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个人经验,选股容易选时难。
选股容易是因为我的投资方法已经大致定型了,我的主力只投资在赚钱的公司,赚得越多越好。
我是用ROE(return on equity)来衡量一间公司的赚钱本领,ROE越高越好。我是用1年,3年和5年的ROE来评定。
根据我的看法,ROE越高的股票就是越好的成长股。所以我选的股票就是高成长股。
我是用这种方式来选股的:
首先我把主要交易板的股票用ROE来分成A,B,C,D,E,五个等级,由强到弱,ROE越高的就越强。
我曾经几次谈过ROE,请看我过去的发表。
无论如何,我以后将会专题研究ROE。
请注意我的未来发表:什么是ROE,它有什么重要?
主板的股票大约有500多只,所以能够入选为A等级的股票大约有100只。我只在A等级里选股。
我不选第二交易板,因为我相信好的股项自动会转来主板,到时再选也不迟。
过后我再用PE,NTA,DY来决定那一个股最值得买。
(PE = Price Earning Ratio)
(NTA = Net Tangible Asset)
(DY = Dividend Yield)
过了ROE我认为PE最重要,所以我就尽量选PE低的公司,因为PE是越低越好。
请参阅我过去的发表:什么是PE,它有什么重要?
过了PE我就看NTA,NTA越大的公司越好,所以我就选NTA大的公司。
请参阅我过去的发表:什么是NTA,它有什么重要?
接下来我会考虑DY高的股票,因为我需要股息来享受人生。
DY就是股息回酬,将来我会专题研究DY。 请注意我未来的发表:什么是DY,它有什么重要?
以上就是我选择股票必看的数据,当然我也观察公司的行业,看那些的前途比较好。
我要求的公司是今年好,明年比今年更好。
根据我的经验,经过了以上的选股法的考虑,通常只剩下不超过10只股让我选择,我最后决定投资的股项很少超过5只。
这种选股方法虽然费时,但是简单。所以我认为选股是容易的。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自强不息 勤以静心,俭以养德 天地不仁, 強者生存
Sunday, October 12, 2008
怀疑越多,信心越少
记得刚刚踏入社会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朋友驾了一辆新车给我看,那是他爸爸买给他的。
朋友没有炫耀的意图,只是要分享他的喜悦而已。我们同时起步,中学毕业后就进入社会,才短短几个月他就已
经驾新车了,那一晚,我的感受很大,久久不能入眠。
过后,我就下了决心,不是要买新车的决心,而是要致富的决心。
后来,我当然也是买了新车,但是那已经是15年后的事情了。
在漫长的15年里,我的朋友们都陆续的出了新车,只有我依然是用二手车。
对了,我是用二手车追我老婆的。
太太不时都有跟孩子讲:当年和你老爸拍拖,汽车半路抛锚是等闲事。我就喊冤:只是三四次而已 !
曾经有网友问我:没有新车,怎样找到老婆?
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新车已经是追女孩子的首要条件了。
立下了致富的决心后,我就开始积极的行动:
首先,我尽量的去找书本来读,希望能够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
然后,我就去买多多博采,专攻那个6/49的1赔10万。
我每星期都押个20令吉,希望开正头奖,中个两百万,即刻成为百万富翁。
我不买万字,因为嫌奖金太少,我也不买大彩,因为机会太渺茫。
回想起来,真佩服当年的毅力:骑着电单车,风雨不改,每个星期准时的到多多的投注站报到。
更后悔的是:没有把当年的票根留下来给孩子看。
这就是我开始时的致富目标:中彩。(原来我并不寂寞,很多人都立它为致富的目标)
结果当然是白费心机了,我花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才醒觉,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把希望寄托在中彩,不需要努力的去储蓄,日子可以得过且过,所以过程并不辛苦。(选错目标,再好的过程也是徒然)
大概就是这时候,我开始醒悟:致富靠的是资本开番,而最容易让资本开番的工具就是股票。
然后我就设定了另一个致富的目标:股票开番。
这是一个疯狂的目标,因为没有人会相信股票可以致富,所以我是非常的寂寞,而且过程也是非常的辛苦,因为股票是需要用现钱购买的,所以需要努力的储蓄。
可以这样说,为了存钱买股票,我放弃了赌多多。
人家省吃省用是为了供新车,而我是为了买股票。
因为太相信股票可以令我致富,所以我就拼命的啃书本,吸取专家的经验,同时大胆的投入股海,亲身体验汹涌的波浪。
(我也无法解释,信心是从那里来的,但是我就是迷上了股票)
从书本上学习股票,然后从实战中累积经验,这就是我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因为选对了目标,我克服了艰辛的过程。
所以,对于我而言,成功之道就是:锁定目标,迈步前进。
不管目标有多远,总得勇敢的踏出第一步,然后就是第二步,接着就是第三步。
成功之道就是一步,一步的前进。
我告诉女儿:你的投资组合也是一样,你得先有1千,才可以有2千,然后3千,接着4千……如此这样的增长,加上开番的效应,很快的你就可以达到目标了。
不必懂得太多的理论,有钱就先买进,你要先有股票,才有机会开番,如果股票不开番,那就用你储蓄的钱给它开番。(解释:如果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价值是5千,你再投进5千的储蓄钱,就等于是帮股票开番了)
为什么我这样有信心,女儿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一定可以开番呢?
因为我知道,它们都是赚大钱的公司。我有信心,赚大钱的公司一定可以开番。
赚大钱的公司就可以开番?这合乎逻辑吗?科学讲究逻辑,因为它需要怀疑。
在需要逻辑的地方就需要怀疑。
但是,怀疑越多,信心越少。所以,信心是不合逻辑的。
聪明人都讲究逻辑,所以他们的信心最少。越聪明的人,信心就越少。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聪明的人比较难于致富。
所以当我说:赚大钱的公司就可以开番。
我是不合逻辑的。我只是靠感觉。感觉给我信心。
朋友没有炫耀的意图,只是要分享他的喜悦而已。我们同时起步,中学毕业后就进入社会,才短短几个月他就已
经驾新车了,那一晚,我的感受很大,久久不能入眠。
过后,我就下了决心,不是要买新车的决心,而是要致富的决心。
后来,我当然也是买了新车,但是那已经是15年后的事情了。
在漫长的15年里,我的朋友们都陆续的出了新车,只有我依然是用二手车。
对了,我是用二手车追我老婆的。
太太不时都有跟孩子讲:当年和你老爸拍拖,汽车半路抛锚是等闲事。我就喊冤:只是三四次而已 !
曾经有网友问我:没有新车,怎样找到老婆?
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新车已经是追女孩子的首要条件了。
立下了致富的决心后,我就开始积极的行动:
首先,我尽量的去找书本来读,希望能够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
然后,我就去买多多博采,专攻那个6/49的1赔10万。
我每星期都押个20令吉,希望开正头奖,中个两百万,即刻成为百万富翁。
我不买万字,因为嫌奖金太少,我也不买大彩,因为机会太渺茫。
回想起来,真佩服当年的毅力:骑着电单车,风雨不改,每个星期准时的到多多的投注站报到。
更后悔的是:没有把当年的票根留下来给孩子看。
这就是我开始时的致富目标:中彩。(原来我并不寂寞,很多人都立它为致富的目标)
结果当然是白费心机了,我花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才醒觉,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把希望寄托在中彩,不需要努力的去储蓄,日子可以得过且过,所以过程并不辛苦。(选错目标,再好的过程也是徒然)
大概就是这时候,我开始醒悟:致富靠的是资本开番,而最容易让资本开番的工具就是股票。
然后我就设定了另一个致富的目标:股票开番。
这是一个疯狂的目标,因为没有人会相信股票可以致富,所以我是非常的寂寞,而且过程也是非常的辛苦,因为股票是需要用现钱购买的,所以需要努力的储蓄。
可以这样说,为了存钱买股票,我放弃了赌多多。
人家省吃省用是为了供新车,而我是为了买股票。
因为太相信股票可以令我致富,所以我就拼命的啃书本,吸取专家的经验,同时大胆的投入股海,亲身体验汹涌的波浪。
(我也无法解释,信心是从那里来的,但是我就是迷上了股票)
从书本上学习股票,然后从实战中累积经验,这就是我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因为选对了目标,我克服了艰辛的过程。
所以,对于我而言,成功之道就是:锁定目标,迈步前进。
不管目标有多远,总得勇敢的踏出第一步,然后就是第二步,接着就是第三步。
成功之道就是一步,一步的前进。
我告诉女儿:你的投资组合也是一样,你得先有1千,才可以有2千,然后3千,接着4千……如此这样的增长,加上开番的效应,很快的你就可以达到目标了。
不必懂得太多的理论,有钱就先买进,你要先有股票,才有机会开番,如果股票不开番,那就用你储蓄的钱给它开番。(解释:如果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价值是5千,你再投进5千的储蓄钱,就等于是帮股票开番了)
为什么我这样有信心,女儿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一定可以开番呢?
因为我知道,它们都是赚大钱的公司。我有信心,赚大钱的公司一定可以开番。
赚大钱的公司就可以开番?这合乎逻辑吗?科学讲究逻辑,因为它需要怀疑。
在需要逻辑的地方就需要怀疑。
但是,怀疑越多,信心越少。所以,信心是不合逻辑的。
聪明人都讲究逻辑,所以他们的信心最少。越聪明的人,信心就越少。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聪明的人比较难于致富。
所以当我说:赚大钱的公司就可以开番。
我是不合逻辑的。我只是靠感觉。感觉给我信心。
独孤求胜
踏入社会后我才明白金钱的重要。原来社会是比金钱的,有钱才算成功,没钱就算失败。
在求学时代我对经济一点兴趣都没有,对理财更是一窍不通。
进了社会后我才知道没钱的痛苦,才了解没有储蓄的坏处。
醒觉以后,我就趁工余时间努力的去阅读关于理财的书籍。
几乎每本教人致富的书籍都有提到如何通过投资产业和股票来致富,要不然就是教人如何通过做生意来致富。
奇怪的是,就是没有一本书是教人如何通过帮人打工来致富的。
这使我想起中国人的老话:工字不出头。
怪不得华人都喜欢经商,原来经商才有机会致富,打工是没有机会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经商的头脑。
那么,不懂得经商是不是就没有机会致富呢?幸亏现代的社会发明了股票这东西,原来股票代表的就是生意。
通过拥有股票,我们就等于拥有股权,一家公司的股权。谁拥有的股票数量多,谁的股权就越大。
而且通过投资股票来做生意是不必去亲身经营的,它只是以小股东的身份来持有公司的股权。
原来投资股票就是做生意,就是“钱赚钱”。
产业投资需要很大的本钱,而股票却只需要很小的资本就可以开始了。
所以,我就舍产业而专攻股票。
自从迷上了股票投资,我就努力的去储蓄。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发觉到了复利的奥妙,尤其是26巴仙这个神奇数目,原来每年成长26巴仙,三年后就可以增加一倍。
我发觉到开番的奥妙。原来资本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番的速度。
只要3年开1番,30年就可以开10番。1万的10番就是1000万!
原来要成为千万富翁并不是梦,只要懂得使股票开番就可以了!
1984年我才真正的进入股市投资,开始的本钱是2万元。
从此以后我就开始追求股票开番的乐趣。
我就像“独孤求胜”那样,整天就是想要胜利,想要使自己的股票快快开番。
我想出种种的方法,目的就是要使我的股票开番。结果,我虽然多次的胜利了,但是间中我也输得很惨。
原来开番容易,减番也同样的容易。
在求学时代我对经济一点兴趣都没有,对理财更是一窍不通。
进了社会后我才知道没钱的痛苦,才了解没有储蓄的坏处。
醒觉以后,我就趁工余时间努力的去阅读关于理财的书籍。
几乎每本教人致富的书籍都有提到如何通过投资产业和股票来致富,要不然就是教人如何通过做生意来致富。
奇怪的是,就是没有一本书是教人如何通过帮人打工来致富的。
这使我想起中国人的老话:工字不出头。
怪不得华人都喜欢经商,原来经商才有机会致富,打工是没有机会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经商的头脑。
那么,不懂得经商是不是就没有机会致富呢?幸亏现代的社会发明了股票这东西,原来股票代表的就是生意。
通过拥有股票,我们就等于拥有股权,一家公司的股权。谁拥有的股票数量多,谁的股权就越大。
而且通过投资股票来做生意是不必去亲身经营的,它只是以小股东的身份来持有公司的股权。
原来投资股票就是做生意,就是“钱赚钱”。
产业投资需要很大的本钱,而股票却只需要很小的资本就可以开始了。
所以,我就舍产业而专攻股票。
自从迷上了股票投资,我就努力的去储蓄。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发觉到了复利的奥妙,尤其是26巴仙这个神奇数目,原来每年成长26巴仙,三年后就可以增加一倍。
我发觉到开番的奥妙。原来资本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番的速度。
只要3年开1番,30年就可以开10番。1万的10番就是1000万!
原来要成为千万富翁并不是梦,只要懂得使股票开番就可以了!
1984年我才真正的进入股市投资,开始的本钱是2万元。
从此以后我就开始追求股票开番的乐趣。
我就像“独孤求胜”那样,整天就是想要胜利,想要使自己的股票快快开番。
我想出种种的方法,目的就是要使我的股票开番。结果,我虽然多次的胜利了,但是间中我也输得很惨。
原来开番容易,减番也同样的容易。
根据经济来做出投资决定可取吗 ?
长线投资股票很简单,不需要积极的做买卖。
近来的股市低迷,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走势,无伤大雅,所以也乐得忙一点,至少可以让时间过得快一点。
想要靠投资股票来致富是急不来的,我常常提醒自己:我的目标是三年一个番,不是三个月一个番。
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开番,靠的就是时间和耐性。
它不需要过人的智商,也不需懂得高深的经济学问。
刚刚碰到一位经济学家,他对东合的自由贸易开放有独到的见解,也对马来西亚的经济有深入的研究。
他那“榴连三论”也开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马来西亚在即将来临的东合贸易开放政策里所将面对的问题。
我问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东合开放后,马来西亚三个行业的前景如何?
那三个行业就是汽车业,铝业和手套业。(当然我只问这三个我已经涉足了的行业。)
他告诉我最脆弱的行业就是国产车,他认为东合的开放对这个行业的冲击是最极大的。他不看好国产车。
铝业在中国就很多,所以影响总是免不了的。
手套业所受的影响就比较轻微,因为马来西亚盛产橡胶,而且中国的手套厂也很少。
这位经济学家给我的答案其实已经是大家早就知道了的答案。
如果我们根据经济的角度来做投资的决定,那么这三个行业的选择依次为:手套业,铝业和汽车业。
那么根据经济角度来做出投资的决定可取吗?
就拿我所投资的股项来做标准:
2002年初KLCI是696点。今天它是718点。
2002年初RUBBEREX的价钱是2.11令吉。今天它的价钱是2.14令吉。
2002年初LB的价钱是1.25令吉。今天它的价钱是2.01令吉。
2002年初EON的价钱是9.00令吉。今天它的价钱是12.00令吉。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单单靠经济角度来做投资的决定是不可取的。
近来的股市低迷,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走势,无伤大雅,所以也乐得忙一点,至少可以让时间过得快一点。
想要靠投资股票来致富是急不来的,我常常提醒自己:我的目标是三年一个番,不是三个月一个番。
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开番,靠的就是时间和耐性。
它不需要过人的智商,也不需懂得高深的经济学问。
刚刚碰到一位经济学家,他对东合的自由贸易开放有独到的见解,也对马来西亚的经济有深入的研究。
他那“榴连三论”也开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马来西亚在即将来临的东合贸易开放政策里所将面对的问题。
我问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东合开放后,马来西亚三个行业的前景如何?
那三个行业就是汽车业,铝业和手套业。(当然我只问这三个我已经涉足了的行业。)
他告诉我最脆弱的行业就是国产车,他认为东合的开放对这个行业的冲击是最极大的。他不看好国产车。
铝业在中国就很多,所以影响总是免不了的。
手套业所受的影响就比较轻微,因为马来西亚盛产橡胶,而且中国的手套厂也很少。
这位经济学家给我的答案其实已经是大家早就知道了的答案。
如果我们根据经济的角度来做投资的决定,那么这三个行业的选择依次为:手套业,铝业和汽车业。
那么根据经济角度来做出投资的决定可取吗?
就拿我所投资的股项来做标准:
2002年初KLCI是696点。今天它是718点。
2002年初RUBBEREX的价钱是2.11令吉。今天它的价钱是2.14令吉。
2002年初LB的价钱是1.25令吉。今天它的价钱是2.01令吉。
2002年初EON的价钱是9.00令吉。今天它的价钱是12.00令吉。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单单靠经济角度来做投资的决定是不可取的。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尊重敌人
我最喜欢毛泽东这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尊重敌人。(我花了几年的时间才真正的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股票市场就好像战场,所以我们要相信毛泽东的这句话。
可惜,群众都是采用相反的方法,那就是:战略上尊重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
举一些例子:
先谈战略:
股票下跌,群众会这样想:
有人大量抛售,后面一定有坏消息,我得赶快跟着卖。
现在股票大跌,外资都跑了,我得赶快离场。
股票上升,群众会这样想:
有人大量收购,后面一定有好消息,我得赶快跟着买。
现在股票大涨,外资都进来了,我得赶快进场。
这就是战略上尊重敌人 = 敌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我得尊重他们。
再谈战术:
公司亏钱,股价却上升,群众会这样想:
管它亏多少,只要股价上升我就高兴了。
公司赚钱。股价却下跌。群众会这样想:
管它赚多少,只要股价下跌我就生气了。
这就是战术上藐视敌人 = 没有花时间去研究数据,就藐视账目。
(实战例子)
2006年8月10日CCB(Cycle& Carriage Bintang )宣布派发2.08令吉的股息,消息一出它的股价就涨停板,一日之内股价狂升1.53令吉,从2.45升到3.98,共升了62.4%。
从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了解群众(在股市里它就是我们的对手,也就是我们的敌人)……了解为什么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战术上我们要尊重敌人。
在消息宣布的前一天(9/8/2006),CCB的股价只是2.33令吉,而且它已经在这价位盘旋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20/6/2006那一天它甚至跌到2.11的价钱。
仔细的研究CCB的账目(这就是战术上尊重敌人),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净资产值(NTA)是4.08,所以,长期以来CCB的股价是以低过NTA的价值在市场上交易。
但是,在漫长的日子里,群众好像不知道CCB的股票是以低过NTA的价钱在成交,也许群众都没有做功课吧,但是,那些精明的基金经理呢,难道他们也不知道?
还有,那些CCB的董事老爷们,难道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公司有充足的现金可以派发2.08令吉的股息吗?
让我把时光倒退到20/6/2006那天……
还有一个多月,公司就要宣布派发2.08令吉的股息了,而今天股票还以2.11的价钱在市场上交易。(几乎是在免费赠送!)
如果20/6/2006那天,我们敢以2.11的价钱买进CCB,那么我们就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了,因为我们相信群众(包括基金经理和CCB的董事老爷们)都是错误的,没有做功课的,所以我们藐视他们。
(他们都不敢买,我买!)
当然,我们是不可能知道公司就要派发丰厚的股息,我们只是知道它有这个能力而已。
那么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呢?
那是因为我们有做功课,知道公司有充足的现金,知道它的NTA是4.08, 知道2.11的价钱是超值的。
(这就是战术上尊重敌人)
今天(14/8/2006),同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Megan……
从账目上我们清楚的知道,Megan的净资产值(NTA)是2.31令吉,去年它的每股净利(EPS)是0.30令吉,目前它只以0.59的价钱在市场上成交。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刚刚过去的第3季Megan的税前盈利是27m,第4季是33m。
而且经过折旧率的调整,税前盈利要维持在这个水平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在新的财政年Megan 的税前盈利可以达到120m。
(这就是战术上尊重敌人)
目前Megan的市价只是120m(205m X 0.59 = 120m),也就是说,以目前的价位投资Megan,一年就可以回本。
一年可以赚120m的Megan ,目前只以120m的市价在市场上成交?
这怎么可能!难道那些精明的基金经理,Megan的董事老爷们都看不到?
不错,他们都看不到!(这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
股票市场就等于是战场,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这道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尊重敌人。
Friday, June 08, 2007
In yet another similar crisis, Megan Media Holdings Bhd (KLSE: MEGAN, stock-code 7101), joined the bandwagon of financially suspect firms saying its receivables, sales costs and inventories had been overstated. Its inventory could have been inflated by as much as 100 million ringgit ($29.2 million), Megan said, adding that receivables amounting to 334.3 million ringgit at end-January and prepayment of 211 million ringgit in deposits for 13 production lines appeared to be fictitious.
Chairman Adam Che Harun could not immediately be reached for comment. Co-founder George Yeo Wee Siong (a Singaporean) who has resigned as a director, declined when he was asked to attend the group's board meeting to clarify possible fictitious transactions.
“Megan said "These investigations have proven to be conclusive and indicate the deliberate falsification of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by overstating inventory values. The extent of the falsification is deemed to be material. There could yet be more unpleasant financial surprises"
Megan Media, a Malaysian maker of recordable discs, was listed on the Bursa Malaysia second board in August 2000. In 2004, Megan Media bought Singapore-based MJC (S) Pte Ltd, which was also founded by Yeo and his brother Wee Kon, for RM97.2mil. MJC is a floppy disk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 findings were made by investigative accountants Ferrier Hodgson, who had been appointed by creditor banks. Ferrier Hodgson's initial findings showed MTSB (Memory Tech Sdn Bhd) which is a unit of Megan Media Holdings appeared to have financed the payment of fictitious trading creditors through borrowings and recycled the cash through other entities to appear that repayments were being made by fictitious trading debtors. It said all trading creditors were paid but the payments were actually made to other parties, a move to siphon out the cash from MTSB.
Besides the fictitious receivables and prepayments,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ompany's assets could potentially fall short by RM456mil. Hey, isn't this the same case with Bumiputra-Commerce Holding Berhad? Ferrier Hodgson said MTSB may have been involved in fictitious trading over time and that such transactions had been more rampant in the financial year ended April 30, 2007.
So, another new accounting irregularity and the fact remains that the trading debtors and shareholders are being taken for a donkey ride again. What have the authorities done all this while when this entire ridiculous one after another accounting crisis began to balloon? Besides sleeping on the job and the “close one-eye” policy, aren’t it spectacular that such irregularities could happens throughout so many years (you don’t believe it just started this year only, do you?) without any preventive enforcement from the authorities? Have the authorities (Securities Commission) learnt anything from U.S. Enron’s case? If not, why not?
A random check on some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could have prevented such rampant cases. Now, the fire has spread what else could the Securities Commission do besides trumpeting another slogan on how the body will take the necessary actions? And can you blame the foreign investors for shying away or not thinking on long-term investment from Malaysia’s stock market? How would you feel as a minority shareholder if one day you woke up to read that the stock that’s in your portfolio actually consists of inflated accounting figures? Fortunately I do not own any Megan or any of those stocks which were frontpaged recently for irregularities, but I weep for those investors affected.
22/04/2008
De-listing of the securities of Megan Media Holdings Berhad
股票市场就好像战场,所以我们要相信毛泽东的这句话。
可惜,群众都是采用相反的方法,那就是:战略上尊重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
举一些例子:
先谈战略:
股票下跌,群众会这样想:
有人大量抛售,后面一定有坏消息,我得赶快跟着卖。
现在股票大跌,外资都跑了,我得赶快离场。
股票上升,群众会这样想:
有人大量收购,后面一定有好消息,我得赶快跟着买。
现在股票大涨,外资都进来了,我得赶快进场。
这就是战略上尊重敌人 = 敌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我得尊重他们。
再谈战术:
公司亏钱,股价却上升,群众会这样想:
管它亏多少,只要股价上升我就高兴了。
公司赚钱。股价却下跌。群众会这样想:
管它赚多少,只要股价下跌我就生气了。
这就是战术上藐视敌人 = 没有花时间去研究数据,就藐视账目。
(实战例子)
2006年8月10日CCB(Cycle& Carriage Bintang )宣布派发2.08令吉的股息,消息一出它的股价就涨停板,一日之内股价狂升1.53令吉,从2.45升到3.98,共升了62.4%。
从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了解群众(在股市里它就是我们的对手,也就是我们的敌人)……了解为什么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战术上我们要尊重敌人。
在消息宣布的前一天(9/8/2006),CCB的股价只是2.33令吉,而且它已经在这价位盘旋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20/6/2006那一天它甚至跌到2.11的价钱。
仔细的研究CCB的账目(这就是战术上尊重敌人),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净资产值(NTA)是4.08,所以,长期以来CCB的股价是以低过NTA的价值在市场上交易。
但是,在漫长的日子里,群众好像不知道CCB的股票是以低过NTA的价钱在成交,也许群众都没有做功课吧,但是,那些精明的基金经理呢,难道他们也不知道?
还有,那些CCB的董事老爷们,难道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公司有充足的现金可以派发2.08令吉的股息吗?
让我把时光倒退到20/6/2006那天……
还有一个多月,公司就要宣布派发2.08令吉的股息了,而今天股票还以2.11的价钱在市场上交易。(几乎是在免费赠送!)
如果20/6/2006那天,我们敢以2.11的价钱买进CCB,那么我们就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了,因为我们相信群众(包括基金经理和CCB的董事老爷们)都是错误的,没有做功课的,所以我们藐视他们。
(他们都不敢买,我买!)
当然,我们是不可能知道公司就要派发丰厚的股息,我们只是知道它有这个能力而已。
那么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呢?
那是因为我们有做功课,知道公司有充足的现金,知道它的NTA是4.08, 知道2.11的价钱是超值的。
(这就是战术上尊重敌人)
今天(14/8/2006),同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Megan……
从账目上我们清楚的知道,Megan的净资产值(NTA)是2.31令吉,去年它的每股净利(EPS)是0.30令吉,目前它只以0.59的价钱在市场上成交。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刚刚过去的第3季Megan的税前盈利是27m,第4季是33m。
而且经过折旧率的调整,税前盈利要维持在这个水平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在新的财政年Megan 的税前盈利可以达到120m。
(这就是战术上尊重敌人)
目前Megan的市价只是120m(205m X 0.59 = 120m),也就是说,以目前的价位投资Megan,一年就可以回本。
一年可以赚120m的Megan ,目前只以120m的市价在市场上成交?
这怎么可能!难道那些精明的基金经理,Megan的董事老爷们都看不到?
不错,他们都看不到!(这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
股票市场就等于是战场,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这道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尊重敌人。
Friday, June 08, 2007
In yet another similar crisis, Megan Media Holdings Bhd (KLSE: MEGAN, stock-code 7101), joined the bandwagon of financially suspect firms saying its receivables, sales costs and inventories had been overstated. Its inventory could have been inflated by as much as 100 million ringgit ($29.2 million), Megan said, adding that receivables amounting to 334.3 million ringgit at end-January and prepayment of 211 million ringgit in deposits for 13 production lines appeared to be fictitious.
Chairman Adam Che Harun could not immediately be reached for comment. Co-founder George Yeo Wee Siong (a Singaporean) who has resigned as a director, declined when he was asked to attend the group's board meeting to clarify possible fictitious transactions.
“Megan said "These investigations have proven to be conclusive and indicate the deliberate falsification of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by overstating inventory values. The extent of the falsification is deemed to be material. There could yet be more unpleasant financial surprises"
Megan Media, a Malaysian maker of recordable discs, was listed on the Bursa Malaysia second board in August 2000. In 2004, Megan Media bought Singapore-based MJC (S) Pte Ltd, which was also founded by Yeo and his brother Wee Kon, for RM97.2mil. MJC is a floppy disk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 findings were made by investigative accountants Ferrier Hodgson, who had been appointed by creditor banks. Ferrier Hodgson's initial findings showed MTSB (Memory Tech Sdn Bhd) which is a unit of Megan Media Holdings appeared to have financed the payment of fictitious trading creditors through borrowings and recycled the cash through other entities to appear that repayments were being made by fictitious trading debtors. It said all trading creditors were paid but the payments were actually made to other parties, a move to siphon out the cash from MTSB.
Besides the fictitious receivables and prepayments,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ompany's assets could potentially fall short by RM456mil. Hey, isn't this the same case with Bumiputra-Commerce Holding Berhad? Ferrier Hodgson said MTSB may have been involved in fictitious trading over time and that such transactions had been more rampant in the financial year ended April 30, 2007.
So, another new accounting irregularity and the fact remains that the trading debtors and shareholders are being taken for a donkey ride again. What have the authorities done all this while when this entire ridiculous one after another accounting crisis began to balloon? Besides sleeping on the job and the “close one-eye” policy, aren’t it spectacular that such irregularities could happens throughout so many years (you don’t believe it just started this year only, do you?) without any preventive enforcement from the authorities? Have the authorities (Securities Commission) learnt anything from U.S. Enron’s case? If not, why not?
A random check on some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could have prevented such rampant cases. Now, the fire has spread what else could the Securities Commission do besides trumpeting another slogan on how the body will take the necessary actions? And can you blame the foreign investors for shying away or not thinking on long-term investment from Malaysia’s stock market? How would you feel as a minority shareholder if one day you woke up to read that the stock that’s in your portfolio actually consists of inflated accounting figures? Fortunately I do not own any Megan or any of those stocks which were frontpaged recently for irregularities, but I weep for those investors affected.
22/04/2008
De-listing of the securities of Megan Media Holdings Berhad
悲观时刻就中庸,乐观时刻就积极
在狂热的大牛市里,我会耐心的等待母熊露出踪影。
只要有6成的把握使我相信母熊已经露出踪影,我就会把100巴仙的投资减为50巴仙。
过后,就算母熊正式的出现,我也不会再减少投资了。
50巴仙就是最少的投资额,这就是我的50:100投资方法。
为什么母熊正式出现我反而不再离场呢?因为那时候,股票的价格已经是跌了很多。
看清楚是母熊才想卖出已经是后知后觉了!
而且小母熊能否成长为大母熊还是一个疑问。根据过去的历史,小母熊是会夭折的!
就好像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市从高峰回退到谷底只是短短的一个多月。
等到我们看清楚是母熊时,股市已经是在谷底了!
这时候才离场就将使我们失去参与下一轮大牛市的机会。
注:黑色星期一过后一个多月,综合指数就从7/12/87的最低点223回升到1/8/90的最高点632。
我认为最理想的离场时机就是在母熊若隐若现的时候。所以我多次的强调6成的机会,原因就在此。
如果说是9成的机会,那么母熊已经是现形了,一切都太迟了!
有6成的把握就要快速的离场。(但是只可以卖出一半!)
如果卖出后才发觉犯错又怎样?就要接受错误,绝不可以再回头。
继续的保持50巴仙的投资,不可以再考虑离场,因为50巴仙就是最少的投资额!
犯了错误就要有GRAHAM那样的思想:无论多么的乐观,最多只可以投资70巴仙。
既然我们已经卖出了50巴仙,就是不乐观了,因此就应该欣然的接受50巴仙的投资!
所以要决定把100巴仙的投资减为50巴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也就是这原因,我应用8种方法来帮我做这决定。(三个月理论就是其中一种)
为什么悲观时刻也不能接受100巴仙的现金?
我相信钱存在银行是最吃亏的事情!(也可能是受了PETER LYNCH的影响。)
只赚那微薄的利息是无法“开番”的。不能“开番”就不能致富!
为什么不考虑把100巴仙的现金放在短期,等待机会再进场?
因为我曾经吃过这苦头,我曾经持有现金长达3年。
那个期待中的机会就是迟迟不出现。(不是没有出现,而是跑掉了!)
结果那100巴仙现金,原本打算放短期的,就变成长期了。(对我来讲,那3年就是长期。)
为什么只有50和100,那些30,40,60,70 在那里?
我们把股票和现金各持有50巴仙:
如果股票下跌一半的价钱,我们手上的股票比重就会自动变成33巴仙!
如果股票上涨一半的价钱,我们手上的股票比重就会自动变成60巴仙!
例子1:
50千的股票和50千的现金。
股票价格再跌一半,就是剩下25千。
投资组合的价值也会跟着下跌至75千。
这25千的股票就是75千组合里的33巴仙。
例子2:
50千的股票和50千的现金。
股票价格再涨一半,就会变成75千。
投资组合的价值也会跟着上升至125千。
这75千的股票就是125千组合里的60巴仙。
我的看法是:
只要把股票的巴仙率降至50巴仙就可以了。以后它要变成33巴仙或者60巴仙那就顺其自然了。
为什么50巴仙就是最少的投资呢?举个例子:有两个投资者,一个很悲观,一个很乐观。
很悲观的就持有全部的现金,而很乐观的就持有全部的股票。
把现金和股票各持一半就代表了这两个人。
所以50巴仙就是最中庸的数目。
想靠投资股票来致富就不可以采用悲观的策略,只可以采用积极的策略。
持有少过一半的股票就表示悲观了!
不管对股市是多么的悲观,我们只可以采用中庸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持有一半的股票,一半的现金。
悲观的投资策略是不能令人致富的。
所以悲观时刻我们只可以采用中庸的策略,乐观的时刻我们就应该采用积极的策略。
50巴仙的投资就是中庸的策略。100巴仙的投资才是积极的策略。
悲观时刻就中庸,乐观时刻就积极!
这就是我理想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50:100。
什么时候该悲观?
要做个成功的股市投资者,我们要大胆的和群众走相反的路线。
所以我们对市场的感受是要和群众相反的。
当群众都“悲观”时我们就要乐观。
当群众都“非常乐观”时我们就要悲观。
关键之处在于:“非常乐观”。
我们要等到群众都“非常乐观”时,我们才可以开始悲观。
要如何知道群众都已经“非常乐观”呢?如果你用嘴巴去问,你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答案只可以从成交量的多寡得之。
当成交量大时,就是群众“乐观”了。
当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乐观”了!
“乐观”和“非常乐观”是有很大的分别。我们重视的只是“非常乐观”。
所以很大的成交量要持续一段日子,才是群众“非常乐观”了!
怎样的成交量才算很大呢?只有去统计过去的成交量,才可以知道。
我手头上有从1993年开始的成交量记录,是“价值”的记录,不是“票数”的记录。
市场上人们只关心“票数”的成交量,而我却关心“价值”的成交量。
我从1993年开始,每天都把“价值”的成交量记录起来。
根据我的资料:
KLSE 的每日平均成交量 (以季来计算) ,只有3次超过20亿令吉。
它们是:
1993年第4 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27亿令吉。(5/1/1994牛市见顶于1314点。)
1997年第1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25亿令吉。(25/2/1997牛市见顶于1272点。)
2000年第1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21亿令吉。(18/2/2000牛市见顶于1013点。)
根据这有限的资料我得到一点结论:(以季来计算。)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就是“很大”的成交量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就是群众“非常乐观”的时候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我就要开始悲观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股市就已经见顶了!
所以我最关心每日成交量的价值!
那么最近的成交量又是多少呢?
2001年第4 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4亿令吉!
2001年已经过去,2002年也开始了8天的交易日。
那么这8天的每日平均成交量又是多少呢?答案:7亿令吉。
7亿离开20亿还是一段很长的距离。
所以我相信股市的成交量还是会继续的扩大。
以7亿的成交量来看,群众还是悲观。
所以我还是很乐观。现在我只有耐心的等待,等待……
什么时候该乐观?
等待群众的乐观。
当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乐观”了。
为什么说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的乐观呢?
一般而言:成交量大,是因为换股次数多。
群众换股是因为买进的股票已经有钱赚了!
群众热衷的换股就会制造出很大的成交量。
换股次数越多,赚的次数也越多。赚的次数越多,乐观的程度也就越大。
所以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乐观的时候了!
股市投资最重要的是和群众走相反的路线。
当群众都“非常乐观”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悲观了。
悲观是不利于致富的。
所以悲观的时刻我们就得采用中庸的策略。(50巴仙的投资就是中庸的策略。)
我们采用中庸的策略是为了等待良机。
良机出现我们就得迅速的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100巴仙的投资就是积极的策略。)
要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我们得先把“悲观”转为“乐观”。
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乐观呢?我们要等到群众都悲观时,我们才可以乐观。
要如何知道群众都已经悲观呢?如果你用嘴巴去问,你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答案还是一样,只可以从成交量的多寡得之。
当成交量少的时候,就是群众悲观了!
怎样的成交量才算少呢?
根据我的资料:(从1993年开始,以季来计算。)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以上,就是“很大”的成交量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3亿令吉,就是“很低”的成交量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8亿令吉,就是“中等”的成交量。
我认为成交量少过“中等”的8亿令吉就可以算是少的成交量了。
在这方面,我要求的是“少”的成交量,不是“很少”的成交量。
因为投资致富是要倾向于乐观! 不是倾向于悲观!
所以只要成交量少过8亿令吉,我就乐观了!
乐观时候,就是采用积极投资策略的时候了!(也就是把50巴仙的投资改为100巴仙的时候了!)
总结论:
乐观转为悲观,需要等到群众都“非常乐观”才可以!
可是悲观转为乐观,却只需要群众有点悲观就可以了!
群众的乐观和悲观是根据成交量来衡量。
我虽然注重“选股”多过“选时”,但是我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选时”比“选股”来得重要!无奈“选时”比“选股”困难得太多了!
只要有6成的把握使我相信母熊已经露出踪影,我就会把100巴仙的投资减为50巴仙。
过后,就算母熊正式的出现,我也不会再减少投资了。
50巴仙就是最少的投资额,这就是我的50:100投资方法。
为什么母熊正式出现我反而不再离场呢?因为那时候,股票的价格已经是跌了很多。
看清楚是母熊才想卖出已经是后知后觉了!
而且小母熊能否成长为大母熊还是一个疑问。根据过去的历史,小母熊是会夭折的!
就好像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市从高峰回退到谷底只是短短的一个多月。
等到我们看清楚是母熊时,股市已经是在谷底了!
这时候才离场就将使我们失去参与下一轮大牛市的机会。
注:黑色星期一过后一个多月,综合指数就从7/12/87的最低点223回升到1/8/90的最高点632。
我认为最理想的离场时机就是在母熊若隐若现的时候。所以我多次的强调6成的机会,原因就在此。
如果说是9成的机会,那么母熊已经是现形了,一切都太迟了!
有6成的把握就要快速的离场。(但是只可以卖出一半!)
如果卖出后才发觉犯错又怎样?就要接受错误,绝不可以再回头。
继续的保持50巴仙的投资,不可以再考虑离场,因为50巴仙就是最少的投资额!
犯了错误就要有GRAHAM那样的思想:无论多么的乐观,最多只可以投资70巴仙。
既然我们已经卖出了50巴仙,就是不乐观了,因此就应该欣然的接受50巴仙的投资!
所以要决定把100巴仙的投资减为50巴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也就是这原因,我应用8种方法来帮我做这决定。(三个月理论就是其中一种)
为什么悲观时刻也不能接受100巴仙的现金?
我相信钱存在银行是最吃亏的事情!(也可能是受了PETER LYNCH的影响。)
只赚那微薄的利息是无法“开番”的。不能“开番”就不能致富!
为什么不考虑把100巴仙的现金放在短期,等待机会再进场?
因为我曾经吃过这苦头,我曾经持有现金长达3年。
那个期待中的机会就是迟迟不出现。(不是没有出现,而是跑掉了!)
结果那100巴仙现金,原本打算放短期的,就变成长期了。(对我来讲,那3年就是长期。)
为什么只有50和100,那些30,40,60,70 在那里?
我们把股票和现金各持有50巴仙:
如果股票下跌一半的价钱,我们手上的股票比重就会自动变成33巴仙!
如果股票上涨一半的价钱,我们手上的股票比重就会自动变成60巴仙!
例子1:
50千的股票和50千的现金。
股票价格再跌一半,就是剩下25千。
投资组合的价值也会跟着下跌至75千。
这25千的股票就是75千组合里的33巴仙。
例子2:
50千的股票和50千的现金。
股票价格再涨一半,就会变成75千。
投资组合的价值也会跟着上升至125千。
这75千的股票就是125千组合里的60巴仙。
我的看法是:
只要把股票的巴仙率降至50巴仙就可以了。以后它要变成33巴仙或者60巴仙那就顺其自然了。
为什么50巴仙就是最少的投资呢?举个例子:有两个投资者,一个很悲观,一个很乐观。
很悲观的就持有全部的现金,而很乐观的就持有全部的股票。
把现金和股票各持一半就代表了这两个人。
所以50巴仙就是最中庸的数目。
想靠投资股票来致富就不可以采用悲观的策略,只可以采用积极的策略。
持有少过一半的股票就表示悲观了!
不管对股市是多么的悲观,我们只可以采用中庸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持有一半的股票,一半的现金。
悲观的投资策略是不能令人致富的。
所以悲观时刻我们只可以采用中庸的策略,乐观的时刻我们就应该采用积极的策略。
50巴仙的投资就是中庸的策略。100巴仙的投资才是积极的策略。
悲观时刻就中庸,乐观时刻就积极!
这就是我理想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50:100。
什么时候该悲观?
要做个成功的股市投资者,我们要大胆的和群众走相反的路线。
所以我们对市场的感受是要和群众相反的。
当群众都“悲观”时我们就要乐观。
当群众都“非常乐观”时我们就要悲观。
关键之处在于:“非常乐观”。
我们要等到群众都“非常乐观”时,我们才可以开始悲观。
要如何知道群众都已经“非常乐观”呢?如果你用嘴巴去问,你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答案只可以从成交量的多寡得之。
当成交量大时,就是群众“乐观”了。
当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乐观”了!
“乐观”和“非常乐观”是有很大的分别。我们重视的只是“非常乐观”。
所以很大的成交量要持续一段日子,才是群众“非常乐观”了!
怎样的成交量才算很大呢?只有去统计过去的成交量,才可以知道。
我手头上有从1993年开始的成交量记录,是“价值”的记录,不是“票数”的记录。
市场上人们只关心“票数”的成交量,而我却关心“价值”的成交量。
我从1993年开始,每天都把“价值”的成交量记录起来。
根据我的资料:
KLSE 的每日平均成交量 (以季来计算) ,只有3次超过20亿令吉。
它们是:
1993年第4 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27亿令吉。(5/1/1994牛市见顶于1314点。)
1997年第1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25亿令吉。(25/2/1997牛市见顶于1272点。)
2000年第1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21亿令吉。(18/2/2000牛市见顶于1013点。)
根据这有限的资料我得到一点结论:(以季来计算。)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就是“很大”的成交量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就是群众“非常乐观”的时候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我就要开始悲观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股市就已经见顶了!
所以我最关心每日成交量的价值!
那么最近的成交量又是多少呢?
2001年第4 季,每日的平均成交量是4亿令吉!
2001年已经过去,2002年也开始了8天的交易日。
那么这8天的每日平均成交量又是多少呢?答案:7亿令吉。
7亿离开20亿还是一段很长的距离。
所以我相信股市的成交量还是会继续的扩大。
以7亿的成交量来看,群众还是悲观。
所以我还是很乐观。现在我只有耐心的等待,等待……
什么时候该乐观?
等待群众的乐观。
当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乐观”了。
为什么说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的乐观呢?
一般而言:成交量大,是因为换股次数多。
群众换股是因为买进的股票已经有钱赚了!
群众热衷的换股就会制造出很大的成交量。
换股次数越多,赚的次数也越多。赚的次数越多,乐观的程度也就越大。
所以成交量“很大”的时候,就是群众非常乐观的时候了!
股市投资最重要的是和群众走相反的路线。
当群众都“非常乐观”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悲观了。
悲观是不利于致富的。
所以悲观的时刻我们就得采用中庸的策略。(50巴仙的投资就是中庸的策略。)
我们采用中庸的策略是为了等待良机。
良机出现我们就得迅速的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100巴仙的投资就是积极的策略。)
要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我们得先把“悲观”转为“乐观”。
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乐观呢?我们要等到群众都悲观时,我们才可以乐观。
要如何知道群众都已经悲观呢?如果你用嘴巴去问,你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答案还是一样,只可以从成交量的多寡得之。
当成交量少的时候,就是群众悲观了!
怎样的成交量才算少呢?
根据我的资料:(从1993年开始,以季来计算。)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0亿令吉以上,就是“很大”的成交量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3亿令吉,就是“很低”的成交量了!
每日的平均成交量达到8亿令吉,就是“中等”的成交量。
我认为成交量少过“中等”的8亿令吉就可以算是少的成交量了。
在这方面,我要求的是“少”的成交量,不是“很少”的成交量。
因为投资致富是要倾向于乐观! 不是倾向于悲观!
所以只要成交量少过8亿令吉,我就乐观了!
乐观时候,就是采用积极投资策略的时候了!(也就是把50巴仙的投资改为100巴仙的时候了!)
总结论:
乐观转为悲观,需要等到群众都“非常乐观”才可以!
可是悲观转为乐观,却只需要群众有点悲观就可以了!
群众的乐观和悲观是根据成交量来衡量。
我虽然注重“选股”多过“选时”,但是我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选时”比“选股”来得重要!无奈“选时”比“选股”困难得太多了!
股市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想要做个成功的股市投资者我们需要认识股市的三个大原则。
那就是:变易,简易,不易。
变易
所谓“变易”就是说,世上的一切都是在不停的变,永无休止的在变。
世上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没有任何一只股是不变的,没有一个价钱是合理。
你说它便宜它还是会下跌。你说它贵了它还是会上升。
同样的一个价钱,早上你觉得贵,可能下午你会觉得便宜。
就算股价不变,人的感受会变。这也是变,不同方式的变。
世上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
牛会变成熊,熊会变成牛。不停的变,永无休止的变。
不停的变造成人们迷惑。不停的变使人们觉得股市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是“变易”: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
简易
所谓“简易”就是说,在这世上,不管多复杂,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懂得了它的奥妙我们就会觉得它是简单
又容易明白的事情。
可惜只有少数人能够明白这道理。
世上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不管股市是多么的复杂难懂,但是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刻,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买或卖。
简单又容易的“买”或“卖”,却需要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能够决定的。能够做决定却不代表说已经明白了。
举个例子:在你所决定买进的那一刻,你所选中的那一只股在你心目中肯定已经是整个股市里最好的选择了。要
不然你不会选它。而且买进的那一刻也是你认为是最理想的时刻了。
事实上是不是如此呢?
至少那个把股票卖给你的人不如此认为。
简单又容易的买卖,是要在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做决定的。理论上能够做决定已经代表说做决定的人已经非常的
清楚和了解整个股市的操作,所做的决定就是最佳的决定。事实上却不是这回事。
这就是“简易”:只有少数人能够懂得的道理。
不易
所谓“不易”就是说,在这世上不管你怎样变,不管你怎样做,你都无法改变一个真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世界变,什么都变,就只有真理不变。
世上有真理,股市也有它的道理。
幸亏股市是自由经济社会创造出来的东西,它不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它不必讲真理。它只讲道理,一个属于自由
经济体的道理。
股市是企业挂牌的场所。企业存在的道理就是股市的道理。
企业不是为员工而活,也不是为社会而活。它是为自己而活。
企业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为股东赚钱。这就是它的道理。
所以不管股市怎样变,社会怎样变,它都不能改变这个道理。
这就是“不易”:只有成功者才能懂得的道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玄,很难明白。不必放在心上,读过就算了。因为这就是“易经”所强调的三易。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它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它能够存在这么久,自然有它的道理。也是这个理由,引起
我的兴趣。
我最喜欢的就是易经的系辞上传里的“天尊地卑”。当我的信心转弱时我就会想到去读这篇天尊地卑。很是奇
怪,每次读完后就好像有所悟似的,信心就回来了。
易经的深奥决不是我能够领悟的。我只是尽能力把股市的操作融入易经所讲的三易里,看看能不能令自己开窍。
那就是:变易,简易,不易。
变易
所谓“变易”就是说,世上的一切都是在不停的变,永无休止的在变。
世上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没有任何一只股是不变的,没有一个价钱是合理。
你说它便宜它还是会下跌。你说它贵了它还是会上升。
同样的一个价钱,早上你觉得贵,可能下午你会觉得便宜。
就算股价不变,人的感受会变。这也是变,不同方式的变。
世上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
牛会变成熊,熊会变成牛。不停的变,永无休止的变。
不停的变造成人们迷惑。不停的变使人们觉得股市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是“变易”: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
简易
所谓“简易”就是说,在这世上,不管多复杂,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懂得了它的奥妙我们就会觉得它是简单
又容易明白的事情。
可惜只有少数人能够明白这道理。
世上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不管股市是多么的复杂难懂,但是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刻,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买或卖。
简单又容易的“买”或“卖”,却需要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能够决定的。能够做决定却不代表说已经明白了。
举个例子:在你所决定买进的那一刻,你所选中的那一只股在你心目中肯定已经是整个股市里最好的选择了。要
不然你不会选它。而且买进的那一刻也是你认为是最理想的时刻了。
事实上是不是如此呢?
至少那个把股票卖给你的人不如此认为。
简单又容易的买卖,是要在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做决定的。理论上能够做决定已经代表说做决定的人已经非常的
清楚和了解整个股市的操作,所做的决定就是最佳的决定。事实上却不是这回事。
这就是“简易”:只有少数人能够懂得的道理。
不易
所谓“不易”就是说,在这世上不管你怎样变,不管你怎样做,你都无法改变一个真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世界变,什么都变,就只有真理不变。
世上有真理,股市也有它的道理。
幸亏股市是自由经济社会创造出来的东西,它不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它不必讲真理。它只讲道理,一个属于自由
经济体的道理。
股市是企业挂牌的场所。企业存在的道理就是股市的道理。
企业不是为员工而活,也不是为社会而活。它是为自己而活。
企业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为股东赚钱。这就是它的道理。
所以不管股市怎样变,社会怎样变,它都不能改变这个道理。
这就是“不易”:只有成功者才能懂得的道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玄,很难明白。不必放在心上,读过就算了。因为这就是“易经”所强调的三易。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它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它能够存在这么久,自然有它的道理。也是这个理由,引起
我的兴趣。
我最喜欢的就是易经的系辞上传里的“天尊地卑”。当我的信心转弱时我就会想到去读这篇天尊地卑。很是奇
怪,每次读完后就好像有所悟似的,信心就回来了。
易经的深奥决不是我能够领悟的。我只是尽能力把股市的操作融入易经所讲的三易里,看看能不能令自己开窍。
轻松的踏上理财之路
理财之路我走了整整20年,什么甜酸苦辣我都试过了。
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致富,如果不能成功致富,再好的理财方法也是空谈。
至于要达到多少才算成功致富呢?有的人说百万,有的人说千万,有的人说亿万……
但是我相信,对于平凡人而言,达到百万的目标应该是成功致富了。
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所以就先把目标定在百万吧。我们总得先有个百万,才好谈那个千万,亿万吧。
平凡人通常都选择简单又容易走的路,理财之路当然也不例外。
理财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那就是储蓄和投资。
所以,我就从平凡人的角度选择简单又容易的方法。
首先,谈谈储蓄的方法:
平凡人多数都是打工的,因为打工的人入息有限,所以可以储蓄的钱也是有限。
如果过度的储蓄,那么就得做出很大的牺牲,对于平凡人而言,这将是很痛苦的事情。
一个人只能够活一次,我们总不能因为过度的储蓄而白白的浪费人生。
我记得有个大老板,他的孩子个个都很成功,所以没有人要接手他的生意。
人家问他为什么没有去旅行,他总是说生意放不下,走不开。如此这样,年复一年,他就是放不下,走不开。
最后一次我见到这位老人,他已经是躺在病床上了。那时他的心情很好,他告诉我,他刚刚从北京回来,而且还
登上了万里长城。的确是了不起。可惜,那是他第一次出门旅行,也是最后一次了。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我不身历其景,但是却历历在目……
那个老人临死前抱住满盒的珍宝,双眼流泪,后悔没有好好的享受人生……唉,太不值得了。
所以我不赞成过度的储蓄。
但是,想要达到致富的目标,理财的路上还是需要储蓄。
所以,我建议适当的储蓄,例如:每个月500令吉的储蓄。
数目不必太大,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就可以了,太多的储蓄反而不好,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得接受现实,现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汽车和屋子要供期,能够储蓄的钱当然就很有限了。
但是,为了将来,500令吉的储蓄还是比供车供屋来得重要。
所以我建议,先储蓄了500令吉才来谈供车,供屋或旅行。
假设你的薪水是3000令吉,储蓄了500令吉,你还是可以享受你的生活。
如果你想去登万里长城,那么就再从剩余的2500令吉中储蓄吧。
一个月储蓄300令吉,10个月就是3000令吉,足够你去游玩北京一个星期了。
假设你的薪水是2000令吉,储蓄了500令吉,还剩下1500令吉。
如果你还是觉得钱不够用,那就没办法了,你只好努力的去工作或者想办法赚一些外快吧。
生活就是如此,想多花钱享受,就得想办法多赚钱。
可是,在还没有享受之前,记住:你要先存下一笔钱,剩余的钱才拿去尽情的享受。
这样子,你将来就不会后悔的说,你还没有享受到人生。
当然,我得提醒你,想要好好的享受人生,你得先有健康。
想要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开烟酒,离开夜生活。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因为要抽烟喝酒,每个月都要花800令吉,所以无法供新车。
但是,他看到他的朋友,没有抽烟喝酒,却也同样不能供新车。
原来他朋友没有抽烟喝酒,但是却喜欢赌博。
其实,我们只要远离烟,酒,赌这三害,我们就可以得到健康和享受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储蓄了。
为将来的致富而储蓄,我们的心境会很舒服,这也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接下来,再谈谈投资的方法:
把钱存在银行,那微薄的利率是起不了复利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钱拿去投资。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只懂得把钱存在银行,虽然经过40年的节俭而达到了致富的目标,但是却也牺牲掉了应有的
享受,这种“人赚钱”的方法我是不赞同的。
我觉得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挑战,不管你是平凡或非凡,你都是要经过重重难关,万般风险才能够来到这世间。
成千上万的精子中,只有你一个成功了,你说难不难,险不险?
所以,就接受多一点风险吧!这是你与生俱来的天性。
勇敢的把储蓄钱拿去投资,脱离“人赚钱”迈入“钱赚钱”。
投资就是做生意,对平凡人而言,自己做生意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给的建议就是:以间接的方法去做生意。
通过股票我们就是以小股东的身份投资做生意,这就是间接的方法。
例如,我们买进大众银行的股票,我们就是大众银行的小股东了。
大众银行赚钱,就是我们的公司赚钱了。
这就是间接的方法做生意。
简单说一句,对于平凡人而言:投资就是买好的股票来收长期。
记住:管理层良好而又赚大钱的公司就是好的股票。
就是这样的简单。
根据我的经验,平凡人只要懂得选股就可以了,选时就留给非凡的人吧。
所以,投资的好方法就是,把储蓄来的钱,尽快的买好股就可以了。
这就是最好的投资方法了。
我们就为这投资方法取个专业的名字吧,那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名称:投资组合。
每个平凡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投资组合,然后通过它来达成致富的目标。
我们管理投资组合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投资方法。
我们是平凡人,所以也不必勉强的去学习基金经理的管理方法。
我们就采用简单而容易的方法,那就是尽量维持100%的投资,就像综合指数一样,不管熊市或牛市,就是
100%的投资。
我们不必像基金经理那样,担心客户要领钱,随时都要存有至少10%的现金。
而我们的投资组合却是:只有进,没有出!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记住:在还没有完成目标之前,投资组合的钱是不可以取出来用的!
通过投资组合我们就可以“钱赚钱”,我们的将来就有了保障。
但是,我们是生活在现在,不是将来。
接受现实,我们不可以白白的来人间一回。
所以,我们应该以“人赚钱”得来的钱享受我们在世上的每一天。
这样子,我们现在不后悔,将来也不会后悔。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理财之路。
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致富,如果不能成功致富,再好的理财方法也是空谈。
至于要达到多少才算成功致富呢?有的人说百万,有的人说千万,有的人说亿万……
但是我相信,对于平凡人而言,达到百万的目标应该是成功致富了。
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所以就先把目标定在百万吧。我们总得先有个百万,才好谈那个千万,亿万吧。
平凡人通常都选择简单又容易走的路,理财之路当然也不例外。
理财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那就是储蓄和投资。
所以,我就从平凡人的角度选择简单又容易的方法。
首先,谈谈储蓄的方法:
平凡人多数都是打工的,因为打工的人入息有限,所以可以储蓄的钱也是有限。
如果过度的储蓄,那么就得做出很大的牺牲,对于平凡人而言,这将是很痛苦的事情。
一个人只能够活一次,我们总不能因为过度的储蓄而白白的浪费人生。
我记得有个大老板,他的孩子个个都很成功,所以没有人要接手他的生意。
人家问他为什么没有去旅行,他总是说生意放不下,走不开。如此这样,年复一年,他就是放不下,走不开。
最后一次我见到这位老人,他已经是躺在病床上了。那时他的心情很好,他告诉我,他刚刚从北京回来,而且还
登上了万里长城。的确是了不起。可惜,那是他第一次出门旅行,也是最后一次了。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我不身历其景,但是却历历在目……
那个老人临死前抱住满盒的珍宝,双眼流泪,后悔没有好好的享受人生……唉,太不值得了。
所以我不赞成过度的储蓄。
但是,想要达到致富的目标,理财的路上还是需要储蓄。
所以,我建议适当的储蓄,例如:每个月500令吉的储蓄。
数目不必太大,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就可以了,太多的储蓄反而不好,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得接受现实,现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汽车和屋子要供期,能够储蓄的钱当然就很有限了。
但是,为了将来,500令吉的储蓄还是比供车供屋来得重要。
所以我建议,先储蓄了500令吉才来谈供车,供屋或旅行。
假设你的薪水是3000令吉,储蓄了500令吉,你还是可以享受你的生活。
如果你想去登万里长城,那么就再从剩余的2500令吉中储蓄吧。
一个月储蓄300令吉,10个月就是3000令吉,足够你去游玩北京一个星期了。
假设你的薪水是2000令吉,储蓄了500令吉,还剩下1500令吉。
如果你还是觉得钱不够用,那就没办法了,你只好努力的去工作或者想办法赚一些外快吧。
生活就是如此,想多花钱享受,就得想办法多赚钱。
可是,在还没有享受之前,记住:你要先存下一笔钱,剩余的钱才拿去尽情的享受。
这样子,你将来就不会后悔的说,你还没有享受到人生。
当然,我得提醒你,想要好好的享受人生,你得先有健康。
想要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开烟酒,离开夜生活。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因为要抽烟喝酒,每个月都要花800令吉,所以无法供新车。
但是,他看到他的朋友,没有抽烟喝酒,却也同样不能供新车。
原来他朋友没有抽烟喝酒,但是却喜欢赌博。
其实,我们只要远离烟,酒,赌这三害,我们就可以得到健康和享受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储蓄了。
为将来的致富而储蓄,我们的心境会很舒服,这也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接下来,再谈谈投资的方法:
把钱存在银行,那微薄的利率是起不了复利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钱拿去投资。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只懂得把钱存在银行,虽然经过40年的节俭而达到了致富的目标,但是却也牺牲掉了应有的
享受,这种“人赚钱”的方法我是不赞同的。
我觉得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挑战,不管你是平凡或非凡,你都是要经过重重难关,万般风险才能够来到这世间。
成千上万的精子中,只有你一个成功了,你说难不难,险不险?
所以,就接受多一点风险吧!这是你与生俱来的天性。
勇敢的把储蓄钱拿去投资,脱离“人赚钱”迈入“钱赚钱”。
投资就是做生意,对平凡人而言,自己做生意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给的建议就是:以间接的方法去做生意。
通过股票我们就是以小股东的身份投资做生意,这就是间接的方法。
例如,我们买进大众银行的股票,我们就是大众银行的小股东了。
大众银行赚钱,就是我们的公司赚钱了。
这就是间接的方法做生意。
简单说一句,对于平凡人而言:投资就是买好的股票来收长期。
记住:管理层良好而又赚大钱的公司就是好的股票。
就是这样的简单。
根据我的经验,平凡人只要懂得选股就可以了,选时就留给非凡的人吧。
所以,投资的好方法就是,把储蓄来的钱,尽快的买好股就可以了。
这就是最好的投资方法了。
我们就为这投资方法取个专业的名字吧,那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名称:投资组合。
每个平凡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投资组合,然后通过它来达成致富的目标。
我们管理投资组合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投资方法。
我们是平凡人,所以也不必勉强的去学习基金经理的管理方法。
我们就采用简单而容易的方法,那就是尽量维持100%的投资,就像综合指数一样,不管熊市或牛市,就是
100%的投资。
我们不必像基金经理那样,担心客户要领钱,随时都要存有至少10%的现金。
而我们的投资组合却是:只有进,没有出!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记住:在还没有完成目标之前,投资组合的钱是不可以取出来用的!
通过投资组合我们就可以“钱赚钱”,我们的将来就有了保障。
但是,我们是生活在现在,不是将来。
接受现实,我们不可以白白的来人间一回。
所以,我们应该以“人赚钱”得来的钱享受我们在世上的每一天。
这样子,我们现在不后悔,将来也不会后悔。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理财之路。
理论和实战
很多朋友都觉得我的“开番理论”有点道理,可是却不容易做得到。
他们觉得理论和实战是两回事,理论归理论,实战归实战,所以结局就是一个梦想而已,做不到的事情。
就先研究我的一位朋友的看法吧!他说“开番”讲究的是每一手都是豁到尽。
也就是说,1万变2万,2万变4万,4万变8万,如此这样的一直加上去,直到后面时还是要全部的押下去。
这样子的投资法,前面的时候还可以接受,后面就困难了。
因为数目越来越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冒这样的险的。
他相信到了某一个阶段,很多人都会考虑先把一部分存在银行,再把剩余的钱继续的投资下去。
这样子,本来应该开一番的就变成开半番了。
所以后面就是越开越慢,结果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了。
而且不是每次都可以这样顺利的,有时还要接受“减番”的命运呢。
就好像现在,美国被恐怖份子攻击,股市暴跌,“减番”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他的话也是有点道理。
我自己想想:这套“开番理论”是我个人的亲身经验得来的。
为什么我做得到,而别人却难于办得到呢?
每一手都豁到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勇气!不是运气!
勇气从何而来?勇气是从信心而来的。
信心是从那里来的?经得起实战考验的正确投资方法才是信心的由来。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投资方法是最正确的。
怎样知道那一种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呢?成绩。
我们只能够依赖成绩来做标准。谁能够成功,谁的方法就是最正确的了。
这世上最成功的股票投资家就是BUFFETT。所以BUFFETT的投资方法肯定是最正确的了。
选股首重ROE就是BUFFETT的投资方法的精髓。
这也是我选股所奉行的第一原则。我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印证了这方法的可靠性。
所以我有绝对的信心,也就是这理由我能够每一手都豁到尽。
可以这样说:我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我有正确的投资思想。
现在我把我的投资思想列下:
我是用小股东的身份来考虑每一项投资。
既然是投资,我们一定要选择赚钱的公司。
只要是良好的公司,赚大钱的公司,我可以把全副身家押下去,而不惧怕。
我不顾忌股价下跌,因为我把自己当作是股东的一份子了。
公司赚的钱就等于我赚的钱,虽然公司并没有分给我,但是我认为这是公平的,因为大股东同样也是没有得分。
最重要的是,公司赚的钱是比我存在银行所赚到的利息还要多就可以了。
选股我注重的是质,而不是价钱。只要公司素质好就算价钱贵我也可以接受。
虽然很多人都这样的认为,价钱低的股票比价钱高的股票更容易增值。
但是,我注重的是我所投资的款项,而不是张数,所以我不在乎股票的价格。
如果所投资的公司是亏钱的,净资产值又是负数的,就算它的价钱多么的便宜我都是不敢投资的。
这就是我的投资原则。我认为这样子的投资法是很安全的,所以我就可以每一手都豁到尽。
就好像现在:我又是100%的投资了。
当然,我这100%投资刚好碰到美国被攻击的事件是很不幸的事情。
但是我接受这命运,这是每个投资人应该接受的命运。
没有人可以预知灾难的发生,想要靠投资致富就要先有这种心里准备。
投资路上绝不是顺畅的,狂风暴雨是免不了的。
幸亏每次狂风暴雨过后就是雨过天晴,所以我才能够走过了17年的投资路。
回首过去的17年,我平均每年取得26%的回酬,这就是我的信心来源。时间越久,信心就越强。
我相信我至少还可以走40年,所以我对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我不是空谈理论的人,我是个实战者。我的理论是从实战累积而来。
如果有人以为这些理论是必胜的投资法肯定是要失望的了,我每次都提醒自己,一个理论只要能够有6成的胜算
就已经是很好了。
虽然我常常期望一,两年内可以开两,三番。但是我真正的目标只是每年26%的回酬而已。
因为真正的目标很低,所以我很有信心可以达到这目标的。
我也希望所有的朋友们都能够达到这目标:每年26%的回酬。
他们觉得理论和实战是两回事,理论归理论,实战归实战,所以结局就是一个梦想而已,做不到的事情。
就先研究我的一位朋友的看法吧!他说“开番”讲究的是每一手都是豁到尽。
也就是说,1万变2万,2万变4万,4万变8万,如此这样的一直加上去,直到后面时还是要全部的押下去。
这样子的投资法,前面的时候还可以接受,后面就困难了。
因为数目越来越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冒这样的险的。
他相信到了某一个阶段,很多人都会考虑先把一部分存在银行,再把剩余的钱继续的投资下去。
这样子,本来应该开一番的就变成开半番了。
所以后面就是越开越慢,结果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了。
而且不是每次都可以这样顺利的,有时还要接受“减番”的命运呢。
就好像现在,美国被恐怖份子攻击,股市暴跌,“减番”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他的话也是有点道理。
我自己想想:这套“开番理论”是我个人的亲身经验得来的。
为什么我做得到,而别人却难于办得到呢?
每一手都豁到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勇气!不是运气!
勇气从何而来?勇气是从信心而来的。
信心是从那里来的?经得起实战考验的正确投资方法才是信心的由来。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投资方法是最正确的。
怎样知道那一种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呢?成绩。
我们只能够依赖成绩来做标准。谁能够成功,谁的方法就是最正确的了。
这世上最成功的股票投资家就是BUFFETT。所以BUFFETT的投资方法肯定是最正确的了。
选股首重ROE就是BUFFETT的投资方法的精髓。
这也是我选股所奉行的第一原则。我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印证了这方法的可靠性。
所以我有绝对的信心,也就是这理由我能够每一手都豁到尽。
可以这样说:我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我有正确的投资思想。
现在我把我的投资思想列下:
我是用小股东的身份来考虑每一项投资。
既然是投资,我们一定要选择赚钱的公司。
只要是良好的公司,赚大钱的公司,我可以把全副身家押下去,而不惧怕。
我不顾忌股价下跌,因为我把自己当作是股东的一份子了。
公司赚的钱就等于我赚的钱,虽然公司并没有分给我,但是我认为这是公平的,因为大股东同样也是没有得分。
最重要的是,公司赚的钱是比我存在银行所赚到的利息还要多就可以了。
选股我注重的是质,而不是价钱。只要公司素质好就算价钱贵我也可以接受。
虽然很多人都这样的认为,价钱低的股票比价钱高的股票更容易增值。
但是,我注重的是我所投资的款项,而不是张数,所以我不在乎股票的价格。
如果所投资的公司是亏钱的,净资产值又是负数的,就算它的价钱多么的便宜我都是不敢投资的。
这就是我的投资原则。我认为这样子的投资法是很安全的,所以我就可以每一手都豁到尽。
就好像现在:我又是100%的投资了。
当然,我这100%投资刚好碰到美国被攻击的事件是很不幸的事情。
但是我接受这命运,这是每个投资人应该接受的命运。
没有人可以预知灾难的发生,想要靠投资致富就要先有这种心里准备。
投资路上绝不是顺畅的,狂风暴雨是免不了的。
幸亏每次狂风暴雨过后就是雨过天晴,所以我才能够走过了17年的投资路。
回首过去的17年,我平均每年取得26%的回酬,这就是我的信心来源。时间越久,信心就越强。
我相信我至少还可以走40年,所以我对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我不是空谈理论的人,我是个实战者。我的理论是从实战累积而来。
如果有人以为这些理论是必胜的投资法肯定是要失望的了,我每次都提醒自己,一个理论只要能够有6成的胜算
就已经是很好了。
虽然我常常期望一,两年内可以开两,三番。但是我真正的目标只是每年26%的回酬而已。
因为真正的目标很低,所以我很有信心可以达到这目标的。
我也希望所有的朋友们都能够达到这目标:每年26%的回酬。
“加番”和“减番”
领悟了“开番”的奥妙后才知道致富不是靠血汗而是靠思考的!
思考如何给自己的钱“开番”!思考应该投资什么股才可以快速的“加番”!
领悟到:致富是靠“钱赚钱”,不是靠“人赚钱”。
自从投资股市后他就少接生意,只选好的,近的,稳的。
做生意的目的改成:足够就可以了。
生意缩小了,投在生意的钱当然减少了,投入股市的钱就可以增加了。
投资股票就取代生意成为重要的目标:因为只有通过股票才可以开番!才可以致富!
过去的一年他一口气换了两辆新车。最近的他又神采飞扬。
莫非他知道股灾来临,避过熊爪? 他解释说:最近的大股灾,使他减了两个番!
不是“加番”,而是“减番”。何解?
他说:4令吉的股票跌到2令吉就是减了1个番。再从2令吉跌到1令吉,又减了1个番。
所以4令吉的股票变成1令吉就是减了2个番!原来他也躲不过熊爪!
为什么挨了熊爪还会换新车呢?原来他那两辆车是去年股价高企时用股票换来的。
他说:当时卖出的股票价钱是4令吉。如果当时不换,那些股票肯定也要抱到今天,价钱只剩1令吉,又要减两
个番。所以算起来汽车的价钱只是四分之一而已。
可惜卖出的股票只是小部分,抱到今天的是大部分。所以股票投资还是减了2番。
那么他为什么会神采飞扬? 原来他最近卖掉一间非挂牌公司的股份,获得一笔钱。那笔钱将在下个月到手,因
此他可以用来投资股票,而且他也找到一只有机会开4番的股票。
想到开4番当然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所以先输2番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将来要赢回更多的番就可以了。
我不担心他的投资减了两个番,因为我知道他是不借钱买股票的。而且这一回合他是在先加了番后才减番的,所
以只算“进3退2”,还是进了1番。
我在文章里提到的减1番就是少一半的意思。
4万元的投资变成2万元就是减了1番。
4万元的投资变成1万元就是减了2番。
以此类推:
1万元的投资变成2万元就是加了1番。
1万元的投资变成4万元就是加了2番。
1万元的投资变成8万元就是加了3番。
“开番”和“加番”都是相同的意思。
思考如何给自己的钱“开番”!思考应该投资什么股才可以快速的“加番”!
领悟到:致富是靠“钱赚钱”,不是靠“人赚钱”。
自从投资股市后他就少接生意,只选好的,近的,稳的。
做生意的目的改成:足够就可以了。
生意缩小了,投在生意的钱当然减少了,投入股市的钱就可以增加了。
投资股票就取代生意成为重要的目标:因为只有通过股票才可以开番!才可以致富!
过去的一年他一口气换了两辆新车。最近的他又神采飞扬。
莫非他知道股灾来临,避过熊爪? 他解释说:最近的大股灾,使他减了两个番!
不是“加番”,而是“减番”。何解?
他说:4令吉的股票跌到2令吉就是减了1个番。再从2令吉跌到1令吉,又减了1个番。
所以4令吉的股票变成1令吉就是减了2个番!原来他也躲不过熊爪!
为什么挨了熊爪还会换新车呢?原来他那两辆车是去年股价高企时用股票换来的。
他说:当时卖出的股票价钱是4令吉。如果当时不换,那些股票肯定也要抱到今天,价钱只剩1令吉,又要减两
个番。所以算起来汽车的价钱只是四分之一而已。
可惜卖出的股票只是小部分,抱到今天的是大部分。所以股票投资还是减了2番。
那么他为什么会神采飞扬? 原来他最近卖掉一间非挂牌公司的股份,获得一笔钱。那笔钱将在下个月到手,因
此他可以用来投资股票,而且他也找到一只有机会开4番的股票。
想到开4番当然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所以先输2番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将来要赢回更多的番就可以了。
我不担心他的投资减了两个番,因为我知道他是不借钱买股票的。而且这一回合他是在先加了番后才减番的,所
以只算“进3退2”,还是进了1番。
我在文章里提到的减1番就是少一半的意思。
4万元的投资变成2万元就是减了1番。
4万元的投资变成1万元就是减了2番。
以此类推:
1万元的投资变成2万元就是加了1番。
1万元的投资变成4万元就是加了2番。
1万元的投资变成8万元就是加了3番。
“开番”和“加番”都是相同的意思。
大器晚成的SOROS
经过1997年的大股灾,SOROS在东南亚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每个人都知道SOROS是最著名的投机专家,他精通股票,期货,外汇等等。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可以投机的东西
都是SOROS的专长。那么SOROS是不是天生的投机专家呢?非也!
年青时的SOROS只是个平平凡凡的人,虽然他主修的是经济,但是他年青时的理想却只是做个哲学家。
他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不过并没有出版。
他到了40岁那年才下定决心做个投资家,那时他的全部身家只有区区的25万美元。
那一年他成立了量子基金,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资在里面。
量子基金就是靠投资和投机来致富的。SOROS致富的过程很快,平均每两年就开一番。
所以在短短的28年里他就开了14个番。在68岁那年SOROS的身家已经是US$4billions或40亿美元了。
四十岁才开始,只用25万美元做本钱,在短短的28年里就能够赚到40亿美元,这期间靠的就只是14个番。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得出:致富并不怕迟,只怕不懂得开番而已。
大器晚成的SOROS四十岁才开始,但是他有两年开一番的本领,所以他能够在有生之年成为亿万富豪。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亿万富豪的,如果不贪心只要求成为百万,千万级,轻轻松松的投资就可以了。
致富不需要急,只要设定目标,耐心的投资就可以了。
如果目标只是成为千万富翁,那么我们就不必学SOROS两年开一番,我们只要满足于三年开一番就可以了。
用1万开始,只要10个番就可以变成1000万了,如果1番需要3年,那也只是30年而已。急什么?
为什么只是开14个番就可以使SOROS成为亿万富豪呢?14个番有什么利害?接下来就请看14个番的利害。
看它如何使0.25millions变成4000millions。注:1个番是2年,所以14个番就是28年了。
番 Total
0. 1/4
1. 1/2
2. 1
3. 2
4. 4
5. 8
6. 16
7. 32
8. 64
9. 128
10. 256
11. 512
12. 1024
13. 2048
14. 4096
大器晚成的SOROS用两年开一番的速度都已经能够变成亿万富豪了。
可是今天的小投资者那里会满意于两年开一番的速度?
买一只股如果它一个月不动就已经不耐烦了,那里可能要去等两年?
每个人都热衷于追逐热门股,为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快速的开番!最好就是买进几天内它就可以赚一倍!或一个番!
就好像我的一位朋友,买进KULIM-W才短短两个星期,买进的价钱是0.26令吉,今天的价钱是0.35令吉。
两个星期就已经赚了35%的利润,他竟然还不满意呢。
他说:理论上,这个延长的消息这样好,它应该可以上到0.50令吉以上呀!他竟然想在几个星期就开一个番!
还有位朋友,几个月前用0.32的价钱买进DRB-W,今天的价钱是0.65令吉。
算一算都已经有了1个番的成绩,他竟然说近来DRB-W的表现很差呢!
有位朋友问我:为什么近来EON好像睡着了,动都没有动?他是在今年4月期间用不到7令吉的价钱买进了EON。
今天EON的价钱是9.15令吉。算一算,这已经是30%的利润了。
投资不到半年都已经拿了一次400令吉的股息(等于5%的回酬),再加上股价上升了30%,这已经是35%了。
这样好的成绩竟然被形容为睡觉的股?天呀!到底要多快的回酬人们才会满意呢?
人家SOROS的功力也只是两年一个番吧了!两年一番的功力相当以每年40%的回酬。
既然SOROS也只是两年开1番的功力吧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很满意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取得像以上这样好的
成绩了!当然这样好的成绩是不可能每次都可以取得的。
冷静的想一想: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够像SOROS?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够每年取得40%的回酬?
所以实际一点,不要去追求那种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取得超过40%回酬的“热门股”或“消息股”。
在漫长的投资岁月里,我还没有见过一个真正靠投机“热门股”或“消息股”而致富的人。
先赚后赔,结局还是一样的,一场空欢喜。我身边有许多靠投资股票致富的朋友,百万,千万的都有。
但是就没有一位是靠“热门股”或“消息股”来致富的。
他们都是靠投资优质股,用时间和耐心来致富者。为什么我要讲这么多人家不喜欢听的话?
因为我不希望大家去走那条冤枉路。我以前当然也是走过那条冤枉路的。把血汗钱输掉真的是很冤枉。
每个人都知道SOROS是最著名的投机专家,他精通股票,期货,外汇等等。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可以投机的东西
都是SOROS的专长。那么SOROS是不是天生的投机专家呢?非也!
年青时的SOROS只是个平平凡凡的人,虽然他主修的是经济,但是他年青时的理想却只是做个哲学家。
他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不过并没有出版。
他到了40岁那年才下定决心做个投资家,那时他的全部身家只有区区的25万美元。
那一年他成立了量子基金,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资在里面。
量子基金就是靠投资和投机来致富的。SOROS致富的过程很快,平均每两年就开一番。
所以在短短的28年里他就开了14个番。在68岁那年SOROS的身家已经是US$4billions或40亿美元了。
四十岁才开始,只用25万美元做本钱,在短短的28年里就能够赚到40亿美元,这期间靠的就只是14个番。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得出:致富并不怕迟,只怕不懂得开番而已。
大器晚成的SOROS四十岁才开始,但是他有两年开一番的本领,所以他能够在有生之年成为亿万富豪。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亿万富豪的,如果不贪心只要求成为百万,千万级,轻轻松松的投资就可以了。
致富不需要急,只要设定目标,耐心的投资就可以了。
如果目标只是成为千万富翁,那么我们就不必学SOROS两年开一番,我们只要满足于三年开一番就可以了。
用1万开始,只要10个番就可以变成1000万了,如果1番需要3年,那也只是30年而已。急什么?
为什么只是开14个番就可以使SOROS成为亿万富豪呢?14个番有什么利害?接下来就请看14个番的利害。
看它如何使0.25millions变成4000millions。注:1个番是2年,所以14个番就是28年了。
番 Total
0. 1/4
1. 1/2
2. 1
3. 2
4. 4
5. 8
6. 16
7. 32
8. 64
9. 128
10. 256
11. 512
12. 1024
13. 2048
14. 4096
大器晚成的SOROS用两年开一番的速度都已经能够变成亿万富豪了。
可是今天的小投资者那里会满意于两年开一番的速度?
买一只股如果它一个月不动就已经不耐烦了,那里可能要去等两年?
每个人都热衷于追逐热门股,为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快速的开番!最好就是买进几天内它就可以赚一倍!或一个番!
就好像我的一位朋友,买进KULIM-W才短短两个星期,买进的价钱是0.26令吉,今天的价钱是0.35令吉。
两个星期就已经赚了35%的利润,他竟然还不满意呢。
他说:理论上,这个延长的消息这样好,它应该可以上到0.50令吉以上呀!他竟然想在几个星期就开一个番!
还有位朋友,几个月前用0.32的价钱买进DRB-W,今天的价钱是0.65令吉。
算一算都已经有了1个番的成绩,他竟然说近来DRB-W的表现很差呢!
有位朋友问我:为什么近来EON好像睡着了,动都没有动?他是在今年4月期间用不到7令吉的价钱买进了EON。
今天EON的价钱是9.15令吉。算一算,这已经是30%的利润了。
投资不到半年都已经拿了一次400令吉的股息(等于5%的回酬),再加上股价上升了30%,这已经是35%了。
这样好的成绩竟然被形容为睡觉的股?天呀!到底要多快的回酬人们才会满意呢?
人家SOROS的功力也只是两年一个番吧了!两年一番的功力相当以每年40%的回酬。
既然SOROS也只是两年开1番的功力吧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很满意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取得像以上这样好的
成绩了!当然这样好的成绩是不可能每次都可以取得的。
冷静的想一想: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够像SOROS?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够每年取得40%的回酬?
所以实际一点,不要去追求那种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取得超过40%回酬的“热门股”或“消息股”。
在漫长的投资岁月里,我还没有见过一个真正靠投机“热门股”或“消息股”而致富的人。
先赚后赔,结局还是一样的,一场空欢喜。我身边有许多靠投资股票致富的朋友,百万,千万的都有。
但是就没有一位是靠“热门股”或“消息股”来致富的。
他们都是靠投资优质股,用时间和耐心来致富者。为什么我要讲这么多人家不喜欢听的话?
因为我不希望大家去走那条冤枉路。我以前当然也是走过那条冤枉路的。把血汗钱输掉真的是很冤枉。
开番的理论, 利用“开番”来致富
我说26%的成长率最神奇。因为只需要三年的时间,我们的投资就可增加一倍,也就是开了一个番!
举个例子:1000令吉的投资,每年成长26%。
第一年:1000 + 260 = 1260
第二年:1260 + 328 = 1588
第三年:1588 + 412 = 2000
这就是利上加利,复利的奥妙! 所以只需要3年,1000就可变成2000。开了一个番!
“番”这名词是源自我们中国人的麻将。懂得玩麻将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番”。
“番”的本意就是翻一番,也就是增加一倍的意思。 现在我把“番”这名词用在投资上。
所以:“开了一个番”就是“增加了一倍”的意思。
相传中国古代的聚宝盆就有“开番的本领”。
我们只要把一个元宝放进去,第二天元宝就会变成两个。开了一个番!
如果我们把四个元宝放进去,第二天元宝就会变成八个。也是开了一个番!
不要小看这个“开番的理论”它比26巴仙的成长率还要神奇!
“开了一个番”就是“增加了一倍”。但是开了十个番绝对不是增加了十倍!
让我玩个游戏: 就用传说中的聚宝盆吧!
第一题:(选择题)
聚宝盆一天能够开一个番,所以十天就是10个番。
现在我们把一元的钞票放进去,十天后才拿出来,它会变成多少?
答案:(A)10元,(B)100元,(C)1000元
第二题:(选择题)
聚宝盆一天能够开一个番,所以20天就是20个番。
现在我们把一元的钞票放进去,20天后才拿出来,它会变成多少?
答案:(A)1万元,(B)10万元,(C)100万元
如果你一看你就知道答案,那么你肯定已经是个理财高手。你深懂开番的奥妙。佩服!佩服!
其实这开番的理论是很重要的,想要致富一定要领悟它的奥妙,所以我不厌其烦一再的重复这两题。希望大家花
点时间思考思考。
我跟女儿讲:不管你的数学有多好,单单会算是不行的,我要你真正的领悟它的奥妙!
所以我常常跟女儿玩开番的游戏。我们曾经一齐去量白米的重量,目的只是想算出BILL GATES在他书本上所题
出的游戏,一个没有给我们答案的游戏。
BILL GATES讲的大略是如此:一粒白米需要开多少个番才能跟地球一样重?
我们也曾经一齐去算,一张钞票要开多少个番它的厚度才会到达月球。
这题目是麦青远在它的书本上提过的。可能你会觉得我很无聊,这种东西都去算,而且还鼓励孩子去算!
孩子的时间是用来读书的!不是用来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但是请想一想,为什么BILL GATES在它的书本里都要提出这游戏。
因为他知道复利的重要! 复利就是开番!
想要致富我们一定要懂得开番!所以开番的理论是最重要的!比读书还要重要!
利用“开番”来致富
如果你能够领悟开番的奥妙,致富就变成简单的事情了!
试想想1万到1000万只需要10个番。
第1番:2万
第2番:4万
第3番:8万
第4番:16万
第5番:32万
第6番:64万
第7番:128万
第8番:256万
第9番:512万
第10番:1024万
我们只需要用1万令吉做本钱就可以做千万富翁的梦了!
要多久的时间呢?就只是10个番的时间!如果3年1个番,就是30年。
如果你觉得30年太久了,还有其他的方法。
那就是:把目标放低一点,不要千万只求百万。然后再勤奋工作,增加筹码。
例如:用6.3万为本钱。
6.3万只是一辆WAJA的价钱。
6.3万到100万只是4个番而已。
第1番:12.6万
第2番:25.2万
第3番:50.4万
第4番:100.8万
要怎样开4个番呢?要多久的时间? 当然只有靠股票投资了!
如果3年开1番,4番就是12年而已!
如果3年开2番,4番就是6年而已!
如果一个回合能够赚2番,两个回合就能够赚4番了!
这一回合我选定两只股来投资:那就是EON和DRB-HICOM。
我相信它们能够给我赚2至3番!目标2年。
因为现在是难得一见的大熊市,从大熊转为牛通常是一至二年的时间。
下一回就只需要赚1至2番就可以达到4番的目标了!
下一回合的时间大约是3年。 你看我讲的是不是很轻松,只要6.3万的本钱,5年内就可成为百万富翁了!
为什么我这样有信心? 因为我知道怎样预测未来。我是用本益比来预测未来的。
我曾经多次应用这方法来预测股价,可靠性很强,所以我很有信心!
根据过去15年的记录,在马来西亚股市的平均本益比是24倍。这包括了牛市和熊市。
大牛市通常超过30倍。大熊市通常低过20倍。
举个例子:1000令吉的投资,每年成长26%。
第一年:1000 + 260 = 1260
第二年:1260 + 328 = 1588
第三年:1588 + 412 = 2000
这就是利上加利,复利的奥妙! 所以只需要3年,1000就可变成2000。开了一个番!
“番”这名词是源自我们中国人的麻将。懂得玩麻将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番”。
“番”的本意就是翻一番,也就是增加一倍的意思。 现在我把“番”这名词用在投资上。
所以:“开了一个番”就是“增加了一倍”的意思。
相传中国古代的聚宝盆就有“开番的本领”。
我们只要把一个元宝放进去,第二天元宝就会变成两个。开了一个番!
如果我们把四个元宝放进去,第二天元宝就会变成八个。也是开了一个番!
不要小看这个“开番的理论”它比26巴仙的成长率还要神奇!
“开了一个番”就是“增加了一倍”。但是开了十个番绝对不是增加了十倍!
让我玩个游戏: 就用传说中的聚宝盆吧!
第一题:(选择题)
聚宝盆一天能够开一个番,所以十天就是10个番。
现在我们把一元的钞票放进去,十天后才拿出来,它会变成多少?
答案:(A)10元,(B)100元,(C)1000元
第二题:(选择题)
聚宝盆一天能够开一个番,所以20天就是20个番。
现在我们把一元的钞票放进去,20天后才拿出来,它会变成多少?
答案:(A)1万元,(B)10万元,(C)100万元
如果你一看你就知道答案,那么你肯定已经是个理财高手。你深懂开番的奥妙。佩服!佩服!
其实这开番的理论是很重要的,想要致富一定要领悟它的奥妙,所以我不厌其烦一再的重复这两题。希望大家花
点时间思考思考。
我跟女儿讲:不管你的数学有多好,单单会算是不行的,我要你真正的领悟它的奥妙!
所以我常常跟女儿玩开番的游戏。我们曾经一齐去量白米的重量,目的只是想算出BILL GATES在他书本上所题
出的游戏,一个没有给我们答案的游戏。
BILL GATES讲的大略是如此:一粒白米需要开多少个番才能跟地球一样重?
我们也曾经一齐去算,一张钞票要开多少个番它的厚度才会到达月球。
这题目是麦青远在它的书本上提过的。可能你会觉得我很无聊,这种东西都去算,而且还鼓励孩子去算!
孩子的时间是用来读书的!不是用来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但是请想一想,为什么BILL GATES在它的书本里都要提出这游戏。
因为他知道复利的重要! 复利就是开番!
想要致富我们一定要懂得开番!所以开番的理论是最重要的!比读书还要重要!
利用“开番”来致富
如果你能够领悟开番的奥妙,致富就变成简单的事情了!
试想想1万到1000万只需要10个番。
第1番:2万
第2番:4万
第3番:8万
第4番:16万
第5番:32万
第6番:64万
第7番:128万
第8番:256万
第9番:512万
第10番:1024万
我们只需要用1万令吉做本钱就可以做千万富翁的梦了!
要多久的时间呢?就只是10个番的时间!如果3年1个番,就是30年。
如果你觉得30年太久了,还有其他的方法。
那就是:把目标放低一点,不要千万只求百万。然后再勤奋工作,增加筹码。
例如:用6.3万为本钱。
6.3万只是一辆WAJA的价钱。
6.3万到100万只是4个番而已。
第1番:12.6万
第2番:25.2万
第3番:50.4万
第4番:100.8万
要怎样开4个番呢?要多久的时间? 当然只有靠股票投资了!
如果3年开1番,4番就是12年而已!
如果3年开2番,4番就是6年而已!
如果一个回合能够赚2番,两个回合就能够赚4番了!
这一回合我选定两只股来投资:那就是EON和DRB-HICOM。
我相信它们能够给我赚2至3番!目标2年。
因为现在是难得一见的大熊市,从大熊转为牛通常是一至二年的时间。
下一回就只需要赚1至2番就可以达到4番的目标了!
下一回合的时间大约是3年。 你看我讲的是不是很轻松,只要6.3万的本钱,5年内就可成为百万富翁了!
为什么我这样有信心? 因为我知道怎样预测未来。我是用本益比来预测未来的。
我曾经多次应用这方法来预测股价,可靠性很强,所以我很有信心!
根据过去15年的记录,在马来西亚股市的平均本益比是24倍。这包括了牛市和熊市。
大牛市通常超过30倍。大熊市通常低过20倍。
神奇的26%
如果今天你投资1.00令吉买进一只股,明年的今天它的价钱变成1.26令吉,你会满意吗?
如果你是个投机者,你可能不会满意。
你会想: 一年的时间?太慢了!如果是一个月还差不多!
如果你是个投资者,你应该满意了。
你会想: 一年赚26巴仙?太好了!希望每年都能够如此!
我的投资目标就是每年平均赚26巴仙。
为什么是26巴仙?因为我发觉到这26%实在是太神奇了!
如果一年成长26巴仙,今天的1万令吉:三年后就变成了2万令吉!十年后就变成了10万令吉!
换句话说:十年就加一个零! 十年加一个零,二十年就要加两个零。
今天的1万令吉,再加两个零就是100万了!
所以只要每年赚取26%,1万令吉的投资,经过20年就能够变成100万了!
而且这1万令吉的投资只是一次过,不是每年都加注! 这就是复利的奥妙!
详解如下:
YR Total
0. 10000
1. 12600
2. 15876
3. 20004
4. 25205
5. 31758
6. 40015
7. 50419
8. 63528
9. 80045
10. 100857
11. 127080
12. 160120
13. 201752
14. 254207
15. 320301
16. 403579
17. 508510
18. 640722
19. 807310
20. 1017211
当然在实战的股票市场上,我们不能一帆风顺的每年都赚26巴仙。
根据我本身的实战经验,平均每年26巴仙是不难的。至少我已经做到了!过去如此。希望将来也是如此。
在一个大牛市里一年赚取300%是等闲事!只要我们有那个胆量!不怕赢!
举个例子:
1.00令吉的股票变成4.00令吉就是赚了300%。
买进1.00令吉的股票直到4.00令吉才卖出,需要的是胆量,不怕赢的胆量!
实战中很多人都不能等这样久,能忍到2.00令吉已经是少见的了!他们没有胆量,赢都怕!
在一个大熊市里,一年亏掉75%也是等闲事!只要我们有那个胆量!不怕输!
举个例子:
4.00令吉的股票变成1.00令吉就是亏了75%。
买进4.00令吉的股票直到1.00令吉才卖出,需要的是胆量,不怕输的胆量!
实战中很多人都能够忍这样久,能忍痛在2.00令吉卖出者是少之又少!他们有胆量,输都不怕!
股市投资就要接受惊涛骇浪,给你赢了300%,再给你输个75%,你还是原地跑步。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何时是大牛市,何时是大熊市。
大牛市买进,大熊市卖出才有可能亏75%。大熊市买进,大牛市卖出才有可能赚300%。
那么现在是什么市?当然是大熊市!
所以现在就是最佳的投资时刻,想要赢个300%就要选对股!
不会选股也是徒然! 那么要买什么股呢?
7令吉的EON变成28令吉就是300%!
1令吉的DRB-HICOM变成4令吉也是300%!
相信我!现在就是最佳的投资时刻,想要每年赚平均的26巴仙,就拿出勇气来!
让我们先把握机会,先赚个300%。
当然,我们的目标还是每年平均26巴仙!神奇的26巴仙!
用20年的时间把1万变100万!
如果你是个投机者,你可能不会满意。
你会想: 一年的时间?太慢了!如果是一个月还差不多!
如果你是个投资者,你应该满意了。
你会想: 一年赚26巴仙?太好了!希望每年都能够如此!
我的投资目标就是每年平均赚26巴仙。
为什么是26巴仙?因为我发觉到这26%实在是太神奇了!
如果一年成长26巴仙,今天的1万令吉:三年后就变成了2万令吉!十年后就变成了10万令吉!
换句话说:十年就加一个零! 十年加一个零,二十年就要加两个零。
今天的1万令吉,再加两个零就是100万了!
所以只要每年赚取26%,1万令吉的投资,经过20年就能够变成100万了!
而且这1万令吉的投资只是一次过,不是每年都加注! 这就是复利的奥妙!
详解如下:
YR Total
0. 10000
1. 12600
2. 15876
3. 20004
4. 25205
5. 31758
6. 40015
7. 50419
8. 63528
9. 80045
10. 100857
11. 127080
12. 160120
13. 201752
14. 254207
15. 320301
16. 403579
17. 508510
18. 640722
19. 807310
20. 1017211
当然在实战的股票市场上,我们不能一帆风顺的每年都赚26巴仙。
根据我本身的实战经验,平均每年26巴仙是不难的。至少我已经做到了!过去如此。希望将来也是如此。
在一个大牛市里一年赚取300%是等闲事!只要我们有那个胆量!不怕赢!
举个例子:
1.00令吉的股票变成4.00令吉就是赚了300%。
买进1.00令吉的股票直到4.00令吉才卖出,需要的是胆量,不怕赢的胆量!
实战中很多人都不能等这样久,能忍到2.00令吉已经是少见的了!他们没有胆量,赢都怕!
在一个大熊市里,一年亏掉75%也是等闲事!只要我们有那个胆量!不怕输!
举个例子:
4.00令吉的股票变成1.00令吉就是亏了75%。
买进4.00令吉的股票直到1.00令吉才卖出,需要的是胆量,不怕输的胆量!
实战中很多人都能够忍这样久,能忍痛在2.00令吉卖出者是少之又少!他们有胆量,输都不怕!
股市投资就要接受惊涛骇浪,给你赢了300%,再给你输个75%,你还是原地跑步。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何时是大牛市,何时是大熊市。
大牛市买进,大熊市卖出才有可能亏75%。大熊市买进,大牛市卖出才有可能赚300%。
那么现在是什么市?当然是大熊市!
所以现在就是最佳的投资时刻,想要赢个300%就要选对股!
不会选股也是徒然! 那么要买什么股呢?
7令吉的EON变成28令吉就是300%!
1令吉的DRB-HICOM变成4令吉也是300%!
相信我!现在就是最佳的投资时刻,想要每年赚平均的26巴仙,就拿出勇气来!
让我们先把握机会,先赚个300%。
当然,我们的目标还是每年平均26巴仙!神奇的26巴仙!
用20年的时间把1万变100万!
人要发达是靠“钱赚钱”,不是靠“人赚钱”
世俗人眼中的成功=有钱
在学校比分数,在社会比金钱,现今的社会是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如果你才高八斗,拥有一个博士的衔头,身家却不到百万,你不算成功。
但是,如果你只是中学毕业,却拥有千万的身家,没有人敢说你不成功。
教育的水平与财富的多寡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一般上,教育水平高的人,所领取的薪酬会比教育水平低的人来得高却是不争的实事。
可惜,薪酬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寡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人的教育水平高,他的薪酬就会高,也就是说他赚钱的本领高,这就是所谓的“人赚钱”本领。
但是财富的多寡是取决以“钱赚钱”的本领,跟“人赚钱”的本领是没有关系的。人要发达是靠钱赚钱,不是靠人赚钱。
很多人都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我这样少钱,怎样用钱来赚钱?
好,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今天你的身家是一百万,你要多久才能成为千万富翁?
如果你的答案是十年,恭喜你,你已经懂得钱赚钱的本领,因为你不可能是用人赚钱的本领在十年内赚到九百万。
如果你的答案是,你这一辈子无法赚到九百万而成为千万富翁,那么你就是一个只懂得“人赚钱”的平凡人。
话在说回头,如果你懂得钱赚钱的本领,能在十年内把百万变千万,那么同样的你也能把十万变百万,或一万变十万。
以此类推,从一万变千万,也只需要短短的三十年。所以说,你不需要太多的钱,只要你懂得钱赚钱的本领。
每个人都说要成为百万富翁很难,但是假如你问一个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如果要他们从零开始,要他们去赚第一个百万,他们会觉得不难,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钱赚钱的本领,只要他们先用人赚钱的方法去赚几千元做为本钱就可以了。
“钱赚钱”就是通过投资来赚钱。
投资的先决条件是本钱,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赚钱,用来衡量投资所得的巴仙率就是回酬。
投资主要有三种:
1) 投资做生意。凡事亲力亲为,除了“钱赚钱”,也有“人赚钱”,老板向自己的公司所领取的工资是属于“人赚钱”,而公司扣除一切开销后的所得是属于“钱赚钱”。
2) 投资房地产。可以收租,也可自用,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值。
3) 投资股票。
以上三种投资法,最适合打工一族的是股票,因为它不像房地产,需要动用较大的资金,投资买股票只要区区几百元就可以开始,而且很轻易的就可买进和卖出,手续简便。
投资讲究的是回酬,回酬越高越好,股票价格的波动很大,投资的风险很高,相对的,它的回酬也高。打工仔想致富,却非靠它不可。本文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投资股票。
理想的回酬目标,三年开一番。
投资股票首先要定下一个回酬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最理想的回酬目标是每年26%,为期三年,也就是说把目标定在每三年开一番。所以,在买进每一个股项之前,就要有信心它能在三年之内增值一倍。如果没有信心,就要按兵不动,另等良机。
过去二十年来,马来西亚的股市是以三年一个循环的规律上下波动,最明显的是,它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的时间通常是三年左右,牛市与熊市就夹在其中,把目标定为三年就可经历最少一次牛市。在一个牛市里,有些股票可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增值不止一倍。所以我们把目标定在三年开一番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投资不是投机,投机者是想在几天内就赚它一个番,那是不实际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把目标定在三年,那就是避免投机。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选到一只股票,我们很有信心它能在几个月内增值一倍,可是如果要我们收三年,我们又不敢,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那已经不是投资而是投机的心态了。
我们抱着要收最少三年的心态买进就是投资,买进后,如果它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升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当然可以卖出,同样是获利,这算投资,不算投机。
投资与投机的分别就在以买进时的心理准备,长期属于投资,短期属于投机。切记不可颠倒,如果抱着短期投机的心态买进,套牢了以后才改变心态作为长期投资,注定是失败的策略。投资需要作功课,投机往往只靠一个贴士就可以了。一分努力一分代价,投资股票也不例外。
把目标定为三年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我们选到一只好股票后,却发现到市况疯狂,牛市也已经进入了一段长时间,可是我们也跟群众一样,相信股市在一年内还有作为,但是却没有信心它能在接下来的三年内继续的攀高,那么我们就要警戒了,牛市可能已经要到尽头了,那一年的利润博不博得过,就得好好的盘算。这种时候,通常很难有信心在赚它一个番,如果只有开半番的信心,最好还是按兵不动 。(举个例子:2元的股票变成3元就是开了半番)
在熊市里,通常我们可以比较容易遇到好的股票,这个时候通常也是心理上最难买进的时候,不是没有人要卖,而是我们不敢买,因为怕买进后股市在往下跌。如果我们把目标定为三年,不要怕短期的亏损,三年内要开一番是容易的。在熊市闷局里作投资时,我们不妨把野心放大点,找那些有机会开两番的股票。(举个例子:2元的股票变成8元就是开了两番;2变4是一番,4变8也是一番)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股市是处在牛市或者是熊市中,只要我们找到好股,我们就要大胆的投资,不要再等良机。
再举个例子:在买进一只1元的股票之前,先要详细的研究,要有十足的信心它能在三年期间升上2元才可买进。第一年的目标价位是1.26元,第二年是1.59元,第三年才是2.00元(每年增值26%)。买进后就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轻易卖出,除非有突发的事情影响到它的前景,使到我们先前的研究出错,意期的价位不能实现,则另当别论。如果买进后一年,我们有幸赚了半番,而刚好我们又找到另外一只更好,更有机会开番的股票,我们可以先赚半番再重新来过,股票投资首重灵活,不必一定要死守三年。
在学校比分数,在社会比金钱,现今的社会是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如果你才高八斗,拥有一个博士的衔头,身家却不到百万,你不算成功。
但是,如果你只是中学毕业,却拥有千万的身家,没有人敢说你不成功。
教育的水平与财富的多寡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一般上,教育水平高的人,所领取的薪酬会比教育水平低的人来得高却是不争的实事。
可惜,薪酬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寡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人的教育水平高,他的薪酬就会高,也就是说他赚钱的本领高,这就是所谓的“人赚钱”本领。
但是财富的多寡是取决以“钱赚钱”的本领,跟“人赚钱”的本领是没有关系的。人要发达是靠钱赚钱,不是靠人赚钱。
很多人都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我这样少钱,怎样用钱来赚钱?
好,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今天你的身家是一百万,你要多久才能成为千万富翁?
如果你的答案是十年,恭喜你,你已经懂得钱赚钱的本领,因为你不可能是用人赚钱的本领在十年内赚到九百万。
如果你的答案是,你这一辈子无法赚到九百万而成为千万富翁,那么你就是一个只懂得“人赚钱”的平凡人。
话在说回头,如果你懂得钱赚钱的本领,能在十年内把百万变千万,那么同样的你也能把十万变百万,或一万变十万。
以此类推,从一万变千万,也只需要短短的三十年。所以说,你不需要太多的钱,只要你懂得钱赚钱的本领。
每个人都说要成为百万富翁很难,但是假如你问一个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如果要他们从零开始,要他们去赚第一个百万,他们会觉得不难,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钱赚钱的本领,只要他们先用人赚钱的方法去赚几千元做为本钱就可以了。
“钱赚钱”就是通过投资来赚钱。
投资的先决条件是本钱,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赚钱,用来衡量投资所得的巴仙率就是回酬。
投资主要有三种:
1) 投资做生意。凡事亲力亲为,除了“钱赚钱”,也有“人赚钱”,老板向自己的公司所领取的工资是属于“人赚钱”,而公司扣除一切开销后的所得是属于“钱赚钱”。
2) 投资房地产。可以收租,也可自用,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值。
3) 投资股票。
以上三种投资法,最适合打工一族的是股票,因为它不像房地产,需要动用较大的资金,投资买股票只要区区几百元就可以开始,而且很轻易的就可买进和卖出,手续简便。
投资讲究的是回酬,回酬越高越好,股票价格的波动很大,投资的风险很高,相对的,它的回酬也高。打工仔想致富,却非靠它不可。本文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投资股票。
理想的回酬目标,三年开一番。
投资股票首先要定下一个回酬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最理想的回酬目标是每年26%,为期三年,也就是说把目标定在每三年开一番。所以,在买进每一个股项之前,就要有信心它能在三年之内增值一倍。如果没有信心,就要按兵不动,另等良机。
过去二十年来,马来西亚的股市是以三年一个循环的规律上下波动,最明显的是,它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的时间通常是三年左右,牛市与熊市就夹在其中,把目标定为三年就可经历最少一次牛市。在一个牛市里,有些股票可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增值不止一倍。所以我们把目标定在三年开一番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投资不是投机,投机者是想在几天内就赚它一个番,那是不实际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把目标定在三年,那就是避免投机。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选到一只股票,我们很有信心它能在几个月内增值一倍,可是如果要我们收三年,我们又不敢,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那已经不是投资而是投机的心态了。
我们抱着要收最少三年的心态买进就是投资,买进后,如果它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升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当然可以卖出,同样是获利,这算投资,不算投机。
投资与投机的分别就在以买进时的心理准备,长期属于投资,短期属于投机。切记不可颠倒,如果抱着短期投机的心态买进,套牢了以后才改变心态作为长期投资,注定是失败的策略。投资需要作功课,投机往往只靠一个贴士就可以了。一分努力一分代价,投资股票也不例外。
把目标定为三年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我们选到一只好股票后,却发现到市况疯狂,牛市也已经进入了一段长时间,可是我们也跟群众一样,相信股市在一年内还有作为,但是却没有信心它能在接下来的三年内继续的攀高,那么我们就要警戒了,牛市可能已经要到尽头了,那一年的利润博不博得过,就得好好的盘算。这种时候,通常很难有信心在赚它一个番,如果只有开半番的信心,最好还是按兵不动 。(举个例子:2元的股票变成3元就是开了半番)
在熊市里,通常我们可以比较容易遇到好的股票,这个时候通常也是心理上最难买进的时候,不是没有人要卖,而是我们不敢买,因为怕买进后股市在往下跌。如果我们把目标定为三年,不要怕短期的亏损,三年内要开一番是容易的。在熊市闷局里作投资时,我们不妨把野心放大点,找那些有机会开两番的股票。(举个例子:2元的股票变成8元就是开了两番;2变4是一番,4变8也是一番)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股市是处在牛市或者是熊市中,只要我们找到好股,我们就要大胆的投资,不要再等良机。
再举个例子:在买进一只1元的股票之前,先要详细的研究,要有十足的信心它能在三年期间升上2元才可买进。第一年的目标价位是1.26元,第二年是1.59元,第三年才是2.00元(每年增值26%)。买进后就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轻易卖出,除非有突发的事情影响到它的前景,使到我们先前的研究出错,意期的价位不能实现,则另当别论。如果买进后一年,我们有幸赚了半番,而刚好我们又找到另外一只更好,更有机会开番的股票,我们可以先赚半番再重新来过,股票投资首重灵活,不必一定要死守三年。
人生的目标:每天都是星期天
看看窗外的小鸟,每天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再看看家里的小猫,躺在地毯上,安祥的睡午觉,它们都不需要工作,却也能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
为什么我们要勤奋的工作?
到底是什么人规定每个人都要工作?
为什么我们一年只能有两个星期的年假?
为什么我们一个星期只能有一个星期日?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小猫,小鸟一样每天都是假期?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千万富翁,我们没有雄厚的经济能力。
如果我们是个千万富翁,通过钱赚钱,我们每年都可轻易的赚它个百万,或者半个百万,那时我们的每一天都可以变成星期天。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勤奋的工作,也已经努力的节俭,而还有供不完的债务,每天还在焦急的等着发薪的日子,你就应该醒悟,你已经被困在经济的囚牢里。
你应该有所改变,以求冲出这个困境,重新追求自由的经济生活,也就是像千万富翁般的生活。
不要灰心,千万富翁并不是从外太空来的,他们也不是高智商的天才,也不需要是才高八斗的博士,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像我们一样只是个出生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能够成为千万富翁,只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累积财富,如何用钱来赚钱而已。
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很乐意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致富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世上的钱是赚不完的。
人到无求品自高,成功人仕是不怕人家知道他是出身贫寒的。
只要我们有诚意,虚心的去请教,他们肯定会指导我们的。
问题是我们都有自卑感,不敢去请教他们,我们也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以为他们只是运气好,时机好而已。
有很多成功赚了大钱的人仕著书立说,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吧了。
所以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学到他们的本领,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一个富翁。
我当然知道,因为我是过来人。我也知道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滋味,所以我要坐在这里消磨我的时间.
为什么我们要勤奋的工作?
到底是什么人规定每个人都要工作?
为什么我们一年只能有两个星期的年假?
为什么我们一个星期只能有一个星期日?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小猫,小鸟一样每天都是假期?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千万富翁,我们没有雄厚的经济能力。
如果我们是个千万富翁,通过钱赚钱,我们每年都可轻易的赚它个百万,或者半个百万,那时我们的每一天都可以变成星期天。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勤奋的工作,也已经努力的节俭,而还有供不完的债务,每天还在焦急的等着发薪的日子,你就应该醒悟,你已经被困在经济的囚牢里。
你应该有所改变,以求冲出这个困境,重新追求自由的经济生活,也就是像千万富翁般的生活。
不要灰心,千万富翁并不是从外太空来的,他们也不是高智商的天才,也不需要是才高八斗的博士,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像我们一样只是个出生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能够成为千万富翁,只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累积财富,如何用钱来赚钱而已。
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很乐意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致富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世上的钱是赚不完的。
人到无求品自高,成功人仕是不怕人家知道他是出身贫寒的。
只要我们有诚意,虚心的去请教,他们肯定会指导我们的。
问题是我们都有自卑感,不敢去请教他们,我们也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以为他们只是运气好,时机好而已。
有很多成功赚了大钱的人仕著书立说,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吧了。
所以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学到他们的本领,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一个富翁。
我当然知道,因为我是过来人。我也知道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滋味,所以我要坐在这里消磨我的时间.
你的汽车影响你的未来
每个人都知道在这现实的社会里,汽车就是身份的象证,人们衡量你的身家就是从你所用的汽车开始。
如果你想交女朋友,驾辆名牌新车肯定事半功倍。出门做生意想赊帐,对方肯定先看你用的是什么车。出门在外,汽车就是面子,因为没有人可以看到你住的房子是怎样的。
既然汽车这样重要,我们是否要把它列为重要的投资?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交女朋友,这可能就是最好的投资。如果你的目的是成为富翁,这将是最差劲的投资。
在富翁的眼中,买汽车不算投资,因为汽车每年都在贬值,只有买会增值的东西才可算投资。
如果你想发达就要告诉自己:汽车只是必需品,不是身份的象征。买汽车只是一种消费,不是一种投资。
可惜今天还有很多人把汽车列为资产,每个人在计算自己的身家时,肯定的会把汽车计算在内,往往汽车在资产中还占有相当大的地位。
试想想,如果汽车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而这财富年年都在贬值,我们还有机会致富吗?
以投资的眼光来看,买车已经不划算了,用分期付款方式买车更糟糕。除了要多还利息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坏处,那就是它能引诱我们买更贵的汽车。供车的人都有这种心理:反正都要供期了,多供几百元无所谓,就买好一点的吧。就这样,本来一辆ISWARA就可以用了,结果就买了一辆WAJA。
注:同样RM19000的头期,分七年供,ISWARA每个月要RM300,而WAJA每个月要RM740。
如果我们强迫自己,只可以用现款买车,不可欠钱。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定先买ISWARA,因为它才卖RM37000,而WAJA却要卖RM63000。
金融公司和车商已经抓到消费人的心理,知道消费人要的是低的头期和低的每月供款额,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用七年的时间慢慢的供。有供车经验的人都知道, 车期是供不完的,因为人是喜新忘旧的,旧车供未完就想换新车,结果就是个永远供不完的车。
想要发达我们就要有不同以凡人的想法,特别是开始的阶段,那就是:汽车只是必需品,不是身份的象征;买汽车只是一种消费,不是一种投资。
既然买车算是一种消费,那么想致富我们当然不可借钱买车,因为那就等于借未来钱来消费,我们要消费一定要用我们已经拥有的钱,不可借钱来消费。
可能就是这个观点的不同,造成这世上,富人少,穷人多。因为买车的人有九成以上是用分期付款方式买的。当然也有很多富人是用分期付款方式买车的,但是他们只为了税务或者是商业上的理由才如此做的。
在还没有真正发达之前,我们不必把汽车当作身份的象征,因为我们都还不够资格。只要有这种先见之明,就可激励我们早日致富的决心。
只要我们把汽车当作必需品,我们可以考虑先买二手车,同时挑战自己,将来成功致富了才买新车。
我是过来人,我已经成功挑战了自己,我的第一辆新车是马赛地。
我认识一个朋友,从海外毕业回来,已经工作了四年,任职经理,到今天还没有买车,我问他理由,他告诉我他的工作不需要用到汽车,最重要的是他想存钱投资股票,等将来赚了钱才买车。他是个零负债的人,懂得用钱来赚钱的人,不出几年他一定可以晋身百万行列。
他致富的招数简单,先苦后甜而已。
最著名的投资经理,PETER LYNCH,出身贫寒,44岁却已经退休了。
退休后,KODAK公司曾经献议给他相当以年薪一千万美元的酬劳,要求他管理一个基金,他拒绝了,你说他多么的有钱。
可是你知道吗?他年青时是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他把工作赚来的钱全部投资在股票,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基金经理,知道投资股票的好处。
他致富的方法也是简单的:先苦后甜。
如果你想交女朋友,驾辆名牌新车肯定事半功倍。出门做生意想赊帐,对方肯定先看你用的是什么车。出门在外,汽车就是面子,因为没有人可以看到你住的房子是怎样的。
既然汽车这样重要,我们是否要把它列为重要的投资?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交女朋友,这可能就是最好的投资。如果你的目的是成为富翁,这将是最差劲的投资。
在富翁的眼中,买汽车不算投资,因为汽车每年都在贬值,只有买会增值的东西才可算投资。
如果你想发达就要告诉自己:汽车只是必需品,不是身份的象征。买汽车只是一种消费,不是一种投资。
可惜今天还有很多人把汽车列为资产,每个人在计算自己的身家时,肯定的会把汽车计算在内,往往汽车在资产中还占有相当大的地位。
试想想,如果汽车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而这财富年年都在贬值,我们还有机会致富吗?
以投资的眼光来看,买车已经不划算了,用分期付款方式买车更糟糕。除了要多还利息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坏处,那就是它能引诱我们买更贵的汽车。供车的人都有这种心理:反正都要供期了,多供几百元无所谓,就买好一点的吧。就这样,本来一辆ISWARA就可以用了,结果就买了一辆WAJA。
注:同样RM19000的头期,分七年供,ISWARA每个月要RM300,而WAJA每个月要RM740。
如果我们强迫自己,只可以用现款买车,不可欠钱。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定先买ISWARA,因为它才卖RM37000,而WAJA却要卖RM63000。
金融公司和车商已经抓到消费人的心理,知道消费人要的是低的头期和低的每月供款额,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用七年的时间慢慢的供。有供车经验的人都知道, 车期是供不完的,因为人是喜新忘旧的,旧车供未完就想换新车,结果就是个永远供不完的车。
想要发达我们就要有不同以凡人的想法,特别是开始的阶段,那就是:汽车只是必需品,不是身份的象征;买汽车只是一种消费,不是一种投资。
既然买车算是一种消费,那么想致富我们当然不可借钱买车,因为那就等于借未来钱来消费,我们要消费一定要用我们已经拥有的钱,不可借钱来消费。
可能就是这个观点的不同,造成这世上,富人少,穷人多。因为买车的人有九成以上是用分期付款方式买的。当然也有很多富人是用分期付款方式买车的,但是他们只为了税务或者是商业上的理由才如此做的。
在还没有真正发达之前,我们不必把汽车当作身份的象征,因为我们都还不够资格。只要有这种先见之明,就可激励我们早日致富的决心。
只要我们把汽车当作必需品,我们可以考虑先买二手车,同时挑战自己,将来成功致富了才买新车。
我是过来人,我已经成功挑战了自己,我的第一辆新车是马赛地。
我认识一个朋友,从海外毕业回来,已经工作了四年,任职经理,到今天还没有买车,我问他理由,他告诉我他的工作不需要用到汽车,最重要的是他想存钱投资股票,等将来赚了钱才买车。他是个零负债的人,懂得用钱来赚钱的人,不出几年他一定可以晋身百万行列。
他致富的招数简单,先苦后甜而已。
最著名的投资经理,PETER LYNCH,出身贫寒,44岁却已经退休了。
退休后,KODAK公司曾经献议给他相当以年薪一千万美元的酬劳,要求他管理一个基金,他拒绝了,你说他多么的有钱。
可是你知道吗?他年青时是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他把工作赚来的钱全部投资在股票,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基金经理,知道投资股票的好处。
他致富的方法也是简单的:先苦后甜。
有车有屋,不一定有钱
错误的第一步:车子就是身份的象征
年青人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存钱买车。
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汽车都要三万元,就算用分期付款买进,头期都要六千元,余款分七年供,每个月还要四百元。在加上汽油,过路费,泊车费等等,每个月单单养车都要七百元以上。
有了车后节目就多,花钱的机会就多,想存钱就难上加难。虚荣心告诉我们,车子就是身份的象征,能够换新车就代表我们有本领,事业有成。所以旧车未供完就想换新车,结果是个永远供不完的车。
错误的第二步:装修自己的屋子
居者有其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屋子,有机会买屋子没有理由是错误的决定。而且屋价年年上升,早买肯定比迟买好,这是不用争辩的事情。但是这其中却大有文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致富无望。
在还没有自己屋子之前,租房子的人都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一切从简。家私不用太好,能用就可以。电视不用太大,能看就可以。装修不用谈,房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用买太多,省得将来搬屋子的辛苦。样样都从简,就可省大钱。
买了新房子,样样都讲究,装修贵一点不要紧,要住一辈子。家私不能够随便,朋友看了没面子。冷气机,电视机,冰箱等等都得齐,这样才能算住自己的家。样样都要钱,幸亏贷款容易,可以先用未来钱。
有了自己的家,供车供屋都来不及了,怎样再存钱?没有存钱怎样作投资,没有投资怎样发达。这就是买车买屋后的危险。
年青人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存钱买车。
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汽车都要三万元,就算用分期付款买进,头期都要六千元,余款分七年供,每个月还要四百元。在加上汽油,过路费,泊车费等等,每个月单单养车都要七百元以上。
有了车后节目就多,花钱的机会就多,想存钱就难上加难。虚荣心告诉我们,车子就是身份的象征,能够换新车就代表我们有本领,事业有成。所以旧车未供完就想换新车,结果是个永远供不完的车。
错误的第二步:装修自己的屋子
居者有其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屋子,有机会买屋子没有理由是错误的决定。而且屋价年年上升,早买肯定比迟买好,这是不用争辩的事情。但是这其中却大有文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致富无望。
在还没有自己屋子之前,租房子的人都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一切从简。家私不用太好,能用就可以。电视不用太大,能看就可以。装修不用谈,房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用买太多,省得将来搬屋子的辛苦。样样都从简,就可省大钱。
买了新房子,样样都讲究,装修贵一点不要紧,要住一辈子。家私不能够随便,朋友看了没面子。冷气机,电视机,冰箱等等都得齐,这样才能算住自己的家。样样都要钱,幸亏贷款容易,可以先用未来钱。
有了自己的家,供车供屋都来不及了,怎样再存钱?没有存钱怎样作投资,没有投资怎样发达。这就是买车买屋后的危险。
要靠投资过生活真的那么容易吗 ?
如果真的要靠投资股票过生活,那么,你就得确保你的投资组合已经达到了某个规模才可以。
这规模要有多大呢?那就得看你的基本要求是多少。
根据MONEY FOR LIFE的作者,ROBERT SHEARD所说的,那么你的股票组合的价值应该是你每年所需的20倍。
例如,你一年的生活开支需要的是6万令吉,那么你的股票组合的价值就需要有120万。
根据ROBERT SHEARD简单的算法,假设股票每年的平均回酬是10%,那么价值120万的股票每年应该会成长12
万,所以每年花掉6万的股票,组合还是会继续的成长。
而且组合的成长还足够应付通货膨胀,所以才可以高枕无忧的退休。
这是ROBERT SHEARD的如意算盘,所以他40出头就退休了。
SHEARD也是信奉长期投资者,他长期维持100%的投资,当要用到钱的时候,就把一些股票卖掉换成现款。
当然,根据他的方法,每年最多只可以卖掉5%的股票而已。
我个人的看法是,想要提早退休,你就得确保你的固定收入可以应付你的开支。
何谓固定的收入?对于我而言,屋租和股息就是固定的收入。
有位前辈告诉我,他每年的股息收入超过了20万,所以他可以退休了。但是,今天他还是继续的工作。
他的工作足足可以应付他的开支,所以他的股票组合继续的成长,买了一股又一股……
还有一位前辈告诉我,他每年的的屋租收入超过了40万,所以他可以退休了。但是,今天他还是继续的工作。
他的工作足足可以应付他的开支,所以他的产业继续的成长,买了一栋又一栋……
为什么符合了退休的条件还不退休呢?也许这就是华人的美德吧。
但是,我比较欣赏ROBERT SHEARD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是真正的退休了。
虽然以他的生活方式,财富的成长比较缓慢,但是他却是真正的享受了人生。
以你现在的年龄,勤奋的工作,努力的投资,将来也是可以成为马来西亚的ROBERT SHEARD。
如果要靠投资过生活,不需要每天在股市杀进杀出,只要选对了股,耐心的等下去就可以了。
这一等往往就是三年五年,有时是十年八年,有时甚至是一辈子……
很多人都错误的以为,要靠股票过生活,就是每天呆在电脑前面,杀进杀出。其实,这不算是投资,这是投机。
投资都是长线的,不需要理会短期的股价波动,所以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他们的生活都是悠闲的……
至少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那么,回到你的问题:要靠股票过生活真的那么容易吗?
1997年之前,我的想法就好像ROBERT SHEARD那样:把所有的钱投入股市就可以了。
如果要用钱就把一些股票卖掉,只要一年卖掉的股票不超过总数的5%就可以了。
那时候,我对做生意没有兴趣,对产业也没有兴趣,我只对股票有兴趣……
结果1997年的金融风暴把我从云端打下泥泞,从股市赚到千万也蒸发掉了……
1998年我重新出发,但是已经习惯了靠股票过生活,也就是说,习惯了懒惰的生活,那种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悠闲生活,所以我被迫减少无谓的消费,尽量的减少开支……这样子的日子真不好过……幸亏很快的,我的股票又开番了,短短的两年开了3个番,我又慢慢的爬回来了……
经历过苦难的日子,我开始珍惜固定收入,虽然知道股票的开番威力,但是也知道固定收入的重要。
在等待股票开番的日子里,人是要吃饭的,总不能一直卖掉股票来开饭吧?
卖掉股票可以开饭,但是没有股票就不能开番,所以,人总是要依赖固定收入的,就是从这里开始,我突破了ROBERT SHEARD的思想,在追求股票开番的同时,也想办法增加自己的固定收入。
思前想后,加上前车之鉴,我不再排斥做生意和产业收租了,毕竟这两样都可以为我带来固定的收入。
所以,当股票开番后,我就把一部分的钱拿去做生意和买产业,就是从这里开始,我建立了固定收入……
虽然是做生意,但是我却是以投资的心态来做生意,我把生意交给员工负责,所以,我还是照样的过着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日子……
今天,我每个月的固定收入超过了2万令吉,勉强足够我应付两个孩子在国外求学的费用。
今天,我还是排斥银行的定期存款,除了生意和产业外,我把全部的钱投入股市。
今天,我还是坚持我的投资方法,我相信开番的威力,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找不到比股票更容易开番的东西。
这规模要有多大呢?那就得看你的基本要求是多少。
根据MONEY FOR LIFE的作者,ROBERT SHEARD所说的,那么你的股票组合的价值应该是你每年所需的20倍。
例如,你一年的生活开支需要的是6万令吉,那么你的股票组合的价值就需要有120万。
根据ROBERT SHEARD简单的算法,假设股票每年的平均回酬是10%,那么价值120万的股票每年应该会成长12
万,所以每年花掉6万的股票,组合还是会继续的成长。
而且组合的成长还足够应付通货膨胀,所以才可以高枕无忧的退休。
这是ROBERT SHEARD的如意算盘,所以他40出头就退休了。
SHEARD也是信奉长期投资者,他长期维持100%的投资,当要用到钱的时候,就把一些股票卖掉换成现款。
当然,根据他的方法,每年最多只可以卖掉5%的股票而已。
我个人的看法是,想要提早退休,你就得确保你的固定收入可以应付你的开支。
何谓固定的收入?对于我而言,屋租和股息就是固定的收入。
有位前辈告诉我,他每年的股息收入超过了20万,所以他可以退休了。但是,今天他还是继续的工作。
他的工作足足可以应付他的开支,所以他的股票组合继续的成长,买了一股又一股……
还有一位前辈告诉我,他每年的的屋租收入超过了40万,所以他可以退休了。但是,今天他还是继续的工作。
他的工作足足可以应付他的开支,所以他的产业继续的成长,买了一栋又一栋……
为什么符合了退休的条件还不退休呢?也许这就是华人的美德吧。
但是,我比较欣赏ROBERT SHEARD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是真正的退休了。
虽然以他的生活方式,财富的成长比较缓慢,但是他却是真正的享受了人生。
以你现在的年龄,勤奋的工作,努力的投资,将来也是可以成为马来西亚的ROBERT SHEARD。
如果要靠投资过生活,不需要每天在股市杀进杀出,只要选对了股,耐心的等下去就可以了。
这一等往往就是三年五年,有时是十年八年,有时甚至是一辈子……
很多人都错误的以为,要靠股票过生活,就是每天呆在电脑前面,杀进杀出。其实,这不算是投资,这是投机。
投资都是长线的,不需要理会短期的股价波动,所以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他们的生活都是悠闲的……
至少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那么,回到你的问题:要靠股票过生活真的那么容易吗?
1997年之前,我的想法就好像ROBERT SHEARD那样:把所有的钱投入股市就可以了。
如果要用钱就把一些股票卖掉,只要一年卖掉的股票不超过总数的5%就可以了。
那时候,我对做生意没有兴趣,对产业也没有兴趣,我只对股票有兴趣……
结果1997年的金融风暴把我从云端打下泥泞,从股市赚到千万也蒸发掉了……
1998年我重新出发,但是已经习惯了靠股票过生活,也就是说,习惯了懒惰的生活,那种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悠闲生活,所以我被迫减少无谓的消费,尽量的减少开支……这样子的日子真不好过……幸亏很快的,我的股票又开番了,短短的两年开了3个番,我又慢慢的爬回来了……
经历过苦难的日子,我开始珍惜固定收入,虽然知道股票的开番威力,但是也知道固定收入的重要。
在等待股票开番的日子里,人是要吃饭的,总不能一直卖掉股票来开饭吧?
卖掉股票可以开饭,但是没有股票就不能开番,所以,人总是要依赖固定收入的,就是从这里开始,我突破了ROBERT SHEARD的思想,在追求股票开番的同时,也想办法增加自己的固定收入。
思前想后,加上前车之鉴,我不再排斥做生意和产业收租了,毕竟这两样都可以为我带来固定的收入。
所以,当股票开番后,我就把一部分的钱拿去做生意和买产业,就是从这里开始,我建立了固定收入……
虽然是做生意,但是我却是以投资的心态来做生意,我把生意交给员工负责,所以,我还是照样的过着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日子……
今天,我每个月的固定收入超过了2万令吉,勉强足够我应付两个孩子在国外求学的费用。
今天,我还是排斥银行的定期存款,除了生意和产业外,我把全部的钱投入股市。
今天,我还是坚持我的投资方法,我相信开番的威力,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找不到比股票更容易开番的东西。
先要有信心,才能下决心
问一问医生:要成为医生容易吗?医生会回答:不难,我已经是医生了。
但是事实上,医生只占人口不到一巴仙。
问一问百万富翁:要成为百万富翁容易吗?百万富翁会回答:不难,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但是事实上,百万富翁只占人口的三巴仙。
所以,根据逻辑的头脑,想成为医生或者百万富翁都是不合乎逻辑的,至少巴仙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今天,如果还想成为医生,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太迟了,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成为医生。
可是,想成为百万富翁却不同,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兴趣成为百万富翁。
但是,数目却告诉我们,想要成为百万富翁是不合乎逻辑的。
那么我们是否就要放弃成为百万富翁呢?
我的一位年青朋友就不这样的认为,他说:数目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这位朋友从小的志愿就是成为律师,他有信心将来长大后一定可以成为律师。
可惜,他的学业并不出色,尤其是STP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拿着这样的成绩当然没有大学要收容他。
可是,他却不死心,极力争取,亲自写信给每一所大学,最后,终于获得英国一间大学的需可,给他一个机会。
英国求学的费用高昂,但是在亲人的协助下,加上双联的制度,再加上在英国的半工半读,他终究学成归来。
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律师了。
我问他:读律师难吗?他笑着说:读律师不难。考大马的CLP比较难。
CLP是大马的律师执业牌照,根据统计,每次考试只有25巴仙的及格率,算是艰难的一关了。
但是,他还是顺利的过关了。我接着问:只有四份一的机会,你怎么能够过关?
他回答:都告诉你不要看逻辑了,根据规定可以考三次的,怕什么。就算三次都不能过关,也可以再上诉呀,我
就看过有人考四次才过关。
最后他告诉我,他的心得:想要成功,我们先要有信心,才能下决心,信心配合决心,就是成功之道。
原来事在人为,游戏规则都可以更改的,只要你有信心,而且下定决心,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有的人看成功很简单,有人看成功很困难。
它的分别就在于信心。
偏偏信心这玩意儿是不可以和它讲逻辑的。逻辑需要怀疑,而怀疑却会动摇信心,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嗯……思想上不能突破,矛盾就永远存在……
成功与失败的分别就在这里了。
就好像我看理财之路,它应该是简单又轻松的呀。
只要拿出信心,下定决心,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百万的目标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有信心,我的孩子们都可以从这条路达成他们的第一个百万。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他们会失败。
也许这是不合乎逻辑的想法,但是,却是信心的所在。
信心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也许15年后,或者20年后,那百万已经没有现在的价值了,但是,它至少还有价值,比起没有百万的人,那还
是挺了不起的呀。
就好像今天,人家有50万,而我们只有10万,那可是有差别的呀。我们得先有个百万才好谈那个千万,亿万。
千万,亿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理财之路要走得轻松。
这才是人生。
但是事实上,医生只占人口不到一巴仙。
问一问百万富翁:要成为百万富翁容易吗?百万富翁会回答:不难,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但是事实上,百万富翁只占人口的三巴仙。
所以,根据逻辑的头脑,想成为医生或者百万富翁都是不合乎逻辑的,至少巴仙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今天,如果还想成为医生,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太迟了,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成为医生。
可是,想成为百万富翁却不同,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兴趣成为百万富翁。
但是,数目却告诉我们,想要成为百万富翁是不合乎逻辑的。
那么我们是否就要放弃成为百万富翁呢?
我的一位年青朋友就不这样的认为,他说:数目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这位朋友从小的志愿就是成为律师,他有信心将来长大后一定可以成为律师。
可惜,他的学业并不出色,尤其是STP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拿着这样的成绩当然没有大学要收容他。
可是,他却不死心,极力争取,亲自写信给每一所大学,最后,终于获得英国一间大学的需可,给他一个机会。
英国求学的费用高昂,但是在亲人的协助下,加上双联的制度,再加上在英国的半工半读,他终究学成归来。
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律师了。
我问他:读律师难吗?他笑着说:读律师不难。考大马的CLP比较难。
CLP是大马的律师执业牌照,根据统计,每次考试只有25巴仙的及格率,算是艰难的一关了。
但是,他还是顺利的过关了。我接着问:只有四份一的机会,你怎么能够过关?
他回答:都告诉你不要看逻辑了,根据规定可以考三次的,怕什么。就算三次都不能过关,也可以再上诉呀,我
就看过有人考四次才过关。
最后他告诉我,他的心得:想要成功,我们先要有信心,才能下决心,信心配合决心,就是成功之道。
原来事在人为,游戏规则都可以更改的,只要你有信心,而且下定决心,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有的人看成功很简单,有人看成功很困难。
它的分别就在于信心。
偏偏信心这玩意儿是不可以和它讲逻辑的。逻辑需要怀疑,而怀疑却会动摇信心,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嗯……思想上不能突破,矛盾就永远存在……
成功与失败的分别就在这里了。
就好像我看理财之路,它应该是简单又轻松的呀。
只要拿出信心,下定决心,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百万的目标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有信心,我的孩子们都可以从这条路达成他们的第一个百万。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他们会失败。
也许这是不合乎逻辑的想法,但是,却是信心的所在。
信心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也许15年后,或者20年后,那百万已经没有现在的价值了,但是,它至少还有价值,比起没有百万的人,那还
是挺了不起的呀。
就好像今天,人家有50万,而我们只有10万,那可是有差别的呀。我们得先有个百万才好谈那个千万,亿万。
千万,亿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理财之路要走得轻松。
这才是人生。
Will Rescue Bill Rescue Us?
On Friday, President Bush signed into law the Paulson plan, which aims to jumpstart a financial system that has virtually been shut down by the deepening mortgage crisis.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attractive aspects of the plan, Treasury Secretary Henry Paulson bungled its marketing big time.
Paulson introduced his proposal with an imperious demand: $700 billion with no Congressional oversight! And then he did not discourage the use of the word "bailout" when, if structured properly, the Treasury plan could net the government a nice profit instead of bailing out Wall Street.
But all of this is water over the dam. Now that Congress has approved the plan, here's my take on the good and the bad.
Bailout
The Paulson plan need not become a wholesale bailout of troubl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plan can be a "win" for both taxpayers and banks. One of the central tenets of economics is that a trade often involves gains to both parties and this is no excep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housing market has sharply lowered the price of real estate, so many of the mortgages and securities issued against homes are now "under water," or worth less than the value of the house. If a lender wrote a $300,000 mortgage on a house that is now worth only $150,000, the "intrinsic" or underlying value of the loan is now 50 cents on the dollar. Although some states allow the lender to go after the borrower's non-real estate assets to satisfy the mortgage payments, in practice lenders take possession of the home, even if it is worth less than the loan value.
But in these stressed times, the lot for mortgage lenders is even worse. Because of the current illiquidity of the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arkets and the confusion of ownership rights of some of these complex securities, investors are willing to pay only 30 cents on the dollar or less for an asset with a 50 cent intrinsic value. It is in this situation where the government ha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lot of the buyer and seller. The Treasury has the ability to hold these assets until the mortgage is restructur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loan.
This does not mean a recovery of 100 cents on the dollar, but, if the government can buy the loan for 40 cents, it can still receive a good return on the investment if prices eventually rise to only 50 cents. In the meantime,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has swapped a distressed asset for a highly liquid security. Treasury bonds can count towards the capital that the bank must have in order to start lending again.
The best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sell Treasury bonds in exchange for the banks' distressed assets is to run a "reverse auction." The Treasury announces that it is willing to buy a certain amount of mortgage-related securities and ask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ubmit a sealed bid for the price and the amount of the distressed securities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sell.
Those institutions that offer the lowest prices for their securities will obtain Treasury bonds in exchange. The government must specify a minimum quality of such mortgages (such as delinquency status, credit ratings for borrowers, etc.) so that it does not end up with only the worst loans. Experts, such as Bill Gross of PIMCO, have offered their services to help the government formulate these auctions.
Recovery for Taxpayer
Of course it is likely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still overpay for some of these assets. This would happen if the housing market continues to deteriorate or the price asked by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their distressed loans exceeds their intrinsic value. But the government can also recover its costs by taking ownership claims in the institutions that participate in rescue process. In fact the legislation requires the Treasury to acquire such ownership claims if the government takes total control of the institution or offers it a large loan, such as it did for AIG.
If in spite of all these actions, the government after five years does not recover the value of the money that it lent, then the President is required to submit a legislative proposal to recoup such funds from program beneficiaries. This can take the form of a surtax on the regular corporate tax, or the issuance of new rights to buy common shares at a discount.
Of course, despite all these protections, it is possible the taxpayer will end up footing part of the bill. But this is not the worst outcome. The primary source of government tax revenue is from the income and corporate profits tax. If the plan had not been adopted, the recession we are in would become worse and government tax revenue would fall. Furthermore, on the day the House first rejected the plan, US stock market values fell a whopping $1.2 trillion, which is almost twice the total cost of the plan even if the government doesn't recover anything from its program.
Summary
Very few are happy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o resort to such a program to shore up the economy. In another column I will talk about how we got into the mess, but given where we are, the plan is a sensible attempt to liquefy the banking system and stimulate the economy. The world would not have collapsed if the House didn't pass this measure, but, if designed and executed properly, this program can be a plus for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economy and the taxpayer.
Paulson introduced his proposal with an imperious demand: $700 billion with no Congressional oversight! And then he did not discourage the use of the word "bailout" when, if structured properly, the Treasury plan could net the government a nice profit instead of bailing out Wall Street.
But all of this is water over the dam. Now that Congress has approved the plan, here's my take on the good and the bad.
Bailout
The Paulson plan need not become a wholesale bailout of troubl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plan can be a "win" for both taxpayers and banks. One of the central tenets of economics is that a trade often involves gains to both parties and this is no excep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housing market has sharply lowered the price of real estate, so many of the mortgages and securities issued against homes are now "under water," or worth less than the value of the house. If a lender wrote a $300,000 mortgage on a house that is now worth only $150,000, the "intrinsic" or underlying value of the loan is now 50 cents on the dollar. Although some states allow the lender to go after the borrower's non-real estate assets to satisfy the mortgage payments, in practice lenders take possession of the home, even if it is worth less than the loan value.
But in these stressed times, the lot for mortgage lenders is even worse. Because of the current illiquidity of the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arkets and the confusion of ownership rights of some of these complex securities, investors are willing to pay only 30 cents on the dollar or less for an asset with a 50 cent intrinsic value. It is in this situation where the government ha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lot of the buyer and seller. The Treasury has the ability to hold these assets until the mortgage is restructur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loan.
This does not mean a recovery of 100 cents on the dollar, but, if the government can buy the loan for 40 cents, it can still receive a good return on the investment if prices eventually rise to only 50 cents. In the meantime,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has swapped a distressed asset for a highly liquid security. Treasury bonds can count towards the capital that the bank must have in order to start lending again.
The best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sell Treasury bonds in exchange for the banks' distressed assets is to run a "reverse auction." The Treasury announces that it is willing to buy a certain amount of mortgage-related securities and ask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ubmit a sealed bid for the price and the amount of the distressed securities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sell.
Those institutions that offer the lowest prices for their securities will obtain Treasury bonds in exchange. The government must specify a minimum quality of such mortgages (such as delinquency status, credit ratings for borrowers, etc.) so that it does not end up with only the worst loans. Experts, such as Bill Gross of PIMCO, have offered their services to help the government formulate these auctions.
Recovery for Taxpayer
Of course it is likely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still overpay for some of these assets. This would happen if the housing market continues to deteriorate or the price asked by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their distressed loans exceeds their intrinsic value. But the government can also recover its costs by taking ownership claims in the institutions that participate in rescue process. In fact the legislation requires the Treasury to acquire such ownership claims if the government takes total control of the institution or offers it a large loan, such as it did for AIG.
If in spite of all these actions, the government after five years does not recover the value of the money that it lent, then the President is required to submit a legislative proposal to recoup such funds from program beneficiaries. This can take the form of a surtax on the regular corporate tax, or the issuance of new rights to buy common shares at a discount.
Of course, despite all these protections, it is possible the taxpayer will end up footing part of the bill. But this is not the worst outcome. The primary source of government tax revenue is from the income and corporate profits tax. If the plan had not been adopted, the recession we are in would become worse and government tax revenue would fall. Furthermore, on the day the House first rejected the plan, US stock market values fell a whopping $1.2 trillion, which is almost twice the total cost of the plan even if the government doesn't recover anything from its program.
Summary
Very few are happy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o resort to such a program to shore up the economy. In another column I will talk about how we got into the mess, but given where we are, the plan is a sensible attempt to liquefy the banking system and stimulate the economy. The world would not have collapsed if the House didn't pass this measure, but, if designed and executed properly, this program can be a plus for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economy and the taxpayer.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