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ING to catch the market bottom? It can't be done. But we'll show you a way to take the guesswork out of bottom fishing. You might not be investing at the exact bottom, but the difference is smaller than you would expect.
Stock markets in the region have fallen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few months amid much uncertainty and negative sentiment. Yet, there is cause to believe that things will be better in a couple of years. The question is, should you wait until the market heads lower to invest?
The answer is that most people will never catch the exact bottom. Case in point: The Singapore stock market bottomed out in March 2003. Now, how many of you went out and invested all your money in March 2003? Yet, there is a way that you can more or less catch a low in anticipation of better times two to three years on.
This method requires you to divide your money into three to five portions and invest it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 perhaps once or twice each month. Let's see how this achieves the objective of going in when the market is generally low while controlling your risk if markets were to drop further.
But first, look at the prospects two to three years out. This is important since you wouldn't invest if you think that markets will be worse three years later.
The forecast earnings growth of many Asian markets are all very healthy for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with most Asian countries likely to show earnings growth of over 10 per cent. Asian economies are also expected to report positiv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this year and next, despite the weakness in the US economy. Current valuations of various Asian markets are also looking attractive. For example, the Singapore stock market is trading at a forward 2008 price earnings ratio of just 12.5 times, which is very low by historical standards. So, with this backdrop, will negative sentiment continue into the next three years? This is unlikely, and based on fundamentals, we forecast that Asian markets will be higher by that time.
But wait, what if markets remain stable, or they suddenly rise in the meantime? In the short term, we cannot predict how markets will move. So, trying to guess the exact moment when markets have hit bottom is futile.
Let's say there is an Asian fund that is trading at $1 currently. We think Asian stocks have been partly influenced by the negative sentiment in the US and have been sold down even though there are clear signs that the Asian economies are expected to show healthy growth. So, we are pretty confident that Asian stocks are going to be higher two years on though we don't pretend to know how they will do in the next three months. Now, it is certainly low enough to buy into Asian funds if you are planning to hold them for at least two to three years, but what of your fears of markets going lower in the interim? We will show you how splitting your money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solves this problem.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the market can either fall, stay stable, or rise.
Scenario One: Asian markets fall another 20 per cent in the next few months. Ouch! So our Asian fund which is currently $1 will be $0.80. But it eventually rises 50 per cent from there, in line with rising Asian markets. So in three years, its price becomes $1.50. The price of the fund falls to $0.80 over next three months before rising again. The bottom is in May.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first table, in this scenario you would make a profit of over $2,000. That works out to a 68 per cent gain on your investment. You have to fight some fear, though, as your investment drops before it climbs, but you gain the most profit in this case.
Scenario Two: The price of the fund rises to $1.20 over the next three months and continues to rise. The bottom was in March (now): Your profit is much less in this scenario because the market started rising immediately. But a 37 per cent profit over three years is still pretty good. In this case, although you do not gain as much profit, you have the happiness of seeing your investment rise almost as soon as you bought it.
Scenario Three: The price of the fund stagnates at $1 over the next three months and then rises. The bottom is the entire three-month period from March to May: In this scenario, the danger is boredom. The price of the fund does not move for the three months and you may wonder if it was the right time to get in. But you eventually make a 50 per cent profit so there should be no complaints.
As you can see, if you invest part of your money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then regardless of what happens to the markets in the short term, you will still come out with gains as long as the markets eventually recover and move up. More interestingly, would it really make that much difference if you used this method versus catching the exact bottom?
As you can see from Table 4, getting the exact bottom does best but the difference is actually not that significant in this example. Anyone who has ever tried to catch a market bottom will understand how difficult it is. If the market is going down or not moving at all, tell yourself to wait one more week, and then another week.
Then, when it rises a little, you will think that it might be temporary because it has not fallen to a low enough level for you. (Incidentally, the 'low' level at which you decide to buy tends to get shifted downwards as the market drops because you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negative.)
In the end, you will likely buy in at a higher price from the bottom. Or worse, you might never buy as you wait and wait. When the markets are higher, you want them to drop back to the level that you had originally set for buying - but they never do.
So, our view is that markets have fallen low enough such that investing with a two to three-year horizon should net us good gains. By investing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you ensure that you get in at a generally low level and when markets rebound, you will be rewarded. Furthermore, investing this way takes the guesswork out of finding the exact bottom and gives you the psychological will to invest in spite of the prevailing negative sentiment. So while you cannot get in at the exact bottom, you can at least be sure that you did buy in low.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自强不息 勤以静心,俭以养德 天地不仁, 強者生存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Asia's Growing Role in Financial Markets
China and India are expected to grow at 9% or more annually for the next two decades, with the rest of East Asia following at 7.5%. Asia is expected to produce 50% of the world's GDP by 2030, regaining the position it hel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when China and India produced more than one-third of global income.
Asia's recovery of its 18th-century position is on course. The people of Asia can mast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eded in this high-tech digital world.
Will a U.S. Recession Spread to Asia?
The sudden drop in American investor confidence caused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NYSE, triggering selloffs in the stock markets of China and India and leading the way for huge decline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Asean nations.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rs had invested their clients' monies in all of these markets. Expecting all markets to decline, they sold down their holdings worldwide in a dramatic, synchronized fall. But China's and India's economies are no longer as dependent on exports to U.S. and EU markets as they used to be. While they may lose some percentage points in their growth rates, they still should be able to reach 6% to 8% growth annually.
This economic downturn will mark the first time that when America sneezes, Asia doesn't catch a cold. Yes, Asia will be affected, but not as severely.
Because China and India will not experience a recession, Japan,South Korea, Taiwan and the Asean countries will avoid it. Hence, Asian stock markets will rise from their lows of the selloff to reflect the real strength of their economies.
Asia's recovery of its 18th-century position is on course. The people of Asia can mast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eded in this high-tech digital world.
Will a U.S. Recession Spread to Asia?
The sudden drop in American investor confidence caused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NYSE, triggering selloffs in the stock markets of China and India and leading the way for huge decline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Asean nations.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rs had invested their clients' monies in all of these markets. Expecting all markets to decline, they sold down their holdings worldwide in a dramatic, synchronized fall. But China's and India's economies are no longer as dependent on exports to U.S. and EU markets as they used to be. While they may lose some percentage points in their growth rates, they still should be able to reach 6% to 8% growth annually.
This economic downturn will mark the first time that when America sneezes, Asia doesn't catch a cold. Yes, Asia will be affected, but not as severely.
Because China and India will not experience a recession, Japan,South Korea, Taiwan and the Asean countries will avoid it. Hence, Asian stock markets will rise from their lows of the selloff to reflect the real strength of their economies.
曾渊沧@股友通讯录 - 二月份 - 2008
去年十月,根据我自创的对数线性回归线显示股市已经见顶。当时我已向大家建议得加倍小心。后来,股市果然见顶回跌,回跌的速度也很快。根据最新的对数线性回归线显示海峡时报指数已回落至中间红线位置,并开始出现小幅度的反弹。这条线表示海峡时报指数的长期平均走势线。换言之,目前的股价已属于“合理”。去年十月是严重偏高,2003 年是严重偏低。
我们再看看移动平均线图。海峡时报指数在1 月22 日已出现短期见底的现象,因为2 月22 日的新浪底已比1 月22 日高。这表示已经出现一浪高于一浪的现象已出现。
因此,从技术上而言,目前股市极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反弹浪。当然,记着,只是比较大的反弹,而不是新的牛市。熊市才开始4 个月,不会这么快结束。现在如果有兴趣搏一搏短线反弹可以搏,长线投资仍然需要耐的等待。
除了技术上的理由说明目前有很大的机会出现反弹浪,另两个重要的原因有新加坡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以还富于民为主题,大量向社会注入资金,以减低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还有,三月份是大量大企业公布业绩的时候,2007 年的业绩是良好的。好的业绩及不错的股息率对股价有一定的支持。
搏短线反弹的最佳对象是银行股。所有的银行股在之前都受到美国次级房屋贷款的打击,业绩公布后,情况也比较明朗。
另一种防守性的股市新科工程、地铁这类收入业务稳定的股。漫漫熊市,挨得过才是英雄。因此,搏反弹也不要太勇。
我们再看看移动平均线图。海峡时报指数在1 月22 日已出现短期见底的现象,因为2 月22 日的新浪底已比1 月22 日高。这表示已经出现一浪高于一浪的现象已出现。
因此,从技术上而言,目前股市极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反弹浪。当然,记着,只是比较大的反弹,而不是新的牛市。熊市才开始4 个月,不会这么快结束。现在如果有兴趣搏一搏短线反弹可以搏,长线投资仍然需要耐的等待。
除了技术上的理由说明目前有很大的机会出现反弹浪,另两个重要的原因有新加坡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以还富于民为主题,大量向社会注入资金,以减低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还有,三月份是大量大企业公布业绩的时候,2007 年的业绩是良好的。好的业绩及不错的股息率对股价有一定的支持。
搏短线反弹的最佳对象是银行股。所有的银行股在之前都受到美国次级房屋贷款的打击,业绩公布后,情况也比较明朗。
另一种防守性的股市新科工程、地铁这类收入业务稳定的股。漫漫熊市,挨得过才是英雄。因此,搏反弹也不要太勇。
Residential: Speculators have a hard time to offload thei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Times, subsales of the properties last year after being bought from developers in the same year indicates a steep drop in the volumes but not the price levels suggesting that speculators are holding on for higher prices.
The number of subsales dropped by 66.7%, 69.1% and 39.1% in the high end,mid tier and mass market segments respectively in 4Q07. However, the average gains made from subsales over the developer sales in 4Q07 were steady at 34% in high end (vs full year gains of 20%), 21% in mid tier ( vs full year gains of 23%) and 17% in mass market segment (vs full year gains of 16%).
We think that speculators are having a hard time to offload their properties as there are no takers. The buyers are adopting a cautious wait and watch approach resulting in a steep drop in the sales volumes. Channel check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cases where speculators have dropped their price expectations by 15-20% in the high end segment and yet the buyers are not purchasing.
We maintain our cautious outlook for the Singapore residential property segment especially the high end and mid tier segment. We expect the correction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 level of subsales as a percentage of overall sales which averages to around 21.5% for the high end, 13% for the mid tier and 5.5% in the mass market in the previous two quarters.
The number of subsales dropped by 66.7%, 69.1% and 39.1% in the high end,mid tier and mass market segments respectively in 4Q07. However, the average gains made from subsales over the developer sales in 4Q07 were steady at 34% in high end (vs full year gains of 20%), 21% in mid tier ( vs full year gains of 23%) and 17% in mass market segment (vs full year gains of 16%).
We think that speculators are having a hard time to offload their properties as there are no takers. The buyers are adopting a cautious wait and watch approach resulting in a steep drop in the sales volumes. Channel check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cases where speculators have dropped their price expectations by 15-20% in the high end segment and yet the buyers are not purchasing.
We maintain our cautious outlook for the Singapore residential property segment especially the high end and mid tier segment. We expect the correction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 level of subsales as a percentage of overall sales which averages to around 21.5% for the high end, 13% for the mid tier and 5.5% in the mass market in the previous two quarters.
The $34 trillion problem
Twice I have asked Alan Greenspan what he consider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U.S. economy, and both times he has answered immediately with a single word: Medicare.
He isn't so worried about the trade deficit and the housing crash; he figures market forces will sort them out. But Medicare is something else - a multitrillion-dollar problem that's about to get dramatically worse, and one that nobody wants to talk about. You'd think that the greatest threat to America's economy would be Topic A for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But it's actually a topic they hate to touch.
Especially now. An analysis of their speeches shows that last year Senators Hillary Clinton, John McCain, and Barack Obama would occasionally mention the Medicare mess. But recently, with the economy slowing and voters feeling insecure, all three candidates have turned more populist: Their economic talking points are about feel-good reassurances, not about facing hard realities.
Unfortunately the day of reckoning is imminent. Sometime in the next President's first term, Medicare Part A (hospital insurance) will go cash-flow-negative, and it's all downhill from there. Medicare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and subsidies to more than 40 million old and disabled Americans. As the country ages, Medicare and Medicaid (for those of any age with low incomes) will devour growing chunks of U.S. economic output. So will Social Security, but its cut of GDP should stop increasing around 2030. The federal budget has averaged about 18% of GDP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If that average holds and if the rules of our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s don't change, then by 2070, when today's kids are retiring, Medicare, Medicaid, and Social Security will consume the entire federal budget, with Medicare taking by far the largest share. No Army, no Navy, no Education Department - just those three programs.
But wait - the situation is actually much worse. Those estimates, reported in the latest Financial Report of the U.S. Government, assume that Medicare payments to doctors will be slashed drastically, by some 41% over the next nine years, as required by current law. It won't happen. Every year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Congress has overridden the mandatory cuts. As for future cuts, the Financial Report says drily, "Reductions of this magnitude are not feasible and are very unlikely to occur fully in practice." So in reality, Medicare will go into the hole even faster than official projections reflect. And they show that if Medicare had to be accounted for like a company pension fund, it would be underfunded by $34 trillion.
Obviously those long-term scenarios won't happen, because they can't happen - we won't be shutting down the Army, Navy, and so on. But it's easy to see why the candidates don't want to discuss it. As you listen to them, keep three points in mind:
Pain-free remedies won't do the job. All three major candidates, on those rare occasions when they mention Medicare's finances, stress how they'll make the system more efficient, eliminate errors, and improve incentives. That's all wonderful, but it won't be nearly enough. Only John McCain has hinted at what else will be required, including means-testing and limits on benefits. Give him major points, but it's unlikely we'll hear much more on that theme.
Any mention of trust funds is bogus. They're too complicated to explain here, bu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no piles of money are socked away to cover future Medicare expenses. Any money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pay out this year, it needs to take in this year, and every year.
Tax and spending plans must Include Medicare. We'll hear plenty of budget proposals over the next eight months. But without changes to Medicare, they're meaningless. Medicare will eventually overwhelm everything else in the budget, except for the interest on the mushrooming debt to pay for it.
If this i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U.S. economy and the candidates haven't told us what they'd do about it, they haven't told us a thing.
He isn't so worried about the trade deficit and the housing crash; he figures market forces will sort them out. But Medicare is something else - a multitrillion-dollar problem that's about to get dramatically worse, and one that nobody wants to talk about. You'd think that the greatest threat to America's economy would be Topic A for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But it's actually a topic they hate to touch.
Especially now. An analysis of their speeches shows that last year Senators Hillary Clinton, John McCain, and Barack Obama would occasionally mention the Medicare mess. But recently, with the economy slowing and voters feeling insecure, all three candidates have turned more populist: Their economic talking points are about feel-good reassurances, not about facing hard realities.
Unfortunately the day of reckoning is imminent. Sometime in the next President's first term, Medicare Part A (hospital insurance) will go cash-flow-negative, and it's all downhill from there. Medicare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and subsidies to more than 40 million old and disabled Americans. As the country ages, Medicare and Medicaid (for those of any age with low incomes) will devour growing chunks of U.S. economic output. So will Social Security, but its cut of GDP should stop increasing around 2030. The federal budget has averaged about 18% of GDP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If that average holds and if the rules of our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s don't change, then by 2070, when today's kids are retiring, Medicare, Medicaid, and Social Security will consume the entire federal budget, with Medicare taking by far the largest share. No Army, no Navy, no Education Department - just those three programs.
But wait - the situation is actually much worse. Those estimates, reported in the latest Financial Report of the U.S. Government, assume that Medicare payments to doctors will be slashed drastically, by some 41% over the next nine years, as required by current law. It won't happen. Every year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Congress has overridden the mandatory cuts. As for future cuts, the Financial Report says drily, "Reductions of this magnitude are not feasible and are very unlikely to occur fully in practice." So in reality, Medicare will go into the hole even faster than official projections reflect. And they show that if Medicare had to be accounted for like a company pension fund, it would be underfunded by $34 trillion.
Obviously those long-term scenarios won't happen, because they can't happen - we won't be shutting down the Army, Navy, and so on. But it's easy to see why the candidates don't want to discuss it. As you listen to them, keep three points in mind:
Pain-free remedies won't do the job. All three major candidates, on those rare occasions when they mention Medicare's finances, stress how they'll make the system more efficient, eliminate errors, and improve incentives. That's all wonderful, but it won't be nearly enough. Only John McCain has hinted at what else will be required, including means-testing and limits on benefits. Give him major points, but it's unlikely we'll hear much more on that theme.
Any mention of trust funds is bogus. They're too complicated to explain here, bu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no piles of money are socked away to cover future Medicare expenses. Any money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pay out this year, it needs to take in this year, and every year.
Tax and spending plans must Include Medicare. We'll hear plenty of budget proposals over the next eight months. But without changes to Medicare, they're meaningless. Medicare will eventually overwhelm everything else in the budget, except for the interest on the mushrooming debt to pay for it.
If this i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U.S. economy and the candidates haven't told us what they'd do about it, they haven't told us a thing.
Tuesday, March 11, 2008
散户的优势在哪里?
股市中,投资者常常抱怨庄家如何如何奸诈狡猾,抱怨主力有技术的优势、有人才的优势、有信息的优势,有实力的优势。
其实散户投资者也有许多主力庄家所没有的优势,比如散户有快捷灵活的优势,有易于操作的优势、另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时间成本的优势。
主力的资金虽然强大,但都是有时间成本的,而且绝大部分资金的利息是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的。这些资金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发挥强大的威力,但是,天长日久,主力就不堪重负了。市场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每到长假来临前,都会有部分流动性强的主力资金撤出股市,这就是时间成本造成的结果。
散户则完全不同了,散户由于资金数额小,时间成本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好事的散户自己计算时间成本,那也不过是帐面上的,用不着真的支付高息,更没有严格的期限要求。
股市投资重要的是扬长避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回避自己的劣势。
没有信息优势就不要乱打听消息;
没有资金优势就不用和庄家硬拼;
没有技术优势就不要随便参与短线炒作;
静下心来,仔细研判未来行情中可能发动的主流热点,从中长线的角度,在股价被低估时择机买入,充分发挥自己的时间成本优势,誓与庄家比耐心。
其实散户投资者也有许多主力庄家所没有的优势,比如散户有快捷灵活的优势,有易于操作的优势、另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时间成本的优势。
主力的资金虽然强大,但都是有时间成本的,而且绝大部分资金的利息是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的。这些资金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发挥强大的威力,但是,天长日久,主力就不堪重负了。市场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每到长假来临前,都会有部分流动性强的主力资金撤出股市,这就是时间成本造成的结果。
散户则完全不同了,散户由于资金数额小,时间成本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好事的散户自己计算时间成本,那也不过是帐面上的,用不着真的支付高息,更没有严格的期限要求。
股市投资重要的是扬长避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回避自己的劣势。
没有信息优势就不要乱打听消息;
没有资金优势就不用和庄家硬拼;
没有技术优势就不要随便参与短线炒作;
静下心来,仔细研判未来行情中可能发动的主流热点,从中长线的角度,在股价被低估时择机买入,充分发挥自己的时间成本优势,誓与庄家比耐心。
投资心得:长而不宰 执著于“捂”
老子说:“长而不宰”(《道德经》第51章)。结合该章的“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来看,我把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成其生长而不是任意宰割”。
六、七年前,也就是大概在持有W股快一年时,我已有了不少赢利。是卖掉还是留着呢,我开始感到难以抉择。当时炒股已快十年了,这种情况遇到过好几次。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几乎都是到山上或乡下小住一段时间,想在清空思想后再理清思路,以便做出决定。毕竟这次在W股上集中了我的绝大部分资金,而且自己又完全是以股为生的职业股民,更是马虎不得。
回到城里,我仍然记着那位种竹老者的话——“成功的种竹人绝不会在播种之后,每隔几天或每隔几月就把它们挖出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他们会让竹子自己发芽,让竹子自己生长。”这句话听起来很耳熟,仿佛在哪里见到过。我查了查,可能我记忆中的就是拉瑞·威廉姆斯在《短线交易秘诀》中的这段话——“你要学会抱紧获利的仓位,才赚得了大钱,而且你持有越久,获利的潜力就越大。成功的农夫绝不会在播种之后,每隔几分钟就把它们挖起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他们会让谷物发芽,让它成长,交易员可以从大自然的生长过程中学到很多教训。交易员的成功也是一样,投资获利是需要时间".
这大概也是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特别自信的原因吧。他说:“大多数我赚到钱的时候都是在我持有某只股票长达3、4年以后,只要公司基本面没有什么变化,吸引我买这只股票的因素没有变化,我就很自信早晚我的耐心会得到回报。”(《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第341页)
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炒家杰西·利物莫说:“多年的华尔街经验和几百万美元的学费之后,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赚到大钱的诀窍不在于我怎么思考,而在于我能安坐不动,坐着不动!明白吗?在股票这行,能够买对了且能安坐不动的人少之又少,我发现这是最难学的。忽略大势,执著于股票的小波动是致命的,没有人能够抓住所有的小波动。这行的秘密就在于牛市时,买进股票,安坐不动,直到你认为牛市接近结束时再脱手。”几次竹山之行使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我有时把这称之为“坐功”,更多的时候称之为“捂功”——也就是象老子说的那样要“长而不宰”。
六、七年前,也就是大概在持有W股快一年时,我已有了不少赢利。是卖掉还是留着呢,我开始感到难以抉择。当时炒股已快十年了,这种情况遇到过好几次。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几乎都是到山上或乡下小住一段时间,想在清空思想后再理清思路,以便做出决定。毕竟这次在W股上集中了我的绝大部分资金,而且自己又完全是以股为生的职业股民,更是马虎不得。
回到城里,我仍然记着那位种竹老者的话——“成功的种竹人绝不会在播种之后,每隔几天或每隔几月就把它们挖出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他们会让竹子自己发芽,让竹子自己生长。”这句话听起来很耳熟,仿佛在哪里见到过。我查了查,可能我记忆中的就是拉瑞·威廉姆斯在《短线交易秘诀》中的这段话——“你要学会抱紧获利的仓位,才赚得了大钱,而且你持有越久,获利的潜力就越大。成功的农夫绝不会在播种之后,每隔几分钟就把它们挖起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他们会让谷物发芽,让它成长,交易员可以从大自然的生长过程中学到很多教训。交易员的成功也是一样,投资获利是需要时间".
这大概也是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特别自信的原因吧。他说:“大多数我赚到钱的时候都是在我持有某只股票长达3、4年以后,只要公司基本面没有什么变化,吸引我买这只股票的因素没有变化,我就很自信早晚我的耐心会得到回报。”(《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第341页)
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炒家杰西·利物莫说:“多年的华尔街经验和几百万美元的学费之后,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赚到大钱的诀窍不在于我怎么思考,而在于我能安坐不动,坐着不动!明白吗?在股票这行,能够买对了且能安坐不动的人少之又少,我发现这是最难学的。忽略大势,执著于股票的小波动是致命的,没有人能够抓住所有的小波动。这行的秘密就在于牛市时,买进股票,安坐不动,直到你认为牛市接近结束时再脱手。”几次竹山之行使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我有时把这称之为“坐功”,更多的时候称之为“捂功”——也就是象老子说的那样要“长而不宰”。
一个成功投资者所必须具有的共性
要有成为投资专家的欲望
无论做什么,没有欲望是不可能成功的。缺少欲望,你会在碰到些小困难时就打退堂鼓。股友们或许会说:“我欲望很强烈,我很想在股市发财。”真是这么回事吗?美国在今天有超过3000万的股民,华尔街曾经对一般的股民做过调查,其结果是惊人的:80%的股民入市并非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炒股是金钱游戏,一个绅士们玩的游戏,股民们入市的主要目的是参加这一游戏。你所有富有的朋友都在炒股,你必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在大家的闲谈中你也成为“成功人士”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赌性,股市提供了满足赌性的场所,它给你日常烦闷的生活提供的调济。问问你自己,是否也是因这些原因进入股市的?再问一个问题:为了买家里2000元的那台电视机,你跑了几家商场比价?找了多少材料?问过多少人?做了多少研究?昨天你花20000元买了那只股票,你又做了多少研究,找了多少资料?你买股票下的功夫是买电视机的百分之几?必须指出:欲望必须由努力做基础,否则只是白日梦,白日梦不是欲望是梦。
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锲而不舍是句很容易说,但很难做到的话。记得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充满聪明而失意的人,受过良好教育但成日感叹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有个共性,缺少锲而不舍的精神。“
什么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它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下去的毅力!如果谁认为他能在股市一炮打响,一飞冲天,他准是在做白日梦。就算他运气好,一进场就捞了一笔,这笔钱来得容易,但它只是股市暂时借给他的,他如果不即刻上岸,股市迟早会向他讨回去。想从股市不断赚到钱,你必须有知识,有经验,你必须成为专家。
在我炒股的这么多年中,经过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我的最高记录是一天亏掉5万美元。5万美元对有钱人来说是小数目,但那时这是我全部资产的一半,相当于当时我妻子两年的工资,而且其中很多是我在餐馆端盘子洗碟子赚来的血汗钱!我今天还能感到当时痛苦到麻木的感觉,随后两星期连饭都吃不下。最痛苦的不是亏钱的数目,钱亏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有无本事再赚回来!我不断问自己:这个行业适合我吗?我知道大学熬四年能毕业,其它行业也有学徒出师的时候,但股票大学的毕业期何在?像这样每天工作十小时,不仅今天没有工资,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报酬的日子到底要熬多久?我有没有毕业的可能?我是穷人家的孩子,过的是现挣现吃、手停口停的生活,多年省吃俭用的储蓄一天天地减少,这日子有熬出头的一天吗?放弃的念头始终围绕着我。就算到餐馆做跑堂,一天也总能挣上几十块钱。读者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绝望。当然,我如果当时真放弃了,读者也看不到这本书。
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有时自己都为自己的韧性感到骄傲。我要读者们分享希尔行政管理在他的不朽名著《思考致富》中的一句话:“当财富来到的时候,它将来得如此急,如此快,使人奇怪在那艰难的岁月,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我的生活经验证明这句话确实无误。这句话和孟夫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劳其筋骨……”有异曲同工之处。
成功来得太容易,它通常不会持久。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地方能让头脑发热的人摔跤,而且你永远猜不到在什么地方摔跤。因为成功若来得太容易,人往往不知福,不惜福,忘了自己是谁!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你能熬过这段时间,你才能看到光明。请记住:成功的秘诀不外乎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忍”。
要有“与股市斗,其乐无穷”的气派
所有成功的投资者对市场及其运作都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市场所提供的挑战,有强烈的欲望要战胜这一市场。
吸引他们在这一市场搏斗的不是金钱,不是名誉,不是快速致富。金钱只是他们玩股票游戏成功后的奖品。对一般人而言,他们进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一期望使他们在这行成功的概率变得很低。因为这一期望使他们难以维持冷静的观察力,他们没有耐性等待必然的结果。中国的老话叫“猪油蒙了心”。利物莫曾指出: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须如一位成功的商人,正确地预见未来的需求,适时进货,耐心地等待盈利的时刻。
要甘于做孤独者
几乎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孤独者。他们必须是孤独者!因为他们常要做和大众不同的事。
无论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更高卖,他们都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为了与众不同所以作和大众相反的事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必须有合理的解释为何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所将引致的后果。这给他们与众不同时所需的信心。从孩提时代,我们就深知合群从众的重要性。胡思乱想,奇怪的主意,使你失去朋友,受到嘲弄。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但炒股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股市大多数人都看好某股票,他们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场,还有谁来买股使股市继续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数股民不看好股市,他们都已经脱手出场,那么股市的继续下跌区间也已不大。你如果随大流,则你将常常在高点入市,低点出市,你将成为失败者。
当然,何为大多数股民看好大市或大多数股民不看好大市是很难计量的,你主要通过研究“股市”来得到答案。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方式。你从小学习的那些讨人喜欢的性格,如听话、合群、不标新立异等等都成为炒股成功的障碍。
必须具有耐心和自制力
耐心和自制力都是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炒股是极期枯燥无味的工作。读者会嘲笑我的说法,说:“我炒过股,我觉得极其刺激好玩。”这是因为你把炒股当成消遣,没有将它当成严肃的工作。我是围棋爱好者,我觉得围棋很好玩。但问问那些下棋为生的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成日盯谱是多么的枯燥单调。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收集资料,判断行情,将其和自己的经验参照定好炒股计划,偶尔做做或许是兴奋有趣的事,但经年累月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就是“苦工”。你不把“苦工”当成习惯,你在这行成功的机会就不大。
因为炒股是如此的单调乏味,新手们就喜欢不顾外在条件地在股市跳进跳出寻刺激。在算帐的时候,你自然明白寻找这一刺激的代价是多么高昂。你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自制力,否则想在这行成功是很难的。
看过狮子是怎样捕猎的吗?它耐心地等待猎物,只有在时机及取胜机会都适合的时候,它才从草丛中跳出来。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样的特点,他决不为炒股而炒股,他等待合适的时机,然后采取行动。
等待时机也如种植花草。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候,无论你多么喜欢花,在冬天把种子播入土的结果将是什么是很清楚的。你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在正确的时间和环境做正确的事才有可能得到预想的效果。不幸的是,对业余炒手而言,往往不是没有耐心,也不是不知道危险,他们也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机,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判定何时是春天!
这需要漫长且艰难的学习过程,除了熬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当你经历了足够的升和跌,你的资金随升跌起伏,你的希望和恐惧随升跌而摆动,逐渐地,你的灵感就培养起来了
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炒股模式
炒股高手只有在股票的外在条件(包括基础分析、技术分析及股票大势)符合自己的作战计划时才采取行动。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里的“罗马”就是累积财富,成为股票游戏的胜利者,而“道路”就是你自己的方法。什么道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必须符合你的个性,你走起来轻松愉快,你有信心能走远路。在这基础上你才会对自己的方法有信心,最终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以取得最高效率。
必须具有超前的想像力及对未来的判断
这并不是说优秀的投资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第六感,而是他们有能力自繁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大多数人注重于今天发生的一切并假设今天发生的一切会不断延续,但优秀的投资者会看得更远一步,预想在什么情况下今天的情形会停滞甚或产生逆转。他们并不较一般人聪明,但他们独立思考,不拘泥于成见。当他们看到改变的苗头,立即采取行动,绝不拖泥带水。
成功的投资者绝不幻想
一旦你把资金投入某只股票,按原来的预想,这只股票的运动不对,你会怎么办?一般人常常想像出各种理由把这一不正常的运动“合理化”。这种为避免割肉痛苦的合理化假设是极其致命的,这也是许多有一定经验的炒手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的主要原因。一位成功的投资者决不让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话程度也很小。无论割肉认错是多么痛苦,他们决不迟疑。他们明白,让这样的情况延续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损失。业余炒手很少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今天手边有钱,还会买这只股票吗?”就是问了,也会找成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隔壁老王说这只股票的下跌只是暂时的”,“卖出股票要手续费”等等。一句话,业余炒手想方设法不去止损。
要有应用知识的毅力
怎样才能减肥?答案其实只有四个字:少吃多动。减肥的知识是如此简单,减肥应是轻而易举的事吗?事实正好相反。美国有个统计,一百人参加减肥训练,只有十二人降低了体重,其中只有两人将体重降低持续一年以上,即2%的成功率。减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学习减肥多少困难,而是因为大多数人缺少每天应用这些知识的毅力。你很想吃一块蛋糕,但你知道这一块蛋糕下肚子,锻炼一天的效果就泡汤了,你忍得住吗?你定好计划,每天吃什么,锻炼多久,你坚持了多久?
炒股也是一样,任何对炒股有一定认识的人,都明白炒股所需的具体知识少的可怜。股票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上就是下,影响股票升落的因素就是这么多,真正重要的因素列出来占不满你的手指,甚至不识字的也可以在股市露一手。股票的引诱力也人所共知,你如果做的好,前景大大的光明。这样的行业,成功率甚至低过减肥!为什么?因为人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该做的事情!
人们都知道诚实是取信于人的不二法门,有多少人做到了?我欣赏王安先生的话:“我可能没有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你,但告诉你的,全部是真的。”我们都知道“贪”是受骗的根源,有多少人做到了“不贪”?报纸上天天讲的骗人和被骗的故事都是怎么发生的?我们都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大家都想成功,有多少人做到了“努力”?或许有人认为每天工作八小时就已很“努力”了,未免太简单了些。我们都知道应该“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有多少人做到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事,需要的不过在行动上应用,但大多数人都失败了。
无论做什么,没有欲望是不可能成功的。缺少欲望,你会在碰到些小困难时就打退堂鼓。股友们或许会说:“我欲望很强烈,我很想在股市发财。”真是这么回事吗?美国在今天有超过3000万的股民,华尔街曾经对一般的股民做过调查,其结果是惊人的:80%的股民入市并非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炒股是金钱游戏,一个绅士们玩的游戏,股民们入市的主要目的是参加这一游戏。你所有富有的朋友都在炒股,你必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在大家的闲谈中你也成为“成功人士”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赌性,股市提供了满足赌性的场所,它给你日常烦闷的生活提供的调济。问问你自己,是否也是因这些原因进入股市的?再问一个问题:为了买家里2000元的那台电视机,你跑了几家商场比价?找了多少材料?问过多少人?做了多少研究?昨天你花20000元买了那只股票,你又做了多少研究,找了多少资料?你买股票下的功夫是买电视机的百分之几?必须指出:欲望必须由努力做基础,否则只是白日梦,白日梦不是欲望是梦。
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锲而不舍是句很容易说,但很难做到的话。记得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充满聪明而失意的人,受过良好教育但成日感叹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有个共性,缺少锲而不舍的精神。“
什么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它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下去的毅力!如果谁认为他能在股市一炮打响,一飞冲天,他准是在做白日梦。就算他运气好,一进场就捞了一笔,这笔钱来得容易,但它只是股市暂时借给他的,他如果不即刻上岸,股市迟早会向他讨回去。想从股市不断赚到钱,你必须有知识,有经验,你必须成为专家。
在我炒股的这么多年中,经过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我的最高记录是一天亏掉5万美元。5万美元对有钱人来说是小数目,但那时这是我全部资产的一半,相当于当时我妻子两年的工资,而且其中很多是我在餐馆端盘子洗碟子赚来的血汗钱!我今天还能感到当时痛苦到麻木的感觉,随后两星期连饭都吃不下。最痛苦的不是亏钱的数目,钱亏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有无本事再赚回来!我不断问自己:这个行业适合我吗?我知道大学熬四年能毕业,其它行业也有学徒出师的时候,但股票大学的毕业期何在?像这样每天工作十小时,不仅今天没有工资,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报酬的日子到底要熬多久?我有没有毕业的可能?我是穷人家的孩子,过的是现挣现吃、手停口停的生活,多年省吃俭用的储蓄一天天地减少,这日子有熬出头的一天吗?放弃的念头始终围绕着我。就算到餐馆做跑堂,一天也总能挣上几十块钱。读者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绝望。当然,我如果当时真放弃了,读者也看不到这本书。
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有时自己都为自己的韧性感到骄傲。我要读者们分享希尔行政管理在他的不朽名著《思考致富》中的一句话:“当财富来到的时候,它将来得如此急,如此快,使人奇怪在那艰难的岁月,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我的生活经验证明这句话确实无误。这句话和孟夫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劳其筋骨……”有异曲同工之处。
成功来得太容易,它通常不会持久。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地方能让头脑发热的人摔跤,而且你永远猜不到在什么地方摔跤。因为成功若来得太容易,人往往不知福,不惜福,忘了自己是谁!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你能熬过这段时间,你才能看到光明。请记住:成功的秘诀不外乎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忍”。
要有“与股市斗,其乐无穷”的气派
所有成功的投资者对市场及其运作都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市场所提供的挑战,有强烈的欲望要战胜这一市场。
吸引他们在这一市场搏斗的不是金钱,不是名誉,不是快速致富。金钱只是他们玩股票游戏成功后的奖品。对一般人而言,他们进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一期望使他们在这行成功的概率变得很低。因为这一期望使他们难以维持冷静的观察力,他们没有耐性等待必然的结果。中国的老话叫“猪油蒙了心”。利物莫曾指出: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须如一位成功的商人,正确地预见未来的需求,适时进货,耐心地等待盈利的时刻。
要甘于做孤独者
几乎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孤独者。他们必须是孤独者!因为他们常要做和大众不同的事。
无论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更高卖,他们都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为了与众不同所以作和大众相反的事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必须有合理的解释为何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所将引致的后果。这给他们与众不同时所需的信心。从孩提时代,我们就深知合群从众的重要性。胡思乱想,奇怪的主意,使你失去朋友,受到嘲弄。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但炒股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股市大多数人都看好某股票,他们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场,还有谁来买股使股市继续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数股民不看好股市,他们都已经脱手出场,那么股市的继续下跌区间也已不大。你如果随大流,则你将常常在高点入市,低点出市,你将成为失败者。
当然,何为大多数股民看好大市或大多数股民不看好大市是很难计量的,你主要通过研究“股市”来得到答案。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方式。你从小学习的那些讨人喜欢的性格,如听话、合群、不标新立异等等都成为炒股成功的障碍。
必须具有耐心和自制力
耐心和自制力都是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炒股是极期枯燥无味的工作。读者会嘲笑我的说法,说:“我炒过股,我觉得极其刺激好玩。”这是因为你把炒股当成消遣,没有将它当成严肃的工作。我是围棋爱好者,我觉得围棋很好玩。但问问那些下棋为生的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成日盯谱是多么的枯燥单调。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收集资料,判断行情,将其和自己的经验参照定好炒股计划,偶尔做做或许是兴奋有趣的事,但经年累月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就是“苦工”。你不把“苦工”当成习惯,你在这行成功的机会就不大。
因为炒股是如此的单调乏味,新手们就喜欢不顾外在条件地在股市跳进跳出寻刺激。在算帐的时候,你自然明白寻找这一刺激的代价是多么高昂。你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自制力,否则想在这行成功是很难的。
看过狮子是怎样捕猎的吗?它耐心地等待猎物,只有在时机及取胜机会都适合的时候,它才从草丛中跳出来。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样的特点,他决不为炒股而炒股,他等待合适的时机,然后采取行动。
等待时机也如种植花草。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候,无论你多么喜欢花,在冬天把种子播入土的结果将是什么是很清楚的。你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在正确的时间和环境做正确的事才有可能得到预想的效果。不幸的是,对业余炒手而言,往往不是没有耐心,也不是不知道危险,他们也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机,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判定何时是春天!
这需要漫长且艰难的学习过程,除了熬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当你经历了足够的升和跌,你的资金随升跌起伏,你的希望和恐惧随升跌而摆动,逐渐地,你的灵感就培养起来了
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炒股模式
炒股高手只有在股票的外在条件(包括基础分析、技术分析及股票大势)符合自己的作战计划时才采取行动。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里的“罗马”就是累积财富,成为股票游戏的胜利者,而“道路”就是你自己的方法。什么道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必须符合你的个性,你走起来轻松愉快,你有信心能走远路。在这基础上你才会对自己的方法有信心,最终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以取得最高效率。
必须具有超前的想像力及对未来的判断
这并不是说优秀的投资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第六感,而是他们有能力自繁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大多数人注重于今天发生的一切并假设今天发生的一切会不断延续,但优秀的投资者会看得更远一步,预想在什么情况下今天的情形会停滞甚或产生逆转。他们并不较一般人聪明,但他们独立思考,不拘泥于成见。当他们看到改变的苗头,立即采取行动,绝不拖泥带水。
成功的投资者绝不幻想
一旦你把资金投入某只股票,按原来的预想,这只股票的运动不对,你会怎么办?一般人常常想像出各种理由把这一不正常的运动“合理化”。这种为避免割肉痛苦的合理化假设是极其致命的,这也是许多有一定经验的炒手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的主要原因。一位成功的投资者决不让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话程度也很小。无论割肉认错是多么痛苦,他们决不迟疑。他们明白,让这样的情况延续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损失。业余炒手很少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今天手边有钱,还会买这只股票吗?”就是问了,也会找成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隔壁老王说这只股票的下跌只是暂时的”,“卖出股票要手续费”等等。一句话,业余炒手想方设法不去止损。
要有应用知识的毅力
怎样才能减肥?答案其实只有四个字:少吃多动。减肥的知识是如此简单,减肥应是轻而易举的事吗?事实正好相反。美国有个统计,一百人参加减肥训练,只有十二人降低了体重,其中只有两人将体重降低持续一年以上,即2%的成功率。减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学习减肥多少困难,而是因为大多数人缺少每天应用这些知识的毅力。你很想吃一块蛋糕,但你知道这一块蛋糕下肚子,锻炼一天的效果就泡汤了,你忍得住吗?你定好计划,每天吃什么,锻炼多久,你坚持了多久?
炒股也是一样,任何对炒股有一定认识的人,都明白炒股所需的具体知识少的可怜。股票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上就是下,影响股票升落的因素就是这么多,真正重要的因素列出来占不满你的手指,甚至不识字的也可以在股市露一手。股票的引诱力也人所共知,你如果做的好,前景大大的光明。这样的行业,成功率甚至低过减肥!为什么?因为人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该做的事情!
人们都知道诚实是取信于人的不二法门,有多少人做到了?我欣赏王安先生的话:“我可能没有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你,但告诉你的,全部是真的。”我们都知道“贪”是受骗的根源,有多少人做到了“不贪”?报纸上天天讲的骗人和被骗的故事都是怎么发生的?我们都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大家都想成功,有多少人做到了“努力”?或许有人认为每天工作八小时就已很“努力”了,未免太简单了些。我们都知道应该“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有多少人做到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事,需要的不过在行动上应用,但大多数人都失败了。
职业投资人林园如何选股
Value:您是何时开始接触股票的?
林园:1989年左右,我在深圳博物馆工作,当时工作比较清闲,有朋友告诉我深圳有股票交易了,让我去交易部看看。那时候交易部很冷清,没什么人。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天天去看,看着看着就看出点感觉来了,然后凑了8,000元钱买了深发展,一股86元。到1989年年底、1990年年初的时候,市场热了起来,深发展拆股,一股拆成32股,还涨得很快,一直涨到100多元。我在深发展那里赚到了第一笔钱。接下来两年的新股发行又给了我机会,我到海南、上海等地买内部职工股,又赚了不少。
Value:我们知道,当时的绝大部分大户在1994年被消灭了,你是如何躲过那一劫的?
林园:我也不太清楚当时为什么会退出来,只觉得当时股票供应量太大,资金不够用,所以感觉要跌,就把手中的股票全部卖出去,离开了市场。
Value:是什么原因让你在1996年又回到股市?
林园:我离开的那段时间去了外地,等回到深圳,打开《深圳特区报》一看,深发展跌到9元多一股,跌得太多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不断地买入深发展。我回深圳是在春节前后,没过多长时间,大概5月份吧,深发展就起来了。
Value:你当时买深发展遵循了什么理念?
林园:当时也没什么理念,一是觉得它便宜,当时大批买进的成本价是12元桑ナ敲抗捎褪?元钱;二是深发展是银行股,有政府托底,觉得它很安全,没什么风险。所以我就反复操作这只股票。
Value:2001年你又离开了市场,当时你为什么要离开?
林园:在市场待的时间长了,我就把当时所有好的公司都琢磨透了,到2001年的时候,觉得它们估值都很高,比如浦发银行每股已经20多元了。而且当时人们炒股疯狂到不看公司好坏,只看盘子大小,当时说一只股票好不好,先要看盘子,盘子小的就是好的。我就觉得风险很大,所以把股票卖掉,退出了市场。
不过我的资金一直没有闲着,去做了其他投资,也赚了不少钱。
Value:你做了什么投资?
林园:也是证券,不过不是A股。
Value:后来又回来做A股是什么时候?
林园:我比较注意研究白酒类股票,1996年五粮液刚上市的时候我买了30多万股,其他还有古井贡和泸州老窖。
我为什么关注白酒呢?因为我以前做些生意,有几个朋友特别喜欢喝五粮液,吃饭时一定要喝上几杯。我本人不喝酒,但我感到,对他们来说,喝酒比吃饭还重要。
所以,我觉得白酒是个不错的东西,因此一直持有的30多万股五粮液没卖出过。2003年的时候,五粮液只有9元钱一股,市盈率20倍左右,而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40多倍。这么好的有品牌的公司的股票跌到如此便宜的价格,我认为其中大有机会。
我选择了五粮液以及同仁堂、云南白药、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它们比五粮液还要有名。我对比了一下,发觉它们的市盈率都在20倍左右,市场价很低,我就建仓这些股票。开始的时候,我还真没特别注意茅台。不过,有一位我一直把他当老师的朋友认为茅台的财务指标更好,建议我多加关注。2003年8月,我就去了一趟茅台厂,考察他们的管理层和运营等具体经营,发现情况确实很好。他们公司中有人跟我说,买茅台买对了,因为茅台市值大概90亿元,不包括品牌,只算它的库存就有300亿元,肯定被大大低估了。所以我下决心不再买进五粮液,剩下的资金全买茅台。最后我的仓位是茅台占了70%,五粮液20%多,其他股票很少。这个组合我一直持有到现在,并且还要继续持有。
Value:我们发现你的组合里多了招商银行和铜都铜业。
林园:关于招商银行,起初是2005年2月份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可转债非常便宜,才102元,所以抵押了股票,借钱买进了可转债,在招行股改前,我换成了股票。这批股票算起来成本也就在4元/股多一点。
我陆续回来的钱集合起来买高派息的股票,组合里始终有高派息的股票是我的一大特色,先是买了武钢,后来卖出武钢,买进铜都铜业。
经过这些操作,我现在的组合大概是茅台、五粮液和云南白药占了60%以上,铜都铜业占了大概17%,招行20%,剩下还有其他一些小盘股,如黄山B、马应龙、瑞贝卡等等。
成功把握投资的确定性
Value:你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林园:谈不上很成功,我觉得这些年能够买好股票的原因是证券市场要求人是综合性的,我具备了它的要求。比如读书能力、判断能力、果断、聪明度、经验等等都是必需的,17年的经验也是相当宝贵的财富。
单论这些的话,比我好的人不计其数,但综合起来看,胜过我的人并不多,而且这些素质还伴随着我对股市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提高。我一直认为,股票市场的常胜将军是可以做到的。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单单关注选股,能选择大黑马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投资的确定性,做一个投资是不是一定盈利。如果你有把握做到卖出的每一只股票都比买价高,那么,你离财富就不远了。
如何才能把握投资的确定性呢?
就是做自己能把握得住的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对哪一类企业能够把握它的走势,你就买它,有疑虑的企业不要买。我买茅台,把它未来3年甚至5年的盈利状况都考虑清楚了。当初买的时候市盈率是20倍,随着盈利的增长,3年后市盈率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当时就已经把价格、运营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结论是我能够把握,所以我才大胆买入。
公司经营的确定性最重要,其次才是价格,买入就是对价格的确定,确定了一个合理的价格。
好公司要长期持有
Value:五粮液一直是你组合里的重仓股,你对这只股票是怎么看的?现在五粮液集团在做很多事情,比如化妆品、汽车零部件制造、房地产等等,它经营的范围这么广,你还能把握它的确定性么?
林园:我一直在跟踪五粮液,特别是2003年后,当时我去他们公司考察,发现五粮液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集团公司总利润的70%。今年5月份我又去了该公司,发现上市公司利润只占总利润的50%了。我仔细考察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发现他们虽然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项业务是失误的,都在赚钱。普什集团加工的汽车外壳供给国内的主要汽车厂商,盈利一直很好。集团老总王国春是个有眼光的人,非常超前,他当初投资汽车零部件制造就是看好未来汽车业的大发展。
五粮液集团做的每笔投资都很成功,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仔细考察就怀疑它,这些人首先应该去五粮液集团仔细看看。反过来说,万一它搞汽车零部件失败,也不过是几个亿,五粮液几个月的利润就有了。这完全在掌控之中。
Value:接下来,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是怎么看白药类股票的,有人认为,传统的白药市场份额不太容易扩大,新产品的推广又不是很顺利,这样就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你是怎么看待这种不确定性的?
林园:我非常看好云南白药,当初买进的时候,它的市值才十几个亿。但老百姓都知道云南白药,牌子很硬,要宣传推广这样一个品牌,十几个亿是不够的,所以肯定被低估了。而且我看好它的前景,即使考虑到那些不确定性,云南白药最多只是在这个价位上盘整,大跌是不会的。
云南白药产品的效果很好,我们小时候手破了都要用这个止血。它不做大城市,只做县级以下城市的医院都有很好的销量。这几年,我每年过节都找人去云南白药的厂里看看,他们大年初二都在生产,销量确实很好。
云南白药几百年下来已经是个有历史的老牌子了,而且我本身是学医的,对医药股准确性的把握还是可以的。我特别看好中国的老牌子,老字号的东西本身就是确定性很高的。不仅国内如此,在国外也是这样,比如日本,老字号的产品是卖得最贵的。
云南白药上市以后就融过一次资,经过不断派息,现在已经把融资还回去了。
我们再看它的利润是几个亿,国外相类似的一个品牌的医药利润基本是十亿美元以上,所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最近我又去了一次云南白药,发现它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正在推广一种手术前止血的药。中国每年有1,700万手术病人,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不敢确切地说它的股价会怎么走,但这家公司肯定是一家好公司。好公司就得一直留着,没有问题。
Value:你对铜都铜业是怎么看的,是因为金属商品上涨才买的吗?还是因为你经过亲自调研,有自己的看法?
林园:对金属商品上涨我没特别关注。我买铜都铜业而不买江西铜业、云铜等就是这个原因,我买铜都铜业是看中了它的铜加工业务。这项业务创造的利润占了公司总利润的60%以上,而且多年来都很稳定。铜价涨跌对它的影响不大,当然涨了更好,毕竟它有两个铜矿。铜加工的业务也是非常稳定地在增长的,合同都签完了,这样很容易把它未来的盈利估算出来。我们买的时候也非常合适,只有五六倍的市盈率。
Value:你当时为什么没有买江西铜业呢?这只股票也很不错。
林园:通过考察,我发现江西铜业的利润主要来自铜矿,而我对铜价的变动并无把握,市场走势变化太快,这太不确定了。所以我就放弃了江西铜业。
Value:今年你为什么买进上海机场?
林园:我认为市场上有几类公司是被低估的,比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等。我买入上海机场的时候,市盈率在16倍左右,而据我估计,它未来三年将会以15%的速度增长。国际上同类股票的市盈率都在45倍左右,而上海机场、深圳机场、白云机场的市盈率都只有十几倍,明显是低估了的。而且上海机场还有一个77亿元的13.6元的认购,也就是说,如果明年3月它的股价达不到这个价,它要拿出77亿元的钱来买。我12元多买进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公司本身不错,又有这个保险,所以我就买进了,而且我是借钱买的。
Value:你有哪几只股票是借钱买的而且借钱的比例比较大?
林园:招行和上海机场。
Value:现在调研是你一个人跑,还是有一个团队在帮你?
林园:我一个人去调研。实际上我现在在做两件事:买多少只股票和一只股票买多少。投资比例非常重要,这些都要靠我一个人去上市公司跑。每家公司都有一定的风险,怎么去控制,就是通过量也就是投资比例来控制。比如一家公司股价高了但非常好,那么我就少买点,这样即使投资亏损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当然,决定最后投资的还是公司的财务指标。我在三个城市请了财务专家给我审阅公司财务数据,然后综合他们的意见。有些业务简单的公司,我自己还会搜集经营数据做财务报表,然后去验证,跟踪3年后,再决定投不投资。
Value:当时你买茅台、五粮液等股票是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现在它们已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对此你如何看待?
林园:现在它们的市盈率是比平均水平高了,但是跟国外的品牌类公司50倍的市盈率相比还是低的。举例来说,茅台现在的市盈率是38倍,而它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三年以后,它的市盈率又将降到16倍左右。茅台是一家有钱的公司,我一直持有它,通过不断的分红,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当时我是20多元买的,现在经过多次除权后,股价仍为40多元,如果跌下来的话,对持有的影响也不大。风险已经看得很明白,所以我非常放心。
继续取得成功
Value:在你投资的过程中,别人的意见对你有多大影响?
林园:我有时也听从别人的意见,和我一起投资的朋友有几个,大家做得都不错,我就听取成功人士的意见,而且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常胜将军。我们这个圈子的共性就是投资有确定性的股票。
Value:内地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在追求确定性,而且投资的资源比你还要多,但效果却不如你好,这是为什么?
林园:我对它们没有研究。我觉得,确定性最基本的就是你要对它有判断,但不是很随意的判断。我在买招行和茅台时,有人说招行四年内也有可能倒闭。哪天地震了,茅台就垮掉了,这样的风险可能会有,但我不考虑这样的风险。我的朋友一致赞同我的投资,但有些所谓的专家告诉我有这些风险。意外和不可抗力是不一样的,意外可以通过自己的谨慎避开,不可抗力是没有办法防御的。
Value:你选择企业的财务标准是什么?
林园:我通常关注这么几个财务指标:一个是毛利率。它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价格经常变动,反映在毛利率上就是大幅波动,这样的公司我是不参与的,我尽量不参与周期类企业的股票,我喜欢毛利率平稳或者趋升的公司。其次是公司的盈利规模。一家公司每年只赚个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话,就不要考虑了,我们要看一年盈利上亿元的公司。像五粮液和茅台这样的公司,一赚就是十几亿二十几亿元,这样的公司肯定是好公司。第三是看利润是怎么来的。是靠投资拉动的,还是靠固定的投资产生的利润。我喜欢一次性投资以后利润无限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只有在生产快速消费品而且是老字号的企业中才能发现。而那些需要不断追加投资才能产生利润的公司,我是不喜欢的,因为一次风险就可能把以前的利润都赔进去。第四是现金流。它能衡量一家公司的硬朗度。现金流多的公司就很健康,那些做账做到最后账上没有一分钱的公司一定要避免介入把握住这些指标,公司的财务也就能把握了。对净资产我是不太在意的,我关注那些能创造盈利的净资产,不能带来盈利的净资产是没有用的。
Value:以上是你买入的标准,那么,你什么时候卖出呢?
林园:我什么时候卖出呢?一种是发现了更好的公司,我一直在市场上寻求性价比最高的公司。另一种是企业经营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不能把握了,就要把它卖出。还有一种是短期升幅太大的公司,我也会把它卖掉。
Value:请介绍一下相关的案例。
林园:比如1997年我卖出四川长虹,为什么在60元以上就卖出了呢?因为它短短几个月就涨了好几倍,从每股20多元涨到60多元,中间还除了一次权,累计升幅太大了。
我为什么卖武钢,是因为宝钢也要生产本来是武钢特色产品的冷轧硅钢,当时正好铜都铜业也很好,所以我就把武钢卖出了,尽管它仍是中国最好的企业之一。当时铜都铜业和它的市盈率差不多,而盈利确定性更高。我就卖掉武钢买进铜都铜业,这是我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而卖出股票。
Value:现在乳品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毛利率普遍下滑,你为什么还要持有伊利股份?
林园:你看错了,伊利和蒙牛的毛利率一直在上升,他们的竞争对手的利润率才在下降。
我们要特别关注这种现象,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毛利率的公司才是优质的好公司。我们应该选择这样的企业。
但我现在买的还不多,我还在跟踪这两只股票。因为竞争太激烈,它们的竞争对手还能生存,表明它们的优势不太明显,哪天它们有定价权了,就像五粮液和茅台那样,我就会大举买进。
Value:这就是说,你在买入一家公司的时候,都要预测它业绩的拐点?
林园:这是非常重要的,拐点的出现都是有征兆的。比如四川长虹,它业绩的下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企业的增长需要经过好几年才能达到高潮。
我现在为什么对证券市场如此热爱?就是因为只有它才能让你在业绩高速增长的时候自由介入,享受高增长的收益。为什么证券行业的富翁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因为这里有一个经验和财富积累的过程。巴菲特52岁的时候拥有2亿美元,现在是多少?而且只有在这个行业中,财富和时间的增长才是同步的,在其他行业中,这个联动趋势是不明显的。
Value:现在有很多人在做私募基金,假如有企业家拿10亿元来找你,让你帮忙投资,盈利的20%归你,你做不做?
林园:我不做。我对财富并不过分追求,我喜欢一个人投资,不想听从不相干的人的干预。
Value:别人给你融资,你融不融?
林园:我会融资。我融资做的是无风险套利的投资,比如大量的可转债。
Value:你对地产业是怎么看的?
林园:地产业我看不准,房价高低我不知道,所以我回避房地产股票。万科是我进行了追踪之后才买的。
Value:招行很多业务涉及到地产,你在关心招行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关注地产。这时一定要对地产作判断,这个时候你是怎么进行判断的?
林园:招行对我来说,已经远离我的成本区,我的成本很低,只有4元出头。我买可转债就是因为我对它的股价把握不清楚,而可转债是非常便宜的。
对招行的预测是非常难的,但据我所知,它的一些大客户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国字号公司。
Value:你对未来的大的市场走势是怎么看的?
林园:我对大市是十分看好的,我满仓操作就是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为什么看好,是因为一些权重股的估值还很低,比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银行、旅游等等。比如招行和黄山旅游都是高速成长的公司,现在的估值明显低了,这些公司的上涨肯定能带动大盘往上走。
Value:你怎么看股指期货?
林园:我不看这个,我也不懂,我就老老实实地研究公司。市场的东西我把握不了,而把公司研究好了,盈利就来了。
Value:你为什么看好机场、港口等基础行业?
林园:首先是我十分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现在中国的价格竞争力非常强。比如内地吃碗面才几元钱,而到澳洲就要上百元,内地劳动力的优势是巨大的。。另外,内地居民生活越来越好,汽车、航空等等行业都会发展,高速公路、汽车、钢铁等等行业都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相应的股票都应被长期看好。
林园:1989年左右,我在深圳博物馆工作,当时工作比较清闲,有朋友告诉我深圳有股票交易了,让我去交易部看看。那时候交易部很冷清,没什么人。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天天去看,看着看着就看出点感觉来了,然后凑了8,000元钱买了深发展,一股86元。到1989年年底、1990年年初的时候,市场热了起来,深发展拆股,一股拆成32股,还涨得很快,一直涨到100多元。我在深发展那里赚到了第一笔钱。接下来两年的新股发行又给了我机会,我到海南、上海等地买内部职工股,又赚了不少。
Value:我们知道,当时的绝大部分大户在1994年被消灭了,你是如何躲过那一劫的?
林园:我也不太清楚当时为什么会退出来,只觉得当时股票供应量太大,资金不够用,所以感觉要跌,就把手中的股票全部卖出去,离开了市场。
Value:是什么原因让你在1996年又回到股市?
林园:我离开的那段时间去了外地,等回到深圳,打开《深圳特区报》一看,深发展跌到9元多一股,跌得太多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不断地买入深发展。我回深圳是在春节前后,没过多长时间,大概5月份吧,深发展就起来了。
Value:你当时买深发展遵循了什么理念?
林园:当时也没什么理念,一是觉得它便宜,当时大批买进的成本价是12元桑ナ敲抗捎褪?元钱;二是深发展是银行股,有政府托底,觉得它很安全,没什么风险。所以我就反复操作这只股票。
Value:2001年你又离开了市场,当时你为什么要离开?
林园:在市场待的时间长了,我就把当时所有好的公司都琢磨透了,到2001年的时候,觉得它们估值都很高,比如浦发银行每股已经20多元了。而且当时人们炒股疯狂到不看公司好坏,只看盘子大小,当时说一只股票好不好,先要看盘子,盘子小的就是好的。我就觉得风险很大,所以把股票卖掉,退出了市场。
不过我的资金一直没有闲着,去做了其他投资,也赚了不少钱。
Value:你做了什么投资?
林园:也是证券,不过不是A股。
Value:后来又回来做A股是什么时候?
林园:我比较注意研究白酒类股票,1996年五粮液刚上市的时候我买了30多万股,其他还有古井贡和泸州老窖。
我为什么关注白酒呢?因为我以前做些生意,有几个朋友特别喜欢喝五粮液,吃饭时一定要喝上几杯。我本人不喝酒,但我感到,对他们来说,喝酒比吃饭还重要。
所以,我觉得白酒是个不错的东西,因此一直持有的30多万股五粮液没卖出过。2003年的时候,五粮液只有9元钱一股,市盈率20倍左右,而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40多倍。这么好的有品牌的公司的股票跌到如此便宜的价格,我认为其中大有机会。
我选择了五粮液以及同仁堂、云南白药、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它们比五粮液还要有名。我对比了一下,发觉它们的市盈率都在20倍左右,市场价很低,我就建仓这些股票。开始的时候,我还真没特别注意茅台。不过,有一位我一直把他当老师的朋友认为茅台的财务指标更好,建议我多加关注。2003年8月,我就去了一趟茅台厂,考察他们的管理层和运营等具体经营,发现情况确实很好。他们公司中有人跟我说,买茅台买对了,因为茅台市值大概90亿元,不包括品牌,只算它的库存就有300亿元,肯定被大大低估了。所以我下决心不再买进五粮液,剩下的资金全买茅台。最后我的仓位是茅台占了70%,五粮液20%多,其他股票很少。这个组合我一直持有到现在,并且还要继续持有。
Value:我们发现你的组合里多了招商银行和铜都铜业。
林园:关于招商银行,起初是2005年2月份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可转债非常便宜,才102元,所以抵押了股票,借钱买进了可转债,在招行股改前,我换成了股票。这批股票算起来成本也就在4元/股多一点。
我陆续回来的钱集合起来买高派息的股票,组合里始终有高派息的股票是我的一大特色,先是买了武钢,后来卖出武钢,买进铜都铜业。
经过这些操作,我现在的组合大概是茅台、五粮液和云南白药占了60%以上,铜都铜业占了大概17%,招行20%,剩下还有其他一些小盘股,如黄山B、马应龙、瑞贝卡等等。
成功把握投资的确定性
Value:你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林园:谈不上很成功,我觉得这些年能够买好股票的原因是证券市场要求人是综合性的,我具备了它的要求。比如读书能力、判断能力、果断、聪明度、经验等等都是必需的,17年的经验也是相当宝贵的财富。
单论这些的话,比我好的人不计其数,但综合起来看,胜过我的人并不多,而且这些素质还伴随着我对股市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提高。我一直认为,股票市场的常胜将军是可以做到的。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单单关注选股,能选择大黑马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投资的确定性,做一个投资是不是一定盈利。如果你有把握做到卖出的每一只股票都比买价高,那么,你离财富就不远了。
如何才能把握投资的确定性呢?
就是做自己能把握得住的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对哪一类企业能够把握它的走势,你就买它,有疑虑的企业不要买。我买茅台,把它未来3年甚至5年的盈利状况都考虑清楚了。当初买的时候市盈率是20倍,随着盈利的增长,3年后市盈率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当时就已经把价格、运营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结论是我能够把握,所以我才大胆买入。
公司经营的确定性最重要,其次才是价格,买入就是对价格的确定,确定了一个合理的价格。
好公司要长期持有
Value:五粮液一直是你组合里的重仓股,你对这只股票是怎么看的?现在五粮液集团在做很多事情,比如化妆品、汽车零部件制造、房地产等等,它经营的范围这么广,你还能把握它的确定性么?
林园:我一直在跟踪五粮液,特别是2003年后,当时我去他们公司考察,发现五粮液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集团公司总利润的70%。今年5月份我又去了该公司,发现上市公司利润只占总利润的50%了。我仔细考察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发现他们虽然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项业务是失误的,都在赚钱。普什集团加工的汽车外壳供给国内的主要汽车厂商,盈利一直很好。集团老总王国春是个有眼光的人,非常超前,他当初投资汽车零部件制造就是看好未来汽车业的大发展。
五粮液集团做的每笔投资都很成功,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仔细考察就怀疑它,这些人首先应该去五粮液集团仔细看看。反过来说,万一它搞汽车零部件失败,也不过是几个亿,五粮液几个月的利润就有了。这完全在掌控之中。
Value:接下来,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是怎么看白药类股票的,有人认为,传统的白药市场份额不太容易扩大,新产品的推广又不是很顺利,这样就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你是怎么看待这种不确定性的?
林园:我非常看好云南白药,当初买进的时候,它的市值才十几个亿。但老百姓都知道云南白药,牌子很硬,要宣传推广这样一个品牌,十几个亿是不够的,所以肯定被低估了。而且我看好它的前景,即使考虑到那些不确定性,云南白药最多只是在这个价位上盘整,大跌是不会的。
云南白药产品的效果很好,我们小时候手破了都要用这个止血。它不做大城市,只做县级以下城市的医院都有很好的销量。这几年,我每年过节都找人去云南白药的厂里看看,他们大年初二都在生产,销量确实很好。
云南白药几百年下来已经是个有历史的老牌子了,而且我本身是学医的,对医药股准确性的把握还是可以的。我特别看好中国的老牌子,老字号的东西本身就是确定性很高的。不仅国内如此,在国外也是这样,比如日本,老字号的产品是卖得最贵的。
云南白药上市以后就融过一次资,经过不断派息,现在已经把融资还回去了。
我们再看它的利润是几个亿,国外相类似的一个品牌的医药利润基本是十亿美元以上,所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最近我又去了一次云南白药,发现它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正在推广一种手术前止血的药。中国每年有1,700万手术病人,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不敢确切地说它的股价会怎么走,但这家公司肯定是一家好公司。好公司就得一直留着,没有问题。
Value:你对铜都铜业是怎么看的,是因为金属商品上涨才买的吗?还是因为你经过亲自调研,有自己的看法?
林园:对金属商品上涨我没特别关注。我买铜都铜业而不买江西铜业、云铜等就是这个原因,我买铜都铜业是看中了它的铜加工业务。这项业务创造的利润占了公司总利润的60%以上,而且多年来都很稳定。铜价涨跌对它的影响不大,当然涨了更好,毕竟它有两个铜矿。铜加工的业务也是非常稳定地在增长的,合同都签完了,这样很容易把它未来的盈利估算出来。我们买的时候也非常合适,只有五六倍的市盈率。
Value:你当时为什么没有买江西铜业呢?这只股票也很不错。
林园:通过考察,我发现江西铜业的利润主要来自铜矿,而我对铜价的变动并无把握,市场走势变化太快,这太不确定了。所以我就放弃了江西铜业。
Value:今年你为什么买进上海机场?
林园:我认为市场上有几类公司是被低估的,比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等。我买入上海机场的时候,市盈率在16倍左右,而据我估计,它未来三年将会以15%的速度增长。国际上同类股票的市盈率都在45倍左右,而上海机场、深圳机场、白云机场的市盈率都只有十几倍,明显是低估了的。而且上海机场还有一个77亿元的13.6元的认购,也就是说,如果明年3月它的股价达不到这个价,它要拿出77亿元的钱来买。我12元多买进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公司本身不错,又有这个保险,所以我就买进了,而且我是借钱买的。
Value:你有哪几只股票是借钱买的而且借钱的比例比较大?
林园:招行和上海机场。
Value:现在调研是你一个人跑,还是有一个团队在帮你?
林园:我一个人去调研。实际上我现在在做两件事:买多少只股票和一只股票买多少。投资比例非常重要,这些都要靠我一个人去上市公司跑。每家公司都有一定的风险,怎么去控制,就是通过量也就是投资比例来控制。比如一家公司股价高了但非常好,那么我就少买点,这样即使投资亏损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当然,决定最后投资的还是公司的财务指标。我在三个城市请了财务专家给我审阅公司财务数据,然后综合他们的意见。有些业务简单的公司,我自己还会搜集经营数据做财务报表,然后去验证,跟踪3年后,再决定投不投资。
Value:当时你买茅台、五粮液等股票是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现在它们已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对此你如何看待?
林园:现在它们的市盈率是比平均水平高了,但是跟国外的品牌类公司50倍的市盈率相比还是低的。举例来说,茅台现在的市盈率是38倍,而它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三年以后,它的市盈率又将降到16倍左右。茅台是一家有钱的公司,我一直持有它,通过不断的分红,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当时我是20多元买的,现在经过多次除权后,股价仍为40多元,如果跌下来的话,对持有的影响也不大。风险已经看得很明白,所以我非常放心。
继续取得成功
Value:在你投资的过程中,别人的意见对你有多大影响?
林园:我有时也听从别人的意见,和我一起投资的朋友有几个,大家做得都不错,我就听取成功人士的意见,而且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常胜将军。我们这个圈子的共性就是投资有确定性的股票。
Value:内地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在追求确定性,而且投资的资源比你还要多,但效果却不如你好,这是为什么?
林园:我对它们没有研究。我觉得,确定性最基本的就是你要对它有判断,但不是很随意的判断。我在买招行和茅台时,有人说招行四年内也有可能倒闭。哪天地震了,茅台就垮掉了,这样的风险可能会有,但我不考虑这样的风险。我的朋友一致赞同我的投资,但有些所谓的专家告诉我有这些风险。意外和不可抗力是不一样的,意外可以通过自己的谨慎避开,不可抗力是没有办法防御的。
Value:你选择企业的财务标准是什么?
林园:我通常关注这么几个财务指标:一个是毛利率。它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价格经常变动,反映在毛利率上就是大幅波动,这样的公司我是不参与的,我尽量不参与周期类企业的股票,我喜欢毛利率平稳或者趋升的公司。其次是公司的盈利规模。一家公司每年只赚个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话,就不要考虑了,我们要看一年盈利上亿元的公司。像五粮液和茅台这样的公司,一赚就是十几亿二十几亿元,这样的公司肯定是好公司。第三是看利润是怎么来的。是靠投资拉动的,还是靠固定的投资产生的利润。我喜欢一次性投资以后利润无限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只有在生产快速消费品而且是老字号的企业中才能发现。而那些需要不断追加投资才能产生利润的公司,我是不喜欢的,因为一次风险就可能把以前的利润都赔进去。第四是现金流。它能衡量一家公司的硬朗度。现金流多的公司就很健康,那些做账做到最后账上没有一分钱的公司一定要避免介入把握住这些指标,公司的财务也就能把握了。对净资产我是不太在意的,我关注那些能创造盈利的净资产,不能带来盈利的净资产是没有用的。
Value:以上是你买入的标准,那么,你什么时候卖出呢?
林园:我什么时候卖出呢?一种是发现了更好的公司,我一直在市场上寻求性价比最高的公司。另一种是企业经营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不能把握了,就要把它卖出。还有一种是短期升幅太大的公司,我也会把它卖掉。
Value:请介绍一下相关的案例。
林园:比如1997年我卖出四川长虹,为什么在60元以上就卖出了呢?因为它短短几个月就涨了好几倍,从每股20多元涨到60多元,中间还除了一次权,累计升幅太大了。
我为什么卖武钢,是因为宝钢也要生产本来是武钢特色产品的冷轧硅钢,当时正好铜都铜业也很好,所以我就把武钢卖出了,尽管它仍是中国最好的企业之一。当时铜都铜业和它的市盈率差不多,而盈利确定性更高。我就卖掉武钢买进铜都铜业,这是我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而卖出股票。
Value:现在乳品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毛利率普遍下滑,你为什么还要持有伊利股份?
林园:你看错了,伊利和蒙牛的毛利率一直在上升,他们的竞争对手的利润率才在下降。
我们要特别关注这种现象,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毛利率的公司才是优质的好公司。我们应该选择这样的企业。
但我现在买的还不多,我还在跟踪这两只股票。因为竞争太激烈,它们的竞争对手还能生存,表明它们的优势不太明显,哪天它们有定价权了,就像五粮液和茅台那样,我就会大举买进。
Value:这就是说,你在买入一家公司的时候,都要预测它业绩的拐点?
林园:这是非常重要的,拐点的出现都是有征兆的。比如四川长虹,它业绩的下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企业的增长需要经过好几年才能达到高潮。
我现在为什么对证券市场如此热爱?就是因为只有它才能让你在业绩高速增长的时候自由介入,享受高增长的收益。为什么证券行业的富翁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因为这里有一个经验和财富积累的过程。巴菲特52岁的时候拥有2亿美元,现在是多少?而且只有在这个行业中,财富和时间的增长才是同步的,在其他行业中,这个联动趋势是不明显的。
Value:现在有很多人在做私募基金,假如有企业家拿10亿元来找你,让你帮忙投资,盈利的20%归你,你做不做?
林园:我不做。我对财富并不过分追求,我喜欢一个人投资,不想听从不相干的人的干预。
Value:别人给你融资,你融不融?
林园:我会融资。我融资做的是无风险套利的投资,比如大量的可转债。
Value:你对地产业是怎么看的?
林园:地产业我看不准,房价高低我不知道,所以我回避房地产股票。万科是我进行了追踪之后才买的。
Value:招行很多业务涉及到地产,你在关心招行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关注地产。这时一定要对地产作判断,这个时候你是怎么进行判断的?
林园:招行对我来说,已经远离我的成本区,我的成本很低,只有4元出头。我买可转债就是因为我对它的股价把握不清楚,而可转债是非常便宜的。
对招行的预测是非常难的,但据我所知,它的一些大客户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国字号公司。
Value:你对未来的大的市场走势是怎么看的?
林园:我对大市是十分看好的,我满仓操作就是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为什么看好,是因为一些权重股的估值还很低,比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银行、旅游等等。比如招行和黄山旅游都是高速成长的公司,现在的估值明显低了,这些公司的上涨肯定能带动大盘往上走。
Value:你怎么看股指期货?
林园:我不看这个,我也不懂,我就老老实实地研究公司。市场的东西我把握不了,而把公司研究好了,盈利就来了。
Value:你为什么看好机场、港口等基础行业?
林园:首先是我十分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现在中国的价格竞争力非常强。比如内地吃碗面才几元钱,而到澳洲就要上百元,内地劳动力的优势是巨大的。。另外,内地居民生活越来越好,汽车、航空等等行业都会发展,高速公路、汽车、钢铁等等行业都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相应的股票都应被长期看好。
FBI调查美最大抵押贷款机构 怀疑存在证券欺诈
美国东部时间3月8日,《纽约时报》援引匿名政府官员消息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就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oration)在次按危机中可能存在的证券欺诈行为展开调查。
FBI怀疑全国金融公司职员在证券信息披露中对公司金融状况和贷款偿付能力“表述不正确”。但由于目前调查仍处于初步阶段,全国金融公司是否会面临指控目前仍不明朗。
由于消息披露之日正值周末,因此尚还不知道这将对CFC的股价造成影响的程度。但自去年次按危机以来,CFC股价一路下挫。美国东部时间3月7日,CFC股价报收于5.07美元,较一年前3月9日的36.1美元整整跌去了86%。
这也是继对14家公司展开调查之后,FBI对于麻烦缠身的抵押行业进行的更广范围的检视。而纳入FBI调查范围的内容包括,可能存在的会计欺诈、内部人交易或者其他违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将贷款出借给受次债危机影响的借款人环节。
但逆转的市场让CFC的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这意味着美国银行的并购交易不断面临缩水的危险。于是,在宣布交易的同时,CFC也表示将通过调整贷款条件,制定长期还款计划和其他措施来处理越来越多的违约案件。但此后违约数量仍在急速上升,CFC本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发放的284.2亿美元变息抵押贷款违约率年比攀升逾9倍,从上一年的0.6%升至5.4%。
而这次遭遇调查事件,也使得CFC的声誉更加蒙羞,此前,于CFC不合理的高管薪酬备受公众苛责。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吉罗·莫兹罗2006年通过行使股票期权拿到了1.19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他270万美元的薪水、1960万美元的奖金以及其他各种收入。
事实上,2007年春天,次按危机爆发初期FBI即对对于上述公司的展开调查,目前卷入“调查门”的公司遍布金融行业,包括抵押贷款机构、贷款经纪人以及将抵押贷款打包成证券化产品的华尔街银行机构。
此次调查,FBI将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展开合作,后者将主要负责调查次级债贷款是如何打包设计以及由这些贷款支持的证券产品如何进行估值的。目前已有若干州的检察官开始着手进行调查。
FBI怀疑全国金融公司职员在证券信息披露中对公司金融状况和贷款偿付能力“表述不正确”。但由于目前调查仍处于初步阶段,全国金融公司是否会面临指控目前仍不明朗。
由于消息披露之日正值周末,因此尚还不知道这将对CFC的股价造成影响的程度。但自去年次按危机以来,CFC股价一路下挫。美国东部时间3月7日,CFC股价报收于5.07美元,较一年前3月9日的36.1美元整整跌去了86%。
这也是继对14家公司展开调查之后,FBI对于麻烦缠身的抵押行业进行的更广范围的检视。而纳入FBI调查范围的内容包括,可能存在的会计欺诈、内部人交易或者其他违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将贷款出借给受次债危机影响的借款人环节。
但逆转的市场让CFC的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这意味着美国银行的并购交易不断面临缩水的危险。于是,在宣布交易的同时,CFC也表示将通过调整贷款条件,制定长期还款计划和其他措施来处理越来越多的违约案件。但此后违约数量仍在急速上升,CFC本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发放的284.2亿美元变息抵押贷款违约率年比攀升逾9倍,从上一年的0.6%升至5.4%。
而这次遭遇调查事件,也使得CFC的声誉更加蒙羞,此前,于CFC不合理的高管薪酬备受公众苛责。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吉罗·莫兹罗2006年通过行使股票期权拿到了1.19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他270万美元的薪水、1960万美元的奖金以及其他各种收入。
事实上,2007年春天,次按危机爆发初期FBI即对对于上述公司的展开调查,目前卷入“调查门”的公司遍布金融行业,包括抵押贷款机构、贷款经纪人以及将抵押贷款打包成证券化产品的华尔街银行机构。
此次调查,FBI将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展开合作,后者将主要负责调查次级债贷款是如何打包设计以及由这些贷款支持的证券产品如何进行估值的。目前已有若干州的检察官开始着手进行调查。
宋鸿兵预言:次债高峰或在四五月发生
因为以前对美国次级债做过研究和预测,此次宋鸿兵就更留心次债危机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
争吵的店员
2月3日左右,宋鸿兵去了位于华盛顿白宫附近的一家名为Macy's服装连锁店,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家服装专卖店之一,档次较高。宋鸿兵 选好了一件衣服,突然听见争吵声,原来跟随他的店员与另外一个店员争吵起来。
宋鸿兵很震惊,他知道,在美国,当着客户面,一般店员是不会争吵的。
但此时,只见两个店员相互指着鼻子,第二个店员厉声喝斥第一个店员:“以后不要到我的专卖区来。”
原来,在美国,专卖店的店员也是靠卖衣服提成的,要在以前经济景气时,店员之间根本不会发生争抢客户的情况,但现在,由于次级债影响,美国零售行业开始不景气,专卖店也开始发生几个店员争一个客户的情况。
之前,宋鸿兵已经从朋友处间接了解一些美国消费下滑的事实。
2007年12月24日也是美国的平安夜,每年这个时候,美国各大商场全是人山人海,那天宋鸿兵的朋友偶然去逛了一下商场,却发现多数商场都是冷冷清清的。
次级债危机如何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消费?
就此,宋鸿兵做过分析,美国人喜欢借债,尤其在房地产上,不管是居住还是投资,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是通过抵押贷款来购买的。
从1999年到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都在增值,如果一个家庭在1999年买了一栋房子,当时价格是30万美元,到2001年房子价格会涨到60万。而美国的银行会通过各种创新,给自己客户各种方式去套现,让美国人放大消费。
“对于30万增值部分,给客户30万的抵押属于极端情况,实际上,银行会对房地产增值打一定的折扣,一般大约是7折,30万元增值,客户一般拿到20万左右。”宋鸿兵补充。
美国人拿到这20万美元会干什么?
宋鸿兵观察到,大多数美国人一般比较喜欢花钱,而不太喜欢投资,一旦有现金,就会花掉,这样,美国家庭整个负债率进一步增高。而危机也在增加,这与美国房贷利率重设有很大关系。
利率重设引发危机
美国房地产贷款绝大多数到了两年就要进行利率重设,利率重设大部分是跟随银行利率走。
到了2008年,房贷利率开始重设,这时银行利率为4.75%,如果是优质客户,银行在基础利率上会加3个百分点,如果不是优质客户,房贷利率会到8-9%,有些客户会到10%、甚至12%左右。
对于多数美国家庭来说,虽然看起来住宅很大、开很好的车、每年去度假,但实际上,这些家庭并没有创造很好的财富,而是在透支消费,所以当房贷支出增大时,很多家庭就还不了款,不少人就把房屋钥匙邮寄回银行。
此时,银行体系的风险开始暴露。
2007年初,宋鸿兵还在美国房地产公司工作,能够跟第一手信息接触,他观察到一些数据开始透露出问题,2007年1月以来,美国房地产贷款的拖欠率同比增加了19%,2月16日公布的1月新屋开工数剧减了14.3%,在10万亿美元的美国房贷金额中,次级市场占13%。
2007年2月28日,第一次次级债危机爆发,当时全球股市暴跌,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中国股市的爆跌,但宋鸿兵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一个文章,指出“震中”正是美国的房地产贷款市场在发生的内爆!当时他还预测,2007年8月、10月、11月,同样会因为房贷利率重设,房贷市场危机会继续引爆。
除了房地产贷款,还有一些现象更让人不安。
2008年2月初,宋鸿兵收到美洲银行一封信,通知他信用卡利率从18.8%调整到28.8%。随后他在一周之内收到三封一样内容的信,这让他很生气,于是他随手抄起电话就给银行打过去,“我没有欠债记录,一般都是当月还息,也无其他欠债记录,你凭什么调整我利率,而且从18%调整到28%?”
银行查了宋鸿兵信用卡记录,发现的确无懈可击。银行的经理解释,美洲银行每年都会随机挑选一些人,把这些人的利率调整一下。
很多美国人碰到过这样的问题,美国加州一些银行甚至停止了对学生的贷款。宋鸿兵分析,目前美国人信用卡余额为9000多亿,随着次级债危机,违约率达到30%,银行出现较大的亏损,可能要用信用记录比较好的人的利息收入来弥补一些亏空,因为很多信用记录比较好的人也会经常忘记当月还钱。
“即使这样,由次级债引发的危机还没有结束,由于2008年3、4、5、6月将是美国历史上利率重设高峰,也可能发生最严重的一轮次级债危机。”宋鸿兵判断。
对于美国次级债对中国有什么借鉴,宋鸿兵说,国内房地产业存在较大的泡沫。虽然银行公布的房地产贷款占整个贷款比例为25%左右,实际上很多银行可能达到50%。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性购买也是大量存在,未来如果出现流动性紧缩,同样会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
至于美国次级债会持续多长时间?
“可能会持续到2011年。”宋鸿兵说,同样跟利率重设相关,因为2009年、2010年、2011年同样是高峰,只有到2011年后此问题才逐渐淡去。
争吵的店员
2月3日左右,宋鸿兵去了位于华盛顿白宫附近的一家名为Macy's服装连锁店,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家服装专卖店之一,档次较高。宋鸿兵 选好了一件衣服,突然听见争吵声,原来跟随他的店员与另外一个店员争吵起来。
宋鸿兵很震惊,他知道,在美国,当着客户面,一般店员是不会争吵的。
但此时,只见两个店员相互指着鼻子,第二个店员厉声喝斥第一个店员:“以后不要到我的专卖区来。”
原来,在美国,专卖店的店员也是靠卖衣服提成的,要在以前经济景气时,店员之间根本不会发生争抢客户的情况,但现在,由于次级债影响,美国零售行业开始不景气,专卖店也开始发生几个店员争一个客户的情况。
之前,宋鸿兵已经从朋友处间接了解一些美国消费下滑的事实。
2007年12月24日也是美国的平安夜,每年这个时候,美国各大商场全是人山人海,那天宋鸿兵的朋友偶然去逛了一下商场,却发现多数商场都是冷冷清清的。
次级债危机如何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消费?
就此,宋鸿兵做过分析,美国人喜欢借债,尤其在房地产上,不管是居住还是投资,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是通过抵押贷款来购买的。
从1999年到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都在增值,如果一个家庭在1999年买了一栋房子,当时价格是30万美元,到2001年房子价格会涨到60万。而美国的银行会通过各种创新,给自己客户各种方式去套现,让美国人放大消费。
“对于30万增值部分,给客户30万的抵押属于极端情况,实际上,银行会对房地产增值打一定的折扣,一般大约是7折,30万元增值,客户一般拿到20万左右。”宋鸿兵补充。
美国人拿到这20万美元会干什么?
宋鸿兵观察到,大多数美国人一般比较喜欢花钱,而不太喜欢投资,一旦有现金,就会花掉,这样,美国家庭整个负债率进一步增高。而危机也在增加,这与美国房贷利率重设有很大关系。
利率重设引发危机
美国房地产贷款绝大多数到了两年就要进行利率重设,利率重设大部分是跟随银行利率走。
到了2008年,房贷利率开始重设,这时银行利率为4.75%,如果是优质客户,银行在基础利率上会加3个百分点,如果不是优质客户,房贷利率会到8-9%,有些客户会到10%、甚至12%左右。
对于多数美国家庭来说,虽然看起来住宅很大、开很好的车、每年去度假,但实际上,这些家庭并没有创造很好的财富,而是在透支消费,所以当房贷支出增大时,很多家庭就还不了款,不少人就把房屋钥匙邮寄回银行。
此时,银行体系的风险开始暴露。
2007年初,宋鸿兵还在美国房地产公司工作,能够跟第一手信息接触,他观察到一些数据开始透露出问题,2007年1月以来,美国房地产贷款的拖欠率同比增加了19%,2月16日公布的1月新屋开工数剧减了14.3%,在10万亿美元的美国房贷金额中,次级市场占13%。
2007年2月28日,第一次次级债危机爆发,当时全球股市暴跌,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中国股市的爆跌,但宋鸿兵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一个文章,指出“震中”正是美国的房地产贷款市场在发生的内爆!当时他还预测,2007年8月、10月、11月,同样会因为房贷利率重设,房贷市场危机会继续引爆。
除了房地产贷款,还有一些现象更让人不安。
2008年2月初,宋鸿兵收到美洲银行一封信,通知他信用卡利率从18.8%调整到28.8%。随后他在一周之内收到三封一样内容的信,这让他很生气,于是他随手抄起电话就给银行打过去,“我没有欠债记录,一般都是当月还息,也无其他欠债记录,你凭什么调整我利率,而且从18%调整到28%?”
银行查了宋鸿兵信用卡记录,发现的确无懈可击。银行的经理解释,美洲银行每年都会随机挑选一些人,把这些人的利率调整一下。
很多美国人碰到过这样的问题,美国加州一些银行甚至停止了对学生的贷款。宋鸿兵分析,目前美国人信用卡余额为9000多亿,随着次级债危机,违约率达到30%,银行出现较大的亏损,可能要用信用记录比较好的人的利息收入来弥补一些亏空,因为很多信用记录比较好的人也会经常忘记当月还钱。
“即使这样,由次级债引发的危机还没有结束,由于2008年3、4、5、6月将是美国历史上利率重设高峰,也可能发生最严重的一轮次级债危机。”宋鸿兵判断。
对于美国次级债对中国有什么借鉴,宋鸿兵说,国内房地产业存在较大的泡沫。虽然银行公布的房地产贷款占整个贷款比例为25%左右,实际上很多银行可能达到50%。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性购买也是大量存在,未来如果出现流动性紧缩,同样会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
至于美国次级债会持续多长时间?
“可能会持续到2011年。”宋鸿兵说,同样跟利率重设相关,因为2009年、2010年、2011年同样是高峰,只有到2011年后此问题才逐渐淡去。
Banks face "systemic margin call," $325 billion hit
Wall Street banks are facing a "systemic margin call" that may deplete banks of $325 billion of capital due to deteriorating subprime U.S. mortgages, JPMorgan Chase & Co, said in a report late on Friday.
JPMorgan, which sent a default notice to Thornburg Mortgage Inc. after the lender missed a $28 million margin call, said more default notices and margin calls were likely. The Carlyle Group's mortgage fund also failed to meet $37 million in margin calls this week.
"A systemic credit crunch is underway, driven primarily by bank writedowns for subprime mortgag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co-authored by analyst Christopher Flanagan. "We would characterize this situation as a systemic margin call."
The credit crisis that began about a year ago will likely intensify after Friday's weak February U.S. employment report "that most definitely signals recession," JPMorgan said.
Indeed, corporate bond spreads widened to a new record on Friday, surpassing levels seen in October 2002 during a boom in bankruptcies following the dot-com crash. U.S. employers cut payrolls in February for a second consecutive month, slashing 63,000 jobs, the biggest monthly job decline in nearly five years, the U.S. Labor Department reported on Friday.
"The weak February employment report points to an economy in recession," JPMorgan said.
The JPMorgan report included a revised bleaker forecast for subprime-related home prices. The bank now sees prices falling 30 percent, from its prior 25 percent forecast. Those prices have declined 14 percent since mid-2006, JPMorgan said.
The U.S. jobs results also came after the Federal Reserve expanded the amount of its short-term auctions to $100 billion in total in the central bank's latest effort to ease credit concerns. Ongoing concerns about bond insurers, known as monolines, and their effort to save their top ratings also are weighing on market sentiment.
JPMorgan, which sent a default notice to Thornburg Mortgage Inc. after the lender missed a $28 million margin call, said more default notices and margin calls were likely. The Carlyle Group's mortgage fund also failed to meet $37 million in margin calls this week.
"A systemic credit crunch is underway, driven primarily by bank writedowns for subprime mortgag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co-authored by analyst Christopher Flanagan. "We would characterize this situation as a systemic margin call."
The credit crisis that began about a year ago will likely intensify after Friday's weak February U.S. employment report "that most definitely signals recession," JPMorgan said.
Indeed, corporate bond spreads widened to a new record on Friday, surpassing levels seen in October 2002 during a boom in bankruptcies following the dot-com crash. U.S. employers cut payrolls in February for a second consecutive month, slashing 63,000 jobs, the biggest monthly job decline in nearly five years, the U.S. Labor Department reported on Friday.
"The weak February employment report points to an economy in recession," JPMorgan said.
The JPMorgan report included a revised bleaker forecast for subprime-related home prices. The bank now sees prices falling 30 percent, from its prior 25 percent forecast. Those prices have declined 14 percent since mid-2006, JPMorgan said.
The U.S. jobs results also came after the Federal Reserve expanded the amount of its short-term auctions to $100 billion in total in the central bank's latest effort to ease credit concerns. Ongoing concerns about bond insurers, known as monolines, and their effort to save their top ratings also are weighing on market sentiment.
Monday, March 10, 2008
巴菲特如何应对大牛市
最近中国股市非常牛,牛得让许多投资人感到困惑和迷惘。
也许经历过好几次大牛市的巴菲特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决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国股票的交易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记录还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买卖单据忙得喘不过气来,这在它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如此这般持续了许多天。在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爬升到990点,1969年又升到1000点以上。
在1969年5月,巴菲特担心自己陷入对苦难不幸的哀叹,同时也担心所得的盈利付之东流,他最终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决定,宣布解散他的私募基金。当市场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时,他却宣布退出:“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种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
巴菲特第二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卖出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国股市又是一个大牛市,股价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到一群市值规模大的、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得克萨斯仪器等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股”,平均市盈率上涨到天文数字般的80倍。
由于股价太高,巴菲特无法买到股价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恼。1972年时,伯克希尔公司证券组合资产规模有1亿多美元,巴菲特却大量抛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把84%的资金都投资于债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摇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却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巴菲特上一次碰到大牛市是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而巴菲特却亏损20%,不但输给了市场,而且输得非常惨,相差41%,这是巴菲特40多年间业绩最差的一年。
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上涨近150%,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涨。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高科技股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结果在1999年牛市达到最高峰时大败给市场。
但巴菲特不为所动:“1999年我们的股票投资组合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这一年有几家我们重仓拥有的公司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偶尔有些时候我和芒格相信我们可以分辨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没有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起码是无法百分之百断定。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1999年度大会上,股东们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都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但巴菲特仍然不为所动。
其实巴菲特早在伯克希尔1986年报中就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的,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黯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结果证明,股神巴菲特是正确的。
2000、2001、2003
三年美国股市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同期巴菲特业绩却上涨 30%以上。
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长远眼光,也不得不承认长期而言价值投资策略能够战胜市场。
因为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过高的股价最终必然回归于价值。
要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大牛市,请牢记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投资信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也许经历过好几次大牛市的巴菲特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决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国股票的交易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记录还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买卖单据忙得喘不过气来,这在它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如此这般持续了许多天。在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爬升到990点,1969年又升到1000点以上。
在1969年5月,巴菲特担心自己陷入对苦难不幸的哀叹,同时也担心所得的盈利付之东流,他最终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决定,宣布解散他的私募基金。当市场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时,他却宣布退出:“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种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
巴菲特第二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卖出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国股市又是一个大牛市,股价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到一群市值规模大的、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得克萨斯仪器等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股”,平均市盈率上涨到天文数字般的80倍。
由于股价太高,巴菲特无法买到股价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恼。1972年时,伯克希尔公司证券组合资产规模有1亿多美元,巴菲特却大量抛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把84%的资金都投资于债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摇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却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巴菲特上一次碰到大牛市是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而巴菲特却亏损20%,不但输给了市场,而且输得非常惨,相差41%,这是巴菲特40多年间业绩最差的一年。
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上涨近150%,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涨。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高科技股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结果在1999年牛市达到最高峰时大败给市场。
但巴菲特不为所动:“1999年我们的股票投资组合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这一年有几家我们重仓拥有的公司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偶尔有些时候我和芒格相信我们可以分辨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没有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起码是无法百分之百断定。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1999年度大会上,股东们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都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但巴菲特仍然不为所动。
其实巴菲特早在伯克希尔1986年报中就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的,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黯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结果证明,股神巴菲特是正确的。
2000、2001、2003
三年美国股市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同期巴菲特业绩却上涨 30%以上。
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长远眼光,也不得不承认长期而言价值投资策略能够战胜市场。
因为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过高的股价最终必然回归于价值。
要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大牛市,请牢记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投资信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
新一轮牛市以其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举刷新了中国股市16年来的纪录。历史从来不过是惊人地重复自己,与其放纵自己对于牛市的想像,还不如静下心来,从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智慧中汲取理性的力量,积极备战牛市。
巴菲特则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能够发现5到10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么分散投资就毫无意义,只会降低投资的收益率并增加风险。巴菲特还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话佐证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大笔的钱投入到有所了解的企业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员中。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大量他一无所知或毫无信心的企业中就可以限制风险,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很少有超过2或3家的企业我认为值得完全信任。”
巴菲特建议,投资收费低廉的指数基金,肯定能战胜大多数投资专家创造的净收益。如果自己投资,只需学习两门课程: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考虑市场价格。
他说,投资界偶尔会爆发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这些流行病的发生时间难以预料,而且由于它们引起的市场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都难以预测。因此,我们永远预料不到灾难的降临或离去。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如果我们拥有管理优秀的杰出公司的股份,我们喜爱的持股期是永远。我们反对在公司表现良好时忙于抛售股票,兑现盈利,却死抱住令人失望的公司的人。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在铲除鲜花,浇灌杂草。
巴菲特则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能够发现5到10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么分散投资就毫无意义,只会降低投资的收益率并增加风险。巴菲特还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话佐证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大笔的钱投入到有所了解的企业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员中。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大量他一无所知或毫无信心的企业中就可以限制风险,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很少有超过2或3家的企业我认为值得完全信任。”
巴菲特建议,投资收费低廉的指数基金,肯定能战胜大多数投资专家创造的净收益。如果自己投资,只需学习两门课程: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考虑市场价格。
他说,投资界偶尔会爆发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这些流行病的发生时间难以预料,而且由于它们引起的市场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都难以预测。因此,我们永远预料不到灾难的降临或离去。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如果我们拥有管理优秀的杰出公司的股份,我们喜爱的持股期是永远。我们反对在公司表现良好时忙于抛售股票,兑现盈利,却死抱住令人失望的公司的人。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在铲除鲜花,浇灌杂草。
巴菲特成功的秘密
看着昨天股市的大涨,相信又诞生了不少民间“股神”,而这几天有不少这样的故事,主角既有出租车司机,也有70岁的老人,赚几倍的故事已经不再稀奇,赚十几倍的似乎大有人在,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全球公认的股神巴菲特,一个年平均收益只有30%左右的老人,但却因为能常年保持这一收益率,最终雄踞股神宝座多年。
他老人家上个月登了一个招聘广告,想找人接替他担任公司的投资总监。一时间,应聘的简历像雪片般飞来,在大约600名申请者中,很有一些有趣的人物,比如自己在家选股的犹太法典学者、经常做瑜珈的加拿大经济学家,甚至还有一位四岁的孩子,但是他幸亏没有在中国刊登招聘广告,说不定会被应聘者的收益率吓坏。
但就是这600人也让巴菲特头痛,据说他这次准备采取类似“超级女声”那样的选秀程序,而他在3月1日给公司股东的信中描述了他对接班人的要求,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人标准--
独立思考、
情绪稳定、
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
不管以前别人写了多少本关于巴菲特的传记,但他从没有亲口透露过自己成功的秘诀,而这一次的标准相信就是他对自己的总结了,没有对经济学领域的要求,也没有什么神秘高深的技巧,最重要的却是个性和对人性的把握,而A股市场运行到目前这个阶段,恰恰正是需要把握这两点的时候了,其他的分析只是表象而已。
他老人家上个月登了一个招聘广告,想找人接替他担任公司的投资总监。一时间,应聘的简历像雪片般飞来,在大约600名申请者中,很有一些有趣的人物,比如自己在家选股的犹太法典学者、经常做瑜珈的加拿大经济学家,甚至还有一位四岁的孩子,但是他幸亏没有在中国刊登招聘广告,说不定会被应聘者的收益率吓坏。
但就是这600人也让巴菲特头痛,据说他这次准备采取类似“超级女声”那样的选秀程序,而他在3月1日给公司股东的信中描述了他对接班人的要求,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人标准--
独立思考、
情绪稳定、
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
不管以前别人写了多少本关于巴菲特的传记,但他从没有亲口透露过自己成功的秘诀,而这一次的标准相信就是他对自己的总结了,没有对经济学领域的要求,也没有什么神秘高深的技巧,最重要的却是个性和对人性的把握,而A股市场运行到目前这个阶段,恰恰正是需要把握这两点的时候了,其他的分析只是表象而已。
Sunday, March 9, 2008
Personal Finance - Car
Tha latest news in the almost never-ending series on "inflationary" price increases includes new adjusted pump prices from Caltex for all three classes of petrol. Regular 95 now costs S$2.046 per litre, Regular 98 at S$2.12 and Premium 98 at S$2.286 per litre. As Singaporeans may know by now, there is a worldwide commodities "boom" which had led to prices of everything from steel, oil, pork and flour rising quite a bit. This has inadvertently resulted in an inflation rate of 6.6% which was recently reported in the news. Yet, when I recently passed by a car road show at Suntec City atrium (open area near Carrefour), there were scores of people literally lining up to purchase cars !
Well, this post is about cars and the cost,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owning one. Readers should be aware by now that I do NOT own a car and have no intention of owning one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in my interest to evaluate the real cost of owning a car, both in monetary terms and social terms; and today's Business Times has a good article on the approximate costs of owning a car which I shall proceed to list down. Singapore is basically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places to purchase a car (yeah, even a second-hand one !), yet it is a fact that more and more Singaporeans are owning cars as the total car population has actually increased about 6%, such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o resort to measures to limit the car population by increasing ERP charges on road usage. Sounds like a pretty drastic measure to me.....as I do not see a big problem with our current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I take buses all over the place), except for the occasional long wait and over-crowded buses.
Anyhow, let me break down the numbers according to BT and comment on them.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if you spend S$50K on a car with a 70% loan at 3% p.a interest for 7 years, then you will end up paying close to S$130K after 10 years. The breakdown is as follows:-
Cost of Car including COE - S$50K (assume a medium size car with average horsepower, though I think most families seem to like the MPV, while youngsters love the sports car variety with 2 doors)
Car Loan (70% of purchase price at 3% p.a. for 7 years) - S$7,350 >> I guess 3% per annum is a reasonable rate though I've never enquired.
Insurance (S$1,500 per year for 10 years) - S$15K >> This seems like a hefty cost to me because S$1,500 per year is S$125 per month which is quite a high fixed cost. Just to provide a comparison, my monthly transport bills come up to at most S$80 to S$100 using buses.
Road Tax (S$500 per yearfor 10 years) - S$5K >> This is basially the "cost" of using roads. It's something like a TV licence fee which you have to pay even if you don't watch the TV ! So take it that this is the tax you pay just to put your car on the road (not to use the road !).
Parking Charges for Home and Office (S$250 per month x 12 x 10 years) - S$30K >> Wow, another very hefty bill to pay just to park your car ! The problem with parking is that it can be a real nuisance when car parks are full, there are insufficient spaces or it's hard to maneouvre. I personally disliked parking when I took my driving test, though I never knew that season parking charges could be so high. The author assumes S$90 per month for HDB parking I guess, while the rest of the S$160 is to park at the season lots at your office block. If you don't drive to work (which sort of defeats the purpose in having a car eh ?), then you can just assume S$90 per month in car park charges, which means S$10.8K instead of S$30K after 10 years. Still a pretty large sum by any standards.
ERP Charges (S$3 per day x 240 working days x 10 years) - S$7.2K >> OK, maybe it's my imagination, but I think most people will spend more than S$3 per day to get to and from work, especially those using CTE tunnels and hitting MULTIPLE gantries. I think some people could end up paying as much as S$6 to S$9 per day if they are "unlucky". So this cost can balloon into something of a nightmare, especially since the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implementing GPS-based ERP charging. This means that you can literally be charged per kilometre of travel instead of just passing through certain roads. A scary thought, and ERP will certainly be the bane of many drivers as time passes.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I do not own a car; the usage of the car per month (assuming S$5 per day in ERP) easily comes up to S$100 and that's not counting petrol costs yet.
Petrol Costs (S$200 per month x 12 x 10 years) - S$24K >> Now we come to the ultimate money-drainer, which is petrol costs. The author assumes a petrol cost of S$200 per month; but this cost may vary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your frequency of use, model of car (whether it drinks petrol like you drink water) as well as, of course, oil prices. I would say that larger cars probably need about S$80 for a full tank and if the family/individual drives often, then he needs to pump once a week which comes up to about S$320 per month. Thus, using this figure, this expense may come up to S$38.4K in 10 years time using a pessimistic scenario.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S$300 per annum x 10 years) - S$3K >> Somehow I find it hard to believe that one only spends S$300 per year servicing their car. I would think a regular spare parts check would cost at least S$50 to S$100 each time, and for the total to be much higher. But I shall leave the figure as it is for now.
The rest of the assumptions are for fines and accidents, which I assume one should and would not incur unless one was driving recklesly, or drink driving ! The BT article totals up the figures to give an approximate S$132,550, which boils down to about S$1,105 per month. If you take into account the "additional" potential extra costs, the cost per month is about S$1,360. Thus, for a person who takes home about S$3K (median income level per individual), this makes owning a car very challenging indeed !
To end off, all I can say is that if one forgoes a car, he can hope to achieve financial freedom sooner. But the material comforts and convenience of a car cannot be under-stated, and those who seek this or who require a car because of an infirmed member of the family or young children should ensure they work out the numbers as I had, to see if they have sufficient funds to sustain a car. As I always say, it's easy to own a car, but darn hard to maintain one !
Well, this post is about cars and the cost,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owning one. Readers should be aware by now that I do NOT own a car and have no intention of owning one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in my interest to evaluate the real cost of owning a car, both in monetary terms and social terms; and today's Business Times has a good article on the approximate costs of owning a car which I shall proceed to list down. Singapore is basically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places to purchase a car (yeah, even a second-hand one !), yet it is a fact that more and more Singaporeans are owning cars as the total car population has actually increased about 6%, such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o resort to measures to limit the car population by increasing ERP charges on road usage. Sounds like a pretty drastic measure to me.....as I do not see a big problem with our current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I take buses all over the place), except for the occasional long wait and over-crowded buses.
Anyhow, let me break down the numbers according to BT and comment on them.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if you spend S$50K on a car with a 70% loan at 3% p.a interest for 7 years, then you will end up paying close to S$130K after 10 years. The breakdown is as follows:-
Cost of Car including COE - S$50K (assume a medium size car with average horsepower, though I think most families seem to like the MPV, while youngsters love the sports car variety with 2 doors)
Car Loan (70% of purchase price at 3% p.a. for 7 years) - S$7,350 >> I guess 3% per annum is a reasonable rate though I've never enquired.
Insurance (S$1,500 per year for 10 years) - S$15K >> This seems like a hefty cost to me because S$1,500 per year is S$125 per month which is quite a high fixed cost. Just to provide a comparison, my monthly transport bills come up to at most S$80 to S$100 using buses.
Road Tax (S$500 per yearfor 10 years) - S$5K >> This is basially the "cost" of using roads. It's something like a TV licence fee which you have to pay even if you don't watch the TV ! So take it that this is the tax you pay just to put your car on the road (not to use the road !).
Parking Charges for Home and Office (S$250 per month x 12 x 10 years) - S$30K >> Wow, another very hefty bill to pay just to park your car ! The problem with parking is that it can be a real nuisance when car parks are full, there are insufficient spaces or it's hard to maneouvre. I personally disliked parking when I took my driving test, though I never knew that season parking charges could be so high. The author assumes S$90 per month for HDB parking I guess, while the rest of the S$160 is to park at the season lots at your office block. If you don't drive to work (which sort of defeats the purpose in having a car eh ?), then you can just assume S$90 per month in car park charges, which means S$10.8K instead of S$30K after 10 years. Still a pretty large sum by any standards.
ERP Charges (S$3 per day x 240 working days x 10 years) - S$7.2K >> OK, maybe it's my imagination, but I think most people will spend more than S$3 per day to get to and from work, especially those using CTE tunnels and hitting MULTIPLE gantries. I think some people could end up paying as much as S$6 to S$9 per day if they are "unlucky". So this cost can balloon into something of a nightmare, especially since the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implementing GPS-based ERP charging. This means that you can literally be charged per kilometre of travel instead of just passing through certain roads. A scary thought, and ERP will certainly be the bane of many drivers as time passes.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I do not own a car; the usage of the car per month (assuming S$5 per day in ERP) easily comes up to S$100 and that's not counting petrol costs yet.
Petrol Costs (S$200 per month x 12 x 10 years) - S$24K >> Now we come to the ultimate money-drainer, which is petrol costs. The author assumes a petrol cost of S$200 per month; but this cost may vary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your frequency of use, model of car (whether it drinks petrol like you drink water) as well as, of course, oil prices. I would say that larger cars probably need about S$80 for a full tank and if the family/individual drives often, then he needs to pump once a week which comes up to about S$320 per month. Thus, using this figure, this expense may come up to S$38.4K in 10 years time using a pessimistic scenario.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S$300 per annum x 10 years) - S$3K >> Somehow I find it hard to believe that one only spends S$300 per year servicing their car. I would think a regular spare parts check would cost at least S$50 to S$100 each time, and for the total to be much higher. But I shall leave the figure as it is for now.
The rest of the assumptions are for fines and accidents, which I assume one should and would not incur unless one was driving recklesly, or drink driving ! The BT article totals up the figures to give an approximate S$132,550, which boils down to about S$1,105 per month. If you take into account the "additional" potential extra costs, the cost per month is about S$1,360. Thus, for a person who takes home about S$3K (median income level per individual), this makes owning a car very challenging indeed !
To end off, all I can say is that if one forgoes a car, he can hope to achieve financial freedom sooner. But the material comforts and convenience of a car cannot be under-stated, and those who seek this or who require a car because of an infirmed member of the family or young children should ensure they work out the numbers as I had, to see if they have sufficient funds to sustain a car. As I always say, it's easy to own a car, but darn hard to maintain one !
Saturday, March 8, 2008
Warren Buffett to CNBC: Dollar May Become "Worth Less" .. Not "Worthless"
Warren Buffett generated some headlines during his visit to Toronto yesterday. But one in particular generated some extra attention.
Buffett has been negative on the U.S. dollar for some time now, so the "worthless" comment may have sounded a bit extreme, although in keeping with his general bearishness on the greenback.
Extreme ... and inaccurate. He really said the dollar would be "worth less" if the nation'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sn't brought under control.
"Insanity consists of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use of, in my view, of the declining dollar in very major part, is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the trade deficit being the biggest factor in that.
Our trade deficit has decreased a little bit in terms of GDP in the last year, not so much by the trade deficit going down, but GDP going up. But we still are sending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two billion dollars a da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if you keep force-feeding two billion a da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even as big as the U.S. is, with all the assets we have, people become a little reluctant, more reluctant over time, to hold those dollars, or dollar-denominated assets.
And if we keep doing that over time in the future, and it looks like we will, I would predict that the U.S. dollar will decline. Not next month, not next year, I don't know what it will look like in the short term. But I would say that force-feeding a couple of billion a da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inconsistent with a stable dollar.
Interestingly enough, (former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in 2003, and you can look it up on the internet on a search engine, said that such a course of action was unsustainable. And (current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Bernankeabout four or five months ago made a speech where he said it was unsustainable.
But that was sort of it. After they say it is unsustainable, everybody goes to lunch.
If something is unsustainable, you know, it's going to have consequences. So far, the consequences have been a general decline in the dollar against major currencies. And I would expect that ... If we continue the same policies, we're going to get the same result in the next five or ten years. That's not a short term forecast on currencies, because a lot of things govern whether the Canadian dollar goes up or down against the U.S. dollar tomorrow.
But, if we keep, if our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keeps running at present levels, the dollar, I think, is almost certain to be worth less five or ten years from now compared to other major currencies."
Buffett has been negative on the U.S. dollar for some time now, so the "worthless" comment may have sounded a bit extreme, although in keeping with his general bearishness on the greenback.
Extreme ... and inaccurate. He really said the dollar would be "worth less" if the nation'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sn't brought under control.
"Insanity consists of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use of, in my view, of the declining dollar in very major part, is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the trade deficit being the biggest factor in that.
Our trade deficit has decreased a little bit in terms of GDP in the last year, not so much by the trade deficit going down, but GDP going up. But we still are sending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two billion dollars a da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if you keep force-feeding two billion a da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even as big as the U.S. is, with all the assets we have, people become a little reluctant, more reluctant over time, to hold those dollars, or dollar-denominated assets.
And if we keep doing that over time in the future, and it looks like we will, I would predict that the U.S. dollar will decline. Not next month, not next year, I don't know what it will look like in the short term. But I would say that force-feeding a couple of billion a da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inconsistent with a stable dollar.
Interestingly enough, (former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in 2003, and you can look it up on the internet on a search engine, said that such a course of action was unsustainable. And (current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Bernankeabout four or five months ago made a speech where he said it was unsustainable.
But that was sort of it. After they say it is unsustainable, everybody goes to lunch.
If something is unsustainable, you know, it's going to have consequences. So far, the consequences have been a general decline in the dollar against major currencies. And I would expect that ... If we continue the same policies, we're going to get the same result in the next five or ten years. That's not a short term forecast on currencies, because a lot of things govern whether the Canadian dollar goes up or down against the U.S. dollar tomorrow.
But, if we keep, if our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keeps running at present levels, the dollar, I think, is almost certain to be worth less five or ten years from now compared to other major currencies."
巴菲特教你怎样成为世界首富
选股起点:了解企业优势
我们始终在寻找那样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我们投资盈利,我们不仅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我们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估计相符,但是这种投资方法——寻找明星股——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惟一机会。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人
现在我们买入公司或股票时,不但会坚持寻找一流的公司,同时我们坚持这些一流的公司还要有一流的管理。
公司管理层衡量标准:
高尚的品德:管理层值得股东喜欢、信任和敬佩。
出众的能力:能够为公司创造一流的业绩,具有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能够排除机构强制力的影响。
赚钱才是硬道理
我想买入企业的基本标准之一是:显示出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对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最佳衡量标准,是能否取得较高的权益资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我宁愿要一个收益率为15%的资本规模1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不愿要一个收益率为5%的资本规模1亿美元的大企业
选择股票要学会三个诀窍
第一,去学会计,做一个聪明的投资人,而不要做一个冲动的投资人。因为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商务语言,通过会计财务报表,聪明的投资人会发现企业的内部价值,而冲动的投资人看重的只是股票的外部价格.
第二是阅读技能,只投资自己看得明白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的年报让你看不明白,很自然就会怀疑这家公司的诚信度,或者该公司在刻意掩藏什么信息,故意不让投资者明白。
第三是耐心等待,一个人一生中真正投资的股票也就四五只,一旦发现了,就要大量买入。
巴菲特“2008年来信”
关于中国石油
2002和2003年,伯克希尔以4.88亿美元购入中国石油1.3%的股份。按这个价格计算,中石油的市值约为370亿美元。而在去年下半年,中石油的市值涨到了2750亿美元,我们认为这个估值水平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相当,所以我们将手中的股票以40亿美元全部卖出。 由于出售中石油带来了投资收益,我们支付了12亿美元的税。这一金额相当于整个美国政府运作4个小时的所有支出,包括国防、社会保障等等。
关于美国楼市
你可能记得2003年的时候,硅谷很流行一个车贴:“神啊,救救我吧,再给一个泡沫吧”。很不幸,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认为房价会永远上涨。这种看法令贷款机构无视买房人的实际经济状况随意放贷,认为房价的上涨会解决一切问题。而今天,美国正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随着房价下跌,大量无法想象的错误被曝光了。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能看出哪些人是在裸泳。对于美国最大的一些金融机构,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关于对股市的期望
先做个简单的数学题,假设你指望你本世纪的股市年收益率达到10%,而你的收益中,2%来自分红,8%来自股价上涨,那么你就是在假设道指在2100年达到24000000点(目前是13000点)。如果你的财务顾问向你保证每年两位数的股市收益率,你可以和他讲讲这个题目。要当心那些油嘴滑舌的所谓专家顾问,当你被他们的夸夸其谈骗得头脑发热,就是他们填满自己腰包的时候。
关于生活和工作
我和我的好搭档查理今年一个84岁,一个77岁。我们生于美国,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家庭和睦幸福,身体健康。许多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我们一样多,甚至更多。但是由于我们具备一些所谓“商业基因”,因此获得了与自己的贡献不成比例的巨大财富。
另外,我们一直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许多有才华、有激情的人帮助。我们每天都是激情四溢,踩着舞步上班去的。
牛人都有些相似之处
童年的巴菲特与洛克菲勒和摩根有惊人相似之处。与洛克菲勒一样,巴菲特从小渴望发财。并且毫不遮掩这一梦想。年少的洛克菲特对金钱怀有狂热,激动之时,会拍着别人的大腿大声说道:“我将来一定会成为亿万富翁的,一定会的!”巴菲特基本上也这德性。
像摩根一样,巴菲特从小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用商业的眼光去观察一切事情:哪里有发财机会,一件事情怎么做可以赚更多钱。年少的巴菲特通过拣饮料瓶盖来确定哪种饮料好卖。他总是想将东西卖给任何人。无论是二手的角子游戏机,还是二手的汽车,他都要变为赢利工具。赚钱意识,深刻溶进他的血液里。这样的人,要想不发财,难。他一边读中学一边当报童。通过研究送报线路和改善送报纸方式提高效率,赚到了更多的钱。大学没读完,他已经通过琢磨这些小生意拥有了上万美元的储蓄。
人人都会高唱“价值投资”高调,可究竟怎样才是价值投资,却并非人人都懂。
作为投资者的巴菲特秉承他老师格雷厄姆的理念:买“便宜货”,即在股市上买进那些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持有,直到它的价格翻倍。巴菲特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使他远离计算机和一切现代股票投资工具。
在投资界,巴菲特完全是个另类。是与华尔街气质截然相反的一类人。
他远离纽约这个金融信息中心,蜗居在偏远的故乡小镇奥马哈,房间里只有两种东西:各种年报和报纸资料,以及电话。没有计算机。也没有成群的专业研究人员。
巴菲特阅读大量的企业年报,从年报信息中判断哪是“便宜货”,然后打电话委托经纪商买进。
这个连续几十年在股市上从未亏损过的投资奇人,生活方式和做事风格完全像个现代隐士。他的能量完全源自个人的内在。他不需要太复杂的外部措施。简单就是他的力量。
他的生活也简单朴素,从少年到暮年,从一文不名到富可敌国,他都不改朴素本色,无论在何种场合,他永远都只爱喝可口可乐,吃爆米花和汉堡包。这是一个喜欢稳定,怀旧情结浓重,内心永远也长不大的资本奇人。
赚钱而不要赔钱
这是巴菲特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点。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2006年间,历经3个熊市,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现亏损。
别被收益蒙骗
巴菲特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百分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长状况。
根据他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该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要看未来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预测未来必定会有风险,因此巴菲特偏爱那些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经济屏障”的公司。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独占某种产品或某个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从来就不缺竞争对手。但巴菲特总是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使他对公司价值的预测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愿投资科技股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个公司具有足够的长期竞争优势。
要赌就赌大的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犹豫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我们始终在寻找那样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我们投资盈利,我们不仅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我们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估计相符,但是这种投资方法——寻找明星股——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惟一机会。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人
现在我们买入公司或股票时,不但会坚持寻找一流的公司,同时我们坚持这些一流的公司还要有一流的管理。
公司管理层衡量标准:
高尚的品德:管理层值得股东喜欢、信任和敬佩。
出众的能力:能够为公司创造一流的业绩,具有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能够排除机构强制力的影响。
赚钱才是硬道理
我想买入企业的基本标准之一是:显示出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对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最佳衡量标准,是能否取得较高的权益资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我宁愿要一个收益率为15%的资本规模1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不愿要一个收益率为5%的资本规模1亿美元的大企业
选择股票要学会三个诀窍
第一,去学会计,做一个聪明的投资人,而不要做一个冲动的投资人。因为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商务语言,通过会计财务报表,聪明的投资人会发现企业的内部价值,而冲动的投资人看重的只是股票的外部价格.
第二是阅读技能,只投资自己看得明白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的年报让你看不明白,很自然就会怀疑这家公司的诚信度,或者该公司在刻意掩藏什么信息,故意不让投资者明白。
第三是耐心等待,一个人一生中真正投资的股票也就四五只,一旦发现了,就要大量买入。
巴菲特“2008年来信”
关于中国石油
2002和2003年,伯克希尔以4.88亿美元购入中国石油1.3%的股份。按这个价格计算,中石油的市值约为370亿美元。而在去年下半年,中石油的市值涨到了2750亿美元,我们认为这个估值水平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相当,所以我们将手中的股票以40亿美元全部卖出。 由于出售中石油带来了投资收益,我们支付了12亿美元的税。这一金额相当于整个美国政府运作4个小时的所有支出,包括国防、社会保障等等。
关于美国楼市
你可能记得2003年的时候,硅谷很流行一个车贴:“神啊,救救我吧,再给一个泡沫吧”。很不幸,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认为房价会永远上涨。这种看法令贷款机构无视买房人的实际经济状况随意放贷,认为房价的上涨会解决一切问题。而今天,美国正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随着房价下跌,大量无法想象的错误被曝光了。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能看出哪些人是在裸泳。对于美国最大的一些金融机构,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关于对股市的期望
先做个简单的数学题,假设你指望你本世纪的股市年收益率达到10%,而你的收益中,2%来自分红,8%来自股价上涨,那么你就是在假设道指在2100年达到24000000点(目前是13000点)。如果你的财务顾问向你保证每年两位数的股市收益率,你可以和他讲讲这个题目。要当心那些油嘴滑舌的所谓专家顾问,当你被他们的夸夸其谈骗得头脑发热,就是他们填满自己腰包的时候。
关于生活和工作
我和我的好搭档查理今年一个84岁,一个77岁。我们生于美国,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家庭和睦幸福,身体健康。许多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我们一样多,甚至更多。但是由于我们具备一些所谓“商业基因”,因此获得了与自己的贡献不成比例的巨大财富。
另外,我们一直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许多有才华、有激情的人帮助。我们每天都是激情四溢,踩着舞步上班去的。
牛人都有些相似之处
童年的巴菲特与洛克菲勒和摩根有惊人相似之处。与洛克菲勒一样,巴菲特从小渴望发财。并且毫不遮掩这一梦想。年少的洛克菲特对金钱怀有狂热,激动之时,会拍着别人的大腿大声说道:“我将来一定会成为亿万富翁的,一定会的!”巴菲特基本上也这德性。
像摩根一样,巴菲特从小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用商业的眼光去观察一切事情:哪里有发财机会,一件事情怎么做可以赚更多钱。年少的巴菲特通过拣饮料瓶盖来确定哪种饮料好卖。他总是想将东西卖给任何人。无论是二手的角子游戏机,还是二手的汽车,他都要变为赢利工具。赚钱意识,深刻溶进他的血液里。这样的人,要想不发财,难。他一边读中学一边当报童。通过研究送报线路和改善送报纸方式提高效率,赚到了更多的钱。大学没读完,他已经通过琢磨这些小生意拥有了上万美元的储蓄。
人人都会高唱“价值投资”高调,可究竟怎样才是价值投资,却并非人人都懂。
作为投资者的巴菲特秉承他老师格雷厄姆的理念:买“便宜货”,即在股市上买进那些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持有,直到它的价格翻倍。巴菲特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使他远离计算机和一切现代股票投资工具。
在投资界,巴菲特完全是个另类。是与华尔街气质截然相反的一类人。
他远离纽约这个金融信息中心,蜗居在偏远的故乡小镇奥马哈,房间里只有两种东西:各种年报和报纸资料,以及电话。没有计算机。也没有成群的专业研究人员。
巴菲特阅读大量的企业年报,从年报信息中判断哪是“便宜货”,然后打电话委托经纪商买进。
这个连续几十年在股市上从未亏损过的投资奇人,生活方式和做事风格完全像个现代隐士。他的能量完全源自个人的内在。他不需要太复杂的外部措施。简单就是他的力量。
他的生活也简单朴素,从少年到暮年,从一文不名到富可敌国,他都不改朴素本色,无论在何种场合,他永远都只爱喝可口可乐,吃爆米花和汉堡包。这是一个喜欢稳定,怀旧情结浓重,内心永远也长不大的资本奇人。
赚钱而不要赔钱
这是巴菲特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点。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2006年间,历经3个熊市,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现亏损。
别被收益蒙骗
巴菲特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百分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长状况。
根据他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该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要看未来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预测未来必定会有风险,因此巴菲特偏爱那些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经济屏障”的公司。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独占某种产品或某个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从来就不缺竞争对手。但巴菲特总是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使他对公司价值的预测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愿投资科技股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个公司具有足够的长期竞争优势。
要赌就赌大的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犹豫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Property Market - Up or Down?
The Singapore Property Market has gone quiet of late - thanks to the spillover effect from the stock market - with current property transactions having fallen drastically as compared to last year.
Naturally, most prospective buyers are hoping for property prices to fall so that their dream home purchase would be more affordable.
These people are going to be disappointed if they are expecting prices to fall significantly below current prices in the near term.
Current demand is subdued only because of the twin illusions of hope and fear (that prices will fall further), when in truth, current prices are actually fundamentally well supported.
Without mentioning the Integrated Resorts, F1, or even the Youth Olympics, these are the factors that support my opinion:
Mass market demand is still strong, albeit for now:
There were 3,500 applicants for the recent DBSS public housing project City View @ Boon Keng, meaning that it was 4x oversubscribed despite initial reservations that it was overpriced.
Property developers unprepared to lower their launch prices:
Mr. Kwek Leng Joo, Managing Director of City Development, remarked on 28 February 2008 that even if the market recovery should take place a little bit later than expected, it will be OK.
In short, the group can afford to delay launches of new residential projects if necessary to ride out the current weak sentiment.
Clearly, Mr. Kwek's opinion is that the current weak sentiment will be short-lived.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he cannot be wrong.
Rental Yield remains strong at 4% to 5%:
As Singapore'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many residential landlords continue to enjoy high rental yields.
At the same time, housing loan interest rates have fallen to below 2.5% currently.
This creates a situation whereby the mortgage repayment would probably be lower than the potential rental, which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for properties for existing and prospective landlords.
Construction and land costs are still high:
This means that new property launches will definitely have a high minimum price in order for the developers to earn a minimum profi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of course the possibility that property prices will start to fall.
That will happen if some of the smaller property developers or retail speculators who are over leveraged, start to lose their nerve and decide to sell their properties are whatever offer price.
However, once that starts to happen, because I feel that current demand has not disappeared as much as that it is just apprehensive, it is more likely than not that buyers will then start to slowly trickle back into the market.
This will then provide the price support once again.
At $1000 psf, an average size condo of 1000 sqf cost S$1 million.
Rental yield of 5% implies a yearly rental of $50k, in order to pay for that kind of rental, household income has to be around $200k per yr, example, more than $16k per month.
I would estimate less than 5% of Singapore workforce earns more than $16k and personally even if my household earns this much, I will not fork out $50k on rental. ie would rather downgrade to live in some ulu places etc. By the way $50k would probably be the average income for Singaporean workers.
I guess the bottomline is that rental at $50k per year or $4k per month is not sustainable without significant income growth.
Similarly I guess the same argument goes for expats. Expats may enjoy a higher average income say maybe $100k or something (just guessing here) but it's a stretch still for companies to fork out $50k on for rental to hire someone with a salary of $100-200k per year.
The property market is on precarious grounds. It rallied too high and too fast. The sad part is that HDB, instead of standing by its objective to provide affordable housing, joined in the fun thereby squeezing lots of would be buyers.
The people who bought the new City View @ Boon Keng must have a combined income of under $8k in order to qualify for it.
Yet some of these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700k for a flat, and take on a huge mortgage loan that would probably be beyond their means.
It seems our new generation has gotten used to the idea of living in debt, and idea no doubt supported by the HDB.
Naturally, most prospective buyers are hoping for property prices to fall so that their dream home purchase would be more affordable.
These people are going to be disappointed if they are expecting prices to fall significantly below current prices in the near term.
Current demand is subdued only because of the twin illusions of hope and fear (that prices will fall further), when in truth, current prices are actually fundamentally well supported.
Without mentioning the Integrated Resorts, F1, or even the Youth Olympics, these are the factors that support my opinion:
Mass market demand is still strong, albeit for now:
There were 3,500 applicants for the recent DBSS public housing project City View @ Boon Keng, meaning that it was 4x oversubscribed despite initial reservations that it was overpriced.
Property developers unprepared to lower their launch prices:
Mr. Kwek Leng Joo, Managing Director of City Development, remarked on 28 February 2008 that even if the market recovery should take place a little bit later than expected, it will be OK.
In short, the group can afford to delay launches of new residential projects if necessary to ride out the current weak sentiment.
Clearly, Mr. Kwek's opinion is that the current weak sentiment will be short-lived.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he cannot be wrong.
Rental Yield remains strong at 4% to 5%:
As Singapore'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many residential landlords continue to enjoy high rental yields.
At the same time, housing loan interest rates have fallen to below 2.5% currently.
This creates a situation whereby the mortgage repayment would probably be lower than the potential rental, which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for properties for existing and prospective landlords.
Construction and land costs are still high:
This means that new property launches will definitely have a high minimum price in order for the developers to earn a minimum profi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of course the possibility that property prices will start to fall.
That will happen if some of the smaller property developers or retail speculators who are over leveraged, start to lose their nerve and decide to sell their properties are whatever offer price.
However, once that starts to happen, because I feel that current demand has not disappeared as much as that it is just apprehensive, it is more likely than not that buyers will then start to slowly trickle back into the market.
This will then provide the price support once again.
At $1000 psf, an average size condo of 1000 sqf cost S$1 million.
Rental yield of 5% implies a yearly rental of $50k, in order to pay for that kind of rental, household income has to be around $200k per yr, example, more than $16k per month.
I would estimate less than 5% of Singapore workforce earns more than $16k and personally even if my household earns this much, I will not fork out $50k on rental. ie would rather downgrade to live in some ulu places etc. By the way $50k would probably be the average income for Singaporean workers.
I guess the bottomline is that rental at $50k per year or $4k per month is not sustainable without significant income growth.
Similarly I guess the same argument goes for expats. Expats may enjoy a higher average income say maybe $100k or something (just guessing here) but it's a stretch still for companies to fork out $50k on for rental to hire someone with a salary of $100-200k per year.
The property market is on precarious grounds. It rallied too high and too fast. The sad part is that HDB, instead of standing by its objective to provide affordable housing, joined in the fun thereby squeezing lots of would be buyers.
The people who bought the new City View @ Boon Keng must have a combined income of under $8k in order to qualify for it.
Yet some of these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700k for a flat, and take on a huge mortgage loan that would probably be beyond their means.
It seems our new generation has gotten used to the idea of living in debt, and idea no doubt supported by the HDB.
Friday, March 7, 2008
巴菲特的投資觀念
@ 華倫巴菲強調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取決於企業的實質價值,和支付一個合理划算的交易價格,他不在意最近或未來一般股市將會如何運作.
@ 華倫巴菲特從不投資他不了解的企業,他四十年的投資職業生涯裡,只有十二個投資決策,造成他今日與眾不同的成功地位.
@ 當大企業有暫時性的麻煩或股市下跌,並創造出有利可圖的交易股價,應進場買下這些大企業的股票,不要再試著預測股票市場的方向,經濟情勢,利率或選舉結果,並停止浪費金錢在以此糊口的人身上.研究公司的現況和財務情形,並評估公司將來的展望,當一切都合你意的時候,就買下它 .
@ 許多人盲目投資,從某方面來說,這就像通宵玩牌,卻不曾看清手中的牌一樣.
@ 投資人謹慎透徹地做好投資研究,只要專注於持有少數幾種股票,便可大大降低投資風險.通常巴菲特持普通股持股,僅由五種不同的股資組合.
@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核心是(買進ˍ持有)Buy and hold, 買進優良企業,擁有這個投資數年,然後根據企業經營之收益獲利,這個觀念簡單又直接,投資人容易明瞭這個方式的原理.
@ 多數人都受到現有的股票交易方式所影嚮和限制,只知在買進與賣出間追逐價差而忘了買賣股票原本只是轉移股權,持有股權原本是做為股東的權益則來自於企業營運所獲的利潤.
@ 做為股東原本是希望能從企業獲利不斷成長,及源源不斷的收取成功的經營成果股票市場只是方便股東的移轉股權.
@ 巴菲特投資決策依據的基本原則:
一.企業原則:這家企業簡單且可以了解嗎?
這家企業的經營歷史是否穩定?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遠景是否看好?
二.經營原則:經營者是否理性?
經營者對股東是誠實坦白的嗎?
經營者是否會盲從其他法人權構的行為?
三.財務原則:把重點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計算(出股東盈餘)尋找毛利率高的公司.對於保留的每一塊錢盈餘,確定公司主少己經創造了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四.市場原則:這家企業有多少實質價值?
這家企業能否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購得?
@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很簡單,那就是:
1.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2. 不擔心經濟情勢.
3.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4. 管理企業投資組合.
@ 從投資一百美元起家,至今華倫巴菲特己創造百億美元的財富,這位被喻為當今(最偉大的投資者),以簡單的投資策略及原則,不做短線進出,不理會股市每日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妥善管理手上的投資組合,創造另一種不同於投機客的投資典型.
@ 巴菲特擁有淨值百億美元,名列美國最富有人榜首多年 . 近年被比爾.蓋茲趕過變成第二名),是美國百人富翁唯一自股票市場獲得財富的人.
@ 巴菲特1930年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瑪哈(Omaha City),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研究所就讀,受教於班哲明.葛拉罕(一向鼓吹了解一公司實質價值的重要性),1956年帶著葛拉罕得到的知識與來自親朋好友的財力支持 , 在奧瑪哈開始他的有限合夥投資事業經就是後來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公).合夥公司開始時,由七個有限責任合夥人,一起出資十萬五仟美元.主要合夥人巴菲特,從一百元開始投資,那些有限合夥人每年回收他們投資的6%,和超過此固定利潤以上之總利潤的75%,巴菲特的酬勞則是另外的25%.往的十三年,巴菲特的金錢以每年29.5%的複利持續成長,合夥體的資產己達二千六百萬美元.
@ 兩位智者ˍ班哲明.葛拉罕給予巴菲特投資的思考基礎: 安全邊際.並協助巴菲特學習掌握他的情緒,以便於在市價的漲落中獲利.而菲利普.費雪則給予巴菲特最新的可行的方法學,使他能夠判定出好的長期投資. 巴菲特說:我有15%像費雪,85%葛拉罕.
@ 費雪的著作:Common Stock and Uncommon Profits,葛拉罕的著作: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是二本影嚮巴菲特最深遠的投資學巨著.他說每位投資人至少要讀它們20遍以上,才能真正瞭解投資的真諦.
@ 投貣就是在經過完整的分析研究之後,認為可以確保本金的安全,並能得到令人滿意的報酬.不符合這些要求的操作便是在投機.
@ 雖然葛拉罕(價值理論)與費雪(成長理論)的投資方法不同,但是巴菲特說道:他們在投資界是同等重要的.
@ 價值理論:指出一個經謹慎選擇,且己分散風險,合理價格的普通投資組合,才可能是聰明的股資.葛拉罕推測如因股票的價格低於它的價值,則股票在一個安全邊際.葛拉罕表示.
投資有二個法則:
一.嚴禁損失.
二.不要忘記第一個法則.
他相信市場經常給予股票不適當的價格,這種錯誤的標價往往是因為人類懼怕和貪婪的情緒而引起的.
@ 成長理論:超額利潤的創造是經由:
1.投資那些潛力在平均水準之上的公司
2.向那些最有能力的經營階層看齊.
@ 費雪相信,即使有能力使銷售成長,如果公司無法為股東賺取利潤,就不宜投資該公司.如果多年來利潤不能夠相對地成長,則所有的銷售成長都不代表公司股票是正確的投資工具.
@ 巴菲持主張投資人學習如何獨立思考,如因你己經由深思熟慮的判斷,獲得合平邏輯的結論,絕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同意而被勸阻退縮不前,(你不會因為這些人的不同意,而判斷正確或錯誤,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的資料和推理是正確的 ).
@ 巴菲特:當人們因貪婪或者受了驚嚇的時候,他們時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股票的長期價值是取決於企業的經濟發展,而不是每日的市場行情.
@ 投資人Investor 和投機客Speculator 之間的基本差是,在於他們對股價的看法.投機客試圖在價格的起伏之間獲益,相反地,投資人是尋求以合理的價格取得公司的股票.
@ 投資人最大的敵人不是股票市場,而是自己.投資人無論在數學,財務或價計上有多麼優秀的能力,若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緒,還是無法從投資過程中獲利.
@ 巴菲特不相信所謂市場預測,無法預知短期內股價的變動,也不相信有誰可以做到這一點.他長久以來的感覺是(股市預測專家存在的唯一價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 巴菲特不預期股票市場的漲跌,只是設法在別人貪心的時候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唯有在所有的人都小心謹慎的時候才會勇往直前.
@ 只要對你持有之股票的公司深具信心,就應該對股價下跌抱持歡迎的態 度,並藉著這個機會增加你的持股.
@ 股票市場並不是一個指標,它只是一個可以讓你買賣股票的地方而已.
@ 巴菲特表示,因為他做的都是長期投資,所以短期的市場波動對他根本沒有影嚮.他相信自己比市場更有能力評估一個公司的真正價值,做不到這一點你就沒有資格玩這個遊戲.他解釋說:這就好像打樸克牌,如果你在玩了一陣子之後,還看不出這場牌局裡的凱子是誰,那麼那個凱子就是你.
@ 巴菲特學習到優良的企業能讓投資人很容易地做決定,但是那些狀況不佳的公司,即使投資人猶豫不決.如果他不能輕易地說服自己做下購買的決定,那麼他就得放棄那間公司.巴菲特有這種說不的精神,只有在所有的因素都對他有利的情況下才肯購買股票,而這個說(不)的能力,正是使投資能夠獲利的最大因素.
@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管理龐大地投資組合,多半歸功於他(以靜制動)的能力.大部份的投資人都很難抵抗誘惑,不斷地在股市裡搶進搶出.
@ 巴菲特表示,投資人總是想要買進太多的股票,卻不願意耐心等待一家有真正值得投資的好公司.買進一間頂尖企業股票然後長期持有,比一天到晚在那些不怎麼樣的股票裡忙地暈頭轉向,絕對容易得多了.有很多投資人一天不買賣就渾身不對勁,他卻可以一年都不去動手中的股票.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動,正是他一貫的投資風格.
@ 根據巴菲特的意見,投資人絕對應該好好守住幾支前途看好的股票,而不是三心二意地在一堆體質欠佳的股票裡搶進搶出.事實上,巴菲特的成功主要是建立在幾宗成功的大宗投資上.
@ 投資人應該假設自己手中只有一張可以打個20個的投資決策卡,每作一次投資,就在卡片上打一個洞,相對地能夠作投資決定的次數也就滅少一次.巴菲特相信,假如投資人真的受到這樣的限制,他們就會耐心地等待最佳的投資機會出現,而不會輕率地作決定.
@ 巴菲特從經驗中得知,體質優良且經營得當的企業通常價格都不便宜.一旦見到價格低廉的績優企業,他一定毫不疑地大量收購,完全不受經濟景氣低迷,或是市場悲觀氣氛的影嚮.
@ 隨著年歲增長,巴菲特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式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那些你了解,而且對其經營深具信心的企業.有人把資金分散在一些他們所知有限,又缺令任何賣點的投資上,以為可以藉此降低風險,這樣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每個人知識和經驗必然是有限的,而也很少能夠同時在市場上發現三家以上可以讓人深具信心的企業.
@ 巴菲特對於他手中持股的漲跌與市場股價指數表現,可說毫不關心.他是以營業的實績來判斷股票的好壞,而不是短期的成交價格.他知道,只要企業本身擁有傑出的營運績效,總有一天這樣的績效會反映到股票的價格上.
@ 巴菲特承認,他的長期持有策略與機構投資人的基金經理人之思考模式有很大的落差.很大多數的基金經理人總是在華爾街出現新寵之後,迅速更改手中的持股.他們的投資組合不斷地在那些主要的大企業之間進行多角化風險分散,這樣作的目的多半是為了保護自己,以免跟不上市場的腳步,極少是因為他們感覺那些公司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在巴菲特的想法裡,( 法人)這個名詞正代表著矛盾.他說,把基金經理人稱為投資人,就像把追求一夜風流稱為浪漫是一樣的.
@ 巴菲特說: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經營者,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 全面收購一個企業與購買該企業的股票,基本上是沒有差別的.無論是收購個企業,或者只是持有該企業部份的投票,巴菲特都遵守同樣的投資策略:尋找他所瞭解的,且利於長期投資的公司.同時該公司的管理階層必須誠實且具備了管理的才能,最重要的是價格要吸引人.
@ 巴菲特說:我們在投資的時候,要將自己看成是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師 , 更不是有價証券分析師.巴菲特在評估一項潛在交易或是買進股票的時候,他會先以企業主的觀點出發,衡量該公司經營體系所有質與量的層面,財務況以及收購價格.
@ 巴菲特四大投資決策基本原則:
1. 企業原則:企業本身的三個基本特性.
2. 經營原則:高級主管必須展現出來的三個重要特質.
3. 財務原則:公司必須依循的四項重要財務政策.
4. 市場原則:相關的二個成本指導方針.
@ 企業原則:1)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於瞭解.
2)該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是否穩定.
3)該企業長期發展的遠景是否被看好.
@ 以巴菲特的觀點,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和他對自己所做之投資的了解程度成正比.因為只在他了解的範圍內選擇企業,所以他對所投資的企業一直有高度的了解.
@ 根據巴菲特的觀察,投資的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你了解的有多少,而是在於你能否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投資人並不需要做對很多事情,重要的是要能不犯重的過錯.在巴菲特的經驗裡,以一些平凡的方法就能夠得到平均以上的投資成果.重點是你如何把一些平凡的事,做得極不平凡.
@ 巴菲特不碰複雜的企業,對於那些正因面臨難題而苦惱,或因為先前的計劃失敗,而打算徹底改變營運方向的企業,他也敬而遠之.巴菲特相信,重大的變革和高額報酬率是沒有交集的.許多投資人拼命搶購那些正在進行組織變革的公司,往往被一些企業將來可能帶來的好處之假象所迷惑,而忽略了眼前的企
業現實.
@ 巴菲特從經營與投資的經驗中學到,鹹魚很少能夠大翻身.學會去避開它們,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清除所有障礙,而是在於我們專注地尋找可以跨越的障礙.
@ 經營原則:
1)管理階層是否理性?
2)整個管理階層對股東是否坦白?
3)管理階層是否能夠對抗(法人機構盲從的行為)?
@ 管理人員把自己看成是公司負責人,不會忘了公司最主要的目標 - 增加股東持股的價值.同時他們會為了進一步達成這個目標做出理性的決定.
@ 巴菲特對於那些能看重自己的責任,完整而詳實地向股東公開所有營運狀況,以及有勇氣抵抗所謂(盲從法人機構), 而不盲目地追隨別人的行為管理人才,抱著極為敬佩的態度.
@ 分配公司的資本是最重要的經營行為,因為一段時間之后,資本的分配將決定股東股權的價值.根據巴菲特的觀點,決定如何處理公司的盈餘(轉投資或者是分股利給股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性思考課題.
@ 巴菲特極為看重那些完整且詳實報告公司營運狀況的管理人,尤其尊敬那些不會藉著一般公認的會計原則,隱瞞公司營運狀況的管理者.他們把成功分享給他人,同時也勇於承認錯誤,並且永遠向股東保持坦誠的態度.
@ 如果資本支出的配置是如此簡單而合乎邏輯,怎麼會有那麼多資金運用不當的情事發生呢 ?巴菲特所得到的答案是一種他稱之為(盲從法人機構)的無形力量.企業的管理者自然而然地模仿其他管理人員的行為,不管那些行為是多麼愚蠢違反理性.
@ 財務原則:
1)將注意力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
2)計算(股東盈餘)<Owner Earnings>,得出正確的價值.
3)尋求擁有高毛利的公司.
4)每保留一塊錢的盈餘,公司至少得增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 巴菲特說:好的企業應該能夠不靠舉債,就可以賺取不錯股東權益報酬率.對於那些必須藉由相當程度的負債才能達成良好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公司,應該抱持懷疑的態度.
@ 巴菲特是出警告:會計上的每股盈餘只是評估企業經濟價值的起點,絕不是終點;並非所有的盈餘都代表相同的意義.
@ 巴菲特喜歡採用〔股東權益〕Owner earningsˍ公司淨所得加上折舊,耗損,分期償還的費用,減去資本支出以及其他額外所需的營運資本,來代替現金流量計算.寧願對得迷迷糊糊,也不要錯得清清楚楚.
@ 巴菲特指出,如果管理當局無法將銷售額轉換成利潤,任何再好的投資都是枉然.需要靠高成本營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常會不斷增加經常性支出,巴菲特很討厭那些不斷增加開銷的經營管理者.
@ 巴菲特選擇公司的標準是:長期發展遠景看好,且公司由一群有能力和以股東利益為第一優先的管理者所經營,它們將隨著日後公司市場價值的增加而獲得証明.每一塊錢保留盈餘,確實轉換成至少有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 市場原則:
一.企業的實質價值如何 ?
二.是否可以在企業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價值時,買進該企業的股票 ?
@ 投資人應該衡量兩項因素:這間公司是否有好的實質價值,以及現在是否為購買的好時機(也就是說,價格是不是吸引人 ?)
@ 巴菲特使用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 的〔投資價值理論〕{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 }所提出:企業的價值等於運用適當的貼現率,折算預期在企業生命週期內,可能產生的淨現金流量.企業價值的計算非常類似評估債券價值的模式.債券未來的現金流量可分成每期息票支付的利息,以及未來債券到期發回的本金兩部份.
@ 使用適當的變數:現金流量和預期的貼現率,決定公司的價值就很簡單.如果他對預估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就不會試著去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如果企業簡單且能了解;並擁有穩定的盈餘,巴菲特就能夠以適度的確定性來決定未來的現金流量.
@ 一旦巴菲特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接著就是應由貼現率將其折現.巴菲特使用的貼現率,是美國政府的長期債券利率.
@ 巴菲特拒絕購買那些具有負債問題的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盈餘穩定且可預測的公司上.他說:我將確定性看得很重,所有造成風險的因素對我而言都沒有意義,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持續購買低本益比 和價值比 以及高股利的人,通常被稱為〔價值投資人〕 . 主張以選擇在盈餘上有高平均成長的公司.來辨認公司價值的人,則稱為 [ 成長投資人 ].一般來講,成長中的公司通常具有高的本益比和低的股利,而這些財務特值與價值投資人所希望尋找的剛好相反.
@ 尋找購買價值的投資人,通常必須在〔價值〕與〔成長〕之間來選擇股票.巴菲特說:成長與價值的投資其實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其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一項預測過程.
@ 在投資資本報酬率高於平均水準的時候,成長可以增加投資的價值.確保每投資一塊錢,至少就能增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而成長對於一家資本報酬率不高的公司股東而言,可能反受其害.
@ 巴菲特指出:將注意力集中在容易了解,和具有持久的經濟力量基礎,且把股東放在第一位的管理者所管理的公司上,並不能保証成功.首先,他先須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同時公司必須符合他對企業的期望.
@ 巴菲特承認,如果犯錯則是因為下面三個地方出了問題:
1)我們所支付的價格.
2)我們所參與的經營管理.
3)企業未來的經濟狀況.他指出,錯誤的估計最常發生在第三個原因上.
@ 巴菲特的意圖,不但要辨認出可以賺得高於平均收益的公司,還可以在價格遠低於其實質價值時購買這些企業.
@ 葛拉罕:<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持股公司的老闆>,巴菲特說:
<這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句話>.
@ 巴菲特說:只要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充滿希望並令人滿意,或管理者能勝任其職務而且誠實,同時市場價格也沒有高估此企業,那麼他相當滿足於長期持有任何証券.
@ 短期來看市場是個投票機器,但長期來看則是個秤重器,他樂於忍耐.你手上握有的股票一定要比現金好,否則它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 如果股票市場確實過份高估某一家企業,他就會將其股票賣出 . 如果他需要現金以購買別家可能被過份低估或是有同樣價值,但他更了解之企業的股份,巴菲特將會出售價值公道或被低估的証券以變現.
@ 當人們對一些大環境事件的憂慮升到最高點時,事實上也就是我們做成最佳交易的時機.恐懼是追趕流行者的大敵,卻是看重基本面的財經分析者的密友.
@ 當巴菲特從事投資的時候,他觀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數的投資人只觀察其股價而己.
@ 世故者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世界,而特立獨行者卻堅持嘗試要改著世界來適應自己.因此所有的進步都仰賴後者來促成.巴菲特自始至終,都將投資視為一種企業經營活動,而以一般常識作為他的投資哲學.
@ 依照巴菲特的理論,投資人企業家應該以同樣的方法來觀察一家公司,因為他們實際上想要的東西是相同的,企業家希望買下整個公司,而投資人希望購買公司部份的股票.如果你問一個企業家,當他購買一家公司的時候,他所想要的是什麼,答案經常是:這家企業能產生多少現金 ?公司的價值和它的現金產生能力之間有直接的關聯,理論上,企業家與投資人為了要獲利,應該要注意到相同的變數.
@ 委託人要求專業投資人報告績效,在等候他們的投資組合達到某一價格時,經常顯得不耐煩.如果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未出現短期的價格上漲,委託人將表現出不滿和懹疑他們在投資上的專業能力.專業投資者知道他們必須在改善短期績效,或冒著損失客戶的風險之間作一選擇,於是開始陷入追漲殺跑的旋渦中.
@ 巴菲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1)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2)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而求的變化
3) 該公司現金產生能力
@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步驟一: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步驟二:不擔心經濟情勢.
步驟三: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步驟四: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 股票市場是狂熱與抑鬱交替發作的場所,有的時候它對未來的期望感到興奮,而在其他時候,又顯出不合理的沮喪.這樣的市場行為創造出投資機價,特別是傑出企業的股價跌到不合理的低價時.股票市場並不是投資顧問,它存在只是為了幫助買進或賣出股票吧了.
@ 如果你打算擁有一家傑出企業的股份並長期持有,但又去注每一日股市的變動是不合邏輯的.你將會驚訝地發現,不去持續注意市場變化,你的投資組合反而變得更有價值.
@ 巴菲特較喜歡購買在任何經濟情勢中都有機價獲益的企業.選擇並擁有能力在任何經濟環境中獲利的企業,時間將被更聰明地運用.而不定期地短期持有股票,只能在正確預測經濟景氣時,才可以獲利.
@ 你無法對企業的未來作出聰明的預測,除非你了解它如何賺錢.投資人在投資股票時,經常對於一家公司如何產生銷售,費用,利潤私沒有任何線索.
@ 最值得擁有的企業,是在長期有最佳遠景,且擁有市場特許權(產品有獨占性及差異性).市場特許權是指銷售產品或者顧客而要想要的服務,市場中沒有類似的替代品,持有大量經濟上的商譽.
@ 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決定了它的價值,巴菲特找出那些產生超過營運所需現金的公司,而將不斷消耗現金的公司排除在外.
@ 巴菲特提供一份較正確的計算方式,他稱之為〔股東盈餘〕.決定股東盈餘的方法是將折舊,耗損和分期攤銷的費用加上淨利,然後減去那些公司用以維持其經濟狀況和銷售量的資本支出.
@ 高毛利率反映出經營者控制成本的精神,巴菲特欣賞注意成本觀念的經營者,而憎惡放任成本不斷擴大的經營者.
@ 推動巴菲特投資策略的主力,在於資金的理性分配,決定如何配置一家公司的盈餘,是經營者要做的最重要決定.做投資選擇時展現的理性是巴菲特最推崇的特質.
@ 華倫巴菲特從不投資他不了解的企業,他四十年的投資職業生涯裡,只有十二個投資決策,造成他今日與眾不同的成功地位.
@ 當大企業有暫時性的麻煩或股市下跌,並創造出有利可圖的交易股價,應進場買下這些大企業的股票,不要再試著預測股票市場的方向,經濟情勢,利率或選舉結果,並停止浪費金錢在以此糊口的人身上.研究公司的現況和財務情形,並評估公司將來的展望,當一切都合你意的時候,就買下它 .
@ 許多人盲目投資,從某方面來說,這就像通宵玩牌,卻不曾看清手中的牌一樣.
@ 投資人謹慎透徹地做好投資研究,只要專注於持有少數幾種股票,便可大大降低投資風險.通常巴菲特持普通股持股,僅由五種不同的股資組合.
@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核心是(買進ˍ持有)Buy and hold, 買進優良企業,擁有這個投資數年,然後根據企業經營之收益獲利,這個觀念簡單又直接,投資人容易明瞭這個方式的原理.
@ 多數人都受到現有的股票交易方式所影嚮和限制,只知在買進與賣出間追逐價差而忘了買賣股票原本只是轉移股權,持有股權原本是做為股東的權益則來自於企業營運所獲的利潤.
@ 做為股東原本是希望能從企業獲利不斷成長,及源源不斷的收取成功的經營成果股票市場只是方便股東的移轉股權.
@ 巴菲特投資決策依據的基本原則:
一.企業原則:這家企業簡單且可以了解嗎?
這家企業的經營歷史是否穩定?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遠景是否看好?
二.經營原則:經營者是否理性?
經營者對股東是誠實坦白的嗎?
經營者是否會盲從其他法人權構的行為?
三.財務原則:把重點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計算(出股東盈餘)尋找毛利率高的公司.對於保留的每一塊錢盈餘,確定公司主少己經創造了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四.市場原則:這家企業有多少實質價值?
這家企業能否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購得?
@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很簡單,那就是:
1.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2. 不擔心經濟情勢.
3.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4. 管理企業投資組合.
@ 從投資一百美元起家,至今華倫巴菲特己創造百億美元的財富,這位被喻為當今(最偉大的投資者),以簡單的投資策略及原則,不做短線進出,不理會股市每日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妥善管理手上的投資組合,創造另一種不同於投機客的投資典型.
@ 巴菲特擁有淨值百億美元,名列美國最富有人榜首多年 . 近年被比爾.蓋茲趕過變成第二名),是美國百人富翁唯一自股票市場獲得財富的人.
@ 巴菲特1930年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瑪哈(Omaha City),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研究所就讀,受教於班哲明.葛拉罕(一向鼓吹了解一公司實質價值的重要性),1956年帶著葛拉罕得到的知識與來自親朋好友的財力支持 , 在奧瑪哈開始他的有限合夥投資事業經就是後來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公).合夥公司開始時,由七個有限責任合夥人,一起出資十萬五仟美元.主要合夥人巴菲特,從一百元開始投資,那些有限合夥人每年回收他們投資的6%,和超過此固定利潤以上之總利潤的75%,巴菲特的酬勞則是另外的25%.往的十三年,巴菲特的金錢以每年29.5%的複利持續成長,合夥體的資產己達二千六百萬美元.
@ 兩位智者ˍ班哲明.葛拉罕給予巴菲特投資的思考基礎: 安全邊際.並協助巴菲特學習掌握他的情緒,以便於在市價的漲落中獲利.而菲利普.費雪則給予巴菲特最新的可行的方法學,使他能夠判定出好的長期投資. 巴菲特說:我有15%像費雪,85%葛拉罕.
@ 費雪的著作:Common Stock and Uncommon Profits,葛拉罕的著作: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是二本影嚮巴菲特最深遠的投資學巨著.他說每位投資人至少要讀它們20遍以上,才能真正瞭解投資的真諦.
@ 投貣就是在經過完整的分析研究之後,認為可以確保本金的安全,並能得到令人滿意的報酬.不符合這些要求的操作便是在投機.
@ 雖然葛拉罕(價值理論)與費雪(成長理論)的投資方法不同,但是巴菲特說道:他們在投資界是同等重要的.
@ 價值理論:指出一個經謹慎選擇,且己分散風險,合理價格的普通投資組合,才可能是聰明的股資.葛拉罕推測如因股票的價格低於它的價值,則股票在一個安全邊際.葛拉罕表示.
投資有二個法則:
一.嚴禁損失.
二.不要忘記第一個法則.
他相信市場經常給予股票不適當的價格,這種錯誤的標價往往是因為人類懼怕和貪婪的情緒而引起的.
@ 成長理論:超額利潤的創造是經由:
1.投資那些潛力在平均水準之上的公司
2.向那些最有能力的經營階層看齊.
@ 費雪相信,即使有能力使銷售成長,如果公司無法為股東賺取利潤,就不宜投資該公司.如果多年來利潤不能夠相對地成長,則所有的銷售成長都不代表公司股票是正確的投資工具.
@ 巴菲持主張投資人學習如何獨立思考,如因你己經由深思熟慮的判斷,獲得合平邏輯的結論,絕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同意而被勸阻退縮不前,(你不會因為這些人的不同意,而判斷正確或錯誤,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的資料和推理是正確的 ).
@ 巴菲特:當人們因貪婪或者受了驚嚇的時候,他們時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股票的長期價值是取決於企業的經濟發展,而不是每日的市場行情.
@ 投資人Investor 和投機客Speculator 之間的基本差是,在於他們對股價的看法.投機客試圖在價格的起伏之間獲益,相反地,投資人是尋求以合理的價格取得公司的股票.
@ 投資人最大的敵人不是股票市場,而是自己.投資人無論在數學,財務或價計上有多麼優秀的能力,若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緒,還是無法從投資過程中獲利.
@ 巴菲特不相信所謂市場預測,無法預知短期內股價的變動,也不相信有誰可以做到這一點.他長久以來的感覺是(股市預測專家存在的唯一價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 巴菲特不預期股票市場的漲跌,只是設法在別人貪心的時候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唯有在所有的人都小心謹慎的時候才會勇往直前.
@ 只要對你持有之股票的公司深具信心,就應該對股價下跌抱持歡迎的態 度,並藉著這個機會增加你的持股.
@ 股票市場並不是一個指標,它只是一個可以讓你買賣股票的地方而已.
@ 巴菲特表示,因為他做的都是長期投資,所以短期的市場波動對他根本沒有影嚮.他相信自己比市場更有能力評估一個公司的真正價值,做不到這一點你就沒有資格玩這個遊戲.他解釋說:這就好像打樸克牌,如果你在玩了一陣子之後,還看不出這場牌局裡的凱子是誰,那麼那個凱子就是你.
@ 巴菲特學習到優良的企業能讓投資人很容易地做決定,但是那些狀況不佳的公司,即使投資人猶豫不決.如果他不能輕易地說服自己做下購買的決定,那麼他就得放棄那間公司.巴菲特有這種說不的精神,只有在所有的因素都對他有利的情況下才肯購買股票,而這個說(不)的能力,正是使投資能夠獲利的最大因素.
@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管理龐大地投資組合,多半歸功於他(以靜制動)的能力.大部份的投資人都很難抵抗誘惑,不斷地在股市裡搶進搶出.
@ 巴菲特表示,投資人總是想要買進太多的股票,卻不願意耐心等待一家有真正值得投資的好公司.買進一間頂尖企業股票然後長期持有,比一天到晚在那些不怎麼樣的股票裡忙地暈頭轉向,絕對容易得多了.有很多投資人一天不買賣就渾身不對勁,他卻可以一年都不去動手中的股票.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動,正是他一貫的投資風格.
@ 根據巴菲特的意見,投資人絕對應該好好守住幾支前途看好的股票,而不是三心二意地在一堆體質欠佳的股票裡搶進搶出.事實上,巴菲特的成功主要是建立在幾宗成功的大宗投資上.
@ 投資人應該假設自己手中只有一張可以打個20個的投資決策卡,每作一次投資,就在卡片上打一個洞,相對地能夠作投資決定的次數也就滅少一次.巴菲特相信,假如投資人真的受到這樣的限制,他們就會耐心地等待最佳的投資機會出現,而不會輕率地作決定.
@ 巴菲特從經驗中得知,體質優良且經營得當的企業通常價格都不便宜.一旦見到價格低廉的績優企業,他一定毫不疑地大量收購,完全不受經濟景氣低迷,或是市場悲觀氣氛的影嚮.
@ 隨著年歲增長,巴菲特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式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那些你了解,而且對其經營深具信心的企業.有人把資金分散在一些他們所知有限,又缺令任何賣點的投資上,以為可以藉此降低風險,這樣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每個人知識和經驗必然是有限的,而也很少能夠同時在市場上發現三家以上可以讓人深具信心的企業.
@ 巴菲特對於他手中持股的漲跌與市場股價指數表現,可說毫不關心.他是以營業的實績來判斷股票的好壞,而不是短期的成交價格.他知道,只要企業本身擁有傑出的營運績效,總有一天這樣的績效會反映到股票的價格上.
@ 巴菲特承認,他的長期持有策略與機構投資人的基金經理人之思考模式有很大的落差.很大多數的基金經理人總是在華爾街出現新寵之後,迅速更改手中的持股.他們的投資組合不斷地在那些主要的大企業之間進行多角化風險分散,這樣作的目的多半是為了保護自己,以免跟不上市場的腳步,極少是因為他們感覺那些公司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在巴菲特的想法裡,( 法人)這個名詞正代表著矛盾.他說,把基金經理人稱為投資人,就像把追求一夜風流稱為浪漫是一樣的.
@ 巴菲特說: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經營者,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 全面收購一個企業與購買該企業的股票,基本上是沒有差別的.無論是收購個企業,或者只是持有該企業部份的投票,巴菲特都遵守同樣的投資策略:尋找他所瞭解的,且利於長期投資的公司.同時該公司的管理階層必須誠實且具備了管理的才能,最重要的是價格要吸引人.
@ 巴菲特說:我們在投資的時候,要將自己看成是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師 , 更不是有價証券分析師.巴菲特在評估一項潛在交易或是買進股票的時候,他會先以企業主的觀點出發,衡量該公司經營體系所有質與量的層面,財務況以及收購價格.
@ 巴菲特四大投資決策基本原則:
1. 企業原則:企業本身的三個基本特性.
2. 經營原則:高級主管必須展現出來的三個重要特質.
3. 財務原則:公司必須依循的四項重要財務政策.
4. 市場原則:相關的二個成本指導方針.
@ 企業原則:1)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於瞭解.
2)該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是否穩定.
3)該企業長期發展的遠景是否被看好.
@ 以巴菲特的觀點,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和他對自己所做之投資的了解程度成正比.因為只在他了解的範圍內選擇企業,所以他對所投資的企業一直有高度的了解.
@ 根據巴菲特的觀察,投資的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你了解的有多少,而是在於你能否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投資人並不需要做對很多事情,重要的是要能不犯重的過錯.在巴菲特的經驗裡,以一些平凡的方法就能夠得到平均以上的投資成果.重點是你如何把一些平凡的事,做得極不平凡.
@ 巴菲特不碰複雜的企業,對於那些正因面臨難題而苦惱,或因為先前的計劃失敗,而打算徹底改變營運方向的企業,他也敬而遠之.巴菲特相信,重大的變革和高額報酬率是沒有交集的.許多投資人拼命搶購那些正在進行組織變革的公司,往往被一些企業將來可能帶來的好處之假象所迷惑,而忽略了眼前的企
業現實.
@ 巴菲特從經營與投資的經驗中學到,鹹魚很少能夠大翻身.學會去避開它們,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清除所有障礙,而是在於我們專注地尋找可以跨越的障礙.
@ 經營原則:
1)管理階層是否理性?
2)整個管理階層對股東是否坦白?
3)管理階層是否能夠對抗(法人機構盲從的行為)?
@ 管理人員把自己看成是公司負責人,不會忘了公司最主要的目標 - 增加股東持股的價值.同時他們會為了進一步達成這個目標做出理性的決定.
@ 巴菲特對於那些能看重自己的責任,完整而詳實地向股東公開所有營運狀況,以及有勇氣抵抗所謂(盲從法人機構), 而不盲目地追隨別人的行為管理人才,抱著極為敬佩的態度.
@ 分配公司的資本是最重要的經營行為,因為一段時間之后,資本的分配將決定股東股權的價值.根據巴菲特的觀點,決定如何處理公司的盈餘(轉投資或者是分股利給股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性思考課題.
@ 巴菲特極為看重那些完整且詳實報告公司營運狀況的管理人,尤其尊敬那些不會藉著一般公認的會計原則,隱瞞公司營運狀況的管理者.他們把成功分享給他人,同時也勇於承認錯誤,並且永遠向股東保持坦誠的態度.
@ 如果資本支出的配置是如此簡單而合乎邏輯,怎麼會有那麼多資金運用不當的情事發生呢 ?巴菲特所得到的答案是一種他稱之為(盲從法人機構)的無形力量.企業的管理者自然而然地模仿其他管理人員的行為,不管那些行為是多麼愚蠢違反理性.
@ 財務原則:
1)將注意力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
2)計算(股東盈餘)<Owner Earnings>,得出正確的價值.
3)尋求擁有高毛利的公司.
4)每保留一塊錢的盈餘,公司至少得增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 巴菲特說:好的企業應該能夠不靠舉債,就可以賺取不錯股東權益報酬率.對於那些必須藉由相當程度的負債才能達成良好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公司,應該抱持懷疑的態度.
@ 巴菲特是出警告:會計上的每股盈餘只是評估企業經濟價值的起點,絕不是終點;並非所有的盈餘都代表相同的意義.
@ 巴菲特喜歡採用〔股東權益〕Owner earningsˍ公司淨所得加上折舊,耗損,分期償還的費用,減去資本支出以及其他額外所需的營運資本,來代替現金流量計算.寧願對得迷迷糊糊,也不要錯得清清楚楚.
@ 巴菲特指出,如果管理當局無法將銷售額轉換成利潤,任何再好的投資都是枉然.需要靠高成本營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常會不斷增加經常性支出,巴菲特很討厭那些不斷增加開銷的經營管理者.
@ 巴菲特選擇公司的標準是:長期發展遠景看好,且公司由一群有能力和以股東利益為第一優先的管理者所經營,它們將隨著日後公司市場價值的增加而獲得証明.每一塊錢保留盈餘,確實轉換成至少有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 市場原則:
一.企業的實質價值如何 ?
二.是否可以在企業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價值時,買進該企業的股票 ?
@ 投資人應該衡量兩項因素:這間公司是否有好的實質價值,以及現在是否為購買的好時機(也就是說,價格是不是吸引人 ?)
@ 巴菲特使用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 的〔投資價值理論〕{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 }所提出:企業的價值等於運用適當的貼現率,折算預期在企業生命週期內,可能產生的淨現金流量.企業價值的計算非常類似評估債券價值的模式.債券未來的現金流量可分成每期息票支付的利息,以及未來債券到期發回的本金兩部份.
@ 使用適當的變數:現金流量和預期的貼現率,決定公司的價值就很簡單.如果他對預估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就不會試著去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如果企業簡單且能了解;並擁有穩定的盈餘,巴菲特就能夠以適度的確定性來決定未來的現金流量.
@ 一旦巴菲特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接著就是應由貼現率將其折現.巴菲特使用的貼現率,是美國政府的長期債券利率.
@ 巴菲特拒絕購買那些具有負債問題的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盈餘穩定且可預測的公司上.他說:我將確定性看得很重,所有造成風險的因素對我而言都沒有意義,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持續購買低本益比 和價值比 以及高股利的人,通常被稱為〔價值投資人〕 . 主張以選擇在盈餘上有高平均成長的公司.來辨認公司價值的人,則稱為 [ 成長投資人 ].一般來講,成長中的公司通常具有高的本益比和低的股利,而這些財務特值與價值投資人所希望尋找的剛好相反.
@ 尋找購買價值的投資人,通常必須在〔價值〕與〔成長〕之間來選擇股票.巴菲特說:成長與價值的投資其實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其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一項預測過程.
@ 在投資資本報酬率高於平均水準的時候,成長可以增加投資的價值.確保每投資一塊錢,至少就能增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而成長對於一家資本報酬率不高的公司股東而言,可能反受其害.
@ 巴菲特指出:將注意力集中在容易了解,和具有持久的經濟力量基礎,且把股東放在第一位的管理者所管理的公司上,並不能保証成功.首先,他先須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同時公司必須符合他對企業的期望.
@ 巴菲特承認,如果犯錯則是因為下面三個地方出了問題:
1)我們所支付的價格.
2)我們所參與的經營管理.
3)企業未來的經濟狀況.他指出,錯誤的估計最常發生在第三個原因上.
@ 巴菲特的意圖,不但要辨認出可以賺得高於平均收益的公司,還可以在價格遠低於其實質價值時購買這些企業.
@ 葛拉罕:<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持股公司的老闆>,巴菲特說:
<這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句話>.
@ 巴菲特說:只要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充滿希望並令人滿意,或管理者能勝任其職務而且誠實,同時市場價格也沒有高估此企業,那麼他相當滿足於長期持有任何証券.
@ 短期來看市場是個投票機器,但長期來看則是個秤重器,他樂於忍耐.你手上握有的股票一定要比現金好,否則它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 如果股票市場確實過份高估某一家企業,他就會將其股票賣出 . 如果他需要現金以購買別家可能被過份低估或是有同樣價值,但他更了解之企業的股份,巴菲特將會出售價值公道或被低估的証券以變現.
@ 當人們對一些大環境事件的憂慮升到最高點時,事實上也就是我們做成最佳交易的時機.恐懼是追趕流行者的大敵,卻是看重基本面的財經分析者的密友.
@ 當巴菲特從事投資的時候,他觀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數的投資人只觀察其股價而己.
@ 世故者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世界,而特立獨行者卻堅持嘗試要改著世界來適應自己.因此所有的進步都仰賴後者來促成.巴菲特自始至終,都將投資視為一種企業經營活動,而以一般常識作為他的投資哲學.
@ 依照巴菲特的理論,投資人企業家應該以同樣的方法來觀察一家公司,因為他們實際上想要的東西是相同的,企業家希望買下整個公司,而投資人希望購買公司部份的股票.如果你問一個企業家,當他購買一家公司的時候,他所想要的是什麼,答案經常是:這家企業能產生多少現金 ?公司的價值和它的現金產生能力之間有直接的關聯,理論上,企業家與投資人為了要獲利,應該要注意到相同的變數.
@ 委託人要求專業投資人報告績效,在等候他們的投資組合達到某一價格時,經常顯得不耐煩.如果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未出現短期的價格上漲,委託人將表現出不滿和懹疑他們在投資上的專業能力.專業投資者知道他們必須在改善短期績效,或冒著損失客戶的風險之間作一選擇,於是開始陷入追漲殺跑的旋渦中.
@ 巴菲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1)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2)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而求的變化
3) 該公司現金產生能力
@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步驟一: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步驟二:不擔心經濟情勢.
步驟三: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步驟四: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 股票市場是狂熱與抑鬱交替發作的場所,有的時候它對未來的期望感到興奮,而在其他時候,又顯出不合理的沮喪.這樣的市場行為創造出投資機價,特別是傑出企業的股價跌到不合理的低價時.股票市場並不是投資顧問,它存在只是為了幫助買進或賣出股票吧了.
@ 如果你打算擁有一家傑出企業的股份並長期持有,但又去注每一日股市的變動是不合邏輯的.你將會驚訝地發現,不去持續注意市場變化,你的投資組合反而變得更有價值.
@ 巴菲特較喜歡購買在任何經濟情勢中都有機價獲益的企業.選擇並擁有能力在任何經濟環境中獲利的企業,時間將被更聰明地運用.而不定期地短期持有股票,只能在正確預測經濟景氣時,才可以獲利.
@ 你無法對企業的未來作出聰明的預測,除非你了解它如何賺錢.投資人在投資股票時,經常對於一家公司如何產生銷售,費用,利潤私沒有任何線索.
@ 最值得擁有的企業,是在長期有最佳遠景,且擁有市場特許權(產品有獨占性及差異性).市場特許權是指銷售產品或者顧客而要想要的服務,市場中沒有類似的替代品,持有大量經濟上的商譽.
@ 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決定了它的價值,巴菲特找出那些產生超過營運所需現金的公司,而將不斷消耗現金的公司排除在外.
@ 巴菲特提供一份較正確的計算方式,他稱之為〔股東盈餘〕.決定股東盈餘的方法是將折舊,耗損和分期攤銷的費用加上淨利,然後減去那些公司用以維持其經濟狀況和銷售量的資本支出.
@ 高毛利率反映出經營者控制成本的精神,巴菲特欣賞注意成本觀念的經營者,而憎惡放任成本不斷擴大的經營者.
@ 推動巴菲特投資策略的主力,在於資金的理性分配,決定如何配置一家公司的盈餘,是經營者要做的最重要決定.做投資選擇時展現的理性是巴菲特最推崇的特質.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