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his semi-annual monetary report to Congress Wednesday,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Bernanke reiterated the Fed's plans to keep interest rates low "for an extended period."
Investors responded by buying stocks: the Dow rose 0.9% Wednesday while the S&P and Nasdaq each climbed 1%.
Rallying was the right response, says FusionIQ CEO Barry Ritholtz: "As long as the Fed is going to make money free…it’s hard to find a short."
Though not as bullish as he was last March when he called the market bottom, Ritholtz is sticking with stocks. "The easy thing to do now would be to go to cash," he says, a reference to Robert Precther's recommendation here. "[But] I rarely find that the easy trade is the one that makes you money."
Instead the money manager and blogger has turned more bullish on the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that have withstood a weak American economy. His favorites are South Korea, Brazil, Taiwan, and Singapore.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自强不息 勤以静心,俭以养德 天地不仁, 強者生存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分享集:买油棕股留子孙
股票投资要成功,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对你所购买的股票,具有充足的信心。
有信心,你才有胆识买进;有信心,你才有胆识在股价大跌,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时买进更多,以拉低成本;有信心,你才会进行长期投资,惟有长期投资,才有可能取得丰厚的回酬。
股票企业股份证书
大量买进,股价暴跌时买进更多,加上长期持有,是累积财富的不二法门。
累积财富,使你在退休后财务自主,是投资股票的终极目标;累积财富不能靠投机达致,所以,戒绝投机!
信心,必须来自对有关股票的认识,有认识才有胆识。
对有关股票所代表的企业,有深入的认识,就是对你所持有的股票,有深入的认识。
因为股票就是企业股份的证书,买股票,不是买一张纸,而是购买一项企业的资产和业务,目的在於分享企业的盈利。
投资油棕业2途径
认识企业,必须始於认识有关企业所属的行业。如果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就有前途。
你选购这个行业中管理良好的企业的股票,就能助你累积财富。
例如你想投资油棕种植业,首先你必须对棕油的前景有基本的认识。
有了认识,才有信心,而信心为成功之母。
投资油棕业,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购买土地,亲力亲为,种植油棕。
作为受薪阶级,不易做到。因为土地难求,即使有,价格不菲,本大利小,不划算。你也没有种植和管理油棕园的知识技术和时间,也分身乏术。
所以,此路不通。
退而求其次,是购买上市油棕股。购买油棕股,就是购买油棕园的股份。
也就是投资於油棕业,惟一不同的是你把油棕园交给别人去管,你不过问,只分享油棕园的利润。
例如你买进IOI集团(IOICorp,1961,主板种植股)的股票,你其实是把油棕园交给丹斯里李深静所率领的团队去管,你不必去烦油棕园的事,只坐而分享利润。
这样,你可以继续做上班族,有固定的薪金收入,又可以分享IOI的盈利(股息),何等轻松写意?
但在买进IOI或其他油棕股之前,你必须做一点功课,认识棕油业。
这样,可以增加你对所持油棕股的信心,有了这份信心,就不会因油棕股价格的波动而担心,情绪不会受到影响,对太太孩子才会常挂笑脸。
棕油资料
要认识一个行业,需从大处着手:这个行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让我们看一些有关棕油的资料:
●在2008年,世界植物油脂的总产量为1亿5970万公吨。棕油占4310万公吨,大豆油占3690万公吨,这两种油脂占世界产量的50%。
●棕油在2005年首次超越大豆油,跃居世界植物油脂第一位。
如果把棕仁油计算在内,棕油占世界总产量的30%。
●各国所产棕油,部份供国内消费(作为食油和工业用途),77%供出口,是有关国家的主要外汇来源,包括大马。
用途广市场大
●棕油的用途越来越广,市场在扩大中。
●世界油脂消耗量,25年来,年年增加。在过去5年,平均每年增加4.9%,在此之前的10年,每年增加3.9%。植物燃油采用植物油制造,是过去5年消耗量增长更快的主要原因。
增长在持续中。
●过去10年,世界人均油脂消耗量为
1999:每人18.1公斤。
2008:每人23.7公斤。
将来肯定会消耗得更多。
●人均收入,直接影响人均油脂消耗量,2008年各国油脂消耗量为:
美国:每人每年54公斤。
欧盟:每人每年59公斤。
印度:每人每年13公斤。
中国:每人每年22公斤。
消耗量将跟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过去10年,世界植物油脂产量增加了56%。
但棕油增产:145%。
棕仁油增产:124%。
大豆油增产:63%。
这是棕油在2005年超越大豆油的原因。
●油棕业发展史:
油棕原产地为非洲。
荷兰人於1840年将4棵油棕苗移植至爪哇茂物植物园,这是油棕首次东渡。当时是作为观赏植物。
1870年,油棕植根於新加坡植物园。
1911年,比利时农业经济学家M. Adrian Hallet在苏门答腊开辟东方第一个油棕园丘。
1911至12年,法国人Henri Fauconnier由苏门答腊运来一批油棕苗,种在通往他在雪兰莪的咖啡园的道路两旁。
1917年,Fauconnier在雪兰莪八丁燕带开辟大马第1个油棕园。
1925年:大马油棕园面积为3,350公顷,第2次世界大战前增至 20,000公顷。
政府积极推广
60年代中期,大马政府积极推动以油棕代替树胶,从此油棕业突飞猛进。
现仍在扩大中。
在2008年时,大马拥有450万公顷油棕园,占大马土地面积的10%。年产量17万7000公吨,60%输往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欧盟和美国。人口多国家是主要市场,不受经济强国操纵。
●大马油棕业直接雇用57万人,每年创汇500亿令吉。
● 过去40年,世界棕油产量增加近30倍。
1963年:150万公吨。
2008年:4,310万公吨。
在世界植物油总产量中,
1963年:棕油占4%。
2008年:棕油占30%。
棕油股前景亮丽
大马为世界提供了最优良最廉价的植物油,贡献最大。
油棕种植业,是大马一个成功的故事,我们应引以为荣。
作为大马公民,我们理应分享这成功的果实。
购买油棕股,就是购买油棕园。
购买油棕园,就是从事油棕业,就是分享这个黄金作物的成果。
购买油棕股,就是参与一个前途亮丽的行业。
购买油棕园,就是购买土地。
投资於油棕股,就是分享大马肥沃土地的恩赐。
这使我想起一则逸事:
25年前当我在《南洋商报》担任经济组主任的时候,常常出席重要上市公司的常年大会。
记得有一次,我出席哈里逊(牙直利种植公司的年会),该公司董事主席敦莫哈末阿里(即前国家银行总裁,退休后担任PNB主席,PNB控制哈里逊),他在会后举行记者招待会,说过几句话,至今仍不忘。
他说:“购买种植股,锁在保险箱,留给子孙。”
你也可以购买油棕股,分享股息,过有尊严的晚年,股票则不妨留给子孙。
有信心,你才有胆识买进;有信心,你才有胆识在股价大跌,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时买进更多,以拉低成本;有信心,你才会进行长期投资,惟有长期投资,才有可能取得丰厚的回酬。
股票企业股份证书
大量买进,股价暴跌时买进更多,加上长期持有,是累积财富的不二法门。
累积财富,使你在退休后财务自主,是投资股票的终极目标;累积财富不能靠投机达致,所以,戒绝投机!
信心,必须来自对有关股票的认识,有认识才有胆识。
对有关股票所代表的企业,有深入的认识,就是对你所持有的股票,有深入的认识。
因为股票就是企业股份的证书,买股票,不是买一张纸,而是购买一项企业的资产和业务,目的在於分享企业的盈利。
投资油棕业2途径
认识企业,必须始於认识有关企业所属的行业。如果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就有前途。
你选购这个行业中管理良好的企业的股票,就能助你累积财富。
例如你想投资油棕种植业,首先你必须对棕油的前景有基本的认识。
有了认识,才有信心,而信心为成功之母。
投资油棕业,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购买土地,亲力亲为,种植油棕。
作为受薪阶级,不易做到。因为土地难求,即使有,价格不菲,本大利小,不划算。你也没有种植和管理油棕园的知识技术和时间,也分身乏术。
所以,此路不通。
退而求其次,是购买上市油棕股。购买油棕股,就是购买油棕园的股份。
也就是投资於油棕业,惟一不同的是你把油棕园交给别人去管,你不过问,只分享油棕园的利润。
例如你买进IOI集团(IOICorp,1961,主板种植股)的股票,你其实是把油棕园交给丹斯里李深静所率领的团队去管,你不必去烦油棕园的事,只坐而分享利润。
这样,你可以继续做上班族,有固定的薪金收入,又可以分享IOI的盈利(股息),何等轻松写意?
但在买进IOI或其他油棕股之前,你必须做一点功课,认识棕油业。
这样,可以增加你对所持油棕股的信心,有了这份信心,就不会因油棕股价格的波动而担心,情绪不会受到影响,对太太孩子才会常挂笑脸。
棕油资料
要认识一个行业,需从大处着手:这个行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让我们看一些有关棕油的资料:
●在2008年,世界植物油脂的总产量为1亿5970万公吨。棕油占4310万公吨,大豆油占3690万公吨,这两种油脂占世界产量的50%。
●棕油在2005年首次超越大豆油,跃居世界植物油脂第一位。
如果把棕仁油计算在内,棕油占世界总产量的30%。
●各国所产棕油,部份供国内消费(作为食油和工业用途),77%供出口,是有关国家的主要外汇来源,包括大马。
用途广市场大
●棕油的用途越来越广,市场在扩大中。
●世界油脂消耗量,25年来,年年增加。在过去5年,平均每年增加4.9%,在此之前的10年,每年增加3.9%。植物燃油采用植物油制造,是过去5年消耗量增长更快的主要原因。
增长在持续中。
●过去10年,世界人均油脂消耗量为
1999:每人18.1公斤。
2008:每人23.7公斤。
将来肯定会消耗得更多。
●人均收入,直接影响人均油脂消耗量,2008年各国油脂消耗量为:
美国:每人每年54公斤。
欧盟:每人每年59公斤。
印度:每人每年13公斤。
中国:每人每年22公斤。
消耗量将跟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过去10年,世界植物油脂产量增加了56%。
但棕油增产:145%。
棕仁油增产:124%。
大豆油增产:63%。
这是棕油在2005年超越大豆油的原因。
●油棕业发展史:
油棕原产地为非洲。
荷兰人於1840年将4棵油棕苗移植至爪哇茂物植物园,这是油棕首次东渡。当时是作为观赏植物。
1870年,油棕植根於新加坡植物园。
1911年,比利时农业经济学家M. Adrian Hallet在苏门答腊开辟东方第一个油棕园丘。
1911至12年,法国人Henri Fauconnier由苏门答腊运来一批油棕苗,种在通往他在雪兰莪的咖啡园的道路两旁。
1917年,Fauconnier在雪兰莪八丁燕带开辟大马第1个油棕园。
1925年:大马油棕园面积为3,350公顷,第2次世界大战前增至 20,000公顷。
政府积极推广
60年代中期,大马政府积极推动以油棕代替树胶,从此油棕业突飞猛进。
现仍在扩大中。
在2008年时,大马拥有450万公顷油棕园,占大马土地面积的10%。年产量17万7000公吨,60%输往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欧盟和美国。人口多国家是主要市场,不受经济强国操纵。
●大马油棕业直接雇用57万人,每年创汇500亿令吉。
● 过去40年,世界棕油产量增加近30倍。
1963年:150万公吨。
2008年:4,310万公吨。
在世界植物油总产量中,
1963年:棕油占4%。
2008年:棕油占30%。
棕油股前景亮丽
大马为世界提供了最优良最廉价的植物油,贡献最大。
油棕种植业,是大马一个成功的故事,我们应引以为荣。
作为大马公民,我们理应分享这成功的果实。
购买油棕股,就是购买油棕园。
购买油棕园,就是从事油棕业,就是分享这个黄金作物的成果。
购买油棕股,就是参与一个前途亮丽的行业。
购买油棕园,就是购买土地。
投资於油棕股,就是分享大马肥沃土地的恩赐。
这使我想起一则逸事:
25年前当我在《南洋商报》担任经济组主任的时候,常常出席重要上市公司的常年大会。
记得有一次,我出席哈里逊(牙直利种植公司的年会),该公司董事主席敦莫哈末阿里(即前国家银行总裁,退休后担任PNB主席,PNB控制哈里逊),他在会后举行记者招待会,说过几句话,至今仍不忘。
他说:“购买种植股,锁在保险箱,留给子孙。”
你也可以购买油棕股,分享股息,过有尊严的晚年,股票则不妨留给子孙。
Sunday, February 21, 2010
提升投資組合回報 股息潛力不容忽視
經濟下滑,利率長時間維持在極低水平,投資回報乏善足陳,許多投資者的一個共通問題是,怎樣才能提高投資收入?
說出來大家可能會感到詫異,原來不管市場狀況如何,每年企業向股東派發的股息,總額十分驚人。長線而言,股息有助增加股市的總回報,而實際派發股息的企業,其總回報也會獲得提升。所以,這個經常為人所忽略的財富來源,其實不單是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長線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股息來自企業盈利,因此可以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其穩定性和盈利能力的未來潛力。維持派息的企業一般資本結構良好,品牌為人熟知,有能力留著股東,業績也通常穩健和錄得盈利,有長時期保持良好表現的紀錄。
可是,不派息的企業卻不應被視作沒有盈利能力,例如是增長型企業,如果自信有能力改善或擴充業務,它們會選擇將盈利再投資於業務上。
股息的力量
一般來說,股息是能夠帶來穩定收入或增長的來源。除了是收取現金派息外,也可將股息用於再投資,從而穩定增持股份。能夠帶來股息收入的投資,往往有風險較低、回報較高的特質,是值得考慮納入投資策略的一個因素,特別是當市況不景時。在熊市時派發股息或增加定期股息,可就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向投資者發出一個正面訊息。
此外,因為派發的股息是來自確實盈利,派發股息的企業,虛構會計紀錄的機會也較低。
警告訊號
如果派息政策突然轉變,則可能預示負面消息。例如,降低股息率可能意味企業出現困難,或者企業估計將出現債務難關。股息率偏低,可能代表企業的增長前景已完全反映於股價,或是管理層不肯定盈利長線能夠維持較高的股息率。
整體回報
從投資角度考慮,股息可以增加投資的總回報。股息對投資組合價值的貢獻,在於它能帶來收入來源,股息也有機會隨著時間遞增,而證券本身的價格也可能會上升。
由於派息投資一般屬於保守型,較增長型投資風險較低,所以有助降低組合的波動幅度。
股息收入另一個好處,是在跌市時有助減低組合承受的衝擊,從而抵銷波動幅度和支持投資增長。在升市時,企業可就著盈利增加而提高派息,令您取得更高回報。企業派發股息,顯示其增長空間,意味財政一般屬穩健。當然,股息和資本增值都是推動長線投資增長的潛在因素。
股息再投資
大家可能都聽過DRIP這個名詞,它其實是股息再投資計劃 (Dividend Reinvestment Program) 的簡稱。要賺取股息,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持有提供股息再投資計劃的派息互惠基金或股份。這個計劃運作簡單,當賺取股息後,收入會用作購買更多的互惠基金單位或股份,這樣一來可以減省交易成本,亦可透過逐步增持而減少在錯誤時機投資的情形。再投資讓您完全體驗複合增長的優點,因為將股息再投資,可以增加持有的基金單位或股份,令將來得到的股息增加,再投資的金額也隨之增加。在這個過程中,您會清楚發現股息複合增長對長線建立財富的重要性。
讓股息收入助您達成願望
許多投資者的目標,是要確保有足夠的財富,以便安心享受豐盛的退休生活。股息收入,是您達成這個理想的一個途徑。股息是穩定的收入來源,如上文提到,它可以幫助您減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因此,如果您已經或準備退休,可考慮持有派發股息的投資,從而獲得穩定收入。
不管市況如何,股息都甚具吸引力。當固定收入投資的收益偏低時,股息便尤其顯得吸引。在適當情況下,您可考慮轉持派息投資,藉此提高收入水平。
擴大投資空間
在組合中加入環球股息投資,可藉著地理和行業分散投資而增加潛在回報。加拿大只佔環球經濟一小部分,而且高度集中在三個行業 (能源、原材料及金融)。由於市場極度集中,您不單會錯過全球眾多的增長潛力,而且所承受的風險可能高於您願意接受的水平。
將投資分散至加拿大以外市場,可減少資產集中在單一國家和貨幣及寥寥數個行業的問題。此外,環球派息投資的選擇眾多,它們的增長潛質、回報潛力和派息比率絕對不遜於加拿大本地投資。
當然大家要記著,環球投資涉及外匯風險,如果加元兌某外幣升值,匯率損失可能會抵銷國外投資的部分回報。因此,投資時您可考慮已作貨幣對沖的產品,以減低有關風險。此外,環球股息會被全額徵稅,不會享有加拿大的股息稅優惠,也可能會被徵收預扣稅。
股息有助揭示企業的財政狀況,長線則可提高投資組合的回報。有興趣持有派發股息的投資,方法之一是選擇道明互惠基金 (TD Mutual Funds) 旗下的股息基金,例如道明股息收入基金 (TD Dividend Income Fund) 、道明股息增值基金 (TD Dividend Growth Fund) 、道明環球股息基金 (TD Global Dividend Fund)、道明每月收入基金 (TD Monthly Income Fund)。這些基金一般投資在派發股息的環球企業或其他帶來收入的證券。投資組合經理的焦點,會放在高於平均的股息率,以及預期長線會提高派息的選擇,這樣您也可以同時受惠於派息投資的增長潛力。
說出來大家可能會感到詫異,原來不管市場狀況如何,每年企業向股東派發的股息,總額十分驚人。長線而言,股息有助增加股市的總回報,而實際派發股息的企業,其總回報也會獲得提升。所以,這個經常為人所忽略的財富來源,其實不單是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長線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股息來自企業盈利,因此可以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其穩定性和盈利能力的未來潛力。維持派息的企業一般資本結構良好,品牌為人熟知,有能力留著股東,業績也通常穩健和錄得盈利,有長時期保持良好表現的紀錄。
可是,不派息的企業卻不應被視作沒有盈利能力,例如是增長型企業,如果自信有能力改善或擴充業務,它們會選擇將盈利再投資於業務上。
股息的力量
一般來說,股息是能夠帶來穩定收入或增長的來源。除了是收取現金派息外,也可將股息用於再投資,從而穩定增持股份。能夠帶來股息收入的投資,往往有風險較低、回報較高的特質,是值得考慮納入投資策略的一個因素,特別是當市況不景時。在熊市時派發股息或增加定期股息,可就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向投資者發出一個正面訊息。
此外,因為派發的股息是來自確實盈利,派發股息的企業,虛構會計紀錄的機會也較低。
警告訊號
如果派息政策突然轉變,則可能預示負面消息。例如,降低股息率可能意味企業出現困難,或者企業估計將出現債務難關。股息率偏低,可能代表企業的增長前景已完全反映於股價,或是管理層不肯定盈利長線能夠維持較高的股息率。
整體回報
從投資角度考慮,股息可以增加投資的總回報。股息對投資組合價值的貢獻,在於它能帶來收入來源,股息也有機會隨著時間遞增,而證券本身的價格也可能會上升。
由於派息投資一般屬於保守型,較增長型投資風險較低,所以有助降低組合的波動幅度。
股息收入另一個好處,是在跌市時有助減低組合承受的衝擊,從而抵銷波動幅度和支持投資增長。在升市時,企業可就著盈利增加而提高派息,令您取得更高回報。企業派發股息,顯示其增長空間,意味財政一般屬穩健。當然,股息和資本增值都是推動長線投資增長的潛在因素。
股息再投資
大家可能都聽過DRIP這個名詞,它其實是股息再投資計劃 (Dividend Reinvestment Program) 的簡稱。要賺取股息,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持有提供股息再投資計劃的派息互惠基金或股份。這個計劃運作簡單,當賺取股息後,收入會用作購買更多的互惠基金單位或股份,這樣一來可以減省交易成本,亦可透過逐步增持而減少在錯誤時機投資的情形。再投資讓您完全體驗複合增長的優點,因為將股息再投資,可以增加持有的基金單位或股份,令將來得到的股息增加,再投資的金額也隨之增加。在這個過程中,您會清楚發現股息複合增長對長線建立財富的重要性。
讓股息收入助您達成願望
許多投資者的目標,是要確保有足夠的財富,以便安心享受豐盛的退休生活。股息收入,是您達成這個理想的一個途徑。股息是穩定的收入來源,如上文提到,它可以幫助您減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因此,如果您已經或準備退休,可考慮持有派發股息的投資,從而獲得穩定收入。
不管市況如何,股息都甚具吸引力。當固定收入投資的收益偏低時,股息便尤其顯得吸引。在適當情況下,您可考慮轉持派息投資,藉此提高收入水平。
擴大投資空間
在組合中加入環球股息投資,可藉著地理和行業分散投資而增加潛在回報。加拿大只佔環球經濟一小部分,而且高度集中在三個行業 (能源、原材料及金融)。由於市場極度集中,您不單會錯過全球眾多的增長潛力,而且所承受的風險可能高於您願意接受的水平。
將投資分散至加拿大以外市場,可減少資產集中在單一國家和貨幣及寥寥數個行業的問題。此外,環球派息投資的選擇眾多,它們的增長潛質、回報潛力和派息比率絕對不遜於加拿大本地投資。
當然大家要記著,環球投資涉及外匯風險,如果加元兌某外幣升值,匯率損失可能會抵銷國外投資的部分回報。因此,投資時您可考慮已作貨幣對沖的產品,以減低有關風險。此外,環球股息會被全額徵稅,不會享有加拿大的股息稅優惠,也可能會被徵收預扣稅。
股息有助揭示企業的財政狀況,長線則可提高投資組合的回報。有興趣持有派發股息的投資,方法之一是選擇道明互惠基金 (TD Mutual Funds) 旗下的股息基金,例如道明股息收入基金 (TD Dividend Income Fund) 、道明股息增值基金 (TD Dividend Growth Fund) 、道明環球股息基金 (TD Global Dividend Fund)、道明每月收入基金 (TD Monthly Income Fund)。這些基金一般投資在派發股息的環球企業或其他帶來收入的證券。投資組合經理的焦點,會放在高於平均的股息率,以及預期長線會提高派息的選擇,這樣您也可以同時受惠於派息投資的增長潛力。
股息再投资计划
股息再投资计划,是一种投资,使投资者逐步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公司的股份大量的方法。您可以选择在吊盐水获得最容易如果您是公司的雇员参与,但你也可以选择在一个公司计划参加作为外来投资者-因为每个公司的程序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看,你应该公司直接联系。这些计划有明显的呼吁投资者,有几个原因:
你可以从一个非常小的股票,甚至只有1股在一家公司。
你通常有一个自动扣除成立,这意味着你购买定期对这些公司的股票价值定价。
当公司支付股息,这将重新投入到更多的股票。
对于参与者在吊盐水股票价格折扣,许多的公司在运行这些程序
既然你处理公司直接,没有任何佣金。
这一切听起来不错吧?那么这是因为它是!股息再投资是一个伟大的投资方式你的钱,并提供比通过经纪人购买,在许多情况下,同样数量的股票更好的价值。通过建立自动扣除,你强迫自己省钱-钱,你可能永远不会通知失踪。不过有一点,你需要考虑的是,这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组合多样化。吊盐水只允许您在一个投资公司,因此,实现均衡的投资组合,你需要加入的公司,否则该程序的范围加入吊盐水,以补充您的其他投资策略。
你可以从一个非常小的股票,甚至只有1股在一家公司。
你通常有一个自动扣除成立,这意味着你购买定期对这些公司的股票价值定价。
当公司支付股息,这将重新投入到更多的股票。
对于参与者在吊盐水股票价格折扣,许多的公司在运行这些程序
既然你处理公司直接,没有任何佣金。
这一切听起来不错吧?那么这是因为它是!股息再投资是一个伟大的投资方式你的钱,并提供比通过经纪人购买,在许多情况下,同样数量的股票更好的价值。通过建立自动扣除,你强迫自己省钱-钱,你可能永远不会通知失踪。不过有一点,你需要考虑的是,这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组合多样化。吊盐水只允许您在一个投资公司,因此,实现均衡的投资组合,你需要加入的公司,否则该程序的范围加入吊盐水,以补充您的其他投资策略。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张化桥: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小时候, 我常听老师讲, “读书先要越读越厚, 然后要越读越薄” 。我当时不甚理解, 但印象深刻。上周我读了一本袖珍版的投资经典书, 爱不释手, 似有所悟。 这本书在几个星期以前刚出版, 叫”投资的要素” (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 。 作者是两位身价不菲的七十多岁的老人, Burton Malkiel 和Charles Ellis, 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和耶鲁大学的教授,在学界和商界均有建树。 他们联手把多年积累的投资智慧加以升华, 用最简练的语言献给了大众。
两位老人的投资理念实在是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了。 比如,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 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升呢, 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呢? 如果你每过几年就要买一辆汽车, 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升呢, 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呢? 对这两个问题, 每个人好象都能正确回答。 但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 未来五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 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升呢, 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呢? 大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 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储蓄, 不断地买股票。 股票价格上升会抬高自己的以后的购买成本, 所以, 股价上升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
就相当于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升一样,当然对那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有好处。反之, 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 你应该越买越欢才对。毕竟,买股票的最终意义在于分取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 因此,进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你就应该理解”投资额均衡控制的原则” (即, dollar cost averaging) 。 比如你每个月投资2000元在股票上。 在股价高的时候, 2000元只能买较少的股票; 而在股价低的时候, 2000元可以买很多的股票。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平均购股成本会低于你购股价格的均值。这不是玩绕口令,大家可以用实在的例子算一算。 从长期来看, 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 “买股不买市” 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投资的要素”这本书教导我们既不要买股,也不要买市。那怎么办?
关于投资, 此书的建议与Vanguard基金公司的创始人John Bogle有相类之处 (请参考本人在财经网的文章,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2009年8月18日)。他们说投资首先要有长远打算。他们七十多岁也还在做长期投资。其次,一定不要以为自己有持续选择入市时机, 或持续选择好股票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持续地跑赢大市。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必然有费用,而费用会吃掉毛收益的很大一个比重。 此外,频繁交易有时正好错过市场(或个股)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到一次的大幅上升的好处。大家记不记得刚刚卖掉某个股票或某个市场之后该股票或该市场便大涨的悔恨? 即使不频繁交易,长期持有若干爱股也有很大的风险。它们会不会跑输大市?它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通用汽车,或安然(即Enron)或北电?
该书对基金投资者也有劝慰:别徒劳了!找一个能长期持续跑赢大市的基金或基金经理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困难,为什么不把那个稻草堆买下来呢? 在各个基金中换来换去不仅有交易成本,而且事前预测某一个基金在明年或后年的表现比预测股价还难。 该书引用了大量历史数据证明,(1)绝大多数基金是长期跑输大市的,(2)常胜将军十分罕见; 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大市呢?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心情平和,尽享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最彻底的风险分散。 另外,在入市时机上,两位作者建议大家最好把自己当傻瓜, 假定自己完全不懂经济学或市场,分时段均衡入市,减少风险。两位作者也劝大家永远不要预测大盘走势,并且引用了J. P. Morgan先生的榜样。当别人问他如何看未来股市的走向时, 他总是回答:市场会波动 (it will fluctuate)。两个作者对技术分析(画图)不屑一顾, 认为那只是占星学(astrology)的小把戏而已。
现在的股民实在也是太忙碌了: 信息多,会议多,研究报告多,证券种类多, 应接不暇。 有的人抱怨, 一天12个小时坐在电脑面前, 甚至连处理电邮和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时间都不够。我们的两位作者引用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Jason Zweig 的话来说, 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 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 并且最终征服市场。 那时, 你便可以潇洒地说, 对于大市或者个股的走势, 我既不知道, 也不关心 (I do not know, and I do not care)。而向市场投降就需要买入市场, 也就是买入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 并且长期持有。
这本书的另一个内容是坚持长期储蓄的重要性。这两位身价数亿的老人强调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和起点。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提供了很多分毫必省的技巧, 从信用卡的使用到喝咖啡,买保险和上餐馆。但他们说,最重要的省钱技巧是避开要面子和消费攀比的困扰。 凑巧, 我前几天接到我在湖北某县城工作的侄子的电话, 他收入不高, 但很想买一辆广州本田的汽车, 我跟他好好讲了讲储蓄的多种意义。
两位作者认为, 大家对股市的回报期望太高, 也太短期。 他们认为中长期股市如果能够平均每年有4-5% 的真实回报(扣除通货膨胀), 已经相当不错。 其中的一个作者, Charles Ellis, 在另外一本书 (Winning the Loser's Game) 中谈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数字。 比如, 道琼斯指数在1968和1982年均为1,000 点; 在1964年底和1981年底均为875点。 也就是说, 在那漫长的17年里,虽然企业利润大增, 但股票的大市毫无进展。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 利率从4%涨到了15%, 这使得市盈率大幅收窄。 当然, 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过度悲观也导致了股市低迷。 由此可见, 预测短期甚至中,长期股市的变化是完全不可能的一项徒劳。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本人在投资银行做了十多年的证券分析师, 要完全接受两位作者的理论是不容易的, 但也许是明智的, 因为那意味着一种解放和超脱。
两位作者建议大家买全世界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 但我觉得既然从长远来看, 股票市场的表现取决于企业的盈利增长, 而企业的盈利增长又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因此,中港两地的投资者可以特别偏重当地的指数。还有一个更为激进的做法, 就是特别偏重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 自己组建一个50或者70个不同行业的股票的十分稳定的资产组合。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几个烂苹果, 但它们平均的高增长率也许完全可以超过以大股票为主的恒生指数或者其它指数。这里要强调长期持有, 和避免频繁的交易。这种策略也许是两个宗教的妥协?
两位老人的投资理念实在是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了。 比如,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 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升呢, 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呢? 如果你每过几年就要买一辆汽车, 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升呢, 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呢? 对这两个问题, 每个人好象都能正确回答。 但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 未来五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 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升呢, 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呢? 大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 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储蓄, 不断地买股票。 股票价格上升会抬高自己的以后的购买成本, 所以, 股价上升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
就相当于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升一样,当然对那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有好处。反之, 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 你应该越买越欢才对。毕竟,买股票的最终意义在于分取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 因此,进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你就应该理解”投资额均衡控制的原则” (即, dollar cost averaging) 。 比如你每个月投资2000元在股票上。 在股价高的时候, 2000元只能买较少的股票; 而在股价低的时候, 2000元可以买很多的股票。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平均购股成本会低于你购股价格的均值。这不是玩绕口令,大家可以用实在的例子算一算。 从长期来看, 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 “买股不买市” 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投资的要素”这本书教导我们既不要买股,也不要买市。那怎么办?
关于投资, 此书的建议与Vanguard基金公司的创始人John Bogle有相类之处 (请参考本人在财经网的文章,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2009年8月18日)。他们说投资首先要有长远打算。他们七十多岁也还在做长期投资。其次,一定不要以为自己有持续选择入市时机, 或持续选择好股票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持续地跑赢大市。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必然有费用,而费用会吃掉毛收益的很大一个比重。 此外,频繁交易有时正好错过市场(或个股)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到一次的大幅上升的好处。大家记不记得刚刚卖掉某个股票或某个市场之后该股票或该市场便大涨的悔恨? 即使不频繁交易,长期持有若干爱股也有很大的风险。它们会不会跑输大市?它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通用汽车,或安然(即Enron)或北电?
该书对基金投资者也有劝慰:别徒劳了!找一个能长期持续跑赢大市的基金或基金经理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困难,为什么不把那个稻草堆买下来呢? 在各个基金中换来换去不仅有交易成本,而且事前预测某一个基金在明年或后年的表现比预测股价还难。 该书引用了大量历史数据证明,(1)绝大多数基金是长期跑输大市的,(2)常胜将军十分罕见; 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大市呢?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心情平和,尽享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最彻底的风险分散。 另外,在入市时机上,两位作者建议大家最好把自己当傻瓜, 假定自己完全不懂经济学或市场,分时段均衡入市,减少风险。两位作者也劝大家永远不要预测大盘走势,并且引用了J. P. Morgan先生的榜样。当别人问他如何看未来股市的走向时, 他总是回答:市场会波动 (it will fluctuate)。两个作者对技术分析(画图)不屑一顾, 认为那只是占星学(astrology)的小把戏而已。
现在的股民实在也是太忙碌了: 信息多,会议多,研究报告多,证券种类多, 应接不暇。 有的人抱怨, 一天12个小时坐在电脑面前, 甚至连处理电邮和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时间都不够。我们的两位作者引用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Jason Zweig 的话来说, 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 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 并且最终征服市场。 那时, 你便可以潇洒地说, 对于大市或者个股的走势, 我既不知道, 也不关心 (I do not know, and I do not care)。而向市场投降就需要买入市场, 也就是买入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 并且长期持有。
这本书的另一个内容是坚持长期储蓄的重要性。这两位身价数亿的老人强调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和起点。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提供了很多分毫必省的技巧, 从信用卡的使用到喝咖啡,买保险和上餐馆。但他们说,最重要的省钱技巧是避开要面子和消费攀比的困扰。 凑巧, 我前几天接到我在湖北某县城工作的侄子的电话, 他收入不高, 但很想买一辆广州本田的汽车, 我跟他好好讲了讲储蓄的多种意义。
两位作者认为, 大家对股市的回报期望太高, 也太短期。 他们认为中长期股市如果能够平均每年有4-5% 的真实回报(扣除通货膨胀), 已经相当不错。 其中的一个作者, Charles Ellis, 在另外一本书 (Winning the Loser's Game) 中谈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数字。 比如, 道琼斯指数在1968和1982年均为1,000 点; 在1964年底和1981年底均为875点。 也就是说, 在那漫长的17年里,虽然企业利润大增, 但股票的大市毫无进展。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 利率从4%涨到了15%, 这使得市盈率大幅收窄。 当然, 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过度悲观也导致了股市低迷。 由此可见, 预测短期甚至中,长期股市的变化是完全不可能的一项徒劳。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本人在投资银行做了十多年的证券分析师, 要完全接受两位作者的理论是不容易的, 但也许是明智的, 因为那意味着一种解放和超脱。
两位作者建议大家买全世界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 但我觉得既然从长远来看, 股票市场的表现取决于企业的盈利增长, 而企业的盈利增长又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因此,中港两地的投资者可以特别偏重当地的指数。还有一个更为激进的做法, 就是特别偏重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 自己组建一个50或者70个不同行业的股票的十分稳定的资产组合。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几个烂苹果, 但它们平均的高增长率也许完全可以超过以大股票为主的恒生指数或者其它指数。这里要强调长期持有, 和避免频繁的交易。这种策略也许是两个宗教的妥协?
Friday, February 19, 2010
分享集:周期性股票投资法
有一些行业的业务,具有相当明显的周期性或循环性。
这些行业的公司景气与不景气,每隔数年就循环一次,周而复始,至于环绕一周的时间有多长,则视不同的行业而定。通常是上升期和下降期,分别是3至5年。
这类股票的股价是跟着公司业绩而起落的,通常也是跟着行业和公司的兴衰,3至5年大起大落一次。这类股票,最好是以企业的荣辱,作为买进卖出的标准。
要使你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赚取最高的回酬,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有关行业的景气与反向投资法结合——在有关行业的公司最低潮时买进,守至最高峰时抛出。
如果大众传媒对有关行业的报道,都是悲观的,而几乎所有有关行业的公司,都蒙受严重的亏蚀,这类公司的股票必然暴跌,这就是买进的良机。
当大众传媒所报道的都是好消息,大家对有关行业的前景感到乐观,这类公司盈利激增,股价狂升就是脱售的良机。
这类股票的买进和脱售的时机要拿捏得准确,从而充分应用机会,赚取最高回酬,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采取长线投资法,切忌短线进出,最好是跟着有关行业的景气走。
当有关行业及公司处于景气最坏时,大胆低价买进,紧握不放,以等待景气回升;在回升期间不要理会股价之小波动,着眼在大势趋向,忽视短期之起落。
一直收藏至有关行业到达顶峰时,一肌脑儿抛出,一股也不留,一走了之。
这样你就可以保住你的盈利,资金也不会被困。
此类股票由最低至最高点,相差往往数百巴仙,上升期限由3年至5年不等。
不要贪小利
在这上升的途中,股价波动剧烈,往往在上升一段时间后出现套利,回调二、三十巴仙,是常见的事,也属正常。
假如你自作聪明,企图捕捉短期起落的时机以赚取小利的话,你会发现知易行难,事与愿违。
更糟糕的是在卖出后,股价不落反起,你不甘愿又买回来了,失去了以后的更厚利润,实得不偿失。大家立志赚大钱,不要贪小利。
在低价买进后就紧握不放,到有关行业登峰造极时才脱手,这样可获厚利,又不因股价之短期波动而烦恼及担心。
2.不要买得太早和卖得太迟。
如果当有关行业的不景气刚出现,股价开始下跌时就买进,还有巨大的下跌空间,你可能会蒙受亏蚀。如果当有关行业景气改善,股价回升了一截时就脱售,可能脱售得太早,错过了赚取巨利的机会,殊为可惜。所以买得太早和卖得太迟都是错的。这也表示,你的“反向”功力还不够火喉。
当然,在未跌到底时买进未到顶时卖出,还总比在底价时卖出顶价时买进高明。
一般人之所以会犯买得太早和卖得太迟的错误,是因为没有志气、贪图快钱小利;另一个原因是担心失去买进机会和担心失去既得的盈利,其实这是过虑。
通常一只股票跌至最低和涨至最高时,都会在谷底和峰顶徘徊三、五个月,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以低价买进和在高价卖出。
你在谷底时不买进,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根本不要买进,不要买进是因为你恐惧,没有买进的胆识;在高价区时不肯卖出,也不是因为行动不够快捷,而是因为贪得无厌,贪婪使你失去理智。
贪婪会失理智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翻查去年第一季的股价纪录,发现主要钢铁股的股价都在谷底徘徊了最少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中,股价波动幅度不大,钢铁股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如果你有信心的话,要在谷底时买进数百万股,易如反掌。大部分人错过了低价买进钢铁股,并非行动不快,而是根本不敢买进。
现在钢铁股在上升的途中,距离顶峰尚远,到达顶峰时一定会徘徊三、五个月,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脱手。所以目前股价虽然已上升了一大截,脱售的时机尚未成熟,实际上,一些钢铁股仍有上升潜能。
OSK的研究员预测金狮工业今年每股净利为42.5仙,以目前1.60令吉上下的股价计算,本益比还不到四倍(首季每股净利9.78仙),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为3.87令吉。丹斯里钟廷森以每股1令吉29仙买进1亿多股,不是没有理由的。
3. 注意到底和到顶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想法一致”。
在周期性股价跌到谷底时,投资大众对这类股票“一致”看坏,所有人——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股票分析师、图表师、经济学家,都“一致”看坏,认为最坏的情况尚未出现。“一致”就是大家想法相同,没有一个人有异议。这时要卖的已卖光,要买的不敢买进,股价在谷底徘徊长达二、三个月,这就是到底了。
同样的,当所有的人都“一致”看好,毫无异议,股价在狭幅徘徊二、三个月,就是到顶。
这“一致”是买进卖出的最可靠讯号。钢铁股尚未出现“一致”看法,故钢铁股仍处于“守”的时期。
4.在买进卖出时一定要与公司的基本面挂钩,以基本面为买进卖出的标准。
买进周期性股票,最好是根据公司在有关行业中的地位,5年盈利纪录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必须确保有关公司能生存下去,而且在景气回升时能复原。
更重要的是认识清楚有关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例如钢铁的需求永远存在,故跌得最惨时就是买进良机。
5.最好是在有关行业景气扭转之前买进,这样可以买得更低。
不要忘记股价通常是走在经济前头六个月,如果你在经济和行业景气回升迹象毕露,尽人皆知最坏时期已过时才买进,可能已太迟了。
正如我在《当知更鸟出现时》(2008年12月1日)一文中引述巴菲特之名言所指出的,当知更鸟出现时,春天已过去了。
在景气未有回升迹象时买进,也许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会等到股价回升,但买价可能是最低,风险也较低。既然是周期性企业,则景气必然会回来,只要有耐心,一定会有收获。故周期性股票,只适合长期投资——最好是持有3至5年。
木材股处谷底
钢铁股和木材股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钢铁股已回升至中途,目前属“持有期”。木材股尚处于谷底,原因是木材价格根本没有回升,没有人知道何时会回升,大家不妨趁目前木材价格低沉时买进,长期持有,等待木材价格回升。
买木材股一定要记得一点,就是一定要买拥有大片森林的木材公司,大家不妨考虑常成控股(JAYA TIASA)和常丰控股(SUBUR TIASA)。此两公司分别拥有170万亩和100万亩可伐木森林。
这些行业的公司景气与不景气,每隔数年就循环一次,周而复始,至于环绕一周的时间有多长,则视不同的行业而定。通常是上升期和下降期,分别是3至5年。
这类股票的股价是跟着公司业绩而起落的,通常也是跟着行业和公司的兴衰,3至5年大起大落一次。这类股票,最好是以企业的荣辱,作为买进卖出的标准。
要使你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赚取最高的回酬,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有关行业的景气与反向投资法结合——在有关行业的公司最低潮时买进,守至最高峰时抛出。
如果大众传媒对有关行业的报道,都是悲观的,而几乎所有有关行业的公司,都蒙受严重的亏蚀,这类公司的股票必然暴跌,这就是买进的良机。
当大众传媒所报道的都是好消息,大家对有关行业的前景感到乐观,这类公司盈利激增,股价狂升就是脱售的良机。
这类股票的买进和脱售的时机要拿捏得准确,从而充分应用机会,赚取最高回酬,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采取长线投资法,切忌短线进出,最好是跟着有关行业的景气走。
当有关行业及公司处于景气最坏时,大胆低价买进,紧握不放,以等待景气回升;在回升期间不要理会股价之小波动,着眼在大势趋向,忽视短期之起落。
一直收藏至有关行业到达顶峰时,一肌脑儿抛出,一股也不留,一走了之。
这样你就可以保住你的盈利,资金也不会被困。
此类股票由最低至最高点,相差往往数百巴仙,上升期限由3年至5年不等。
不要贪小利
在这上升的途中,股价波动剧烈,往往在上升一段时间后出现套利,回调二、三十巴仙,是常见的事,也属正常。
假如你自作聪明,企图捕捉短期起落的时机以赚取小利的话,你会发现知易行难,事与愿违。
更糟糕的是在卖出后,股价不落反起,你不甘愿又买回来了,失去了以后的更厚利润,实得不偿失。大家立志赚大钱,不要贪小利。
在低价买进后就紧握不放,到有关行业登峰造极时才脱手,这样可获厚利,又不因股价之短期波动而烦恼及担心。
2.不要买得太早和卖得太迟。
如果当有关行业的不景气刚出现,股价开始下跌时就买进,还有巨大的下跌空间,你可能会蒙受亏蚀。如果当有关行业景气改善,股价回升了一截时就脱售,可能脱售得太早,错过了赚取巨利的机会,殊为可惜。所以买得太早和卖得太迟都是错的。这也表示,你的“反向”功力还不够火喉。
当然,在未跌到底时买进未到顶时卖出,还总比在底价时卖出顶价时买进高明。
一般人之所以会犯买得太早和卖得太迟的错误,是因为没有志气、贪图快钱小利;另一个原因是担心失去买进机会和担心失去既得的盈利,其实这是过虑。
通常一只股票跌至最低和涨至最高时,都会在谷底和峰顶徘徊三、五个月,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以低价买进和在高价卖出。
你在谷底时不买进,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根本不要买进,不要买进是因为你恐惧,没有买进的胆识;在高价区时不肯卖出,也不是因为行动不够快捷,而是因为贪得无厌,贪婪使你失去理智。
贪婪会失理智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翻查去年第一季的股价纪录,发现主要钢铁股的股价都在谷底徘徊了最少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中,股价波动幅度不大,钢铁股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如果你有信心的话,要在谷底时买进数百万股,易如反掌。大部分人错过了低价买进钢铁股,并非行动不快,而是根本不敢买进。
现在钢铁股在上升的途中,距离顶峰尚远,到达顶峰时一定会徘徊三、五个月,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脱手。所以目前股价虽然已上升了一大截,脱售的时机尚未成熟,实际上,一些钢铁股仍有上升潜能。
OSK的研究员预测金狮工业今年每股净利为42.5仙,以目前1.60令吉上下的股价计算,本益比还不到四倍(首季每股净利9.78仙),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为3.87令吉。丹斯里钟廷森以每股1令吉29仙买进1亿多股,不是没有理由的。
3. 注意到底和到顶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想法一致”。
在周期性股价跌到谷底时,投资大众对这类股票“一致”看坏,所有人——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股票分析师、图表师、经济学家,都“一致”看坏,认为最坏的情况尚未出现。“一致”就是大家想法相同,没有一个人有异议。这时要卖的已卖光,要买的不敢买进,股价在谷底徘徊长达二、三个月,这就是到底了。
同样的,当所有的人都“一致”看好,毫无异议,股价在狭幅徘徊二、三个月,就是到顶。
这“一致”是买进卖出的最可靠讯号。钢铁股尚未出现“一致”看法,故钢铁股仍处于“守”的时期。
4.在买进卖出时一定要与公司的基本面挂钩,以基本面为买进卖出的标准。
买进周期性股票,最好是根据公司在有关行业中的地位,5年盈利纪录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必须确保有关公司能生存下去,而且在景气回升时能复原。
更重要的是认识清楚有关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例如钢铁的需求永远存在,故跌得最惨时就是买进良机。
5.最好是在有关行业景气扭转之前买进,这样可以买得更低。
不要忘记股价通常是走在经济前头六个月,如果你在经济和行业景气回升迹象毕露,尽人皆知最坏时期已过时才买进,可能已太迟了。
正如我在《当知更鸟出现时》(2008年12月1日)一文中引述巴菲特之名言所指出的,当知更鸟出现时,春天已过去了。
在景气未有回升迹象时买进,也许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会等到股价回升,但买价可能是最低,风险也较低。既然是周期性企业,则景气必然会回来,只要有耐心,一定会有收获。故周期性股票,只适合长期投资——最好是持有3至5年。
木材股处谷底
钢铁股和木材股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钢铁股已回升至中途,目前属“持有期”。木材股尚处于谷底,原因是木材价格根本没有回升,没有人知道何时会回升,大家不妨趁目前木材价格低沉时买进,长期持有,等待木材价格回升。
买木材股一定要记得一点,就是一定要买拥有大片森林的木材公司,大家不妨考虑常成控股(JAYA TIASA)和常丰控股(SUBUR TIASA)。此两公司分别拥有170万亩和100万亩可伐木森林。
分享集: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军人数为225万5000人,以中国13亿3000万的人口计算,每1千人拥有 1.7名正规军。
美国有正规军140万3900人。以美国3亿800万的人口计算,每1千人拥有4.8名正规军。
除了正规军外,中国有后备军80万人,美国有后备军145万8500人。
美国每年耗军费600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41.5%。中国每年军费仅8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5.8%而已。
美国军费高居世界第一,是美国要成为“世界警察”所付出的代价,美国军费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4.06%;中国解放军扮演的是自卫的角色,故军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而已。
平时耗费如此庞大的军费,是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而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就决定于这“一朝”。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之生死,国家的存亡),而战争之胜败,主要是决定于“兵众孰强?士卒孰练?”(那一方的军队较强?那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始计篇),要有强大的军队,就必须“养兵”,而且是养兵要长达“千日”,也就是长期训练军队,随时准备那“一朝”的到来。
现在让我们把这“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概念,移用到股票投资上。
做功课就是养兵
我常常劝人做功课,做功课就是“养兵”。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以为随便翻阅一年的年报,就算做了功课,就可以在股市一显身手了。
这种草率的做法,认识肯定肤浅,不少人因而受到误导,买错股票,蒙受亏蚀。
这种情形,就好像训练不足的军队,以乌合之众投入战场,肯定会打败仗。
股票投资的功课,跟军队的训练一样,不能速成,必须长期下功夫,就好像军队要长期训练,才有可能战胜敌人。
要在股市长期生存,准备功夫必须到家,就好像军队必须“训练有素”才能投入战场,投资者也要做足功课,才有希望在股市打胜仗。
所谓做足功课,就是要长期阅读年报、季报、研究报告,以及财经讯息。
与股票长期相处
股票就好像你的朋友,要与他长期相处,才能深入了解。
要深入了解一只股票,不能单靠阅读一年的年报。最好是能详读十年、八年的年报,同时阅读有关公司的所有文告,以了解该公司历年的进展。
最好是从详读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开始,然后阅读历年的年报及公司断断续续发表的文告。这些资料都可以从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的网站bursamalaysia.com中找到,而且都是免费的。
公司的营运风格,反映掌舵人的经营哲理,你必须长期观察,才有可能深入了解。这是你对有关股票作出正确判断的最佳依据。
三类买股人
买股票的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根据谣言或别人的意见而买进;谣言就是不确实的情报。根据不确实的情报出兵,最易全军尽墨。
第二类:根据 “感觉”买进,只是直觉上认为有关股票值得投资就买进了,你问他,他也说不出买进的理由。这种情形,就好像一见钟情的男女朋友,就是喜欢对方,却说不出钟情的理由。
第三类:是根据事实作出买进的决定。巴菲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你所根据的事实是正确的。”这就是成功投资者的最佳写照。
假如你是属于第一类的话,你是一支根据假情报出击的军队,最易吃败仗。
假如你是属于第二类的话,你是一个盲侠,盲侠靠听觉出招,你是靠感觉出手。能否击中敌人,靠运气。很不幸的,靠运气的人很难在股市生存。
假如你是属于第三类的投资者,我恭喜你,因为成功率最高的就是这一类投资者。
但是,第三类投资者也是最辛苦的,因为惟有长期做功课的人,才有资格挤身于第三类。
长期做功课是艰辛的、寂寞的,只有有耐心、信心和兴趣的人,才不会半途而废。
有股市就有机会
那么,用什么来坚持长期做功课,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言倦?
答案是:你可能取得的巨大回报,是使你坚持的最大理由。
请你想像:你工作一辈子,薪金总收入不过100万令吉。
如果你功课做足,投资观念正确,你的投资回酬何止100万令吉。
这样的回报,值得你去全力以赴做功课吗?
大部分人对股票投资掉以轻心,抱着玩票的心态进场,因为他们看不到投资的最终回报有多大。如果他看到的话,就会同意投资其实比他的正业更重要,更值得他全力以赴做功课。
只有当你的功课做得够深时,你才有可能抓住投资机会,取得丰硕回报。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股票研究,不应只是“千日”,而应是“万日”的事(请计算一下,“万日”是多少年?)。
只要股市存在,机会就存在。但机会只会寻找长期研究的人;不做功课的人,就好像在原地踏步的士兵, 即使“一朝”的机会出现,也与他无缘。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会只属于对股票有研究者。
美国有正规军140万3900人。以美国3亿800万的人口计算,每1千人拥有4.8名正规军。
除了正规军外,中国有后备军80万人,美国有后备军145万8500人。
美国每年耗军费600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41.5%。中国每年军费仅8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5.8%而已。
美国军费高居世界第一,是美国要成为“世界警察”所付出的代价,美国军费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4.06%;中国解放军扮演的是自卫的角色,故军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而已。
平时耗费如此庞大的军费,是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而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就决定于这“一朝”。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之生死,国家的存亡),而战争之胜败,主要是决定于“兵众孰强?士卒孰练?”(那一方的军队较强?那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始计篇),要有强大的军队,就必须“养兵”,而且是养兵要长达“千日”,也就是长期训练军队,随时准备那“一朝”的到来。
现在让我们把这“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概念,移用到股票投资上。
做功课就是养兵
我常常劝人做功课,做功课就是“养兵”。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以为随便翻阅一年的年报,就算做了功课,就可以在股市一显身手了。
这种草率的做法,认识肯定肤浅,不少人因而受到误导,买错股票,蒙受亏蚀。
这种情形,就好像训练不足的军队,以乌合之众投入战场,肯定会打败仗。
股票投资的功课,跟军队的训练一样,不能速成,必须长期下功夫,就好像军队要长期训练,才有可能战胜敌人。
要在股市长期生存,准备功夫必须到家,就好像军队必须“训练有素”才能投入战场,投资者也要做足功课,才有希望在股市打胜仗。
所谓做足功课,就是要长期阅读年报、季报、研究报告,以及财经讯息。
与股票长期相处
股票就好像你的朋友,要与他长期相处,才能深入了解。
要深入了解一只股票,不能单靠阅读一年的年报。最好是能详读十年、八年的年报,同时阅读有关公司的所有文告,以了解该公司历年的进展。
最好是从详读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开始,然后阅读历年的年报及公司断断续续发表的文告。这些资料都可以从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的网站bursamalaysia.com中找到,而且都是免费的。
公司的营运风格,反映掌舵人的经营哲理,你必须长期观察,才有可能深入了解。这是你对有关股票作出正确判断的最佳依据。
三类买股人
买股票的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根据谣言或别人的意见而买进;谣言就是不确实的情报。根据不确实的情报出兵,最易全军尽墨。
第二类:根据 “感觉”买进,只是直觉上认为有关股票值得投资就买进了,你问他,他也说不出买进的理由。这种情形,就好像一见钟情的男女朋友,就是喜欢对方,却说不出钟情的理由。
第三类:是根据事实作出买进的决定。巴菲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你所根据的事实是正确的。”这就是成功投资者的最佳写照。
假如你是属于第一类的话,你是一支根据假情报出击的军队,最易吃败仗。
假如你是属于第二类的话,你是一个盲侠,盲侠靠听觉出招,你是靠感觉出手。能否击中敌人,靠运气。很不幸的,靠运气的人很难在股市生存。
假如你是属于第三类的投资者,我恭喜你,因为成功率最高的就是这一类投资者。
但是,第三类投资者也是最辛苦的,因为惟有长期做功课的人,才有资格挤身于第三类。
长期做功课是艰辛的、寂寞的,只有有耐心、信心和兴趣的人,才不会半途而废。
有股市就有机会
那么,用什么来坚持长期做功课,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言倦?
答案是:你可能取得的巨大回报,是使你坚持的最大理由。
请你想像:你工作一辈子,薪金总收入不过100万令吉。
如果你功课做足,投资观念正确,你的投资回酬何止100万令吉。
这样的回报,值得你去全力以赴做功课吗?
大部分人对股票投资掉以轻心,抱着玩票的心态进场,因为他们看不到投资的最终回报有多大。如果他看到的话,就会同意投资其实比他的正业更重要,更值得他全力以赴做功课。
只有当你的功课做得够深时,你才有可能抓住投资机会,取得丰硕回报。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股票研究,不应只是“千日”,而应是“万日”的事(请计算一下,“万日”是多少年?)。
只要股市存在,机会就存在。但机会只会寻找长期研究的人;不做功课的人,就好像在原地踏步的士兵, 即使“一朝”的机会出现,也与他无缘。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会只属于对股票有研究者。
分享集: 不敢加码就别买
许多人想投资股票,但是没法决定要买什么股票。不能决定,是因为他没有可以依循的标准。
如果他心里有了标准,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只要符合标准的就买,不符合标准的股票就不买。所以,制订一个标准,是投资者当务之急。
勿以业余态度对待
在制订标准之前,首先,让我们弄清楚:我们投资股票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说:志在赚钱啰!
是的,没有错,志在赚钱。但是,要赚怎样的钱?
有人进入股市,胸无大志,但求赚点零用钱;有的甚至只想赚个丰富的午餐就心满意足;也有雄心较大的,想赚儿女的教育费。
这种想法,无所谓对或不对,只是目标不大,就不够认真;不够认真就难以深入,不够深入则难以升堂入室。厕身投市十数年,仍是门外汉,这种投资者数不胜数,鲜有成就者。
要升堂入室,就不能以玩票的态度对待你的投资。
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职业还是他的“正业”,股票投资只是“业余”的事。作为一个职场过来人,我认为在时间上视股票投资为“业余事”,并没有错,错在以“业余”的态度对待股票投资。视为“业余”,则自然而然的不像对“正业”那么认真。既属“业余”,则难免产生可有可无的错觉。有了这种错觉,就不会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投资。不认真,不以严肃态度去从事某事某业,鲜有能成功者。
这是严肃投资者首先要纠正的弱点。
既然我们不能放弃职业,成为专职投资者,那么,视投资为“业余”是对的。但在态度上、心态上必须纠正。以业余的时间去从事投资,是可以的,但不能以业余的心态去对待投资。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妨“职有余力,则以学股”。
时间用在别的事上
有些人以没有时间为藉口,不下功夫学投资。实际上,这是时间分配的问题,并非“没有时间”,而是把时间用在别的事上了。把时间用在别的事上,是你认为别的事比投资更重要。这是你的选择,无所谓对或错。但是,既然不把时间交给“投资”,就最好不要期望“投资”把财富交给你。吝啬你的时间于投资,却希望“投资”给予你丰厚的回报,是不合理的期望。
累积财富态度进股市
我曾担任总编辑和上市公司的高级总经理,事情是够忙够烦的,但却能把所有的公司年报和文告读完。
此无它,我摒弃了所有与投资无关的活动,把业余的时间全部用在阅读公司年报与文告上,而且是“日日清”,数十年如一日。你的职业会比我更忙更烦吗?如果我能做到,你有什么理由做不到?
好了,扯得远了,让我们回到“要赚怎样的钱”这个问题上吧。
我老觉得,投资者一开始就必须抱着累积财富的态度进入股市。你的最终目的,是要累积一批股票,使你在退休后,有固定的股息收入,这个股息收入,足以代替你退休后的薪金收入,如此一来,你达到了财务自主的境地。
形式上,你是退休了,但收入上,并没“退”,也没有“休”。你不必因为没有薪金收入而降低你的生活素质。相反的,你的生活素质应该更高,因为退休后,开支减少了,但收入没有减少,在金钱上,你可以更“爽手”,到了“从心所欲,不逾距(限制开支)”的地步,不亦快哉?
所以,不要持有在股市赚一顿饭的态度,去对待投资。要以退休后财务自在为投资鹄的。这个“鹄的”,就好像马拉松的终点,在整个长跑中,道路或有不平,天气或许酷热,但你不忘“鹄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择正确的股票
不要被道路两旁的杂音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只忘我地,全力以赴地向前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一定能冲线,到达“鹄的”。
但是,要达到财务自主的“鹄的”,不是单靠耐力就可以做到的,还要加上其他的条件,而选择正确的股票,就是重要条件之一。如果选错股票,不但不能累积财富,而且财富会如炽热铁板上的冰块,迅速融化。
要避免选错股票,就要在买进之前,问自己:“十年以后,这家公司会变成怎样?”
如果你有信心,这家公司在十年之后,会比现在更好,赚得更多,那么,股票的价值会更高,那就大胆买进吧。如果你不能肯定,十年之后这家公司会比现在更好,就千万不要买进。
如果你不理会这家公司将来会怎样,只因为有人告诉你这只股票会起就买进,那么,你是在投机。投机接近赌博,没有人靠赌博发达,因为十赌九输,我对“十赌九输”从不置疑。
我有一个朋友,趁去年股市大跌,将数亿令吉资金投入国内外股市,所买的都是世界级企业的股票。他说:“二十年之后,才论定我之成败。”
既然一买进就准备持有二十年,则买进之前,当然挖尽了有关企业的资料,对有关企业的前途信心十足,才敢投入巨资。他对待投资,何等认真,二十年之后富可敌国,不是梦想。
买进有信心股票
相形之下,我提出十年的投资期,已算“克己”。原因是我不认为,十年河东变河西,世事多变,企业易变,与企业同行十年,已足够论成败。
既然准备与企业厮守十年,则只能买你有充分信心的股票,否则,易于半途而废。
在你买进的时候,你问自己:“假如此股狂跌,我敢加码买进更多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肯定”的话,就不要买,因为这表示你对有关企业了解不够;因为不了解,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则不敢在股价大跌后买进更多;不敢在低价买进更多,就无法拉低成本;无法拉低成本,就表示你手头所持有的,永远是 “贵货”,“贵货”表示本大利小。做“本大利小”的生意,是谓“不智”,“不智”是致富之大忌。
要致富,宜本小利大;要本小利大,就要有低价买进更多的胆识;胆识来自认识,认识来自功课。功课在业余为之,时间是“业余”,但心态不可“业余”。
股价大跌是机会
所以,要破除买进还是不买进的疑惑,就是在买进时自问:“若此股股价大跌,我敢加码吗?”如果不敢就别买。
对于严肃的投资者来说,股价大跌不是危机,而是机会,是以低价买进好股的良机,是做“本小利大”生意的最佳时机。就好像此次的次贷金融海啸,是最好的买进机会一样。
我们根本不知道明天的股市会如何。买进股票之后,股价大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如果在大跌之后,买进更多,平均价就会更低。
我一向坚持,只买价值被低估而又有前途的股票,如果以2令吉买进,价值已属低估,同一只股票企业没有多大变化,则跌到1令吉,价值不是被低估得更厉害吗?
为什么不敢加码?
所以,在买进时,请自问:“若此股大跌,我敢加码吗?”如果答案是:“不知道”,或是“不敢”的话,就不要买。惟有信心十足地说:“是的,我会买进更多。”,才放胆买进。
当然,你放胆买进的,还必须是价值被低估而又有前途的股票。
如果他心里有了标准,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只要符合标准的就买,不符合标准的股票就不买。所以,制订一个标准,是投资者当务之急。
勿以业余态度对待
在制订标准之前,首先,让我们弄清楚:我们投资股票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说:志在赚钱啰!
是的,没有错,志在赚钱。但是,要赚怎样的钱?
有人进入股市,胸无大志,但求赚点零用钱;有的甚至只想赚个丰富的午餐就心满意足;也有雄心较大的,想赚儿女的教育费。
这种想法,无所谓对或不对,只是目标不大,就不够认真;不够认真就难以深入,不够深入则难以升堂入室。厕身投市十数年,仍是门外汉,这种投资者数不胜数,鲜有成就者。
要升堂入室,就不能以玩票的态度对待你的投资。
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职业还是他的“正业”,股票投资只是“业余”的事。作为一个职场过来人,我认为在时间上视股票投资为“业余事”,并没有错,错在以“业余”的态度对待股票投资。视为“业余”,则自然而然的不像对“正业”那么认真。既属“业余”,则难免产生可有可无的错觉。有了这种错觉,就不会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投资。不认真,不以严肃态度去从事某事某业,鲜有能成功者。
这是严肃投资者首先要纠正的弱点。
既然我们不能放弃职业,成为专职投资者,那么,视投资为“业余”是对的。但在态度上、心态上必须纠正。以业余的时间去从事投资,是可以的,但不能以业余的心态去对待投资。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妨“职有余力,则以学股”。
时间用在别的事上
有些人以没有时间为藉口,不下功夫学投资。实际上,这是时间分配的问题,并非“没有时间”,而是把时间用在别的事上了。把时间用在别的事上,是你认为别的事比投资更重要。这是你的选择,无所谓对或错。但是,既然不把时间交给“投资”,就最好不要期望“投资”把财富交给你。吝啬你的时间于投资,却希望“投资”给予你丰厚的回报,是不合理的期望。
累积财富态度进股市
我曾担任总编辑和上市公司的高级总经理,事情是够忙够烦的,但却能把所有的公司年报和文告读完。
此无它,我摒弃了所有与投资无关的活动,把业余的时间全部用在阅读公司年报与文告上,而且是“日日清”,数十年如一日。你的职业会比我更忙更烦吗?如果我能做到,你有什么理由做不到?
好了,扯得远了,让我们回到“要赚怎样的钱”这个问题上吧。
我老觉得,投资者一开始就必须抱着累积财富的态度进入股市。你的最终目的,是要累积一批股票,使你在退休后,有固定的股息收入,这个股息收入,足以代替你退休后的薪金收入,如此一来,你达到了财务自主的境地。
形式上,你是退休了,但收入上,并没“退”,也没有“休”。你不必因为没有薪金收入而降低你的生活素质。相反的,你的生活素质应该更高,因为退休后,开支减少了,但收入没有减少,在金钱上,你可以更“爽手”,到了“从心所欲,不逾距(限制开支)”的地步,不亦快哉?
所以,不要持有在股市赚一顿饭的态度,去对待投资。要以退休后财务自在为投资鹄的。这个“鹄的”,就好像马拉松的终点,在整个长跑中,道路或有不平,天气或许酷热,但你不忘“鹄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择正确的股票
不要被道路两旁的杂音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只忘我地,全力以赴地向前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一定能冲线,到达“鹄的”。
但是,要达到财务自主的“鹄的”,不是单靠耐力就可以做到的,还要加上其他的条件,而选择正确的股票,就是重要条件之一。如果选错股票,不但不能累积财富,而且财富会如炽热铁板上的冰块,迅速融化。
要避免选错股票,就要在买进之前,问自己:“十年以后,这家公司会变成怎样?”
如果你有信心,这家公司在十年之后,会比现在更好,赚得更多,那么,股票的价值会更高,那就大胆买进吧。如果你不能肯定,十年之后这家公司会比现在更好,就千万不要买进。
如果你不理会这家公司将来会怎样,只因为有人告诉你这只股票会起就买进,那么,你是在投机。投机接近赌博,没有人靠赌博发达,因为十赌九输,我对“十赌九输”从不置疑。
我有一个朋友,趁去年股市大跌,将数亿令吉资金投入国内外股市,所买的都是世界级企业的股票。他说:“二十年之后,才论定我之成败。”
既然一买进就准备持有二十年,则买进之前,当然挖尽了有关企业的资料,对有关企业的前途信心十足,才敢投入巨资。他对待投资,何等认真,二十年之后富可敌国,不是梦想。
买进有信心股票
相形之下,我提出十年的投资期,已算“克己”。原因是我不认为,十年河东变河西,世事多变,企业易变,与企业同行十年,已足够论成败。
既然准备与企业厮守十年,则只能买你有充分信心的股票,否则,易于半途而废。
在你买进的时候,你问自己:“假如此股狂跌,我敢加码买进更多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肯定”的话,就不要买,因为这表示你对有关企业了解不够;因为不了解,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则不敢在股价大跌后买进更多;不敢在低价买进更多,就无法拉低成本;无法拉低成本,就表示你手头所持有的,永远是 “贵货”,“贵货”表示本大利小。做“本大利小”的生意,是谓“不智”,“不智”是致富之大忌。
要致富,宜本小利大;要本小利大,就要有低价买进更多的胆识;胆识来自认识,认识来自功课。功课在业余为之,时间是“业余”,但心态不可“业余”。
股价大跌是机会
所以,要破除买进还是不买进的疑惑,就是在买进时自问:“若此股股价大跌,我敢加码吗?”如果不敢就别买。
对于严肃的投资者来说,股价大跌不是危机,而是机会,是以低价买进好股的良机,是做“本小利大”生意的最佳时机。就好像此次的次贷金融海啸,是最好的买进机会一样。
我们根本不知道明天的股市会如何。买进股票之后,股价大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如果在大跌之后,买进更多,平均价就会更低。
我一向坚持,只买价值被低估而又有前途的股票,如果以2令吉买进,价值已属低估,同一只股票企业没有多大变化,则跌到1令吉,价值不是被低估得更厉害吗?
为什么不敢加码?
所以,在买进时,请自问:“若此股大跌,我敢加码吗?”如果答案是:“不知道”,或是“不敢”的话,就不要买。惟有信心十足地说:“是的,我会买进更多。”,才放胆买进。
当然,你放胆买进的,还必须是价值被低估而又有前途的股票。
Sunday, February 14, 2010
爾虞我詐 立心不良
歐盟峰會舉行在即,市場憧憬會有救希臘的方案出台,歐元走勢亦告轉穩。歐洲多國財長於峰會舉行前,已透過多方電話會議(conference call)商討有關事宜,市場傳言早前一直認為希臘應自行解決財政問題的德國,取態來一個180度轉變,願意牽頭推動歐盟拯救入危機的希臘,發展頗為戲劇性。
有人指德國肯出手,主要是為了保障國內銀行的利益,但細看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截至去年第3季,德國銀行向希臘放貸總額為430億美元,數目雖不小,但仍遠遠不及法國銀行業向希臘放貸的750億。因此,另一個說法指德國是希望及早設立防火牆,避免希臘財政問題演變成為歐洲問題,似乎較為可信。
歐盟峰會將如何支援希臘,頗引人入勝,市場現時傳出的可行方法包括由歐洲財政較健全的國家向希臘等財困國家提供信貸擔保、直接向希臘提供貸款援助、承諾向希臘購買主權債券,又或者把個案轉介國基會提供協助。
歐盟內部對應否直接出手救希臘,存在了分歧,歐盟27國中,歐元區成員國只有16個,一些非歐元區成員國如英國和瑞典等皆不想捲入這趟渾水,主張應該由國基會提供支援,因為國基會在這方面有足夠的專業經驗,亦擁有充沛的資源。最大的好處是,由國基會出手,歐盟其他國家便毋須因為要替希臘作信貸擔保,風險提升而導致孳息上升,增加融資成本。
但其他國家不乏反對聲音,認為希臘財困問題是歐洲自家事,若要國基會介入,會有失面子。而從國基會昔日向陷入財政危機國家提供援助的紀錄看,國基會往往會提出苛刻的救助條件,較希臘自行提出的削赤方案更加難以令國民接受。另外,國基會是誰在幕後控制,大家心知肚明,故不希望給予美國機會乘虛而入,插手歐洲內部事務。
根據巴克萊資產提供的資料,美國金融機構在希臘的放貸數量僅180億美元,遠低於德法兩國,即使計入歐豬四國其他三個國家,美國十大銀行的放貸合共亦只是1810億美元,包括向愛爾蘭放貨860億和向西班牙放貸680億,向葡萄牙放貨更只有90億,佔其向國貨款組合的比重僅5%,美國會否真心襄助,亦頗成疑問。
事實上,歐豬四國的危機有否遭誇大,實在令人懷疑。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及基金大鱷索羅斯均相信希臘債務問題最終可以解決,希臘可繼續維持歐元區成員國的身分,評級機構穆迪亦認為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債務問題不應與希臘相提並論,至現時為止亦沒有需要支援或拯救的迫切性。不過,歐洲主權債務問題並非短期內可望決,有陰謀論者指問題曝光,是有心人刻意暴露歐洲的弱點,削弱歐元的影響力,以保住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王者地位,信焉?
有人指德國肯出手,主要是為了保障國內銀行的利益,但細看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截至去年第3季,德國銀行向希臘放貸總額為430億美元,數目雖不小,但仍遠遠不及法國銀行業向希臘放貸的750億。因此,另一個說法指德國是希望及早設立防火牆,避免希臘財政問題演變成為歐洲問題,似乎較為可信。
歐盟峰會將如何支援希臘,頗引人入勝,市場現時傳出的可行方法包括由歐洲財政較健全的國家向希臘等財困國家提供信貸擔保、直接向希臘提供貸款援助、承諾向希臘購買主權債券,又或者把個案轉介國基會提供協助。
歐盟內部對應否直接出手救希臘,存在了分歧,歐盟27國中,歐元區成員國只有16個,一些非歐元區成員國如英國和瑞典等皆不想捲入這趟渾水,主張應該由國基會提供支援,因為國基會在這方面有足夠的專業經驗,亦擁有充沛的資源。最大的好處是,由國基會出手,歐盟其他國家便毋須因為要替希臘作信貸擔保,風險提升而導致孳息上升,增加融資成本。
但其他國家不乏反對聲音,認為希臘財困問題是歐洲自家事,若要國基會介入,會有失面子。而從國基會昔日向陷入財政危機國家提供援助的紀錄看,國基會往往會提出苛刻的救助條件,較希臘自行提出的削赤方案更加難以令國民接受。另外,國基會是誰在幕後控制,大家心知肚明,故不希望給予美國機會乘虛而入,插手歐洲內部事務。
根據巴克萊資產提供的資料,美國金融機構在希臘的放貸數量僅180億美元,遠低於德法兩國,即使計入歐豬四國其他三個國家,美國十大銀行的放貸合共亦只是1810億美元,包括向愛爾蘭放貨860億和向西班牙放貸680億,向葡萄牙放貨更只有90億,佔其向國貨款組合的比重僅5%,美國會否真心襄助,亦頗成疑問。
事實上,歐豬四國的危機有否遭誇大,實在令人懷疑。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及基金大鱷索羅斯均相信希臘債務問題最終可以解決,希臘可繼續維持歐元區成員國的身分,評級機構穆迪亦認為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債務問題不應與希臘相提並論,至現時為止亦沒有需要支援或拯救的迫切性。不過,歐洲主權債務問題並非短期內可望決,有陰謀論者指問題曝光,是有心人刻意暴露歐洲的弱點,削弱歐元的影響力,以保住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王者地位,信焉?
Saturday, February 13, 2010
歐洲問題一點不嚴重
連續兩天,恒指都在跌破19500點後出現反彈,昨日的反彈更強,似乎,恒指有可能在我之前預測的支持位 19181點之上已找到支持,比較穩妥的做法是等待2日移動平均線升越19日線才入市。
近幾天,傳媒天天在談歐豬 5國的財赤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有多嚴重?我認為一點也不嚴重,與美國天文數字的赤字比較,這只是小兒科。美國如此巨大的赤字都沒問題,希臘等5國的赤字,哪會有問題?分別只是美國天文數字的赤字可以通過印鈔票來償還,而歐盟諸國卻沒有印鈔票的自主權。
但是,這些國家發行的歐元國庫債券不會沒有買家,利率可能高一點罷了。歐盟中的富國如德國不可能見死不救,不救的結果是歐盟解體。我認為,所有的所謂問題,只是來自美國狙擊手在利用傳媒誇張問題,再通過炒高CDS來製造人為的恐慌情景。
當然我無法估計狙擊手會在甚麼水平獲利平倉離場,但是我很有信心,狙擊手是會見好就收,他們是沒有能力製造金融海嘯第二波,也沒有能力將1997年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搬到歐洲重演,因為這些狙擊手仍不是德國政府的對手。
近幾天,傳媒天天在談歐豬 5國的財赤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有多嚴重?我認為一點也不嚴重,與美國天文數字的赤字比較,這只是小兒科。美國如此巨大的赤字都沒問題,希臘等5國的赤字,哪會有問題?分別只是美國天文數字的赤字可以通過印鈔票來償還,而歐盟諸國卻沒有印鈔票的自主權。
但是,這些國家發行的歐元國庫債券不會沒有買家,利率可能高一點罷了。歐盟中的富國如德國不可能見死不救,不救的結果是歐盟解體。我認為,所有的所謂問題,只是來自美國狙擊手在利用傳媒誇張問題,再通過炒高CDS來製造人為的恐慌情景。
當然我無法估計狙擊手會在甚麼水平獲利平倉離場,但是我很有信心,狙擊手是會見好就收,他們是沒有能力製造金融海嘯第二波,也沒有能力將1997年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搬到歐洲重演,因為這些狙擊手仍不是德國政府的對手。
周小川 & 伯南克
昨日原本要談商品,結果沒有談,那麼是否改在今天?答案是否定,因為商品市場本周消息不多,升跌主要看外匯市場的變化,美元超買回落,商品自然可以反彈,但油價似乎無力突破75美元,金價在1,080美 元已現阻力,由此可見商品的調整仍未完結,同時亦代表美元指數在80點關口爭持後,將會再度發力向上,最新目標為83點。
不談商品,今日想談一談內地及美國的貨幣政策,尤其是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及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這兩日同時談到貨幣政策的問題,自然要解讀一下。不過在研究兩人之談話內容時,我想先解構一下昨日內地公布之通脹數據情況。
昨日內地公布之CPI數字,只有1.5%,遠低於市場預期,我亦感到有點驚訝,可是當我再看一看去年1月及2月份的CPI數據後,則發現原來基數及春節的問題影響了一切。去年1月時,由於春節的關係,所以雖然金融海嘯的問題剛剛開始浮現,但當時內地的CPI仍能按年上升1%,但到了2月份時,失去春節效應,當時的CPI即時出現負數,按年下跌1.6%。
以此推算,由於今年的春節在2月份,加上比較基數較高,所以令上月份的CPI數字錄得遠低於預期的升幅,可是當本月春節效應出現,加上比較基數較低,我大膽估計2月份內地的CPI將會按年上升超過2%,比12月份的情況嚴重。
有此想法,是否代表我想推翻人行短期不加息的想法?絕對不是,尤其是當周小川前日之言論,明顯暗示人行正希望維持利率的穩定,這反而更令我相信,內地加息的時間,會較市場預期為慢,同時人行只會繼續以調高存款準備金,及發行央票去抽走市場過盛的資金,而且更重要是人行現在已獲得銀監會的全力配合,這令人行有更多的條件,暫時不用加息去遏抑潛在通脹壓力。
「均衡放貸」成為銀監會對內地銀行新定調,除了反映1月份可能高達1.4萬億新增貸款令銀監會不安外,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內地通脹及資產泡沫的問題,並不可以單靠人行的努力,因為調高存款準備金及發行央票,對資金仍然充裕的銀行而言,起不到阻嚇作用,同時亦令市場流動性過強的問題,難以真正解決,只有嚴格控制貸款,才是真正的治標方法。
解讀完內地的問題後,那麼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到退市之計劃又應該如何理解?答案是令人失望極了。首先從金融體系抽走資金,包括向金融機構售存款證,再而上調銀行儲備金利率,最後才考慮加息,不過總結是卻指現時非退市適當時機,偏低利率仍維持一段時間,如此官方的話,參考價值近乎零。
故此,我寧願繼續將聯儲局副主席科恩上月之言論,記於心上,尤其是他提到在目前情況下,利率走勢不能確定,收緊政策對不同期限利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難以預測,言簡意賅,而且沒有半點掩飾,這才是值得參考的言論,尤其是3月底聯儲局將結束購買抵押證券和機構債券計劃,屆時對美國的按揭息率帶來怎樣的壓力?小心繼「歐盟五國」之危機後,成為另一個困擾市場的問題。
不談商品,今日想談一談內地及美國的貨幣政策,尤其是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及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這兩日同時談到貨幣政策的問題,自然要解讀一下。不過在研究兩人之談話內容時,我想先解構一下昨日內地公布之通脹數據情況。
昨日內地公布之CPI數字,只有1.5%,遠低於市場預期,我亦感到有點驚訝,可是當我再看一看去年1月及2月份的CPI數據後,則發現原來基數及春節的問題影響了一切。去年1月時,由於春節的關係,所以雖然金融海嘯的問題剛剛開始浮現,但當時內地的CPI仍能按年上升1%,但到了2月份時,失去春節效應,當時的CPI即時出現負數,按年下跌1.6%。
以此推算,由於今年的春節在2月份,加上比較基數較高,所以令上月份的CPI數字錄得遠低於預期的升幅,可是當本月春節效應出現,加上比較基數較低,我大膽估計2月份內地的CPI將會按年上升超過2%,比12月份的情況嚴重。
有此想法,是否代表我想推翻人行短期不加息的想法?絕對不是,尤其是當周小川前日之言論,明顯暗示人行正希望維持利率的穩定,這反而更令我相信,內地加息的時間,會較市場預期為慢,同時人行只會繼續以調高存款準備金,及發行央票去抽走市場過盛的資金,而且更重要是人行現在已獲得銀監會的全力配合,這令人行有更多的條件,暫時不用加息去遏抑潛在通脹壓力。
「均衡放貸」成為銀監會對內地銀行新定調,除了反映1月份可能高達1.4萬億新增貸款令銀監會不安外,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內地通脹及資產泡沫的問題,並不可以單靠人行的努力,因為調高存款準備金及發行央票,對資金仍然充裕的銀行而言,起不到阻嚇作用,同時亦令市場流動性過強的問題,難以真正解決,只有嚴格控制貸款,才是真正的治標方法。
解讀完內地的問題後,那麼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到退市之計劃又應該如何理解?答案是令人失望極了。首先從金融體系抽走資金,包括向金融機構售存款證,再而上調銀行儲備金利率,最後才考慮加息,不過總結是卻指現時非退市適當時機,偏低利率仍維持一段時間,如此官方的話,參考價值近乎零。
故此,我寧願繼續將聯儲局副主席科恩上月之言論,記於心上,尤其是他提到在目前情況下,利率走勢不能確定,收緊政策對不同期限利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難以預測,言簡意賅,而且沒有半點掩飾,這才是值得參考的言論,尤其是3月底聯儲局將結束購買抵押證券和機構債券計劃,屆時對美國的按揭息率帶來怎樣的壓力?小心繼「歐盟五國」之危機後,成為另一個困擾市場的問題。
虎 年 大 吉
歡迎來到虎年,這是中國十二生肖當中最兇猛的動物,所以大家可以預期,來年必定相當刺激。
牛年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因為去年真是名副其實的牛市。所以,今年在老虎這隻強壯而兇猛的野獸下,亞洲的經濟基石,包括香港,會否受惠呢?
虎年是入貨良機
根據歷史,虎年好壞參半。上一個虎年在九八年,是令亞洲投資者驚恐的一年,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在該年發生。首先由泰國開始,然後短短數月令整個東亞一片恐慌,迫使香港政府入市為恒生指數建立一個鐵底,令其不會再瀉。當時港府買入的股票,便是現時盈富基金的基礎。當年,任何人只要相信股票,並趁底吸納,現時肯定大賺。
再對上一個虎年,是一九八六年,那是一個好年,卻造成了八七股災。當年股市大瀉,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預,把交易所關閉四天,但這不是老虎的責任,而是下一年兔仔要承擔的後果。恒生指數跌至低於一千點,實在是投資者入貨的大好良機。
更早的股災發生在一九七三年,之後的復甦在一九七四年開始,也是虎年,儘管股市仍然低沉。我認為當時的情況,比美國○八年的金融海嘯更嚴重。在七一至七四年間,我在倫敦,經濟氣氛一天比一天沮喪,二線銀行和地產公司骨牌般接連倒閉。但更重要的,是我在七四年回港,房屋平得不得了,對任何有勇氣投身股市或樓市的人來說,實在是絕佳好年。
我印象中,一九六二年也好像是一個好年,當時我在新加坡,橡膠和錫業泡沫爆破將近尾聲,但馬印對抗開始,印尼人攻擊馬來西亞人和新加坡人,到一九六五年,新加坡宣布獨立。可能六二年不是太好的一年,惟仍然是適合買股票的一年。
中美關係成陰霾
我認為一○年會是好年,美國由衰退中回復,中國則努力調控,避免經濟因過熱而造成泡沫爆破。在這樣的環境下,經濟會增長,但是否足以引領股市或樓市,則仍是未知之數,但我相信不會有嚴重下挫,除非出現大量超買。
中美之間的關係有些許危機,主要是因為一些小爭議:例如美國對台售武,雖然台灣沒有可能用這些武器對付中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達賴會面,當然奧巴馬可以和任何人見面,正如胡錦濤和金正日見面,也不容奧巴馬非議。至於貿易限制,這個問題則難以解決,但雙方要想辦法令衝突不要升溫;另一問題是美國經常要人民幣升值,但天知道真正的匯率應該多少,就連美國的批評者都不能定論。
無論如何,若今次虎年將按上述所指的先例而行,這將是適合入貨的好年,尤其是當股市繼續調整之時。未必有即時的顯著效果,但實際作用已能從前幾次的虎年證實。當然,任何在一九六二年前買了股票都是恩賜,因為派息已足以抵銷你的成本;甚至,現時一年的派息,已等如你當初股票買入價的五倍。
牛年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因為去年真是名副其實的牛市。所以,今年在老虎這隻強壯而兇猛的野獸下,亞洲的經濟基石,包括香港,會否受惠呢?
虎年是入貨良機
根據歷史,虎年好壞參半。上一個虎年在九八年,是令亞洲投資者驚恐的一年,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在該年發生。首先由泰國開始,然後短短數月令整個東亞一片恐慌,迫使香港政府入市為恒生指數建立一個鐵底,令其不會再瀉。當時港府買入的股票,便是現時盈富基金的基礎。當年,任何人只要相信股票,並趁底吸納,現時肯定大賺。
再對上一個虎年,是一九八六年,那是一個好年,卻造成了八七股災。當年股市大瀉,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預,把交易所關閉四天,但這不是老虎的責任,而是下一年兔仔要承擔的後果。恒生指數跌至低於一千點,實在是投資者入貨的大好良機。
更早的股災發生在一九七三年,之後的復甦在一九七四年開始,也是虎年,儘管股市仍然低沉。我認為當時的情況,比美國○八年的金融海嘯更嚴重。在七一至七四年間,我在倫敦,經濟氣氛一天比一天沮喪,二線銀行和地產公司骨牌般接連倒閉。但更重要的,是我在七四年回港,房屋平得不得了,對任何有勇氣投身股市或樓市的人來說,實在是絕佳好年。
我印象中,一九六二年也好像是一個好年,當時我在新加坡,橡膠和錫業泡沫爆破將近尾聲,但馬印對抗開始,印尼人攻擊馬來西亞人和新加坡人,到一九六五年,新加坡宣布獨立。可能六二年不是太好的一年,惟仍然是適合買股票的一年。
中美關係成陰霾
我認為一○年會是好年,美國由衰退中回復,中國則努力調控,避免經濟因過熱而造成泡沫爆破。在這樣的環境下,經濟會增長,但是否足以引領股市或樓市,則仍是未知之數,但我相信不會有嚴重下挫,除非出現大量超買。
中美之間的關係有些許危機,主要是因為一些小爭議:例如美國對台售武,雖然台灣沒有可能用這些武器對付中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達賴會面,當然奧巴馬可以和任何人見面,正如胡錦濤和金正日見面,也不容奧巴馬非議。至於貿易限制,這個問題則難以解決,但雙方要想辦法令衝突不要升溫;另一問題是美國經常要人民幣升值,但天知道真正的匯率應該多少,就連美國的批評者都不能定論。
無論如何,若今次虎年將按上述所指的先例而行,這將是適合入貨的好年,尤其是當股市繼續調整之時。未必有即時的顯著效果,但實際作用已能從前幾次的虎年證實。當然,任何在一九六二年前買了股票都是恩賜,因為派息已足以抵銷你的成本;甚至,現時一年的派息,已等如你當初股票買入價的五倍。
通縮猛於虎
2月11日,周四,預祝各位讀者新春大吉。去年1月起出現債券與股票最大的背馳,三十年期孳息率由2008年12月18日2.53厘升至2010年1月11日的4.74厘;反之,道指自去年3月到今年1月大幅上升。
歷史上最大債券牛市壽終
事實上,過去二十年亦曾出現類似情況,包括1987年、1994年秋季、98年夏季及2000年冬季。這一次結果如何?可能性有二:一、1981年10月開始的利率回落期(三十年期債息曾高見15.21厘)在2008年12月結束,歷史上最大的債券牛市於2009年1月壽終正寢,一旦4.74厘失守,意味長債孳息完成頭肩底,有機會高見7厘,將引發新一輪股樓回落期,即所謂「第二波」衰退由今年1月開始。二、通縮出現,令美國長債孳息在2.53厘到4.74厘之間上落,美國經濟正式陷入90年代日式衰退。
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納指升79%、標普五百指數升65%、道指升60%。但根據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向超過五千五百隻基金調查的結果,它們正面對120億美元資金淨流出(即沽出者較買入者多120億美元),尤其是今年1月基金持有人共提走34億美元;上述情況對美股後市極之不利。去年3月標普五百指數開始形成上升通道,成交額反而日漸減少;不過,今年1月19日見1150點後成交額回升,然後跌穿上升通道時成交額進一步增加,代表反彈市已於1月19日完成,跌市又再開始。
我老曹上周香港電台的新春金融節目,唔少聽眾問內地物業市場有冇泡沫成分?當然有。自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鈎後,過去四十年聯儲局便不斷製造泡沫。1989年起中國人民銀行亦加入(其他國家央行早於七、八十年代加入,1985年日本銀行更製造了戰後最大泡沫而不自知)。
不要逃避泡沫
泡沫是否如斯可怕?如你逃不過當然可怕。1971及74年我老曹經歷兩次泡沫洗禮,便發誓今後不再讓泡沫淹沒。近期的泡沫包括2000年科網股泡沫及2007年10月次按危機,如逃不過,你的一生已然改變,遑論1997年第三季開始的香港樓市泡沫爆破。不過,泡沫是否可愛?的確又幾可愛也。1971年至今,香港共經歷過七次泡沫。1971年那次,我老曹的身家由5000元變成20多萬元(上升四十多倍);1973年那次,又再次有機會由8000元變成50萬元(上升六十多倍),黃金則在十年內上升三倍。可以說,泡沫既可愛又可怕,作為投資者,不要逃避泡沫,而是利用泡沫去壯大自己。
近年金價由去年4月17日864.97美元上升至12月3日1226.56美元,下調升幅50%可見1045.76美元,2月5日見1044.85美元,呢個位十分重要,守得住仍可看好,反之可能失守1000美元,見960美元(另一50%下調幅度)。
去年銅價升幅亦十分可人……。銅乃著名的「經濟博士」(銅價的預測能力較大部分經濟博士更好)。去年銅帶頭上升,我老曹亦曾大力推介江西銅業。不過,今年1月起銅價大跌,你又信不信「銅博士」的預測能力?
目前希臘財赤達GDP 12.7%,愛爾蘭11.7%、西班牙11.4%、葡萄牙9.3%,遠超歐羅區要求的3%。與美國、日本不同,美日可透過發債支付財赤,因美元乃世界流通貨幣,日本人則本身十分有錢。歐豬國必須歐州央行增加貸款或者停止支付利息(無力履行合約),因此十分痛苦。希臘正面對削減開支壓力,但由於其為歐盟成員,不能透過貨幣貶值去刺激經濟,看來希臘有排衰,只係銀碼不大,影響有限;反而葡萄牙、西班牙的2萬億歐羅債券信用降級,影響則較大,還有意大利及愛爾蘭……。老實講,即使美國政府現在亦發現進一步出售長期債券有困難,因為國會開始立法禁止金融機構自行買賣債券。
波羅的海老虎水深火熱
去年1月歐羅M3增長率6%,今年1月已降至0.2%(去年11月同12周更出現收縮),擔心歐洲今年進入通縮期。有「波羅的海老虎」之稱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苑等,在2003年至2007年GDP增長率達12%,但2009年GDP跌幅達5%至10%,可見三國經濟已陷入水深火熱中。在2003年至2007年信貸寬鬆期,這些國家樓價、工資大幅上升,刺激了CPI,而加入歐羅區則提供了一個滙價穩定及低利率的環境。2008年起情況剛剛相反,不但樓價及工資大跌,通脹率則繼續上升,引發大量資金外流,目前情況已十分嚴峻。整個歐羅區仍有經濟實力的國家只有德國,但單憑德國一國之力能否挽狂瀾於既倒?
假設1971年沒有美元危機,則今天一盎斯黃金仍兌35美元,那今天道指應是多少點?答案是350點,較1966年1月18日1000點回落65%!1982年8月至2007年10月長達二十五年的美股大牛市,其實是建基於貨幣大貶值(美元購買力自1966年至今失去96%購買力),恒生指數今天應是666點(甚至2007年高點32000點亦應改為1067點),即1973年至今恒生指數回落62%。今天香港樓價8000元一呎,相當於1971年前的266元購買力,當年樓價是100多元一呎,即樓價四十年內只上升一倍。過去四十年所謂經濟繁榮期,其實是來自貨幣購買力下降所產生的幻象,並不真實。
1990年起日圓購買力不再下跌,有如仙履奇緣中的灰姑娘,當時鐘敲響十二下,一切打回原形。二十年過去了,她仍在癡癡地等候王子的使者拿來玻璃鞋,把她變成皇妃(但使者至今仍未出現)。令人擔心的問題是,美國這位灰姑娘是否已面對時鐘敲響十二下的命運?
高儲蓄率將遏抑需求
今年1月初SEI Advisor Network向四百四十二位金融顧問發出問卷調查,其中23%極之樂觀、62%審慎樂觀、15%悲觀,結果如何?道指由1月19日起大跌,證明85%金融顧問在今年1月初睇錯市。今天仍有不少金融顧問在宣揚「惡性通脹」;他們知不知道,2009年8月日本出現近三十八年來最大的單月通縮,2009年11月起政府第二次推出量化寬鬆政策?自1994年起至今,日本向全球提供大量資金,利率平均只有1.31厘,才令日圓滙價由79日圓跌至90日圓(貶14%),即扣除滙率後,接近毋須利息成本便可借到日圓。
日本的困境已屬舊聞,法國過去十六個月儲蓄率急升至17%的二十七年新高,法國政府財赤更達GDP 8%,如何拯救其他成員國?歐羅區國家的財赤已十分高,今年起歐洲各國進入大慳特慳期,未來歐洲人必須節衣縮食,又何來高通脹?高儲蓄率將令需求下降,如此形勢下,CPI又怎能大升?
美國情況亦差不多,截至去年9月止政府負債11.9萬億美元,其中4.3萬億美元由政府其他機構持有(例如社會保障計劃),7.5萬億美元由其他人或國家持有,即美國負債佔GDP 83%(如不計政府其他機構持有則為53%),估計到2020年政府負債將達GDP 107%(如不計政府其他機構持有為77%),處境類同今天日本政府。
美元自去年12月起止跌回升。在去年歐羅上升時,歐洲人大幅增加儲蓄率,看來今年美國人的儲蓄率亦將急升,意味今年第四季美國通縮又重臨的機會很大,小心通縮猛於虎!翻查美國立國二百六十多年,通脹(尤其惡性通脹)的日子不多,通常同戰爭有關。和平期唯一高通脹及維持最長的日子是由1966年開始到1980年,去年如沒有量化寬鬆政策,相信美國已陷入通縮期。至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通脹期,到底是大趨勢(通縮)中的小反彈,還是步入惡性通脹的開始?今年下半年將清晰。
2007年10月起美國經濟進入去槓桿化時代,估計需多年才完成。今天在美國賣出一間住宅平均需十三點九個月(較一年前多50%)。去年3月政府透過增加開支撑起的美股,今年1月19日起再次進入調整期。最近政府除宣布削減軍費支出、節省450億美元外,亦減少對原油、天然氣及煤炭企業的補助,未來十年可節省400億美元。2008年底聯儲局將美元利率降至接近零,去年3月更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但今年已無能為力矣(They can talk, but they cannot walk!)。2008年第一季開始的美國經濟衰退去年第二季結束(長達十八個月),去年第三季開始的經濟復蘇可維持多久?這次美國經濟復蘇,既不是1982年8月,甚至不是2002年10月,可能只是一次熊市中的大反彈,而這個大反彈已在今年1月19日完成,因為不少金融機構再次變成投機分子,投機風險由股東(或政府)承擔,利潤卻歸其高管所有。
新增貨幣多用作減債
如果冇去年3月開始的量化寬鬆政策,估計美股反彈期只有五至六個月;這次美股上升能保持超過十個月,動力來自政府開支大增,令過去兩年美國的貨幣基礎由8270億美元升至近期的1.93萬億美元。貨幣基礎並沒有令通脹惡化,理由是新增貨幣沒有用作增加消費,只用作減債。美國亦有些地方與日本不同,日本政府是向人民借錢增加開支,因此過去二十年日圓滙價仍可企穩;美國政府則向全球借錢,形成美元滙價自去年3月起回落。
2007年10月開始至今,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已擴大三倍,包括動用1萬億美元購入有問題資產及證券,另為11.6萬億美元貸款提供保證(估計已出現1萬億美元虧損)。若美國今年4月起真的開始退市,影響如何?大淡友麥嘉華認為,標普五百指數由去年3月到今年1月19日上升70%,見1150點後下調20%,見920點。
GMO策略師Jeremy Grantham認為,從1970年起,用GDP增長率計算,標普五百合理指數應在850點。去年大幅上升來自政府刺激經濟計劃,一旦退市,標普指數應重返850點。
標普五百200天線或短期失守
如兩位仁兄估計正確,標普五百指數200天線短期內將失守。去年年初我老曹估計美股熊市反彈短而急;至今為止道指上升超過十個月,超過1930年那次美股反彈(從1929年11月開始到1930年4月結束,共六個月;然後回落到1932年6月結束整個熊市)。這次美股反彈由去年3月開始,至今年1月19日結束,升幅65.7%。令這次美國經濟衰退是1990年代日式──即資產價格由泡沫水平回落至理性水平機會較大,因此需要極長時間完成;因為人們必須找尋新工種(因舊工種早已消失),企業必須重組重整去適應新局面,家庭則必須減少消費去清還過去欠債……上述過程所需時間十分長,導致今次美國經濟衰退有異於戰後任何一次經濟衰退,因為改變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歷史上最大債券牛市壽終
事實上,過去二十年亦曾出現類似情況,包括1987年、1994年秋季、98年夏季及2000年冬季。這一次結果如何?可能性有二:一、1981年10月開始的利率回落期(三十年期債息曾高見15.21厘)在2008年12月結束,歷史上最大的債券牛市於2009年1月壽終正寢,一旦4.74厘失守,意味長債孳息完成頭肩底,有機會高見7厘,將引發新一輪股樓回落期,即所謂「第二波」衰退由今年1月開始。二、通縮出現,令美國長債孳息在2.53厘到4.74厘之間上落,美國經濟正式陷入90年代日式衰退。
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納指升79%、標普五百指數升65%、道指升60%。但根據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向超過五千五百隻基金調查的結果,它們正面對120億美元資金淨流出(即沽出者較買入者多120億美元),尤其是今年1月基金持有人共提走34億美元;上述情況對美股後市極之不利。去年3月標普五百指數開始形成上升通道,成交額反而日漸減少;不過,今年1月19日見1150點後成交額回升,然後跌穿上升通道時成交額進一步增加,代表反彈市已於1月19日完成,跌市又再開始。
我老曹上周香港電台的新春金融節目,唔少聽眾問內地物業市場有冇泡沫成分?當然有。自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鈎後,過去四十年聯儲局便不斷製造泡沫。1989年起中國人民銀行亦加入(其他國家央行早於七、八十年代加入,1985年日本銀行更製造了戰後最大泡沫而不自知)。
不要逃避泡沫
泡沫是否如斯可怕?如你逃不過當然可怕。1971及74年我老曹經歷兩次泡沫洗禮,便發誓今後不再讓泡沫淹沒。近期的泡沫包括2000年科網股泡沫及2007年10月次按危機,如逃不過,你的一生已然改變,遑論1997年第三季開始的香港樓市泡沫爆破。不過,泡沫是否可愛?的確又幾可愛也。1971年至今,香港共經歷過七次泡沫。1971年那次,我老曹的身家由5000元變成20多萬元(上升四十多倍);1973年那次,又再次有機會由8000元變成50萬元(上升六十多倍),黃金則在十年內上升三倍。可以說,泡沫既可愛又可怕,作為投資者,不要逃避泡沫,而是利用泡沫去壯大自己。
近年金價由去年4月17日864.97美元上升至12月3日1226.56美元,下調升幅50%可見1045.76美元,2月5日見1044.85美元,呢個位十分重要,守得住仍可看好,反之可能失守1000美元,見960美元(另一50%下調幅度)。
去年銅價升幅亦十分可人……。銅乃著名的「經濟博士」(銅價的預測能力較大部分經濟博士更好)。去年銅帶頭上升,我老曹亦曾大力推介江西銅業。不過,今年1月起銅價大跌,你又信不信「銅博士」的預測能力?
目前希臘財赤達GDP 12.7%,愛爾蘭11.7%、西班牙11.4%、葡萄牙9.3%,遠超歐羅區要求的3%。與美國、日本不同,美日可透過發債支付財赤,因美元乃世界流通貨幣,日本人則本身十分有錢。歐豬國必須歐州央行增加貸款或者停止支付利息(無力履行合約),因此十分痛苦。希臘正面對削減開支壓力,但由於其為歐盟成員,不能透過貨幣貶值去刺激經濟,看來希臘有排衰,只係銀碼不大,影響有限;反而葡萄牙、西班牙的2萬億歐羅債券信用降級,影響則較大,還有意大利及愛爾蘭……。老實講,即使美國政府現在亦發現進一步出售長期債券有困難,因為國會開始立法禁止金融機構自行買賣債券。
波羅的海老虎水深火熱
去年1月歐羅M3增長率6%,今年1月已降至0.2%(去年11月同12周更出現收縮),擔心歐洲今年進入通縮期。有「波羅的海老虎」之稱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苑等,在2003年至2007年GDP增長率達12%,但2009年GDP跌幅達5%至10%,可見三國經濟已陷入水深火熱中。在2003年至2007年信貸寬鬆期,這些國家樓價、工資大幅上升,刺激了CPI,而加入歐羅區則提供了一個滙價穩定及低利率的環境。2008年起情況剛剛相反,不但樓價及工資大跌,通脹率則繼續上升,引發大量資金外流,目前情況已十分嚴峻。整個歐羅區仍有經濟實力的國家只有德國,但單憑德國一國之力能否挽狂瀾於既倒?
假設1971年沒有美元危機,則今天一盎斯黃金仍兌35美元,那今天道指應是多少點?答案是350點,較1966年1月18日1000點回落65%!1982年8月至2007年10月長達二十五年的美股大牛市,其實是建基於貨幣大貶值(美元購買力自1966年至今失去96%購買力),恒生指數今天應是666點(甚至2007年高點32000點亦應改為1067點),即1973年至今恒生指數回落62%。今天香港樓價8000元一呎,相當於1971年前的266元購買力,當年樓價是100多元一呎,即樓價四十年內只上升一倍。過去四十年所謂經濟繁榮期,其實是來自貨幣購買力下降所產生的幻象,並不真實。
1990年起日圓購買力不再下跌,有如仙履奇緣中的灰姑娘,當時鐘敲響十二下,一切打回原形。二十年過去了,她仍在癡癡地等候王子的使者拿來玻璃鞋,把她變成皇妃(但使者至今仍未出現)。令人擔心的問題是,美國這位灰姑娘是否已面對時鐘敲響十二下的命運?
高儲蓄率將遏抑需求
今年1月初SEI Advisor Network向四百四十二位金融顧問發出問卷調查,其中23%極之樂觀、62%審慎樂觀、15%悲觀,結果如何?道指由1月19日起大跌,證明85%金融顧問在今年1月初睇錯市。今天仍有不少金融顧問在宣揚「惡性通脹」;他們知不知道,2009年8月日本出現近三十八年來最大的單月通縮,2009年11月起政府第二次推出量化寬鬆政策?自1994年起至今,日本向全球提供大量資金,利率平均只有1.31厘,才令日圓滙價由79日圓跌至90日圓(貶14%),即扣除滙率後,接近毋須利息成本便可借到日圓。
日本的困境已屬舊聞,法國過去十六個月儲蓄率急升至17%的二十七年新高,法國政府財赤更達GDP 8%,如何拯救其他成員國?歐羅區國家的財赤已十分高,今年起歐洲各國進入大慳特慳期,未來歐洲人必須節衣縮食,又何來高通脹?高儲蓄率將令需求下降,如此形勢下,CPI又怎能大升?
美國情況亦差不多,截至去年9月止政府負債11.9萬億美元,其中4.3萬億美元由政府其他機構持有(例如社會保障計劃),7.5萬億美元由其他人或國家持有,即美國負債佔GDP 83%(如不計政府其他機構持有則為53%),估計到2020年政府負債將達GDP 107%(如不計政府其他機構持有為77%),處境類同今天日本政府。
美元自去年12月起止跌回升。在去年歐羅上升時,歐洲人大幅增加儲蓄率,看來今年美國人的儲蓄率亦將急升,意味今年第四季美國通縮又重臨的機會很大,小心通縮猛於虎!翻查美國立國二百六十多年,通脹(尤其惡性通脹)的日子不多,通常同戰爭有關。和平期唯一高通脹及維持最長的日子是由1966年開始到1980年,去年如沒有量化寬鬆政策,相信美國已陷入通縮期。至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通脹期,到底是大趨勢(通縮)中的小反彈,還是步入惡性通脹的開始?今年下半年將清晰。
2007年10月起美國經濟進入去槓桿化時代,估計需多年才完成。今天在美國賣出一間住宅平均需十三點九個月(較一年前多50%)。去年3月政府透過增加開支撑起的美股,今年1月19日起再次進入調整期。最近政府除宣布削減軍費支出、節省450億美元外,亦減少對原油、天然氣及煤炭企業的補助,未來十年可節省400億美元。2008年底聯儲局將美元利率降至接近零,去年3月更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但今年已無能為力矣(They can talk, but they cannot walk!)。2008年第一季開始的美國經濟衰退去年第二季結束(長達十八個月),去年第三季開始的經濟復蘇可維持多久?這次美國經濟復蘇,既不是1982年8月,甚至不是2002年10月,可能只是一次熊市中的大反彈,而這個大反彈已在今年1月19日完成,因為不少金融機構再次變成投機分子,投機風險由股東(或政府)承擔,利潤卻歸其高管所有。
新增貨幣多用作減債
如果冇去年3月開始的量化寬鬆政策,估計美股反彈期只有五至六個月;這次美股上升能保持超過十個月,動力來自政府開支大增,令過去兩年美國的貨幣基礎由8270億美元升至近期的1.93萬億美元。貨幣基礎並沒有令通脹惡化,理由是新增貨幣沒有用作增加消費,只用作減債。美國亦有些地方與日本不同,日本政府是向人民借錢增加開支,因此過去二十年日圓滙價仍可企穩;美國政府則向全球借錢,形成美元滙價自去年3月起回落。
2007年10月開始至今,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已擴大三倍,包括動用1萬億美元購入有問題資產及證券,另為11.6萬億美元貸款提供保證(估計已出現1萬億美元虧損)。若美國今年4月起真的開始退市,影響如何?大淡友麥嘉華認為,標普五百指數由去年3月到今年1月19日上升70%,見1150點後下調20%,見920點。
GMO策略師Jeremy Grantham認為,從1970年起,用GDP增長率計算,標普五百合理指數應在850點。去年大幅上升來自政府刺激經濟計劃,一旦退市,標普指數應重返850點。
標普五百200天線或短期失守
如兩位仁兄估計正確,標普五百指數200天線短期內將失守。去年年初我老曹估計美股熊市反彈短而急;至今為止道指上升超過十個月,超過1930年那次美股反彈(從1929年11月開始到1930年4月結束,共六個月;然後回落到1932年6月結束整個熊市)。這次美股反彈由去年3月開始,至今年1月19日結束,升幅65.7%。令這次美國經濟衰退是1990年代日式──即資產價格由泡沫水平回落至理性水平機會較大,因此需要極長時間完成;因為人們必須找尋新工種(因舊工種早已消失),企業必須重組重整去適應新局面,家庭則必須減少消費去清還過去欠債……上述過程所需時間十分長,導致今次美國經濟衰退有異於戰後任何一次經濟衰退,因為改變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Teachings from an investment legend – Bernard Baruch
Courtesy Charles Kirk (The Kirk Report), I have just been reminded of the rich legacy of Bernard Baruch’s investment wisdom.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in New York in 1889, Baruch worked as an office boy in a linen business and later in Wall Street broking houses. Over the years he amassed a fortune as a stock market speculator, in addition to being an advisor to Woodrow Wilson and Franklin Roosevelt.
Baruch was recognized as one of Wall Street’s financial leaders and his teachings are as valuable today as decades ago. These are well documented in his book Baruch: My Own Story (1957) in which, among others, he said: “I have heard many men talk intelligently, even brilliantly, about something – only to see them proven powerless when it comes to acting on what they believe.”
I am grateful to Charles Kirk for having taken the trouble of summarizing Baruch’s pertinent words of wisdom – sage advice that we can all do with to guide us to corr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 reported verbatim in the paragraphs below.
• Baruch started out as most traders do – i.e. losing lots of money because he lacked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discipline. “You have to lose money in order to better yourself.”
• Real success in the market takes time and money. Unfortunately “most people view the market as the place where the miracle of great and quick riches can be performed with little effort”.
• Overtrading and holding too many positions in his early years caused Baruch to go broke many times before he developed the discipline to succeed.
• A successful speculator is “a man who observes the future and acts before it occurs”. Acting swiftly in the market is important.
• After losing money as a result of the recommendation of others, Baruch focused on the facts. “One must search through a maze of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details to get to the significant facts … Then he must be able to operate coldly, clearly, and skilfully on the basis of those facts.” The challenge for the successful speculator is “how to disentangle the cold hard facts from the rather warm feelings of the people dealing with the facts.” Moreover, “if you get all the facts, your judgment can be right; if you don’t get all the facts, it can’t be right”.
• Be honest with yourself and expect to be wrong as many times as you are right. “If a speculator is correct half of the time, he is hitting a good average. Even being right 3 or 4 times out of 10 should yield a person a fortune if he has the sense to cut his losses quickly on the ventures where he is wrong.” Cutting losses quickl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rule.
• Don’t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thinking. “During my eighty-seven years I have witnessed a whole succession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But none of them has done away with the need for character in the individual or the ability to think.”
• If your stocks are keeping you awake a night worrying about them, you should sell them to a “sleeping point”.
• The way to truly succeed in the market is to devote oneself full-time to the task. “Because of the extreme challenge, one must commit full attention to it.” Market speculation is “no different than trying to be a successful doctor or lawyer … you simply must devote yourself full-time to the study of your craft”.
• Through experience, Baruch learned the golden rule - never take stock tips from others. Self-reliance and “doing one’s own thinking” are a must.
• Baruch found it best to keep silent about his positions and trades and he believed it was “best to trade alone”. When he retired from A.A. Housman & Company and went on his own, Baruch did so because he thought it was best to trade independently and remain focus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reatest profits. “Most of the successful people I’ve known are the ones who do more listening than talking.”
• According to Baruch, the stock market does not determine the health of the economy but “rather reflects it”.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is is an important skill.
• Baruch would often trade both sides of the market – long and short. “Having flexibilit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 About risk, he said: There is no investment which does not involve some risk and is not something of a gamble.” Moreover, “what we can try to do perhaps is to com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reduce the element of risk in whatever we undertake”.
• Baruch did not believe in diversification, but that it was “better to have a few stocks and to watch them carefully”.
• Having a “good supply of cash on hand at all times in reserve is import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market declines and major crashes.
• He believed that traders should focus on one thing at a time. He thought no one could be an expert at too many things. He liked to focus on “one thing at a time, perfect it, and do it well”.
• Baruch believed the two main mistakes that contributed to his early losses were the same mistakes most investors make, namely 1) “They know too little about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earnings, prospects, and possibility for future growth” and 2) “They tend to trade beyond their financial capital capacity”.
• Baruch was a fundamentalist versus technical focused investor. In essence he required strong real assets of the company (cash and properties), that the company produced or performed something that is needed and valued, and that it had good management.
• “Successful speculation requires staying on top of changes in industries and companies that either create new industries or improve on existing industries. The majority of your profits will come from these two … The shrewdest traders throughout history all adapted the skill of reactionary change, as the market constantly presents new and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 What drives stock prices is human reactions. Ironically, the key to successful speculation is to remove our decisions from our emotions. “Without control over your emotions, there is very little chance for profitable success in the stock market.”
• Baruch often described the market as a thermometer 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s the fever. “The market does not cause economic cycles but merely reflects them and the judgments of what traders believe business and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 He believed no one could sell at the top and buy at the bottom (both for stocks and the market itself). “Don’t try to buy at the bottom and sell at the top. It can’t be done except by liars.” That said, Baruch said that through all of his time and research, he would develop a “feel” for when it was time to reduce positions. “I made my money by selling too soon.” While he didn’t have sell rules per se, he developed more of a sense that one gets when one trades for many years and follows the market with intense study.
• “It is much harder to sell stocks correctly than to buy them correctly.” Because of the emotional aspect of trading, if a “stock went up, the average investor would hold because he wants more gains – he’s exhibiting greed. If the stock declines, he also holds on and hopes the stock will come back so he can at least sell and break even - he’s hoping against hope”. Baruch worked hard to avoid these emotions by recognizing mistakes early and taking immediate action to own up to his mistakes quickly.
• Baruch believed that you had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decisions. “Do not blame anybody for your mistakes and failures.” In addition, he blamed most of his losses on the failure of judgment and taking time to think. “Whatever failures I have known, whatever errors I have committed, whatever follies I have witnessed in private and public life have been the consequence of action without thought.”
•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what the market is currently doing as opposed to following what one might personally think the market should do.” As he said, “Every man has a right to his opinion, but no man has a right to be wrong in his facts.”
• Knowing your biases and weaknesses is important. “Only as you do know yourself can your brain serve you as a sharp and efficient tool. Know your own failings, passions and prejudices so you can separate them from what you see.”
• Baruch was highly regarded and well-respected, but he frequently practised humility and understood the challenges of the market. He is often credited with the say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ock market is to make fools of as many men as possible”.
• Taking time away from the market is necessary. He took many vacations and used the downtime to “reflect on past transactions”. For Baruch, this time away was important so he could have the peace of mind and concentration to reflect and improve his abilities. He devoted lots of hours and effort to examining past trades to find out why he lost money
Baruch was recognized as one of Wall Street’s financial leaders and his teachings are as valuable today as decades ago. These are well documented in his book Baruch: My Own Story (1957) in which, among others, he said: “I have heard many men talk intelligently, even brilliantly, about something – only to see them proven powerless when it comes to acting on what they believe.”
I am grateful to Charles Kirk for having taken the trouble of summarizing Baruch’s pertinent words of wisdom – sage advice that we can all do with to guide us to corr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 reported verbatim in the paragraphs below.
• Baruch started out as most traders do – i.e. losing lots of money because he lacked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discipline. “You have to lose money in order to better yourself.”
• Real success in the market takes time and money. Unfortunately “most people view the market as the place where the miracle of great and quick riches can be performed with little effort”.
• Overtrading and holding too many positions in his early years caused Baruch to go broke many times before he developed the discipline to succeed.
• A successful speculator is “a man who observes the future and acts before it occurs”. Acting swiftly in the market is important.
• After losing money as a result of the recommendation of others, Baruch focused on the facts. “One must search through a maze of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details to get to the significant facts … Then he must be able to operate coldly, clearly, and skilfully on the basis of those facts.” The challenge for the successful speculator is “how to disentangle the cold hard facts from the rather warm feelings of the people dealing with the facts.” Moreover, “if you get all the facts, your judgment can be right; if you don’t get all the facts, it can’t be right”.
• Be honest with yourself and expect to be wrong as many times as you are right. “If a speculator is correct half of the time, he is hitting a good average. Even being right 3 or 4 times out of 10 should yield a person a fortune if he has the sense to cut his losses quickly on the ventures where he is wrong.” Cutting losses quickl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rule.
• Don’t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thinking. “During my eighty-seven years I have witnessed a whole succession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But none of them has done away with the need for character in the individual or the ability to think.”
• If your stocks are keeping you awake a night worrying about them, you should sell them to a “sleeping point”.
• The way to truly succeed in the market is to devote oneself full-time to the task. “Because of the extreme challenge, one must commit full attention to it.” Market speculation is “no different than trying to be a successful doctor or lawyer … you simply must devote yourself full-time to the study of your craft”.
• Through experience, Baruch learned the golden rule - never take stock tips from others. Self-reliance and “doing one’s own thinking” are a must.
• Baruch found it best to keep silent about his positions and trades and he believed it was “best to trade alone”. When he retired from A.A. Housman & Company and went on his own, Baruch did so because he thought it was best to trade independently and remain focus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reatest profits. “Most of the successful people I’ve known are the ones who do more listening than talking.”
• According to Baruch, the stock market does not determine the health of the economy but “rather reflects it”.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is is an important skill.
• Baruch would often trade both sides of the market – long and short. “Having flexibilit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 About risk, he said: There is no investment which does not involve some risk and is not something of a gamble.” Moreover, “what we can try to do perhaps is to com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reduce the element of risk in whatever we undertake”.
• Baruch did not believe in diversification, but that it was “better to have a few stocks and to watch them carefully”.
• Having a “good supply of cash on hand at all times in reserve is import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market declines and major crashes.
• He believed that traders should focus on one thing at a time. He thought no one could be an expert at too many things. He liked to focus on “one thing at a time, perfect it, and do it well”.
• Baruch believed the two main mistakes that contributed to his early losses were the same mistakes most investors make, namely 1) “They know too little about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earnings, prospects, and possibility for future growth” and 2) “They tend to trade beyond their financial capital capacity”.
• Baruch was a fundamentalist versus technical focused investor. In essence he required strong real assets of the company (cash and properties), that the company produced or performed something that is needed and valued, and that it had good management.
• “Successful speculation requires staying on top of changes in industries and companies that either create new industries or improve on existing industries. The majority of your profits will come from these two … The shrewdest traders throughout history all adapted the skill of reactionary change, as the market constantly presents new and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 What drives stock prices is human reactions. Ironically, the key to successful speculation is to remove our decisions from our emotions. “Without control over your emotions, there is very little chance for profitable success in the stock market.”
• Baruch often described the market as a thermometer 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s the fever. “The market does not cause economic cycles but merely reflects them and the judgments of what traders believe business and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 He believed no one could sell at the top and buy at the bottom (both for stocks and the market itself). “Don’t try to buy at the bottom and sell at the top. It can’t be done except by liars.” That said, Baruch said that through all of his time and research, he would develop a “feel” for when it was time to reduce positions. “I made my money by selling too soon.” While he didn’t have sell rules per se, he developed more of a sense that one gets when one trades for many years and follows the market with intense study.
• “It is much harder to sell stocks correctly than to buy them correctly.” Because of the emotional aspect of trading, if a “stock went up, the average investor would hold because he wants more gains – he’s exhibiting greed. If the stock declines, he also holds on and hopes the stock will come back so he can at least sell and break even - he’s hoping against hope”. Baruch worked hard to avoid these emotions by recognizing mistakes early and taking immediate action to own up to his mistakes quickly.
• Baruch believed that you had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decisions. “Do not blame anybody for your mistakes and failures.” In addition, he blamed most of his losses on the failure of judgment and taking time to think. “Whatever failures I have known, whatever errors I have committed, whatever follies I have witnessed in private and public life have been the consequence of action without thought.”
•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what the market is currently doing as opposed to following what one might personally think the market should do.” As he said, “Every man has a right to his opinion, but no man has a right to be wrong in his facts.”
• Knowing your biases and weaknesses is important. “Only as you do know yourself can your brain serve you as a sharp and efficient tool. Know your own failings, passions and prejudices so you can separate them from what you see.”
• Baruch was highly regarded and well-respected, but he frequently practised humility and understood the challenges of the market. He is often credited with the say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ock market is to make fools of as many men as possible”.
• Taking time away from the market is necessary. He took many vacations and used the downtime to “reflect on past transactions”. For Baruch, this time away was important so he could have the peace of mind and concentration to reflect and improve his abilities. He devoted lots of hours and effort to examining past trades to find out why he lost money
Bernard Baruch
Bernard Mannes Baruch (August 19, 1870 – June 20, 1965) was an American financier, stock-market speculator, statesman, and political consultant. After his success in business, he devoted his time toward advising Democratic U.S. Presidents Woodrow Wilson and Franklin D. Roosevelt on economic matters.
Early life, education, and career
Bernard Baruch was born in Camden, South Carolina to Simon and Belle Baruch. He was the second of four sons. His father Dr. Simon Baruch (1840–1921) was a German immigrant of Jewish ethnicity who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855. He became a surgeon on the staff of Confederate general Robert E. Lee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a pioneer in physical therapy. His mother's Sephardic Jewish ancestors came to New York as early as the 1690s and were in the shipping business. In 1881 the family moved to New York City, and Bernard Baruch graduated from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eight years later. He eventually became a broker and then a partner in A. A. Housman and Company. With his earnings and commissions he bought a seat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for $18,000 ($425000 in today's dollars). There he amassed a fortune before the age of thirty via speculation in the sugar market. In 1903 he had his own brokerage firm and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The Lone Wolf on Wall Street" because of his refusal to join any financial house. By 1910, he had become one of Wall Street's best known financiers. Baruch College (part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was named after him as well as a residential building on the Stony Brook University campus.
Presidential Adviser: First World War
During World War I he advised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on national defense, during which time he became the chairman of the War Industries Board. (His stenographer was the then-unknown teenager Billy Rose). Baruch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urning American industry to full-scale war production. At the war's conclusion, he was seen with President Wilson at the Versailles Peace Conference. He never competed for elective office. He supported numerous Democratic congressmen with $1000 annual campaign donations, and became a popular figure on Capitol Hill. Every election season he would contribute from $100 to $1000 to numerous Democratic candidates.
During President Roosevelt's "New Deal" program, Baruch was a member of the "Brain Trust" and helped form the 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 (NRA).
Other Accomplishments
Baruch was instrumental in starting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long with the Rockefellers, Morgans, and Warburgs.
Presidential Adviser: Second World War
Baruch argued that in modern warfare there was little use for free enterprise. He said Washington should control all aspects of the economy and that both business and unions should be subservient to the nation's security interest. Furthermore, price controls were essential to prevent inflation and to maximize military power per dollar. He wanted labor to be organized to facilitate optimum production. Baruch believed labor should be cajoled, coerced, and controlled as necessary: a central government agency would orchestrate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He supported what was known as a "work or fight" bill. Baruch advocated the creation of a permanent superagency similar to his old Industries Board. His theory enhanced the role of civilian businessmen and industrialists in determining what was needed and who would produce it. Baruch's ideas were largely adopted, with James Byrnes appointed to carry them out. During the war Baruch remained a trusted advisor and confidant of President Roosevelt, and the President spent an entire month as a guest at Baruch's South Carolina estate, in 1944.
In 1946 he was appointed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UNAEC) by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As a member of the newly created UNAEC, Baruch suggested the elimin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ntrols, inspections, and punishment for violations.
On Friday, June 14, 1946, Baruch - widely seen by many scientists and some members of Truman's administration as unqualified for the task - presented his Baruch Plan,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Acheson-Lilienthal plan, to the UNAEC, which proposed international control of then-new atomic energy.
The Soviet Union rejected Baruch's proposal as unfair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U.S. already had nuclear weapons, instead proposing that the U.S. eliminate its nuclear weapons before a system of controls and inspections was implemented. A stalemate ensued.
Park bench statesman
Baruch was well-known, and often walked or sat in Washington D.C's Lafayette Park and in New York City's Central Park. It was not uncommon for him to discuss government affairs with other people while sitting on a park bench: he became known for this.
In 1960, on his ninetieth birthday, a commemorative park bench in Lafayette Park across from the White House was dedicated to him. He continued to advise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until his death on Sunday, June 20, 1965, in New York City, at the age of ninety-four.
Trivia
Baruch's faith helped him make his fortune. During his Wall Street days, Baruch sold short, to the limit of his resources, a stock he believed to be overvalued. He expected a quick profit on the next business day, believing the directors would not declare the regular dividend since the company could not afford it. He knew, however, that if the directors bluffed and declared a dividend, the stock could rise, and he would have to cover instantly or lose everything. The day before the dividend declaration day, his mother reminded him that the next day was the Jewish holiday Yom Kippur, and he had promised to maintain the solemnity of the annual occasion and "keep" the holiday holy. Keeping his promise, Baruch ignored the multiple phone calls and telegrams from his friends who urged him to take his profit and cover. After Yom Kippur had passed, he read the telegrams and learned that, indeed, the dividend had passed. Rather than rising as a result, however, the stock had fallen precipitiously.
Keeping his promise, he had become a millionaire.
In his teenage and college years, Baruch was quite good at sports, especially baseball and there was the possibility of his playing baseball professionally. But during a game for City College, he suffered an ear injury that impaired his hearing, taking away any possibility of playing in the majors
His winter residence was his 17,500 acres (71 km2) Hobcaw Barony on the coast of South Carolina, which he purchased between 1905 and 1910. At Hobcaw House he was host to such world leaders as Winston Churchill. Other guests included General Pershing and Edith Bolling Wilson wife of Woodrow Wilson.
Early life, education, and career
Bernard Baruch was born in Camden, South Carolina to Simon and Belle Baruch. He was the second of four sons. His father Dr. Simon Baruch (1840–1921) was a German immigrant of Jewish ethnicity who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855. He became a surgeon on the staff of Confederate general Robert E. Lee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a pioneer in physical therapy. His mother's Sephardic Jewish ancestors came to New York as early as the 1690s and were in the shipping business. In 1881 the family moved to New York City, and Bernard Baruch graduated from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eight years later. He eventually became a broker and then a partner in A. A. Housman and Company. With his earnings and commissions he bought a seat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for $18,000 ($425000 in today's dollars). There he amassed a fortune before the age of thirty via speculation in the sugar market. In 1903 he had his own brokerage firm and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The Lone Wolf on Wall Street" because of his refusal to join any financial house. By 1910, he had become one of Wall Street's best known financiers. Baruch College (part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was named after him as well as a residential building on the Stony Brook University campus.
Presidential Adviser: First World War
During World War I he advised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on national defense, during which time he became the chairman of the War Industries Board. (His stenographer was the then-unknown teenager Billy Rose). Baruch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urning American industry to full-scale war production. At the war's conclusion, he was seen with President Wilson at the Versailles Peace Conference. He never competed for elective office. He supported numerous Democratic congressmen with $1000 annual campaign donations, and became a popular figure on Capitol Hill. Every election season he would contribute from $100 to $1000 to numerous Democratic candidates.
During President Roosevelt's "New Deal" program, Baruch was a member of the "Brain Trust" and helped form the 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 (NRA).
Other Accomplishments
Baruch was instrumental in starting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long with the Rockefellers, Morgans, and Warburgs.
Presidential Adviser: Second World War
Baruch argued that in modern warfare there was little use for free enterprise. He said Washington should control all aspects of the economy and that both business and unions should be subservient to the nation's security interest. Furthermore, price controls were essential to prevent inflation and to maximize military power per dollar. He wanted labor to be organized to facilitate optimum production. Baruch believed labor should be cajoled, coerced, and controlled as necessary: a central government agency would orchestrate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He supported what was known as a "work or fight" bill. Baruch advocated the creation of a permanent superagency similar to his old Industries Board. His theory enhanced the role of civilian businessmen and industrialists in determining what was needed and who would produce it. Baruch's ideas were largely adopted, with James Byrnes appointed to carry them out. During the war Baruch remained a trusted advisor and confidant of President Roosevelt, and the President spent an entire month as a guest at Baruch's South Carolina estate, in 1944.
In 1946 he was appointed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UNAEC) by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As a member of the newly created UNAEC, Baruch suggested the elimin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ntrols, inspections, and punishment for violations.
On Friday, June 14, 1946, Baruch - widely seen by many scientists and some members of Truman's administration as unqualified for the task - presented his Baruch Plan,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Acheson-Lilienthal plan, to the UNAEC, which proposed international control of then-new atomic energy.
The Soviet Union rejected Baruch's proposal as unfair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U.S. already had nuclear weapons, instead proposing that the U.S. eliminate its nuclear weapons before a system of controls and inspections was implemented. A stalemate ensued.
Park bench statesman
Baruch was well-known, and often walked or sat in Washington D.C's Lafayette Park and in New York City's Central Park. It was not uncommon for him to discuss government affairs with other people while sitting on a park bench: he became known for this.
In 1960, on his ninetieth birthday, a commemorative park bench in Lafayette Park across from the White House was dedicated to him. He continued to advise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until his death on Sunday, June 20, 1965, in New York City, at the age of ninety-four.
Trivia
Baruch's faith helped him make his fortune. During his Wall Street days, Baruch sold short, to the limit of his resources, a stock he believed to be overvalued. He expected a quick profit on the next business day, believing the directors would not declare the regular dividend since the company could not afford it. He knew, however, that if the directors bluffed and declared a dividend, the stock could rise, and he would have to cover instantly or lose everything. The day before the dividend declaration day, his mother reminded him that the next day was the Jewish holiday Yom Kippur, and he had promised to maintain the solemnity of the annual occasion and "keep" the holiday holy. Keeping his promise, Baruch ignored the multiple phone calls and telegrams from his friends who urged him to take his profit and cover. After Yom Kippur had passed, he read the telegrams and learned that, indeed, the dividend had passed. Rather than rising as a result, however, the stock had fallen precipitiously.
Keeping his promise, he had become a millionaire.
In his teenage and college years, Baruch was quite good at sports, especially baseball and there was the possibility of his playing baseball professionally. But during a game for City College, he suffered an ear injury that impaired his hearing, taking away any possibility of playing in the majors
His winter residence was his 17,500 acres (71 km2) Hobcaw Barony on the coast of South Carolina, which he purchased between 1905 and 1910. At Hobcaw House he was host to such world leaders as Winston Churchill. Other guests included General Pershing and Edith Bolling Wilson wife of Woodrow Wilson.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Paul Krugman:The heart of the eurozone crisis is in Spain
Most press coverage of the eurozone troubles has focused on Greece, which is understandable: Greece is up against the wall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anyone else. But the Greek economy is also very small; in economic terms the heart of the crisis is in Spain, which is much bigger. And as I’ve tried to point out in a number of posts, Spain’s troubles are not, despite what you may have read, the result of fiscal irresponsibility. Instead, they reflect “asymmetric shocks” within the eurozone, which were always known to be a problem, but have turned out to be an even worse problem than the euroskeptics feared.
So I thought it might be useful to lay out, in a handful of pictures, how Spain got into its current state. (All of the data come from the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There’s a kind of classic simplicity about the story — it’s almost like a textbook example. Unfortunately, millions of people are suffering the consequences.
The story begins with the Spanish real estate bubble. In Spain, as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our own, real estate prices soared after 2000. This brought massive inflows of capital; within Europe, Germany moved into hug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while Spain and other peripheral countries moved into huge deficit:
These big capital inflows produced a classic transfer problem: they raised demand for Spanish goods and services, leading to substantially higher inflation in Spain than in Germany and other surplus countries. Here’s a comparison of GDP deflators (remember, both countries are on the euro, so the divergence reflects a rise in Spain’s relative prices):
But then the bubble burst, leaving Spain with much reduced domestic demand — and highly uncompetitive within the euro area thanks to the rise in its prices and labor costs. If Spain had had its own currency, that currency might have appreciated during the real estate boom, then depreciated when the boom was over. Since it didn’t and doesn’t, however, Spain now seems doomed to suffer years of grinding deflation and high unemployment.
Where are budget deficits in all this? Spain’s budget situation looked very good during the boom years. It is running huge deficits now, but that’s a consequence, not a cause, of the crisis: revenue has plunged, and the government has spent some money trying to alleviate unemployment. Here’s the picture:
So, whose fault is all this? Nobody’s, in one sense. In another sense, Europe’s policy elit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it pushed hard for the single currency, brushing off warnings that exactly this sort of thing might happen (although, as I said, even euroskeptics never imagined it would be this bad).
Am I calling, then, for breakup of the euro. No: the costs of undoing the thing would be immense and hugely disruptive. I think Europe is now stuck with this creation, and needs to mov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oward the kind of fiscal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that would make it more workable.
So I thought it might be useful to lay out, in a handful of pictures, how Spain got into its current state. (All of the data come from the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There’s a kind of classic simplicity about the story — it’s almost like a textbook example. Unfortunately, millions of people are suffering the consequences.
The story begins with the Spanish real estate bubble. In Spain, as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our own, real estate prices soared after 2000. This brought massive inflows of capital; within Europe, Germany moved into hug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while Spain and other peripheral countries moved into huge deficit:
These big capital inflows produced a classic transfer problem: they raised demand for Spanish goods and services, leading to substantially higher inflation in Spain than in Germany and other surplus countries. Here’s a comparison of GDP deflators (remember, both countries are on the euro, so the divergence reflects a rise in Spain’s relative prices):
But then the bubble burst, leaving Spain with much reduced domestic demand — and highly uncompetitive within the euro area thanks to the rise in its prices and labor costs. If Spain had had its own currency, that currency might have appreciated during the real estate boom, then depreciated when the boom was over. Since it didn’t and doesn’t, however, Spain now seems doomed to suffer years of grinding deflation and high unemployment.
Where are budget deficits in all this? Spain’s budget situation looked very good during the boom years. It is running huge deficits now, but that’s a consequence, not a cause, of the crisis: revenue has plunged, and the government has spent some money trying to alleviate unemployment. Here’s the picture:
So, whose fault is all this? Nobody’s, in one sense. In another sense, Europe’s policy elit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it pushed hard for the single currency, brushing off warnings that exactly this sort of thing might happen (although, as I said, even euroskeptics never imagined it would be this bad).
Am I calling, then, for breakup of the euro. No: the costs of undoing the thing would be immense and hugely disruptive. I think Europe is now stuck with this creation, and needs to mov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oward the kind of fiscal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that would make it more workable.
谢国忠:人民币乌云压城
来自美国的升值压力将比以往更为沉重。中国不该只是防守,及早采取建设性的举措,方可避免摩擦的扩大.
在首份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对政策方向做了显著调整——至少字面上看是如此。奥巴马表示,将全力以赴增加就业机会,五年内实现出口翻番即是手段之一。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施,那么,美国很可能会与中国扩大出口的策略发生冲突。这场可能以中国的汇率政策为“风暴眼”的交锋,或将在今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爆发。
美国调整政策方向
奥巴马政策转折的触发点,是民主党在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席位争夺战中的失利。这一选举结果对于民主党来说影响重大。在100个参议院席位中,民主党占有60个。由于共和党一直不愿与奥巴马总统合作,他推行任何一项实质性政策,就需要民主党保住这60个席位。
毫无疑问,民主党在马萨诸塞的失利,是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一次抗议。选民们希望借此发出信息,即他们认为美国正沿着错误的道路前行,而奥巴马政府并没有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在奥巴马执政的第一年,政府一直纠缠于救助华尔街金融机构和医疗改革这类问题。华尔街救助计划非常不得人心,而医疗改革方案的推进,却选择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政府延续了小布什时期的政策,即维持现行体系。而作为一届全新的政府,奥巴马政府并非必须如此。自然,为了挽救经济,政府不能让金融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是,该如何行动是个问题。政府可以在金融体系整体受挫后,再对其实施国有化。这样,就可以建立起
一个新的金融体系,脱离制造泡沫的旧制。然而,全盘拯救现有的金融体系,奥巴马政府给其金融改革制造了一个敌人。怎么能指望那些受益于现有制度缺陷的人,去修正这些缺陷呢?
在以往的金融危机中,造成泡沫的“大人物”纷纷被检控,并被送进监狱。美国民众期望,此次金融危机后,那些人物也应“示众”。但是,总统反而与他们共进大餐,低声下气地求他们支持金融改革计划。美国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不过是一场闹剧。如果奥巴马政府不愿意做出改变,他们会投票给那些愿意的人。
除了救助金融体系,奥巴马政府将剩余的精力花在医疗改革上。奥巴马政府在其最初的医改方案中,打算同时解决医疗费用和覆盖范围两个问题。但是,由于对削减医疗费用的反对不断增强,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最终,这演变为扩大覆盖范围和增加医保费用。增加的费用将通过提高中产阶级的税收来弥补。医保改革加剧了社会分化,成为引发中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因由。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失业率不断上升,却成了奥巴马政府议程中的第三项内容。华尔街已经恢复了元气,从接受政府救助变为重发巨额奖金,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但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如果加上未充分就业者,失业率将超过17%。纳税人的钱让华尔街重新开起了派对,他们自己却在苦苦寻觅工作机会,这怎能不让人气愤?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补选,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表达愤怒之情。
奥巴马政府正在进行重大政策调整。医改已经变成次要问题,创造就业机会才是正道。如果奥巴马政府无法尽快改善就业状况,到11月美国中期选举时,民主党的席位有可能大幅减少。
奥巴马脱困之道
奥巴马的困境是,华盛顿的政治构架不会让其任何实质性措施获得通过。这并不新鲜。参议院的投票规则意味着,执政党的政策想获得通过,必须得到反对党的支持。而反对党只愿意支持自己倡导的法案。
因为政府不能管得太多,美联储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以应对当前的经济问题。不过,美联储惟一的办法就是印钞票。这是美联储总体上倾向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尽管美国经济很容易出现通胀。过去20年,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压低了通胀水平。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并未显现。现在,这两个因素都出现了逆转,通胀即将到来,这将限制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不用太久,美联储就可能不得不加息。2012年,尽管美国经济仍然疲弱,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达到5%。
当美联储被通胀捆住了手脚,而美国政府又陷入两党相互掣肘的局面,美国惟一的政策选择就是扩大出口。如果美国经济重新开始增长,赤字可能再次增加。国际贸易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可能仍是负值。由于没有推动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美国必须改变外部环境,让贸易拉动经济增长。
美元贬值是美国扩大出口的一个选择。但是,当美联储开始紧缩货币政策时,美元并不会下跌。因为贬值并不是出路,美国可能靠贸易政策来增加出口。中国是最明显的目标,人民币实质上钉住美元的做法,很可能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在危机中,尽管美联储将利率降到零,人民币钉住美元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使美元不至于完全崩溃。现在,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已得到恢复,美联储开始准备提高利率。人民币和美元挂钩,对于维持美元稳定性已不那么重要,实际上,这一做法可能使美元过于坚挺,而美国并不希望看到这一情况。让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现在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施压,始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最近,美国为轮胎、家禽、钢管等行业设立了一系列保护性关税。当失业问题关系到奥巴马政府的前途时,它至少要做些事给人看。已实施的保护性措施仅涉及几十亿美元的贸易额,相对于从中国的进口只是很小一部分。这不足以明显降低美国的失业率。但是,这有助于改善政府的公众形象。奥巴马政府很可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强化贸易保护主义举措。
美国的贸易政策今后可能会从改善政府形象的工具,变为刺激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由于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这是减少美国失业的惟一办法。
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让美国出口翻番的目标并不会自然实现。过去五年,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三分之一。而信贷泡沫破裂后,全球经济疲弱很多。即使今后五年美国的出口能够增加三分之一,离奥巴马的目标仍有6000亿美元的差距。若要缩小这一差距,中国是显而易见的目标。美国将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并向消费驱动的经济转型。
更沉重的压力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和今天相似的困难。它逼迫日本将日元升值1倍。为了减轻日元升值的负面效果,日本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日本泡沫破裂后,美国经济转型完成,开始了新的增长,这轮上升周期随着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告一段落。
美国很可能故伎重演,政策重点将是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倍。由于中国出口部门利润率已经很低,汇率大幅升值对中国经济将造成巨大影响。中国很可能选择像日本当年一样的货币政策。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不小,房地产股的过高估值,很可能早已超过中国GDP总量,并高于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时期的水平,但仍远低于当年日本的水平。日本房地产泡沫达到顶峰时,房地产股票的估值是GDP的3倍。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还有翻番或放大3倍的可能。
当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它已经是一个高收入国家。中国目前仍是中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如果如此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出现在中国,当它破灭时,中国很可能经历像日本过去20年一样的停滞,并且是在低收入水平上。中国承受不了这样的灾难,这会使中国永久地坠入低收入国家的陷阱。
但是,拒绝建设性地回应美国的压力也不明智。如果难以从中国的增长中受益,美国没有理由持续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今年美国或会有更多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国会很可能通过一项议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30%,就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30%的惩罚性关税。
中国现在应该积极应对,采取能使中美经济均受益的举措。首先,随着中国的比较优势由廉价劳动力变为廉价资本,中国可以向美国公司开放资本市场。这可以减少中国国内泡沫的压力,同时给美国经济以必要协助。这在美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显得极为重要。这也可以使中国的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能够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中获益。
因此我认为,筹划中的上海国际板市场应尽早推出。最先上市的,应该是那些在中国的美国公司,譬如宝洁、可口可乐、百事、星巴克、通用汽车等。
第二,中国应该降低一些进口商品的关税,以使美国经济受益。譬如,中国是世界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进行生产。
但是,中国的关税和税收体系,对于想要把生产放到中国的跨国公司仍是巨大的阻碍。如果看不到美国对中国大规模的汽车出口,美国工会就不会支持与中国的贸易。如果中国开放汽车市场,美国工会对待中国的态度也有可能转变。这将减少奥巴马政府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动力。
第三,美国的农业部门对美国政坛影响巨大。中国对美农产品开放市场,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当然,这会对中国自身的农业部门造成压力。更多的财政支持可以抵消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归根到底,中国的农业问题源自过低的劳动力与土地之比。城市化是其出路所在。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中国将可加快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汇率政策必将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现在已是乌云压城。来自美国的升值压力将比以往更为沉重。除非中国能够妥善处理,否则,两败俱伤的贸易战将不可避免。中国此次不该只是防守,及早采取建设性的举措,方可避免摩擦的扩大。
在首份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对政策方向做了显著调整——至少字面上看是如此。奥巴马表示,将全力以赴增加就业机会,五年内实现出口翻番即是手段之一。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施,那么,美国很可能会与中国扩大出口的策略发生冲突。这场可能以中国的汇率政策为“风暴眼”的交锋,或将在今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爆发。
美国调整政策方向
奥巴马政策转折的触发点,是民主党在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席位争夺战中的失利。这一选举结果对于民主党来说影响重大。在100个参议院席位中,民主党占有60个。由于共和党一直不愿与奥巴马总统合作,他推行任何一项实质性政策,就需要民主党保住这60个席位。
毫无疑问,民主党在马萨诸塞的失利,是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一次抗议。选民们希望借此发出信息,即他们认为美国正沿着错误的道路前行,而奥巴马政府并没有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在奥巴马执政的第一年,政府一直纠缠于救助华尔街金融机构和医疗改革这类问题。华尔街救助计划非常不得人心,而医疗改革方案的推进,却选择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政府延续了小布什时期的政策,即维持现行体系。而作为一届全新的政府,奥巴马政府并非必须如此。自然,为了挽救经济,政府不能让金融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是,该如何行动是个问题。政府可以在金融体系整体受挫后,再对其实施国有化。这样,就可以建立起
一个新的金融体系,脱离制造泡沫的旧制。然而,全盘拯救现有的金融体系,奥巴马政府给其金融改革制造了一个敌人。怎么能指望那些受益于现有制度缺陷的人,去修正这些缺陷呢?
在以往的金融危机中,造成泡沫的“大人物”纷纷被检控,并被送进监狱。美国民众期望,此次金融危机后,那些人物也应“示众”。但是,总统反而与他们共进大餐,低声下气地求他们支持金融改革计划。美国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不过是一场闹剧。如果奥巴马政府不愿意做出改变,他们会投票给那些愿意的人。
除了救助金融体系,奥巴马政府将剩余的精力花在医疗改革上。奥巴马政府在其最初的医改方案中,打算同时解决医疗费用和覆盖范围两个问题。但是,由于对削减医疗费用的反对不断增强,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最终,这演变为扩大覆盖范围和增加医保费用。增加的费用将通过提高中产阶级的税收来弥补。医保改革加剧了社会分化,成为引发中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因由。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失业率不断上升,却成了奥巴马政府议程中的第三项内容。华尔街已经恢复了元气,从接受政府救助变为重发巨额奖金,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但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如果加上未充分就业者,失业率将超过17%。纳税人的钱让华尔街重新开起了派对,他们自己却在苦苦寻觅工作机会,这怎能不让人气愤?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补选,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表达愤怒之情。
奥巴马政府正在进行重大政策调整。医改已经变成次要问题,创造就业机会才是正道。如果奥巴马政府无法尽快改善就业状况,到11月美国中期选举时,民主党的席位有可能大幅减少。
奥巴马脱困之道
奥巴马的困境是,华盛顿的政治构架不会让其任何实质性措施获得通过。这并不新鲜。参议院的投票规则意味着,执政党的政策想获得通过,必须得到反对党的支持。而反对党只愿意支持自己倡导的法案。
因为政府不能管得太多,美联储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以应对当前的经济问题。不过,美联储惟一的办法就是印钞票。这是美联储总体上倾向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尽管美国经济很容易出现通胀。过去20年,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压低了通胀水平。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并未显现。现在,这两个因素都出现了逆转,通胀即将到来,这将限制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不用太久,美联储就可能不得不加息。2012年,尽管美国经济仍然疲弱,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达到5%。
当美联储被通胀捆住了手脚,而美国政府又陷入两党相互掣肘的局面,美国惟一的政策选择就是扩大出口。如果美国经济重新开始增长,赤字可能再次增加。国际贸易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可能仍是负值。由于没有推动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美国必须改变外部环境,让贸易拉动经济增长。
美元贬值是美国扩大出口的一个选择。但是,当美联储开始紧缩货币政策时,美元并不会下跌。因为贬值并不是出路,美国可能靠贸易政策来增加出口。中国是最明显的目标,人民币实质上钉住美元的做法,很可能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在危机中,尽管美联储将利率降到零,人民币钉住美元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使美元不至于完全崩溃。现在,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已得到恢复,美联储开始准备提高利率。人民币和美元挂钩,对于维持美元稳定性已不那么重要,实际上,这一做法可能使美元过于坚挺,而美国并不希望看到这一情况。让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现在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施压,始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最近,美国为轮胎、家禽、钢管等行业设立了一系列保护性关税。当失业问题关系到奥巴马政府的前途时,它至少要做些事给人看。已实施的保护性措施仅涉及几十亿美元的贸易额,相对于从中国的进口只是很小一部分。这不足以明显降低美国的失业率。但是,这有助于改善政府的公众形象。奥巴马政府很可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强化贸易保护主义举措。
美国的贸易政策今后可能会从改善政府形象的工具,变为刺激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由于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这是减少美国失业的惟一办法。
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让美国出口翻番的目标并不会自然实现。过去五年,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三分之一。而信贷泡沫破裂后,全球经济疲弱很多。即使今后五年美国的出口能够增加三分之一,离奥巴马的目标仍有6000亿美元的差距。若要缩小这一差距,中国是显而易见的目标。美国将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并向消费驱动的经济转型。
更沉重的压力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和今天相似的困难。它逼迫日本将日元升值1倍。为了减轻日元升值的负面效果,日本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日本泡沫破裂后,美国经济转型完成,开始了新的增长,这轮上升周期随着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告一段落。
美国很可能故伎重演,政策重点将是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倍。由于中国出口部门利润率已经很低,汇率大幅升值对中国经济将造成巨大影响。中国很可能选择像日本当年一样的货币政策。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不小,房地产股的过高估值,很可能早已超过中国GDP总量,并高于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时期的水平,但仍远低于当年日本的水平。日本房地产泡沫达到顶峰时,房地产股票的估值是GDP的3倍。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还有翻番或放大3倍的可能。
当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它已经是一个高收入国家。中国目前仍是中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如果如此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出现在中国,当它破灭时,中国很可能经历像日本过去20年一样的停滞,并且是在低收入水平上。中国承受不了这样的灾难,这会使中国永久地坠入低收入国家的陷阱。
但是,拒绝建设性地回应美国的压力也不明智。如果难以从中国的增长中受益,美国没有理由持续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今年美国或会有更多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国会很可能通过一项议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30%,就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30%的惩罚性关税。
中国现在应该积极应对,采取能使中美经济均受益的举措。首先,随着中国的比较优势由廉价劳动力变为廉价资本,中国可以向美国公司开放资本市场。这可以减少中国国内泡沫的压力,同时给美国经济以必要协助。这在美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显得极为重要。这也可以使中国的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能够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中获益。
因此我认为,筹划中的上海国际板市场应尽早推出。最先上市的,应该是那些在中国的美国公司,譬如宝洁、可口可乐、百事、星巴克、通用汽车等。
第二,中国应该降低一些进口商品的关税,以使美国经济受益。譬如,中国是世界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进行生产。
但是,中国的关税和税收体系,对于想要把生产放到中国的跨国公司仍是巨大的阻碍。如果看不到美国对中国大规模的汽车出口,美国工会就不会支持与中国的贸易。如果中国开放汽车市场,美国工会对待中国的态度也有可能转变。这将减少奥巴马政府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动力。
第三,美国的农业部门对美国政坛影响巨大。中国对美农产品开放市场,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当然,这会对中国自身的农业部门造成压力。更多的财政支持可以抵消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归根到底,中国的农业问题源自过低的劳动力与土地之比。城市化是其出路所在。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中国将可加快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汇率政策必将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现在已是乌云压城。来自美国的升值压力将比以往更为沉重。除非中国能够妥善处理,否则,两败俱伤的贸易战将不可避免。中国此次不该只是防守,及早采取建设性的举措,方可避免摩擦的扩大。
: What Do Rising Sovereign Credit Default Swaps Mean?
Rolfe Winkler argues that - in the short-run - the PIIGS countries (Portugal,
Ireland, Italy, Greece and Spain) will slash their budgets and get bailed out by the EU.
Simon Johnson thinks that the weakening Euro caused by the PIIGS' woes will hurt American exports (weaker Euro equals stronger dollar), and could lead to problems for leading global banks.
Other commentators feart hat the PIIGS' crisis has as much potential as a financial "contagion" as the subprime meltdown and the failure of Lehman.
But for the long-term view, we need a little more perspective.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economic historians - Harvard professor Niall Ferguson - says:
The economists are ill qualified to analyse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since they lack the overview of historians such as himself.
"There are economic professor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who think they are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but they don't have any historical knowledge. I have never believed that markets are self correcting. No historian could."
Ferguson warns of huge government debts threatening the solvency of entire nations:
"The idea that countries don't go bust is a joke... The debt trap may be about to spring ... for countries that have created large stimulus packag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ir economies."
But whether or not large nations actually go bankrupt, one thing is clear . . . Larry Summers, Ben Bernanke, Tim Geithner and their foreign counterparts have failed.
As I notedin December 2008:
BIS [the 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 the "Central Banks'Central Bank points out in a new report that the bank rescue pack ages have transferred significant risks onto government balance sheet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widening of sovereign credit default swaps:
The scope and magnitude of the bank rescue packages also meant that significant risks had been transferred onto government balance sheets. This was particularly apparent in the market for CDS referencing sovereigns involved either in large individual bank rescues or in broad-based support packages for the financial sector,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such CDS were thinly traded prior to the announced rescue packages, spreads widened suddenly on increased demand for credit
protection, while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sector spreads tightened.
In other words, by assuming huge portions of the risk from banks trading in toxic derivatives, and by spending trillions that they don't have, central banks have put their countries at risk from default.
Nothing has changed. As former chief Merrill Lynch economist David Rosenberg writesthis week:
First the governments bail out the banks who were (are) basically insolvent. Then these governments, especially in Europe, see their balance sheets explode and face escalating concerns over sovereign default. The IMF now predicts that the government debt-to-GDP ratio in the G20 nations will explode to 118% by 2014 from pre-crisis levels of around 80%.
Now, the ball is put back onto the banks because many have exposure to the areas of Europe that are facing substantial fiscal problems right now. According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U.K. banks have $193 billion of exposure to Ireland. German banks have the same amount of exposure and an additional $240 billion to Spain. Many international bond mutual funds also have sizeable exposure to sovereign debt of Portugal, Ireland, Greece and Spain as well. Contagion risks are back. Stay defensive and expect to see heightened volatility.
In a nutshell, toxic assets have basically been swept under the rug in the hopes that we will outgrow the problem. Leverage ratios across every level of society are still reaching unprecedented levels as the public sector sacrifices the
sanctity of its balance sheet in its quest to stabilize the dubious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household and banking sector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Whatever bad assets have been resolved have almost entirely been placed on the books of governments and central banks, which now have their own particular set of risks, as we have witnessed very recently in places like Dubai, Mexico, and Greece, not to
mention at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level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simply have not seen a reduction in the percentage of properties with mortgages that are “under water”, hence the FDIC has identified 7% of banking sector assets ($850 billion) that
are in “trouble”, so how can it possibly be t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anywhere close to some stable equilibrium?
When accurately measured, including the shadow inventory from bank foreclosures, there is still nearly two year’s worth of unsold housing inven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mmercial vacancy rates are poised to reach unprecedented highs, and this excess supply is bound to unleash another round of price deflation and debt defaults this year. The balance sheets of governments are rapidly in decline across a broad continuum, and it is particularly questionable as to whether Europe is in sound enough financial shape to weather another banking-related storm.
The global economy is set to cool off. Not only is China and India warding off inflation with credit tightening measures but most of the fiscal and monetary stimulus thrust in the U.S.A. and Canada is behind us as well. And, the fiscal tourniquet is about to be applied in many parts of Europe, especially the PIIGS (referring to Portugal, Ireland, Italy, Greece and Spain — these countries account for a nontrivial 37% of Eurozone GDP). Greece’s GDP has already contracted by 3.0% YoY, as of Q4, and is expected to contract 1.1% in 2010 and 0.3% in 2011 as a 13%
deficit-to-GDP ratio is sliced from 13% to 3% (assuming this fiscal goal can be achieved politically). Portugal has a 9.2% deficit-to-GDP ratio that is in need of repair and Spain has a deficit ratio that is even worse, at 11.4% of GDP.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even if the fiscally-challenged countries of Europe do not end up defaulting, or leaving the Union, the reality is that they will have to take draconian measures to meet their financial obligations. Devaluation was the answer in the past in Greece but it cannot rely on that quick fix this time around without leaving EMU and if it did, then that could make it even harder to service its Euro-denominated debts — at least not without a restructuring. And, if Greece did attempt at a debt restructuring, rest assured that Italy, Spain, Portugal and Ireland would be next — we are talking about a combined $2 trillion of potential sovereign debt
restructuring that would more than triple the $600 billion direct cost of the Lehman bankruptcy.
This poses a hurdle over global growth prospects at a time when Asia will feel the pinch from the credit-tightening moves in China and India. And heightened risk premia will also exert a dampening global dynamic of their own in terms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by businesses and households alike. The intense sovereign risk concerns are not limited to Europe either. In the U.S.A. we saw CDS spreads widen out to their highest levels since the equity markets were coming off their lows last April.
According to the FT, the Markit iTrax SivX [sic] index of CDS on 15 western European sovereign credits rose above 100bps on Friday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Ireland, Italy, Greece and Spain) will slash their budgets and get bailed out by the EU.
Simon Johnson thinks that the weakening Euro caused by the PIIGS' woes will hurt American exports (weaker Euro equals stronger dollar), and could lead to problems for leading global banks.
Other commentators feart hat the PIIGS' crisis has as much potential as a financial "contagion" as the subprime meltdown and the failure of Lehman.
But for the long-term view, we need a little more perspective.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economic historians - Harvard professor Niall Ferguson - says:
The economists are ill qualified to analyse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since they lack the overview of historians such as himself.
"There are economic professor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who think they are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but they don't have any historical knowledge. I have never believed that markets are self correcting. No historian could."
Ferguson warns of huge government debts threatening the solvency of entire nations:
"The idea that countries don't go bust is a joke... The debt trap may be about to spring ... for countries that have created large stimulus packag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ir economies."
But whether or not large nations actually go bankrupt, one thing is clear . . . Larry Summers, Ben Bernanke, Tim Geithner and their foreign counterparts have failed.
As I notedin December 2008:
BIS [the 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 the "Central Banks'Central Bank points out in a new report that the bank rescue pack ages have transferred significant risks onto government balance sheet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widening of sovereign credit default swaps:
The scope and magnitude of the bank rescue packages also meant that significant risks had been transferred onto government balance sheets. This was particularly apparent in the market for CDS referencing sovereigns involved either in large individual bank rescues or in broad-based support packages for the financial sector,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such CDS were thinly traded prior to the announced rescue packages, spreads widened suddenly on increased demand for credit
protection, while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sector spreads tightened.
In other words, by assuming huge portions of the risk from banks trading in toxic derivatives, and by spending trillions that they don't have, central banks have put their countries at risk from default.
Nothing has changed. As former chief Merrill Lynch economist David Rosenberg writesthis week:
First the governments bail out the banks who were (are) basically insolvent. Then these governments, especially in Europe, see their balance sheets explode and face escalating concerns over sovereign default. The IMF now predicts that the government debt-to-GDP ratio in the G20 nations will explode to 118% by 2014 from pre-crisis levels of around 80%.
Now, the ball is put back onto the banks because many have exposure to the areas of Europe that are facing substantial fiscal problems right now. According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U.K. banks have $193 billion of exposure to Ireland. German banks have the same amount of exposure and an additional $240 billion to Spain. Many international bond mutual funds also have sizeable exposure to sovereign debt of Portugal, Ireland, Greece and Spain as well. Contagion risks are back. Stay defensive and expect to see heightened volatility.
In a nutshell, toxic assets have basically been swept under the rug in the hopes that we will outgrow the problem. Leverage ratios across every level of society are still reaching unprecedented levels as the public sector sacrifices the
sanctity of its balance sheet in its quest to stabilize the dubious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household and banking sector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Whatever bad assets have been resolved have almost entirely been placed on the books of governments and central banks, which now have their own particular set of risks, as we have witnessed very recently in places like Dubai, Mexico, and Greece, not to
mention at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level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simply have not seen a reduction in the percentage of properties with mortgages that are “under water”, hence the FDIC has identified 7% of banking sector assets ($850 billion) that
are in “trouble”, so how can it possibly be t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anywhere close to some stable equilibrium?
When accurately measured, including the shadow inventory from bank foreclosures, there is still nearly two year’s worth of unsold housing inven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mmercial vacancy rates are poised to reach unprecedented highs, and this excess supply is bound to unleash another round of price deflation and debt defaults this year. The balance sheets of governments are rapidly in decline across a broad continuum, and it is particularly questionable as to whether Europe is in sound enough financial shape to weather another banking-related storm.
The global economy is set to cool off. Not only is China and India warding off inflation with credit tightening measures but most of the fiscal and monetary stimulus thrust in the U.S.A. and Canada is behind us as well. And, the fiscal tourniquet is about to be applied in many parts of Europe, especially the PIIGS (referring to Portugal, Ireland, Italy, Greece and Spain — these countries account for a nontrivial 37% of Eurozone GDP). Greece’s GDP has already contracted by 3.0% YoY, as of Q4, and is expected to contract 1.1% in 2010 and 0.3% in 2011 as a 13%
deficit-to-GDP ratio is sliced from 13% to 3% (assuming this fiscal goal can be achieved politically). Portugal has a 9.2% deficit-to-GDP ratio that is in need of repair and Spain has a deficit ratio that is even worse, at 11.4% of GDP.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even if the fiscally-challenged countries of Europe do not end up defaulting, or leaving the Union, the reality is that they will have to take draconian measures to meet their financial obligations. Devaluation was the answer in the past in Greece but it cannot rely on that quick fix this time around without leaving EMU and if it did, then that could make it even harder to service its Euro-denominated debts — at least not without a restructuring. And, if Greece did attempt at a debt restructuring, rest assured that Italy, Spain, Portugal and Ireland would be next — we are talking about a combined $2 trillion of potential sovereign debt
restructuring that would more than triple the $600 billion direct cost of the Lehman bankruptcy.
This poses a hurdle over global growth prospects at a time when Asia will feel the pinch from the credit-tightening moves in China and India. And heightened risk premia will also exert a dampening global dynamic of their own in terms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by businesses and households alike. The intense sovereign risk concerns are not limited to Europe either. In the U.S.A. we saw CDS spreads widen out to their highest levels since the equity markets were coming off their lows last April.
According to the FT, the Markit iTrax SivX [sic] index of CDS on 15 western European sovereign credits rose above 100bps on Friday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Tuesday, February 9, 2010
巴菲特选股的第三条戒律是:不懂不选
我们对身边的一些女孩非常熟悉,却并不代表我们对她们十分了解,能不能成为终身伴侣,还要多方面深入了解。只是熟悉是不够的,你还要多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女孩的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一些上市公司非常熟悉,但并代表对这些公司十分了解。值不值得投资,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巴菲特从小到大,喝了52年可口可乐,在经过详细分析、确定有把握之后,才决定大规模投资。只是熟悉是不够的,你还要多了解,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公司的业务和财务,从而能够确定公司股票的价值。对于你不懂的公司,坚决不要选,哪怕这家公司股票再赚钱,这并不是你有把握赚到的钱。
巴菲特正是坚持不懂不选的戒律,才避开了1999年网络股泡沫引起的股市暴跌。
我们很多人喜欢用中国移动的广告表示自己的自信:“我能。”而巴菲特在选股时,经常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不能。”
在1998年股市正处于对高科技尤其是网络公司股票的狂热中,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些股东问巴菲特,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于科技公司。
巴菲特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的公司,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时,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优秀专家,第100位、第1 000位、第10 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巴菲特的这种观点得到了查理·芒格的响应。他说:“我们没有涉及高科技企业,是因为我们缺乏涉及这个领域的能力。我们买进低价传统行业股票的优势在于我们很了解它们,而其他股票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宁愿与那些我们了解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为什么要在那些我们没有优势而只有劣势的领域进行竞争游戏,而不在我们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施展本领呢?”
巴菲特并不因为自己不懂很多行业而沮丧,他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只投资那些自己真正懂的公司。“我们应该再次说明,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对于许许多多行业,我和查理并没有特别的资本分配技巧。举个例子,每当评估专利、制造工艺、地区前景时,我们就一筹莫展。如果说我们具备某种优势的话,那么优势应该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我们是在能力圈之内并运作良好,而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力圈的边界。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公司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是固守于我们所能理解的行业。如果我们偏离这些行业,我们一定是不小心走神了,而绝不会是因为我们急躁不安而用幻想代替了理智。幸运的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伯克希尔公司总是会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巴菲特的原则是不懂不选。对一个公司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正的懂呢?
巴菲特要收购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过来与巴菲特进行交谈,巴菲特问了一些问题,让这个总经理大吃一惊:巴菲特比我对自己的公司还要了解。
有一次巴菲特在参加会议时,遇到一个保险行业的专家,他在业内相当有名气,是个权威。这位专家对巴菲特发表了一通他对保险行业的看法。巴菲特听了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位专家一听,说:“我再也不在巴菲特先生面前高谈阔论了,他比我对保险行业的了解深刻得多。”他后来才明白,巴菲特管理着好几家保险公司,有着比他更多的实际经验。
巴菲特在分析公司追求的目标时,会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了解上市公司。
“我会让自己沉浸于想象之中:如果我刚刚继承了这家公司,而且它将是我们家庭永远持有的唯一财产,那么,我将如何管理这家公司?我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我需要担心什么?谁是我的竞争对手?谁是我的客户?我将走出办公室与客户谈话。我会从这些谈话中发现,我这家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如果你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你可能会比管理层更深刻了解这家公司。”①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深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呢?
由于报道水门事件而声名大振的鲍伯·伍德沃德有一次问巴菲特应该如何分析股票,巴菲特是这样回答他的,投资分析就像如何写出一篇新闻报道一样。巴菲特告诉他想象一下他被分派写一篇关于他自己就职的《华盛顿邮报》的深度报道文章。他为此要询问很多问题,挖掘出很多事实,他会深入了解这家传媒企业,投资分析就是这样。
我把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归纳为三种:一是多读,二是多问,三是多摸。
多读:年报自有黄金屋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是:多读。
有个记者采访巴菲特时问:“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什么?”
巴菲特说:“我的工作是阅读。”
巴菲特读的东西主要是什么呢?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阅读最多的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我阅读我所关注的公司年报,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这些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材料。”
“你应该找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年报,以及最近5~10年间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章,深入钻研,让你自己沉浸于其中。”
巴菲特就是这样读年报的。他在1988年决定投资可口可乐之前,阅读了可口可乐自1896年以来的所有年报,也就是说他阅读了可口可乐过去92年的所有年报。巴菲特一直保持着阅读公司年报的爱好。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股票行情机,但档案室里有188个抽屉里装满了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的阅读量非常惊人。他大脑里储存着美国270 000家上市公司几十年来数量令人难以置信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而且他不断输入这些公司最新公布的年报信息。2007年10月,巴菲特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接受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独家专访时,记者问:“道听途说您一年看1万多份年报,真的吗?”巴菲特说:“读年报像其他人读报纸一样,每年我都读成千上万份,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不过像中石油,我读了2002年4月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美元给中石油,我仅仅根据我读的年报,而没有见过管理层,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但是它的年报非常通俗易懂,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年报都是上市公司提供的,那么这些年报上的公开信息都是真实、完整、齐全的吗?巴菲特重视阅读年报,但从不轻易相信年报:“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
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冰山大部分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从数量上看,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重要信息是不公开的。从质量上看,披露出来的信息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详细描述所有的事实,有很多东西年报中是不说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市公司的年报等公开披露信息中说的只是上市公司一家之言,我们不能偏信,我们必须还得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
多问:闲聊聊出大牛股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上市公司的第二种方法是:多聊。
巴菲特并不是一个只坐在办公室里阅读资料的书呆子,相反,他与各行各业的人士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也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经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当我读完公司的这些材料之后,会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
巴菲特会直接找人面对面进行交谈,但更多的时间是打电话。打电话又方便,又省时省钱。打电话是巴菲特除了阅读之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会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然后我就坐下来阅读资料。接下来我会打电话聊上几个小时。下班后我回到家里继续阅读。晚上我还会打些电话。”
事实上,专业投资人员总是不停地给公司打电话,业余投资者却很少这样做。他们可能以为自己只是小股民,上市公司都是大公司,自己打过去也没人理的,最多不过是应付一下。其实,如果投资者想了解关于上市公司的一些具体问题,就可以给董事会秘书或证券部打电话,公司年报上有电话,你在股票软件上按一下F10也能在公司概况上找到联系电话。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开、公正、公平“三公”原则,小投资者打电话和基金经理打电话得到的消息,往往并没有太大差别。
打电话非常重要,重要得可能你都想象不到。有个小故事: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允许他们三个人每人提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三倍,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奔驰汽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电话联系有多重要,电话可以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接触到最近的地方、最相关的人士、最新的信息,让你的选股决策建立在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上。
多摸:实地调查找真相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第三个方法是:多摸。
有些投资者为了省事,就买了一些软件,或买一些信息系统,这样一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很多整理好的新闻报道、研究报告,就知道市场的最新消息。似乎有了互联网和电话,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是,只是阅读有关书面资料,只听别人说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描述性的东西,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相,而只能是一部分真相。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次旅游之前,看了一些相关的文字介绍,或者听别人描述得多么多么好,可是自己到那里一看,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觉得根本没有人家描述得那样好,只有少数情况下才会遇到好得出乎意料的景点。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只是看看,还是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班牙历史上有一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有一天他宣布要公开选拔一个大法官。有3个人报名参加选拔。一个是皇室贵族,一个是追随国王征战多年的武士,一个是普通的教师。国王把这3个人带到王宫后院,那里有一个小湖,湖面上远处漂浮着几个葫芦。国王问那个贵族:“湖面上有几个葫芦啊?”贵族走到湖边,仔细数了数:“国王,一共有8个。”国王没有说什么。国王转过身来,又问武士:“湖面上有几个葫芦啊?”武士甚至根本没向湖边走近一步,就说:“国王,我看到的也是8个。”国王还是没有说什么。国王转过身来,最后又问教师:“湖面上有几个葫芦啊?”教师并没有回答,而是走到湖边,脱下鞋子,游到湖里,把葫芦拿起来,一个个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举起手来,大声对国王说:“报告国王陛下,一共只有4个葫芦!它们都是从中间切开的一半。”
国王说:“你才是我需要的大法官。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应该寻找证据证明: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都是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的不一定是看到的。想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只是多读、多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到实地去调研,我称之为“多摸”,像那个教师一样,真正用手去摸一摸,用多种手段找出事实的真相。
2007年10月,巴菲特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接受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独家专访时,记者问:“巴菲特先生,您认为投资以前实地调研是必需的吗?”
巴菲特说:“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
有一次,巴菲特要购买斯图德贝克公司(Studebaker Corp.)的股票。在购买之前,他就去这家公司进行拜访。这家公司生产一种汽油添加剂STP。巴菲特想问问他们生产的汽油添加剂产量是多少,销售收入是多少。但是这家公司不论巴菲特怎么问都不告诉他。巴菲特想了很多办法,都打听不到。
后来巴菲特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就去这家公司旁边的火车站,每天都去,从早上8点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
他去火车站干什么呢?数这家火车站一共来了多少油罐车。因为斯图德贝克公司生产汽油添加剂的原料都是油罐车从外面运过来的,只要数一数来了多少趟油罐车,就能估算出来这家公司用掉了多少原料,从而进一步推断出这家公司产量是多少,再一算销售价格,就可以推断出这家公司销售收入是多少。
巴菲特说他就这样每天蹲在火车站数油罐车,一直数了大半个月。巴菲特发现,来的油罐车越来越多,一天比一天多。巴菲特最终判断,这家公司的产量在增长,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也在增长。于是他就大量地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结果大赚了一笔。
正像古诗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了解真相,就需要行动,去实地调研,去看看公司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实地调研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关键信息。调研并不是走马观花、大概看看,而是要深入下去,摸一摸这家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怎么样。你应该到公司的工厂里看看生产运转得怎么样,开工率高不高,工人效率高不高,情绪高不高,待遇好不好。你应该到上市公司的分店里去看看它的产品销售得怎么样,看看顾客多不多。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自费去上市公司总部参观拜访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尤其是这家公司总部就在你家附近时更是如此。如果离得很远,你不妨借度假之际,顺便做一次投资参观拜访,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从而让自己在这家公司的股票上大赚一笔,这足以支付你度假的费用。
其实调研上市公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复杂,并不是非得经常到上市公司总部去。巴菲特最主要的调研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根本不用花钱也不用另外花时间的机会,很容易进行关于上市公司的实地调查。事实上,到超市、大型百货商场购物时,留心一下你关注的上市公司商品,这会让你找到许多大牛股。
你知道吗,巴菲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利用平时的一切机会进行调研。巴菲特的早期合伙投资者之一,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欧文·冯斯特说:“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从机器里倒出来的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巴菲特每次出去吃饭、购物,掏出钱包刷信用卡付账之后,并不马上离开。他会在收款机后面站上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他在看什么呢?他在看这些来付款的顾客们用的是什么卡,是美国运通卡,还是维萨卡、万事达卡?他会大概算算美国运通卡占了多大比例。
巴菲特正是通过这种平时生活中的大量调研,后来抓住了美国运通的投资良机,在这只股票上赚了70多亿美元。
只有实地调查才能让投资人知道那些只有公司的内部员工才知道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是从公司年度报告或其他公开披露信息中根本无法了解的,但这些情况对于判断公司的价值却有可能是非常关键的。
以上就是巴菲特告诉我们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三个方法:多读、多问、多摸。
通过这三个方法,你对一家公司的熟悉、了解程度能够达到比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深入的水平,这样你才是真正了解、真正懂得了这家上市公司。在如此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提下,选股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出现大错呢?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也太麻烦了。有句话说得好,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我把这句话换成“股票投资版”,那就是:辛辛苦苦,买放心股票;舒舒服服,买风险股票。这正是巴菲特知己知彼的第三个原则“不懂不投”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投资那些我们并不太懂的公司股票,而我们最大的收益往往来自于投资那些我们真正懂的公司股票。
巴菲特告诉我们,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真正了解你自己,同时真正了解你选定的上市公司,严格遵守三条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
这三条选股戒律从反面体现了知己知彼原则,意思是不知己、不知彼就不要选。这三个选股戒律的共同点是自制,巴菲特正是依靠高度的自制力,把自己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很小但成功率最高的能力圈内。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成功学书籍中最强调的是要自信,自信,更加自信,而投资上大获成功的巴菲特却一再强调要自制,自制,更加自制。巴菲特说:“我们认为,在投资中保持克制是最明智之举。”
我们中国的孙子兵法《九变篇》强调为将者要自制:“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翻译为“股票投资版”就是:股有所不投,钱有所不赚。
你不懂的股票不属于你能力圈范围,这些股票再牛、再赚钱,但不属于该赚的钱,你不必眼红,也不必自责,你只要盯紧你懂的公司股票,赚自己能够赚到的钱就行了。
尽管有时购买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股票的人们也可能会撞大运,碰上一只大牛股赚了许多,但是本来有十拿九稳的机会不投,为什么非得去冒险投资十拿九不稳的股票呢?如果你是一位象棋高手,为什么非要和别人赌乒乓球谁打得好呢?
巴菲特最欣赏的是IBM的托马斯·J·沃森爵士的态度:“我并非天才,只是在某些方面我比较聪明。我的成功在于我只专注于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正如中国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所说的“要把最简单的事做到最好”。所谓最简单的事就是你能做好的事。巴菲特告诉我们:“只投资于你熟悉、你了解的公司,反而会赚得更多。胡乱投资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公司,往往只会亏得更多。”“自制”正是这一章中巴菲特告诉我们知己知彼原则的核心:想在人生道路上不犯大错、确保成功的人,一定要自制。那些没有能力进行股票投资的人,一定要自制:不能不选。想要在股票投资上不犯大错、确保成功的人,一定要自制:不熟不选,不懂不选。
我们今天一再强调的巴菲特三大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最后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自制,自制,再自制。
在这一章,我们把巴菲特选股的能力圈总结为三大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把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开发上市公司的方法归纳为多看、多听、多摸。那么是不是只要自己熟悉了解的公司就可以投资了呢?巴菲特所说的超级明星股还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和把握公司业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请看下一章《一流业务》。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一些上市公司非常熟悉,但并代表对这些公司十分了解。值不值得投资,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巴菲特从小到大,喝了52年可口可乐,在经过详细分析、确定有把握之后,才决定大规模投资。只是熟悉是不够的,你还要多了解,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公司的业务和财务,从而能够确定公司股票的价值。对于你不懂的公司,坚决不要选,哪怕这家公司股票再赚钱,这并不是你有把握赚到的钱。
巴菲特正是坚持不懂不选的戒律,才避开了1999年网络股泡沫引起的股市暴跌。
我们很多人喜欢用中国移动的广告表示自己的自信:“我能。”而巴菲特在选股时,经常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不能。”
在1998年股市正处于对高科技尤其是网络公司股票的狂热中,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些股东问巴菲特,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于科技公司。
巴菲特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的公司,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时,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优秀专家,第100位、第1 000位、第10 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巴菲特的这种观点得到了查理·芒格的响应。他说:“我们没有涉及高科技企业,是因为我们缺乏涉及这个领域的能力。我们买进低价传统行业股票的优势在于我们很了解它们,而其他股票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宁愿与那些我们了解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为什么要在那些我们没有优势而只有劣势的领域进行竞争游戏,而不在我们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施展本领呢?”
巴菲特并不因为自己不懂很多行业而沮丧,他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只投资那些自己真正懂的公司。“我们应该再次说明,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对于许许多多行业,我和查理并没有特别的资本分配技巧。举个例子,每当评估专利、制造工艺、地区前景时,我们就一筹莫展。如果说我们具备某种优势的话,那么优势应该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我们是在能力圈之内并运作良好,而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力圈的边界。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公司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是固守于我们所能理解的行业。如果我们偏离这些行业,我们一定是不小心走神了,而绝不会是因为我们急躁不安而用幻想代替了理智。幸运的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伯克希尔公司总是会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巴菲特的原则是不懂不选。对一个公司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正的懂呢?
巴菲特要收购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过来与巴菲特进行交谈,巴菲特问了一些问题,让这个总经理大吃一惊:巴菲特比我对自己的公司还要了解。
有一次巴菲特在参加会议时,遇到一个保险行业的专家,他在业内相当有名气,是个权威。这位专家对巴菲特发表了一通他对保险行业的看法。巴菲特听了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位专家一听,说:“我再也不在巴菲特先生面前高谈阔论了,他比我对保险行业的了解深刻得多。”他后来才明白,巴菲特管理着好几家保险公司,有着比他更多的实际经验。
巴菲特在分析公司追求的目标时,会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了解上市公司。
“我会让自己沉浸于想象之中:如果我刚刚继承了这家公司,而且它将是我们家庭永远持有的唯一财产,那么,我将如何管理这家公司?我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我需要担心什么?谁是我的竞争对手?谁是我的客户?我将走出办公室与客户谈话。我会从这些谈话中发现,我这家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如果你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你可能会比管理层更深刻了解这家公司。”①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深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呢?
由于报道水门事件而声名大振的鲍伯·伍德沃德有一次问巴菲特应该如何分析股票,巴菲特是这样回答他的,投资分析就像如何写出一篇新闻报道一样。巴菲特告诉他想象一下他被分派写一篇关于他自己就职的《华盛顿邮报》的深度报道文章。他为此要询问很多问题,挖掘出很多事实,他会深入了解这家传媒企业,投资分析就是这样。
我把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归纳为三种:一是多读,二是多问,三是多摸。
多读:年报自有黄金屋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是:多读。
有个记者采访巴菲特时问:“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什么?”
巴菲特说:“我的工作是阅读。”
巴菲特读的东西主要是什么呢?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阅读最多的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我阅读我所关注的公司年报,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这些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材料。”
“你应该找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年报,以及最近5~10年间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章,深入钻研,让你自己沉浸于其中。”
巴菲特就是这样读年报的。他在1988年决定投资可口可乐之前,阅读了可口可乐自1896年以来的所有年报,也就是说他阅读了可口可乐过去92年的所有年报。巴菲特一直保持着阅读公司年报的爱好。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股票行情机,但档案室里有188个抽屉里装满了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的阅读量非常惊人。他大脑里储存着美国270 000家上市公司几十年来数量令人难以置信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而且他不断输入这些公司最新公布的年报信息。2007年10月,巴菲特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接受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独家专访时,记者问:“道听途说您一年看1万多份年报,真的吗?”巴菲特说:“读年报像其他人读报纸一样,每年我都读成千上万份,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不过像中石油,我读了2002年4月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美元给中石油,我仅仅根据我读的年报,而没有见过管理层,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但是它的年报非常通俗易懂,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年报都是上市公司提供的,那么这些年报上的公开信息都是真实、完整、齐全的吗?巴菲特重视阅读年报,但从不轻易相信年报:“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
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冰山大部分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从数量上看,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重要信息是不公开的。从质量上看,披露出来的信息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详细描述所有的事实,有很多东西年报中是不说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市公司的年报等公开披露信息中说的只是上市公司一家之言,我们不能偏信,我们必须还得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
多问:闲聊聊出大牛股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上市公司的第二种方法是:多聊。
巴菲特并不是一个只坐在办公室里阅读资料的书呆子,相反,他与各行各业的人士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也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经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当我读完公司的这些材料之后,会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
巴菲特会直接找人面对面进行交谈,但更多的时间是打电话。打电话又方便,又省时省钱。打电话是巴菲特除了阅读之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会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然后我就坐下来阅读资料。接下来我会打电话聊上几个小时。下班后我回到家里继续阅读。晚上我还会打些电话。”
事实上,专业投资人员总是不停地给公司打电话,业余投资者却很少这样做。他们可能以为自己只是小股民,上市公司都是大公司,自己打过去也没人理的,最多不过是应付一下。其实,如果投资者想了解关于上市公司的一些具体问题,就可以给董事会秘书或证券部打电话,公司年报上有电话,你在股票软件上按一下F10也能在公司概况上找到联系电话。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开、公正、公平“三公”原则,小投资者打电话和基金经理打电话得到的消息,往往并没有太大差别。
打电话非常重要,重要得可能你都想象不到。有个小故事: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允许他们三个人每人提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三倍,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奔驰汽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电话联系有多重要,电话可以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接触到最近的地方、最相关的人士、最新的信息,让你的选股决策建立在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上。
多摸:实地调查找真相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第三个方法是:多摸。
有些投资者为了省事,就买了一些软件,或买一些信息系统,这样一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很多整理好的新闻报道、研究报告,就知道市场的最新消息。似乎有了互联网和电话,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是,只是阅读有关书面资料,只听别人说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描述性的东西,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相,而只能是一部分真相。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次旅游之前,看了一些相关的文字介绍,或者听别人描述得多么多么好,可是自己到那里一看,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觉得根本没有人家描述得那样好,只有少数情况下才会遇到好得出乎意料的景点。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只是看看,还是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班牙历史上有一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有一天他宣布要公开选拔一个大法官。有3个人报名参加选拔。一个是皇室贵族,一个是追随国王征战多年的武士,一个是普通的教师。国王把这3个人带到王宫后院,那里有一个小湖,湖面上远处漂浮着几个葫芦。国王问那个贵族:“湖面上有几个葫芦啊?”贵族走到湖边,仔细数了数:“国王,一共有8个。”国王没有说什么。国王转过身来,又问武士:“湖面上有几个葫芦啊?”武士甚至根本没向湖边走近一步,就说:“国王,我看到的也是8个。”国王还是没有说什么。国王转过身来,最后又问教师:“湖面上有几个葫芦啊?”教师并没有回答,而是走到湖边,脱下鞋子,游到湖里,把葫芦拿起来,一个个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举起手来,大声对国王说:“报告国王陛下,一共只有4个葫芦!它们都是从中间切开的一半。”
国王说:“你才是我需要的大法官。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应该寻找证据证明: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都是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的不一定是看到的。想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只是多读、多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到实地去调研,我称之为“多摸”,像那个教师一样,真正用手去摸一摸,用多种手段找出事实的真相。
2007年10月,巴菲特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接受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独家专访时,记者问:“巴菲特先生,您认为投资以前实地调研是必需的吗?”
巴菲特说:“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
有一次,巴菲特要购买斯图德贝克公司(Studebaker Corp.)的股票。在购买之前,他就去这家公司进行拜访。这家公司生产一种汽油添加剂STP。巴菲特想问问他们生产的汽油添加剂产量是多少,销售收入是多少。但是这家公司不论巴菲特怎么问都不告诉他。巴菲特想了很多办法,都打听不到。
后来巴菲特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就去这家公司旁边的火车站,每天都去,从早上8点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
他去火车站干什么呢?数这家火车站一共来了多少油罐车。因为斯图德贝克公司生产汽油添加剂的原料都是油罐车从外面运过来的,只要数一数来了多少趟油罐车,就能估算出来这家公司用掉了多少原料,从而进一步推断出这家公司产量是多少,再一算销售价格,就可以推断出这家公司销售收入是多少。
巴菲特说他就这样每天蹲在火车站数油罐车,一直数了大半个月。巴菲特发现,来的油罐车越来越多,一天比一天多。巴菲特最终判断,这家公司的产量在增长,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也在增长。于是他就大量地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结果大赚了一笔。
正像古诗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了解真相,就需要行动,去实地调研,去看看公司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实地调研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关键信息。调研并不是走马观花、大概看看,而是要深入下去,摸一摸这家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怎么样。你应该到公司的工厂里看看生产运转得怎么样,开工率高不高,工人效率高不高,情绪高不高,待遇好不好。你应该到上市公司的分店里去看看它的产品销售得怎么样,看看顾客多不多。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自费去上市公司总部参观拜访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尤其是这家公司总部就在你家附近时更是如此。如果离得很远,你不妨借度假之际,顺便做一次投资参观拜访,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从而让自己在这家公司的股票上大赚一笔,这足以支付你度假的费用。
其实调研上市公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复杂,并不是非得经常到上市公司总部去。巴菲特最主要的调研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根本不用花钱也不用另外花时间的机会,很容易进行关于上市公司的实地调查。事实上,到超市、大型百货商场购物时,留心一下你关注的上市公司商品,这会让你找到许多大牛股。
你知道吗,巴菲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利用平时的一切机会进行调研。巴菲特的早期合伙投资者之一,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欧文·冯斯特说:“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从机器里倒出来的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巴菲特每次出去吃饭、购物,掏出钱包刷信用卡付账之后,并不马上离开。他会在收款机后面站上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他在看什么呢?他在看这些来付款的顾客们用的是什么卡,是美国运通卡,还是维萨卡、万事达卡?他会大概算算美国运通卡占了多大比例。
巴菲特正是通过这种平时生活中的大量调研,后来抓住了美国运通的投资良机,在这只股票上赚了70多亿美元。
只有实地调查才能让投资人知道那些只有公司的内部员工才知道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是从公司年度报告或其他公开披露信息中根本无法了解的,但这些情况对于判断公司的价值却有可能是非常关键的。
以上就是巴菲特告诉我们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三个方法:多读、多问、多摸。
通过这三个方法,你对一家公司的熟悉、了解程度能够达到比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深入的水平,这样你才是真正了解、真正懂得了这家上市公司。在如此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提下,选股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出现大错呢?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也太麻烦了。有句话说得好,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我把这句话换成“股票投资版”,那就是:辛辛苦苦,买放心股票;舒舒服服,买风险股票。这正是巴菲特知己知彼的第三个原则“不懂不投”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投资那些我们并不太懂的公司股票,而我们最大的收益往往来自于投资那些我们真正懂的公司股票。
巴菲特告诉我们,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真正了解你自己,同时真正了解你选定的上市公司,严格遵守三条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
这三条选股戒律从反面体现了知己知彼原则,意思是不知己、不知彼就不要选。这三个选股戒律的共同点是自制,巴菲特正是依靠高度的自制力,把自己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很小但成功率最高的能力圈内。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成功学书籍中最强调的是要自信,自信,更加自信,而投资上大获成功的巴菲特却一再强调要自制,自制,更加自制。巴菲特说:“我们认为,在投资中保持克制是最明智之举。”
我们中国的孙子兵法《九变篇》强调为将者要自制:“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翻译为“股票投资版”就是:股有所不投,钱有所不赚。
你不懂的股票不属于你能力圈范围,这些股票再牛、再赚钱,但不属于该赚的钱,你不必眼红,也不必自责,你只要盯紧你懂的公司股票,赚自己能够赚到的钱就行了。
尽管有时购买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股票的人们也可能会撞大运,碰上一只大牛股赚了许多,但是本来有十拿九稳的机会不投,为什么非得去冒险投资十拿九不稳的股票呢?如果你是一位象棋高手,为什么非要和别人赌乒乓球谁打得好呢?
巴菲特最欣赏的是IBM的托马斯·J·沃森爵士的态度:“我并非天才,只是在某些方面我比较聪明。我的成功在于我只专注于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正如中国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所说的“要把最简单的事做到最好”。所谓最简单的事就是你能做好的事。巴菲特告诉我们:“只投资于你熟悉、你了解的公司,反而会赚得更多。胡乱投资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公司,往往只会亏得更多。”“自制”正是这一章中巴菲特告诉我们知己知彼原则的核心:想在人生道路上不犯大错、确保成功的人,一定要自制。那些没有能力进行股票投资的人,一定要自制:不能不选。想要在股票投资上不犯大错、确保成功的人,一定要自制:不熟不选,不懂不选。
我们今天一再强调的巴菲特三大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最后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自制,自制,再自制。
在这一章,我们把巴菲特选股的能力圈总结为三大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把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开发上市公司的方法归纳为多看、多听、多摸。那么是不是只要自己熟悉了解的公司就可以投资了呢?巴菲特所说的超级明星股还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和把握公司业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请看下一章《一流业务》。
银行与地产两头受压 全球资产泡沫正在破裂
要维持去年的泡沫状态,今年就必须制造更多的泡沫。如去年大批基建项目与房地产项目投资,地王与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维系。否则,企业资金链条就有断裂之忧。
中国重要的泡沫制造行业银行与房地产行业正在遭受双重挤压。
资金开始收紧。以融资额为例。去年新股一开闸后为了吸收过多的流动性,融资、再融资放松标准创出天量,今年同样如此。Dealogic的数据则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占全球股票发行总额的17.5%,几乎是创纪录的2007年的两倍,2007年的比例是9.5%。目前,随着流动性的下降与全球股市的下挫,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对保荐机构进行口头指导,要求严控包括地产、建材、银行、保险、钢铁等在内的八大行业的再融资方案审批。监管部门希望保荐机构对其保荐的再融资项目进行修改和优化,以求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募集资金配置。
房地产受到严重挤压。今年以来,证监会发审委通过了14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申请,没有一家和地产沾边;去年下半年以来获批的33家公司再融资,同样未见地产股身影。而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渴求急不可待: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通过增发、配股、转债再融资方案的地产公司有29家,合计金额超过662亿元。
去年制造泡沫,今年收缩泡沫。监管部门对于再融资仅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十分不满。 有保荐人表示,证监会已对再融资审核作出微调,要求对流动资金、偿还贷款项目的必要性作出充分论证。另有保荐人说,监管部门的基本原则是,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的额度不能超过募集总额的30%,但实际操作中,多数公司将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剔除,或用新的投资项目取代。根据一位投行部负责人的表述,若再融资用途中包括了“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该方案就很难通过证监会审核,“在这之前,监管部门规定的是这两项投资项目总额度不得超过募资的三分之一”。
此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变脸。山东海龙、澄星股份、复星医药、大唐电信、合兴包装、兴发集团、桂东电力、天康生物、广宇集团、华业地产等公司开始为证监会“量身定制”满意的再融资方案,主要是删除还贷项目与补充流动资本金项目,代之以实体投资项目。
正在大力收缩房地产贷款的银行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股市补充资本金的努力,恰遇股市低迷期,去年在地方投融资平台与房地产贷款上的激进使得所有人的开始担心未来坏帐风险令人担忧。
2月2日,惠誉宣布将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两家银行的评级从C/D级下调至D级,理由是其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信贷风险大为上升。这是惠誉六年多以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这正是经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机构总市值与资产负债表花团锦簇之时。只举两个数据就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风险,去年中国银行业净新增贷款9万多亿元,相当于2008年两倍。一向较为稳妥的招商银行个贷新增规模达到1380亿元,其中房贷新增超过1000亿元。如此危急之际,海南等地的房地产还在发酵,正在建设全球最多、最豪华的高尔夫球场、别墅。
对全球资产泡沫最致命的打击是,美元处于高位,借出美元进行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开始收缩。这从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与道指等指数下降就可以窥见一斑。
热钱撤走最明显的标志是香港的资金数量。近日,香港金管局发布报告,截至今年1月底,香港银行系统结余为2300亿港元,较去年11月末的3200亿港元历史高位下滑了近三分之一。1月底短短一周之内,香港市场先后有丰益中国、思佳集团和河北煤工三只新股宣告IPO搁浅。自2010年1月11日到2月5号,恒指已经从22500点以上跌破20000点心理关口,而道指破万点心理关口。
不仅中国,全球都在收缩货币收缩资本泡沫,这一波收缩的领头羊并不是中国,而是由美联储主动发起的攻坚战。虽然1月27日美联储以9:1的投票结果决定仍然维持0-0.25%基准利率不变,但明明确美联储将于2月1日如期终止大部分紧急贷款计划,与海外央行的美元互换安排也将在同日结束,这提高了美元的实际利率。
国内挤压资产泡沫是正确的,错误的是去年制造的泡沫过大,如果目前就大幅加息将给国际投资者留出到中国抄底的空间,则是错上加错。实体经济摇摇欲坠远未向好,此时突然熄火或者急火猛攻都是大忌,惟一的办法是中药调理,逐步撤火。
中国重要的泡沫制造行业银行与房地产行业正在遭受双重挤压。
资金开始收紧。以融资额为例。去年新股一开闸后为了吸收过多的流动性,融资、再融资放松标准创出天量,今年同样如此。Dealogic的数据则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占全球股票发行总额的17.5%,几乎是创纪录的2007年的两倍,2007年的比例是9.5%。目前,随着流动性的下降与全球股市的下挫,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对保荐机构进行口头指导,要求严控包括地产、建材、银行、保险、钢铁等在内的八大行业的再融资方案审批。监管部门希望保荐机构对其保荐的再融资项目进行修改和优化,以求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募集资金配置。
房地产受到严重挤压。今年以来,证监会发审委通过了14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申请,没有一家和地产沾边;去年下半年以来获批的33家公司再融资,同样未见地产股身影。而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渴求急不可待: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通过增发、配股、转债再融资方案的地产公司有29家,合计金额超过662亿元。
去年制造泡沫,今年收缩泡沫。监管部门对于再融资仅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十分不满。 有保荐人表示,证监会已对再融资审核作出微调,要求对流动资金、偿还贷款项目的必要性作出充分论证。另有保荐人说,监管部门的基本原则是,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的额度不能超过募集总额的30%,但实际操作中,多数公司将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剔除,或用新的投资项目取代。根据一位投行部负责人的表述,若再融资用途中包括了“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该方案就很难通过证监会审核,“在这之前,监管部门规定的是这两项投资项目总额度不得超过募资的三分之一”。
此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变脸。山东海龙、澄星股份、复星医药、大唐电信、合兴包装、兴发集团、桂东电力、天康生物、广宇集团、华业地产等公司开始为证监会“量身定制”满意的再融资方案,主要是删除还贷项目与补充流动资本金项目,代之以实体投资项目。
正在大力收缩房地产贷款的银行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股市补充资本金的努力,恰遇股市低迷期,去年在地方投融资平台与房地产贷款上的激进使得所有人的开始担心未来坏帐风险令人担忧。
2月2日,惠誉宣布将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两家银行的评级从C/D级下调至D级,理由是其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信贷风险大为上升。这是惠誉六年多以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这正是经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机构总市值与资产负债表花团锦簇之时。只举两个数据就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风险,去年中国银行业净新增贷款9万多亿元,相当于2008年两倍。一向较为稳妥的招商银行个贷新增规模达到1380亿元,其中房贷新增超过1000亿元。如此危急之际,海南等地的房地产还在发酵,正在建设全球最多、最豪华的高尔夫球场、别墅。
对全球资产泡沫最致命的打击是,美元处于高位,借出美元进行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开始收缩。这从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与道指等指数下降就可以窥见一斑。
热钱撤走最明显的标志是香港的资金数量。近日,香港金管局发布报告,截至今年1月底,香港银行系统结余为2300亿港元,较去年11月末的3200亿港元历史高位下滑了近三分之一。1月底短短一周之内,香港市场先后有丰益中国、思佳集团和河北煤工三只新股宣告IPO搁浅。自2010年1月11日到2月5号,恒指已经从22500点以上跌破20000点心理关口,而道指破万点心理关口。
不仅中国,全球都在收缩货币收缩资本泡沫,这一波收缩的领头羊并不是中国,而是由美联储主动发起的攻坚战。虽然1月27日美联储以9:1的投票结果决定仍然维持0-0.25%基准利率不变,但明明确美联储将于2月1日如期终止大部分紧急贷款计划,与海外央行的美元互换安排也将在同日结束,这提高了美元的实际利率。
国内挤压资产泡沫是正确的,错误的是去年制造的泡沫过大,如果目前就大幅加息将给国际投资者留出到中国抄底的空间,则是错上加错。实体经济摇摇欲坠远未向好,此时突然熄火或者急火猛攻都是大忌,惟一的办法是中药调理,逐步撤火。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