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aturday, February 5, 2011

分享锦集:股市没有免费午餐

职场新鲜人,你们生活在这个电脑时代,资料唾手可得,真是幸福。跟我40年前开始股票研究,其难易真有天渊之别,不善加应用,以累积财富,实在是暴殄天物,太可惜,太浪费了。

就以上市公司的资料来源而言,40年前的60年代,一切资料均来自硬体,所有公司的年报、公告,都是印刷出来的,不但得来不易,而且速度缓慢,流转不广,投资资讯的传播和撷取,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进行公司研究,单单在资讯来源方面,就面对重重困难。

网上资讯免费
今天家家都有电脑,人人都会用电脑,只要一开电脑,过去千辛万苦才能得到的,而且还是残缺不全的资料,现在都可以轻而易举从电脑网站中取得,不但及时,而且是全面的,详尽的。

在获取资讯的速度和资讯完整性方面,40年前根本没办法跟现代相比,不善加应用以“聚财”,实在太可惜的。

更重要的是,一切网上得来的资讯,都是免费的,对收入有限的工薪阶层来说,非常重要。

40年前,一切资料都必须由研究股票的人,自掏腰包去购买,实在是一种负担,只有对股票研究有兴趣,而且到了痴迷地步的人,才肯花钱去订购资料。

就以上市公司的年报来说,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直接向上市公司索取,通常上市公司不应酬个人索取年报的要求。

我本人就曾直接写信给所有上市公司索取年报,并且要求把我列入他们的“邮寄”名单内,一有新的年报就寄给我,结果给予反应的,寥寥无几。

年报如获至宝
其次是向你购买股票的经纪行借阅,那时,股票交易所供应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给作为会员的股票经纪行,经纪行收到后,可能是由于没有地方可以储存,或是储存后也没什么用处,因为要看的人也不多。

那时大部分经纪行都尚无研究部的设立,所以也没专人去整理和保管这些资料。大部分经纪行在收到年报后就随手抛在办事处的一个角落,反而觉得碍手碍脚。

所以若有人要,就乐于“送”出去,我就从我开设户口的经纪行拿到不少年报,但索取的次数多了,经纪行的职员也感到不耐烦,起初他们以为我是“大户”,所以才那么用心去研究年报,后来发现我只是“蚊”型投资者,也就不大乐意应酬。

索取的次数多了,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后来也就“此路不通”。

再其次是年报来自已拥有股票的上市公司,作为股东,公司每年都照例寄年报给我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股东。

但那时资金有限,所能买的股票只有三、两只,每年只收到三、两本年报,如果在年报发表前就脱售股票,也就不会收到年报了。

幸亏有一些常来往的股友,收到年报之后,根本没兴趣阅读,知道我有收集年报的兴趣,就一股脑儿送给我,有时我收到的,还没有拆大信封哩。

他们视为垃圾的年报,我却如获至宝,频频请他们喝咖啡,以示感谢!

全面认识上市公司业务
我的目的,是要阅读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使我对所有上市公司的业务,有全面的认识,从中选购。

单靠股票经纪行,股友的赠予以及自己向上市公司函索,都无法取得全部上市公司的年报。

后来我无意中发现,股票交易所设有“公司资讯服务部”,只要每年付款1200令吉,交易所就会供应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公司发表的文告给订阅者,订阅者可以通过自己去拿或是邮寄的方式,由交易所每周寄给订阅者一次(另加邮费),后来我发现订阅的都是投资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及基金,我似乎是全马唯一的个人订阅者。

自从发现了交易所有提供这项服务之后,我几经考虑,决定订阅。

我说“几经考虑”是因为我那时的月薪还不到400令吉,平均每个月要花100令吉去订阅年报,也算是个颇重的负担。

但我认为既然决心研究股票,就必须付出代价,我把这笔费用看作是读大学的学费。

以收藏万本年报为荣
从那时起,我就没有停止过年报的订阅,前后订阅了30多年,在开始阶段,每年订阅费为1200令吉,后来提高至2400令吉,后来再提高至3600令吉,我都每年照付不误。

前后30多年,直到2002年,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电脑化,网上免费提供年报和公司文告给所有拥有电脑的人,交易所才停止这项订阅年报的服务,但我看硬体年报30多年,还是习惯阅读触摸得到的印刷本年报。

我曾要求交易所让我继续订阅,交易所“谢绝”了我的要求。近年来,我的股票经纪人知道我嗜年报如命,特别收集了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以货车送到我的住所,作为对我这名特殊顾客的服务。

每次送来数百本,我每本都翻阅,仍觉比下载交易所网站的无形年报亲切。

我把住宅楼下的一间卧室,改为年报储藏室。

在卧室四壁,找人制造高至天花板的书柜,将年报分门别类,储藏起来,同时编制目录,以方便寻找。30多年来的累积,所收年报超过1万本。

古人以藏书万册为乐,我却以收藏年报逾1万本为荣。《马来西亚纪录大全》把我列为大马个人收集公司年报最多的人。

近乎狂热研究股票
在我40年的工薪生涯中,有30年化在报馆中,约10年化在商界,我把工余的时间全部化在阅读有关股票投资的书籍和公司年报上,40年于斯矣,从未间断,也从不厌倦。

是什么力量,使我坚持40多年而从不言倦?

是兴趣。对股票研究和投资的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使我欲罢不能。

40年前,当我开始研究股票的时候,不但资料难找,而且根本没有研究的风气。尤其是在我当时做记者的怡保,根本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切磋和交换心得,所以,我所走的道路是寂寞的。

多阅读投资典籍
千山我独行,是我当时的写照。
如今研究股票的人,到处都是,而且资历高得惊人。我所认识的“同志”中,就有拥有多个学位,曾任公司总裁的人,无论是在人数或素质方面,均非40年前可以比拟。

40年前,有关投资理论的书刊,几乎清一色是英文本,我所阅读的投资典籍,除了几本台湾出版的《投资学》之外,都是西方出版的英文书。

如今中国股市崛起,有关股票投资的中文书,汗牛充栋,而几乎所有的重要投资典籍,都有中文译本,对于英文阅读能力较弱的人来说,是方便得多了。

可惜公司年报,几乎都还是英文本,40年来无多大改变,只是内容方面更详尽而已。

职场新鲜人,要研究股票,比40年前是方便得多了。如果你们对股票还是认识不够,那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不能够归咎于别人,更不能归咎于资讯不足。

职场新鲜人,要想在股市赚钱,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多阅读投资典籍,第二步就是要研究个别上市公司——越深入越有利。

股市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才有可能有一分的收获,如果你想在股市投机取巧,要快捷致富的话,我劝你最好不要踏入股市,因为股市将成为你的坟墓。

资料足只欠用功
职场新鲜人,比起40年前我开始研究股票的年代,你们是占更大优势,你们是幸福得多了,如果你们在这方面没有成就,见识不足,只能怪自己没有兴趣,信心不足或意志不够坚定 。那就只能怪自己,怪不了别人了。
资料俱足,只欠用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