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unday, August 31, 2008

Exclusive Interview: Jim Rogers Predicts Bigger Financial Shocks Loom, Fueling a Malaise That May Last for Years

The U.S. financial crisis has cut so deep – and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on so much debt in misguided attempts to bail out such companies as Fannie Mae (FNM) and Freddie Mac (FRE) – that even larger financial shocks are still to come, global investing guru Jim Rogers said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Money Morning.

Indeed, the U.S. financial debacle is now so ingrained – and a so-called “Super Crash” so likely – that most Americans alive today won’t be around by the time the last of this credit-market mess is finally cleared away – if it ever is, Rogers said.

The end of this crisis “is a long way away,” Rogers said. “In fact, it may not be in our lifetimes.”

During a 40-minute interview during a wealth-management conference in this West Coast Canadian city last month, Rogers also said that:

U.S.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S. Bernanke should “resign” for the bailout deals he’s handed out as he’s tried to battle this credit crisis.
That the U.S. national debt – the roughly $5 trillion held by the public– essentially doubled in the course of a single weekend because of the Fed-led credit crisis bailout deals.
That U.S. consumers and investors can expect much-higher interest rates – noting that if the Fed doesn’t raise borrowing costs, market forces will make that happen.
And that the average American has no idea just how bad this financial crisis is going to get.
“The next shock is going to be bigger and bigger, still,” Rogers said. “The shocks keep getting bigger because we keep propping things up … [and] bailing everyone out.”

Rogers first made a name for himself with The Quantum Fund, a hedge fund that’s often described as the first real global investment fund, which he and partner George Soros founded in 1970. Over the next decade, Quantum gained 4,200%, while the 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 climbed about 50%.

It was after Rogers “retired” in 1980 that the investing masses got to see him in action. Rogers traveled the world (several times), and penned such bestsellers as “Investment Biker” and the recently released “A Bull in China.” And he made some historic market calls: Rogers predicted China’s meteoric growth a good decade before it became apparent and he subsequently foretold of the powerful updraft in global commodities prices that’s fueled a year-long bull market in the agriculture, energy and mining sectors.

Rogers’ candor has made him a popular figure with individual investors, meaning his pronouncements are always closely watched. Here are some of the highlights from the exclusive interview we had with the author and investor, who now makes his home in Singapore:

Keith Fitz-Gerald (Q): Looks like the financial train wreck we talked about earlier this year is happening.

Jim Rogers: There was a train wreck, yes. Two or three – more than one, as you know. [U.S.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S.] Bernanke and his boys both came to the rescue. Which is going to cover things up for a while. And then I don’t know how long the rally will last and then we’ll be off to the races again. Whether the rally lasts six days or six weeks, I don’t know. I wish I did know that sort of thing, but I never do.

(Q):What would Chairman Bernanke have to do to “get it right?”

Rogers: Resign.

(Q): Is there anything else that you think he could do that would be correct other than let these things fail?

Rogers: Well, at this stage, it doesn’t seem like he can do it. He could raise interest rates – which he should do, anyway. Somebody should. The market’s going to do it whether he does it or not, eventually.

The problem is that he’s got all that garbage on his balance sheet now. He has $400 billion of questionable assets owing to the feds on his balance sheet. I mean, he could try to reverse that. He could raise interest rates. Yeah, that’s what he could do. That would help. It would cause a shock to the system, but if we don’t have the shock now, the shock’s going to be much worse later on. Every shock, so far, has been worse than the last shock. Bear-Stearns [now part of JP Morgan Chase & Co. (JPM)] was one thing and then it’s Fannie Mae (FNM), you know, and now Freddie Mac (FRE).

The next shock’s going to be even bigger still. So the shocks keep getting bigger because we kept propping things up and this has been going on at least since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They’ve been bailing everyone out and [former Fed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took interest rates down and then he took them down again after the “dot-com bubble” shock, so I guess Bernanke could try to start reversing some of this stuff.

But he has to not just reverse it – he’d have to increase interest rates a lot to make up for it and that’s not go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either, because the basic problems are that America’s got a horrible tax system, it’s got litigation right, left, and center, it’s got horrible education system, you know, and it’s got many, many, many [other] problems that are going to take a while to resolve. If he did at least turn things around – turn some of these policies around – we would have a sharp drop, but at least it would clean out some of the excesses and the system could turn around and start doing better.

But this is academic – he’s not going to do it. But again the best thing for him would be to abolish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resign. That’ll be the best solution. Is he going to do that? No, of course not. He still thinks he knows what he’s doing.

(Q): Earlier this year, when we talked in Singapore, you made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average American still doesn’t know anything’s wrong – that anything’s happening. Is that still the case?

Rogers:Yes.

(Q): What would you tell the “Average Joe” in no-nonsense terms?

Rogers: I would say that for the last 200 years, America’s elected politicians and scoundrels have built up $5 trillion in debt. In the last few weekends, some un-elected officials added another $5 trillion to America’s national debt.

Suddenly we’re on the hook for another $5 trillion. There have been attempts to explain this to the public, about what’s happening with the debt, and with the fact that America’s situation is deteriorating in the world.

I don’t know why it doesn’t sink in. People have other things on their minds, or don’t want to be bothered. Too complicated, or whatever.

I’m sure when the [British Empire] declined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ho rang the bell and said: “Guys, we’re making too many mistakes here in the U.K.” And nobody listened until it was too late.

When Spain was in decline, when Rome was in decline, I’m sure there were people who noticed that things were going wrong.

(Q): Many experts don’t agree with – at the very least don’t understand – the Fed’s current strategies. How can our leaders think they’re making the right choices? What do you think?

Rogers: Bernanke is a very-narrow-gauged guy. He’s spent his whole intellectual career studying the printing of money and we have now given him the keys to the printing presses. All he knows how to do is run them.

Bernanke was [on the record as saying] that there is no problem with housing in America. There’s no problem in housing finance. I mean this was like in 2006 or 2005.

(Q): Right.

Rogers: He is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more than anybody is supposed to be regulating th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o they should have the inside scoop, if nothing else.

(Q): That’s problematic.

Rogers: It’s mind-boggling. Here’s a man who doesn’t understand the market, who doesn’t understand economics – basic economics. His intellectual career’s been spent on the narrow-gauge study of printing money. That’s all he knows.

Yes, he’s got a PhD, which says economics on it, but economics can be one of 200 different narrow fields. And his is printing money, which he’s good at, we know. We’ve learned that he’s ready, willing and able to step in and bail out everybody.

There’s this worry [whenever you have a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at looks ready to fail] that, “Oh my God, we’re going to go down, and if we go down, the whole system goes down.”

This is nothing new. Whole systems have been taken down before. We’ve had it happen plenty of times.

(Q): History is littered with fail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ogers: I know. It’s not as though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t’s ever happened. But since [Chairman Bernanke’s] whole career is about printing money and studying the Depression, he says: “Okay, got to print some more money. Got to save the day.” And, of course, that’s when he gets himself in deeper, because the first time you print it, you prop up Institution X, [but] then you got to worry about institution Y and Z.

(Q): And now we’ve got a dangerous precedent.

Rogers: That’s exactly right. And when the next guy calls him up, he’s going to bail him out, too.

(Q): What do you think [former Fed Chairman] Paul Volcker thinks about all this?

Rogers: Well, Volcker has said it’s certainly beyond the scope of central banking, as he understands central banking.

(Q): That’s pretty darn clear.

Rogers: Volcker’s been very clear – very clear to me, anyway – about what he thinks of it, and Volcker was the last decent American central banker. We’ve had couple in our history: Volcker and 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were two.

You know, McChesney Martin was the guy who said the job of a good central banker was to take away the punchbowl when the party starts getting good. Now [the Fed] – when the party starts getting out of control – pours more moonshine in. McChesney Martin would always pull the bowl away when people started getting a little giggly. Now the party’s out of control.

(Q): This could be the end of the Federal Reserve, which we talked about in Singapore. This would be the third failure – correct?

Rogers: Yes. We had two central banks that disappeared for whatever reason. This one’s going to disappear, too, I say.

(Q): Throughout your career you’ve had a much-fabled ability to spot unique points in history – inflection points, if you will. Points when, as you put it, somebody puts money in the corner at which you then simply pick up.

Rogers: That’s the way to inves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Q): So conceivably, history would show that the highest returns go to those who invest when there’s blood in the streets, even if it’s their own.

Rogers: Right.

(Q): Is there a point in time or something you’re looking for that will signal that the U.S. economy has reached the inflection point in this crisis?

Rogers: Well, yeah, but it’s a long way away. In fact, it may not be in our lifetimes. Of course I covered my shorts – my financial shorts. Not all of them, but most of them last week.

So, if you’re talking about a temporary inflection point, we may have hit it.

If you look back at previous countries that have declined, you almost always see exchange controls – all sorts of controls – before failure. America is already doing some of that. America, for example, wouldn’t let the Chinese buy the oil company, wouldn’t let the [Dubai firm] buy the ports, et cetera.

But I’m really talking about full-fledged, all-out exchange controls. That would certainly be a sign, but usually exchange controls are not the end of the story. Historically, they’re somewhere during the decline. Then the politicians bring in exchange controls and then things get worse from there before they bottom.

Before World War II, Japan’s yen was two to the dollar. After they lost the war, the yen was 500 to the dollar. That’s a collapse. That was also a bottom.

These are not predictions for the U.S., but I’m just saying that things have to usually get pretty, pretty, pretty, pretty bad.

It was similar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1918, the U.K. was the richest,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had just won the First World War, et cetera. By 1939, it had exchange controls and this is in just one generation. And strict exchange controls. They in fact made it an act of treason for people to use anything except the pound sterling in settling debts.

(Q): Treason? Wow, I didn’t know that.

Rogers: Yes…an act of treason. It used to be that people could use anything they wanted as money. Gold or other metals. Banks would issue their own currencies. Anything. You could even use other people’s currencies.

Things were so bad in the U.K. in the 1930s they made it an act of treason to use anything except sterling and then by ’39 they had full-exchange controls. And then, of course, they had the war and that disaster. It was a disaster before the war. The war just exacerbated the problems. And by the mid-70s, the U.K. was bankrupt. They could not sell long-term government bonds. Remember, this is a country that two generations or three generations before had been the richest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Now the only thing that saved the U.K. was the North Sea oil fields, even though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likes to take credit, but Margaret Thatcher has good PR. Margaret Thatcher came into office in 1979 and North Sea oil started flowing. And the U.K. suddenly had a huge balance-of-payment surplus.

You know, even if Mother Teresa had come in [as prime minister] in ’79, or Joseph Stalin, or whomever had come in 1979 – you know, Jimmy Carter, George Bush, whomever – it still would’ve been great.

You give me the largest oil field in the world and I’ll show you a good time, too. That’s what happened.

(Q): What if Thatcher had never come to power?

Rogers: Who knows, because the U.K. was in such disastrous straits when she came in. And that’s why she came to power…because it was such a disaster. I’m sure she would’ve made things better, but short of all that oil, the situation would’ve continued to decline.

So it may not be in our lifetimes that we’ll see the bottom, just given the U.K.’s history, for instance.

(Q): That’s going to be terrifying for individual investors to think about.

Rogers: Yeah. But remember that America had such a magnificent and gigantic position of dominance that deterioration will take time. You know, you don’t just change that in a decade or two. It takes a lot of hard work by a lot of incompetent people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The U.K. situation I just explained…that decline was over 40 or 50 years, but they had so much money they could have continued to spiral downward for a long time.

Even Zimbabwe, you know, took 10 or 15 years to really get going into it’s collapse, but Robert Mugabe came into power in 1980 and, as recently as 1995, things still looked good for Zimbabwe. But now, of course, it’s a major disaster.

That’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Singapore. The place has an astonishing amount of wealth and only 4 million people. So even if it started squandering it in 2008, which they may be, it’s going to take them forever to do so.

(Q): Is there a specific signal that this is “over?”

Rogers: Sure…when our entire U.S. cabinet has Swiss bank accounts. Linked inside bank accounts. When that happens, we’ll know we’re getting close because they’ll do it even after it’s illegal – after America’s put in the exchange controls.

(Q): They’ll move their own money.

Rogers: Yeah, because you look at people like the Israelis and the Argentineans and people who have had exchange controls – the politicians usually figured it out and have taken care of themselves on the side.

(Q): We saw that in South Af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for example, as people tried to get their money out.

Rogers: Everybody figures it out, eventually, including the politicians. They say: “You know, others can’t do this, but it’s alright for us.” Those days will come. I guess when all the congressmen have foreign bank accounts, we’ll be at the bottom.

But we’ve got a long way to go, yet.

投资大师费舍的理论与实践

菲利普.费舍(Philips A Fisher)是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家。他1928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旋即进入旧金山国安盎格鲁国民银行投资银行部充当证券分析师,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在美国股市大崩盘后的1931年,他年仅23岁时就创立了费舍公司(Fisher & Co.),主要从事投资顾问业务,并从此走上了一条投资大师的传奇之路。在此后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他成功地发掘出并长期持有了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大型的超级成长股,不仅个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也为他在专业人士的圈子里面赢得了煊赫的名声。在他的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也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就是1955年,在摩托罗拉还是一家无名小公司的时候,他就断然大量买入其股票并长期持有,在此后的20多年里,摩托罗拉迅速成长为全球性的一流公司,股价也涨了20多倍。
  
作为一名一流的投资大师,费舍显得异常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各种访问,以致于在一般投资者中并不知名;但是1959年他的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一经出版,立时成为广大投资者必备的教科书,该书随即成为《纽约时报》有史以来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部投资著作;费舍现已被视为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之一,"成长股"这一概念也随着该书的畅销而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词,追寻"成长股"的"成长型投资"更是自此成为了美国股市多年以来的主流投资理念之一。
  
投资理念的核心:发现成长股,抓住它!
在费舍的传世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里,他对有关成长股的标准、如何寻找成长股、怎样把握时机获利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

——什么是成长股?

费舍对通常进行的经济大势预测不抱什么希望,他说投资人更应该集中精力选择能够使自己以最小的代价和风险来获得最大收益的公司,这些也就是所谓的“成长股”。他提出了选择成长股的15个要点,他认为,一家公司如果能够符合其中相当多的要点,则具有比较高的投资价值,也就可以称为“成长股”。这15个要点大致围绕着以下的四个方面:

第一是公司面临的市场状态和它的竞争能力: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在几年之内能否大幅成长?有没有优越的销售渠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值得研究的基本条件。

营业额的增长前景首先取决于需求增长的状况,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必须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另外,对于企业销售能力的分析往往被忽视,绝大多数分析人员只满足于依赖一些粗略的指标来分析企业的销售能力。费舍认为这些比率太过粗疏,根本不足以成为判断投资价值的依据,要了解一家企业真正的行销能力,必须要到其竞争对手和客户那里去做艰苦而细致的调查。

第二是公司的研发水平:该公司研发活动的效率如何?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推进研发活动的决心有多大?

费舍认为,一家公司财务稳健性的最根本的保证就在于能够不断开发新的、能够保证相当利润量的产品线,而这直接取决于研发活动的水平,观察研发活动有两个最重要的角度:一是研发活动的经济效益如何;再者就是公司高层对于研发活动的态度如何,是否能够认识到目前市场的增长极限并且未雨绸缪。

第三就是公司的成本与收益状况: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如何?利润处在什么水平上,有没有采取什么得力的措施来维持或者改善利润水平?有没有长期的盈利展望?

费舍极为看中企业长远的盈利能力,他也一直在追寻那些净利润率持续高于行业均值的公司;他明确指出:“投资于利润率过低的公司,绝对无法获得最高的长期利润。”他的理由是,利润率低的公司财务体质过于虚弱,抗打击能力弱,在经济不景气中最可能首先倒下。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的管理水平:公司的人事关系、管理团队内部的关系如何?公司管理阶层的深度够吗?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还会继续发行股票筹资,现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管理层的诚信态度是否不容置疑?

费舍认为良好的人事关系(特别是管理团队内部的良好氛围)和管理层足够的深度是保证企业能够高效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而对于公司的融资能力,他旗帜鲜明的指出:如果几年内公司将增发新股融资,而现有的每股盈余只会小幅增加,则我们只能有一个结论,也就是管理阶层的财务判断能力相当差,因此该公司不值得投资。

在所有判断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标准中,费舍把公司管理层的诚信状况作为最后一个,也是做为最重要的要点提了出来。早在1959年他就斩钉截铁地写到:“不管其他所有事务上得到多高的评价,如果管理阶层对股东无强烈的责任感,投资人绝对不要认真考虑投资这样一家公司。”

——怎样找到它?

对这些要点了然于胸之后,如何从上千家公司中选出若干家符合上述标准的呢?对此,费舍的经验就是首先求助于富有经验的投资专家,但是专家提供的线索总的来说仍然只是原始资料,而要从其中迅速筛选出若干家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公司,则主要靠经验了。

心中有了被选对象的大致范围之后,费舍就开始了他称之为“闲聊”的过程,寻找尽可能多的信息来源,不断丰富自己对所研究的公司的认识,“闲聊”对象主要应该是:该公司的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客户、大学和政府的科学家、行业协会的成员以及公司以前的员工等。

费舍坚持认为,只有从侧面了解到有关于一家公司至少50%以上的信息之后,才可以去拜访目标公司的管理阶层,否则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状态:因为投资人对目标公司没有足够多的了解,极容易被公司的管理人员所误导;此外,也根本无从判断最基本的要点之一——高管人员本身的能力。

——何时买卖?

费舍投资哲学的核心就在于找到现在被市场忽视、但是未来几年内每股盈余将有大幅度成长的少数股票;进一步地,想要获得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就应该仔细考虑出时机问题。

费舍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传统的依据景气研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来决定是否买卖股票的做法,他持否定的态度。他明确提出:过分信任经济预测的可靠性,无异于拿自己的全部积蓄去冒险。

费舍认为,最佳买入点应该是在“盈余即将大幅度改善,但盈余增加的展望还没有推升该公司的股票价格时”,而抓住最佳买入点的基础就在于能够正确判断目标公司相对于整体经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另外,由于市场的原因导致的股价大幅下跌也是买进优质股的好时机。

对于卖出持股,费舍认为只能基于三个理由:首先是原始买进时就犯下了错误;其次是公司出现了重大问题,管理出现退步,或者是增长潜力消耗殆尽,难于继续拥有突出的表现。第三个理由是投资者又发现了比手中持有的股票更优秀的品种。费舍认为最后一种情况非常罕见,而且随时准备更换持股组合的风险其实很大。

——投资人不应该做什么?

在费舍眼里,投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而且他本人正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为此,他专门总结了一些投资人应该尽量避免的东西:

——不要分散投资。费舍认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过于分散化迫使投资人买入很多并没有充分了解的公司股票,而这可能比投资过于集中还要危险。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个最低限度分散投资的优先顺序:A。审慎选出根基稳固的大型成长股,并且至少应该拥有5只以上,但其产品线最多只能略微重叠;B。较少投资于那些介于上述股票和高风险的年轻成长型公司之间的股票;C。最后才可以考虑风险较高的年轻的成长股。

——不可过分依赖数字。这里说的数字主要指一只股票前几年的价格列表、每股盈余的状况等等一般投资人所津津乐道的数据。费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主宰股价走势的是未来,不是过去。”在做出是否购买某只股票的决策时,它过去几年的价格变动或者是每股盈余等等根本就无关紧要。

——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价格之外,也不要忽视时机因素。有的时候,你会成功地找到一直真正有潜力的成长股,但是很有可能你面临的情况是:它的价格现在正处在一个不合理的高价位上。费舍推荐了一种方法,即:研究这家公司过去成功的经营计划,可以发现这些经营计划在发展阶段的某一点,必然会反映在股价上面,而在这个时间附近买进,就很有可能在接近最低价位的地方获得极有潜力的股票。

——不要缁铢必较。许多投资人都会为自己将要买卖的股票设定一个心理价位,费舍对此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作为一名希望凭借股票成长性在几年之内获得高额收益的投资人来说,为了一点小小的价格差异就放弃交易,绝对是得不偿失。

——不要忽视市盈率的分析。市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市盈率只有跟公司经营的特性联系起来,才能够真实反映其价格的“含金量”。费舍认为如果一个公司能够不断开发出新的获利来源,而且所在的行业亦可望有相近的成长动力,则其5—10年之后的市盈率肯定要远高于一般的股票,即使其现在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其实还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Saturday, August 30, 2008

投资就是一种收藏

全世界的人有三种致富模式: 一是打工,二是创业,三是投资,知与行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每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创造自己的财富。有一句话叫做“投资致富胜过勤劳致富”。如果靠打工致富,你的财富目标大概达到百万级;如果靠创业致富,财富目标达到千万级;如果靠投资致富,财富目标可以达到亿万级。投资虽说有风险,但不做投资的风险更大。在美国历史上从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间,货币贬值54倍,换句话来讲,一美元的购买力,100年以后只有1/54。

投资是永恒时间的抗衡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而长期具有高报酬率的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投资就是一种收藏不用看盘,不用技术分析,也不用打听消息,只需要常识,选股没有独门秘籍,首先选择中国最好的行业,寻找一个长期向好的行业很重要。其次是选择这个行业中最好的公司,那些具有广阔市场、能够抵御通涨、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有足够利润率的企业应该是值得投资的,而且长期投资想不赚钱都很难。纵观巴菲特投资的那些伟大的企业无非是这几大类,消费品、制药、石油采掘、房地产、金融服务、连锁零售等,·选择了一只好的股票,是决定投资胜负的关键。你就能够成为中国股市的大赢家,成为这个财富膨胀和转移时代最大的受益者。

一个笃定的价值投资者
我们说选价值投资你实际上是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
我们该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你到底要持有什么样的资产来穿越这个时代, 我觉得这是个很严肃的事情
熊市一样赚大钱
你发现这个好企业, 实际上不是说现在牛市来了, 它涨了几倍而是说什么, 在牛市来之前的前两三年这些
真正好的企业已经在涨了
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比如说市场回调跌的很厉害您会不会在遇见这个跌势刚刚形成的时候抛股票
我们不抛我可能就是, 我们还接着买, 我们是这样一个做法
投资无秘密
我觉得投资本身没有秘密我能看到的, 别人都能看到, 坚持是最艰难的选择

如果把中国财富看为一只股票,则中国政府控制了75%的筹码

耶鲁大学的教授陈志武先生最近写了两篇精妙绝伦的好文(见后文附件),解释了最近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经济增长的三个火车头中的出口和投资都面临减速的前提下,内需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吗?

在中国115.6万亿的资产财富中,只有27.6万亿是民间私人的,剩下的88万亿属于国家所有(其中大约2/3为土地资产,其余1/3为国有企业价值)。在私人最重要的两类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中,初部分已经崛起的城市中产阶级外,中国人的财产性增殖收入少得可怜。在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中,中国政府的资产性财富被充分的显化和增强。

与之相对比,美国政府基本没有生产性资产,美国的私人财富为73万亿美元。根据陈教授的研究,过去10年美国家庭的资产性财务增长与劳动收入储蓄的比例为22:1。这是美国人不需要储蓄,而大量负债消费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对比分析给了我如下的分析和体会:

1、直接受益与政府消费的行业可能会面临较好的发展空间
其实内需消费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个人的需求,另一个方面是政府的需求。在中国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政府消费的增长率可能会远远高于个人需求的增长率。
谈及政府消费,也许军工业是最典型的代表。
另外一个,我想中国政府对医疗改革的投入必将大大增强。按照陈教授的研究,中国政府花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比例仅仅为财政支出的15%,但是美国政府在这三项上的开支约占了联邦政府总支出的61%。

2、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控制力是任何一个现代大国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冲击。但在人民币没有自由汇兑,和中国政府“坐庄”中国股市和中国房地产的前提下(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陈教授的话,可以认为中国政府控制了中国财富这个超级大盘股75%的筹码),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使绝对不可能出现《伟大的博弈》中所描述的华尔街式崩裂的。在1929年大崩盘前,与欧洲相比,美国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波幅更大的原因是美国的联邦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更弱。同理,千万不要小看我们伟大的政府。中国政府今天的实力让我想起了一个新加坡教授曾经开玩笑的话:“新加坡政府可以让它的GDP按照它希望的任何比率增长”,这是一个笑话,但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力看,新加坡是最接近与中国的一个国家了。

3、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没有财产性收入的完全依赖劳动性收入的民众将面临进一步的压力,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4、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能否让更多的个体分享到财产性增值的收益是内需能否全面启动的关键。

真为生于这么一个伟大的国家,生于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而骄傲。

陈志武:对改革路径的再思考
——陈志武教授访谈

2008年2月16日《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最近各界讨论最多的有几个话题,一个就是围绕新《劳动合同法》的一些争议,另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经济正在出现新的国有化——国进民退,还有一个话题就是在宏观调控中,很多政府机构的行为又退回到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包括对一些竞争性产业的价格上涨进行直接控制。请您结合这段时间你的调查和了解,谈谈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陈志武:改革开放30年,到今天经济成就很大,这是世人所见、所公认的,中国人的勤劳终于有了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因为政治改革、体制改革滞后,各种问题开始表现出来,社会矛盾也有恶化的趋势。也因为过去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体制改革、忽视对过去30年经济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的研究认识,在今天的具体政策制定上,极容易做一些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比如,重新国进民退,重回强制性行政干预,以各类名义大肆征税,强化政府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推出备受争议的新《劳动合同法》。表面看起来这些现象互不相关,但却都是中国式渐进改革的必然结果,如果再继续下去,可能到哪一天经济倒退了还不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从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和问题中,我们更能理解几年前杨小凯跟林毅夫关于“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争论。“后发优势”指的是后发展的国家可以从先发达国家那里很快模仿到技术、不用重复先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这即为优势。而杨小凯的“后发劣势”论指的是,正因为后发展国家可以轻便地模仿,一下就能快速搞经济,所以,后发国家会缺乏动力去改革自己的制度。正由于来得太轻松、能以技术替代制度变革,就没动力在根本性制度上做有利于长久发展的变革,结果牺牲了长久繁荣的机会,后发便利反成了“劣势”。

几年前,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那时不少人认同林毅夫的“后发优势”论。但是,现在,我们的确正在经历杨小凯讲的“后发劣势”。我真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在中国尽早完成那些必要的宪政民主制度改革,以纠正“后发劣势”。

重新思考中国“奇迹。

经济观察报:那么在您看来,中国过去30年经济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志武:过去30年的经济成功,是中国通过“改革”(市场化、私有化)和“开放”充分利用了后发的“优势”部分所致。我要强调,仅仅“改革”和“开放”是难以造成这些成就的,因为晚清、民国时期是私有市场经济(所以,那时不需要做市场化、私有化“改革”),而且也是“开放”(尽管晚清是被迫“开放”),可是那时的“改革开放”没有产生这种经济成功。另外,单凭中国人的勤劳不足以产生这种经济成就,因为不只是今天的中国人才勤劳,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人也照样勤劳,所以,勤劳是必要的、是起点,可是,单靠勤劳创造不出奇迹。如果说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人多力量大”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也站不住脚,原因是1830年时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二,而今天只占五分之一。那么,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是否真的是现代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奇迹”呢?

客观讲,中国经济成就至少包括两个主因:已成熟的工业技术和有利于自由贸易的世界秩序。这种发展条件或说机遇来自于世界,具体讲来自西方,而非源自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在于让中国加入了起源于中国之外的世界潮流,让中国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后发之所以有“优势”也在于这种“便车”已经存在。如何理解这点呢?

首先,我们看到,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德森"麦迪逊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左右,世界人均GDP花了1880年时间才增加了一倍。然而,从1880年到2000年,这短短120年里,全球人均GDP就增加了近5倍。也就是说,过去120年所完成的人均收入增幅,是1880年之前近两千年人类所完成的增幅的5倍。这种发展发生在中国之外,在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之前,世界潮流也想把中国卷入,但中国要么拒绝、要么不情愿地介入。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到1880年,工业革命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全面进入新的高潮,特别是从那以后,电气技术、汽车技术、飞机技术、电话技术相继出现,1940年代后又出现电脑和互联网,生产技术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根本性突破。工业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其跨国界移植不成问题,而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跨国移植又变得可行。这些发展从根本上使世界人均GDP自1880年后发生飞速增长。这是中国在1978年一“改革开放”即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这种工业革命背景就不会有中国的成就。

经济观察报:讲到这种前提对中国过去30年发展的贡献,您能否举几个例子?

陈志武:例子太多了,简单说,中国GDP的80%以上都来自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比如,中石油一家公司去年的利润就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超过8000亿,对中国GDP贡献一万亿以上(包括间接贡献)。仔细想一想,中石油给中国GDP的贡献是源自哪里?这一万亿的产出,在100年以前是不可能有的。换句话说,100年前的晚清政府,不管它有多能干,也不可能出现中石油这样的大企业。据我了解,地下钻油技术最早在1859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明,而石油行业真正有规模地发展还是1900年后的事,在那之前谈不上有什么石油行业。

原因主要有几个。第一,汽车业是1900年之后才开始,到了1910、1920年代在美国才有比较快速的发展。如果没有汽车行业,没有这么多的私人汽车,如果没有1930年代在美国建设的高速公路网络,汽车的普及就不可能。没有汽车的普及,没有很多私家车的话,对石油的需求就不可能大。汽车的普及是石油业的前提。第二,飞机是另一个对石油业的推动力量,但虽然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成功是在1903年,航空运输的真正兴起是二战以后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晚清、民国中国再能干,也不可能出现像中石油这样的大企业。而相比之下,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石油行业在全球已经很大,汽车烧油的程度、海运、空运的规模,都已非常高。到那时为止,全球汽车业的规模、空运业和石油业规模的发展,客观上讲,跟中国没有太多关系。1978年以后,中国很快就出现了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这些大能源企业,现在这三家企业加在一起对中国GDP的贡献占10%左右。电力行业等等也是19世纪后发展起来的。

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这一点不会有争议。但,对于中国人均GDP从1978到1998年短短20年间就翻了两倍,人们觉得这是“奇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所没有的。

陈志武:这当然是很大的成就,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庆祝。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其背景。从1880年到1978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三倍多,而在此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只翻了一倍,等于是中国把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会留给了1978年以后。实际上,从1950年到现在,全球人均GDP翻了两倍,而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到现在也翻了两倍多。也就是说,全世界人均GDP花了50年才完成的增长,中国只花了30年,中国的速度不是更快吗?表面上,确实是这样。可是,50年前国际秩序和工业技术的发达程度,跟30年以前中国要“改革开放”时的情况,是没办法比的。

比如,个人电脑和微软这类软件企业都是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才出现,互联网在1980年代以后出现。这些新技术使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提高很多,只要后发国家愿意模仿,越是后加入发展的国家,其追赶的速度可以越快。此外,在过去30年,不仅通讯技术和运输技术使各国的市场范围在全球扩张,而且从美国的里根、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到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到中国的邓小平,那么多国家都同时进行私有化改革、自由贸易改革,使市场的全球化发生突破性变化,这些当然加快了中国的追赶速度,肯定比50年前选择发展的日本等亚洲国家能更快赶上。

不要说中国,就连美国的UPS(联邦快递)公司也一样,UPS是美国最老的从事快递的物流公司,单单从这家快递物流公司的变迁就能看得出来过去30年发展机会的变迁。1909年UPS在西雅图成立,二战之前虽然有一些发展,但规模不大,可是去年这个公司的销售额是492亿美元,到这个水平的增长主要发生在过去30年。如果没有这期间的全球化和各国私有化改革,UPS的销售额不可能达到这种规模。

从UPS的情形我们也看到,第一,从技术发展角度讲,晚清时候的中国不可能出现过去30年这种经济增长,民国时期也不可能。第二,从国际秩序变迁角度看,情况也如此。1914年之前,全球贸易体系和世界秩序是以海军实力为基础,你没有海军势力,你就不能发展世际贸易。连当年的跨国公司也要有自己的海军。换句话说,晚清政府即使想把当时的中国变成世界工厂,也不可能,因为先要有自己强大的海军。但是,二战之后,新的全球秩序是以规则为主体,今天美国的跨国公司要有许多律师,而不需要养庞大的军队。这也就是为什么1978年邓小平说让中国改革开放,在中国没有强大海军的情况下,马上就可以开展国际贸易。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维系全球贸易秩序和产权秩序靠的是规则,而不是靠炮舰武力。于是,即使没有强大海军,也不妨碍中国从事大规模对外贸易,让中国变为世界工厂。

在讨论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时候,往往只把注意力关注在中国的纵向发展上,看今天的中国跟过去比怎样,这样当然看到奇迹。但是,如果把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过去150年的发展放在全世界的大框架做横向比较,并考虑到同期间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秩序状况,我们会发现,过去30年的发展于其说是中国的奇迹,还不如说是世界带来的奇迹。如果靠模仿也能给中国带来奇迹,那恰恰说明西方过去500年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的厉害。

经济观察报: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了。

陈志武:是的,越是往后才加入全球贸易、资本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行业的国家,在增长速度方面就越有优势。到目前,中国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但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对建立并维系世界秩序的贡献却很少,低于五分之一,但,这些并没妨碍中国利用别人建立的技术和世界秩序发展。所以,“后发优势”实在太强了,以至于变成了“劣势”!正因为模仿也能一夜暴富,使大家容易产生错觉,好像政治改革做不做、法治有没有、国有经济比重低不低、政府干预少不少、对权力有无实质性制衡,都不重要,因为反正经济能快速发展。甚至还推出所谓的“北京共识”。得出“北京共识”这一结论本身就足以说明“后发劣势”的严重性。

那些成熟的工业技术以及全球化给中国等后发国家带来的增长势头是这么强,是这么势不可挡,以至于在人们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的情况下中国增长的奇迹就已发生了,以至于让“北京共识”者下结论说经济发展跟产权制度无关、跟体制改革无关、跟私有还是公有无关、跟民主无关。他们没有意识到,模仿对于一个处于初期的后发国家来说的确能管用,但如果要靠一国经济自身持续内生出增长的推动力,仅仅模仿是不够的。

国有经济要完全民营化

经济观察报:前些年大家还强调“国退民进”、“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但现在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不是“后发劣势”的表现?

陈志武:关于国家在经济中的定位、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认识是“后发劣势”的具体表现之一,前些年大家对产权私有化、对国家退出经济的认识很到位,但是,正如刚才讲的,以模仿为主线的“后发优势”实在太强,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国有、私有的企业都在增长,于是,一些学者和官员开始感到资产由谁所有不重要了,国家相对于社会、相对于私人的界限在哪里也不重要了。我必须强调,如果只是靠模仿、靠出口制造来增长经济,国有企业或许也行,过去这些年的现实表现可能是如此。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能再依赖出口市场带动了,实际上今后的出口市场空间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无限地拓展了,必须靠内需、靠内生的增长动力。而国有制从本质上在抑制中国内需的增长。

以前关于国企是否应该民营化、私有化的讨论,只停留在国企和民企谁的资产回报率更高、谁的效率更高这些标准上,好像只要国企的效率跟民企一样高,就行。

但,那是一种非常狭窄的标准。比如,今天许多人抱怨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但普通大众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不见得有太多改变,他们没有足够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家喜欢把注意力放在分配制度上,说资本家拿的太多。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最大的资本家是谁?是国家,具体讲,是国资委和财政部。在中国经济仍然以国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增长的结果是,国家越来越富,而老百姓拿的是极少部分,这不仅抑制内需增长,而且扭曲产业结构。社会中的贫富差距的确在扩大,但国家与民间之间的贫富差距以远远更夸张的速度在扩大。

如何理解这点?以美国为例,过去十年里,美国家庭累计储蓄1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看看美国土地、企业资产、房产等等,把所有资产的升值加在一起,那么,过去10年里,美国家庭累计资产升值总额为35万亿美元。把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来做比较,你发现,资产性财富增长跟劳动收入储蓄的比例差不多是22:1。由此,我们容易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把劳动收入基本都花掉,存下的钱很少,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资产性财富增长以后,美国人不需要去储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消费内需这么高,可以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等的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美国所有的生产性资产是私有、土地也是私有,这些资产收入和增值都直接属于私人,通过资本化、金融化的发展使美国人可以把土地、生产性资产随时可以变现,随时能转换成消费或者再投资。私有制,使美国人的消费增长不仅跟劳动收入直接挂钩,更重要的是,也直接跟资产性收入、跟资产增值挂钩,在资产性财富和私人消费间的距离几乎是零。私有制是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

相比之下,在土地公有、主要生产性资产也国有的制度安排下,中国的老百姓消费跟土地增值、跟资产性财富增值、跟资产性收入没有关系。如果中国的GDP按年均10%的快速增长的话,土地和资产的价值应该在以超过10%的速度在长,可是,这些增值对国内家庭的需求增长几乎没有影响,因为那些资产和土地都不是私人的,是个人所没法花或做再投资的。初步算,到去国有土地的总价值约为50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7年8月《求是》杂志上谈到,到2006年底,全国有11.9万家国有企业,平均每家资产为2.4亿元,所有国企资产加在一起值29万亿元。也就是说,国有土地加国有企业的总价值为79万亿元。按13亿人口算,人均国有资产财富6万元。假如这些资产价值每年照GDP的速度增长,一年会增7.8万亿元,这部分财富增值如果分到个人头上,那么每个中国人的年收入就多6千元,小孩、老年人等所有中国公民都算在内了。也就是说,假如每家有夫妻、老年父母以及独生小孩一个,每户五人,那么,这些财富增值算到家庭的层面,每家每年的收入就多了3万元!

资产性收入呢?即使不考虑土地收入、不考虑地方国有企业的收入,仅央企去年的利润就为9800亿元,分到13亿人头上,这又多了753元。每户5口人家每年又多了3765元!

但是,我们知道,这每家每年可以有的33765元的资产增值和收入是可以想象,但因为是国有而拿不到手,更是无法由私人花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说,“因为这些国有资产增值、国有土地增值了,所以按照全民所有的概念,我也有一份,所以今天我可以多花些钱,我今年可以多花些钱了”,没有一个正常的中国人会这么想。因为大家知道,在国有制之下,这些资产的升值、土地的升值,跟自己可以花的钱没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国有制、公有制在中国经济中唱主角,经济增长所能带来的内需就远低于本来可以有的水平,未来的增长还必须依赖出口市场。私有制之下,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可以转变成新的内需增长,而在国有制之下,这链条就给卡住了。

经济观察报: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国有企业应该通过增加分红的方式,把国有企业掌握的资源减少,多少可以避免“第二次国有化”越来越强化的趋势。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

陈志武: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把更多的钱从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这些企业转移到财政部,至少可以限制这些企业在许多相关、不相关行业里盲目扩张,去抢占本来属于民间的收入增长机会。但,这样做从根本上不解决问题,把国有企业的收入通过分红转移到财政部,财政部怎么花?用什么机制去监督它?这种分红并没有把任何一分钱分到中国公民的手里,对内需没有影响,是换汤不换药。财政部不是没钱花,去年的财政收入就涨了31%,到5.1万亿元,他们的钱太多,而老百姓的钱太少。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将公有土地和国有资产全部私有化,把这些财产权分回给中国公民,让他们不只从劳动收入中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能从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中分享到好处,这样才能纠正目前“国家越来越富、民众相对越穷”、内需增长不足的局面。

经济观察报:关于私有化的问题,我们感到不只是在认识上会有障碍,而且在这种改革的迫切性上目前会有相当困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要想决策层进行私有化改革,是否能行得通?

陈志武:这就得看政治家的远见和魄力了。的确,正由于我们谈到的“后发优势”,决策者会难以主动进行这种改革,但为了中国的长久持续发展,这种改革是十分必要、也是有远见的。实际上,现在的压力或说进行这种私有化的必要性很高。第一,由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可能使美国和全球经济出现滞涨或者萧条,这对高度依赖出口市场的中国经济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国内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必须想法刺激内需的增长。就像1998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和住房按揭贷款的推出从根本上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使中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顺利地走出来,这次,如果能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分到老百姓个人,必将刺激中国经济的内需,也将进一步带动新的产业高潮。

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必须转型,重型制造业太重,服务业太轻。以前苏联为例,在国有计划经济下,苏联经济也曾经增长很快,只是它增长的是制造业和军工,而不是服务业。今天的中国还基本如此,当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的绝大头都属于国家的、由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去花费时,他们当然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相比之下,如果通过资产私有化把国有财产、土地还回给老百姓,资产增值后老百姓家庭的消费会跟着增加,他们的消费需求必然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国有经济支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私有经济支持的是另一种产业结构。谁可以决定钱怎么花,最终会决定该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国有经济份量越重,对法治建设的威胁就越大。换言之,为了法治发展,中国也应该私有化。如何理解这点呢?根据对几十个国家的情况做的研究,我发现,一个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越高,它的法治水平就越差。为什么会是这样?民营企业界的人对这一点可能有很强的感受,因为任何行业只要有国有企业介入,那个行业就别想有平等竞争,也别想有法治。道理很简单,国有企业后面的股东是国家,国家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可以随意修改法律法规、可以根据其意愿解释法律和各种政策的机构。所以,有这样一个掌握绝对特权的股东在背后,国有企业只要进入任何行业,那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就没法平等竞争了,一旦有法律纠纷,法官跟国企是一边的,同属国家机构,你说法官会平等对待国企和民企吗?更何况国资委还直接跟法院打招呼,要他们注意保护国有资产呢。

比如,几年前,中石油、中石化挤掉民营加油站的事就很典型,这两家国企通过国务院出台一些法规,要求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能有超过多少家加油站,最后逼着民营加油站必须以一个象征性价格卖给中石油、中石化。别的行业也是这样,只要国企一出现,它们就可通过法律法规把民企挤垮。

最近了解到,在造船行业中,国家发改委规定十万马力以上的轮船发动机,必须经发改委的审批才可以造。表面看,要发改委批,那申请一下不就行了吗?但实际上,发改委这些年的做法是,把这种大型发动机的制造和造船机会基本只留给大型国企,不给民企。所以,国有企业的存在会从根本上破坏各行业的游戏规则,法治就只能是一种愿望,但不能成为现实,因为法治的第一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民企跟国企不可能平等。

经济观察报:那么,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呢?

陈志武:应该把国资委体系掌握的国有资产一部分划拨给社保基金,剩下的跟国土资源部掌握的一些国有土地一起放到一个或几个大基金,然后把基金份额分给全国老百姓,每个公民得到同样多的基金股份,并允许个人自由交易这些基金股份,就像现在的股票基金可以交易一样。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当年不正是这样做的吗?这不是休克疗法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第一,当时的休克疗法更多指的是政治制度改革和法制改革在先、经济改革在后的改革路径,而不是私有化基金的做法。第二,当时的俄罗斯还没有基金行业、也没有股票市场的运作经验,更没有配套的证券法律和法院。相比之下,中国的基金行业、股市规模、证券法律与监管架构都已有多年的发展和经验,不存在操作上的真空,基金交易和证券监管已有较强的基础,社会大众也有多年的股票和基金交易经验,因此,今天在中国做私有化基金在操作上不会有问题。

财政民主、《劳动合同法》与后发劣势

经济观察报:当年建立国有经济主要是基于让人民共同富裕、基于福利国家的理想。那么,现在如果将国有资产都私有化,今后国家如何为社会提供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服务呢?

陈志武:这中间有很多误区,甚至是误导。首先,我要强调,1950年代将私有财产和私有土地进行全面国有化的时候,给老百姓有个这样的许诺:你把你的土地和财产都归公、给国家,这是你的付出,但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医疗、养老、小孩教育都由国家包了。那是一种对称的交易。可是,过去30年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把老百姓的工作、住房、医疗、教育等责任丢回给了老百姓个人,国家基本不管了,但,在另一方面,国家却没有把当年国有化过来的私人财产和土地还给老百姓。这等于是说,搞了50年的国有经济,到最后,老百姓把财产丢掉了,给了国家,但自己的生活却还是要自己负责。

那么,在当前这些国有资产没有私有化、还掌握在国家手里的情况下,中国公民是否就真的得到很多政府福利呢?我们可看看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据财政部长谢旭人先生的介绍,2007年在这三项上的总开支约6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461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收入的3%)。而在没有国有经济的美国,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的11.5%,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年收入的六分之一)。

不管按绝对数字算,还是按相对水平,美国政府回馈给老百姓的医疗与社会保障都远高于中国,尽管美国是十足的私有经济。按照国有化运动的初衷,国有制本应该带来更多的社会福利,我们本应该看到完全相反的情况。

许多人说,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没法跟美国以及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比。——这说法站不住脚。美国去年的财政税收占GDP才18%,而中国5.1万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20%。所以,即使不算国企收入和国有资产增值,仅财政税收,中国政府的相对收入就高于美国,没有理由在民生上的开支低于美国。如果说中国没有美国富所以财政开支会有不同的考虑,那么,中国不是更应该把财政开支放在民生上吗?不是没有钱,而是有没有对财政预算过程的实质监督问题,以至于政府钱多后更倾向于在形象工程、政府办公大楼上浪费,也当然为腐败提供了温床。

这又回到了“后发劣势”的问题。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地方各级立法机构,还有媒体和其他监督机制,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和问责很少,只有每年十天的全国“两会”时候大家象征性地举举手,就把5万亿人民币的财政预算通过了。这些预算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有些地方应该多花,有些方面要少花?是不是该把更多的钱从行政开支以及其他浪费性开支中转移到老百姓的福利上,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投入?

由于开放的头些年增长来得太容易,所以,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没有实质性发展,使得国家财政的花法不明晰,弱势群体的利益在预算过程中无法得到体现。人们好像认为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抽象诉求。实际上,民主的必要性并不抽象,是涉及到纳税人的钱、人民财产怎么花、怎么分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您上面提到的这些与《劳动合同法》有什么关系?

陈志武:国家财政税收5万亿,国家又垄断所有的土地权和拥有那么多生产性资产,可是,政府照样没有给老百姓提供起码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教育支持。把民生责任推回给民间自己以后,普通大众的生活安全靠什么呢?这就引出来一些问题,“后发劣势”就表现出了了。本来,应该通过宪政改革强化国家对老百姓民生的责任,让国家不能只征税、只控制土地和资产而不对国民的社会保障负责,但这条路的难处较大,所以,就有了新《劳动合同法》这条更容易过的捷径。

这部法律的初衷是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这当然非常好。但是,其中是否有太多条款从本质上是把政府没有尽到的社会保障责任推到企业身上?比如,在跟一些参与起草《劳动合同法》的专家讨论中了解到,之所以规定任何人在一个雇用单位工作10年以上即为终身职员,是怕35岁或更年长的人如果被解雇就会再找不到工作,在没有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障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太多的人到中年后没工作,从而变成社会负担。所以,他们就规定工作10年以上就不能再被解雇。还有,企业跟员工签约了两次以后,就不能再把他解雇,等等。《劳动合同法》也规定所有劳动关系都必须有劳动合同,否则,超过一年没合同的就自然认定雇员为终身雇员。

虽然立法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效果会适得其反。第一,受害最大的是有技能的工人、中产阶层和大学毕业生,因为农民工流动性很大,10年对他们太久,两次签约可能已经正好,而那些真正水平高、技能特殊的人才又不会在乎有没有铁饭碗,他们到哪里都有人要。对于那些有大学教育但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人,可能在岗位工作时间快到10年前被解雇。第二,过去3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增长这么快,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巨大的便宜劳动力供给,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因为劳动力市场通过改革变得越来越自由。而新的《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对中国经济会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劳动合同法》加快了全球制造业向其它国家转移。第三,很多用人单位在雇人方面会变得非常谨慎,能少雇人就少雇。所以,今后的整体就业水平会更难上升,特别是对大学毕业生的影响会很大。

有一点值得一说,那就是,并非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的权益就必然受到随便的侵犯。在美国,比如我所在的康州,一般的企业都没有劳动合同,雇用关系是随意的(employment at will),也就是说,雇主在任何时候想解雇谁,都行,也不需理由。这么听起来好像劳动者在随时被侵犯了,但实际的情况正相反,因为解雇人是件很严肃的事,虽然你可以随意解雇员工,但你还得考虑到如果你随便解雇人,其他的雇员是否会有安全感呢?他们见到你的行为是否会全部另找公司呢?这样一来,在我所看到、了解到的美国企业里,没有看到随意解雇人的,反而是想尽办法把人留住,美国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步步改进的。不用担心如果没有劳动法的保护,劳动力市场就必然对劳动者不利了。反倒是限制性过度的劳动法会阻碍整体就业机会的增长,让更多人没有工作。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因为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后发劣势”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中国过去回避了实质性的宪政制度改革,到今天,虽然财政税收占GDP比重比美国的高,虽然中国有这么多国有资产和公有土地,但是,中国却照样没有到位的社会保障、失业福利、医疗保障、教育福利,到后来,就想通过《劳动合同法》把社会保障和生活安全的责任推到用人单位身上,往企业身上转嫁。没想到转嫁的结果是,把中国更多的就业机会往别的国家送。

我觉得,中国现在必须进行实质性宪政制度改革,为法治打基础,让政府承担应该的责任,而不是让“后发劣势”继续下去。同时,也应该将土地、将国有资产分回到私人手里,让中国老百姓除了工资收入外,也能享受到土地升值、资产升值的好处,带动内需的增长,使中国经济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型,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度。只有这样,才能结束目前“国家太富、老百姓太穷”的局面。

中国政府规模有多大

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增加了31%,达到5.1万亿元,占GDP的21%,相当于3.7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2.3亿农民的纯收入。也就是说,政府一年花的钱等于3.7亿个城镇居民、12.3亿农民一年可以花的钱。政府要这么多的老百姓才能供养,当然很庞大。这里,我们不妨从几个不同角度来把握其“大小”。

跟历史比,跟美国比

相对帝制时期的政府规模如何?既然中国今日又逢盛世,我们不妨先以康乾盛世时期作为一个参照。乾隆中期的1766年,朝廷财政税收为4937万两银子。在1760年前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当时的北京、广州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做过细致调查,据其历史档案,那时一个普通北京人的年收入大约为24两银子(每月2两左右)。这样,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205万普通北京人的收入,即只要205万个北京人的收入就够供养盛世时期的乾隆政府,那当然是小政府。我们或可说当时中国其他地方居民的收入比北京低,所以,以北京人收入作为标准,降低了为供养乾隆政府所需要的人数。但是,那时的全国人均收入不一定比北京低多少,比如,1950年以前北京的人均收入属全国平均水平,最多是中等偏上,只有到实行了国有制计划经济之后,北京的相对人均收入才开始飙升,把全国其他地方甩在身后。退一步讲,即使乾隆时期全国城镇平均收入只有北京人的一半,那么,朝廷岁入也只是410万人的年收入,跟今天的3.7亿个城镇居民、12.3亿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支持政府的开支,无法相提并论。

也许我们会说,今天任何国家的政府规模都不能跟过去的做直接比较,因为传统农业经济对政府的依赖度低,而现代经济的交易复杂性特别高,所以,离不开政府在安全和产权与契约保障方面的支持。没有政府保护产权、维护契约权益,就难以有现代经济。这当然有道理。按照这个思路推下去,美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因为美国的金融证券市场、知识产权市场以及其他现代产业在全球来说最发达,此外,它还扮演世界警察角色,所以它的政府职能应该不低于任何其他国家。在社会福利支持上,美国也不亚于西欧。

然而,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税收为2.4万亿美元,占GDP的18%,相当于8500万普通美国人一年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为了支持美国政府的开支,需要8500万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这当然远比中国政府的开支需要3.7亿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低。中国有5.4亿城镇居民、8亿农民,加在一起,去年民间的可支配收入总共为10.7万亿元。也就是说,5.1万亿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约等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额的一半。相比之下,美国民间的可支配收入总量为8.4万亿美元,2.4万亿美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相当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见,我们的政府规模相对远大于美国政府。

政府规模是如何变迁的?

过去30年里,中国的政府规模并非一开始就这么大。如果说“小政府、大社会”一直是改革的理想,那么,1978-1995年间确是如此走向。改革之初的1978年,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8.5亿农民的纯收入。那时的政府也不小,这就是为什么要改革政府的原因之一,但那时的政府毕竟要负责城市人从摇篮到坟墓方方面面的生活开支,所以,政府当然大。

随着改革的进行,到1985年,财政税收相当于2.7亿城镇居民、5亿农民的纯收入(见图一、图二)。到1995年,财政税收相当于1.46亿城镇居民、3.9亿农民的纯收入。1.46亿城镇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支持政府的开支,政府还是很大,可那是近30年里“最小”的政府了。

1993—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从根本上逆转了头17年的方向。那次改革把税权下放,从中央到省、到地方、到县和乡,每级只要求下一级在每项税种中往上交多少比例的税收,剩下的权限就留给下级政府。从表面看,税权下放而不是由中央统一掌权,是件好事,会给地方更多发展经济的激励。只不过,当时好心的改革设计者没想到或不愿意想到,在没有实质性权力制约的体系下,特别是在新加税种的权力不在立法机构而是在行政部门的国情下,把税权下放等于是为各级政府随意加税大开绿灯,国民没有正式途径对随意增加的税负表达意见。

经常有人说,在别国行得通的制度安排,一到中国就水土不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中国没有对征税权的根本性约束。所以,水土不服的根源在于有没有对权力的制约上。

1995年后财政税收逐年回升,到2004年,财政税收相当于2.8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9亿农民的纯收入。随后的三年更是加速征税,到2007年,政府的财政税收已经远远超改革开放初1978年时的规模,达到历史“最大”规模。

我们也可以把政府、城镇居民、农民看成中国的三大群体。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哪个群体受益最多呢?自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去掉通货膨胀率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6.2%。这期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2%。图三给出三个群体的累计收入增长情况。

因此,只有政府的收入以远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次之,农民的收入增长最慢,速度远低于GDP的增速。从1995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1.2倍。

财政税收之外

不过,上面的计算只反映了政府总收入的一部分,还有预算外的政府收入、资产增值和资产性收入并不在其内。也就是说,财政税收只是政府最“看得见”的收入部分。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政府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所有者,其拥有的国有企业资产、公有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的增值比财政税收更大、增长速度更快。

到2006年,国有土地的总价值大约为50万亿元。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7年8月《求是》杂志上谈到,到2006年底,全国有11.9万家国有企业,平均每家资产为2.4亿元,所有国企资产加在一起值29万亿元。也就是说,2006年底,国有土地加国有企业的总价值为79万亿元。去年,中国GDP增长11.4%,假设土地和国有资产以同样于GDP的增速升值(资产升值速度一般高于GDP),这意味国有资产去年增值9万亿,比财政税收的5.1万亿多80%。

2007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为1.6万亿元。因此,去年国家资产和土地所有者的“可支配收入”共有10.6万亿元。

把国家的资产性可支配收入和财政税收的5.1万亿加在一起,去年政府可以支配的总收入是15.7万亿元,这等于11.4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37.9亿农民的纯收入。

中美民间财富结构对比

当然中国家庭也持有财富,包括房地产、企业股权、金融证券、银行储蓄等等,只不过主要是城镇居民有这些,农民没有土地、也没有太多储蓄,他们的财富很少。据发改委估算,到2005年底,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为20.6万亿。如果过去两年均按略高于2005年GDP的速度增值,也即按每年15%增值,那么,到去年底,全国居民资产为27.6万亿元,不到价值为88万亿的国有资产与国有土地的三分之一。

中国民间资产加国有资产共115.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4.7倍。

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基本没有生产性资产,也只有少量的土地。至2007年底,美国私人家庭资产的总值为73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4倍,比中国的总资产与GDP比值略高一些。其原因是美国资产的金融化程度全球最高,资产流动性越大,其资本价值就越高。但两国的总资产与GDP之比,大致相当。

可是,在两国,财富在民间和政府之间的分享结构截然不同。在中国,多于76%的资产由政府拥有,民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资产。而在美国,其资产基本都在民间个人和家庭手中。这两种不同的财富持有结构会带来什么差别呢?

其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法治发展上,等等。这里,让我们集中看看,这种结构对国家和民间在财富赛跑上有什么影响。

美国家庭资产的73万亿美元中,有近35万亿来自过去十年的资产增值,而从劳动等可支配收入中累计储蓄的才1.5万亿美元。所以,美国人的财富增长基本靠资产升值,而由劳动等所得的非资产性可支配收入(去年为8.4万亿美元)基本全部花掉,这既是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现在为-1%,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内需这么强盛。好在美国的资产基本都是私人所有,所以,美国人能够只靠资产升值来使自己的财富水平上升。

中国的115.6万亿元资产财富中,只有27.6万亿是民间私人的,剩下的88万亿属国家所有。如果2008年中国GDP和资产价值都上升10%,那么,老百姓从资产升值中得到2.76万亿元,而政府能得到8.8万亿元。政府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产财富升值中得到的份额,是民间的三倍。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资产升值难以带来消费的财富效应、资产升值带动不了太多的内需增长的原因。

国家的钱花到哪里了?

按照上面谈到的,去年政府财政税收5.1万亿,国有资产与土地升值至少9万亿,国有企业的总利润为1.6万亿元,政府总共有15.7万亿的收入可以花,这些钱花在哪里了?如果政府把钱花在民生上,那不是从相当程度上代替了老百姓花吗?在效果上,由老百姓自己花这些钱和由政府代替老百姓花,这两种安排会有大的区别吗?按照许多主张政府要推出各种名目税收的人的说法,通过税收和国有资产,政府能够实现“第二次再分配”,以降低收入差距。但是,实际真的如此吗?

据财政部长谢旭人介绍,2007年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总共约6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461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而在没有国有经济的美国,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的11.5%,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许多人说,中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没法跟美国以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比。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美国去年的财政税收仅占GDP的18%,而中国5.1万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20%。所以,即使不算国企收入和国有资产增值,仅财政税收,中国政府的相对收入就高于美国,没有理由在民生上的开支比例低于美国。中国政府不是没有钱花,而是没有对财政预算过程的实质监督,以至于政府钱多后更倾向于在形象工程、政府办公大楼上浪费,在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又不创造就业的工业项目上投资,也当然为腐败提供了温床。

正因为中国太多的收入和资产财富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不是将更多收入、更多资产由私人去消费、去投资,使跟民生贴近的服务业难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从哪里来?

既然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从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中走出来,而给每家老百姓寄支票直接退税,把钱退给纳税人自己去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一些税收、国企利润、国有资产增值退回给中国家庭呢?比如,也给他们寄去汇票。国民们也该直接分享一点国企的红利了。当然,最好是把许多国有企业资产民营化、把土地还给农民,因为这些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

20世纪最伟大操盘手”坦伯顿

“20世纪最伟大操盘手”坦伯顿辞世

20世纪备受推崇的全球投资先驱约翰·坦伯顿爵士(John Marks Templeton)于2008年7月8日辞世,享寿95岁。坦伯顿在1954年提出全球化投资的观念,并成立第一档全球股票基金-坦伯顿成长基金,更进一步推广到全世界。
  
综合媒体报道,约翰?坦伯顿1912年11月29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温契斯特小镇,靠着自力更生和奖学金,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并获得罗德奖学金前往英国留学,1936年从英国牛津大学巴里欧学院(BalliolCollege)毕业,取得法律硕士学位,随即回美国进入华尔街工作,开始他近一甲子的投资生涯。
  
在投资及生活领域,坦伯顿深信绝对不要追随群众,而应逆势操作(Don't follow the crowd)的理念,他独具慧眼的前瞻视野,以及严谨的研究精神,将其终生成就臻至巅峰。
  
当市场仍局限于美国华尔街投资时,坦伯顿在1954年提出全球化投资的观念,并成立第 1档全球股票基金-坦伯顿成长基金,并将全球化投资可网罗更多投资机会、分散风险的视野,推广至全世界。1999年美国《钱杂志》(Money Magazine)尊称坦伯顿为“20世纪最伟大的操盘手”(the greatest global stock picker ofthe century)。
  
1987年,坦伯顿成立坦伯顿基金会,奖助研究宗教与科学融合、人格发展及自由等多元研究及教育性质的活动,并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士的封号。
  
1992年,坦伯顿将创设的坦伯顿投资公司售予富兰克林公司,共组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集团,此后,坦伯顿自投资管理界退休,毕其心力于慈善事业。
  
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集团表示,虽然1996年之后,坦伯顿并未参与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集团任何的营运,但坦伯顿坚守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的理念,早已深深影响并引导着富兰克林坦伯顿共同基金集团。
  
坦伯顿的名言是投资人要避免焦虑,财富自然滚滚而来。坦伯顿认为投资要成功,就要保持冷静,避免焦虑,遵守投资纪律,财富自然滚滚而来,这位在20世纪写下投资传奇的坦伯顿,将近一百年的人生岁月,可以说是相当精采。


坦伯顿10大投资心法:
  
  1.投资要看“实质”报酬率(Invest for total real returns):进行长期投资计划时,应该要着眼于“实质报酬率”,因为将投资利得扣除“通货膨胀”与“税赋”后才是真正的报酬率,如果投资人忽略通货膨胀与税赋的影响,长期投资的路途将会步履维艰。
  
  2.投资策略应随时保持弹性(Keep an open andflexible mind):投资人应该随时保持开阔且充满弹性的心胸,勇于吸收各种投资新知,而非独钟单一金融资产。
  
  3.千万不要追随群众,懂得逆势操作(Never follow the crowd):如果你买的证券跟别人相同,绩效会跟别人一样;除非你跟大多数人不同,否则不可能创造优异绩效。要在别人失望卖出时买进,在别人贪婪时卖出,需要最大的毅力,但可以得到最大的报酬。
  
  4.世事多变化(Everything Changes):空头市场总是相当短暂,多头市场也一样。股价通常会在景气循环走到谷底前1个月到前1年上涨,会在景气循环走到最高峰前1个月到前1年反转下跌;如果一种产业或一种证券类型受投资人欢迎,受欢迎的时间总是相当短暂,失去投资人的欢心后,可能很多年内都不会翻身。
  
  5.避免流行 (Avoid the popular):当任何选股方法变得流行后,投资人要转换至较不流行的选股方法。
  
  6.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Learn from yourmistakes):“这次不一样”是历史上代价最高的一句话。有些人认为“避免犯下投资错误唯一的方法,就是永远不再投资!”其实,这种悲观的想法才是最大的错误!投资人不妨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成为未来投资理财致胜的重要关键。
  
  7.在市场悲观时买进(Buy during times ofpessimism):多头市场总是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陶醉中死亡;最悲观时是最好的买进时机,最乐观时是最好的卖出时机。
  
  8.全球化投资(Search Worldwide):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好的方式就是全球化投资,不仅可以寻找更多更佳的获利机会,也可以分散投资单一市场的波动风险。
  
  9.价值投资慎选个股(Hunt for bargains amongquality stocks):投资应该以个股的价值为考虑,而非市场前景或经济趋势。因为个股的表现将决定大盘的涨跌幅,而非大盘的走势决定个股的价格,纵使空头市场也仍有逆势上扬的个股。选择价值被市场低估的股票长期投资,静待市场回升至合理价值,才能让我们赚取超额的利润。
  
  10.无人知晓天下事(No one knows everything):在当前这种金融商品推陈出新、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够掌握所有的理财信息,也没有人能够永远精准判断市场前景。我们应该以谦冲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并且多方征询专家意见,而非听信单一名嘴或分析师的建言,因为成功的投资人总是不断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答案。

相反理论者

过去半年对投资者而言可以说是艰难的半年,恒生指数由去年10月底接近32000点高位,反覆回落至22000点。就连年薪过千万的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也要发盈警,指外滙基金在今年首二季极有可能面对亏损。一代投资大师邓普顿于本月8日遽然谢世,他的投资历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快人一步,充分利用别人的悲观情绪致富,估计他离世时身家超过200亿美元。
  
  一言以蔽之,邓普顿是一个孤寒的收买佬,他贯彻一生的孤寒性格使他最终成为富可敌国的投资专家。邓普顿深信,要在一单投资中取得最大利润,必须从压榨买入价着手:买入价愈低,可能赚到的利润就愈高,因此他从来都认为群众一窝蜂高追低沽十分愚昧。严格来说,邓普顿只愿以二折(相等于他心目中的价值折让八成)价钱捡便宜货,惟有如此,才能把「剩余价值」赚个净尽。
  
  用二折买货在一般投资者心中几近天方夜谭,但邓普顿却一次又一次以行动证明nothingisimpossible。首先是1939年他第一次进行大额投资,面对美国刚从大萧条中复苏,环球经济却受纳粹德军宣战的阴霾笼罩,熟悉国际局势的邓普顿深信,为了捍卫自由,美国一定会介入战争,届时所有工厂都因要向政府供应物资而增加生产,即使管理最不善效率最低的一家都会从中受惠。
  
  二折才叫抵买
  
  由于愈不被看好的公司股价愈低迷,对邓普顿来说等于愈抵买,于是他决定用借来的一万美元扫下所有股价在1美元以下的股票。结果不出所料,不消四年,邓普顿投入的10000美元,连本带利收回40000美元,相当于本金的四倍。
  
  其中最令人印象难忘的,莫过如邓普顿以每股仅0.125美元购入的铁路龙尾股MissouriPacificRailroad(相比起其首次招股价100美元折让极大),在不足四年间竟升至每股5美元,为他带来高达三十九倍的利润。Missouri是一家连年亏损以至濒临破产的公司,邓普顿之所以相中它,就是因为此股为投资者所唾弃,以至股价长期不振。另一方面,当时政府向表现出色的铁路公司征重税,严重蚕食公司利润;以较高价钱购入此等股票,明显不符合邓普顿的成本效益。
  
  事实上,往后几年,后知后觉的投资者终于注意到Missouri的增长潜力,继而一窝蜂追捧,Missouri的股价最高曾升至105美元。邓普顿也承认自己沽得太早,然而他选择在群众蜂拥而至之前离场,全因对于何时获利的准则与别不同。
  
  一般投资者都宁买当头起,并期望透过股价进一步上升获利,对于何时到价沽货却一脸茫然;邓普顿后来研究出一套无往而不利的比较方法,使他得以充分利用股价的差距创造财富。当邓普顿成功搜罗到另一种投资工具,其现价较他持有的股票抵买50%,他就会换马至较抵买的股票,如此类推。此举不单把每个投资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让本金愈滚愈大,还帮助他避过一次又一次股市狂潮之后的大跌市。
  
  上世纪五十年代,邓普顿是第一个愿意冲出美国的专业投资者;在其他投资者仍紧抱大美国主义、对于不熟悉的海外市场裹足不前之际,他已发现日本股市潜力无限。当时日本刚在二次大战惨败,工业生产也不过局限于无人看得起的廉价饰物,加上政府实施外滙管制,在在都令投资者却步。然而,邓普顿却乐观明天会更好,黑暗过后必有黎明。果然,日本股市的市盈率由六十年代初的四倍,大幅上升至九十年代泡沫爆破前的六十七倍。
  
  冲出美国只为格价
  
  邓普顿早就明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通常由外在供求决定,与公司本身的内在价值无必然关系。对于一个孤寒的收买佬来说,当然是股价愈低愈合胃口;扩展投资版图,情况等同全球格价,大幅增加选择,目的不过是购进更超值抵卖的货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已高达十九点五倍,相比之下,日股仅得四倍。美国人对日股多番抗拒,主要基于两项执迷,其一是日股波动太大,其二是公司透明度不足。邓普顿却认为二者皆不是问题。
  
  反之,他将之看成利好因素,首先,股价波动大才能创造波幅,使他得以从贱买高沽中大获其利;再者,资讯缺乏更避免了消息被媒体过分炒作。在邓普顿心目中,一切投资决定都只建基于具体数据。
  
  七十年代是美股愁云惨雾的十年,通货膨胀、高利率、石油危机,以至来自日本的竞争,都使美国股市持续低迷;到七十年代行将结束,就连最后一个投资者也绝望离场的景象,却吸引了邓普顿的回归。
  
  正如最黑暗的一刻预示着破晓,邓普顿认为,当最后一个投资者都沽出手上股票,意味着无人能够进一步割价求售。因此,在风声鹤唳、尸横遍野的一刻,即使自己也输得损手烂脚,投资者必须警觉,这时无论股价和市盈率都处于历史新低,是一个强烈的入货讯号,同时预示了下一个股市周期即将展开。
  
  事后证明,美股的确没有一沉不起,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自1979年底的800多点,开始了连续十二年的升浪,至1992年年底已升至3400点。因此,一直令邓普顿大惑不解的是,有别于公司清货大减价吸引了大量人流,为什么股市通街平货反而吓怕投资者以至无人问津?
  
  从邓普顿横跨五十年的投资经历,可以总结出他是一个毫不妥协的相反理论者。他特立独行、不愿随波逐流,使他得以看准每一个极度悲观(maximumpessimism)的时刻人弃我取,大肆以最高折让价购得股票,又在投资者疯狂高追股价时翩然离场,毫不惋惜地把「火棒」交给愿意接货的下一手,自己则挟着渔利投资于另一个极度悲观的市场。
全球投资先驱坦伯顿(JohnTempleton)8日因肺炎去世,享年95。坦伯顿纵横全球市场近70年,一生赚钱行善,在2000年还大量放空科技股,又多次警告房地产价格过高,创设的坦伯顿奖奖金超过诺贝尔奖,第一位获奖人是德瑞莎修女,六年后,德瑞莎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坦伯顿是共同基金先驱,1954年创立坦伯顿成长基金公司,把公司经营成世界最成功的基金公司之一。如果1954年你投资1万美元在这档基金,到1992年坦伯顿以9.13亿美元把公司卖给富兰克林基金集团时,这笔投资会暴增至200万美元。《钱杂志》1999年推崇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全球选股大师」。
  
  在华尔街外,他最着名的事迹是1972年创立坦伯顿奖、1987年创立坦伯顿基金会。坦伯顿(研究发现性灵真相进步)奖1973年开始颁发,得主包括分属不同宗教的人士。坦伯顿基金会每年捐出7,000万美元,奖助研究宗教与科学融合,提倡进化论与上帝创造世界说相容,也致力解决贫穷问题。
  
  坦伯顿于1912年11月29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穷乡僻壤温契斯特小镇,靠着打工和奖学金,1934年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获得罗德奖学金,前往英国留学,1936年从英国牛津大学巴里欧学院(BalliolCollege)毕业,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再取道东方,游历八个月后回到美国,进入华尔街工作。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二次大战爆发,坦伯顿向老板借了1万美元,买进美国两大交易所中所有股价低于1美元的股票,每一档买100美元,一共买到104家公司股票,其中有34家公司已经破产,四年后,他赚了4万美元,104档股票中只有四档变成壁纸。
  
  1960年代,日本还是新兴股市时,坦伯顿率先投资日本,19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形成前,出脱所有日本股票。后来也率先投资中国大陆、俄罗斯和其他亚洲市场。
  
  2001年第一季,那斯达克股市崩盘前,坦伯顿放空84档那斯达克股票,平均每档股票放空220万美元,赚了8,600万美元。
  
  坦伯顿采取由下而上的价值型投资哲学,秉持耐心、弹性展望,总是了解所有证券与资产的价格最后都会反映未来盈余。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能够维持精神振奋、避免焦虑、遵守纪律

再忆股神赚走中石油40亿美元

——请问:巴菲特与中国股神的区别在哪里?

2007年10月26日晚,CCTV-2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了“在中国专访巴菲特”的专题报道,电视台负责采访巴菲特的是一位漂亮的女记者,她的确相当了得、才思敏捷,一口流利好听的英语,十分专业而入木三分的提问,让巴菲特讲出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不过,此时此刻,中国股神们却正在争论下一个股指目标究竟是8000点,还是1万点?笔者当时收看了整个专题节目,感受颇深,有些话不得不说。

一、究竟是我们的投资者傻的可爱,还是巴菲特傻的可爱?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巴菲特在电视采访中亲口讲,他已于2007年10月19日全部抛空“中石油”股票。他大概是在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累计买入中石油共计5亿美元,截止此次全部抛空中石油后,巴菲特从中净赚了40亿美元,四年累计利润率高达800%!

然而,当巴菲特说他要感谢中石油让他净赚了40亿美元时,一位男主持人在电视上却插入了一句极其精彩的“旁白”,他说:“巴菲特看来也不总是股神,因为就在他卖出全部中石油股票后不久,中石油又上涨了百分之二、三十,不知巴菲特是否后悔?也不知他的公司董事会是否会问责他?”

这是什么话?巴菲特在中石油身上四年净赚800%,难道您还觉得别人赚得不够多?其实,就在风传巴菲特抛售中石油时,就有许多国人媒体及权威股评专家替股神惋惜并鸣不平:“巴老也跑得太快了,不然,他就不止赚40亿美元了,至少他还可以多赚几千万美金!”看看国人替巴老操心的,有意思吧,他们竟然觉得巴老在中石油身上赚得太少了!究竟是我们的投资者傻的可爱?还是巴菲特傻得可爱?

二、究竟是中石油伟大,还是可口可乐伟大?
漂亮女记者问巴菲特:您总是购买伟大的公司的股票,而且从来都是只买不卖。那么,您认为中石油是伟大的公司吗?股神巧妙而“狡猾”地笑着回答,我感谢中石油,我还给它的董事会写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因为中石油让我十分幸运地用5亿美元赚到了40亿美元。中石油的“股票”的确很不错!

漂亮记者继续追问巴菲特:您持有可口可乐和运通股票20年而不卖,为什么现在却抛空了不错的中石油呢?股神有些为难地笑着说:当石油价格30多美元一桶时,我认为石油股票大有投资价值,但当石油价格涨过每桶70美元时(其时,12月份交货的石油价格前天已突破了90美元大关),我认为这很不妙,因此,我选择了卖出中石油。

三、中国有45%的股票市盈率超过100倍,您如何评价中国股市?
最后,漂亮女记者十分专业而直截了当地问巴菲特:目前,中国股市有45%以上的股票市盈率超过100倍,您如何评价中国股市?机警的巴菲特小心翼翼、声东击西地作答:中国股市现在的价格已不如两年前便宜,还是不要冒太大风险的好,因为现在的石油价格太高了,高的有些可怕。

漂亮记者还问过巴菲特一个十分精彩的问题:您一直奉行的“价值投资”是否就等同于“长期投资”?巴菲特明确地表示了否定,他说价值投资要看企业的财务报表,要看企业的成长性。价值投资不等于盲目的长期投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期捂股”)!

注:以上只是笔者通过收看CCTV-2专访巴菲特的电视片(采访内容及播放时间较长,可惜笔者没有复制该节目,采访内容十分精彩,值得大家一看)后的一点感想,别无他意,只是有些感想而已,却不知为此该说点什么?(本博文撰写于2007年10月29日)

錢是比武器更厲害的武器--人民幣的升值與中美

現在很多國人都很關心人民幣升值這個話題,但又不瞭解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的真正意圖何在,現在鄙人就此淺薄的發表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相信大家對80年代的“日本經濟衰退”和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衛戰”吧!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國際投機集團“美國索羅斯財團”搞的,但是,你就沒有想過它背後難道就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持了嗎?下面,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事件的前因後果你就會明白了。

從1980開始的,特別在1990年和1995年,第一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間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一半!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其他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歡呼:只要超過美國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復“正常國家”了!美國人沒有吭聲。

按理說,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國,其經濟也是美國扶持起來的,美國也沒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戰時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國也不可能對盟國日本使用“顛覆性煽動”,眼看著美國是阻擋不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國都在興奮的期待著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那個“歷史性時刻”!日本企業更加瘋狂,美國經濟的象徵——洛克菲勒廣場被日本人買下了!美國的精神象徵——好萊塢被日本人買了!美國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穀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國人民的榮耀感在急劇下滑,民間開始蔓延仇日情緒。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國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發生了,1985年美國拉攏其他五國(7國集團)逼迫日本簽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實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過度”干預外匯市場。日本當時手頭有充足的美元外匯儲備,如果日本央行干預,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勢的太監。美國駐軍、政治滲透、連憲法都是美國人幫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簽廣場協議都不可能。

日本最後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至1988年初.美國要求日元升值。根據協定推高日元,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從協定前的1美元兌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時的1美元兌160日元。由於美國雷根政府堅持認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過口頭干預等形式繼續推高日元。這樣,到1988年年初,日元兌美元的匯率進一步上升到1美元兌120日元,正好比廣場協定之前的匯率上升了一倍

美國人滿足了嗎?沒有。接著看下去,從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當時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當時的日元匯率大致在1美元兌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據美國政府的誘導目標,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兌100日元。以後,由於克林頓政府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日美經濟關係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日元升值的後果是什麼?洛克菲勒廣場重新回到了美國人手中,通用汽車在這個廣場的一賣一買中淨賺4億美元!日資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美國人民勝利了!成功的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我們可以從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後,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大!

可能有些網友還是沒有明白,日元升值怎麼啦?跟我們的談論有什麼關係?日元升值,就是美國對日本的一次經濟阻擊戰!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發展財富大轉移到了美國去了。

下面我給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設我是美國財團,我當然知道1985會發生什麼,假設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4000億日元,進入日本市場,購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日本經濟的蓬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日元開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產假設我已經賺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設了),那就是48000億日元。

這時,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完,然後兌換回美元,那麼,就是400億美元!在5年時間中,我淨賺300億美元!(還是最低假設)。那麼日本呢?突然離開的巨額外資就導致了日本經濟的崩潰!經濟學用詞叫“泡沫經濟破滅”。這就是日本常說的:“失去的十年”。而我連本帶利的400億美元回到美國,你想一想,美國經濟能不旺盛嗎?!!日本“失去的十年”,卻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只是美國財團中的一個,其他財團呢?嘿嘿,而且我的假設還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像美國在這場經濟戰爭的勝利中,到底從日本刮走了多少財富?

美國賺夠了,日元現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堅挺依然和30年前一樣!美元暫時性的貶值,並沒有損害到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場美日的經濟戰爭,以美國完勝而告終!!

美國人玩上癮了。1998年,同樣的手法在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身上又來了一次,這就是亞洲金融風暴!唯一不同的,這次不需要廣場協定了。因為亞洲這些小虎小龍的外匯儲備們直接阻擊就可以大獲全勝!但是,還是沒有戰勝財大氣粗、軍事強盛、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結局大家也看到了,東南亞貨幣在先升後跌中,經濟發展的成果被美國搶掠一空!!

唯一市場硬挺住了索羅斯的進攻而沒有經濟崩潰的就只有回歸後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幾十年的發展果實。當時索羅斯發動世界輿論(包括香港輿論),大肆攻擊香港政府(中國政府)“行政干預市場”,違反市場經濟規則、沒有民主自由,要是當時中國屈服於世界的輿論壓力而不運用“宏觀調控”進行入市干預,那將釀成大禍,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國人向當年的日本那樣因破產而跳樓自殺了!

當時的曾蔭權後來說過:“決定政府入市干預的前一晚,我坐在床頭哭了,不是為我自己,而是怕這個決定如果錯誤了,害了香港,我怎麼向中央政府向市民們交代。”大家現在知道為什麼美國一再要求他國“新聞自由”、“市場經濟”、“民主人權”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礎上了吧,知道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正確性和優勢所在了吧。

美國停手了嗎?沒有,因為我過綜合勢力的增長國力的增強威脅到了美國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第一”的權威,近來“中國公開支持因兒子醜聞陷入困境的安南,指責美國故意借題發揮進行人生攻擊。”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美國心裏就不痛快了,就要整人了,現在強迫人民幣升值就是消弱中國的第一步,各位明白了嗎?知道為什麼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壓上海和北京的房地產市場?知道為什麼中國股市那麼慘了嗎?央行行長周小川在3月還是4月曾說了一件事情:“有一個40億美元的外資在上海炒房地產,已經退出中國了這樣的外資,不要也罷!”明白了嗎?中國股市是一個弱勢股市,很容易被美國財團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鬆對股市的控制,否則中國經濟將會在外資的攻擊中崩潰!前段時間,也就是今年的12月初又有一個240億美元的外資財團撤離中國上海。現在,大家對國家的宏觀調控的優勢有所理解了吧,知道了國家出臺那麼多針對房地產的政策是多麼的明智和及時了吧(檔詳文附在後面,有興趣的可以讀讀)!

現在各位知道為什麼中國要實行國家外匯管制、匯率控制、打壓房地產、控制股市、知道為什麼中國要保持巨額外匯儲備,為什麼最近央行又出臺了新的房地產貸款規定,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要求進出口貿易平衡,為什麼要擴展東南亞貿易市場和歐盟市場,為什麼要加WTO了。

其實中美之間的經濟戰爭,早就已經開場了,而且來來回回過了幾百招了。我們大多數網友還懵懵懂懂的只盯著台海,盯著中亞美軍又多了一個軍事基地。要知道經濟崩潰的災難遠比一場軍事戰爭的後果更嚴重。軍事戰爭不外乎兩種:即“侵略戰爭”和“衛國戰爭”。而軍事上的“侵略戰爭”的最終目的就是打垮對方的一切(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達到佔領對方領土,進行資源掠奪和控制奴役和剝削對方的國民。

這樣的事情中國歷史上沒有少發生,這裏我就不例舉事例了。而如今的美國就是以軍事上的侵略戰爭為手段,達到奴役和剝削對方為目的的真實意圖(對實力弱小的國家而言),看看如今的“伊拉克”就明白了,美國實際上是侵略佔領了伊拉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以此來滿足美國國內巨大的需求量;而對實力強的原蘇聯(原蘇聯擁有制對方死地的核力量),美國就只有發動經濟進攻來拖垮他們,蘇聯的分裂就是最好的例子。

也許有的人要說,那是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和當時蘇聯國內政策導致了原蘇聯因經濟崩潰而解體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進行軍備競賽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當時的美國經濟實力比蘇聯強,所以,美國勝利了而蘇聯解體了。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國現在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沒有冷戰時期的蘇聯強大,相同點是我國同樣也擁有毀滅美國的核武器,只是數量少了一點而已。那在這一輪中,就要看我國領導人的智慧了,建立合理的政策來規避風險,保護自己是當務之急(可喜的是,現在我國已經在這樣做了)。

可是,美國也沒有閑著,而且,作為經濟進攻的第一步他們已經早早的邁出了,向美國“凱雷財團”這樣的世界性投機財團收購中國的“徐州重工”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很多了,在這裏我就不一一例舉了。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控制中國的核心技術,進行世界性的技術壟斷,迫使??量。同時乘匯率沒有變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幣,迫使中國央行大量發行人民幣以應付大量的貨幣兌換需求,為拖垮中國經濟打下伏筆。這還是明的進入,暗地裏的就更無法統計了。

說到這裏,也許有很多人不明白大量美元兌換人民幣的行為與拖垮中國經濟有什麼關係。在這裏,我解釋一下:在沒有大量美國財團惡意湧入中國用大量美元換取人民幣之前,我國的經濟形式是相對穩定的,但是,實際上,我國發行的人民幣的數量遠沒有我國人民積累的財富數量那麼多,因為,任何一種貨幣,只要能保證本國正常的經濟活動就行了,??為印刷貨幣的成本是很高的。

舉個例子:中國有13億人口,平均每人的財富擁有量為1萬元每人,中國總共有13萬億元財富,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財富都帶在身上,這裏就平均一下,平均每個人身上攜帶1000元現金(攜帶量為10%,其實這個量已經是很大了),其餘的存在銀行,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的流動現金量(術語為:現金流量)為1千億元,乘以一定的突變係數,(這裏為了便於計算,就理想的取值100%),也就是說在正常的經濟活動下,中國只要發行2千億人民幣就可以滿足本國的經濟活動了。

而大量的惡意的國外財團的資金湧入中國,表面上是拉動了我國的經濟,是國內的消費量變大,也就是使國內的現金流量的需求變大,這樣,我國為了滿足大眾消費的需求,就會大量印刷和發行人民幣來滿足這種需求(當年的日本就是這樣)。據統計,目前在國際上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有136萬億美元。

其中只要有1%湧入中國進行投機經營,按現在的匯率,我國就要發行10.895584萬億元人民幣(1.36*7.8644=10.695584+0.2=10.895584萬億元),貨幣的發行總量已經超過了我國現有的外匯儲備量(1萬億美元)的10倍 (代改 : 1.39倍),算把中國的全部外匯儲備都拿來也難對付對手,此時,我國的國有經濟就是負9.895584萬億元,不能算上全中國人民的全部財富,因為,國家經濟崩潰了,我們手中的財富也就一文不值了。

如果人民幣升值以後,他們再用手頭的人民幣套取美元,中國國內將會余留大量人民幣。那樣,國人乃至世界將會對中國失去信心,不再儲備和使用甚至拋售手中儲備的人民幣,使中國的外貿活動受挫,最終導致中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對外導致信譽危機從而導致金融危機。就向40年代的通貨膨脹那樣一盒火柴要賣幾百塊。如果我國政府在這次的人民幣匯率這件事上決策錯誤,那麼到時中國近30年來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就可能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最近,國內的經濟形式來看,客觀的將,形式是不容樂觀的。按理說,人民幣升值了,也就是說錢值錢了,應該是以前1塊錢的東西現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買到了;可是現在的國內形式,除了工資沒有漲外其餘的都漲了。

新華網報導說:自8月份開始,北京市場食用油價格震盪上揚。進入11月份,米價、面價、菜價及副食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報導認為,是受國際大豆市場價格上揚的影響,導致食用油價格上升。但是,米麵跟風而漲,25公斤裝的富強粉漲幅達12%以上,500克大米上漲了6分錢。據瞭解,在上海、廣州、深圳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漲升一遍,並持續一個多月,其中麵粉、食用油的最高漲幅分別已達一成和二成。

農副產品漲價說明了我國經濟在發展和提高。同時,以農副產品的漲價來增加農民的收入,維護社會的穩定,給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國內環境,對國家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因為中國農民的數量畢竟占了總人口比例的70%以上嘛。

但是,中國的這四大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漲價決外偶然。持續7個多月的宏觀調控並沒有穩定房價,相反,導致房價的節節攀升。早有經濟學家警告說,地產泡沫將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將引發經濟危機。然而,這種聲音太微弱,現如今的種種跡象表明,通貨膨脹正在步步逼近我們。

對比1996年的東京,1997年的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大房價居高不下的城市,地產泡沫破滅前的跡象已經顯現。試圖為了一已私利而繼續哄抬房價的地方政府,將迎來經濟規律的無情懲罰。因為這一輪的通貨膨脹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出的,可能還不被官方承認,但它實實在在已經來臨了。這種處在萌芽狀態的通貨膨脹選擇了一個導致經濟危機的最好時機——2007年的元旦和春節前。因此,危害性和破壞性更大。如果有一天速食麵也開始漲價時,這場經濟危機已無法遏制了。

柴米油鹽、水電油汽的輪番漲價和全面漲價,對中國的富豪階層的正常生活不構成任何影響,但是千千萬萬的普通市民將要付出更多的財富以維持和原來一樣的生活水準,也就是說,中國的高房價,間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來買單,日本的國民是花了15年的時間,香港的市民就是花了14年。那麼,中國的城市居民要花多少年呢?

應對即將到來的通貨膨脹,國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國的人民幣在國際市場受到美元的攻擊,一年之內升值達5%,而且,還有繼續升值的空間。中國的貿易順差將在人民幣的升值中逐漸縮小,國際市場的風險已在加劇。而國內市場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漲價,將直接影響消費。最後,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幣的發行量,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此爆發。這種危機也可能近在眼前。

人民幣目前在國際貨幣市場的遭遇是中國匯制改革以來沒有過的事,我們目前已經知道美元要幹什麼?但是,還由不得我們把國際市場的問題解決好,人民幣在國內又是這樣的尷尬。在不動產漲價的帶動下,生活必需品全面漲價,形成了國際與國內兩種迥然不同的市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市場將走向資本的過度投機。說白了,對內將加劇中國社會的貧富分化,對外給資本大鱷可乘之機。

如果更深層次的分析,人民幣似乎是遭遇來自不同方面的圍攻,試圖將中國30來年經濟發展的成果逐步蠶食。接下來,生活必需品的漲幅將進一步加劇,市民的購買力進一步下降,國內市場進一步縮小,中國的產能將進一步過剩,最後,必然導致大量的中小企業破產,經濟危機說來就來。

真正要化解這場危機,對目前的經濟局勢來說,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理順房地產市場的管理體制,採取有力措施,堅決把房價降下來,讓城市居民在房價下降的過程中感受中國經濟的力量,從而增強對未來的信心。也許,這是目前最應該做的一件事,儘管已經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高房價的危害性,尤其是對中國社會的破壞更是史無前例。也許現在還不必過於悲觀,一切都應該有轉機。誰都知道中國經濟發生了重大問題,就象一輛出現明顯故障的高速列車,轟轟隆隆往前飛奔,不知何時將會出軌或者顛覆。有經濟學家預言,2008年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屆時,社會動盪不可避免。

那麼,出了這麼大的問題,而問題的癥結究竟何在呢?

發改委專家馬曉河指出:我國正在由某一方面的過剩向全面過剩演變。由於產能過剩,內需不旺,中國產品被迫出口,又導致了大量的貿易摩擦,過分依賴國際市場的風險越來越大。馬曉河舉例說:中國人向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提供了一雙鞋子,可見鞋的產能過剩多少。11月23日,央行副行長蘇甯也表示,中國最終消費占GDP比重已從上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5的52.1%,居民消費率也從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達到歷史最低水準。而在中國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的同時,世界平均消費率達78%—79%,比較起來差別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上面兩位,一位是宏觀經濟的專家,一位是金融權威,但指出的是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因為內需不旺而導致產能過剩,一旦國際市場出現大的風險,中國將有成千上萬工業企業面臨生存的危險。

讓我們再來看看近幾年推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因是什麼:如果總攬中國經濟全局就可以發現,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是投資,二是消費,三是出口,可以說這是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但是,在我國的實踐中是“重投資、重出口、輕消費,”這是問題的表像。為什麼中國人會“重投資、重出口、輕消費,”呢?明知消費是生產力,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力,這是一個淺顯的經濟學常識,但是在宏觀經濟發展的佈局上,連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都不顧及了?

再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一是地方政府重投資,前幾年表現的是“開發區”熱,後來是“基本建設”熱,再後來就是現在的“房地產”熱;二是大中型企業重工業產品出口,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民營企業,只要形成了生產規模,眼光都瞄準了國際市場,大到汽車,家電,小到鞋子,襪子,打火機,一古腦出口。就“投資”熱而言,高房價圈走了老百姓甚至兩代人的財富,還有一代人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就“出口”熱而言,貿易順差繼續加劇,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人民幣升值壓力越來越大。

有經濟學家分析,人民幣自匯率改革以來升值了5%,現在的狀況是有可能2007年一年就要升值5%,相當於前10多年的升值總幅度。那麼這個後果是什麼呢?許多經濟學家諱莫如深,我可以大膽的告訴大家,後果就是人民幣大量從不同管道流出境,國際洗黑錢的勢力乘機介入,甚至可以把中國貪官的錢都洗白了。

可以說,在2007年之前,只聽說外國人到中國來洗錢,這個局面也將因此而改變,中國人終於到外國去洗錢了。再說得深入一點,就是中國人民創造的財富被別人悄悄地“盜走”了,而“盜匪?發改委專家馬曉河先生的話頭上,看看如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產能過剩的解決之道是刺激消費,而刺激消費的唯一辦法就是降低房價。房價不降,中國人對未來的預期必將產生較大的壓力而不敢消費,還有一部分成了房奴無錢消費。馬曉河先生說,中國工業品利用率有半數低於50%,所以,為了減少風險,必須擴大內需。而內需如何才能擴大呢?

中國居民的消費率是38.2%,世界平均消費率是78%—79%

中國居民平均房價收入比是一比十,世界平均房價收入比是一比

兩相對照,中國經濟問題的癥結就暴露出來,是高得離譜的房價將中國居民的財富搜刮一空,還拿什麼去消費呢?所以中國人的消費率創下了歷史新低。有專家預測,中國房價每下降一個點,將為市場一年增加100億以上的消費,而中國房價從2006年前三季度的綜合平均價位上,至少有30%以上的下降空間,也就是說,只要中國房價下降30%,中國市場一年將增加3000億的消費總額,中國經濟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中國民眾也從此能過上好日子。

相反,我國要是領導人的決策事物就控制不好這個局面,我國的經濟將會崩潰,國內將??我國的國力衰弱後,必將遭受外強的軍事打擊。我們都清楚我們現在身處的國際環境有多惡劣。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一定要具備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一是軍事戰爭,二是經濟戰爭。

用戰爭手段奪取別國別人的財富在人類歷史上是很常見的。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還能看到。為了保護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以及可能爆發的軍事衝突,中國一定要建設強大的陸軍,強大的海軍,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天軍(太空部隊)。

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誰佔領了太空這個制高點,誰就掌握了未來戰爭的主動權。任何太空非軍事化的想法,只能是白日做夢!

聖人說得好:落後是要挨打的!中國只有具備了徹底摧毀對手的實力,別人才不敢欺負中國。
同時,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由於國際交流和貿易的全球化,一場新的戰爭—-經濟戰爭,已經取代軍事戰爭,成為當今世界一部分人奪取另一部分人財產的主要手段

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就是經濟戰爭的一個例子。落後的東南亞國家經濟受到了重大打擊。國際金融炒家以經濟手段達到了以往要用戰爭手段才能達到的目標。

在少遲一點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中,時任香港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和財政司司長任志剛,在中國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用大量外匯儲備干預了香港的股票市場。中國中央政府派出了兩名央行副行長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資機構,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扶盤行動。經過幾個月的較量,香港政府成功擊退了國際金融炒家把香港當作提款機的企圖。那次的鬥爭是非常激烈的,香港恒指變動1點,期貨的買賣就會相差2.3億港幣。

香港金融保衛戰雖然過去好多年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沒有強大中國做後盾,會不會發生“八國聯軍”攻打香港的可能呢?畢竟香港政府干預香港股票市場違反了當今國際主流社會的“規矩”。

中國航油(新加坡)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損失5億美元和一位中國國資委職員在倫敦同期投資再次被吃表明中國在金融市場方面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就石油這一項,中國現在每年就要多花幾百億美元。現在是中國需要啥,國際商品市場就漲啥。可以說是“搶你沒商量”。

然而,石油等商品的價格對中國經濟的危害並不是最嚴重的。真正可能對中國經濟的造成嚴重危害是人民幣匯率體系和不斷高漲的房地產市場

我總覺得有人要以人民幣匯率為突破口,搞垮中國的經濟,奪取中國人民的經濟成果。從要人民幣升值和自由浮動的叫喊聲中,我好像聞到了軍事戰爭的火藥味。

現在有一個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得說法,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由市場來決定。

難道市場是有鬼決定的嗎?由市場來決定,聽起來挺公平的,大家都有權。但仔細分析一下,世界上有哪個市場不是由少數人操中的呢?讓人民幣匯率由市場來決定,說穿了就是由他們來決定。

中國政府和人民一定不要忘記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現在外資的相當一部分是埋下的伏兵。它們就等美國把中國的門撞開(人民幣匯價自由浮動),把人民幣捧上天,牟取暴利。

總之,中國一定要建設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強大的陸軍,強大的海軍,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天軍(太空部隊)以應對可能軍事戰爭。同時中國一定要建設熱愛國家,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國際竟爭規則的金融“鐵軍”以應對經濟戰爭。只有這樣,中國的安全,人民的財富才會得到保護!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簡單地令人難以置信,不需學習電腦程式,也不用研讀二吋厚的投資學。巴菲特說:「我們所做的事,不超出任何人的能力範圍,多做額外的工作,不盡然就能得到與別人不同的結果。」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只協助那些樂於接受他的投資建議的投資人,如果你意志不堅,任何投資決策都受市場風吹草動影響,那麼華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能幫你的就很少了!

一:不要理會股市每日的漲跌
這是最具挑戰性的開始!股市是喜悅與悲情交替發作的地方。也正是這樣的行為創造出層出不窮的投資機會,特別是當傑出企業的股價跌到不合理的低價時。如果你相信股票市場比你更聰明,你可以照著股價指數的引導來投資,但是如果你已經做好你的準備作業,並且徹底了解你所投資的企業,那就拒絕市場的誘惑吧!

巴菲特的辦公室裡沒有股票行情終端機,巴菲特認為,如果你打算擁有一家傑出企業的股份並長期投資,但又每一天去注意股市的變動,這顯然不合邏輯。當你忽略市場的變化時,將會驚訝地發現,你的投資組合反而變得更有價值。「在我們買了股票之後,即使股市休市,我們也不會有任何困擾。」巴菲特說:當你將注意力轉向股市,而且在你心中的唯一疑問是:「有沒有人最近做了什麼愚蠢的事,讓我有機會用不錯的價格購進一家好企業的股票?」此時,你已經接近巴菲特的水準了。

二:不擔心經濟情勢
投資人常以一個經濟上的假設做為起點,然後在這個完美的假設裡選擇股票來配合它,巴菲特認為這個想法是愚蠢的。

因為沒有人具備預測經濟趨勢的能力,同樣地,對於股市的漲跌也沒有人可以準確預估。而且,如果你這次預測經濟趨勢或股市漲跌準確代表你選擇的股票會在某一特定的環境裡獲利,你將不可避免地會一再面臨變動與投機。換而言之,不管你是否能正確預知經濟走勢,你的投資組合將端視下一波經濟景氣如何來決定報酬。

巴菲特喜歡購買在任何經濟情勢中都有機會獲利的企業。當然,整體經濟力量可以影響毛利率,但是整體看來,只要堅持投資要訣不管經濟景氣如何變化,就像巴菲特投資的企業應都能獲得不錯的收益。而短線持股,就只能在正確預測經濟景氣時才能獲利。投資與投機的分野不也就一清二楚了嗎?  

三:以經營公司的心態買進股票
巴菲特投資企業時,不論是否參與經營,注意的都是這家企業的營運績效、獲利能力、實質價值,而且以企業主的立場去看待。事實上,股東本來就是業主,原本就該關心這些層面,只是太多投資股票的人把自己看做是投資人,而非股東,所以才會只在意股價的每日變動。但巴菲特證明,以買公司的立場做投資,獲利絕對大於只想賺差價的人。他的投資原則就是『買進好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這種簡單的投資原則,最適用於長期趨勢向上的股價。

四:以管理企業的角度經營投資組合
巴菲特相信,不了解自己應該做什麼的投資人,只有運用廣泛分散的投資策略才能得到報酬。因為嚴格說來,如果這些「所知有限」的投資人想投資,他們應該擁有一大堆股票,並且每隔一段時間清理一次。換句話說,「所知有限」的投資人應該買進指數型基金、並運用平均成本法投資。而成為一個指數型投資人並沒有什麼好可恥的,巴菲特認為,事實上指數型投資人會打敗大多數的專業投資人。

只有當你了解商業經濟學,而且發現五到十家具備長期競爭優勢、價位又合理的公司,如此你才算是個「十分用功」的投資人。那麼,傳統的分散投資策略,對你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若你目前持有的是財務風險最少、且長期遠景最佳的公司,那有什麼理由你會把錢投資在你心目中排名第二十位的企業,而不把錢投入最頂尖的選擇上呢?

你不只要避免賣掉手中的頂尖企業,而且要謹慎地選擇新企業股票。如果這家公司沒有經過你的投資原則檢驗,千萬不要購買。你必須耐心且理性、冷靜地等待適當的企業出現。「不買進或賣出,就不會有進展」這個假設是錯誤的,在巴菲特的想法裡,穩健地安排投資組合、遠比做出數百個聰明的決定來得輕鬆。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Summary)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著

一、經濟的溫度計?

許多外行人總是稱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其實不然。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要證明這點,我不必追溯遠古的歷史,過去五年就是最好例子。一方面,德國經濟成長持平,失業率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證券市場卻增加了三倍。上剛社民黨主席奧斯卡拉封丹在上屆聯邦議院選舉前的競選演說中,不斷對此大加抨擊。其實他對證券市場一無所知。

相反地,在美國,經濟因為就業充分而繁榮,證券市場跟著景氣發展。那裡同樣有過經濟高度發展,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我想引用一個多年前見過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個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樣,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邊。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又再折回來。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覆。最後,他倆同時抵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四公里。

男子就是經濟,狗則是證券市場。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三年的經濟大蕭條結束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就像這個例子,經濟持續成長,也許也有一、兩次的停滯,而證券市場卻漲漲跌跌有上百次之多。
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我們知道,狗是來回奔跑的,證券市場在長期的經濟成長過程中會多次反覆大漲大跌。大漲之後,證券市場雖然很少跌回上漲前的水準,但在這段時間,行情將來回波動得非常厲害,主要受中期性因素影響。

一是貨幣。貨幣對證券市場而言,就像氧氣之於呼吸,或汽油之於引擎一樣重要。沒有貨幣,即使未來形勢大好,世界充滿和平,經濟一片繁榮,行情也不會上漲。如果沒有剩餘的錢,就沒人買股票。我們可以說,貨幣是股票市場的靈丹妙藥。

貨幣+心理=趨勢

但是單靠貨幣,股票市場也不會起變化,還要加上另一個心理因素。如果投資大臬的心理是負的,即沒有人想買股票市場也不會漲。只有在貨幣和心理都呈正面時,股票指數才會上揚。兩個因素都是負面時,指數就會下跌。

如果一個因素呈正面,另一個因素呈負面,發展趨勢就會持平,也就是說,證券市場的行情平淡、無趣,不會出現大幅波動。我的公式由此得出,同時也成為我的信念:
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如果某個因素略占上風,便會透過略為上漲或下跌的指數呈現出來,這要看哪個因素更強。只有當一個因素發生逆轉,使兩個因素同時變成正面或負面時,才會出現行情大漲或大跌。

結論是,如果大小投資者願意,且有能力買股票,指數就會上漲。他們願意購買股票,是因為他們對金融及經濟形勢抱持樂觀看法;他們購買股票,是因為口袋裡有足夠的資金。這就是行情上漲的全部秘密,即使是經濟呈現不利的態勢,都適用。同樣的機制也會起反作用。當一般大眾非常悲觀,負面評價未來,而且缺少現金,一方面因為大眾可以將錢投資到其他地方,例如房地產、儲蓄或債券,賺取更高的利率,一方面也因為貸款取得更加困難。如果缺少想像力和貨幣,指數就會跌到谷底。
我認為對中期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了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的。

如果有很多剩餘資金留在金融機構內流通,據我的經驗,這些流動資金的一部分最晚在九到十二個月之後,便會進入證券交易市場,雖然此時大多數的投資者對股票仍持負面態度。在此階段,第一批的買進交易遇到的是完全淨空的市場,這時指數開始上漲。上漲的指數使大眾對股票產生興趣,於是繼續出現買進交易,吸引新的買主,如此循環不已。

股市評論家和分析家總能為行情上漲找到原因,因為經濟面從來便不是全黑或全白的。如果無法說明當前的經濟現狀,必定會用未來的正面發展來解釋上漲趨勢。接著,正面的評價逐漸改變大眾的態度,貨幣不斷流向股票市場,使行情繼續看漲。

反之亦然。如果貨幣因素是負面的,大素的心理狀態在九到十二個月之後也會轉成負面狀態,即使經濟第一線的消息仍相當正面,如果沒有新的資金,行情還是無法上漲。如果大家期待的指數上揚沒出現,第一批人就會失望地退出股票市場。第一批賣出交易把指數壓低,引發進一步的股票出售,如此循環下去。這時評論家仍然可以找到負面消息,當成指數下探的理由,這時,整個氣氛已經改變了。對於中期的證券市場發展,貨幣至關重要。因此,投機人士必須密切注意影響貨幣的各種因素。

證券市場像二手車市場

我已經解釋過,證券市場不是經濟狀況的溫度計。指數發展經常和市場狀況背道而馳,景氣好的時期,企業把所有資金用於直接投資,過去二十年,特別是美國,並未看到股票回購的現象。

相反地,當企業需要籌措資金時,會向股票市場借錢,提高資本,如此一來,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增加,供給因此擴大。由於資產重組,某些公司甚至還會出售其他公司的股票,導致市場出現數量龐大的新股票。

證券市場和二手車市場相似。每當大汽車公司推出新車種時,汽車銷售商便異常活躍,甚至在價格上對客戶妥協,或免費提供特殊裝備,這時二手車的價格就會下跌。反之,如果新車交貨期要等上幾星期或幾個月,而且新車種並不吸引人,也根本不可能在價格上讓步,這時二手車市場就會活躍起來,價格也隨之攀升。

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便是資本市場上的二手車。如果資本市場充斥許多有趣的新上市有價證券,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就會下跌。但如果新的投資標的愈來愈少,剩餘資金就會流入證券交易所,也就是說回流到「二手車」市場。

後一種情況發生在經濟蕭條時。由於經濟和需求停滯,新投資的利潤效益無法獲得保障,企業因此放棄或延後投資計畫。他們並未透過增資來發行新股票,反而用剩餘資金買回自己公司的股票,以留住股東。當資本積累超過了工業投資的需求時,剩餘資金就會自動流向證券交易所,投資到已經上市的有價證券中。

同時,經濟危機讓很多人害怕失去工作或收入,因此更加處心積慮賺錢,於是消費萎縮,存款增加。一部分的存款會轉移到證券交易所,不管是直接透過投資基金、和基金相關的人壽保險,還是透過其他途徑,結果總是相同:需求增加。因此在經濟蕭條時,就會出現紅利和企業利潤減少,而股票指數卻看漲的現象。

資金閘門等著打開

德國的戰後發展就是典型的經濟形勢和證券市場反向的實例。大規模的重建從一九四八年的貨幣改革開始,當時,證券市場可以運用的資本很少,儘管指數緩慢上升,但股價仍然停留在相對較低的水準,沒有恢復到原來的實際價值,雖然當時的心理因素完全是正面的。

一九五二年以後,工業大規模擴張,景氣吸收了所有可以利用的資金,用於證券交易的資金所剩無幾。每天早晨,我在報紙上都能看到自相矛盾的奇怪現象:公司取得傲人的成續,紅利增加,而指數卻不停下跌。

為了在經濟景氣復甦階段預防通貨膨脹,德國政府採取限制貸款的措施,迫使企業發行新股票或債券。德國最大的幾家企業發行利率超過8%的債券,在當時是非常高的利率,但大家卻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這些債券,雖然大家普遍都很樂觀。

股票市場看來毫無希望,當工業擴張的速度放慢,甚至出現停滯時,聯邦銀行放寬貸款規定,打開資金閘門。吸入第一口「氧氣」後市場重新活躍起來,證券價值直線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多年來被壓抑的漲勢潛力,引發了真正的指數狂飄,因為資金和心理因素同時轉成正面。正如我所確定的,資金是證券市場的氧氣,過去如此,將來亦復如是。

二、固執者與猶豫者

我把證券市場對好、壞消息作出反應的強烈程度,稱為市場技術狀況。和多數人相反,我所理解的市場技術不是圖表、能量圖、隨機分析方法,或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對我來說,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股票掌握在甚麼人手裡?

我把投資者分成兩類:固執的和猶豫的。固執的投資者,是按我的解釋下的投資者和投機人士,長期來看,是證券市場中的勝利者,他們的獲利是由猶豫的投資者支付的。而證券市場中的玩家,就是猶豫的投資者。

固執投資者和猶豫的投資者差別何在?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除了金錢、想法和耐心外,固執的投資者還需要運氣。只要缺少其中之一,都會馬上變成猶豫的投資者。

投資者如果缺乏資金,甚至有債務,就不可能有耐心。似乎永遠都是如此,開始時,一切都是另一番面貌,指數和投資者的設想背道而馳,他不得不在事情對他有利之前,便售股兌現。

投資者如果沒有想法,就不會有策略,在此情況下,也不可能有耐心,因為他只會受情緒支配,隨著眾人起舞,別人買,他也買.,別人賣,他也賣。

如果本來就沒耐心,那麼金錢和想法對投資者也不會有任何幫助。他不可能等到「減一」出現,因為在想法實現之前,只要遇到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會把所有股票賠錢賣掉。

如果他總是一再缺乏最起碼的運氣,那麼總有一天他會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也會因此再次失去耐心。

股票市場的技術狀況,也就是說市場對好消息或壞消息的反應程度,只取決於一個問題,股票是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還是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如果固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了作用,相反地,壞消息卻會以失敗告終。我稱第一種情況為「過度買進」的市場,第二種情況為「過度賣出」的市場。

三、科斯托蘭尼雞蛋

為了正確判斷市場是過度買進,還是過度賣出,大家首先必須了解上漲和下跌的內在結構,因此這兩者必須同時觀察。在證券市場,漲跌是對分不開的搭擋,如果分辨不出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漲的起點,同樣地,如果大家辨別不出上漲的終點,也就預測不到下跌的起點。

根據我的經驗,在證券市場裡,每一次的行情大漲和大跌(無論是股票、債券、原料還是貴重金屬,總之,在任何投機市場)都由三個階段構成:

修正階段;
調整或相隨階段;
過熱階段。

因為漲跌的不同發展階段可以互相轉換,所以我用橢圓表示,並稱之為科斯托蘭尼雞蛋。

A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很少)。
A2=相隨階段(成交量和股票持有人數量增加)。
A3=過熱階段(成交量異常活躍,股票持有人數量大,在X點達到最高)。

B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逐漸減少)。
B2=相隨階段(成交量增加,股票持有人數量繼續減少)。
B3=過熱階段(成交量很大,股票持有人數量少,在Y點達到最低)。

在Al和B3階段時,購買股票。
在A2階段,等待和保留股票。
在A3和Bl階段,售出股票。
在B2階段,等待和保留現金。

我以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八月出現的行情大漲,和隨後發生從當年八月持續到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的行情大跌為例,解釋證券市場循環過程的內在結構。

憂鬱的一九八二

我們從一九八二年橢圓的最低點,即過度下跌階段的終點開始。此時,指數已在谷底滯留一年,在最低點時,《商業週刊》(Business-Week)曾發表了標題為〈股票之死〉的專題文章,報導指出沒有人願意再買股票,大家只對黃金、房地產和各種有形資產感興趣。這種說法並不全然是錯的,由於油價危機,通貨膨脹率上升到兩位數,每個人都設法保護自己的財產,免遭貨幣貶值之殃。但這種說法也並非完全正確,證券交易所裡,半數的真理已成為完全的謊言。雖然表面上已沒人願意再買股票,但在華爾街每天仍然交易著五千萬張股票,這意思味著有五千萬張股票被賣掉,但同時也意味著,有五千萬股票被買進。證券交易所裡每一筆賣出交易都對應著一筆買進交易,否則就不會有成交量,也不會有指數。「沒有人想買」,或「沒有人想賣」這種話是證券交易評論中最愚蠢的措辭。

但在一九八二年那些陰鬱的日子裡,買進五千萬張股票的買主是誰?顯而易見,是固執的投資者。他們在經濟面的消息非常糟糕時,以拋售的價格買進股票,隨後上漲的第一個階段,即修正階段開始了。這個階段由於成交量很少,已經跌深的指數調整到比較切合實際和合理的水準,這時的買主仍然是固執的投資者。一九八二年底,當時比較正面的貨幣因素助長了修正階段。透過之前的高利率政策,美國聯準會成功扼止通貨膨脹,之後長期利率隨之降低。

接著,經濟和政治面的消息愈來愈好,美國從越南戰爭及美國駐德黑蘭使館人質事件普遍存在的恐慌中解脫出來。巨人甦醒,多數人認為他已經死亡,而我由於有二次大戰期間逃亡紐約的經歷,所以一直相信巨人只是睡著了。雷根總統重新喚醒巨人,幫美國人民找回自信。這時股票市場進入第二個階段,我稱之為相隨階段,在這個階段,指數隨著成交量的增加,和各種事件並行發展。事件發展有利時,指數自然隨之看漲,發展不利時,指數便隨之下跌。

八零年代中期,各種事件發展都相當正面。石油價格崩盤,曾讓西方國家陷入能源危機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被擊潰,通貨膨脹率幾乎下降到零。時任聯準會主席的保羅.沃科(Paul.Volcker)得以繼續降低利率,經濟呈現出強有力的成長率,企業利潤膨脹,而由於一場真正的稅務改革,所得稅率降低至28%,營業稅率降至32%,創造出幾百萬個就業機會。

隨著這些十分有利的消息,指數上漲,帶動大家繼續買進股票。在第二階段,即相隨階段購買股票的人,我稱之為混合型買主。他們既固執又猶豫,屬於傳統上對股票感興趣,並且已經積累一定經驗的投資者,他們及時發現開始上漲的指數,跟著投入市場,這些買進使指數繼續上揚。
第二階段發展至此,危險出現,在其他有利事件的推波助瀾下,第二階段會自動過渡到第三階段。猶豫的投資者買進股票,隨著成交量急驟增加,指數一小時一小時向上揚升。指數和氣氛交替升高,指數上揚營造出愉快的氣氛,後者又推動指數繼續上漲。這時指數已不具任何意義,完全由大眾的亢奮情緒決定。

過熱的一九八七

一九八七年初市場進入第三階段,即過熱階段。漲勢持續五年之久,指數上漲了百分之二百,深深吸引了許多民眾。一九八零年和一九八二年期間,猶豫的投資者曾經發誓永遠不再進入股票市場,他們失望地以最低的價格賣掉股票,把錢投資到有形資產,而現在他們想立刻再進入股市。

他們總是在媒體報導指數大漲,並且股票成為所有晚會最重要的話題峙,買進股票。他們的朋友炫耀靠股票賺取了豐厚利潤,在此情況下,他們幾乎不假思索地購買各種已經飆漲很高的股票,不找那些不為人所知、被低估的股票,而是投入朋友們已經從中賺了大錢的股票。總而言之,他們購買的是流行的股票。是誰用創紀錄的高價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當然是低價買進股票的固執投資者。

過熱階段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貨幣因素依然有利行情仍然繼續看漲。直到所有股票從固執的投資者手中,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漲勢才會結束;這時猶豫的投資者已經沒有現金了,他們只有滿手的股票,有些甚至是以融資方式買進的,而固執的投資者則握有現金。這時猶豫的投資者,在等待更猶豫的投資者,用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裡買股票,然而這樣的人並不存在。守著現金的固執投資者不會在這樣的行情下買股票。之後,當貨幣因素變得更加不利時,崩盤一觸即發。

處在亢奮的狀態下,猶豫的投資者感覺不到貨幣因素已在此時轉成負面了。前幾年,貨幣供給額曾是行情上漲的推動引擎,在此期間上任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從一九八七年初到當年夏天,多次調升利率。在資本市場,長期債券利率提高了約兩個百分點。八月,道瓊指數達到二千七百二十二點,耗盡了全部的能量,指數開始進入下跌的第一個階段,即修正階段。

在這個階段,只須少量的賣出交易,就足以使指數下跌,因為市場缺乏新的買主。從八月至十月,指數首先緩慢下跌,投資者愈來愈緊張,下跌的指數又導致大家繼續拋售股票。十月中旬市場進入相隨階段。

星期四和星期五,指數已經分別下跌一百點,跌幅達4%之多,市場氣氛緊張到極點。周末,當時美國的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James.Becker)威脅說道,如果德國聯邦銀行不準備透過降低利率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美國將繼續使美元貶值。這時市場落入下跌的第三階段,即過熱階段。

在這個階段,僅僅下跌的指數就能引起黑色的悲觀情緒,反過來又壓迫價格,指數如秋葉紛紛落下。
十月十九日,那些金童子連最後一個要素──運氣也耗盡了,由於指數在前一週已經嚴重下挫,他們手中的期貨交易很多都須補繳金額,但他們既不願意也無法補繳。於是,十月十九日開始一連串的強制結算,使標準普爾期貨交易繼續探底。指數下跌造成的損失,又使其他期貨交易需要補繳,於是引發第二波的強制出賣,又造成指數繼續下跌。雪崩已無法阻止,除了終止現存的長線期貨交易外,金童子還出售其他短線的期貨交易,以保全他們在華爾街擁有的股票。他們不願賣掉股票,寧願賣空期貨交易,因為這樣更為簡單、迅速,特別是費用低廉。

四、「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在證券交易的輪迴過程中,投資者要怎麼做才能成功?在描述了暴漲和隨之而來的崩盤後,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顯然,你必須是位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在第三階段,也就是在行情下跌的過熱階段,你應該買進,即使價格繼續下跌,也不必害怕。因為,就像老投機家在布達佩斯糧食交易所說的:「小麥跌時,沒有買小麥的人,小麥漲時,沒有小麥。」在上漲中的第一階段,你應該繼續買進,因為這時已經越過了最低點。在第二階段,你應該只作觀策,被動地隨著行情波動,在精砷上做好準備,在第三階段,即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判斷市場處於哪個階段

全部的技巧,就在於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憑著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感覺到市場處在哪個階段,雖然他並不能每次都用言語表達出來。但正如沒有完美無缺的投機一樣,並沒有這方面的教枓書,也不存在大家可以盲目利用的方法。因為假如真是這麼簡單,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裡討生活了。只有藉長期積累的經驗,才能讓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即使最狡猾的投機人士也會出錯,有時為了積累辨別超買或超賣的徵兆、提示和某些信號所需的經驗,他甚至必須出錯。

例如,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這時股票已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他們對不利消息不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相信會出現更好的時機,他們手中的股票都已付清,遂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

相反地,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猶豫的投資者手裡抓滿股票,儘管有利多消息,他們也無法買進股票。固執的投資者雖然有現金,但在這樣的行情下卻不想買進。

成交量提供了另一個訊息。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授資者手裡。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的投資者賣光了所有股票二逅時股票正躺在固執的投資者的保險櫃裡。直到後來,指數上漲時。這些股票才會從保險櫃裡露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但多數情況下,指數此時處在不合理的低點,這種局面應歸咎於大眾的歇斯底里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拋售。這是行情過度下跌中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猶豫的投資者把所有的股票賣掉,甚至包括原來留下來最好的、最抗跌的股票。

但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他們還在等市場恢復元氣,不過如果行情繼續下跌,他們會突然恐懼起來,而把所有股票低價賣掉。

我不同意一般所謂成交量小時行情下滑並不重要的看法。贊成這種觀點的人會說,大眾在還種情況下並沒有拋售股票。但是這沒有說明任何問題,重要的是,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他們今天沒有賣掉股票,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在明天、一個星期後,或一個月後,把所有的股票賣掉。

相反地,當成交量愈來愈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慮。因為成交量愈大,表示股市場愈容易受傷,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

我也反對大家對成交量大時,即有利指數上漲的看法。大家認為,大眾在這種情況下購買股票,是好現象。確實如此,但這只是就他們購買股票的這一天而言。我的意思是,那些猶豫的投資者買股票,真的是好現象嗎?他們下個星期也會買股票嗎?難道這些股票不會在下個月重新出現市場?猶豫的投資者不具有立刻把股票脫手的危險嗎?

反之,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雖然交易者會聲稱這種市場狀況無足輕重。當然,因為經紀人只對大筆佣金感興趣,所以他們認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場沒有意義。然而,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裡,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也會吸引猶豫的投資者,而固執的投資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

普遍一致最明確的訊息,就是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那些不久前還不懂股票的人,就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興趣。當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的悲觀者就會轉而加入樂觀者的行列。

在這段時間,一切有利現象都集中在一起,指數和現實沒有任何關聯,完全退化成沒有意義的單純數字,成為可以隨意撥弄的電話號碼,無須任何客觀冷靜的思考。分析家們的解釋、本益比或每股盈餘這種係數已不再具有從前的意義。大家投機未來,看重的是速度,是工業蓬勃向上發展的速度。

當然,反過來也同樣適用。當媒體氣氛非常負面時,例如八零年代初,《商業週刊》文章中表現出來的那種氣氛,最後的樂觀者變成悲觀者,這時市場就處在熊市第三個階段結束處。在這個階段,利多消息不受重視,情緒悲觀的佔上風,這時投機人士必須進場。這些話聽起來容易,但很難做到。

勇於與眾不同

當同事、朋友、媒體和專家都建議賣掉股票時,採取和這些看法相反的作法,是非常困難的事,尤其對沒有經驗的投資者而言,更難。連那些懂得這個理論,並想遵守的人,也在大眾心理壓力下,在最後一刻改變自己的看法,說服自己:「雖然從理論上講,我現在必須進場,但這次形勢不一樣。」直到後來情勢明朗,即使是這一次,逆向的處理方法仍是最好的方法。大家必須訓練有素、冷靜,有時甚至必須玩世不恭,不理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因此在證券交易所,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所以投資者必須勇敢、全力以赴、明智,甚至表現得自負些。勇敢對自己說:「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

即使投資者能作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在指數過度下跌時買進股票,然而這才是考驗的開始。之後,他還必須有強悍的神經,堅持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繼續下跌。而這也就存在因損失嚴重,而精疲力竭、失去理智的巨大風險。

即使克服了這種障礙,市場開始上漲,投機者還要面對回跌的情形,在指數持續上漲過程中行情回跌總是一再重複出現。如果不明白這種發展過程,就必須重新評估情勢。如果診斷表示只是暫時性的干擾,就要立場堅定,不氣餒。

但如果出現根本性變化,例如戰爭、重大的政治、經濟或金融決策、政府輪替等等無法預料的事時,就必須馬上考慮後果,迫不得已時,還是必須放棄昨天還非常喜歡,且價格很貴的股票。也就是說,投機者必須時刻準備對自己的想法和計畫進行深刻反省。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某個想法,就必須堅持到底,然而當情況從根本上轉變上思識到坐在危船上時就必須儘快脫身。

下個考驗則是在上漲的第三階段。投機者當然可以在這階段開始時,即樂觀態度逐漸取得優勢時,馬上退出市場。遺憾的是,那樣就會錯過豐厚的利潤,因為指數是在第三階段才急遽上漲的。如果貨幣因素始終有利,第三階段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猶豫的投資者雖然已經投資,但貨幣供給額持續擴大,使市場繼續得到資金補給,他仍然可以加碼買進。

這時,投機者不僅要聰明,更要有足夠的見識,在市場普遍亢奮階段,如果貨幣因素突然轉成負面,即使大勢仍然看好,投機者也必須馬上退出市場,絕不可受到樂觀的數字和預測的影響,因為樂觀態度很可能在二十四小時內轉成悲觀態度。投機者必須像男人從壞名聲的房子裡溜出去一樣,從後面的小門離開市場,才不致讓任何人看到他,如果不這樣,很可能會受別人樂觀情緒的感染,重新捲入市場。
我以前說過,為了不受誘惑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投機者乾脆不要去交易所。為了避開危險,不要感染到某種氣氛,就應該繞路,因為這種氣氛就像海岸上的天空一樣,變化無常。

但處在今天這個利用電腦網路和電視即時傳播訊息的時代,想要不理會普遍存在的氣氛,愈來愈難了。我也許該建議:「賣掉電視,拔掉電腦網路連線!」但在日常生活中,各種訊息像潮水般襲來,只有訓練有素、性格堅定的投資者,才能不受影響,剛踏入證券市場叢林的人,就無可避免會被捲進去。
所以過去幾年,我建議大家吃安眠藥,然後買各種好股票,睡上幾年,不要去聽外面的狂風暴雨。接受這個建議的人,後來就能享受到愉快的意外驚喜。

五、圖表可能賺錢,但肯定賠錢

很多人用圖表尋找績優股。經常有人問我,如何看待此事,我的回答早就準備好了:「閱讀圖表是徒勞之事。」儘管如此,我一直都很喜歡看圖表,因為鑑往知來。透過圖表,大家能清楚看到昨天和今天的情況,但也只是如此而已。

多數的圖表主義者都想充分利用「之」字形運動的每個小曲線,並事先畫出未來圖表的走勢線條上逅種想法實在可笑。根據他們所謂的圖表,他們已先入為主的認為,必須在特定的指數間買賣股票。然而我買一種股票,從不知道會以何種指數再把股票賣出去,也許低個20%,也許高出300%。我在實際操作中,認識了幾百名證券玩家每天根據圖表變化進行操作,他們之中沒人成功,相反地,許多人不久後便從交易所消失了。

圖表主義者當然能在這或那,猜出指數的發展趨勢。在證券交易所,只有兩匹馬在賽跑:向上或向下。大家甚至可以不用圖表,或不考慮圖表,也能猜出發展趨勢。狂熱的圖表主義者的最大不幸是,他一剛開始利用他的系統賭博就獲利,那麼他會變得更加狂熱。就像任何賭博遊戲、輪盤、賽馬,也包括圖表系統,最後只有一條規則:大家可能賺錢,但肯定賠錢。

今天,在任何一家銀行和經紀大樓的分析部門,都能找到圖表主義者。他們要在每天的交易活動中「根據圖表」來引導大眾。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對經紀人來說。這類客戶是最好的買賣,他們巧妙地受到擺弄,支付幾百萬元的佣金,他們使經紀人變富翁,卻令自己的遺產繼承人大失所望。

根據玩家的品味,現有幾十種圖表理論,準確規定大家在何時及如何買賣股票。我對這些理論根本沒有看法,但有一條法則適用所有人:圖表主義者不可把客觀的、政治上和經濟的想法考慮進去,必須嚴格堅持他們的圖表理論。因為指數的發展應該是所有相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也包括我們沒有認識到的因素,以及固執的圖表主義者根本不應該知道的因素。整個圖表哲學最終是以一個假設為基礎,如法國哲學家約瑟夫.優貝特(Joseph.Joubert)所說的:「誰要關心未來,就必須帶著敬畏之心接受過去。」

但我特別觀察了兩個圖表規則,饒富趣味,然而這兩條規則卻很少出現在圖表主義者的節目單,這些節目單總涉及個別股票,卻從未涉及整體的股票指數。這就像醫院裡的醫生為了得出某個結論,只觀察自己病人的體溫變化圖,卻認為畫出所有病人的平均體溫曲線,是十分荒唐的事一樣。

我觀察的這兩個規則,涉及雙重底和雙重頂理論,即M和W規則。「雙重底」W指的是,在指數上升過程中上即一次指數的高點不斷被下一次指數高點打破,如果這種現象重複出現幾次,就會讓人得出指數將繼續上漲的結論。但如果圖表幾次顯示出「雙重頂」即M形時,即表明指數極限,也就是說,無法繼續突破的高指數行情,也許有大批股票被售出,只要這個水龍頭不關上,指數就不會上漲。

我們假設,由於繼承遺產,現在有十萬股票等待出售,例如,委託售價定為九十元,如此每當股票的價格接近九十元時,就會有大量股票投入市場,指數便再次下跌,只有當所有的「遺產股票」全部賣掉後,指數才可能重新上漲。同樣的理論也可應用於下跌的指數上,在指數的下跌過程中,新的指數總是低於前一次的最低指數,這表明指數可能繼續下跌。

W形圖形表明,指數回跌後將達到某個無法突破的最低點,也許後面躲著某個想大量購買該股票的大財團,也可能是某個操盤聯合集團,甚至可能是某家大銀行出於心理因素「人為」支撐指數,用證券交易所的行話說是「護盤」。

和W理論是最老的圖表規則,我雖然不是圖表主義者,但這兩個規則常幫我的忙。M和W理論是種相當有趣的現象,是證券投資者能憑藉經驗解釋的眾多現象之一。

但對大多數看圖表的人來說,曲線不僅是輔助手段而已,他們像透過電腦工作的輪盤賭徒一般,對這種系統迷戀不已。許多賭場都有賭博集團,一個人把賭注押在第二個人用電腦算出來的數字上,第三個人拿著計算結果,在他們兩人之間來回跑,他們就這樣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我時常在蒙地卡羅和巴登巴登觀察這些人,大家不用問結局如何。晚上,他們還非常狂妄,堅信自己的運氣,相信找到「那條」數學公式。但到了凌晨三點,他們只求能賺幾個錢,好讓他們重新開始這個完美無缺的系統。大多數圖表主義者都是如此。

六、十律與十戒

不把我早在多年前就列出來的十律和十戒告訴大家,我是不會和讀者告別的。大家在進場和出場,或決定繼續留在證券市場前,如果能夠遵守這些原則,必定可以省下幾馬克的學費。

十律

一、有主見,三思後再決定:是否應該買進,如果是,在哪裡,什麼行業,哪個國家?
二、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三、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四、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五、要靈活,並時刻考慮到想法中可能有錯誤。
六、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面,應該賣出。
七、不時查看購買的股票清單,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
八、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
九、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最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有意想不到的因素。
十、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十戒

一、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二、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三、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四、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五、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它們,也就是說,不要不作決定。
六、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七、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作最後結論。
八、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九、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十、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巴菲特播種可發酵的財富

“投資密碼”難複製 巴菲特播種可發酵的財富

“股神”巴菲特
10月是所有耕耘者的收穫季節——有著“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更能強烈體驗到這一“黃金法則”帶來的愉悅和酣暢。 

由於有報道稱美國颶風造成的損失遠低於預期,投資者普遍認為巴菲特經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保險和再保險業務的盈利今年將大幅增長。受此影響,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遭到了投資者的狂熱追捧。10月5日,該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突破了每股10萬美元大關,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股票。巴菲特再一次以驚世駭俗的傳奇夯實了自己無與倫比的“國際投資大師”之位。

“世界總部”的財富效應
由巴菲特一手創建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經過了40年的風雨洗刷之後如今變得格外亮麗。目前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投資和保險,另外包括傢具、地毯、珠寶、餐館和公用事業等60多家子公司星羅棋佈地環繞在他的周圍。資料表明,截至去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總資產已高達1983億美元。在財富500強中,其賬面價值排名第四。

時至今日,巴菲特仍然親自出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經營業績一直十分突出。由於公司投資和持有聯邦快遞、可口可樂等多家美國大公司的股票不斷增值,今年第二季度,公司收益高達23.5億美元(或每股1522美元),比去年同期猛增了62%。

巴菲特喜歡將哈撒韋公司稱為“世界總部”,而每天巴菲特最喜歡幹的工作就是準時來到“世界總部”閱讀相關報刊。不過,在巴菲特的辦公室中,惟一別致的東西就是辦公桌後面的小櫃子上放著的兩部黑色電話機,巴菲特正是運用它們遙控著他在華爾街的經紀商,並左右和完成了一筆又一筆的資金大挪移和財富發酵的精彩過程。

資料表明,在最近40年的時間中,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均漲幅為11%,而哈撒韋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則為23%左右。有人做過這樣的計算,如果在1956年把1萬美元投資到哈撒韋,那麼這筆投資今天就變成了大約2.7億美元,而這僅僅是稅後收入。因此,在4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哈撒韋公司不僅將數百人帶入了千萬富翁的行列,而且還造就了更多的百萬富翁。
難以複製的“投資密碼”

年逾古稀的巴菲特至今依然保持著無人可替的魅力。只要有巴菲特即將購買或拋售某種股票的傳言(不管是事實還是虛構),股價就會像彈球一樣變來變去,甚至連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致股東信,也已成為全世界傳閱最廣的來自CEO的信件。不過,巴菲特的神秘性已經大大超越了其自身,人們研析這位世界級的投資大師,最終的目的還是試圖跟蹤和把握其“點石成金”的慧眼與聰識。

從20世紀70年代購進被人拋棄的媒體與廣告公司股份,到20世紀90年代大量吃進奄奄一息的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再到於今年在低迷的股市中瘋狂收購康菲石油公司、工業巨頭通用電氣以及UPS快遞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似乎總在重復著第一次買股的特有路徑——尋找被市場嚴重低估的股票,這也就是巴菲特不斷向投資者布道的內在價值高於市面價值的投資理論。

儘管從表面上看巴菲特收購的都是一些“垃圾股”,但巴菲特扮演的並不是一名頭腦簡單的“白衣騎士”。那些被他看中的投資對象,要麼是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如可口可樂公司),要麼是當時還沒有被人們認識的新興行業(如美國運通公司),要麼是被優秀的管理團隊正在拯救的企業(如《華盛頓郵報》)。據此,巴菲特告誡人們在挑選價值股時“如果不懂就永遠不做!”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幾乎被所有的投資者奉為分散風險的潛規則,但巴菲特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之所以如此,巴菲特指出,一個人一生中真正值得投資的股票也就四、五隻,一旦發現了,就要集中資金,大量買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家公司上,如果投資者的組合太過分散,這樣反而會分身不暇,弄巧成拙。當然巴菲特所集中投入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優秀的具備長期成長性的好企業,如美國運通、可口可樂、迪士尼、吉列刀片、麥當勞及花旗銀行等許多大公司的股票。

寓平凡于不俗,集睿智于瞬間。看似簡單的“投資聖經”似乎非常人所能模倣,即使將其爛熟於心未必也能複製創造者的輝煌,這也許正是巴菲特的過人之處。

敢弄大潮的“游泳健將”
由於投資戰績的輝煌,巴菲特被外界神化為無往不勝的超級英雄。然而,這並不是真實的巴菲特,與普通投資者相比,巴菲特所經受的失敗和磨難也許更加沉痛,而其所面對的未來壓力無疑更為沉重。

接手哈撒韋紡織廠既是巴菲特走向成功的起點,同時也使巴菲特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無望的巴菲特不得不將紡織品公司廉價賣給了別人。《華爾街日報》後來報道說,“這是少數幾個讓巴菲特賠錢的商業之一。”

不過,巴菲特並沒有被失敗所擊倒,相反第一個站出來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由巴菲特親自起草的當年年度報告中記載著這麼一段話:“我知道這是一樁很難做的生意……,當時我或者是傲慢自大,或者是天真無知。現在,我吸取了很多的教訓。”

過去的創傷也許隨著歲月的流逝會逐漸得到癒合甚至淡忘,但巴菲特時下必須面對的是哈撒韋公司股票價格的未來市場走勢。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龐大上市公司的陣容中,幾乎所有的上市股票價格都在每股30美元至40美元之間,僅有哈撒韋等極其少數公司的股價達到了6位數。在過去的40年中,哈撒韋的股票市值已經由最初的1800萬美元上升到了目前的400多億美元,如果保持先前23%的增長率,哈撒韋的股票市值到2027年可能達到7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目前國民生產總值的10倍。然而,這種結果連巴菲特本人也連聲說“不”。而如果哈撒韋不能保持歷史上的增長記錄,原先那些熱心的投資者者是否還會對其一往情深呢?

“經歷過無數次的沉浮,我們最終取得了成功。”樂觀的巴菲特總是喜歡用古羅馬詩人沃格爾的著名詩句回望過去,而對於將來的把握,那句“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一直在游泳”的巴氏經典語錄似乎已經告訴了人們答案.

巴菲特的獲利秘訣
巴菲特是當今世界具有傳奇色彩的證券投資家,他以獨特、簡明的投資哲學和策略,投資可口可樂、吉列、所羅門兄弟投資銀行、通用電氣等著名公司股票、可轉換證券並大獲成功。以下我們介紹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贏家暗語:5+12+8+2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準和2項投資方式。

五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複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
A.買什麼股票;
B.買入價格。

八項投資標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鍵。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二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
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
B.營運毛利;
C.負債水準;
D.資本支出;
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長期制勝的法寶:遠離市場
透徹研究巴式方法,會發覺影響其最終成功的投資決定,雖然確實與“市場尚未反映的資訊”有關,但所有資訊卻都是公開的,是擺在那裏誰都可以利用的。

沒有內幕消息,也沒有花費大量的金錢。是運氣好嗎就像學術界的比喻:當有1000隻猴子擲幣時,總有一隻始終擲出正面。但這解釋不了有成千上萬個投資人參加的投資競賽中,只有巴菲特一人取得連續32年戰勝市場的紀錄。

其實,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不同的投資哲學與邏輯,不同的投資技巧。在看似簡單的操作方法背後,你其實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簡單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對華爾街那群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的種種非理性行為感到不解。也許是人在市場,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後離開了紐約,躲到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裏去了。

他遠離市場,他也因此戰勝了市場。

Thursday, August 28, 2008

財政支絀少開車 調低稅率稅基增

美國政府部門和民間機構近日公布的二份報告,頗有參考價值,茲簡略評論如下。

一、
美國國家超級公路交通安全局去周公布的數字,顯示交通死亡人數,今年六月和二○○六年六月比較,下跌百分之三點六,交通部長彼德絲認為數字令人鼓舞,並把之歸納為下述四項因素所形成─「汽車結構較前堅固」、「公路較前安全」、「交通警察嚴格執行交通規例」及「司機更注意安全駕駛」,看似頭頭是道,卻是典型未做調查「臨時爆肚」的一派官腔。事實上,近年汽車設計注意舒適、省油,在結構上,調查期間內出廠的車不比舊車佳,公路常年在維修中,談不上現在的較過去安全,交通警只是如常執勤,並無新的安全指引,至於司機安全意識提高,更與現實脫節,因為開車同時講手機、聽iPods是新的潮流,而這些「動作」會影響駕駛的注意力,對安全只有負面影響。

那麼,是什麼使交通意外事件下降?答案只有經濟不景或消費者的實質收入追不上物價升幅。這即是說,個人財務緊絀迫使消費者不得不減少日常開支,而消費彈性高的項目,即使是日常必需品,亦在裁削之列。眾所周知,汽油價格居高不下,失業情況並無改善,經濟衰退在門外徘徊,自愛或因「銀行收遮」已無未來錢可動用的消費者少用汽車多用公共交通工具(今年六月美人駕車里數較去年同期少一百二十二億里〔12.2 billion miles〕),等於駕車次數不若過往經濟旺盛時頻仍,使用量減少,在一般情況下,與之成正比的意外率相應萎縮。一句話,交通意外減降,是經濟不景(或消費者擔心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不景快將來臨)消費者撙節開支的結果。不難想像,失業率高企,駕車上班的人減少,實際收入下降(原油價格相對上升),動輒駕車購物、「兜風」消遣的人不像過往之甚,路上交通不若過往擠塞,交通意外因而下降。在網上瀏覽「交通安全局」同名網站的統計,可見一九九一年的交通意外驟降,和其時經濟「插水」有關;九十年代中期交通意外突增,亦是經濟復甦有以致之……。

《雅虎新聞》昨天有題為〈高油價令交通意外下降〉的新聞分析,它把這種現象全部歸功於加侖汽油高企四美元水平,文章引述密歇根大學交通研究所羅列不見於「交通安全局」網站的資料,顯示過去十個月,每月平均交通意外死亡數字,較對上一年跌百分之四點二,而今年三月和四月,和去年同期比較,更分別急跌百分之二十二點一和百分之十七點九,該研究所負責人認為這是油價已高至消費者負擔不起的水平(加侖價三點二美元是所謂「均衡點」〔Tipping Point〕,超逾此價,消費者便開支「失衡」),被迫少用汽車帶來的必然後果;他還預期今年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將在三萬七千以下,為一九六一年以來的最低數字。一九六一年甘迺迪就任總統時,加侖汽油三十一美仙,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創三萬六千二百八十五人的新高紀錄;七二年達五萬五千六百多人,為歷史最高紀錄,其後由於安全帶的強迫實施及汽車、公路質量不斷提高,交通意外死亡人數長期在四萬二千人水平;去年為四萬一千零三十九人。

消費者使用私家車的意欲,受高油價的衝擊,已沒有過去那麼旺盛,這是否意味對汽油需求下降引起近來油價急挫?筆者持否定看法。近來油價回降是高處不勝寒的必然後果,而此中還有好淡投機者鬥法的因素。筆者依然相信石油供不應求(格魯吉亞以至伊朗局勢在在令供應趨於不穩定),在有商業價值的代用能源未大量生產前,石油跌後必會大升!

二、
美國稅務基金會(taxfundation.org)剛公布一項編號第一百四十一的「歲入真相」(Fiscal Fact No.141),指出二○○一─○三年度的稅務寬減,政府「除笨有精」,由於稅基(tax base)因此擴大,對日後稅入之增加有利。

此次小布殊上台後不久的「德政」,對低入息階層,百分之十五所得稅率降至百分之十;高收入階級的稅率,則由百分之三十九點六下調至百分之三十五。結果相當不錯,稅率下降,政府的稅入減少了,但報稅者較前增加,「集腋成裘」,令庫房的進賬下降幅度不致吃不消(在百分之二十五至四十之間);而由於納稅人增加,等於擴大稅基,這對提高未來稅入有幫助,那意味減稅令稅收下降是短期不利長期有利。

稅率調低的好處,人所共知,此為低稅會刺激納稅人更加勤奮甚至超時工作、從事高風險高收入的工作、傾向創業、放棄收取稅網外(如現金或禮物)的回報,結果不僅經濟更上層樓,而且上報的「應納稅款」上升─稅率雖然下降,政府的稅收遲早增加。「歲入真相」的實證研究舉出不少美國的實例,這裏不轉述了。

不過,筆者要提醒鼓吹低稅的本地論者,香港並非實行累進稅制,大部分納稅人都繳納標準稅率;單一稅率的好處說不盡,但對低入息階級尤其是墜入標準稅羅網的納稅人不公平,這種情況若不改善,社會和諧便不易實現。

畢 菲 特 點 解 唔 買 匯 控 ?

近 日 是 上 市 企 業 公 佈 業 績 的 高 期 , 上 市 企 業 的 業 績 始 終 是 股 價 的 最 終 保 證 , 當 大 市 不 濟 時 , 業 績 好 的 企 業 , 股 價 依 然 會 下 跌 , 但 是 , 這 只 是 短 期 的 表 現 , 長 期 而 言 , 股 價 一 定 會 反 映 企 業 的 好 業 績 。 近 來 股 神 畢 菲 特 已 公 開 說 正 在 物 色 優 質 而 且 超 值 的 股 票 。
這 是 不 是 說 股 神 認 為 整 體 大 市 已 經 見 底 , 熊 市 就 快 結 束 ?
不 是 的 , 熊 市 尾 聲 的 時 候 , 股 價 跌 得 太 殘 , 股 神 也 不 一 定 有 機 會 買 入 , 因 為 股 神 買 股 票 的 方 法 經 常 是 與 企 業 董 事 局 商 議 之 後 通 過 注 資 購 買 企 業 發 行 的 新 股 , 股 價 過 殘 時 , 董 事 局 也 不 想 低 價 發 行 新 股 , 分 薄 現 有 大 股 東 的 利 益 。
此 外 , 在 大 熊 市 中 , 也 不 是 所 有 股 票 的 價 格 會 下 跌 , 有 些 更 會 逆 市 上 升 , 有 些 則 在 股 價 調 整 、 下 跌 了 某 一 個 幅 度 之 後 , 就 會 止 跌 回 升 。
熊 市 發 展 至 今 , 有 人 已 經 受 不 了 熊 市 所 帶 來 的 恐 懼 、 憂 慮 而 決 定 賣 光 股 票 , 套 回 現 金 , 希 望 之 後 能 以 更 低 的 價 格 入 市 , 也 有 人 仍 然 生 活 在 恐 懼 、 憂 慮 中 , 滿 手 高 價 買 入 的 股 票 。
兩 種 情 況 都 是 不 健 康 的 , 只 持 有 現 金 而 沒 有 股 票 的 人 , 一 心 一 意 以 為 自 己 會 在 低 價 再 次 入 市 , 但 實 際 上 , 經 驗 告 訴 我 們 , 這 類 人 極 少 有 膽 量 在 低 價 時 再 入 市 , 有 些 人 賣 了 股 票 之 後 再 入 市 , 卻 發 現 再 度 「 坐 艇 」 , 又 一 次 被 套 牢 , 只 好 又 一 次 賣 掉 股 票 。

續 渣 7 成 現 金 3 成 股 票
只 要 這 種 行 動 重 複 幾 次 , 對 股 市 的 信 心 就 全 部 崩 潰 了 , 將 來 , 熊 市 結 束 、 牛 市 來 臨 , 他 們 也 只 會 當 成 熊 市 的 反 彈 , 不 敢 入 市 , 一 直 得 等 到 新 的 牛 市 再 度 炒 得 火 熱 , 股 價 又 再 創 新 高 才 再 度 入 市 , 又 一 次 走 向 高 價 接 火 棒 的 道 路 。
手 上 完 全 沒 有 現 金 , 只 有 被 套 牢 了 的 股 票 , 然 後 天 天 生 活 在 恐 懼 憂 慮 中 , 更 是 不 健 康 , 始 終 會 因 為 捱 不 過 恐 懼 的 壓 力 而 以 更 低 的 股 價 賣 掉 股 票 。
現 在 , 最 理 想 的 分 配 是 持 有 7 成 現 金 及 3 成 股 票 , 這 批 股 票 必 須 是 PE 低 、 股 息 高 。
那 麼 , 到 底 甚 麼 股 份 符 合 低 PE 、 高 股 息 的 條 件 ?
當 然 是 我 的 愛 股 匯 控 。 咦 ? 我 天 天 說 匯 控 好 , 為 甚 麼 股 神 畢 菲 特 從 來 就 沒 有 垂 青 過 匯 控 ?
我 的 答 案 是 因 為 股 神 無 法 以 低 價 大 手 買 入 , 所 以 不 買 。
前 文 說 過 , 股 神 很 少 在 市 場 掃 貨 , 股 神 買 股 是 大 量 的 買 , 若 在 市 場 買 , 就 會 買 貴 了 股 價 , 股 神 多 以 注 資 的 形 式 入 股 , 但 匯 控 資 金 雄 厚 , 不 需 注 資 , 股 神 也 就 沒 機 會 入 股 匯 控.

內地房產Game Over

8月27日,周三。恒生指數升408.06,收21464.72;成交609.8億元。8月期指升325點,收21411點;9月期指升350點,收21363點,期指倒掛現象又再出現。江銅(358)升9.5%,因上半年獲利增加32%;中移動(941)升3.5%,因半年獲利上升44.7%;中國遠洋(1919)升8.2%,因半年純利升一倍;中鋁(2600)升6.3%,因澳洲力拓公司與中鋁母公司組成公司;大昌行(1828)升8.4%,因半年獲利升38%;中化化肥(297)升6.4%,因半年獲利升一倍。

花旗推介江銅,估計今年每股獲利1.708元,升21.7%,P/E五點九倍,目標價24.1元。

人行夥銀監落指令
今年有唔少人估信貸壓碎(credit crunch)嘅結束點,甚至反彈點,而佢地忘記咗淡市莫估底嘅教訓,因此愈買愈低、愈低愈買,結果損失慘重。有讀者打電話嚟問反彈同當頭起有咩分別?一、當頭起升幅最少20%;二、一浪高於一浪(即喺次低點才入市);三、50天移動平均線重返250天線之上;四、當頭起喺熊三出現後先出現(熊三P/E喺八至十二倍之間)。

利用上述幾點分析依家嘅形勢仍係熊二(因恒指P/E喺十二倍之上),理論上只有反彈而冇上升。客觀形勢係美國房地產狀況喺度轉壞緊。去年係防危機年,今年係小心謹慎年。

今年5月開始嘅熊市二期,家吓仲睇唔到盡頭,剔除港股直通車影響,我地只係返番去消息公布前嘅20000點水平;今年8月前景展望肯定較去年8月差,驚恒指20000點遲早失守。

我老曹唔信美國樓價復甦前美股可出現牛市,港股有40%受美股影響,即係呢方面唔使諗,另外40%係受中國因素影響,中國GDP正進入增長放緩期;剩番20%先係本地因素。

如9月恒指再唔大升,恐怕第四季恒指20000點將失守。

新加坡淡馬錫基金宣布進一步增持美林到13%至14%(去年12月24日共吸納9.4%美林,其後美林股價跌55%,最近宣布再增持)。淡馬錫同時係渣打(2888)及新加坡星展銀行最大股東,亦係栢克萊銀行、印度ICICI銀行,以及印尼、南韓和巴基斯坦等地區銀行小股東,淡馬錫投資組合中40%係銀行股。

繼國務院指示「救經濟唔救股市」後,央行同銀監會聯合下發〈關於金融促進節約集約用地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嚴格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各大商業銀行已接此通知並對房產信貸作緊急調整,禁止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專門用於繳交土地出讓價款嘅貸款。銀行唔可以籌借資金買地;禁止銀行參與房企購地而增加銀行連帶風險;嚴格限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項目貸款管理;對利用農村集體土地開發商業性房地產,唔可以發放任何形式貸款;對購買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住房城鎮居民,唔可以發放住房貸款。

招商銀行研究發展中心研究董事王瓊表示:「該通知說明政府要求銀行收縮房貸資金,對房地產市場嚟講,肯定係壞消息。政府政策係保證銀行免受地產下跌影響,而犧牲房地產!」

中國人唔好自大
呢次北京奧運令全球中國人都感到自豪!一吐自鴉片戰爭以嚟中國人受列強侵略時嘅忍氣吞聲。呢次奧運盛況未必絕後但肯定係空前;作為中國人自豪無妨,但千祈唔好自大,過去中國人被人地睇唔起,變成家吓中國人睇唔起人地!

末日博士麥嘉華近期分析能力唔錯;去年10月股市回落後,佢估計原材料價格今年下半年起回落,理由係全球流動性收緊,依家已證明佢嘅分析係啱。本周一佢再估計唔少商品價格跌幅約50%,部分跌幅家吓已超過50%,但商品牛市未死,經大幅下調後牛市持續。近日調整只係1980至99年或2001年商品熊市結束後出現七年牛市嘅中期性調整,估計明年起再上升。

Mohamed El-Erian之前協助管理哈佛大學350億美元捐贈基金,去年上升23%(賺咗57億美元)。今年佢專心寫When Markets Collide: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the Age of Global Economic Change,呢本書主張喺新興市場股票投資最多唔超過總資本10%、其他OECD國家15%、美股15%(新興市場股票必須喺美國掛牌,代表該公司會計制度被一般性接納。P/E更要較過去五年P/E G為低,以免過度高估)。佢今年對新興市場股市睇得幾淡。

反而對地產及商品睇得幾好,佢認為最少應各佔總投資25%。

滬深三百指數跌0.27%,收2325.29。喺下跌過程中能量有所放大,令人擔心2284點低位又再失守,令跌幅擴大;小心黎明前嘅黑暗先係最黑暗。

標普/Case-Shiller指數代表美國二十個大城市房價今年第二季下跌15.4%。另一份OFHEO(Office Of Federal Housing Enterprise Oversight)報告顯示樓價過去一年只跌5%,第二季只較第一季下跌1.4%。

非地產公司鳴金收兵
美元因德國商業信心指數回落而上升。高盛報告認為,政府注資可挽救房利美及房貸美令美滙指數見77.5,如再升少少(例如78點),便可確認美元轉弱為強。7月15日至家吓美元兌歐羅升8%、兌英鎊升9%及兌日圓升5%。自2005年起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去年7月16日見頂;短短一個月人民幣滙率回落近300個基點,見6.84元兌1美元。今年6月中國外滙儲備增加咗119億美元,當月貿易順差213.5億美元及直接投資資金96.1億美元,即6月份出現190.6億美元資金淨流出,係中國資本流動首次為負數,為新近出爐嘅熱錢係咪正選擇流出中國?提供咗有力嘅證據。人行副行長蘇寧喺接受最新一期《中國金融》雜誌專訪時亦明確指出,外滙資金大量流入,導致外滙存款大幅上升,不但加劇流動性過剩矛盾,亦加大通貨膨脹及資產價格上升壓力,唔排除未來可能出現集中流出而衝擊經濟嘅風險。從蘇寧嘅講話,市場普遍理解為決策層已高度關注熱錢開始流出所帶嚟嘅風險。

由8月8日奧運開幕起計,內地AB股雙雙直線下挫;出現連續五天淨賣出八億股A股,B股跌幅更達16.6%。業內人士認為,8月外資正加速退出中國股市。過去熱錢大規模流入,隨住內地股市及樓市逐步冷卻,熱錢正逐步撤離呢兩大市場,轉而存入銀行賬戶,賺取升值收益。一旦人民幣升幅放緩甚至停止升值,呢D所謂熱錢就好快咁離開中國。

人民幣持續兩年多以嚟升值,加上滬深股市兩年牛市,內地房價走高,2005及06年流入熱錢已有相當豐厚嘅賬面利潤,面對趨勢判斷出現分歧嘅今年,選擇離開中國係一個明智選擇。一位外資銀行界人士亦表示,外資喺中國嘅投資利潤早已超過咗預期,係時候撤退矣。

從外滙賬上今年6月起已出現負增長,代表國際熱錢自今年6月開始由中國境內撤退!7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更進入下跌通道,進一步證明外資離開中國。8月8日起連續多天AB股回落,代表8月份熱錢撤離速度喺度加快。不過,亦有利好一面,就係有利出口,幫助中小出口企業擺脫困境及令中國通脹率加快回落。

內地樓價一再下跌,成交量日益萎縮,若干份由地產行業協會組織撰寫嘅建議書亦被送達國務院。一位國家發改委官員最近向媒體表示,中央調子已經定下嚟,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同時繼續採取緊縮政策。因此單獨對房地產領域鬆綁,至少依家唔符合中央整體思路。

過去上市公司熱衷進軍房地產,隨着房地產市場景氣下滑,一D公司開始將資金撤離房地產,例如五洲明珠宣布轉讓2006年設立嘅濰坊五洲明珠房地產有限公司股權;6月份中遠股份公司亦宣布將持有三家房地產公司嘅51%股權轉讓。天相投顧地產行業分析師周炯認為,今年製造業資本退出地產現象愈嚟愈多。過去有三百多家上市製造業公司涉足房地產,今年嚟唔少喺度撤資。五洲明珠表示,如果公司地產項目繼續開發下去,至少仲要1億元資金,家吓將其轉讓不但日後唔使繼續投入,仲可以攞番一D資金去投資主業。

據了解,大多數涉足房地產嘅製造業企業係中小規模,難與實力規模相對較大嘅上市房企相比,形成融資難度大。唔少資金來回拆借,一旦房地產業務出咗問題,上市公司成個資金鏈就發生斷裂。加上地產業務下滑亦令公司業績出現大滑坡影響咗股價,例如紅豆股份本業係紡織服務,去年上半年嚟自房地產業務收入1.87億元,佔總收入27%;今年上半年嚟自房地產業務收入跌到5549.83萬元,令公司業績好難睇。若房地產市場景氣繼續下滑,將有更多非房地產上市公司撤軍。中國監管機構周一宣布更改國家保險條例,准許保險公司投資房地產。

明年商品價再升
鎳價今年跌咗30%,去年年中至依家跌咗60%已令鎳礦無錢賺。世界經濟進入增長放緩期。受美國次按危機影響,歐洲、英國同日本齊齊出現GDP增長率放緩或負增長,估計可令油價短期回落。雖然係咁,由2001年起廉價石油時代已結束,2004年廉價資金時代亦結束;由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鈎開始,因貨幣供應上升及信貸大幅增長,令全球資產價格大升期宣布結束。呢個泡沫長達三十五年,帶嚟Anglo-Saxon地區房地產狂潮。呢個狂潮自去年8月次按危機出現而正式結束,美國、歐洲及英國家庭開始勒緊褲頭過日子及減債;好似1990年後日本或1997年第三季起嘅香港人。全球進入一段低GDP增長期及OECD國家資產減值期。

以金價去劃道指,可見道指由1980年起步到2000年見頂,即上升四十倍後回落!商品股超級牛市喺2000年開始,ASX200 Resources Index 喺今年5月見頂,至今跌幅達25%,情況有D似2006年5至9月跌幅達24%或去年7及8月跌幅達19%。回落相信係受次按危機影響,令全球GDP增長率放緩(2006年5至9月嗰次係受制於美元利率見5.25厘),尤其係中國GDP增長率由去年高峰期11%逐步跌到只得8%,對商品價格產生一定壓抑作用。估計明年首季開始,商品價格又再止跌回升;反之,美股回落期相信只完成一半,估計喺明年年中前改變唔到方向。美股熊市喺2000年已開始,透過減息喺2003年再回升;去年10月以指數計見新高,如扣除美元購買力,高位仲唔及2000年;情況有D似1966至82年,美股牛市由1982至2000年長達十八年;調整九至十二年係好正常嘅事。從信貸周期睇,儲蓄率要回升到佔收入8%,美股先見底(今年第二季儲蓄率佔收入2.6%)。

2006年美國證券公司透過銀行發行大量浮息票據(floating-rate notes)作為購買股票之用。摩通分析員Alex Roever估計,明年年底前到期票據共7870億美元,較過去十六個月到期者多出43%。只係9月到期已達950億美元,代表證券公司要大量拋售證券還錢。

10 Things Your Bank Won't Tell You

1. "Our branches are there to sell you, not serve you."
In the late 1990s bank branches were considered outmoded relics soon to be replaced by ATMs and Internet banking. But just the opposite happened: In 1998 there were 89,000 bank branches in the U.S.; by 2007 there were 97,000. Why? The industry realized consumer banking was profitable and that despite the predictions of Silicon Valley wonks, the main criterion consumers use in choosing a bank is proximity, says SNL Financial analyst Jennifer Payne.

But branches aren't just about convenience; they're a bank's primary sales floor. Brochures for services as varied as retirement accounts and home loans are on display, and everyone from the teller on up is trained to make a sale. That's because in the current low-interest-rate climate, it's harder to generate revenue from interest alone. Many players in the industry have been trying to boost fee- and service-based income, so if a teller sees you have a mortgage, he might suggest you meet with a loan officer to discuss a home-equity loan. Says Greg McBride, a senior financial analyst at Bankrate.com, "The more products a customer has with a bank, the more likely he is to stay with that bank."

2. "Our fees will only go up."
With the economy slowing and big losses looming in the mortgage market, banks are looking for reliable revenue streams. Hence punitive fees — for overdrawing your account, say, or using a competitor's ATM — are increasing. The average ATM service charge doubled between 1998 and 2007, and overdraft fees brought in $17.5 billion in revenue in 2006, up from $10.3 billion in 2004, according to the Center for Responsible Lending. Rubecca Hegarty, a married mother of three in Woodridge, Ill., says she often pays upwards of $100 a month in overdraft fees to Chase, since, like most banks, it changes the order of purchases so that large debts get paid first —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incurring fees on smaller purchases. JPMorgan Chase says it does this because big payments like a mortgage are more important to consumers, so they get priority.

Revenue from penalties can be addictive for banks, say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 Gail McGovern, but "they're going to face problems from angry customers, which leads to big call-center bills, employee dis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3. "We change our interest rates all the time."
Regardless of what your credit card agreement says, you can never be sure how much interest banks will charge you. For example, nearly all cards have a default rate — as high as 30 percent — which banks apply when you've done something wrong, usually after two late payments in 12 months. But some banks have cut that to one, says Curtis Arnold, founder of CardRatings.com.

Banks can also change the terms of your agreement, raising rates when they like (though you can opt out and pay off the balance at the old rate as long as you never use the card again). Bank of America did that recently, upping many cardholders' rates from 10 or 12 percent to 27 percent or more, even though they'd done nothing wrong. "There's no clarity on what criteria can lead a bank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says Robert Manning,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onsumer Financial Services at the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t's a black box." A Bank of America spokesperson says the company periodically reviews the credit risk of its accounts and adjusts rates accordingly, adding that in the past year 94 percent have had no increase.

4. "College campuses are a gold mine for us."
Students are the customers of the future, and banks are increasingly courting them, sometimes right on campus. More than 120 universities have cut deals with banks to issue student-ID cards that are also ATM and check cards. Schools can make millions from these deals, sometimes even taking a small cut of individual purchases.

For more SmartMoney Magazine features, turn to the August issue.
Students are also a hot market for credit card issuers; banks will make private deals with alumni associations to get contact info for students, parents and even ticket buyers to university athletic events. Card companies cut deals to set up booths on campus, and Chase even inked a deal with Facebook to display ads and set up a Chase group on its Web site.

The problem? Mounting credit card debt among college kids, for one. "Universities don't negotiate on behalf of students," says Manning. "They're negotiating the best deal for the university." A spokesperson for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ays don't blame schools — banks would market to students anyway, and universities at least try to get the best rates they can for students.

5. "In debt? The courts won't help."
Since the late 1990s banks have been including mandatory arbitration agreements in their contracts for many of their products, including auto loans, checking accounts, home-equity loans and credit cards. Such agreements prohibit you from suing and instead require you to use an arbitrator — someone picked by the arbitration firm named in your credit card contract to hear the dispute and decide the outcome.

While these clauses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to thwart class-action suits, the banks have also been using them for debt collection, says Paul Bland, anattorney with consumer-advocacy group Public Justice. There are even times when consumers, often victims of identity theft and unaware of the debt, aren't present when awards are handed down against them.

A recent suit against an arbitration firm brought by the San Francisco city attorney noted that arbitrators ruled in favor of banks in 100 percent of the 18,045 California cases brought against consumers from January 2003 through March 2007. "From the consumer perspective, it's a nightmare," says Bland. If a bank brings arbitration against you, hire a lawyer and request a hearing — in person.
6. "We're excited about your trip to Europe too!"
It's not bad enough that the dollar is hovering near historic lows against most major currencies, but when you travel overseas, every transaction comes with big fees attached. Take out cash from an ATM in London and you'll get hit with a foreign-transaction fee, plus a fee for using a competitor's ATM. All told, it can cost up to $7 just to withdraw $200. Credit card purchases aren't much better. Visa and MasterCard charge 1 percent of the purchase for converting currency. And the issuing banks may take another cut, which can bring the total to 3 percent of your purchase price, says CardRatings.com's Arnold. "If people don't travel overseas very often, they just don't think about it," he says.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see which of your cards charges the lowest overseas-transaction fee. If you travel a lot, Arnold recommends a Capital One credit card, which charges no overseas-transaction fees (even refusing to pass on Visa and MasterCard's 1 percent fee to customers). Also, ask your bank about partnerships with foreign banks. Bank of America, for example, partners with Barclays Bank, saving its customers $5 per withdrawal from the latter's ATMs in the U.K.

7. "For all the fine print, we don't disclose very much."
Bank documents come loaded with small type, detailing terms and conditions. But good luck finding out exactly what you're signing up for when you open an account. Last year 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sent investigators to see how well banks explained their fees and other conditions to potential customers. Though banks are required by law to make this information available, the GAO found that one-third of the branches it surveyed didn't provide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Worse, more than half didn't have any fee info on their Web sites.

Nessa Feddis, senior counsel at the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 questions the report's methodology — banks failed the test if investigators waited more than 10 minutes for the information — and defends the lack of data online. Banks are afraid of leaving old, inaccurate info on their site if terms change, she says. But without details on fees, consumers can't make informed choices. "Banks are not complying with the law," says Ed Mierzwinski, consumer program director with the U.S.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 "People need more information so they can shop around for the best deal."

8. "Your money might be better off elsewhere."
Banks offer lots of ways to earn interest on your money — among them, simple savings, CDs, money-market accounts and IRAs. But they don't always yield the best return. The average savings account, for example, pays about 0.5 percent interest. But even in this low-interest-rate climate, you can do better — 3 percent or more — if you shop around. "It pays to be a free agent," says Bankrate .com's McBride. "There is tremendous disparity in the returns available."

Banks have been expanding into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for a decade or more,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wealth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brokerage services, even insurance. The well-off customers who use these are a bank's most profitable; they keep the highest balances and are less sensitive to fees, says Maryann Johnson,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wealth market management at the ABA. That's something to remember when you talk to a bank's investment advisers: Many are paid a commission on investment products, says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Craig DuVarney, meaning they often go for the easy sale. "They don't have the harder discussion about estate planning, tax bracket and liquidity," says DuVarney. Johnson sees it differently; she says banks take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and that their wealth managers serve much the same purpose as financial advisers, with bonuses for not only sales but also dollars invested, new clients, and even customer retention.

9. "When it comes to banks, smaller is sometimes better."
Banks have been consolidating like crazy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1990 the top 10 banks controlled 25 percent of the market; now they have half. This gives customers of large banks vast networks of free ATMs and branches across the country. But it hasn't been entirely good for consumers, says Arthur E. Wilmarth Jr., a professor a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School. Though big banks offer many conveniences, they can come at a price: high fees. In 2006 the 10 largest banks generated 54 percent of revenue from fees and service charges; by contrast the 10 smallest banks generated just 28 percent from those sources.

Not only do big banks bring in more fee income, but they also pay outless interest. According to FDIC data, smaller banks generally pay higher interest on savings accounts and other products. For example, in 2006 the 10 largest banks paid an average 1.87 percent in interest for savings accounts, while the smallest banks paid 4.37 percent. "The largest banks are no longer worried about being undercut on price," Wilmarth says.

10. "Your online account info isn't necessarily accurate."
Online banking has changed the way people handle their finances. They can pay bills online, transfer funds, track payments and get a more detailed view of their bank account than ever before. Unfortunately, it may not always show the proper balance. With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ATMs, check cards and direct deposits, banking has gotten more complicated. ATMs and online bank statements will show deposits available before the money is actually in your account. Using your debit card at a gas station or to reserve a hotel room, for example, can put a hold on funds. Some merchants may be slow to send in charges. And banks can sit on deposits — an out-of-state check may take up to five days to clear. Add to that the constant reordering of debits and your account balance can quickly become a moving target — hard to track accurately day to day. "Banks use different algorithms to process payments than what you see online," says Harvard's McGovern. "It gives you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10 Things Millionaires Won't Tell You

1. "You may think I'm rich, but I don't."
A million dollars may sound like a fortune to most people, and folks with that much cash can't complain — they're richer than 90 percent of U.S. households and earn $366,000 a year, on average, putting them in the top 1 percent of taxpayers. But the club isn't so exclusive anymore. Some 10 million households have a net worth above $1 million, excluding home equity, almost double the number in 2002. Moreover, a recent survey by Fidelity found just 8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think they're "very" or "extremely" wealthy, while 19 percent don't feel rich at all. "They're worried about health care, retirement and how they'll sustain their lifestyle," says Gail Graham, a wealth-management executive at Fidelity.

Indeed, many millionaires still don't have enough for exclusive luxuries, like membership at an elite golf club, which can top $300,000 a year. While $1 million was a tidy sum three decades ago, you'd need $3.6 million for the same purchasing power today. And half of all millionaires have a net worth of $2.5 million or less,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rm TNS. So what does it take to feel truly rich? The magic number is $23 million, according to Fidelity.

2. "I shop at Wal-Mart..."
They may not buy the 99-cent paper towels, but millionaires know what it is to be frugal. About 80 percent say they spend with a middle-class mind-set, according to a 2007 survey of high-net-worth individuals, published by American Express and the Harrison Group. That means buying luxury items on sale, hunting for bargains — even clipping coupons.

Don Crane, a small-business owner in Santa Rosa, Calif., certainly sees the value of everyday saving. "We can afford just about anything," he says, adding that his net worth is over $1 million. But he and his wife both grew up on farms in the Midwest — where nothing was wasted — and his wife clips coupons to this day. In fact, most millionaires come from middle-class households, and roughly 70 percent have been wealthy for less than 15 years, according to the AmEx/Harrison survey. That said, there are plenty of millionaires who never check a price tag. "I've always wanted to live above my means because it inspired me to work harder," says Robert Kiyosaki, author of the 1997 best seller Rich Dad, Poor Dad. An entrepreneur worth millions, Kiyosaki says he doesn't even know what his house would go for today.

3. "...but I didn't get rich by skimping on lattes."
So how do you join the millionaires' club? You could buy stocks or real estate, play the slots in Vegas — or take the most common path: running your own business. That's how half of all millionaires made their money, according to the AmEx/Harrison survey. About a third had a professional practice or worked in the corporate world; only 3 percent inherited their wealth.

Regardless of how they built their nest egg, virtually all millionaires "make judicious use of debt," says Russ Alan Prince, coauthor of "The Middle-Class Millionaire." They'll take out loans to build their business, avoid high-interest credit card debt and leverage their home equity to finance purchases if their cash flow doesn't cut it. Nor is their wealth tied up in their homes. Home equity represents just 11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total assets, according to TNS. "People who are serious about building wealth always want to have a mortgage," says Jim Bell, president of Bell Investment Advisors. His home is probably worth $1.5 million, he adds, but he owes $900,000 on it. "I'm in no hurry to pay it off," he says. "It's one of the few tax deductions I get."

4. "I have a concierge for everything."
That hot restaurant may be booked for months — at least when Joe Nobody calls to make reservations. But many top eateries set aside tables for celebrities and A-list clientele, and that's where the personal concierge comes in. Working for retainers that range anywhere from $25 an hour to six figures a year, these modern-day butlers have the inside track on chic restaurants, spa reservations, even an early tee time at the golf club. And good concierges will scour the planet for whatever their clients want — whether it's holy water blessed personally by the Pope, rare Mexican tequila or artisanal sausages found only in northern Spain. "For some people, the cost doesn't matter," says Yamileth Delgado, who runs Marquise Concierge and who once found those sausages for a client — 40 pounds of chorizo that went for $1,000.

Concierge services now extend to medical attention as well. At the high end: For roughly $2,000 to $4,000 a month, clients can get 24-hour access to a primary-care physician who makes house calls and can facilitate admission to a hospital "without long waits in the emergency room," as one New York City service puts it.

5. "You don't get rich by being nice."
John D. Rockefeller threatened rivals with bankruptcy if they didn't sell out to his company, Standard Oil. Bill Gates was ruthless in building Microsoft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software firm (remember Netscape?). Indeed, many millionaires privately admit they're "bastards in business," says Prince. "They aren't nice guys." Of course, the wealthy don't exactly look in the mirror and see Gordon Gekko either. Most millionaires share the values of their moderate-income parents, says Lewis Schiff, a private wealth consultant and Prince's coauthor: "Spending time with family really matters to them." Just 12 percent say that what they want most to be remembered for is their legacy in business, according to the AmEx/Harrison study.

Millionaires are also seemingly undaunted by failure. Crane, for example, now runs a successful company that screens tenants for landlords. But his first business venture, a real estate partnership, went bankrupt, costing him $20,000 — more than his house was worth at the time. "It was the most depressing time in my life, but it was the best lesson I ever learned," he says.

6. "Taxes are for little people."
Most millionaires do pay taxes. In fact, the top 1 percent of earners paid nearly 40 percent of federal income taxes in 2005 — a whopping $368 billion —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That said, the wealthy tend to derive a higher portion of their income from dividends and capital gains, which are taxed at lower rates than wages (15 percent for long-term capital gains versus 25 percent for middle-class wages). Also, high-income earners pay Social Security tax only on their first $97,500 of income.

But the big savings come from owning a business and deducting everything related to it. Landlords can also depreciate their commercial properties and expenses like mortgage interest. And that's without doing any creative accounting. Then there are the tax shelters, trusts and other mechanisms the superrich use to shield their wealth. An estimated 2 million Americans have unreported accounts offshore, and income from foreign tax shelters costs the U.S. $20 billion to $40 billion a year, according to the IRS. Inde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want to establish an offshore fund," says Vernon Jacobs, 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in Kansas who specializes in legal foreign accounts.

7. "I was a B student."
Mom was right when she said good grades were the key to success — just not necessarily a big bank account. According to the book "The Millionaire Mind," the median college grade point average for millionaires is 2.9, and the average SAT score is 1190 — hardly Harvard material. In fact, 59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attended a state college o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AmEx/Harrison.

When asked to list the keys to their success, millionaires rank hard work first, followed by education, determination and "treating others with respect." They also say that what they absorbed in class was less important than learning how to study and stay disciplined, says Jim Taylor, vice chairman of the Harrison Group. Granted, 48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hold an advanced degree, and elite colleges do open doors to careers on Wall Street and in Silicon Valley (not to mention social connections that grease the wheels). But for every Ph.D. millionaire, there are many more who squeaked through school. Kiyosaki, for one, says the only way he survived college calculus was by "sitting near" the smart kids in class — "we cheated like crazy," he says.

8. "Like my Ferrari? It's a rental."
Why spend $3,000 on a Versace bag that'll be out of style as soon as next season when you can rent it for $175 a month? For that matter, why blow $250,000 on a Ferrari when for $25,000 it can be yours for a few weekends a year? Clubs that offer "fractional ownership" of jets have been popular for some time, and now the concept has extended to other high-end luxuries like exotic cars and fine art. How hot is the trend?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say they plan to rent luxury goods within the next 12 months, according to a survey by Prince & Associates. Handbags topped the list, followed by cars, jewelry, watches and art. Online companies like Bag Borrow or Steal, for example, cater to customers who always want new designer accessories and jewelry, for prices starting at $15 a week.

For Suzanne Garner, a millionaire software engineer in Santa Clara, Calif., owning a $100,000 car didn't make financial sense (she drives a Mazda Miata). Instead, Garner pays up to $30,000 in annual membership fees to Club Sportiva, a fractional-ownership car club in San Francisco that lets her take out Ferraris, Lamborghinis and other exotic vehicles on weekends. "I'm all about the car," she says. And so are other people, it seems. While stopped at a light in a Ferrari recently, Garner received a marriage proposal from a guy in a pickup truck. (She declined the offer.)

9. "Turns out money can buy happiness."
It may not be comforting to folks who aren't minting cash, but the rich really are different. "There's no group in America that's happier than the wealthy," says Taylor, of the Harrison Group. Roughly 70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say that money"created" more happiness for them,he notes. Higher income also correlates with higher ratings in life satisfaction,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by economists at the 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But it's not necessarily the Bentley or Manolo Blahniks that lead to bliss. "It's the freedom that money buys," says Betsey Stevenson, coauthor of the Wharton study.

Concomitantly, rates of depression are lower among the wealthy, according to the Wharton study, and the rich tend to have better health than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says James Smith, senior labor economist at the Rand Corporation. (In fact, health and happiness are as closely correlated as wealth and happiness, Smith says.) The wealthy even seem to smile and laugh more often, according to the Wharton study, to say nothing of getting treated with more respect and eating better food. "People experience their day very differently when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Stevenson says.

10. "You worry about the Joneses — I worry about keeping up with the Trumps."
Wealth may go a long way toward creating happiness, but the middle-class rich still can't afford the life of the billionaire next door — the guy who writes charity checks for $100,000 and retreats to his own private island. "What makes people happy isn't how much they're making," says Glenn Firebaugh, a sociologist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It's how much they're making relative to their peers."

Indeed, for all their riches, some 40 percent of millionaires fear that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will decline in retirement and that their money will run out before they die, according to Fidelity. Of course, it may not help if their lifestyle is so lavish that they're barely squeaking by on $400,000 a year. "You can always be happier with more money," says Stevenson. "There's no satiation point." But that's the trouble with keeping up with the Trumps. "Millionaires are always looking up," says Schiff, "and think it's better up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