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平甩功 輕鬆練氣功以柔克剛
文 / 滕淑芬 2017-09-19
若要選一種最平易近人,適合男女老少的健身運動,平甩功絕對可名列其一。這個傳承自中國老祖宗的養生術,是梅門創辦人李鳳山為現代人設計的簡易養生運動。
平甩功動作簡單,雙腿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心情放鬆,呼吸自然緩和,兩手平舉到胸前,保持平行,掌心向下。接著兩手像鐘擺一樣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規律,不須用力,也不要忽快忽慢,大約數分鐘後就能感覺身體發熱,氣血暢通。
無法站立或膝關節退化的人,也可以坐著甩,一樣可以感受到通氣效果。
「老祖宗稱的養生術,就是現代人說的氣功,透過經絡走向讓氣在身體循環,而平甩就是基礎氣功的第一式,」跟著李鳳山習功28年的饒懷英教練說,全套甩功有12式,都是利用身體共振原理,在「氣」上下功夫。
平甩就是最容易入門的第一式,平平甩、輕鬆甩、自然甩,一次甩10分鐘,每天甩20~30分鐘。因個人體質差異,有人甩三、五天就有感覺,有人甩一星期,有人要好幾個月才有感覺。
但不用心急,平常心視之,運動只是為了健身。
睡前甩10分 減少失眠、作夢
饒懷英建議最好空腹練,或飯後休息30分鐘之後再練。睡前甩10分鐘,入眠後作夢次數會減少,對改善失眠很有幫助。有位73歲長者失眠嚴重,醫師只能開藥幫助入眠,他在板橋介壽公園跟著梅門志工練習,幾個月後,不用吃藥就可一覺到天亮。
估計這個簡單的養生運動,從台灣、港澳、東南亞到大陸,華人世界每天至少有上百萬人在練,因此也有人稱「這是地表最容易練的氣功」。
梅門創辦人李鳳山,身形修長,一頭白髮,很有武俠小說中習武之人的仙風道骨之勢,但其實他的年紀並不大,1950年生,今年67歲。
李鳳山的父親是軍人,他跟著父親學習武術,並且慢慢自修而成。
1987年,陳履安擔任國科會主委時,邀請李鳳山和包括前台大校長李嗣涔在內的物理、生物學系領域的十位教授,研究氣功的科學本質、對大腦和健康的影響,李鳳山才漸漸累積知名度。
李鳳山1989年創立「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學苑」,傳授氣功及中華武術。為何取名梅門?饒懷英說,由於師父經常受邀在電視節目講授平甩功,常被問及,「到底屬於那一派?」有一次李鳳山脫口而出,「沒門沒派」。他自己幽默解釋,「若是自家人就不用入門,若不是自家人,就門都沒有。」此後就以寓意「無(沒)門」的「梅」門為號。
平甩功在台灣風行十多年,但坊間類似的功法不只一種。
饒懷英說,另有一種甩手功,強效蹲馬步、腳內勁、提肛、用力,有人因此拉傷手臂、頭暈不適,這種甩手功不適合孕婦、小孩、老人家,以及有三高的慢性病者。梅門的平甩功屬於細水長流型,較無禁忌。
梅門的平甩功,也有進階與親民版兩種。饒懷英說,2003年之前的平甩功,手甩到第五下時,兩腿膝蓋要微蹲一下,兩手往下輕鬆彈兩下,使氣沉潛,但後來發現微蹲不適合膝關節退化者,才改良為省略微蹲動作的親民版,站立自然輕鬆甩即可。而肢體不便者和不良於行的老人家,都可以坐著甩。
蕭萬長、陳履安都曾見證
2003年SARS病毒橫行,梅門開始普傳平甩功,希望藉由此一單純功法,促進氣血循環,強化個人免疫力,讓人人都能甩出健康。
梅門印製《平甩的奇蹟》小冊廣泛發送,介紹平甩功的原理、練習方法,李鳳山也著書立說、錄製影片,大力宣傳。
梅門志工更遍及全台大小公園、偏鄉、公務機關和民間企業,包括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前台大校長李嗣涔、前副總統蕭萬長等人,都親自見證平甩功。
身心科醫師葉怡寧,看診工作忙碌,無法天天運動,常靠吃來紓解壓力,在家人介紹下,到梅門道場學習平甩功。一開始她覺得平甩功動作這麼簡單,好像不如想像中的氣功那麼厲害、特別,但勤練後發現,要做到「左右平衡、動作平均、速度一致」也需下苦功。
她在梅門錄製的影片中說,在物質不虞匱乏的21世紀,患有憂鬱、焦慮身心症的人反而愈來愈多,平甩功簡單易學,有助集中意念,也能讓身心症患者放鬆情緒,值得推薦。
身為李鳳山第一代弟子的饒懷英,大學畢業後,因為想習武修行,因緣際會跟著李鳳山習功至今。她說,梅門的平甩功是公益普傳,總統府以下的各政府部門,梅門都去推廣過,最近有位剛出獄的廣告界名人就告知,在獄中的600天,所方每天都會放平甩功影片,讓大家練習20分鐘,鍛鍊身體也修身養性。
平甩功是氣功入門,有人當做運動健身,也有人當成修行,甚至被賦予讓不少疑難雜症「不藥而癒」的奇蹟,梅門網站上也有不少癌友的分享故事。
但就如《平甩的奇蹟》書中所說,不要小看它,也不要迷信它,耐著性子好好練,才能受用。再好的功法、再簡單的運動,都必須透過身體力行,才能達到身心健康自在的境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