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hursday, March 26, 2009

用最简易的方法顺应价值回归之大势!!

工行08年税后利润1112亿,同比增长3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1108亿,同比增长36%,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董事会建议每10股派1.65元。佐罗评:基本符合预期,拟分红比较合理,希望今后继续保持稳健策略并进一步提高分红,目前我们成本4元多点,股息率大于存款,长期风险较小,收益可期,我们将继续坚定长期持有。

希望它能慢慢价值回归,不要成为市场的"飙哥",我们有的是时间奉陪,一旦快速涨高,估值偏高,我们还费脑力去思考,就这样一年一年慢慢熬挺好,我们也习惯了。

价值回归无论以那种形式,那种借口,怎么上行,都是必然的,是有规律可寻的确定事情。就好比水向低处流,苹果会落地一样,价值低估就是价值低洼之处,一下雨自然会形成水泊,如果大的低洼地,盘子大好比池子大,不是没机会,只是雨水聚集有个时间的过程,慢慢地呈现在你眼前就是一潭广阔湖水!

我们看到了最后的结果,虽然中间过程不确定,但就已经够了,如果细究起来,是神仙做的事情,接下来就是以时间来换取财富了,不管抬轿子的人是谁,他们肯定有他们的理由,我只知道这个结果是他们的唯一去处。

我们叫它易顺投资,我们就是用最简易的方法顺应价值回归之大势!!

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基本原理的“三个面向”

“市场有时像上帝,垂青那些自立自强的人,但是,有时又不像上帝,它也惩罚那些无头苍蝇似随意跟风的人” ----巴菲特1982年股东信摘要

投资几年来,陆陆续续看过不少巴菲特的传记,故事和论述,一开始并没有切身感受到巴菲特投资法的特别之处,只是觉得巴菲特的名气很大,投资最成功,自己也有一股要投资成功的劲头和强烈愿望,所以必须要学,强迫着自己学。但后来随着对巴菲特投资法了解的不断深入,结合自己投资实践的得失体验,巴菲特投资法的精妙之处逐渐在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最后不由得自己开始崇拜起巴菲特投资法来了。我自己本来是一个自认为很有主见,颇为自负的人,一般很少崇拜一个人,除非这个人确实高人一筹,确有值得崇拜之处。现在,在投资领域,我要说,巴菲特确实高人一筹,巴菲特投资法确实值得崇拜。

崇拜归崇拜,你要说明你为什么要崇拜,你崇拜的是什么。其实,我崇拜的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早在1969年,巴菲特就从其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价值投资所应依据的基本原理,我们看巴菲特1969年致公司合伙人的信函中有这么一段话:

“格雷厄姆说过:‘长期来看,市场是个衡量基准的机器,而短期看来,它是一个投票机’。我一直认为,由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很好测出,但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价。'”(摘自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9)

目前的流行语“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即是源自格雷厄姆上面的这句话。既然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价”,我们就不应该在股价的波动方面来浪费时间精力,而由于“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很好测出”,我们就应该对这个“基本原理”搞清搞透。所以,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完全决定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本质认识上了。这个基本原理说起来似乎容易,但真要你拿极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其本质精神来其实颇费思量。通读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后,我发现巴菲特在1987年股东信里对其投资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追随格雷厄姆的教诲,查理跟我着眼的是投资组合本身的经营成果,以此来判断投资是否成功,而不是他们每天或是每年的股价变化,短期间市场或许会忽略一家经营成功的企业,但最后这些公司终将获得市场的肯定,就像格雷厄姆所说的:“短期而言,股票市场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它却是一个称重器。”一家成功的公司是否很快地就被发现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只要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能够以稳定地速度成长才是关键,事实上越晚被发现有时好处更多,因为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它的股份。”(摘自巴菲特1987股东信)

这种解释更为明确,巴菲特判断投资是否成功的基本原则,是投资组合本身的经营成果,而不是它们的股价变化,只要企业经营的好,内在价值在稳定成长,不要急在一时,市场早晚会还它个价格公道。

巴菲特不愧为股神,对投资本质的见解正确而深邃,一下子抓住了投资问题的实质。依据成千上万市场先生情绪波动引起的股价波动差价获利,无异于赌博,而依据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则是有章可循的事情,只要预判到企业在未来的经营成果会很好,市场早晚会还它个价格公道,投资获利便成为似乎可以板上订钉,确定性很大的事情。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么浅显的道理人人都可理解,而现实的A股投资者中遵循的却不多,并且,全世界那么多的价值投资者各说各理,又没有形成一致认可的说法,问题出在哪里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总算琢磨出一点个中的原因来,我认为这主要在于人们对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研判产生的分歧。企业是各种类型,五花八门的,对企业未来的预判,当然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但我要说,对具体企业未来的具体盈利数字可以产生分歧,但如何研判企业未来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衡量企业投资价值好坏的标准是可以统一的。今天我们就针对如何正确地去理解巴菲特投资法基本原理的思路和方法作一些探讨。

巴菲特告诉我们:“一般的商学院教学重视复杂的过程而忽视简单的过程,但是简单的过程却更有效”(《渠道》杂志,巴菲特与帕诗西亚•鲍尔对话,1986年)。我心中遵循巴菲特这种简单才有效的信念,要将复杂的事情说简单,要以非专业的语言说准专业的事情。请注意这个“说准”二字,专业的事情本来很难说准,还要拿非专业的语言来说,有难度,但我上来了拧劲,一定要做到,否则你就不能说理解巴菲特,更不能说弄懂了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半年前我就围绕着这个核心在思考,一直想试图抓住这个基本原理,但总是觉得不甚满意,直到几天前,当我基本通读了自1977年到2008年每一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然后通篇一回想,突然有所顿悟,总算有了我自己的自觉还算满意的对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基本原理的概括,那就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三个面向”----面向企业特性,面向商道逻辑,面向股东(内在)价值。

何以如此?现在我们考证如下。

一, 企业的商业属性是投资者投资选股的首要条件。
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亲身体会,有一些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平常很努力,但工资并不高,企业也没有多少盈利,一直在过苦日子;而另一些企业,没见到管理层和员工怎么努力,甚至表现出懒散,但其员工的工资不但发的多,企业的生意和盈利也红红火火,显示出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几年时间的短期表现,而是长达几年,十几年来的一直表现。对此,巴菲特的取向很明确:

“我们不愿因为生意时好时坏而必须常常裁员,相对地,我们宁愿保持一点宽松的弹性,而不是让大家一天到晚忙的要死,到头来却发现做的是亏本的生意。”(摘自巴菲特1979年股东信)

作为商人,肯定谁都想的是轻松赚钱,都不愿意忙完后亏损,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亏损生意呢?其中,企业的商业属性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查现代汉语辞典,属性一词系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具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商业属性,这种商业属性的不同,将带来巨大的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的差异。在1986年波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有一个投资者问巴菲特:“你选择公司的标准是什么?”

答:“先确立公司收购的标准,很像选择妻子,你必须确定她具有你要求的属性品质,然后突然有一天你遇到中意的人,你就娶她为妻。” (摘自1986年年会股东问答录)

这说明巴菲特将企业的属性品质放在第一位。投资,要想取得超越平均水平的收益,必须对企业的属性和品质加以分析,予以甄选。因为有些企业天生是是价值创造者,而另一些,却天生是价值的毁灭者。在巴菲特股东信里,处处透露着股神对不同企业商业属性的鉴别和重视。

为了说明企业的商业属性对投资成败与否的关键性作用,我们从巴菲特对汽车业航空业和纺织业的认识和经验中找寻答案。
1 ,汽车业的商业属性和长期经济特征
美国号称是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业给这个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汽车业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吗?我们先看一看股神是如何谈汽车业的:
“在20世纪初,美国轿车和卡车制造商的名单,长达70页,把所有的都算上,在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汽车行业里,有多达2000个生产商。如果在汽车工业的初始阶段,来预测汽车业的未来发展,你可能会说投资汽车企业就是通向财富之路。但到今天怎么样了?经过永无休止的商场搏杀,现在剩下三家生产商(注:即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并且,这三家也不被投资人看好。这就是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汽车业。当然,它也对投资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只不过结果与他们的投资预期恰恰相反。”(摘自巴菲特演讲稿)

这段话巴菲特道出了美国汽车业的长期商业特性,对美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和好处,但对投资者带来的却是巨大伤害。我们看现在的通用汽车,这一曾经保持多年福布斯企业排行榜世界第一的500强巨头,股价长期在20美元到100美元之间震荡。鉴于资料来源的局限,我仅查到1963年到2009年3月13日之间的股价图,看下面所附股价走势图,大约1964年左右,其股价就达到过40美元/股,但我们看其1995年的股价和1985年的股价,没有什么两样,同是40美元,到了2005年,股价还是40美元。2008年5月份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巨亏,不得不乞求美国政府救助,在破产的边缘苟延残喘,其股价也由20多美元一直跌落到2009年3月9日的最低点1.51美元/股,令其投资者瞠目结舌。

查通用汽车的最新资料,在本文成文的2009.3.13,其帐面价值(Enterprise Value)总额为339.05亿,而股价虽由2009年3月9日的最低点1.51美元/股回复到2009.3.13的2.72美元/股,但其市值(Market Cap (intraday))也仅有16.61亿,帐面价值与股票市值反差何其大也。

反观中国的汽车业,曾经有过2003年的扩张高峰,但各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动辄降价数千上万元,降价是汽车业的家常便饭,今年20(万),明年18(万)。当然,这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基本原理的“三个面向”对汽车的消费者是好事,但对汽车的投资者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在重复美国汽车业昨天的故事呢?

价值投资,熊市中才体会到“知易行难”

2008 年初,《白话投资》问世。当时中国举国上下几乎人人都奉行价值投资;一年后的今天,价值投资却开始被各路专家学者大加鞭笞。尤其是美国的巴菲特实时上演的被套大戏,让众多“价值投资者”的神经再一次绷紧:价值投资真的的失灵了吗?

让《白话投资》升级为《白话投资》2版,就是要复原去年在中国被扭曲的价值投资的真面目。牛市中《白话投资》一带而过的价值投资之精华部分,熊市中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份。

“投资有小学水平足矣”是我在《白话投资》中的一句惊人之语,但今天看来依然是道理十足。 2001年年中,国有股萌发减持冲动,一位仅小学水平的老母亲对儿子说:“国家都不要的东西,你还留着它干什么?”如果大学水平的聪明儿子对妈妈朴实的思想多一份尊重,后来的四年熊市则可简单避开。

在正确的投资决策背后,依据的往往是简单而不复杂的常识。只是大多数人往往忽略常识,成年后尤其如此。其实常识在投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为什么仅仅凭借常识还是不能战胜市场?眼下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我们离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越来越近。

在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眼中,因美国雷曼兄弟倒闭而放大了的全球股灾促使全球的股票价格迅速进入了“便宜”行列,或者说目前全球的主要蓝筹股大多已经进入了价值低估区间。但现在的情况恰恰是:几乎全球的所有人均得了“灾难后恐惧症” 。握住股票不卖出都难熬难忍,更不用说再拿大把真金白银去投资股票了。

价值投资的原理就是寥寥几个字,但能按原理操作的人凤毛麟角。价值投资的精华就是用四五折的价格买一元价值的优秀公司的股票。但当优秀公司的股票价格真正在各种利空的不断袭击下跌到价值的四五折时,人们此时往往不敢应用任何理论再买进任何股票了。“叶公好龙”的现实版本不断翻新,价值投资现在就已经成为这样一条奇特的中国龙。

其实我在《白话投资》中说的“做投资最好是小学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层意思包含:“小学时我们基本没有钱的概念,恐惧贪婪的情绪也没有成年人那么强烈,脑子里也没有对世界主观的、错误的认知。那么,在冷清的市场进场买,也就是按书本办事,就没有了成人恐慌后的离场情结;从热闹的市场里退出,也可以按书上说的做就可以了,成人的贪婪本性在儿童时应该还没有体现出来。”

理性是价值投资人最需要的性格,其他诸如经济学投资学等高深理论一旦脱离了理性和常识的基础,往往对未来的预测演绎出截然相反的错误推断。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难就难在人们总克服不了成年后忽左忽右飘忽不定的恐惧与贪婪。价值投资理论没有国籍,恐惧与贪婪同样也没有国籍。

如果说价值投资在国内有什么错误的话,错误的是国内的执行者,而绝对不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本身。

再次回到常识的层面,按当年那位仅小学文化水平的妈妈的观点,现在可能又到了“既然现在国家控股的汇金公司都在买进股票,那为什么我们还不买?”的时候了。但此时的常识运用需要的不仅是克服人性中的莫名恐惧,因为股票价格便宜的同时往往伴随的是铺天盖地的对经济萧条与衰退的恐怖预期。而且在此时入场仅凭常识而没有足够的眼光与勇气是绝对做不到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真能克服恐惧本身而身体力行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投资赚钱一定会变成简单而快乐的“大富翁游戏”。

《白话投资》就是希望用白话的形式,将我们近年来坚持价值投资的心路历程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用事实来证明,价值投资在国内一样有效。

这本结集而成的纪实体博客也充分说明了投资是门不断犯错的学问,但更重要的是它也说明了投资一点也不怕犯错,就像开车不怕小磕小碰一样,只有不怕小磕小碰,我们的开车水平才能日渐长进。投资也只有不怕犯错和同时不犯致命错误,我们才能持续地让财产性收入在未来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成为“财富自由空间”里的一员。

价值投资,熊市中才体会到是知易行难!相信连续读《白话投资》系列读本的读者在全球特大熊市后克服“灾难后恐惧症”,勇敢理性地知难而上,继续坚持价值投资不放松。

09年上半年买股票 下半年买房子

上半年买股票,下半年买房子。度过今年,你就获得下个资产溢价周期。

如果今天我们站在月球上看地球,会看到一张严重失衡的资产负债表:资产急剧贬值,负债逐渐提高。

爆发于美国的次债危机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证券化的财富贬值了50万亿美元,其中股市蒸发了32万亿美元,包括原材料、石油等大宗商品在内的资源储备贬值了50%-80%,企业和家庭财富的贬值有许多无法量化,至少贬值20%-30%。

与此同时,全世界的负债在过去两年内没有减少一分钱,各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纷纷注入流动性。钱从哪里来?无非是通过举债。

全球资产负债表的失衡既是危机爆发的结果,但也给出了解决危机的方向。如何使资产负债表重新恢复平衡呢?只能是把世界财富再吹起一个大泡泡,并以通货膨胀使负债相对下降,下降到可承受的水平,使世界恢复平衡。

世界已从生存经济进化到发展经济或成熟经济阶段,财富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与我们形影相随。

事实上,现代政府把通货膨胀制造业变成了过去50年最大的新兴产业,政府的经济角色已从亚当·斯密时代的'守夜人'变成了凯恩斯时代的职业人,具有消费者,投资者和货币发行人的三重功能,兼顾充分就业,适度通胀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要实现这三大目标,货币发行的总量必然越来越多。

用中国的'五行'来看今天的财富,土地和劳动等传统实体经济的价值属性是'金木',感觉很实在,它们是逐渐升值的,证券化资产的价值属性则属于'水火',它们会沸腾为泡沫,也会'蒸发'为'尘土'。所以说投资如赴汤蹈火,因为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财富离开'金木'形态,转变为新财富的'水火'。

如果说实体经济的财富本源是土地和劳动,虚拟经济的财富本源是预期和交易,那么今天的财富有多少来自土地和劳动?多少来自交易和预期?对于企业和家庭而言,前者是有意栽花,后者是无心插柳。

我们回头看过去积累的财富,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都无法逃脱一个隐形的'二八定律',80%来自于资产溢价,只有20%来自于勤劳致富。天道酬勤、勤俭持家的观念遇到了挑战,拥有财富的多少,常常取决于能否在资产升值和贬值的周期波动中及时转换。

过去二十年,中国企业迅速崛起了,从资产溢价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使中国企业获得了转轨溢价,全球化时代格林斯潘吹起的大泡沫又使得中国企业分享了全球化溢价。这两个巨大的溢价使许多企业的发展脱离了主营利润驱动的轨道,转型为资产溢价驱动的模式,不少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账面赚钱,但实际上并不赚钱。

在资产溢价驱动的企业发展模式中,初级班的企业看现金收支表,是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追求主营业务利润;中级班的企业看资产负债表,经营重心从利润驱动变成现金流驱动,而现金流的传统定义变了,人们常说的所谓现金流经常是指资金链,所以'不怕没钱赚,就怕链子断';高级班的企业开始经营表外业务,在风险/回报分析的基础上追求企业的融资能力。

如果把主营利润、资产溢价、融资能力这三项分别比喻为企业的一根扁担,两个箩筐,哪个因素在企业经营中作为扁担,就决定了企业的主营业务风险。扁担一断,企业就会突然死亡。选择哪个因素当扁担,决定企业不同经营模式。今天,约80%企业是拿着资产溢价当扁担,也就是用经营性现金流置换资产,用资产溢价置换融资,再用融资能力和资产溢价支撑着企业经营。

过去30年,全球经历了资产溢价的上升周期,现在突然进入了资产贬值的下降周期。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移之时,企业不仅主营业务在萎缩,资产溢价和融资能力也都在下降,进入了资产贬值的下降通道。企业由于资产泡沫破裂而死亡的状态,有些类似于急性心肌梗塞引发的'骤死症',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马拉松式的渐进式死亡。

索罗斯说,市场在绝望中落底,在欢乐中升腾,在疯狂中毁灭。政治家和金融家玩的游戏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只能顺势而为。金融危机已经从金融中心华尔街传递到了次中心欧洲,从虚拟经济传递到了实体经济各行各业,并深刻地影响了每个企业和家庭。但这个资产大幅度贬值的周期终将结束,我们要耐心等待下一个资产溢价的上升周期,等待全球资产负债表恢复平衡。

2009年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但只要度过今年,你就获得了下一个资产溢价上升周期带来的机会。

金融危机使全球证券化财富蒸发了50多万亿美元,但中国只占其中的2万亿-3万亿美元,所以从相对财富角度看,中国是相对财富迅速成长的国家。

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阶段,一定会是中国经济领先复苏。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崩溃,还有刺激经济的调节空间;其二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暴跌使中国的成本优势显著上升;其三是在宏观政策调整方向后,市场信心正在恢复;其四是股市房市已经企稳,主流群体的消费开始恢复。当然,中国经济领先复苏不能脱离全球经济环境的稳定,也就是说,在美国经济企稳和东欧阴云消散之时,就是中国经济领先复苏之日。

最近的好消息是,3月15日,美联储主席接受采访表示,美国经济已经没有再度出现萧条的风险,不会再有大型银行倒闭,如果政府能帮助银行系统恢复信贷投放,当前这场经济衰退会在年底结束。最近格林斯潘也说,美国经济的复苏,首先要看房价止跌,其次要看股市反弹为国民经济注入信心,乐观估计是在今年底开始企稳反弹。

如果把房价止跌和股市反弹作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号,从投资人的角度看,预计上半年的机会将是买股票,下半年的机会将是买房子。现在部分地产商还在负隅顽抗,不原意接受政府的降价暗示和政策引导。国家GDP的增速已经从12%下降到8%,股市也从历史高点一度跌去了70%,所以房价下跌20%-30%应该不足为怪。

由于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价筑底放量就可说是中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标志。所以说,当前股市正等待房价下跌,房价不跌到位,股市也不好意思上涨,房价调整到位就给股市奠定了起跳的踏板,也就释放了复苏的信息。

做一个“肥胖而愚蠢的农民”

我很少交易,因为我不相信频繁交易会增加收益;而我的一些朋友喜欢交易,因为他们确信频繁交易可以增加收益。但是实际上通过频繁交易而买低卖高,在理论上行得通,然而在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即使在牛市这样非常明确的波段中,这种操作方法也仍然是不明确的,所以经常会遭遇失败。

客户能够频繁地交易,谁最高兴?当然是那些证券公司。但是频繁交易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他们的钱在交易中不断地损耗,而券商、经纪人、交易员等却因为客户不断的成功交易而越来越富有。早就有人分析说,1万元钱,每天交易两次,每次只要30元,一个交易日就要60元,一个月下来就要1200元。因此券商、经纪人、交易员最终都买得起豪华的“游艇”,而客户却变得越来越买不起“游艇”。因为客户帮忙他们买了豪华的“游艇”,因此他们必定喜欢这样的客户。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客户肯定都是“优秀”的客户。当然,像我这样的客户被他们厌倦那几乎是肯定的。

当年小弗雷德·斯韦德就曾懊悔地说,在股票市场持续上涨了15年,几乎到达了自古罗马以来的新高度的时候,他竟然还是买不起一辆凯迪拉克。这是为什么?斯韦德把这不佳的战绩归咎于他年轻时的态度,因为他年轻时非常崇拜一位爱尔兰老人,而这位老人的信条就是:“证券为什么而存在?不就是为了卖吗?所以,卖掉它。 ” 因此,斯韦德一有利润就欢欣鼓舞地卖掉,仿佛已经实现了人生的梦想一般。但是,事实证明不应该把它卖掉。最终,斯韦德悟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买好之后就应该像一个肥胖而愚蠢的农民一样,把这些股票紧紧地抓在手中,那些农民即使在他们最贪婪的美梦里,也绝对想象不到股票可以让他们如此富有”。

所以,频繁交易造成巨额财富的损失那是肯定的。沃伦·巴菲特曾在1983年的致股东信中详细地讨论这一点。巴菲特说,“股票市场的讽刺之一是强调交易的活跃性,使用‘交易性'和‘流动性’这种名词的经纪商对那些成交量很大的公司赞不绝口(这些不能填满你口袋的经纪商很有信心能够填满你的耳朵)。但是投资者必须明白,那就是,凡事对庄家有利的,一定对赌客不利,而过热的股市跟赌场没有什么两样。”

巴菲特假设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而其股票年换手率为100%,每次都以公司帐面价值进行交易,而且只须抽1%的手续费。这样算下来光是每年股权移转的交易成本便占去资产净值的2%。这样交易对公司的盈利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玩这种大风吹的游戏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由于所有的这些交易形成了一场代价相当昂贵的“听音乐抢椅子”的游戏,所以投资者付出的交易成本相当于他们对自己征收了重税。每天交易量1亿股,对股东来说绝对是祸而不是福,因为那意味着相对于5000万股交易日,股东们为了“抢座椅”要付出二倍的手续费。又假设每买卖一股的平均成本为15美分,那么一年累积下来约要花费75亿美元的代价,这相当于埃克森石油、通用动力、通用汽车与太古石油这四家全美最大企业在1982年利润的总和。

并且,这些公司在1982年底总计有750亿美元净资产,约占《财富》杂志500强的净资产与净利润的12%。换句话说,投资者只因为手痒而将手中股票换来换去的代价,就等于是耗去这些大企业辛苦一年的所得。如果再加上20亿美元投资管理费的话,更相当于全美前五大金融机构(花旗、美国银行、大通银行、汉华银行与摩根银行)利润的总和。

最终,这种赌场般的股市与神经质的投资行为就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脚,绊倒并拖累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而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在其中却得不到任何的好处,甚至还亏损累累。

基于以上所述,我想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像小弗雷德·斯韦德所说的“肥胖而愚蠢的农民”吧,因为试图通过频繁交易买低卖高而获利恐非我的所长。

Tuesday, March 24, 2009

If Goldman Returns Aid, Will Others?

Any good news these days — not that there is much — seems to come with an asterisk. The market is popping, but, as some bears ask, is it just a setup for another bigger fall?

So here's something else to ponder: Goldman Sachs is planning to give back its TARP money soon. Very soon, actually — ideally within the next month, according to peopl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That's a much quicker timetable than the end-of-year goal previously set out by Lloyd C. Blankfein, Goldman Sachs's chief executive. As taxpayers, we should be thrilled that Goldman is going to quickly pay back the $10 billion it was given last October, right?

Well, not so fast.

Goldman's sudden urgency to return the money stems, in part, from the uproar over A.I.G.'s bonuses last week, and the criticism of Goldman over revelations that the firm had been the largest recipient of government money as a counterparty of bets placed with A.I.G. It's also paying a hefty 5 percent interest payment to taxpayers for that money.

"It's just impossible to run our business in this environment," said one senior Goldman executive who insisted on not being quoted by name for fear of crossing the Treasury Department.

Of course, another factor in Goldman's decision to return the money is that it can: the firm is known to be sitting on a balance sheet with about $100 billion of available cash, so a mere $10 billion should be no problem.

Top Goldman managers held a series of meetings last week and tentatively decided to give the money back even more quickly than originally planned, people involved in the talks said. Goldman officials also privately held talks with Barney Frank, the Democratic chairman of the 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 about the subject, these people said.

They are expected to begin discussions with the Treasury Department as early as next week when Mr. Blankfein returns to New York from vacation. A spokesman for Goldman declined to comment.

If this plays out as Goldman hopes, the good news for taxpayers, of course, is that we will be made whole.

But here's the asterisk, and it's a big one. If Goldman succeeds in returning our money, it could put pressure on other banks to give their money back, too, lest they appear weak.

This, you'll recall, was the logic used by the former Treasury secretary, Henry M. Paulson, last October when he strong-armed some of the chief executives of the nine largest bank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easury plan to inject $165 billion of capital into the banking system, even though some felt they didn't need it.

The problem now is that many of them may still need the money. And yet they may try to follow Goldman's lead. (Goldman envy can be costly — we saw what happened to Merrill Lynch when it tried to play catch-up by making riskier bets).

Already, some banks are bragging that they are starting to make money on an operating basis from trading profits and bigger lending margins.

To some, these pronouncements can make banks look like an overzealous kid on a bike, claiming he really doesn't need his training wheels, as he strains to keep from wobbling.

It could create even more chaos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if some banks gave back the TARP money, only to howl soon after that they still needed it after all. "We see another $1.5 to $2 trillion of as yet unrecognized losses from U.S. assets still to hit global financial sector balance sheets and challenge its institutions," said Daniel Alpert, a managing director of Westwood Capital.

"The near daily announcements over the past two weeks, by money-center banks and finance companies, that they are making money this year on an operating income basis, have become borderline irresponsible, relative to continued deterioration in value of the assets on their balance sheets and the continuing impact of a worsening recession," he added.

Goldman, for lots of obvious reasons, wants to separate itself from this pack, and returning taxpayer money would certainly help. The firm's famously well-paid executives — Mr. Blankfein made $60 million in 2007 (some of which was in stock, which has since fallen in value) — would be taxed at 90 percent of their bonuses if a bill passed by the House last week were to become law.

Goldman would also like to put an end to the whisper campaigns about ties between it and Mr. Paulson (and Timothy F. Geithner, too, for that matter).

Goldman, in an unusual move, considering its well-known reputation for secrecy, held a conference call with journalists last week to try to dispel what it said was a myth about its exposure to A.I.G. Goldman, in an artfully worded explanation, contended it was fully hedged, even as it accepted nearly $13 billion of the bailout money A.I.G. go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n there is the simple matter that Wall Street and Washington make strange bedfellows.

Paying back the TARP money would probably give Goldman Sachs a bigger lead over its rivals. With a Yankees-like payroll, it will continue to be able to steal the best talent from weaker firms that still have TARP money and are subject to restrictions on pay and the like.

"The guys who have the least chains around them will be able to run the fastest," said Meredith Whitney, the banking analyst.

And who wouldn't want to unshackle themselves?

Richard M. Kovacevich, chairman of Wells Fargo, expressed outrage at the TARP money he accepted and the strings that might be attached to it after the bonus bill passed last week.

"Is this America, when you can do what your government asks you to do and then retroactively you also have additional conditions put on?" he asked after a speech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Reuters. He went on to say that he wished he had never accepted the TARP money.

"We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raise private capital at that time, and with that private capital, given what is going on today,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we would have had to reduce the dividend." Whether that is true or not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but you can bet he would like to give the money back too.

Ms. Whitney, however, said she wasn't sure whether Wells Fargo was in a strong enough position to do so. The same goes for Citigroup and Bank of America. Perhaps the only firm other than Goldman that analysts feel confident can give the money back is JPMorgan Chase, which has expressed its own desire to return the cash.

It remains possible that Treasury could try to persuade Goldman to hold off on paying the money back until the economy stabilized. That could stir up a new flavor of public outrage.

美国虚拟经济泡沫破灭

吴敬琏教授是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或者有的人也说是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吴老师不需要我做详细的介绍,但是我还想说一两句。

26年前,1983年,我和吴老师在耶鲁大学认识,那个时候我是耶鲁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刚刚学过一两门经济学的课,吴老师是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到耶鲁大学访问一年,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以后的26年,我从吴老师那里从经济学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各个方面到制度研究,学习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东西,很难用言语来说清楚。所以,26年间我个人受益匪浅,从一开始对中国的经济改革研究的兴趣,历史的变迁一直到后来,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转轨中的各种问题,都受到了吴老师非常多的教诲和启发。

今天非常高兴请到吴敬琏老师来讲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题目,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由来和应对。让我们欢迎!

吴敬琏:谢谢。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全球金融危机的由来和应对”。讲两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对于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形势做一个诊断,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得了一个什么病?

第二个,怎么来治?也就是说,中国应当怎么应对?

这两个问题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主要是讲我自己的看法,但是也跟别的一些朋友的看法会做一些讨论。

先讲第一个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在早一点的时候,在去年认为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就是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恶化,所以我们的经济在发展上就碰到了一些问题,只要外部的因素消失了,比如说美国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复苏,那么我们的问题也就没有了。我们要做的也就是要顶住,在他们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之下,我们的外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能够稳住,过了这个时期,等到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好转,我们的困难也就过去了。

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10月以后,就不是这个情况了。我也讲一讲我的看法:

首先说问题的引起是由于美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的病态,这个病态爆发了所造成的一个全球性的危机,这个判断我想是对的。那么我们就要来看一看,它是病态,是个什么病?我想有三点:

首先,从最根源上的问题,美国经济最根源上的问题就是储蓄率过低,消费率过高。按照“J”的标准模型或者其他的一些研究,大致上市场经济国家,在中期的发展阶段或者是高期的发展阶段,储蓄率和消费率的对比大概是25:75这样,这是中度的水平,有些国家高一些,有些国家低一些。但是,美国和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到了战后时期,储蓄率就一路走低,如果说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的居民储蓄率还保持在10%左右,这个当然是一个很低的储蓄率了,到了90年代以后,一路走低,低到了世纪之交就到了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怎么有可能保持它的经济运转,保持它的高消费率呢?它的办法就是寅吃卯粮,向全世界借债,从它的内部的结构的失衡上来看,就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衡了,过低的储蓄率,0的水平,世纪之交,美国居民储蓄率就是0,甚至于有的年代是负的,负1到负2,要维持运转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别人借债,它有没有可能借债呢?

这就有第二个问题了,就是因为在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的货币体系崩溃,崩溃以后就变成这么一个体系,就是不受约束的美元变成了国际储备货币,在1976年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这样的,世界各国的货币都是跟美元挂钩的,但是美元跟黄金挂钩,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可以用美元向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去对黄金,是固定比例,但是到了1971年以后,美国的黄金储备不够,到了76年就达到了牙买加协议,正式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于是美元,美国人发行的美元就被世界各国承认为真金白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所以它就可以用发行美元的方式,发行美元债券的方式,发行美元的金融商品的方式向全世界借债,这样来维持美国经济的运转,维持它的高消费,维持它的经济繁荣。

第三,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有需要,就长期的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就开始了美元松的货币政策来保证美国有足够的收入支撑经济体系的运转。到了90年代,就出现了股市泡沫的问题,这个时候美国就有热烈的争论,前几年到中国来讲学的一位耶鲁大学教授西露,对美国中央银行联储的政策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76年的时候,西露和格林斯潘有过几次讨论,后来格林斯潘接受过西露的意见,在96年12月的一次讲演当中就表达了跟西露相同的意见,说美国的股市出现严重的泡沫,严重的泡沫早晚会崩盘,格林斯潘的讲演里面就用到一个词,说美国股市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躁动或者是非理性的繁荣,这个讲演一发表,马上美国股市应声而落,全世界的股市都应声而落,而这个股市价格的下降就引起了经济界甚至政治界一种反应,认为,格林斯潘的讲演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有影响,格林斯潘也接受了来自这方面的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压力,从97年开始,他就再也不讲,说是美国股市有泡沫,有非理性的繁荣,而是讲另外一面,说美国股市股价的猛升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因为产业的技术革命,所以转而采取一个非常坚定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就造成了美国股市在90年代末期的网络泡沫。

网络泡沫到2000年破灭了,网络股崩盘了,崩盘以后,格林斯潘就非常明确地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网络股,支持美国经济在2000年以后的繁荣,很有名的就是13次,连续13次降息,用一个低的利率来执行一个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用信用扩张。还有一个,支持所谓各种的金融创新。比如说次级债,次级债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用信用扩张来支持房地产市场;另外一个也是执行一种民粹主义式的政策,让本来是买不起房子的人,让他能够买放,于是就有次级债,就有两房,两房是美国政府建立的,是两个准国有企业,再就是各种衍生工具,所以到了2000年以后,在21世纪以后,衍生工具的发展是非常的快。譬如说这一次泡沫崩溃以后,出了比较大问题的就是所谓CDS,债务还不了了,掉期的一种衍生工具,这个衍生工具90年代中后期才发明的,2000年的时候CDS的总值是1万亿美元,到了去年这个泡沫最大的时候,CDS的总值是60万亿美元,美国的全部衍生工具的总值是400万亿到500万亿美元。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里面充满了泡沫,每一个企业它的资产负债表上,杠杆率是非常的高。所谓杠杆率就是我们学会计的时候都学过,资产等于债务加资本,这个资产数量很大,其实里面大量是债务构成的,而自有的资本量很小,所以杠杆率非常的高,也就是说这个世界金融体系里面有大量的虚拟的纸面上的财富,没有对应的物质财富,它的表现就变成了流通性过剩,虚拟资产过多,大量积累起泡沫。金融资产的总值是每年的物质财富生产量总量的几十倍,40、50倍,在这个体系里面有一处泡沫一破灭,虚拟财产突然之间就蒸发了,蒸发了就会引起某一个企业或者说某一个行业的资金链断裂,而一个企业或者说一个行业的资金链断裂又会通过连锁反应扩散到其他领域,就变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这个体系的危机是世界性的危机,因为刚才讲的三个原因,整个世界金融体系里面都充满了泡沫,它的影响就不止是美国了。这是讲美国由于美元是世界的主导货币,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全球的金融体系。

从林园的一个投资组合收益看为什么不能等三年?

2006年3月21日林园公布的一个百万元投资组合,经过三年,穿过牛市,收益仍高达1.7倍,也就是说即使把握不好,没有赚上投机者给的极度高估泡沫,仅依赖好公司的内在价值增长,也能取得好的投资回报,有能力在极度高估时卖出一些,则是锦上添花的事。

总结这个投资组合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启发,在国内,价格管制的机场、高速公司等公用事业股票,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回报平平,林园特看好的上海机场,在这个投资组合里收益明显最差,起降飞机增加了,坐收起降费,独占垄断资源,但是有航空公司这些穷到家的关联企业拖累,政府物价部门一纸公文,降你的起降费,美好前景顿时化为泡影,同样,高速公路也属公用事业,国家法律规定只能取得合理回报,不知道那一天规范你的收费价格,而且到期马上失去收益权。

通过下表可以看出,周期性行业如银行、金属等投资收益也差一些,这些股票在熊市看起来跌了很多,很便宜了,如在牛市后期吃不上泡泡,牛熊轮回的巨大振幅后,收益也平平。如果林园不是重仓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新兴铸管、铜陵有色这些周期性股票,而是重仓组合里的其它非周期生股票,收益更好。

巴菲特、费舍、但斌、林园等成功投资者实践出的投资理论,你不信,别着来,早晚吃亏。

预测还是跟随?

通过归纳和演绎,人能够认识世界一部分真相,但认识的结果里也难免有一定的谬误。人类认识世界时的正确与谬误共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世界是由无穷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投资活动兼具认识和实践两种功能,这使得投资跟单纯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差别,投资活动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单项的认识活动。面对如此复杂的投资系统,对于进行投资的个人来说,不管你有多大能力,谦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但在现实的投资世界里,我们看到很多人热心于预测大盘点位,以自己的预测和市场的走势一致为荣,也有很多价值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给公司进行估值。人的认识能力能达到对世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对市场大势的预测、对公司的估值都是对人的理性的自信,大盘预测和公司估值都具有一定正确性,在相信预测和估值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任何认识都是正确与谬误共存。

对于大盘的预测,笔者从来就没有花费精力去了解别人是如何做出判断的,我只是从一般认识论的角度承认它有一定的正确性。由于大盘涉及的因素千变万化,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点位预测 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只是偶尔和市场走势一致,更多情况下是玩一种文字游戏,通过文字的多义性来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准确的。笔者在这里重点谈论价值投资者对公司估值的看法。

价值投资的精髓是,寻找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诚实能干的管理层管理的公司,然后在价格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如果在公司本身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时,价值投资卖出的时机是股价过分超估的时候。从估价的角度看,价值投资买卖的过程里涉及三个重要数值:内在价值、安全边际和超估价格,而其中的内在价值又是最最关键的,它直接决定了安全边际和超估价格。

但是内在价值又是一个很难精确计算的数值,虽然那些在财务分析上具有高超技能的专业人士,能够通过公司存续期间可以产生的现金折现值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普通投资者要精准地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可能是模糊的正确,但这种模糊的范围可大可小,如果模糊范围过大的话,这种估值也就变得意义不大。就是财务高手精准的估值,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模糊的正确,只不过模糊的范围较窄而已。奥马哈圣人巴菲特对于内在价值的估算从来都不是自信满满。他说:“没有一个能计算出内在价值的公式”“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部分是艺术,部分是科学。”“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改变的估计值。此外,考察同一组事实的两个人—甚至对查理和我也同样适用—几乎总是不可避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内在价值。这是我们永远不会给你我们对内在价值的估计值的一个原因。”“自称能够估值的人一定对他们自己的能力有着过于膨胀的想法,原因是估值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果内在价值本身是如此难以精准把握的数值,而对价值投资者来说,买入卖出都要基于这个数值做出买卖决定,那么安全边际的数值也就是不确定的,而超估价也同样是难以精确的。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安全边际可能会因为内在价值的估算模糊出现相当大的灵活空间,价值投资者何时买进便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实的投资活动中确实一再出现,当价值投资者根据自己计算的内在价值,在值得买入的公司的价格进入安全边际区域时果断买入,但是公司的股价可能在这个价格上再次跌50%甚至更多,在等待回归价值的过程中,如果不巧遇到资金期限问题,投资者就会承受巨大的亏损。

在这个问题上,恰恰是巴菲特区别于所有投资者的地方。巴菲特的投资资金来自于他保险公司的浮存金,这些资金是源源不断的,而且多数是免费的甚至是奉送的,大多数资金没有资金期限,可以永远使用下去。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巴菲特在1973年买入华盛顿邮报时的总市值只有8000万美元,而当时的买家如果要买进华盛顿邮报至少愿意付4亿美元,巴菲特以华盛邮报内在价值的四分之一买入,安全边际足够高,但是在巴菲特收购之后的两年,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其投资总额从1973年的1000万美元下降到1974年的800万美元,一直到1976年股票价格依然低于巴菲特的买入价格。如果当时巴菲特的资金期限出了问题,比如说,一定要抽走资金,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巴菲特了!另一方面,巴菲特常常在股票价格低于自己买价的时候,继续买入更多份额,获得更多廉价筹码,为未来储藏了获得暴利的机会,但我们普通人往往没有这样充足的资金,看到这样的机会却无资金买入,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巴菲特资金的无限期和持续投入成就了他的投资奇迹。

与此同时,因为内在价值计算的偏差导致卖出的超估价也会出现错误。对于周期性公司来说,股价达到内在价值就应该卖出,这是纯粹价值投资者的做法,但也有一部分价值投资者希望分享市场泡沫产生的投机利润,从而需要设立超估价,对于周期性公司设立超估价有一定的投机成分,我们可以存而不论;但是对于成长性公司来说,设立超估价却是必须的,因为市场对成长性公司的未来发展非常看好的话,会以很高的市盈率给公司定价,如果以内在价值来确立卖点,有可能错失一个优秀公司的长期盈利机会。

菲利普.费希尔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中讲他买卖德州仪器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经典案例。他在1955年夏为客户买进德州仪器是基于长期投资的目的,但是买进一年后,股价上涨了一倍,他的一个客户要求他卖掉涨幅如此大的股票,等低价时再买回,他拒绝了客户的要求,但当股价又上涨了25%时,他只得向客户屈服卖掉了股票。不想市场极为看好德州仪器的未来发展,股价一直上涨,虽然在几年后德州仪器出现了一次大幅下跌,从最高点下跌了80%,即使这个新低点也比他卖出的价格高出约40%。

为了把握优秀公司的未来机会同时也为了避免市场的过分狂热,设定超估价将有利于投资收益率的提高。但是,内在价值本身的模糊性,导致了超估价难以确定,因此导致两种结果:一是超估价过低,错失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二是超估价过高,错过好的卖出机会,降低投资收益率。

作为一个普通的价值投资者,千万不能把自己假设为巴菲特,我们没有他那种源源不断的免费资金和资金永久使用的期限。我们的投资目标是各种各样的,多数人是为了自己此生的财务自由,是为了此生的物质享受或实现精神梦想,很少是为了子孙后代来投资的,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尽早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需要自己的投资尽可能提高收益率,这是无可厚非的。

如此,对于一个普通价值投资者来说,精心选择好公司的同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即使是模糊的正确,也一定要有这个过程,但是,由于自己资金数量和资金期限的限制,对自己计算出的内在价值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那就是它只是一个参考值,可能离公司的实际价值差距甚远。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出现在安全边际处买入的股票竟然要承受长时间的亏损,也不会去等待一个过分高估的超估价,而市场价格迟迟到不了这个超估价,最后亏损本应获得的利润,大大损失资产的收益率,或者超估价设得过低,错失优秀成长公司的长期盈利机会。

对于巴菲特持久“护城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想探讨一下哪类生意是伯克希尔所感兴趣的,哪类又是我们极力避免的。我和查理不断找寻的公司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条件:我们了解的领域、长期利好的经济、有能力并值得信赖的管理层,以及合理的售价。
  
我们希望能买下整个公司,或当有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时,至少买下80%的所有权。若完全控股形式的购买无法实现,我们会很高兴地通过证券市场的途径购买大型公司的一小部分。我们宁要钻石上的一点光芒,也不要一整块顽石。

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持久的护城河"来保护投资的可观回报。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动力使得竞争者们不断袭击任何高回报的商业"城堡"。因此,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比如成为行业内成本最低的制造商(GEICO汽车保险公司、批发零售商好事多)或是拥有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可口可乐、吉列、美国运通)是可持续成功的关键所在。商业历史长河中充满"罗马蜡烛"式的公司,仅拥有虚幻的"护城河"并迅速被踏平。
  
对于"持久"的定义,使我们排除了行业中经常、快速变化的公司。尽管资本主义的"创意性破坏"对社会非常有益,但它破坏了投资的确定性。一条不断重建的"护城河"最终不再是"护城河"。
  
同时,"持久"的定义也排除了那些完全依靠一名伟大的管理人而成功的公司。当然,一名优秀的CEO对于每家公司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在伯克希尔我们也有大量这样的管理人才。但如果一个公司需要一个超级明星经理来创造财富,那这个公司本身一定不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所有公司可用三种"存款账户"来类比:伟大的账户带给你超乎寻常的高利息,且高利息逐年上升;良好的账户带给你有吸引力的利息,且不增加存款也能享受到;糟糕的账户不仅回报令人失望的低利息,还要你不断增加本金。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他对自己最喜欢的公司的定义是:"美丽的城堡,周围是一圈又深又险的护城河,里面住着一位诚实而高贵的首领。最好有个神灵守护着这个城池,护城河就像一个强大的威慑,使得敌人不敢进攻。首领不断地创造财富,但不独占它。"

周年洋对巴菲特持久的“护城河”的理解
从定位理论来看,一个公司是否成功,不是看它的产品是否优秀(因为在今天的商业战场上,排在同类产品前几位的公司产品质量的差别很小),也不是看它的市场占有率是否第一(拥有定位的产品最终市场占有率会第一,但现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未必具有定位战略),重要的是公司的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定位不是讲企业本身,而是讲企业的产品。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竞争力,来自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只要一种产品牢牢印刻在消费者头脑里,当消费者有这类产品需求时,这个公司的产品便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拥有定位的公司,公司产品的销售量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受到顾客的欢迎,如果不从定位角度去理解,你就会很难找到具体的原因。这就是定位的神秘所在。

当一个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进入消费者的头脑后,还需要通过在产品研发设计、广告营销活动等各个方面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地位,巩固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由于人类的头脑喜欢简单、清晰,一个公司除非进入另一个品类,否则只能拥有一个定位,所以拥有定位的企业一定是专业化企业,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谦虚的企业,愿意精于一业而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聚焦于某一个领域的专业化公司最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研究表明,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都是高度集中于核心业务的专业化企业,多元化的企业能够持续成功的寥寥无几,我们知道的知名企业只有通用电气。
对于分享公司收益的价值投资者来说,选择有定位的公司可以获得长久稳定的收益。从定位角度判断投资公司,你会发现,巴菲特所说的最深的护城河其实是在消费者心里.

陈理对巴菲特持久的“护城河”的研究
"护城河”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巴菲特评估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内在价值的艺术更加成熟。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首次提出了“护城河”概念。他说:“最近几年可乐和吉列剃须刀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还在增加。他们的品牌威力。他们的产品特性,以及销售实力,赋予他们一种巨大的竞争优势,在他们的经济堡垒周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相比之下,一般的公司在没有这样的保护之下奋战。就像彼得·林奇说的那样,销售相似商品的公司的股票,应当贴上这样一条签:‘竞争有害健康。’”
1995年在伯克希尔的年度会议上,巴菲特对“护城河”的概念作了仔细的描述:“奇妙的、由很深、很危险的护城河环绕的城堡。城堡的主人是一个诚实而高雅的人。城堡最主要的力量源泉是主人天才的大脑;护城河永久地充当着那些试图袭击城堡的敌人的障碍;城堡内的主人制造黄金,但并不都据为己有。粗略地转译一下就是,我们喜欢的是那些具有控制地位的大公司,这些公司的特许权很难被复制,具有极大或者说永久的持续运作能力。”

马克•塞勒斯对巴菲特持久的“护城河”的延伸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CEO,哪些类型的竞争优势能在竞争中保护你呢?你如何才能拥有一条如巴菲特所形容的宽阔的“护城河”来保护自己呢?

科技并不是“护城河”的来源,如果它是你的唯一优势的话,它最终一定会被模仿。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最佳选择是被收购或者是上市并抢在投资者意识到你并不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前抛售自己所有的股份。科技是一种短命的优势,类似的优势还有管理团队、广告战或者热门流行趋势,这些因素会创造暂时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它们会变化或者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一条经济“护城河”是一种结构性的竞争优势,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西南航空,它的优势扎根于企业文化中,扎根于每个雇员之中,没有对手能模仿它,虽然每个人都明白西南航空是怎么做的。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明知你的秘密却仍然无法模仿的话,你就拥有一种结构性竞争优势,那才是“护城河”。

在我看来,实际上仅有四种经济护城河难以被模仿因而得以持久。第一种“护城河”是规模经济,沃尔玛就是一个例子,类似的有制服租赁业的Cintas公司、Procter & Gamble公司、Home Depot公司和Lowe's公司。第二种“护城河”是网络效应,比如e-Bay、Mastercard、Visa和American Express。第三种“护城河”是知识产权,比如专利、商标、商誉等,迪斯尼、耐克、Genentech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最后一种“护城河”是客户转用其他公司产品所产生的高成本。Paychex和微软是这类护城河的绝佳例子。

仅有这四种竞争优势是持久的,因为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正如一家公司需要建立 “ 护城河 ” 以避免流于平庸,一个投资者也需要建立一些竞争优势,否则他将变得平庸。

每天有8,000只对冲基金、10,000只共同基金和成千上万的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角逐,你怎么才能建立相对所有这些人的竞争优势呢?你的“护城河”来源于何处呢?

我本人对于巴菲特持久的“护城河”的应用对我本人来说,如何去寻找我在中国股市里投资目标的"护城河"呢?我目前仍然在坚持我此前已明确了的三个方向":第一,中国金融业里的优秀企业;第二,品牌消费公司;第三,垄断资源类企业.至于为什么暂时只选择这三个方向,并非只有这三个方向才存在"护城河".而是作为个人投资者,本身的研究能力,观察范围极其有局限.未来扩大自已的"能力圈"当是根本."每个投资者终其一生都永远是一个学习者,投资的一生是每个投资者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的过程,但成功却只属于那些坚持自已的理想而从不放弃的极少数的人们."这句华尔街的格言应当成为我此后投资生涯中的座佑铭.自已不应该学别人狂妄地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批评沃伦.巴菲特,埋怨彼得.林奇;也不必去指责但斌,怀疑林圆.更不必妄想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和掌握之中.我试图脱离每天在股市这个天罗地网般的风险场上宛如惊兔般跳跃,从股价波动中去寻找突围的方向.我更愿意走进前辈投资家和中国股市投资实践者设立的迷局,如锅牛般的爬行,去寻找可能获利的通途.或许以经营者的立场去选择企业,用巴菲特持久的“护城河”的理论,对企业外界竞争和整个市场进行客观分析,是我唯一可行的,相对确定性较高的寻找股市宝藏的方法.

恐慌气氛中学习巴菲特获益案例

佐罗先带你看看巴菲特买中石油的背景:" 2003年4月1日,一件陈年往事从香港传出,引发股市的上涨。股神巴菲特买了中石油的股票,持股达到6.31%。此前的一年多内,伯克希尔公司共斥资十几亿港币,悄无声息地蚕食11.09亿股中石油股份。此时的舆论正在狐疑,是该买入呢,还是该卖出?这是个问题。华尔街、香港、伦敦的分析师纷纷发表看法,所罗门美邦等投行正建议沽出中石油,他们认为更好的选择是中石化(386.HK),香港专栏作者曹仁操则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 “ 犯傻了 ” 。由于基金经理们信心不足,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中石油股价大幅下挫。但无处遁身的巴菲特丝毫没有留意这些知名分析师的提示,而是轻装简行,继续孤军深入。 4月9日、11日、15日,分别在1.66港元、1.657港元、1.66港元价位买进8049万股、8537.2万股、3141万股;从17日开始步伐加快,当天买进1.7658亿股。4天以后的 4月20日,星期天,北政坛发生人事变动。一时间,香港谣言四起。香港股市不可避免地受到流言的伤害,此后的一个交易日,也就是 4月22日,港股最低下探至8331.87点。这同样没有撼动巴氏军团的斗志,甚至连挺进的步伐都没有延误。 2003年4月21日是复活节,香港联交所不开市。孤军深入的巴氏军团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也就是 4月22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1.668港元价位买入1.62082亿股,23日在1.67港元价位拿下1.0524亿股;24日,也就是北两所大学宣布隔离前夜,在1.61港元价位拿下2.165亿股,持股比例也由 4月9日之前的6.71%一路跃升至13.35%,总持股量为23.47761亿股。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所费资金总额大致为14多亿港元,以简单加权平均计算,成本大致每股在1.65元左右。 4月25日,伯克希尔发布信息披露,宣称持有23.4亿股中石油H股,达到流通股的13.35%,成为中石油第二大股东,仅次于实际控制人中国中央。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票之前,中石油 —— 中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很少为亚洲之外的人所了解。巴菲特增持消息传开之后,世界各地的基金经理如梦方醒,迅速跟进。与此同时,大陆的非典瘟疫也被铁娘子扼住了咽喉,分析师们纷纷唱多中国经济,中石油更是受到多方资金的热捧,从25日到30日,3个交易日之内,中石油H股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达到12%,中石油纽约ADR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也升近9%。外资机构的大笔扫货已使得H股指数大幅攀升,仅从 5月2日至 6月12日短短一个多月内,H股指数就上涨了19.27%,远超过同期恒生指数10.54%的涨幅。"

那么,既然他认为中石油是家好公司,为什么要把股票卖掉呢?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巴菲特说: “ 你知道的,有很多这样很好的企业,其实我希望我买了更多,而且本应该持有更久,石油利润主要是依赖于油价,如果石油在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们很乐观,如果到了75美元,我不是说它就下跌,但是我就不像以前那么自信,30美金的时候是很吸引力的价格,根据石油的价格,中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十年石油的价格,我对此并不消极,不过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到75美元一桶的时候我就持比较中性的态度,现在石油的价格已经超过了75美元一桶。”

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理解巴菲特买入中石油和卖出中石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油价。当石油价格较低的时候,他认为石油价格将会上升,石油公司自然会从中受益,所以他买入了中石油;而石油价格很高的时候,他认为油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那么,石油公司的利润再要大幅增长将会很困难,所以选择了卖出股票。

巴菲特并没有违背自己的投资原则,他说 “ 我通常是在人们对股票市场失去信心的时候购买”,而现在(07年)中国股市的热度很高,他说: “ 我已经不像两年前那样,容易找到被低估的股票了。”

对于目前(07年)热度极高的A股市场,巴菲特的看法是: “ 我建议要谨慎,任何时候,任何东西,有巨幅上涨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才干了两年就会赚那么多的钱,我不知道中国股市的明后年是不是还会涨,但我知道价格越高越要加倍小心,不能掉以轻心,要更谨慎。”

通过以上的对巴菲特理论精神的学习分析,研究判断后,我们在原油价格向下突破40美元的去年底和今年2月连续关注资源类的大宗商品类的强周期性行业,往往他们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原油价格极度低落时候,关注并积极买进的股票有:潞安环能,神火股份,金钼股份,中海油服,并因此受益的化工化肥板块,比如沧州大化和湖北宜化.至此获取了一定的投资收益.

我们判断的确定性在哪里,在于人们普遍失去理智的时候,除非世界会马上灭亡,否则过度的恐慌把本身很有价值的资源价格不断折损,就是我们价值投资人捡便宜的时候了!同理大家争先恐后去玩股票,资源价格的上行几乎达到全民共识的时候,大的投行不断吹嘘抬高目标价时候,我会小心拱手相让昂贵的筹码!

林行止專欄:天才加勤奮 造就莫扎特

「一萬小時法則」(the ten-thousand-hour rule),是格力威觀察若干成功人物初入行時勤奮不懈工作後的結論。這裏僅舉大家比較熟悉的「披頭四」樂隊和微軟創辦人蓋茨為例。

「披頭四」於一九五七年成班,到它於一九六四年二月以「英國人來了」的高姿態進軍美國時,足足有七年之久;在此期間,樂隊在英國和德國的「平民夜總會」賣唱,如當廉價勞工,卻是難得的實習機會。「披頭四」是利物浦人,出道初期在該市酒吧演唱,工作並不繁忙,其「唱工」亦未引起少女少男尖聲高叫,可說沒沒無聞;他們受惠最大的是三度應邀赴漢堡脫衣舞廳演唱(當年未有樂與怒歌廳),金錢報酬或「艷福」平平無奇,收穫最大的是為賺取盤纏等於受環境所迫必須每周七天每天八小時在不同脫衣舞廳不停演唱,令「披頭四」到赴美國登台時已一共累積了登台演出時數達一千二百小時(台下練習、排演的時數更多),這是前之所無後亦罕見的紀錄!在漢堡無休止似的演唱,工多藝熟,令「披頭四」技術上更加純熟、默契愈佳,配合得天衣無縫,而且必須學習許多新歌以免太過重複。據「披頭四」傳記《叫喊》(《Shout!》)透露,每次從漢堡回故里,「披頭四」一次比一次成熟和有更佳的舞台紀律及默契,成為他們稍後在美國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本錢!

流行歌星以「勤有功」取勝,格力威指出世界公認的音樂天才莫扎特亦如是,由於他六歲便作曲聞名天下,一般人以為他作曲不費吹灰之力,可是其傳世作品大多成於三十歲以後,而這些「巨構」正是這約二十年內不斷創作累積了豐富經驗才獲得的成果。天才如莫扎特的成就亦與「勤有功」不可分割!

微軟創辦人蓋茨長居世界富豪榜首的事,人所共知,心嚮往之者更不在少數,但了解其「苦學」過程的,相信不多。蓋茨出身「中產百萬富翁」(專業人士致富)之家,屬「天才兒童」,在官立小學無所作為,第七級(五年制中學的初一)時轉讀私立湖濱中學,時在一九六七年,翌年,學校的家長會在年度義賣會中籌得三千美元,校方決定把所得購買電腦,成立電腦俱樂室。蓋茨課餘流連於此,樂而忘返,無心功課,體育課永遠「走堂」;當年的電腦得與主機掛鈎,加入「時間分享」機制,收費以使用電腦時間為計算基礎,由於這種機制一九六五年才發展出來,是當年的新科技,使用費用昂貴,湖濱中學很快便要為此籌款……。不久後蓋茨有機會免費使用華盛頓大學的電腦,條件是他協助華大電腦中心解讀一些軟件,在一段長達七個月時間內,他每周七天每天八小時一共在這部主機上消磨了一千五百七十五小時。後來他因故被禁使用此電腦,但很快和後來共同創辦微軟的保羅.阿倫說服華大醫學院電腦部負責人,允許他們在「非繁忙時間」—凌晨三至六時—免費使用該電腦,結果是,當年十五、六歲的蓋茨因而中宵起床潛出家門步行往華大醫學院,日上三竿才攝回房間睡覺。他的母親後來恍然大悟—何以當年每天叫他起床上學那麼辛苦,因為此時蓋茨開完「夜工」剛剛入夢鄉!

事實上,廢寢忘食的「電腦迷」何止萬千,蓋茨之能脫穎而出,與好運不只一端,關係不可分割。湖濱中學把從家長會籌得的資金購買電腦,以至參加「時間分享」機制,在六十年代是極罕見的創舉;而他有機會使用免費電腦以及居所步行可達華大電腦中心及華大醫學院,亦只有少數人才有此方便……。當蓋茨決定不升讀第三年從哈佛退學創辦微軟時,他已有連續七年一共過萬小時的運用電腦經驗─蓋茨估計全球有此機會的人不過五十—符合成功的基本要素「一萬小時法則」!

格力威強調「披頭四」和蓋茨的成功,勤奮和有超常智能固然重要,但若沒有機會,一切便不會這麼順利亦不會這麼成功!

格力威再舉出一些筆者以為讀者尤其是從事教育事業的專業人士和望子成龍的家長應該知道的「勤有功」事例,他指出亞洲中學生的幾何、代數和微積分的成績比美國學生佳,與上學日數較多肯定有關—南韓學生一年上學二百二十天、日本二百四十三日(未引大中華地區的數字),美國只有一百八十天;他又以標榜「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 [KIPP])的布朗克斯(Bronx )中學為例,該校學生平均成績優異,應歸功於每天學習時間(扣除午餐及小休)較一般公立學校多出百分之五十以上—上堂時間為上午七時二十分至下午五時,之後學生必須參加「功課俱樂部」、體育活動或「留堂」溫習!

要取得好成績、好本領,「勤有功」是錯不了的。

林行止專欄:勤有功難竟全功 觀察入微破迷信

十二月十八日提及格力威的新書《Outliers》。「勤」是成功一項不可或缺元素,「業精於勤」,古有明訓;然而要成功,格力威還指出「雙親的特徵」(parents' traits)及運氣亦不或無;「雙親的特徵」也許可解讀為遺傳因子及「身教」,這是與生俱來、不能選擇的;運氣則純屬巧合。

談及運氣,筆者馬上想起英國 Herfordshire 大學心理學教授韋思民數年前出版的《幸運要素》(R. Wiseman:《Luck Factor》,2003)所舉的一個例子。話說1994年60歲的珠寶商人 Helzberg 在紐約廣場酒店門外,聽見有人叫「畢非德先生」,他想,莫非在他前面踽踽獨行的人便是「股聖」,上前端詳,果是此公,於是自我介紹、略作寒暄,遞上卡片;一年後,巴郡以「合理價」購下這位計劃退休商人創業的珠寶店。偶遇畢非德只能解讀為幸運之神眷顧,若幸運之神不來,Helzberg 能如願退休嗎?當然,若沒有他30多年的努力,畢非德亦不會收購他的生意。

指出資本主義社會諸種弊端並力倡改革而於八十年代鋒芒為盲目獨尊弱肉強食式資本主義的保守學派所掩蓋的哈佛經濟學家葛爾布萊斯(J. K. Galbraith, 1908-2006),於1954年出版的成名作《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第二章〈傳統智慧的概念〉,指出現代人對於現實中一切物事,都有某種定見,思想家及評論家,俱能感受時人的看法,進而提出一些為大眾所樂於接受的觀念,這些觀念,葛爾布萊斯稱之為「傳統智慧」,而經過思想家的細密化、抽象化,慢慢成為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體系,很多並且提高至權威不可侵犯的地位;可是,不斷「與時並進」的事實顯示,過去說得通的「智慧」,現在未必有效。葛爾布萊斯的目的在提醒世人,沒有什麼理論是可以垂之久遠……。

Monday, March 23, 2009

美大开印钞机 谢国忠:中国应买基金不降息

美联储用自身印出的钞票,直接为政府的赤字买单,这下,美联储似乎再没有任何借口抵挡市场人士关于“印钞票”的指责。但出人意料的是,市场上的指责却远没有想象中的强烈。
不少专家——无论此前赞成抑或反对,都开始认同这点——如今早已到了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美联储还能推出政策,就一定是好政策。至少,是目前境况下的最佳选择。

但对中国这一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而言,美联储的这一“闯入”货币政策禁区的做法可说是亦喜亦悲。

喜的是,在美联储18日宣布上述决定的短短几分钟内,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一度急降47个基点,价格则由97.78猛涨至101.84,创了至少20年来的单日涨幅新高。悲的是,目前美国国债至少在6万亿美元,美联储购买3000亿美元究竟能在稳定美国国债价格方面起到多大作用?

“单靠美联储的购买就真的能稳定美国国债市场,把利率压在低位吗?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抓着自己的头发想飞离地球一样不切实际呢?”昨日有观点如是形象地表述。

或许,中国还真得考虑一下,“从直升飞机上撒钱”的直升机本(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最新决定,对中国汇率、利率乃至外汇储备的影响。

市场上传言满天飞。
昨日有外汇交易员根据近期的人民币走势猜测,其实中国央行已在抛售美元。对此说,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拥有近2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存量的中国,目前只能继续握紧这些存量的美国国债,“即便它将来走势不好”;至于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结构,也只能慎之又慎。

但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并不这么看。他的建议是,中国央行应该考虑配置与标普500相关的指数基金,从长期而言人民币一定要与美元脱钩,自由浮动。

昨日亦有专家根据美联储此次数量宽松政策的力度测算,美联储的最新决定相当于为美国降息75个基点,市场也再次猜测,中国央行的降息空间或许已经打开。

对此,谢国忠指出,这一结果可能是根据汇率对利率的影响估算的,即美元变相贬值带来的实际利率下降,因此不能据此说我国与美国相比有了更多降息空间。

“我认为,中国的情况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不能降息,必须维持‘信心’,否则大量资本都会流出。”谢国忠提醒。

美联储出手长期国债 拉开美元崩溃序幕

美国救市真相中国买单!
外汇专家谭雅玲的女儿汤女士最近比较乐。就职北京一家外企的她在其母“熏陶”下,炒汇很多年。不过,她只把炒汇当成乐子,每晚赚100美元就收手。

3月18日,汤女士赚得多了些。彻底贯彻了其母“看空美元”战术的她也很吃惊,一夜跌了这么多。美元指数跌幅当天达到2.95%,已算是天大跌幅了。19日美元指数再跌1.21%。

当晚,全世界的“央行”——美联储,为了力挽经济狂澜于既倒,决定加速运转印钞机。美国东部时间17日14时15分,美联储宣布,有意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再次购买8500亿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相关证券,维持银行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不变。

此举震惊了市场。美元多了价值要跌,但其他商品价格要涨。当晚美元应声暴跌,而美股暴涨、金价暴涨、油价暴涨。

就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心中国外汇储备安全的时候,美国人一方面表态安抚市场,一方面却采取极端手段。市场开始担心:美元大崩溃的序幕拉开了吗?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最悲观的看法来自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他表示,如果美联储过分透支信用,可能导致美元崩溃,不过美联储也不希望出现那样的后果。因此,包括谢国忠在内的多方人士都认为,美元疲软走势将成为常态,但是美元崩溃还不至于。

对于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的影响还是中性的,还要看美联储的后续动作,以及美国经济能否在美元印钞机的推动下走出低迷。

谭雅玲和谢国忠认为,美国加大货币供应,将会产生通货膨胀。谢国忠建议中国使用外汇储备购买能抵御通胀的替代品,比如美股指数基金、增加战略储备等。

伯南克的杀手锏
当美联储宣布将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再次购买8500亿美元两房债券时,全球市场都在随之震荡。
美国国债价格随之飙升,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8日16点36分,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53个基点,至2.48%,创下了自1962年1月份下跌54个基点以来的最大跌幅。

道琼斯指数在消息传出几分钟内上涨100点。美联储发表声明前该指数曾下跌约60点。包括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与摩根大通在内的银行股大幅上扬。花旗与美银涨幅均超22%,富国上涨17.5%,摩根大通上涨7.8%。收盘时道指上涨90.88点,报收7486.58点,涨幅1.23%;标普500 指数上涨16.23点,报收794.35点,涨幅2.09%;纳斯达克上涨了29.11点,报收1491.22点,涨幅1.99%。

一切都没有先兆吗?当然不是。
3月15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时说,衰退今年底将见底,美国经济在2010年复苏。这不仅是在给市场打预防针,言下之意还是他已经准备好了最后的“杀手锏”。

作为宏观经济学家的伯南克,其最大理论贡献来自对1929年“大衰退”的研究。为了战胜那样的衰退,伯南克曾经清楚地表示过,如果购买短期国债难以降低中长期利率,可以直接购买中长期国债。

中国银行环球市场部调研主管袁跃东对《华夏时报》表示,伯南克提前给了市场信息,让市场不至于过分反应,如果美国经济真在年底走出衰退,3000亿美元债券和8500亿美元两房债券,市场还是容得下的。

谢国忠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还是坚持他固有的观点,对于负债累累的美国企业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破产和通货膨胀。现在,美联储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印刷钞票,制造通胀,让美元贬值,然后全球买单。

“躲猫猫”和“狼来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在担心巨额的外汇资产安全。隔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回应,一定能确保安全。

事实证明,美国人在玩“躲猫猫”,他们的话音刚落,“狼就来了”。美联储采取了直接导致美元贬值的措施,出手长期国债。难怪袁跃东调侃说:“美国人的话从来都可信吗?”

谢国忠则警告,美联储要讲信用,毕竟市场还是相信其声誉的。市场只能相信你一两次,可以认同这是挽救美国经济的无奈之举,但是如果次数多了,无限量印钞票,美元必将大崩溃。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负债是9000亿美元,目前是1.8万亿。实施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后,负债将达到3万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分析,美联储此举是预期内的事,而且是最后一招,救市方向很明确。但如果再肆无忌惮增加基础货币,全球对其信心会丧失。美联储知道风险还这么做,表明实体经济压力的确很大。

长远未必是坏事
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已达到7396亿美元,比第二的日本多1000多亿,占美国外债的7%。1月底,外国持有美国国债比上月回落47亿美元,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速度也明显放缓,1月比上月增持122亿美元,增幅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最低。

对于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市场分析是将导致美元贬值,导致通货膨胀。但是短期看,美联储购买债券,对中国政府和商业银行持有的超万亿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和其他公司债券来说,倒是相对安全。“尽管利息上或许会受损失,起码本金有保证了。”

这也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持有美国公司债的债主最大的安慰。谢国忠认为,如果美联储刺激经济措施奏效,中国也将会有很大实惠。因为中国不仅持有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如果在刺激下复苏,必然会拉动中国的出口。

美联储救市,购买长期国债和企业债,直接拉低了债券利率,减轻了财政和企业负担,有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市场是对的”,谢国忠说的是美国股市和债市的反应,这个消息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是多重利好,压低债券利率,相当于再次减息。中国股市相信也会跟着美股走好。

以通胀战胜衰退?
至于美元后市怎么走?接受《华夏时报》采访的人士均表示不至于太悲观。最悲观的谢国忠也认为,美联储不会把事做绝。但所有人还是一致认为,美元疲软走势会持续。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交易员张志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宏观层面看,这次美联储购买债券行动相当于减息50个基点,联邦基准利率水平实际为0,并且短期无通胀压力。

再看欧元,欧洲央行在降息上比较保守,名义上是反通胀,实际上希望维持欧元的强势地位。因此,长期看,欧元强美元疲软的局面难以改变,这也是各取所需。张志刚分析,近期欧元兑美元还会震荡升值,最终可能会站在1欧元兑换1.4美元之上。“这种趋势可能会维持到二季度初期。”

从长期来看,美元是否崩溃,还要看美联储会不会继续印钞票。张斌认为,是否出现很大通胀、美元大贬值,还取决于美联储会不会适可而止,除非美联储愿意承受长期的经济低迷的结果,收缩比较及时,否则就难保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出现。

谁能猜透美国人的心思呢?就在本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局长马丁·费尔德斯坦曾表示:如何结束经济下滑?目前看来还没有什么良方。也许是美元的迅速贬值导致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也许是快速的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家庭和企业的债务,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现在买可能买到了历史的底部

中国是全球最好赚钱的地方
在李驰看来,从全球范围看,未来中国经济是“最好”的地区。他给“最好”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一是能赚钱,二是赚得多,三是赚得快。三个要素都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地方了。

“你说中国经济不行,但好的餐馆吃饭都需要排队。没出过国的人会想象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有多好,但出去回来后你会发现北京、上海比它们牛多了。最近维京航空推出一个活动,北京到伦敦来回机票才3000多元人民币,可我从深圳往返北京的机票还要近4000元呢。”——李驰白话投资式的以小见大。

想想也不无道理。罗杰斯绕着地球跑了一圈后还是认为“中国好”,李驰的这种想法恐怕与他算是殊途同归了。再想起前段时间卧轨的德国第五大富豪阿道夫·默克勒,因为沽空大众汽车而惨败,其原因就是因为他选错在“中国的轨道上”了。在李驰看来,大众汽车的多数收入来源于中国,沽空它实际上就是看空中国,默克勒想不输也难啊!

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是李驰认为未来几年中非常确定的事情。用他的话说,“在外围经济趋弱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有自己独立行情的时候了”。基于这个基本的判断,李驰进一步认为“内需拉动”将会是下一轮经济长期增长的主线。

“现在可能有人会担心,内需如何释放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你不要去关心它是怎么释放出来的。我也不知道是谁现在在买深圳的豪华楼盘,我只知道那些楼盘的价格降了一点后,现在又停住了。做投资你只要明白一条,只要中国的经济不断向好,内需就会释放出来。”

不过,李驰也提醒《红周刊》记者,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片面理解他的话。他举例说,城市化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这话听起来没错。但开发商在2007年的时候强调这句话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他们的资金链可能在随后的泡沫破灭中就断掉了。

看好中资金融股
内需拉动离不开金融股,这也是李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重申看好中资金融股的一大原因。

在他最近的一篇博文中,李驰将不久前中投公司“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买三大行的H股”的这番表态,比喻成中央政府签发的一张最大的中资银行股的认沽权证。

在李驰的记忆中,这样的好事在2005年底也曾经发生过,当时 万科A的大股东华润发出10送8的认沽期权。投资者在3.7元附近买入万科A,一年之后如果跌了,就可以3.73元卖给华润,无损失;一年之内的任何时候只要涨了,收益就全部归自己。“稳赚不赔的好事,在今天又重新上演了。”李驰这样对《红周刊》表示。

不过,他接着强调,这种判断还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从“道”的角度来讲,根本的原因是银行股物有所值。“政府可不是傻子。”

李驰回忆他10年前在香港投资IT股的时候,很多公司的股票在股灾前的平均市盈率在30倍以上,随着泡沫的破灭,这些公司的股价也在不断下跌,这就给投资者很长的时间买“便宜货”的机会。后来,有很多优秀IT公司的经营最终都实现了30%以上的年增长,其股价其后也涨了3~5倍。据李驰观察,现在类似的事情又在A股的大股票身上发生了。虽然大股票的增长率达不到30%这么多,但未来在这些股票上赚到钱还是相当有保证的。

关于市场经济衰退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大量产生的问题,李驰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担心。“香港1997年的时候也是这个说法,但到了2000年,话就变成‘银行赚了’。原因是因为香港的房价后来又涨了,连烂尾楼都变成优质资产。千万不要在已经很坏的时候,再去猜更坏的情况了。”“惟一可能发生不良资产的情况是,房子还没造,开发商就把钱圈走了。”李驰补充,“但现在国内银行贷款的一整套审批制度很多方面比西方都要严格。”

判断市场不靠情绪靠经验
李驰对《红周刊》表示,他在2008年下半年就开始买金融类股票正是看好它的防守性。“不是说银行股能涨多少,而是说它基本上没有跌的空间了。不过,这个话现在来讲,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如果它再涨,我们可能又要考虑卖出了。”

在大家都不看好银行股的时候,李驰建仓了。这就是李驰的投资理念:一个大家公认的好公司,所有人都抢,肯定贵;而当市场主流的声音在说一个公司或者行业不值得投资的时候,与之相关的股票肯定便宜,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在市场意见趋于一致的时候,结论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就像2007年9、10月份的银行股和地产股,机构一致看好之际实际已是强弩之末。而现在,之前被投资者抛弃的这两个板块又转过头来被大众重新看好时,李驰却已经在认真考虑是否卖出的问题了。

谈话间,他不断强调是“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人们的情绪在主导市场。”“6000点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往往在8000点和10000点;而2000点时,大家的情绪都在1200点或者1000点。而事实的情况是,市场的市盈率离中轴线太远,它就一定会往中轴线上去靠。”

李驰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中轴线最差也是15倍的市盈率。有人认为,因为市场存在大小非,所以中轴线要大幅度下降。李驰也同意中轴线会下降的说法,但他认为,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降幅不会太大。因为国际市场上也有一个估值标准,国内的市场相对封闭,所以无论市场估值的中轴线怎么下降,也应该比国外市场高。

“经验本身就是一种标准,但是无论是跌下去或是涨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想用到经验,情绪主导了判断。”李驰就此总结发言。

“我们是懒惰型投资者”
尽管在近期的行情中,金融股走势相对较强,但这轮始自1664点以来的反弹行情,题材股表现得更为风光。面对《红周刊》记者“为什么不考虑在题材股如新能源、政府投资拉动的基建等板块上建仓?”的提问,李驰显得胸有成竹。

“这轮行情涨得好的的确不是银行股,但你得先看看那些涨得多的股票之前跌了多少。就好像美国的花旗银行从55美元跌到1美元,然后上涨3倍,看起来涨幅不错,但股价也不过才3美元。”

李驰笑言,“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懒惰型投资者。对于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和品种不会轻易介入。就好像2005年年底 中信证券从4元多涨起来时,一直到2007年初涨到40多元后,我们才重仓介入一样,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明白到后来才明白了中信的投资价值,投资不仅仅是看股票涨的表面光鲜”。

他这样将投机与赌博进行比较:“有没有听说过,有谁是靠赌博发了大财的?或者有谁通过投机赚了多少亿?答案大家都明白,连父母都教育子女赌博不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已经有18年了,没有人能靠投机长久赚钱。股票短炒的结果就是涨涨跌跌,输输赢赢,而不能像价值投资那样能够保持长期盈利。”

投资就像白开水
巴菲特就是通过价值投资成为世界富豪的。尽管近期媒体对于巴菲特失误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李驰却在提醒人们,不要光想巴菲特这次赔了多少,而要想想他前面赚了多少。

“巴菲特40年赚3000倍,就算跌了一半还有1500倍。所以,可以说巴菲特去年以来的表现是由于运气不佳遭遇了‘黑天鹅’,因为一惯保守和稳妥的美国金融这次成了风暴的核心;但你能想象一个水平低的人,几十年都能保持很好的运气吗?答案很显然。”李驰进一步向《红周刊》记者解释。

在李驰看来,“投机像可乐,投资就像白开水”。因为20%的收益率从一年的时间看是非常缓慢、非常乏味的事情,但如果放在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去看,能够实现这样的复利增长就是一个奇迹了。李驰半开玩笑地说:“可乐,我一年里喝不了几次。”

“现在买可能买到了历史的底部”
李驰曾经表示过“金融海啸后自己听到了发令枪声”,而这次的A股暴跌堪比1973年由世界石油危机而引起的股市崩盘,而再往前推约40年则是1929年的金融危机。

李驰觉得这可能和人类的集体心理意识有关,但无论如何 “历史在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李驰说,“现在又回到了1973年。1973年之后的牛市有多大?全球都是牛市。将来回头看,现在买可能买到了历史的底部。我认为,这是自1973年以来35年一遇的好机会,或者说在我这一辈子都不一定再有机会碰到这样的下跌了,也算是自己有生以来遇到的一大幸事。”

估值调整到位只是股市上涨的条件之一,流动性回暖是李驰看好A股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全球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带来风险溢价的上升,而利率下降和全球货币发行量大增则为风险溢价下降埋下了伏笔。近期美、欧、日本股市接连下挫,但A股却逆势而上形成背离走势,显示出内地与众不同的资金环境。

李驰认为,在经济状况转差的同时,中国经济体系当中的存量资金依然庞大。另外,与几年前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质地也更让人放心了。但李驰同时也说,“尽管今年股市会上涨,但还不是大牛市归来”。他也不否认自己可能会在3000点之上考虑卖出部分股票。

战胜熊市

2008年伴随全球的金融海啸,上证指数从6124点下跌至1664点,跌幅已经近73%。自07年9月至08年8月,我们坚守价值投资原则和近似苛刻的选股标准,无论是前期卖出股票的资金还是新客户的资金始终一股没买。从07年10月大盘步入熊市至今年 3月17日,在这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管理的客户资产综合收益率为13.6%。面对这样的收益率,作为总经理的我也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因为并没有达到15%年收益率的最低目标。总体来说,正确的决策多于犯下的错误,而且暂时没有犯下什么太大的错误。在股市经历如此巨大的跌幅过程中怎样能保住本金,又能不错失投资良机呢?

在我看来,投资和经营企业一样,细节往往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你知道吗?那些在投资上失败的人,正是些连财务报告都没读完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投资成功和充分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所以你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不管它看似多么的无关紧要,你必须搜寻、验证每个信息,只要与你的投资决策有关,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让你觉得不安的问题或感觉,都要找出答案来。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往往出在研究不够彻底,只看他们随手可拿到的信息。仔细研读每一份你所能拿到的财务报表,包括附加的细节批注;求证每一份报表的正确性,以及管理层预估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和业绩;自己动“脚”找出他们的顾客、供货商、竞争对手,以及任何可能影响公司营运的人,问他们细节以求得报表的真实性。除非你有把握自己比98%的投资分析家更了解这家公司,否则不要把钱投资进去。记住:没有额外的努力与付出,成功是不会落在你的身上的。如果随随便便的买入卖出股票就能赚大钱,那么我们这些职业投资人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学会等待。投资就是一个不断等待的过程。发现好企业后等待安全边际的出现,买入股票后等待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卖出股票后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在投资市场中获得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这种等待才可能保证我们做到“永不亏损”。无论对企业多么了解,无论企业的基本面多么好,投资者都可能判断失误或过度乐观,也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突变因素。在安全边际下买入股票可以为我们的失误、不可预料的突变留有余地,从而避免亏损的发生。将近一年时间的等待,不仅让我们避免了短期账面亏损,也让我们买到了几倍于当初最高价时的筹码,我们的等待终于看到了回报。

要有信心。作股票投资需要有信念。我说的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呢?那就是相信中国会继续存在下去,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相信人们继续会在早上起床时穿上衣服,继续喝牛奶吃早餐,生产牛奶和衣服的公司会继续为股东盈利。相信不思进取的企业终将衰退,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经济前景的企业将不断创造辉煌。每当我对目前大的形势感到怀疑和沮丧时,我就把精力集中到“更大的画面”。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和各种灾难,仍然存在并走向强大。“更大的画面”是值得了解的,而且也是能够看得清楚的。尽管20世纪以来,美国及中国股市发生大大小小的“灾难”――-每次都有上千条理由让人相信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但是持有股票(好股票)还是比持有债券的收益率高上一倍。这比相信200个专家或是顾问关于经济衰退的预言更能赚钱。

要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哲学。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价值投资才可以让你消除恐惧和贪婪!国际投资大师和散户的最大区别是,他们只投资有价值的公司,并且长期持有,直到他的价格严重超过了合理估值。中国股市从成立起,投机坐庄的盈利情结就贯穿始终,然而,我们至今并没有看到一家企业或个人靠投机坐庄获得巨大成功,相反,更多的是因为坐庄而走向衰败甚至破产,诸如南方证券。应该说正是在漫漫熊市中,才让人们冷静的意识到,公司的内在价值才是投资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投资道理很简单,但做到并不容易,并且几百年没有变过,也没有什么更深奥的理论诞生!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依然是今天股票投资的圣经!优秀的管理层,安全边际,选择成长企业,永远是获利的不二法门!

对做投资的人来说,能做到巴菲特每天像跳着踢踏舞一样的心情去上班的毕竟少见。一睁眼,你就要思考所有影响企业与市场的因素,哪怕某个信息源自天边甚至与所投资的企业毫无关联,你也需要抽丝剥茧。遇到忧虑的信息,焦虑便会涌上心头……当然,还有来自客户的压力。为什么理念和现实很难真正的协调统一?为什么有些人在投资中想和做不一致?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人性的弱点:贪婪、恐惧、懦弱、侥幸……但这个市场很残酷,你有什么弱点,他就在哪里攻击你。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思考变得更睿智、更有远见、更有面临重大压力时做出痛苦抉择的能力和执行力。坦白的说,没有任何事业是容易的,在外人看来一番风顺的事业,其实背后都有着艰苦卓绝的努力。

目前的前十珍藏股票

1.工商银行601398
2.贵州茅台600519
3.伟星股份002003
4.伊利股份600887
5.湖北宜化000422
6.金钼股份601958
7.浦发银行600000
8.马应龙 600993
9.云南白药000538
10神火股份000933

前三持有股票占股票市值的75%,前十名占股票总市值的95%以上。总体仓位96%,思路:坚决持有最优秀企业,必要时候可以做一定范围的仓位调整。

更换:沧州大化被湖北宜化取代,潞安被神火取代,近期对前两者轻微加仓,其他不变!前十之外新入选大秦铁路,中国南车,马钢,三只,金融业除上还有中国平安和南京银行。

熊市17倍盈利的七大秘诀

前面我向大家说了很多投资理念的东西,这一次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件连我本人都感到吃惊的案例,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相信大家从中一定能得到很多启发。
  
从3万到2亿的“神话故事”
周日坐火车回绍兴老家看望父母,顺便做些调研,实在是惊闻不少。
绍兴不仅出老酒,更出股市高手、老手,出了三位权证大王、一位黄金股大王,更了不起的是出了一位熊市盈利大王。

有一投资者从10年前的3万元到现在的2亿多元,另一投资者从2006年的20几万到2008年底盈利5000多万元,尤其是熊市中17倍的盈利率,更具神话。股市简直成了他们的天下,任由他们驰骋。

这简直难以置信。我自觉也是久经沙场的人了,也听了很多离奇的财富故事,多不靠谱,未想确有其人、其事。

我和他们交流时发现,他们攻城拔寨的秘诀就是这么简单:无论牛、熊,这类投资者积极、主动、灵活、策略、独特的选股方式与及时获利了结,在个股战斗中不恋战。

就是这七大秘诀,让我深思良久。

现在是积极性投资者的天下
积极,是一种战斗者的激情,而保守投资者则选择退出或者持有滞涨的股票。牛市也好,熊市也好,始终是积极的斗牛士、“斗熊士”。只有积极战斗,主动应战,放弃保守,才能积极地抓住机会,并及时获利了结,回避风险。

主动,与保守、被动相对立。机会来了,你得主动建仓,主动出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现金在手里,一有机会,就显得主动,即使持有股票,及时将滞涨的股票换成正在涨的或正准备涨的,这就显得主动,主动对冲。

灵活,在1600多只股票中灵活选股票,很重要。1600多只股票,是马是骡,谁在竞技场上更显神威,拉出来遛遛。股票的价值性、波动性、投机性、滞涨性,都是股票在不同阶段、时点的特点,股票价格波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于这类积极型投资者而言,均采用灵活原则。换股很灵活,出仓也很灵活。这是公募基金经理难以企及的地方。

策略,是股票投资的艺术,是这类投资者的最大特点。对他们而言,永远在讲策略投资。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这也是股市吸引投资者的魅力所在。三两天的策略投资,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一旦有风吹草动伺机出击或出仓逃跑。

及时获利了结,这是不贪的最好表示。投资,都想赚钱,而且每次都想赚大钱,想一口气吃成胖子,因为股票赚钱实在不易,好不容易建次仓,都想赚更多的钱。可是,价格是波动的,有涨有跌,错落有致。但投资者不能容忍股价下跌,一旦下跌,又显得十分恐慌,为此纷纷出逃,本来是盈利的,没有及时了结,反而是亏损了结。及时了结,积少成多。

不恋战,这是许多投资者做不到的。对于积极型投资者,从建仓到出仓就是短短几天,绝不恋战。因为他们不是庄家,而庄家有建仓、拉升、出仓等几个阶段,而且时间跨度很长。对于积极型投资者而言,如果选中的股票,2至3天内不涨,说明判断有误,就不再恋战,坚决清仓走人。即使是盈利的,再不再恋战。

不后悔,对于永远在战斗的积极型投资者,即使曾经买过的股票日后有惊人的涨幅也不后悔,因为他们始终在灵活地战斗,每次都在抓机遇。每次都在卖出股票后又买进待涨或正在上涨的股票。卖出股票,永不后悔,而且认为是及时的,因为他又在对冲置入新的股票。

核心秘密:选股
独特的选股方式,这是这类投资者的核心秘密。
依笔者的经历,首选的是低价股,有价值,有成长性。第二是上升趋势中,有成交量的。第三是有突发事件公布的(尚未走漏风声的利好消息),则快速抢占筹码。

基本上不依赖内幕消息,不打听内幕。看业绩,看成长性,这是基金经理选股标准。而对于积极型投资者,则偏爱低价有爆发力,易于吸引跟风盘的股票。选择正在上涨或正在接近涨停的股票,常人不敢碰,日后证明往往是上涨的股票。

独特的拉升方式,这是这类投资者的核心武器。

股票一拉就有人跟进,谁都不想错过赚钱机会,这类投资者并不操纵市场价格,只是利用追买拉升,利用从众心理、羊群效应、财富效应等心理因素。

轻松拉升后,友军不断追入,形成合力,使股价不断上扬。A股由于没有实行T+0和无涨跌停板制度,才会出现连续上涨或下跌,使股价不断上涨或不断下跌,上市公司迫不得已出公告,股价大涨或大跌才罢休。

而积极、主动的投资者利用交易制度、交易心理,拉升价格或打压价格,屡屡得手。

对冲投资
对冲投资方式,是我一向倡导的方法,也是这类投资者常用的一种方法。

相信中国,相信未来,积极主动,灵活应战。相信今后会传出更多的投资者神话。

Sunday, March 22, 2009

美元堕落强于世界大战

一直关注美元,所以敢写这个题目。探讨美元,也顺便审视一下大国更迭之战的潜在可能性。

■ 2008年7月23日,曾对美元说:“美元正在酝酿长期大底,今年四季度前后很有可能开始阶段性走强。这个走强是战略性走强,将以美国战略上亟需改善其国家信誉及其不可回避的金融制度改革所驱动。因此,美元走强可能早于美国经济放缓结束的信号,市场可能以美国总统大选为契机发动攻势。那时,美元指数72,随后逐渐脱离底部并出现两波强劲上升行情,于11月21日见顶,指数最高88.6,升幅近22%。上扬之凌厉为8年来所罕见。

■2008年12月9日,曾对美元说:“美元断无继续上涨的理由了——滥发美元以及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信誉受损、美元的国际地位将下降;实体经济恢复难度大、无力实施强势美元政策;随着危机减缓,美国维持美元短期强势的动力会逐步消减。本人以为,在83-88的高位盘整了近两个月的美元,随时都有大幅回落的可能。
从以上分析的种种相关性来看,美元的回落,不可避免地会让商品价格出现回归,这个回归不但要结束过度的下跌,还要不断融进美元贬值的因素,再长期看,就是需求回升对商品价格发挥带动作用。

我在这里做出初步的、谨慎的判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已经探明底部。无论是期货市场投资者还是现货经商商,都要格外警惕,不要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做出错误的选择。

......不过,就像本轮人民币贬值不能走太远一样,美元下阶段的走软估计也不应该再创新低。即便是走到75这样的中间价格,也足够给世界相关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了。”实际情况是,次日美元即出现下跌,此后连续5个交易日剧烈下跌,最低见到78,随后开始回升。在该篇之后,中国股市一直上涨,商品期货开始回升。

■2009年2月23日,曾对美元说:“从近几个月以来非美货币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幅度来看,持续走强的美元已经充分实现了其价值。理性预计,没有多少国际机构敢于豪赌美元,美国政府也不得不考虑国际影响而放弃操纵美元继续走强的意图——为继续大规模举债作铺垫本来就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由于美国经济继续下滑,美股不断收出新低,美元不应该创近期新高。技术上看,有形成双顶并再度下跌寻底的可能。但愿如此。

当前,美元走势是直接决定世界大宗商品的关键因素,间接决定全球经济前景及预期,只有美元持续回落,才能挽救世界整体通缩,避免过热之后的深度过冷。否则美元就是全球的罪恶!必遭各国谴责和打压!

目前,各界可以密切关注,并决定对大宗商品的投资策略,以及由美元走势决定的全球经济预期。见美元走软有利于避免世界经济深度过冷(2009-2-23)。当时美元指数最高87,此后继续上扬不到两周时间,3月4日最高上摸90。

■2009年3月7日撰文:大视野造就大行情!(2009-3-7),我再对美元说:“美元上涨有前途吗?我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至多92点,中长期的顶部等在那里。美国的基本面决定,美元的这轮上涨只是对欧元等资产的回避引发的,是无奈的次选甚至是应急配置的下策。当美国注定将被迫黯然克制其对世界主导力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持续看好美元即将落幕又类似告别演出的虚旺行情呢?所以,美元的上涨只能是暂时的,这符合理性回归的当今时代特色。中期来看,继续做多美元违背常理,是一件让人脸红的投资,风险很大。最近恐怕就有回落的可能,即使上涨,也不值得参与和鼓吹。

再看看美国的农产品期货走势吧,技术上已经跌无可跌。美元一旦止涨,全球农产品的长期牛市将正式再上征途!”这一次,美元乖了,次日开始下跌,至今连续8天收阴,昨日、今日均为深幅下跌,熊气逼人。截至本文结束,今日最低已经83,不知成为哪些人的噩梦了。可幸的是,商品期货回升,资源股、农业股出现上涨。

■这一次,要对美元说的是:哪里止跌?很悲观,千万不要轻言底部。具体数值暂时难下结论,因为需要继续观察美国的美元政策。美国什么政策?狂印美元!这应该是美国金融政治精英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痛苦思考和求索之后的最终抉择,未来的政策取向已露苗头,虽然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抉择。从美国号称“无限量救市”到实际上的“"大规模定量宽松"”、从其再度以7500亿美元救购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最近美联储宣布至少以3000万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中国政府至此才终于意识到,中国的2万亿外汇储备终将难逃最坏的结局。中国的血汗积累和国家财富,已经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要求美国保全中国在美资产安全,就是对美国即将开始而且可能一发而不可收的滥印美元政策表示严正的抗议。 不过,个人以为,晚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除了眼前的现实主义,美国似乎别无选择。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GDP下降了6.2%,创25年最高降幅纪录。自1月份会议以来,美国失业问题已经加剧,现在美国每个月将有逾65万人被裁员,推动失业率升至25年高点。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由原来的9240亿美元增至1.9万亿美元,增幅超过了100%。而且奥巴马政府目前则正在寻求国会批准下一财年3.55万亿美元的预算计划。美国庞大的国际债务以及救市支出,越来越让各国美元储备相形见拙。这个庞大的帝国只能用轰鸣的印钞机避免破产。

拥有“世界货币”的国家的史无前例的巨额债务,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只有空前的滥发美钞才是他的最佳选择。美国还能选择什么呢?难道美国要眼睁睁地面对帝国美梦的破灭而不作为吗?难道它面对内忧外患、国力疲弱的现实,还有能力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来挽救自我的坠落吗?不,美国不敢了,美国的军事开支已经够大了,美国的军事实力若面对未来的中俄联手,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绝对优势,仅此一条,美国不能主动发动战争。此时,若不滥印美钞,短期看将无力阻止国内经济衰退,长期看无法稀释惊人的债务,所以美国别无选择。最后,我要说,这个世界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要求美国只能选择让后世子孙祖祖辈辈地替当代美国人偿还债务。美国政治家不干,美国精英也不会答应。绝对不要异想天开了。

“伯南克这个干预主义者!他正在人为制造通胀,变相发放货币,透支财政能力,试探市场底线,积累道德风险,有可能导致美国信用危机。”郭田勇说得不错。但是有什么用呢?美国市场经济大师们还警告美国根本没必要救市呢,但是美国已经内急攻心,早已顾不得许多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即使全世界都在谴责你随地大小便,那又怎么样?对美国,这不过是个小意思了。

美国的选择已经很明确了。抗议没有用。在商届,首先要在了解规则的前提下加强自我保护,否则被对手玩儿死,是不偿命、不犯法的。这个规则不是美国一家定的,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大家都有份,你怨不得别人。恐怕除了跟随,其他国家没有别的选择。

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自去年7月以来的美元逐级走强,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发生的?是美国经济最困难的背景下!很难以理喻,对吗?对!说明什么呢?说明全世界的金融资本除了美元别无选择!说明美元还没有任何货币可以替代。应该说,当今美国政要和美国金融家最终选择把增发美元作为出路,多半就是因为这半年来的美元表现给了他们启示和信心。

所以,现在,我对美元说:美元,祝贺你生在美国这个智慧之邦!危难之中显身手,你最终还是美国的救星!你是全世界的主宰!

没什么好不平衡的,要怪就怪你自己,谁让全世界都给美元这个特权呢?谁让全世界的市场都被美元主宰呢?在不能打败美元的情况下,美国迟早还是这个世界的王!欧元虽被看重,但是欧元的主宰者不是铁板一块,而且因为跟随美国过于紧密,中毒之深竟然甚于美国,何谈超越和取代?人民币也曾经有机会,但是人民币太年轻了,步子也太慢了些,事实证明,人民币主宰者的智慧还十分有限,曾经的蠢蠢欲动被接连的境外投资巨亏打压下去以后,仅有的一点雄心也溺亡了。所以,现在美国下手了,今后也就很难从任人宰割的泥潭中全身而退了。

美元泛滥的预期已经很明确,市场肯定会短期报复这种挑战市场经济底限的行为,美元的底牌被人看清了,所以美元开始走弱。这就是本人前期看淡美元的潜在原因。世界各国恨不得赶紧关起自己的大门,彻底避免美元的干扰,但如今闭关锁国无异于自寻死路,谈何容易?!所以,不想被动遭受未来美元持续的金融掠夺,那就请跟美元一起堕落吧!于是,全球各国印钞竞赛的大幕即将拉开,从此开启一个史无前例的流动性泛滥新时代。迎接我们的将是旷日持久、经年累月的通货膨胀!

3月4日,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声明,将在二级市场购买中长期英国国债,作为其数量放松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于11日正式启动规模为20亿英镑的首批购买计划。之后在18日,日本央行决定将国债购买额度罕见地一次性提高29%,每月购买的数额由1.4万亿日元上升到1.8万亿日元。

未来的日子里,商品价格、资产价格等等,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美元阿,或许只有你自己知道。

我能明确告诉自己的是:现金为王已经过时了,通缩忧虑从一开始就是弱智。未来你会发现,只有资产才是洪水泛滥时的诺亚方舟,只有股权资产才能让你跑赢所有的挑战!

没什么好奇怪的,美国对于国家利益问题向来就是现实主义。这些年来美元已经很泛滥了,接下来很可能深度泛滥。这其实也不都是坏事,关键是投资者和有关利益方如何应对。例如,罗杰斯说原油还能创新高,例如有人预言黄金可能达到2000美元,这都值得研究和重视,这或许很可怕,但也是机会。再例如,或许只有美元的超量供应,才有能力彻底解放中国石油48元入市的小股东,不至于让他们毫无希望。世界就是这样:有离奇的,还有更离奇的。

面对美元的不确定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面对许多错综复杂的表象,不要被迷惑,也不必再拿战争吓唬弱智。需要一战的或许是中国,恐怕不是美国。美国胆敢用美元铤而走险地保霸主地位,而中国能否在南海用战争博取国家未来,这才是当今世界的最大悬念。就目前美国境况,应该说,美国深度介入任何与中国直接冲突的战争,其胜算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的。历史机遇再次临门,就看魄力了。中国若敢为核心利益而战,我敢打赌,至少还不至于局面失控。

美国有美元,不需要再度用战争图强谋霸,但是美国在试探,中国是否真的很惧怕战争。这个局面还难以预料。还是看美元吧,堕落是堕落定了,也别发牢骚了,这比世界大战强得多!

■2009年3月20日,我不得不对美元说:美元市场经历暂时的硬着陆之后,当别国开始纷纷抄袭你的策略时,你还可以证明自己才是最强的!

虽然很多国家都很无奈,但这一次美元更多挑战的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仅仅是贬值,还有未来国策和国家地位。早该未雨绸缪!早该淘汰一批败家子儿!此后若再不系统应对,未来恐将更糟。

想起一句话,叫做“强者设计人生,普通人只能面对”,人生如此,国家也如此。中国若跨不过这道坎,中国崛起恐怕遭遇天花板了,只能做二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