最近的官方数据”,并说“房屋市场再度走软”,还说“V形反转依然不可能”。

以下三个方面是高盛的看空观点。

第一,小型企业会拖累经济增长

美联储10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援助,但美国金融公司在第三季度继续收紧美国家庭和企业的贷款标准。这意味着银行惜贷,而企业和家庭依然难以获得信贷。而高盛则称,因信贷获得能力的差异,小型企业并不会如大企业那样充满复苏活力。虽然小型企业10月份的乐观指数升至89.1,但仍低于长期均值。同时,小型企业异常糟糕的表现,并没有完全体现在GDP的初步数据中,这也代表其会拖累GDP的增长,使得GDP最终的修正数据很可能比当前公布值低。

第二,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下滑

新近公布的10月份新屋开工数据打击了市场情绪,新屋开工下跌10.6%,着实让前几个月的增长所带来的积极信号灰飞烟灭。高盛对于房地产市场并不看好,高盛认为,虽然成屋成交量大幅上升,但按揭贷款申请显著下降,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销售量的好势头将出现逆转;房产市场过剩的供应仍在加剧,信贷质量继续恶化。同时,新屋销售和开工数一直低于预期,数据的改善已经停滞。房价指数的分化愈发明显,自住房空置率和出租房空置率仍在上升,供应过剩的状况仍在加剧。

第三,刺激政策结束后,终端需求仍制约经济

美国经济的好转与美国政府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分不开,另外,库存周期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美国刺激政策的结束,能够替代刺激措施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是美国未来经济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高盛认为,当前财政刺激措施对增长的提振作用达到了顶峰,一季度美联储购买的资产正在减少,而且到2010 年中库存的拉动作用将减弱。2010 年终端需求的最大潜在来源是消费开支、商业设备投资和出口。但是,目前为止以上因素看起来都呈令人失望的“L”形走势。信贷可获得性的正常化、保持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难题很可能是导致终端需求强劲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作者单位:银河期货)

我的看法:
高盛幫遍及美國財政部,高盛的交易就是最好的內幕消息,如果有興趣,可以蒐集最近高盛對外發布的報告,是否唱好居多?

你要相信內部的交易,還是外部的宣傳?

11月27日報道,高盛資深分析師嘉裡(Jeffrey Currie)稱,黃金和其他商品當前價格是合理的,且若考慮宏觀變量,則並未呈現泡沫性特點。

一邊賣空黃金,一邊說黃金沒泡沫?

高盛的話信一成都死啦!

還記的次貸爆發前,高盛也是一邊推銷次貸證券,一邊又賣空,事後解釋說這兩個部門沒有關聯......鬼話!

沒有關聯???高盛的CEO和CFO是吃屎的嗎?

Sunday, November 29, 2009

鄧普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的投資心法

投資宗師約翰·鄧普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多年來累積的投資智慧,筆者深信各位應該喜歡:

1) 信仰有助投資:一個有信仰的人,思維會更加清晰和敏銳,犯錯的機會因而減低。要冷靜和意志堅定,能夠做到不受市場環境所影響。

2) 謙遜好學是成功法寶:那些好像對什麼問題都知道的人,其實真正要回答的問題都不知道。投資中,狂妄和傲慢所帶來的是災難,也是失望,聰明的投資者應該知道,成功是不斷探索的過程。

3) 要從錯誤中學習:避免投資錯誤的惟一方法是不投資,但這卻是你所能犯的最大錯誤。不要因為犯了投資錯誤而耿耿於懷,更不要為了彌補上次損失而孤注一擲,而應該找出原因,避免重蹈覆轍。

4) 投資不是賭博:如果你在股市不斷進出,只求幾個價位的利潤,或是不斷拋空,進行期權或期貨交易,股市對你來說已成了賭場,而你就像賭徒,最終會血本無歸。

5) 投資要做功課:買股票之前,至少要知道這家公司出類拔萃之處,如自己沒有能力辦到,便請專家幫忙。不要聽「貼士」:小道消息聽起來好像能賺快錢,但要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6) 跑贏專業機構性投資者:要勝過市場,不單要勝過一般投資者,還要勝過專業的基金經理,要比大戶更聰明,這才是最大的挑戰。

7) 價值投資法:要購買物有所值的東西,而不是市場趨向或經濟前景。

8) 買優質股份:優質公司是比同類好一點的公司,例如在市場中銷售額領先的公司,在技術創新的行業中,科技領先的公司以及擁有優良營運記錄、有效控制成本、率先進入新市場、生產高利潤消費性產品而信譽卓越的公司。

9) 趁低吸納:「低買高賣」是說易行難的法則,因為當每個人都買入時,你也跟著買,造成「貨不抵價」的投資。相反,當股價低、投資者退卻的時候,你也跟著出貨,最終變成「高買低賣」。

10) 不要驚慌:即使周圍的人都在拋售,你也不用跟隨,因為賣出的最好時機是在股市崩潰之前,而並非之後。反之,你應該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賣出現有股票的惟一理由,是有更具吸引力的股票,如沒有,便應該繼續持有手上的股票。

11) 注意實際回報:計算投資回報時,別忘了將稅款和通脹算進去,這對長期投資者尤為重要。

12) 別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將投資分散在不同的公司、行業及國家中,還要分散在股票及債券中,因為無論你多聰明,也不能預計或控制未來。

13) 對不同的投資類別抱開放態度:要接受不同類型和不同地區的投資項目,現金在組合裡的比重亦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一種投資組合永遠是最好的。

14) 監控自己的投資:沒有什麼投資是永遠的,要對預期的改變作出適當的反應,不能買了只股票便永遠放在那裡,美其名為「長線投資」。

15) 對投資抱正面態度:雖然股市會回落,甚至會出現股災,但不要對股市失去信心,因為從長遠而言,股市始終是會回升的。只有樂觀的投資者才能在股市中勝出。

放弃没有结果的命运因素

这几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又弄得我的一些朋友不知所措,他们时而乐观,时而悲观,惶惶不可终日,几欲“崩溃”,有人甚至这样说,我希望就跌到现在为止。在我看来,精神崩溃往往来自混乱,因为他们总是想着投机,总是错误地以“市场先生”为指导。当他们看到市场先生提高价格时,就越来越相信他们自己的分析,并在更高的价格追进,证明他们要比市场来得聪明,当然,不幸的是市场先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聪明之处。股票价格的下跌确实有“风险”,但是,当它的价格上涨就没有风险了吗?一只股票的上涨能什么?实际上,它既并不意味着企业忽然之间运作良好,也不意味价格的上涨就有其相应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同样地,股票价格的下跌不一定就反映了企业发展已发生逆转,也不一定反映了其内在价值就发生了消退。既然如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市场经常无效率是肯定的,经常没有理性也是肯定的。

当然,聪明的投资者却往往能够很好地利用了市场先生,并且往往不会被市场先生所控制,因为他们只关注企业基本面的变化以及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当价格不断下跌时,一般的投资者可能都会陷入焦虑,但是聪明的投资者却不会这样。因为他们能够抵抗大众追涨杀跌的趋势,独立思考,并且不会随着市场左右。彼得·林奇和赛思·卡拉曼曾经都很奇怪:“很多这样的投资人,他们平时做事负责,深思熟虑,但在投资上有时候变得很疯狂,也许仅仅几分钟就将自己甚至很多年幸苦积累的身家全部投资出去。也许他们平时买一台音响,也会花上好几天来熟悉和选择。”很显然,这一切实际上皆出于人性。还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得好,“心理分析提醒我们要放弃那些没有结果的命运因素,并教会我们要经常去发现神经官能症的原因。”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優質落後股不要隨便沽

基本上,目前大市依然不脫進三步退兩步的格局,不過,不是所有的股份都是如此同一步伐,市場上不斷地有新概念炒作,該是不同板塊的股票在不同時間發力,造成一些股在某一段時間會跑贏大市,在某一段時間會變成落後大市。但是,一段時間之後,落後大市者被追落後,又再發力向上,領先者則休息休息。
這是很典型的大戶炒作期,大戶每隔一段時間就轉換股票,捧落後股,但是,在新資金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之下,就會趁高價把一些當前最熱炒的股份拋掉,讓散戶去接,同時買入散戶賣出的落後股、散戶力守數個月,股價卻落後於大市的落後股。多數散戶在牛市中若買入一隻股而兩個月跑輸大市,就缺乏耐性再持有,會拋掉換那些當前熱炒的股,也因此,在目前這段大牛市,卻有不少散戶賺不到錢,甚至虧損,原因就是不斷地換股。不幸地,每次換股都錯,與大戶捉迷藏,大戶買、散戶賣;大戶賣、散戶買。
大戶除了不斷轉換股份板塊炒作外,也會不斷地震倉,即人為地推低股價,不必尋找甚麼理由,反正股價一跌,一大堆分析員就會出來為股價下跌尋找理由,解釋股價下跌的理由。這些為解釋而解釋的理由,卻成了不少散戶的「明燈」,隨波逐浪,跟着高追低沽,一次又一次的高追低沽,最後結算一下,竟然在牛市中虧錢。很不幸,目前市場中就有不少這一類的散戶.

耐心等大戶換馬後炒上
股市投資,耐性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認為手中的股是好股,千萬不要因為兩三個月跑輸大市就賣掉,說不定,你賣掉之後,這隻落後股就突然變成熱門股。
同樣的道理,不要高追當炒的熱門股,如果你認為當炒的熱門股的確不錯,不妨耐心地等,等大戶在推高股價賣股後,股價出現調整,成為落後股才買入仍不遲。當然,如果你對股價短期的調整不感到不高興,不妨學股神畢菲特,他呼籲投資者不必等股價調整,隨時可以入市買股,然後長期持有。

Sunday, November 22, 2009

揭开穷人与富人千古之谜

理财必要性与穷富无关

记者:广大中低收入者需不需要理财,理财对他们的经济生活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饶芳:银行界有个著名的"二八定理":即20%的客户拥有80%的财富。 民生银行一家支行也曾经做过测试,发现不足500人的10万元以上的贵宾客户占有该支行85%以上的存款。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资本存量之小,由此也可窥一斑。

但资本存量小,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理财的必要或者能力。理财,我们这里主要指家庭理财,通俗来讲,就是赚钱、省钱、花钱之道。它是通过对个人和家庭财务资源进行管理,以实现更高的生活目标的过程。

理财的必要性跟穷富没关系,而是跟一个家庭的生活目标相关,穷人也有生活得更好的要求。资本存量小,就更需要通过理财巧妙打点资产,安排资金,逐步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让理财来帮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理财的关键就是开源节流,通过职业和投资规划来开源,通过生活和财务规划来节流,以此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理财无需大量资本

记者:有人认为,理财是富人的游戏,请问这种观点存在哪些误区?

饶芳:的确,在理财市场上总是活跃者富有者的身影。但据此认为理财就是有钱人的游戏,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首先,这是对理财目标的理解错误。理财不同于投资追求高收益,理财是一种生活战略,投资只是战术上的安排。理财是为了更好地平衡现在和未来的收支,解决家庭财务问题,保障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生活水准。富人庞大的资产需要保值增值,需要做出安排,需要理财。穷人也有生活目标,为了保障基本生活并生活得更好,让有限的资源释放更大的能量,也需要理财。

其次,是对理财手法的认识不够。认为理财是富人的游戏,其实还隐含着这样一个观点,即理财需要大量初始资本。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理财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大钱有大钱的理财道,小钱也有小钱的获利法。钱少可以用细水长流的投资方式,投入门槛低、进出方便的产品。基金1000元起卖,以后100元也可以做一笔。低价股甚至五六百元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把闲钱运动起来,就可以做到集腋成裘。

事实上,理财不是富人的游戏,而是智力的游戏。其实大多数富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拼搏而获得财富的。他们相对来说更懂得理财,知道理财给他们带来的帮助。穷人理财拼的还是一个理财智力和能力,懂得生财之道,米少也能烧出一锅好粥。实在不行,最好就寻求专家帮助拉。

达到目标就是理财成功

记者:具体操作中,穷人理财与富人理财有何区别?

饶芳:由于各自财务状况和现实条件不同,穷人和富人在理财时存在较大差别。

首先,是理财的出发点不同。富人本身衣食无忧,理财更多的是为了保值增值,让现有的资产能在抵御通货膨胀的同时,实现最大增值。可以说,富人理财是锦上添花。穷人理财的目标更直接更具体,就是为了完成某个生活的必需目标,如积攒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为老年生活做准备等等,是对有限的既有资源的精打细算。

其次,理财信息的来源不同。富人的生活圈子大,出入场合多,其间充斥了大量的信息,这使得他可以通过社交场合、私人渠道享有比穷人更丰富更及时的信息。而穷人更多的是依赖公开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金融机构的布告等等。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市场里,内幕信息起到更大作用,公开信息只能是偶尔有用,仅就信息来源看,可以说穷人就比富人少了一条腿。

第三,理财操作手法不同。财力的悬殊,信息渠道的不对称,决定穷人与富人具体操作手法的不一致。穷人理财可能更加小心翼翼,多选择保守性的操作工具,如平衡性基金,银行存款;在资金进出上,也会是蚂蚁搬家式,细水长流型,这也决定了他不太会涉足门槛高、风险大的理财产品。富人可能会更大刀阔斧一些,充裕的资本、多样化的资本结构、较高的风险承受力让他们的选择可以更多,享受到更丰富更优质的理财产品,甚至走向国际市场,获得其他国家金融资产的高收益。

最后,理财结果也会存在差异。单从资金投入产出看,当然是富人收获会更大。但是只要二者都很好地实现了各自的理财目标,事实上就是理财的成功。

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记者:中低收入者理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饶芳:中低收入者资本存量少,风险承受力低,大部分缺乏实战经验,理财时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树立健康的理财投资观念。理财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过程,不是应时应景的摆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了规划后关键是执行,在执行中看效果,找问题,攒经验。同时,还必须明确,理财规划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实践,不是一两个月的投机生意,这也决定我们在投资产品的选择上要注意长线投资效果,不要太在意短期的波动。

其次,端正对风险的认识。中低收入者风险承受力低,是客观现实。但是,也要看到风险跟收益成正比,如果只是一味躲避风险,风险稍稍高点的产品就不敢尝试,那就只能得到基本的银行存款收益率,用理财来增值就无从谈起。其实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稍高的风险,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还是可以接受。

第三,正确看待专家意见。专家经验丰富,信息充足,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信赖的,尤其对初涉理财或理财经验欠缺的人来说,适当寻求一下专家意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自己盲目规划、胡乱投资。但同时也必须提醒的是,专家意见只能参考,切不可奉若神明,对自己情况最了解的还是自己,专家只能是在方向上做出大概指引,真正做出判断、执行操作还是得靠自己。

最后,还必须提醒的是,理财是帮助我们实现财务目标的工具,投资者要学会驾驭这个工具。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的理财目标和具体操作也要随着家庭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不要在环境都完全变了,还在死守着以前的老规划,按部就班地执行,那就失去了理财的初衷和真谛。(天下商机)

你是一个穷人吗?请掌握穷变富的哲理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A、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B、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财智哲学: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C、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证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财智哲学: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D、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财智哲学:说到资本家,贫穷者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种抵触。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E、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财智哲学: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因为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

F、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从理论上讲,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却很难有什么推广价值。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贫穷者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运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财智哲学: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他的回报。

G、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财智哲学: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

从穷人到富人只要3步

轰轰烈烈的“理财”旋风已经席卷大街小巷,无论“才”女还是“财”女,似乎有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学会管理钱包,做个富女人。

第一步:储蓄
储蓄?大部分读者会质疑,这第一步也太平凡了。没错,致富的第一步就是储蓄,储蓄未必能成富翁,但不储蓄绝对成不了富翁的。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水电房租、聚会、看电影、买新衣服……不知不觉似乎就没有了能储蓄的钱,那怎样才能存到钱呢?

不妨在每个月发工资时,计算好必须的支出后,将剩余资产的一部分立即进行银行定存或者基金定投。若能坚持实施,成效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

第二步:记账
明明记得自己这个月只花了1400元,而钱包里却少了2600元,剩下那1200元哪里去了呢?仔细想想,时尚包包、超眩小饰品还有一顿必胜客……不经意间花的一些小钱,最终导致了财富的悄然“蒸发”.

要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在看到自己的小账本后,聪明的女性会很清晰地判断出什么是必要的支出,什么是头脑发热后的浪费,而在今后消费时加以避免;或者使用信用卡,轻而易举地追查每一笔花销的来龙去脉,提醒自己开源节流。总而言之,了解自己在投资、储蓄与消费上的比例,才有助于平衡生活,同时作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第三步:选对投资工具
每月投资5000元,多少年后能变成100万呢?若选择年投资回报率2%的定存方式需要15年;选择年投资回报率5%的基金,需要12年;选择年投资回报率10%的投资工具则只需要10年。可见,如果能选择正确的投资工具,那么无疑能大大加快致富的步伐,当然,希望取得高回报的同时,也应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

在国内目前流行的理财工具中,主要以股票和基金为主,相对股票投资而言,投资基金将钱交给专家进行集合理财,省时省力。基金投资起点仅为1000元,那么也就是说,用1000元投资一只全A股市场的基金就相当于这1000元投资了全中国的企业。(夏晟兰市场报)

巴菲特捡10美分你愿意吗?
最近,CCTV10转播了世界首富与二富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们演讲座谈的现场情况。内布拉斯加大学是巴菲特的母校,巴菲特于1950年在该校毕业。

这两位当今全球最大的富翁是好朋友。在财富榜上,他们是多年的“邻居”,一直占据着财富榜的前两位,在福布斯2009全球富豪榜中,比尔。盖茨以400亿美元资产排名第一,巴菲特则以370亿美元资产居次席。这次之所以还拉来盖茨“赞助”的原因之一是盖茨在去年12月成为了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而众所周知的是前几年巴菲特对“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了310亿美元,同时,意料之中的是,该基金会持有大量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

对于两人的异同点,巴菲特还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他说,如果比尔在马路上看到有10美分,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而我会去捡起来。这听上去是有幽默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其实也是反映了巴菲特的人生态度。诚然,巴菲特一直过着相当俭朴的生活,但是从他的投资经历看,无非都是长期投资,积小胜为大胜的案例。因此,巴菲特积累到今天的财富可以认为是从1962年创立“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公司”开始的;而盖茨的微软公司推出第一款Windows视窗软件是1985年。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巴菲特由于人生经历中没有“盖茨式”的经验,所以尽管他认同盖茨的人格和能力,可以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捐赠给他名下的基金会,却无法投资盖茨公司的股票。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理论上来说,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向盖茨学习是没有可能的,但是要成为巴菲特还是有机会的。只是,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路途中慢慢“捡10美分”,还是仅仅梦想着,有朝一日在路边发现一个装着百万美元的大皮包。(理财周报)

穷人的牢骚与致富

大朱是文字上的朋友,认识之前神交已久,从他发表在报刊的文字,我知道他是个很懂冷幽默的写手。

时间长了,同一个城市生活的我们见面了,而且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大朱为人热情、厚道,是个人见人爱的好朋友,和他在一起不愁没有话题,不担心会冷场。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大朱的“一言堂”,他最大的特色是爱发牢骚,发起牢骚没完没了……

多年前,大朱所在轮胎厂倒闭了,拿着最低生活保障费,在一家又一家的公司做销售。月薪只有可怜的几百元,要靠业绩才能拿到略微高些的收入,来养活单身的自己。

大朱在跑业务的空隙,会钻进路边的网吧写些文字,投给全国各地的报刊,每月能换来超过薪水的稿费。按说大朱总计四五千的收入,过得应该还算滋润,可是他总对我们说,“跑业务和讨饭差不多,还不够每天的车钱饭钱。写文章换稿费顶多是个文字民工,比起坐在窗明几净写字楼的编辑,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倘若发稿不畅,那些编辑难免会上“黑名单”,并被大朱的口水所淹没。

转眼,大朱也做了编辑,不过是规模小的学生杂志。不必每天在街上奔波,进了办公楼,可以翘着二郎腿办公,还能抽空写字赚钱。大朱依旧没有让自己“脱贫”.“穷啊穷!报纸编辑动不动就万儿八千的月薪,我们这些小刊编辑简直是包身工,只干活不拿钱。”握着轻轻松松到手两三千的薪水,大朱还感慨地说,“本命年都过了三个,房子票子妻子都没影,告别穷人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了。”

接着,三十七岁的大朱买了套二手房,娶了小他一轮的漂亮老婆。可是,大朱三十该立而晚立,四十不惑却依旧困惑,牢骚依旧是他的招牌。大朱这天说,“唉,老婆的大学女同学嫁了个老总,住进了别墅。你知道现在别墅多难买?”我忍不住插嘴,“你都抱得美人归了,还怕老婆跑了不成?”大朱一脸忧伤地说,“跑是跑不了了,但是为了让她心理平衡,我在承包做饭的基础上,还要每天以洗碗作补偿。”再过一天,大朱又说,“楼下的住户买了辆新车,足足要三十万,而我们还住的是买来的二手房,悲哀啊!”我本来想给他一句,“人家住的不是和你一样房龄的旧房吗?”可话到嘴边我还是忍住了,担心大朱会说,“弄不好,人家第二套房也差不多了,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大朱牢骚归牢骚,日子却越过越红火———准备开家小的文化公司,还要按揭买辆轿车哩。

比起我,大朱可不算是个寒碜的穷人,可是在他的角度上他却是彻头彻尾的穷人。而那不绝于耳的牢骚,仿佛是穷人在身处困境时的另类动力,从来不放弃追求财富的动力。换言之,有牢骚的穷人不是没有希望的,只要能将牢骚化作动力,那么穷人离致富的目标便会越来越近。(路勇 上海证券报)

为啥还是穷人看暴富机会你错过了几次?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幸福和苦难。从财富机遇上来看,19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是最幸运的。当然,我是从一般意义上去讲,具体到个人可能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代人和中国的经济一起发展,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给他们提供了无数的赚钱机会。

如果他们在进入社会前,具备了今日中国人的投资理念,那么,今天的他们,只要靠投资就能成为千万富翁至少是百万富翁。

我这里说的似乎有点天方夜谭,毕竟我们看到现实中并没有这么多富翁。这代人到底有什么样赚钱机会?为什么其中的大部分并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呢?容我细细说来。

这代人在1996年左右开始工作或者工作多年了,如果有投资意识参加储蓄,手头拥有五千元或一万元的存款问题不大。1996年是中国股市黎明前的黑暗,转过年的1997年股市开始升温,5月以后就从欢乐进入疯狂了。那时有不少人谈价值投资理念,但实际上中国股市有价值的股票没有多少。在那个时候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话,是很难的,但如果坚持了,就可以买入7元的深发展和8元的 四川长虹 。

1997年5月份,深发展就达到了49元,长虹则到达了62元,都有7倍左右的涨幅。1万元的初始投入,就会拿到7万元,如果以后投资跟随主流观点的话,所谓炒网络股、重组股等等,那么在2000年那个股市高点轻松出逃的话,手头20万的资金该有了。问问那时的股民吧,如果自己有独到的投资理念。1997年5月能以7万元入市的,2000年高点出逃,这样收益是没有问题的。我这里说的是理想情形,也许不少人亏得底掉呢。

20万资金,如果以按揭贷款形式在2002年左右在上海置业两套50万的房产,每套首付10万元。到2004年每套房子至少翻一倍。每套房子赚取50万,减去银行利息2到3万,用10万赚了47万,4.7倍的收益。如果2004年出手,手头就可以拿到114万元的现金。

如果2004年年底进入北京楼市,买两套250万的高档住宅,按揭首付各50万元,到2006年底翻一倍是一点不成问题的。那么房产出手的话,就能拿到差不多600万元的收益。

这只是两次房产投资,实际上可能不止两次,而且每次的盈利会超过1倍,上海当时涨两倍房子多如牛毛。所以1996年拿着1万元踏入股市的,后面又能大胆投资房产的,到今天最好的可能过亿,不是太好的,也有几百万吧。

当然,我这里的算法是按理想的情况来估计的,但只是限于股市,在房产投资上,则只有少算不会多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造就中国富翁的基础在股市,但真正让中国人成为富翁的发动机,则是房市。

在这10年的时间里,理论上说,中国给了具备投资头脑的人很多成为富翁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赚到了那么多钱。原因是,这一代受过的教育中,没有任何投资的知识和意识。股市在当时很多人眼里是赌博的代名词,是风险非常高的地方,甚至让人恐惧。我记得我1997年拿着5000元钱入市时,两腿发软,心跳加快,头发晕。买进700股后,被同事恐惧的言辞吓得赶快卖掉300股。好在我坚持住了,以后一直战斗,出来进去,赚多赔少,领会了证券市场的魅力,也慢慢领悟了投资的魅力。后来敢于加入买房的队伍,虽然本小,但也有一些收获。总比那些把钱存在银行里的人要获利多一些了。

就房产投资来说,中国人很少人认识到,因为按揭贷款的杠杆效应,可以付出最少的资金赚取好几倍的利益,让银行的钱为你赚钱。这样,很多人就失去了看得见的发大财的机会。

除了这种观念的原因,因为很多人从小在贫穷中长大,很少有用大资金投资的经验,一旦面对投资大资金的机会,面对盈亏超过自己经验的范围,便无法战胜心理的恐惧。胆量不够,让我们错失了大好的发财的机会。

穷人所以穷:是没有把梦想变现实

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而存放在银行无异于虚耗光阴,浪费资源。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

有1万元钱,5个人分,每人可得2000元,谁也不穷,谁也不富。要是其中的两个人用自己的2000元去做生意,每人又赚了1万元,那么这个社会的财富总量就达到了3万元。而其中的两个富人拥有2.4万元,占80%,三个穷人拥有6000元,占2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说三个穷人“穷了”是因为两个富人“富了”吗?不能。因为两个富人的“富”来自于社会财富的“增量”,而不是从另三个人手中夺取的“存量”.

不仅如此,两个富人在给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三个穷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那样,在两个富人每人的财富总额达到1.2万元的时候,三个穷人每人的财富也就可能不再是2000元,而是3000元或者5000元。

法国有位贫穷的年轻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媒体大亨,跻身于法国50名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去世,将自己的遗嘱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说:我也曾是穷人,知道“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的人,将得到100万法郎的奖赏。几乎有两万人争先恐后地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技能……但没有人答对。一年后,他的律师公开了答案:“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这个谜底震动了欧美,几乎所有的富人都予以认可,说出了自己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这里说的“野心”,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常讲的“雄心壮志”。我们难以设想,一个心志不高的人,一个没有远大目标的人,连一张蓝图都没有的人,能够创造出什么奇迹。

通常对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而存放在银行无异于虚耗光阴,浪费资源。

我小时候5分钱买一支小豆雪糕,现在最便宜的雪糕是一元钱一支,这20年时间“同档次”的雪糕价钱涨了20倍。如果把这笔钱存在银行并要求它保持购买力不变的话,就要求银行的每年单利是100%左右,哪个银行有这样的利息?

穷人的钱不是资本。一个人用100元钱买了50双拖鞋,再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卖得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都要从社会福利局领取100元的生活补贴,他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换种方式,每个月给穷人200元,让他可以用余下的100元去做卖拖鞋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就有150元;下个月还给他200元,他就可以用250元来买卖拖鞋,又可赚125元;到第三个月,这个穷人手里已经有了375元,除去100元生活费,还有275元资本金,你不用再给他任何救济了……但实际上,很多穷人不会按你给他安排的道路前进。你给他100元,他会去买米;给他200元,他会去买酒买肉;给他500元,他会去买件好衣服,最后只剩下10元也要买几注彩票。哪怕你给他100万元,他也想立刻把钱变成房子、车子,风风光光地去兜风,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经不是穷人了……穷人不仅是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有个人很穷,一个富人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撒下种子,秋天就可以脱离贫穷。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些,日子立刻能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艰难时,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心想,致富是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壶酒,一醉解千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送来种子,发现穷人醉卧在地上,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继续贫穷。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最终没能坚持到底。

Friday, November 20, 2009

通脹市股票為王

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对经济前景的睇法较为谨慎,他昨日在纽约举行的演说中表示,银行缩减借贷和疲弱的劳工市场这两个经济「逆风」(economic headwinds),可能阻碍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这继续保证了低借贷成本。佢话「重要的经济挑战仍然存在,资金流动仍受限制,经济活动疲弱和太高的失业率,未来经济仍有可能出现挫折(setbacks)。」他的讲话增强了投资者对于利率将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不变的预期。

全球两个最有钱的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微软创办人盖茨(Bill Gates)上周四在哥伦比亚大大学商学院MBA学生的讨论会上同场现身,两人皆认为,金融危机已过,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有活力。股神去得更尽,话揸住现金系最差的投资。

两人讨论投资前景时,盖茨话投资环保能源和医药都有理想前景,令人奇怪的是盖茨无话佢自己从事的科技行业系理想投资之地。不过美国进行万亿美元医疗改革,加上全球暖化令环保能源紧缺,这两个行业得到盖茨青睐并不令人意外。

同场的巴菲特刚作出260亿美元的「豪赌」,收购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铁路公司,哥大MBA学生都想听吓呢个50年代毕业的师兄点解下咁大赌注,股神话:「金融恐慌过去了…股市已经见底,不要错过今天的投资机会。」他向哥大学生提供投资贴士,话学生选择正确投资目标,就如搵个好的结婚对象一样(咁难?),「揸住现金是最糟糕的投资」。

股神在海啸前为公司储起440亿美金,忍手不投资高风险但有AAA级的打包按揭证券,为的是等灾难到来后执平货。佢被问及美国如今失业率10.2%,今年的股票是否升得太高时话:「一个恐怖的经济、一个恐怖的市场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只看今天的经济,去决定买卖股票,你会犯下恐怖的错误。」

79岁的巴菲特有一个长久信念,就系经济和股市有周期起跌,但最后股市都死唔去,长线揸股票好过揸现金好多。巴菲特自己下重注买铁路公司Burlington,再三强调揸现金好笨,佢好明显系买紧经济复苏。从美国人的角度,呢个复苏虽然好慢,甚至有相当波折,但都系一个向上而唔系向下的股市。

新兴国家如中国经济都已强劲复苏,但欧、美仲未系好掂,所以令整体经济感觉唔太好,但股神一句用今天的经济坏数据去决定买卖股票会犯下「恐怖的错误」,值得揸好多现金的朋友深思,在一个通胀的市场中,揸现金就系输家。最怕而家过份保守者一路唔揸股票,到个市升到好颠时才忍唔住入番市接火棒,赢就无赢到,输要跟人输,咁就系双重灾难啦。

美國財蓋特納昨日呼籲銀行「恢復借貸業務」,並稱小企業面臨的緊張信貸環境將令經濟復蘇放緩。佢話,「若美國家庭和小企業無法獲得更多信貸,增長勢頭將會減弱,企業將推遲長期投資計畫,由民間需求引領的自我持續復蘇也因此無法實現。」還建議銀行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來增加信貸。另外,FDIC董事長貝爾則鼓勵銀行提供「優質」的商業地產貸款。金融股造好,帶領美股中午由低位反彈,金融股上漲0.9%,KBW銀行股指數上漲了1.4%。美銀漲 3.7%,係逆市中嘅升市冠軍。
  
早兩日講到股神話揸現金是災難時,諗吓篇文個題叫乜嘢,想到「通脹市股票為王」這個標題時,心中響起一些問題,呢個題會唔會大唱好股票呢? 呢個題會唔會鼓勵咗網友在太高位入市呢? 呢個題會唔會太睇好呢? 總之問題多多。
  
但回心一想,我在今年年頭、年中、年中後都講過,今年是跌市的年頭,要趁今年入市,最好買紅色股,入齊貨等一兩年會有好回報,如果唔識搵時機,就每月買一注啦。既然我年頭到年尾都在叫人買股,一件汚兩件穢,都唔差在叫埋呢一次啦(當然係等佢調整番多啲時才買,唔係創新高時去追)。
  
在經濟唔好的環境買股,你買親都會覺得貴,因為經濟大環境仍未完全好轉,但股市一級級咁上,每次都係回得少,升得多,你每次都會有買唔落手的感覺,理智的人會感到恐懼,但在美元急跌,通脹回升的年代,你唔敢投資,手揸住的現金會愈來愈唔見使,有時真係到咗令人心驚的地步。
  
要供子女在外國讀書的父母就知,已開始有入哂肉的感覺。除美國外,以港人留學三大熱門地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為例,當地貨幣跌完已急升,英鎊算升得少,今年至今升了14%,紐元升了28%,澳元更升了33%,如果有仔女在澳洲讀書,同年初比,要比多三分之一。
三地之中,以英國倫敦讀書最貴,一年要用40至50萬元,滙價升一成都加咗唔少錢,我有不少朋友有仔女在英國讀書,我同佢地講,一年用50萬,若由中三起就去倫敦讀書,讀到大學畢業要400萬,你諗佢畢業後做幾多年嘢先至可以儲到400萬? 以大學畢業頭10年平均月薪2萬元計,佢交埋稅除埋使用,一個月儲到1萬元經已好叻,10年先至儲120萬,加埋人工,打工20年都未必儲到400萬,仲未計佢讀書唔成變成一條廢柴,所以花400萬供小朋友去英國讀書,可能唔夠用400萬買舊資產送俾佢咁實際。我講完呢番話,老友們通常面都黑埋,話我太市儈,話細路仔讀咗書係一世咁話。唉,我心諗,父母的苦心,個小朋友知唔知? 佢地可能求求其其讀完七八年,都唔知父母用盡自己啲錢供佢出國。我又聽到一個c個案,個仔讀完中七考到香港科大,本來唔錯,但因為佢啲friends全部在英國,所以唔肯返來,搞到阿爸爸阿媽要賣埋間屋至夠錢供佢在英國讀埋3年大學,只係因為「佢啲friends].
  
講咗咁多題外話,只有一個觀點,在這種市道下,唔係你唔冒險投資就得,在呢啲銀紙貶值的大環境中,你唔投資會好蝕底。而眾多投資中,候大市回吐時買股票,已經係難度最低的投資了。

Thursday, November 19, 2009

長遠價值最重要

決定買股票時,不要馬上便想着如何將之沽出套利,應把它視作一項持續投資,正如你和朋友合夥做生意,也不會把它當成賺快錢途徑,而是冀望這盤生意能不斷增長,從而獲得利潤。在這般情況下,我們要以極度謹慎的態度來發掘公司的潛力,惟這也不能擔保一定有錢賺。
如果只想靠股價升跌賺快錢,最終很可能事與願違,可能是市場未能順應閣下要求,或你錯失時機沽貨。就好像生意失敗,根本是難以預期,而你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若股票表現只是稍微遜過預期的話,應該繼續持有還是沽出止蝕呢?一子錯,隨時滿盤皆落索。
所以,你的投資組合內,每一隻股票都應該是長線投資,然後預期組合的盈利會不斷增長,因為這正正是你最初的目標。

長遠價值最重要
若果有人願意以一個高價,一個高於你心目中估值很多的價錢向你買貨,你可以仔細考慮,惟賣貨未必是最佳選擇。因為這隻股票可能有一些隱藏價值,當其他人成功發掘並賺取更多收益時,你便恨錯難返。若果李嘉誠在七十年代尾把他持有的長實股權以市價沽出的話,今天他會怎樣?儘管他仍然是大富豪,但極有可能失去了大部分財富。

工行貴得有道理
我亦會把認為股價過高的股票沽出,例如在○六及○七年中資股大升,我便沽售了部分中石油、中移動、中國人壽、中國遠洋及中鋁等。若時光倒流,我相信做法也是一樣。
這想法我至今未忘,我甚至曾打算沽出部分工行。和其他中資銀行相比,工行貴得多,但是否真的太貴呢?其預測市盈率約為十五倍,長遠而言,估值依然很低,因為中資銀行將來有壓倒性的優勢。未來十年,我認為最安全及最有潛力的中資股,將是銀行或保險股,他們未必表現最佳,惟亦不會貶值太多。我認為此點很重要,因為減少虧損,實在比賺大錢重要得多。
沽出股價過高的股票絕對無錯,但我們之所以認為一隻股票太貴,往往是因為已經用高價把其買入。遇到一隻平價股時,我們可以很快樂地買入然後持有,靜心等候它增加盈利及派息;惟當有人打算以高價向你買入一隻股票時,通常都值得你從長計議。

“末日博士”麦嘉华:美元长期不看好

美元的跌幅已相当大,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麦嘉华(Marc Faber)昨日在新加坡一个会议上指出,短期内美元可能会回弹一些。

经济战争早已开始
但他还是坚持美元长期不看好,因为美国联储局将让利率如此偏低维持好长的一段时期,希望看到美元疲软。麦嘉华重申看扁美元,但看好黄金、石油等商品的投资策略。他也认为经济战争早已开始,接下来搞不好中美可能会擦枪走火,未来难以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

《低迷、繁荣与毁灭报告》(Gloom,Boom & Doom Report)期刊发行人麦嘉华,上个月在彭博社对投资人、交易商与分析师的一项季度调查,入选为“全球最睿智的投资大师之一”。能言善道的他场场演讲精彩,每每妙语如珠,这一次台下同样对他有如“末日”将近的言论、如枪林弹雨的快速分析全神贯注。

一年多前当金价从每安士1000美元回跌至800美元左右时,麦嘉华看好黄金。如今黄金每安士已经在1100美元以上,但麦嘉华昨日在“TradeTech Asia 2009”会议上演讲时,还是看好黄金的展望。

他指出:“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须要牢记。以前不同的资产类别的价格并非同时起落。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东西(包括黄金)都上涨,到处都是泡沫,只有美元下跌。在2008年,当美元上升时,所有其他资产的价格都下跌。到了2009年,相反的情况重新出现。  “这一次的经济衰退还出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二战结束至今,也曾有经济衰退,但是这是美国房价第一次溃跌,了解到这一点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是,问题不在于房价下跌,当年衰退时香港的房价暴跌70%,却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倒闭,因为它们并没有太高的杠杆(资本充足)。”

他认为:“造成这一次环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原因,是过度的信贷扩充以及过高的杠杆。这个毛病必须加以纠正,但是政府并没有纠正过度的信贷扩充,当私企收缩信贷时,政府方面大幅增加信贷,把不良资产从私人转移给政府。低利率的政策无法鼓励人们储蓄,也未必能刺激人们增加消费,但它却造成了资产价格上涨。因此,尽管经济一团糟,股价仍然可以节节上升。”

他说:“长期来看,如果你有一个像联储局那样的钞票印刷机,持有现金资产是一件危险的事。”这情况下,投资黄金也比投资股票更好,因为道琼斯指数可以飙升至“百万点”,但联储局的印刷机将使到股价的实际增值较少(因高通胀)。

他问:“你认为美国会调高利率吗?我相信利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将维持在低水平。美国希望保持美元疲软,以便把问题出口给他人。”
看好亚洲货币
  
受询时他表示:“短期内美元可能回弹一些,因为已经大幅下跌。但长期来说,美元将继续疲软。联储局将维持低利率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他看好亚洲货币,包括东南亚的新元、令吉以及中国的人民币。

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他表示:“我想人民币有可能上涨,但是涨幅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经济也有它本身的问题。”

他也指出,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国家储备的黄金比重只占2%。他相信中国将提高黄金在国家储备的比重。

另外,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但正不断上升,而中国已经从70年代的石油自给自足情况,成为石油进口大国。但是它的能源供给线(从中东、中亚、东南亚、至南中国海),处处受到美军势力的笼罩,让它很不是滋味、没有安全感。他说:“中国是不可接受这情况长此下去的,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有一天可能引发战争。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投资拥有一些商品(以防战争爆发以及高通胀)。”

有人认为未来不会有战争,而是经济战争。但他指出:“经济战争已经发生,货币汇率的竞相贬值已上演。”

分辨資產泡沫

過去幾個月,全球股市復甦、各類資產價格強勁上升,資產價格泡沫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但是不同類別的資產價格上升,可能引致不同類型的資產泡沫,影響到底有多大值得我們思考。
  
Frederic Mishkin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認為資產泡沫可分兩類,一類是由信貸膨脹所造成。對經濟前景的過份預期,引致寬鬆的金融信貸,推動資產價格的上升遠超實際經濟所能支持,當中涉及槓桿效應,信貸標準進一步寬鬆,然後再引致資產價格更大幅上升。最終泡沫破滅,貸款壞帳,去槓桿化開始,需求下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惡化,企業和家庭支出受抑制,經濟活動被削弱。
  
另一類資產泡沫是純粹的非理性,是對某一類資產價格過份預期,多以金融市場或一些商品為主,其影響性較小。如果沒有過份借貸,即使泡沫破滅也不會導致金融體系失衡,所造成的破壞沒有那麼廣泛。

*緊密觀察貨幣政策*
如果貨幣政策緊縮,對第一類資產泡沫的影響遠比第二類為大。目前,美國及歐洲等國均沒有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意圖。然而,充裕的流動資金卻要尋找出路,尋求更高的回報,它們極可能流入新興市場以及不同類別的資產市場,例如新興國家的物業市場。如果需求持續增加,貸款繼續上升,那麼就需要緊密觀察這類信貸和槓桿作用對資產價格上升的影響。
  
在過去三十年,出現三次資產價格泡沫導致嚴重信貸危機,第一次是80年代末,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第二次是1995至1997年間,亞洲地區房地產市場暴升,引發亞洲金融風暴。
第三次是2003至2006年間,美國及英國的地產泡沫,造成08年全球金融危機。
  
不過,1987年的股災、1999至2000年的科網泡沫,卻沒有對經濟帶來太大衝擊,儘管泡沫破滅時導致傷害,但當時美聯儲大幅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令其危害性大為收窄。然而,卻正正是美聯儲隨後持續實行的低利率政策,製造了2003至2006年間的英美資產價格急速上升。

*不要將物價上升都歸納為資產泡沫*
目前,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動資金,加上新興經濟體為彌補出口需求疲軟,而紛紛推出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資產價格特別是新興市場的物業價格已開始上升,甚至急劇上升,信貸寬鬆下是否導致資產價格上升而引致將來泡沫出現,必須慎重研究,而有關監管機構要密切關注美國利率是否仍保持相對較低水平,萬一美國利率回升,對地區經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任何貨幣政策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資產價格上升或下跌的風險,而危害到底有多大?
  
如果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是愈來愈多投機者介入而非最終用家需求,則問題嚴重,尤其是該資產是我們的必需品時,有關政府應該高度關注。
  
長遠而言,如果全球經濟能回復強勁增長,能夠支持目前已上漲的商品價格、股票市場及物業價格,那麼這將不再是一個問題。我們要分辨不同類型的資產價格上升影響,而非將所有物價上升都歸納為資產價格泡沫。
  
亞洲貨幣大多與美元掛勾,資金氾濫下,投資者寄望可獲更高回報,亞洲國家央行正面臨資產價格上升帶來的挑戰。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09

巴菲特又買股

巴菲特昨晚(17日)公布增持了三股:埃克森石油、沃爾瑪、富國銀行,小戶怎跟?
  
你夠錢,可以跟他買這三隻股,不夠錢,就要考慮他為甚麼要買這三隻股,再找在A、H股市場中的類近股。
  
埃克森石油:採油及石油零售股,上、下游都有。中石油最類近。
  
沃爾瑪:超級市場股,是否A、H股中的超市股類近?錯。美國超市好,不等於中國超市好,若追中國超市股,就一如當巴菲特買BNSF時,有人去買中國鐵路股一樣,是屬於「火車出軌」行為。沃爾瑪和BNSF的共同點是美國國內經濟。巴菲特是對美國經濟前景有信心才買這兩股。沃爾瑪好,即是中國消費出品類股好,航運股會好,一眾消費出口股波動較大,要穩健可考慮中遠太平洋

富國銀行:不是高盛式的投資行,也不是花旗銀行式的零售行,而是有一定企業貸款的銀行,是區域性的,在這點上中美冇交流,要買中國向企業貸款的銀行應是民生銀行,但未上市。
  
昨晚美國亦有則消息,美國保險業在商業物業投資上大蝕,這是必然的,美國企業正大力去產能化,辭退大量員工後,自然不要這麼多辦公室地方,商業物業繼住宅物產出問題是很必然發展,亦要見到這個出現,才算是「功成身退」,衰退才有望完結。
  
巴菲特買的是前景,故當分析員為商業物業轉差而擔心時,巴菲特已在賭衰退將完,曙光將現。不過,明顯漫長的,要用實資去守,才可有成。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Another Market Head-Fake?

If you're like me and just about every trader/investor I know in the market right now, you've been looking at one "false market signal" after another, one "whipsaw" after another, and one "head fake" after another.

At the market's current levels, we're clearly overbought -- no matter which way you slice it. Of course, we can stay overbought for a very long time, and being overbought isn't enough to bet against the trend.

In fact, at times when the market condition is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overbought," is often when we see the market's largest advance.

But when we saw the sell signals in the market that came after being very overbought, most of us took action that we know has made us money a large majority of the time!

Let's Look at the Bigger Picture

First, the external markets -- like the S&P 500, Nasdaq Composite, Russell 2000 and the NYSE Composite, that you see below -- showed us negative divergences (blue diagonal lines) in the two most-popular momentum indicators: the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and the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 (MACD).

You can see below that the market made higher highs three times -- highs that were met by lower highs in the two indicators.

That's typically a precursor to a bearish reversal of an uptrend.

You can see, for example, how the negative divergence from May to June (purple lines) was a precursor for that uptrend being broken, before creating a brand-new uptrend line.

Then we saw the major uptrend line was violated (red circle). This alone is enough to make most traders very bearish because that means, at a place where major institutions had been buying, they stopped buying!

It also means that computer systems that are programmed to automatically buy equities when the uptrend line is hit, were then programmed to NOT buy at those levels.

Changing Signals

While that happened, we saw a 12% downside change in the NYSE Bullish Percent Index (BPI) chart, meaning 12% of stocks on the NYSE moved from buy signals to sell signals.

This means they broke support levels that were key to the stocks' health, and institutions that were buyers at those levels became sellers at those same key levels.

The NYSE BPI, flipping to a column of Os (which only requires a net 6% change in the percentage of stocks moving from buy signals to sell signals), is all that some traders need to see to know supply has taken control of the market.

This means that institutions made the decision that it's time to be in a bear market again and sell as much as they can before the stocks break the next key price point. Basically, institutions start distributing their stock to any traders who are lured into a bear-market rally.

We've seen many many sell signals or bearish signals of some sort, so many traders -- including me -- took a bearish stance.

What's Next?

That bearish stance is definitely being challenged, so I'm faced with the decision of what I'm gonna do about it.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do in a situation like this is "nothing."

Well, we have to respect the move higher, and start reducing bearish exposure. Remember, I can always get back into the bearish stance I had a couple of weeks ago. But while I have to respect the bullish move, it's best not to act too aggressively.

If you take a look at the chart above, you will see that this recent rally has happened on very low volume. In fact, the higher we go, the lower the trading volume is. And, as they say: "Volume equals validity."

If there is low volume behind a move up, it means there wasn't a lot of buying pressure forcing prices higher. This kind of action implies that sellers who were there, leaning on the market, just moved out of the way and let prices rise.

This typically happens because sellers, of course, want to sell at higher prices, so they stop selling for a short time (to allow for an advance in prices) and then sell into the next rally.

An upside move on consistently declining volume, happening while the internal indicators remain weak, points to a market where larger-cap stocks are advancing because those holding stocks in the largest companies decided to stop selling (and not so much because of heavy demand for those stocks).

One major premise that the smartest traders on Wall Street operate under is that the internal market (breadth) tends to lead the external market. That is, typically the larger group of stocks (of smaller companies that have minimal influence on the major averages) head south first. The major indices don't reflect that and continue to advance, even though most stocks are falling.

Then, the larger hand full of stocks that carry the most weight in the major indices decline. So, most stocks have been weak even though it may not seem that way.

My point is: It's smart to just pick out the positions that seem to be working against you, or look poised to reverse against you.

The NYSE BPI's most recent column change shows a huge number of stocks moved to sell signals. And although the major internal indicators did advance with Monday's action (indicating broad-based buying) we didn't see a huge advance in the the NYSE BPI (which only moved up 1.22 to 71.91).

If the NYSE BPI doesn't convince you of what I've been arguing -- that it's been the heavier-weighted, larger companies pushing the market higher -- check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chart (S&P 500) which represents the large-cap universe, and the second chart (Russell 2000) which represents small-cap stocks.

You can see above that the small-cap universe put in much lower lows and still has a little way to go before breaking highs like the large-caps have already done.

This is one chart you want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when navigating through the market.

Why?

If you look at the chart again a little differently, you'll wonder if the smaller stocks -- which tend to lead the market -- are about to run into resistance.

Once a major uptrend line is violated, like you can see, below, in the same exact chart with an uptrend line drawn, that the uptrend line then tends to act as resistance.

This is the same sort of thing that happened to the S&P 500 before it was, in fact, able to snap back above that trendline.

I'm not saying that this can't be one of the less-likely cases where the big stocks lead the smaller ones. Anything can happen.

You should note, however one last important thing: Once the trendline breaks, that's it. It's BROKEN.

Just because the market moves back above it, doesn't mean it's somehow reinstated.

It's a warning to all of you moving to the bull side.

Whatever happens, we have to be prepared to adjust our positions when the market shows us what to do next. If the internals show us demand is back in control, we have to handle the rest of the bearish positions.

But until that happens, we will reduce exposure by exiting some positions and hedging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