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加减人生

许多人快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懊悔虚度了一生,总是假设如果再给他一次生命,他将如何如何?觉得自己不该失去很多,觉得人生还有潜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够。可是生命是一次单程不归的旅程,没有后悔药!

那么人生的“加法”是什么呢?是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而生活仿佛是一个容器,总想放很多东西进去来丰富我们的人生,这并没有错,关键是你要放什么进去,你要怎么放。记得有一篇叫《生命中的大石头》的文章,讲了一个如何管理时间的小测验:

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广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其实,还可以放砾石来填满石块的间隙;还可以倒沙子来填充砾石的间隙;甚至还可以把水倒进玻璃瓶……

可见时间是挤出来的,而人的潜力也是挖掘出来的,所以人生需要加法。只要你努力,不自满,不自卑,给自己定个高一点的目标,跳起来就能完成。信仰、学识、技能、事业,都是生命中的大石头,趁着年轻力壮,早早地放进自己的瓶里,然后再从容地去享受去游玩去消遣。如果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那么想装大石头就晚了,只能“老大徒伤悲”了。

但仔细想想,一辈子只是拼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钱,又要美女;有了豪宅,又要名车;有了地位,还要名声;生怕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少,没完没了,岂能不累?结果可能生活失调,精神崩溃。并不幸福。

读过一篇随笔《生活的篓子》,很受启发:一个生活沉重的人去见智者,智者给他个篓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捡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等那人走到终点,累得趴下。智者说,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做加法就很悲哀。明智的选择是做“减法”人生了。

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就是减法,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节制、感恩、惜福、避祸,说的就是人生需要减法。

张良当年历尽艰辛帮刘邦夺天下,功高盖世,可他却毅然辞官不做,归隐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乐趣,得以安度晚年。而韩信也是战功赫赫,但他对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拼搏于官场,最终却丢了性命。可见减法使人消灾。

生命是一道算术题,人的一生不过三万个日子,活一天就会减少一天。功名和财富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可是有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再多的也都带不走。这就是生命的算术公式。残酷而真实。

人生的加法,给我们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财富的积累,加入亲情的温馨,使人生更加丰盈。而人生的减法,为我们减去多余的物质,减去奢侈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减去环境的纷扰,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种成长,减法是一种成熟。

它们是生命中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一个是孔子孟子“兼济天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一个是庄子老子“顺乎自然”的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加法减法并用,两个轮子齐转,生命之旅才会风光无限。

你手持望远镜还是显微镜?

泡沫论不仅国内争论剧烈,在全球投资界,关于泡沫的争论也甚嚣尘上。而发言者都来头不小:首先是鲁比尼抛出泡沫论,认为全球股市上涨将在几个月之内结束,而且认为市场狂欢将以悲惨收场。接着,债券大王格罗斯直接称,股票和商品价格已经见顶。

看待资产价格有无泡沫,关键看你用望远镜,还是显微镜。立足长远看,我们其实仍处在一个新循环周期的低点附近。

巴菲特并不认同资产泡沫论
巴菲特不认同泡沫论。他认为,即便在道指9000多点的时候,长期持有美股的收益依然将高于债券。巴菲特本月初将已经持股23%的北伯灵顿铁路公司进行了私有化,其出价折合公司市盈率为18倍(以2010年利润计算),比行业平均市盈率14倍有所溢价;而且,收购价格较该股停牌前市场价溢价31%,与2008年高点时价格接近。

巴菲特谦虚地说,他此举是“豪赌”美国经济复苏。但是,我们谁曾见过巴菲特赌过?没有把握时,他甚至连五美分的赌注都不会下。所以我认为,巴菲特当下进行大举投资,是看好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未来,认为基本面优秀的好公司,在未来年份里利润将创出新高。这是巴菲特愿意在北伯灵顿铁路、在高盛、比亚迪等优秀公司下注的根本原因。

当前经济处在新循环周期的低点
过去400年的经济史表明,全球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聪明的投资者在经济周期的底部位置上,会大量买入优秀公司股权,尽量减少债券和现金的持有比例;相反,当全球经济再度进入繁荣阶段,股权的价格将再度出现泡沫时,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开始考虑加大债券或现金的持有比例,降低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比例。

那么,周期的底部和顶部又如何判断呢?事实上,这也不复杂。以美国为例,过去两百年发生了十五次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大体上每隔13年就会出现一次严重的衰退。但每一次危机走出来后,世界经济又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所以,以一个十年的经济周期眼光来看,整个2009年、甚至2010年都可能是资产价格相对低企的年份。从历史经验看,此次经济见底后,再度进入高潮的时间或许在8至10年后,也就是2018年前后,而下一次较大规模的危机则可能要等到2020-2025年出现。

所以,当我们用望远镜来看待证券市场时,会发现当前我们不过处在一个新的循环周期的低点附近,但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待证券市场,就可能将很小的波动视为一个海啸的临近。我想这正是巴菲特和鲁比尼、格罗斯们的区别所在。

A股市场依然有安全的投资标的
具体到A股市场,可以说,现在整体A股以2009年收益计算的市盈率为25倍,这一水平既不便宜,也不昂贵。从过去动态市盈率的历史看,它既有38倍的历史,也有10倍的历史。所以,从短期投资角度看,不能说一点风险没有,但我们如果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投资,那么,我们的市场依然可以给出不少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比如,我们看到B股市场还是有不少市净率低于1的投资品种;也看到A股市场有不少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银行股,市盈率依然在10多倍的。

正是因为这些积极因素的存在,立足长远,巴菲特才愿意拿出400亿元“豪赌”世界经济的复苏。在当前状况下,过于关注泡沫,而忽略投资机会,其付出的成本将会很高;而现在投资者要做的是,不应为高谈阔论支付太高的成本。

几番风雨后还是长线好

也许投资者可以简单划分为两大类:长线投资者与短线投资者。有人始终坚持长期持有,更有人习惯短期频繁出击,这可说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短线好还是长线好,这是一个一直反复争论的问题。现实中,恐怕短线投资者的比例为数相当不少,究其原因很简单:大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人的生命有限,故致富欲速,人性就喜欢追逐暴富。说白了,短线更符合人性的欲求。

而长线呢?几乎人人都听说过“长线是金”,也在很多投资书籍上看到过相关的表述,可就是自己做着做着投资还是变成了短线拥趸。因为表面上看长线投资似乎更简单,只要持有拿着不动就好,实际上中间发生的复杂变化对人的定力挑战非比寻常。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承受不了市场短期波动带来的煎熬,更难有足够的精神定力去承受中长线市场变化带来的心理波动,但对财富的追逐欲望又使人总是忍不住倾向于在短时期内就有所斩获。

最有名的长线投资者莫过于沃伦·巴菲特,他那句“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堪称长线投资的至理名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吉利刀片、富国银行,都是他长期持有的不变选择。最终巴菲特以登上世界首富宝座,向世人证明了长线投资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

而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投机客杰西·利弗莫尔,被誉为股市中的“短线狙击手”,他曾经以敏锐的直觉成为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的极少数胜利者,也一度靠短线投机赢得了大量的财富。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迅速地积聚财富,又迅速地失去财富。习惯于短线投机的杰西·利弗莫尔最终没能保住自己的财富,在困顿中饮弹自尽,终结了一个“短线狙击手”的人生传奇。长线与短线的优劣,其中的大师教训应该更能让人警醒。

所以,归根结底:“短线诱惑多,长线价更高。几番风雨后,还是长线好”。投资者应该冷静看清长线与短线的本质区别,学会努力克服人性追求暴富的心理弱点,从一个短线投机客尽力转变为坚定的长线投资者。只有认真寻找并耐心长期持有优秀的上市公司股票,才能让你切实有效规避市场的种种短期风险,最终收获相对理想的投资回报。

做好长线投资的秘诀,正在于时间。只有选择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公司,才是长期投资成功的关键。

趁升市逐步減磅

大市高踞不下,大漲小回局面持續,年尾的粉飾櫥窗效應已在個別股份中出現,相信未來的一兩個星期,大市維持反覆向上,個別股份板塊會輪流炒作。
近日大市很明顯出現禾雀亂飛的情況,每日皆有不同的股份即日上升三、四成,在圖表上出現大陽燭的形態。這正是開始製造氣氛,推散戶入場的時候。

筆者相信,現時已屆牛市一期尾聲,準備步入牛市二期之時。而在步入牛二的大調整浪亦迫在眉睫,現時尚欠大市的終極一升,以及股市調整的導火線。近期市況應已令很多在過去數月一直不敢入市的散戶及傳統基金入場。下一步就是等齊人後,開始逐步反映早前被隱藏的負面因素。
在策略方面,若然一直有跟隨筆者建立貨底的話,大可坐定定慢慢收割,總之手中的股份急升,便分段沽貨套現,未升的還可再等一會,直至大市出現終極一升為止。至於一直未有持貨的投資者,勉強的做法,就是拿 10至 20%資金短炒落後股吧!牛市一期尾是先知自覺者開始分段獲利之時,而並非 Buy& Hold之時。過去半年冇買貨,現在就不要一錯再錯,牛一尾才去追貨。

航運股料受惠感恩節
本周短炒可留意航運股,航空股上周已升,不宜再追,航運股仍未升,應可炒感恩節的帶動,可留意中國遠洋及太平洋航運。

克服人性弱点 享受快乐投资

“人性的弱点”永远是我们的最大敌人。恐惧、怀疑、犹豫、后悔、浮躁、侥幸、冲动、贪婪、幻想、涨喜、跌悲等等,这些弱点伴随我们投资的整个过程。巴菲特常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不妨贪婪一点。而贪婪和恐惧出现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大众心理因素造成的。或者说,没有大众心理形成的恐惧,股票价格就不会出现远低于内大价值的机会,价值投资者的安全边际就不复存在。

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是我们一生的工作。在股市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输家。 把输赢看成是兵家常事,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不要将好的运气完全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也不要把失败归结为政策、市场或其他。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漫长的投资过程中一点一滴去克服。

快乐的投资才能轻松地获利。保持身心在一个愉快的状态上,精、气、神、脑力保持良好的状态,跳出股市的圈子看股市,使你的判断更准确。怨天尤人的投资者,基本上就不适合于股票操作。 在股票市场中,既不要过于自负,也不要认为自己了解任何事情。身心不平衡的人从事证券投资十分危险。要想当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需要学习能够在亏本时,不感到自尊心受到创伤,并且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在赢利时,不骄傲,不致于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股市中如果一次成功就踌躇满志,一次失败就万念俱灰,这两者到头来都是悲剧。

交易其实很简单,复杂的是你的心。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人们的思维喜欢合群;他们会集体发疯,但醒悟过来时却慢得多,一个接着一个。价值投资者往往是成为醒悟得较早的那少部分人,他们每当看到群体人性出现错误,都会感到非常高兴,享受着投资良机到来的快乐,因为充分利用心理因素对股价造成的波动可以给他们带来难得的投资机会。

在股市中求人不如求已,路要靠自己去走。 量力而为,不超出自己的资金能力,把投资风险定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投资不是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努力学习吧!真正走上这条路的确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Sunday, November 15, 2009

TAN TENG BOO: Top fund manager expects 30-40% gain next year

IF YOU have not heard of Tan Teng Boo before, you will find that he quickly shines through in an article in the current edition of The Edge newsweekly.

He is 55, and a Malaysian fund manager. His iCapital Global Fund has gained 64% this year as at end-September, resoundingly beating most global equity funds and the 22.5% return achieved by the MSCI World Index.

He has three funds operating in three countries investing in 42 countries.

My search on Google found a May 2009 article in the Malaysian newspaper, The Star, which quoted him saying (this may take your breath away!):

“I’m pretty damn good at what I do. I would say I am one of the top five fund managers in the world. It is a pity that people don’t really recognise that.”

Among the top 5? If true,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what he says ......

Some highlights of The Edge’s article are summarized below. For the full-blown story, which we can't reproduce anyway, please go buy the magazine today (only $3.80).

* A bull market really? Mr Tan has no time for doubters who think the market could fall again on a double-dip recession.

“People are still seeing the rebound as a bear-market rally. In my view, it’s definitely a bull market. In fact, it’s a good old-fashioned bull rally and certainly a V-shaped recovery,” he said.

* Explain! Mr Tan said economic growth and corporate earnings are recovering and will become ‘self-enforcing’. He believes that global stocks could jump 30-40% next year.

And, of course, there’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hich will support a long market boom.

* What stocks are you betting on? He said his fund owns UK supermarket chain Tesco, UK engine manufacturer Rolls Royce, and German car maker Porsche.

As for Chinese companies, it owns shares in bank group Bank of East Asia, cigarette paper packaging firm Shanghai Asia Holdings and Beijing Capital Land. These are examples.

For his recently launched Australia-registered iCaptial International Value Fund, he has added Australia-listed Mermaid Marine, a diversified marine services provider, and Singapore-listed Mermaid Maritime, a drilling and sub-engineering service provider operating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Mermaid Marine currently operates a fleet of oil supply vessel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Western Australia, where Chevron has discovered the Gorgon oil fields. It is a huge project.”

Mermaid Maritime
Recent stock price S$0.79
Historical PE 12.7X
Net asset value/share 19.48 baht (S$0.81)
Dividend yield -
Market cap S$620 m

Mermaid Maritime was bought at S$0.70 a share. The company was incorporated in Thailand and was listed on the Singapore bourse in 2007.

Its operations are mainly in Southeast Asia, including Thailand and Malaysia.

* How are you rewarded? His answer is surprising.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he does not pay himself a salary or take a director’s fee from the funds he manages. He lives on the investment gains generated by his personal investment portfolio.

Saturday, November 14, 2009

Buffett, Gates tell Columbia students global economy will survive; 'capitalism is great'

Capitalism is still alive and well, say the world's two richest men, despite lingering shocks from the longest, deepest recession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financial panic is behind us," said famed investor Warren Buffett, who recently made what he called an "all-in wager" on the U.S. economy by acquiring railroad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The bottom has come in stocks. Don't pass on something that's attractive today."

Sitting facing each other in an auditorium filled with nearly 1,000 cheering people at a CNBC-sponsored even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 the CEO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and Microsoft founder Bill Gates fielded questions from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on the recession, investing and what's the next Microsoft.

There were at first reassurances that the U.S. economy had not collapsed since the last time the two sat in front of a student audience, in Nebraska in 2005.

"We proved that we can make mistakes," said Gates. "But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system, a marketplace-driven system where we invest in education and a great infrastructure for the long-term, that's continued." Even in the country's "darkest hour," he said, American businesses were still innovating.

"Last fall was really blindsiding," Buffett said later. Still, "I did not worry about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our economy."

The worst recession since the 1930s may be over, but the recovery isn't expected to be strong enough to stem job losses and get businesses hiring again. Employers shed a net total of 190,000 jobs in October, a government survey showed Thursday. It was the 22nd straight month of losses.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jumped last month to 10.2 percent, a 26-year high.

The last time the economy saw a net gain in jobs was in December 2007.

Buffett also commended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actions last September, saying "only the government could have saved things" after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triggered a freeze-up in credit markets and panic on Wall Street.

In the future, however, Buffett said "there should be more downside to the head of any institution that has to go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be saved for reasons of the greater society."

The two endeared themselves to the audience with tips. Buffett exhorted students to "marry the right person" and said, "The worst investment you can have is cash."

Gates, meanwhile, said he sees big opportunities i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 and medicine.

"Capitalism is great," he said.

Gates wore a suit and tie, flashing the inner red lining of his jacket as he walked to his chair. Buffett, who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from Columbia in 1951, wore a sweater with the Columbia insignia.

Students in the audience said they were glad the two were so confident about the economy.

"That probably weighs a lot to a lot of people to hear Buffett say we're out of the crisis," said Andrea Basche, an Earth Institute student at Columbia .

Friday, November 13, 2009

狼來了

恒指又創今年新高,不過,我留意到近幾個月恒指已不像 3月至 6月那樣一路不停地升,而是每次創新高後再升數百點就出現調整,調整幅度不超過 10%,但足夠嚇掉一些膽小的人,這就是「狼來了」的效應。
每一次有人喊狼來了,就有小投資者害怕沽貨,沽了貨之後才後悔,當然,「狼來了」的故事最終是有人喊狼來了,但沒人相信,而狼終於來了,現在調整的次數多了,而調整幅度不大,相信再調整多幾次就開始有人相信狼不會來,那時候則是狼真的來的時候了。

云顶新加坡明年初正式开放

由于云顶于新加坡的名胜世界圣淘沙(Resort World Sentosa)明年初正式开放,估计在接下来四年内,将吸引高达1200万至1300万名游客。这个消息刺激云顶集团股价昨天上涨10仙至7.25令吉,旗下云顶马来西亚(Genting Malaysia)上涨3仙至2.79令吉;而新加坡云顶(Genting Singapore)的股价也上涨3分至1.08新元。

林国泰在吉隆坡告诉记者:“建筑工程进展顺利,我们预计会在2010年1月初开张。”

他在出席云顶与联昌国际(CIMB)及马来西亚汇丰银行(HSBC Bank)签约仪式后,向媒体讲话。

上述合约有关云顶发行总值16亿令吉的中期票据,而联昌国际及马来西亚汇丰银行则是相关票据发行计划的主理及联合账目管理机构。

联昌国际总执行长纳西尔及汇丰银行副主席兼总执行长艾琳也出席上述的签约仪式。

云顶是通过子公司GB Services有限公司发售总值14亿5000万令吉的10年中期票据,以作为云顶及旗下子公司的投资、再融资、营运资本或其他企业用途。

林国泰指出,在所筹集的资金中,部分也将会作为认购云顶新加坡附加股的资金,以及为其于依士干达特区设立Chelsea名牌购物城中心(Chelsea Premium Outlet)进行融资。Chelsea名牌购物城中心预计会在2011年开始投入运作。

他披露:“通过发售中期票据所筹集的资金,能够强化我们的财务地位,而且让我们长期内,管理流动现金时拥有更大弹性。”

此外,根据该公司发出的文告,这批债券回酬率为5.3%。由于反应热烈,该公司将原本计划初期发行的总值9亿令吉中期票据,扩大至14亿5000万令吉,相等于原定规模的1.6倍。

林国泰相信,在目前充满挑战的全球经济环境及大规模集资的情况下,该公司发行中期票据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满意,而且也证明了马来西亚资本市场的实力。

他也说:“这是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亚太区博彩领域内最大的10年企业债券发行活动。同时,也是近五年来,规模最大AAA评级的10年企业债券。”

船王的赌场修炼

能在赢时退场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美国船王哈利曾对儿子小哈利说:“等你到了23岁,我就将公司的财政大权交给你。”谁想,儿子23岁生日这天,老哈利却将儿子带进了赌场。老哈利给了小哈利2000美元,让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俩,并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能把钱输光。

小哈利连连点头,老哈利还是不放心,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剩下500美元。小哈利拍着胸脯答应下来。然而,年轻的小哈利很快赌红了眼,把父亲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最终输得一分不剩。走出赌场,小哈利十分沮丧,说他本以为最后那两把能赚回来,那时他手上的牌正在开始好转,没想到却输得更惨。

老哈利说,你还要再进赌场,不过本钱我不能再给你,要你自己去挣。小哈利用一个月时间去打工,挣到了700美元。当他再次走进赌场,他给自己定下了规矩:只能输掉一半的钱,到了只剩一半时,他一定离开牌桌。

然而,小哈利又一次失败了。当他输掉一半的钱时,脚下就像被钉了钉子般无法动弹。他没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再次把钱全都压了上去,还是输个精光。老哈利则在一旁看着,一言不发。走出赌场,小哈利对父亲说,他再也不想进赌场了,因为他的性格只会让他把最后一分钱都输光,他注定是个输家。谁知老哈利却不以为然,他坚持要小哈利再进赌场。老哈利说,赌场是世界上博弈最激烈、最无情、最残酷的地方,人生亦如赌场,你怎么能不继续呢?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第三次走进赌场,已是半年以后的事了。这一次,他的运气还是不佳,又是一场输局。但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冷静了许多,沉稳了许多。当钱输到一半时,他毅然决然地走出了赌场。虽然他还是输掉了一半,但在心里,他却有了一种赢的感觉,因为这一次,他战胜了自己。

老哈利看出了儿子的喜悦,他对儿子说:“你以为你走进赌场,是为了赢谁?你是要先赢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赢家。”

从此以后,小哈利每次走进赌场,都给自己制定一个界线,在输掉10%时,他一定会退出牌桌。再往后,熟悉了赌场的小哈利竟然开始赢了:他不但保住了本钱,而且还赢了几百美元。

这时,站在一旁的父亲警告他,现在应该马上离开赌桌。可头一次这么顺风顺水,小哈利哪儿舍得走?几把下来,他果然又赢了一些钱,眼看手上的钱就要翻倍 —— 这可是他从没有遇到过的场面,小哈利无比兴奋。谁知,就在此时,形势急转直下,几个对手大大增加了赌注,只两把,小哈利又输得精光。

从天堂瞬间跌落地狱的小哈利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这才想起父亲的忠告。如果当时他能听从父亲的话离开,他将会是一个赢家。可惜,他错过了赢的机会,又一次做了输家。

一年后,老哈利再去赌场,小哈利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老手,输赢都控制在10%以内。不管输到10%,或者赢到10%,他都会坚决离场,即使在最顺的时候,他也不会纠缠。

老哈利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上,能在赢时退场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老哈利毅然决定,将上百亿的公司财政大权交给小哈利。

听到这突然的任命,小哈利倍感吃惊:“我还不懂公司业务。”老哈利却一脸轻松说:“业务不过是小事。世上多少人失败,不是因为不懂业务,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老哈利很清楚,能够控制情绪和欲望,往往意味着掌控了成功的主动权。

Tuesday, November 10, 2009

分享集:上班族也可以做生意

假如你作一个简单的调查的话,你一定会发现,住独立式洋楼和驾豪华汽车的,大部份是商人。社会中较有地位的人,比如社团领袖,商人亦居十之八九。

上班族能挤进这个上流社会的,少之又少。此无他,在高收入者中,商人占最大比例。

上班族一辈子的收入,你只要花10分钟就算得出来。商人的收入,外人无法窥测。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做生意的条件。没有祖荫,家境欠佳;收入不丰的上班族,需要靠薪金收入以糊口。

薪金是绝大多数上班族的全部收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没有了这份工作,没有了稳定的收入,全家生活就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威胁,大部分上班族都不敢轻举妄动,轻言辞职。上班族不是没有动过辞职从商的念头,但没有几个有付诸于行动的勇气。

于是,大部分上班族从一而终,一份职业打到底——把一生最宝贵的光阴卖给老板,以换取一生的衣食。他一生的收入,大部份花在养育及教育儿女上。到他退休时,多数像广东话所说的“人又老,钱又无”,度着乏味的晚年。

大部份的上班族都没有想过,他其实也是可以做生意的。

每一个上班族,如果稍微懂得理财,手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储蓄。大部份人都把钱存入在银行,以赚取微不足道的利息——2.5%年利。

他忘记了,把钱长期存放在银行,是肯定亏本的。理由很简单:定存利率为2.5%,通货膨胀率6%,每年稳亏3.5%。

放得越久,亏得越多。从来没有听说过靠定期存款利息发达的人。

但以商或从事投资发达者,比比皆是。所以,一有钱,就马上想办法投资,以赚取比通胀率更高的回酬,这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真的不想投资,那么,最合理的作法,是把钱花掉。因为同样数额的金钱,现在所能买到的东西,将来就买不到了。

问题是,如果“日日清”成为你的习惯,到老时一无所有,晚景肯定凄凉。那可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晚年。

所以,最明智的,是克制自己的消费欲。定期储蓄以累积原始资本,然后积极投资。除了保留足够三个月的生活费之外,多出来的都用在投资上。除了产业之外,做生意是最好的投资途径之一。

做生意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亲力亲为去经营一种生意。比如开一个档口;开一间店,或是从事小型工业。这是上班族难以做到的。

放弃一份稳定的收入以建立自己的事业,对需要那份薪金来养家的上班族,难度很高。只有有靠山(例如有富有的父母作后盾)或是财力雄厚而无后顾之忧的人才敢这样做。

大部分上班族没有这个条件。

退而求其次,只好采用第二种途径:与人合股做生意。如果你参股的,是私人有限公司,作为小股东,你无权过问公司的业务。

私人公司缺乏透明度,你无法得知业绩。

万一想退股,股份也无市场,要卖也卖不出,有人要买也不知怎样才是公平合理的价格。

你的资金,可能长期被困。

商联控股的小股东,就吃尽了这种苦头。如果你所参股的是上市的公共有限公司的话,情形就截然不同。

上市公司的股份,你随时可以买得到。不必像私人有限公司那样,要求别人让你“入股”,欠别人一个人情。

入股的数目,由最低的100股到百万、千万股,视你的财力而定,也不必征求其他股东的同意。

私人公司,素质参差不齐,失败率很高。上市公司,都是经过证券委员会的股票交易所检验,符合标准的,才准挂牌。

故上市公司,都是成功的公司。

当然,商场变幻莫测。上市时原本是好公司,经过一段时间,业务日走下坡,最后陷入困境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基本上,大部份上市公司都是颇为健全的。上市公司的透明度肯定比私人公司高。股票交易所规定,所有上市公司每季要公布季报,每年更发表年报,向股东报告业务进展。

季报和年报所需要公布的项目,都有明文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任意割减——当然,如果他们能提供额外或更详尽的资料,就更有助股东了解公司内情。

更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所采取的,是“拍卖”制度,使股份的价值有机会通过竞标,反映其真实价值。通过此市场,使股份随时可以兑现,不必像商联控股的股份那样难以兑现,即使找到买家也无法讨价还价。

所以,我常觉得股票市场是一项天才发明,通过它,使资金畅流无阻。

通过它,使数以百万计无法做生意的上班族,有参股于成功大企业的机会。通过它,使庞大无比的游资,得以投入生产事业,为人类创造福祉。

在马来西亚880万的上班族中,已有400万通过购买股票,参股于1000家大公司的生意。谁说上班族没机会做生意?

Sunday, November 8, 2009

CIMB-GK maintains 'outperform' rating on AUSGROUP

Results below expectations; but maintain Outperform. 1Q10 net profit of A$1.7m (-70% yoy) was 50% below our expectation and 60% below consensus due to weaker-than-expected order-book recognition. We lower our earnings estimates by 10-37% for FY10-12 to incorporate lower order-win assumptions.

Accordingly, our target price drops from S$1.08 to S$0.96, still based on 13x CY11 P/E, its average since listing. Nevertheless, we retain our Outperform rating as we expect margin expansion and an acceleration in order wins from LNG and mineral projects in Australia by mid-2010.

• Revenue below expectations. 1Q10 revenue of A$74m (-43% yoy) was below our expected A$82m due to a slower-ramp up of projects and order-book recognition mainly from the mineral resource sector.

• Improved gross margins. 1Q10 gross margins of 14% improved 9% pts yoy thanks to productivity gains. We see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margin expansion if more high-margin contracts from the oil & gas sector are executed.

• Order book of A$350m; A$60m secured YTD. The order wins were below our expected A$150m. Ausgroup had bid for A$600m worth of projects in 1Q10 and plans to submit another A$700m-1.1bn by end-FY10 for projects in the oil & gas and mineral resource sectors. We have lowered our order-win assumptions for FY10 to A$400m (from A$540m) and A$500m for FY11 (from A$540m). We expect a pickup from 2H10 from a recovery in Australia’s mineral resource sector as projects are revived.

• Positive sector outlook. We continue to see Ausgroup as a key beneficiary of a surge in capex in the Australian LNG sector. Ausgroup recently secured a A$30m contract from the Pluto LNG project and is bidding for A$1bn of fabrication work for the Gorgon project. We see positive newsflow in the LNG sector providing stock catalysts.

约翰.邓普顿爵士的金砖

邓普顿爵士是全球颇受尊崇的著名投资大师之一,《福布斯》杂志将其称为“全球投资之父”和“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邓普顿在1937年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旗下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到了3亿美元,共8只共同基金,1968年邓普顿将其转卖掉。同年,邓普顿又再次创立了自己的邓普顿成长基金,此后该基金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共同基金之一。1992年邓普顿将其再度出售,卖给了富兰克林集团。此后邓普顿主要从事慈善事业,他在80年代创立了“邓普顿奖”,奖励在人文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人士。为此19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其爵士爵位,以表彰其卓越的功绩。

同众多大师级投资人一样,邓普顿也是个著名的逆向投资者,同时也是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的著作不多,这本书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本,但总的来说更像是他本人布道的书,而不是格雷厄姆那样严谨的学术大作。
邓普顿爵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生都坚守信奉者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准则,连投资方面,按国人看法恐怕都近乎于迂腐了。例如他宣称自己绝对不碰那些有违社会道德的股票,特别提及了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及食品公司)。

邓普顿爵士在投资生涯中,几乎重要时刻都成功的选择了正确方向。他于1937年美国股市低迷期间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全力投资美国股市。而后在1968年美国股市泡沫日趋严重的时刻(第二年,巴菲特也选择了遣散所有基金)转向投资当时默默无闻的日本股市。在随后的1968年—1990年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大泡沫中获利丰厚。在1990年不久,总是先知先觉的邓普顿再度抛空了大部分持有的日本股票,并在1991年美国股市低迷期间全力买进。更为称道的是,1998年已经出售邓普顿基金的爵士建议基金应再一次将投资重点放在亚洲,当时的亚洲正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悲观气氛非常严重。而他也建议投资者远离当时日渐亢奋的美国股市,因为美国人认为他们这次完全不同“this time is different”——邓普顿爵士认为,这是英语里最昂贵的几个单词。
这本书并不是以严谨的理论为主,而更多的是一些感悟,包括投资,也包括生活和信仰。但细读下来,仍有不少精彩之处记录如下:

1.有些时候,最简单的路线也许是表面看起来最安全的路线,但是最简单和最安全的道路通常不是富有成效的道路。

2.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胡伯尔(Lucien.Hooper)有一句名言:“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整天很放松的长线投资者而不是那些短线的,经常换股的投机者。”那些很放松的投资者通常是更加见多识广,更懂得实质的价值的人,他们很有耐心,不易情绪化,每年交的资本利得税很少,也少花费不必要的佣金。如果我们把股市当作是“家”,而不是旅行中的娱乐场的话,那么在长期中我们就会做得更好。

3.在明智的决策基础上保持坚定不移,可以使你在追求目标的路上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并且最终获得收益。

4.没有一种投资项目总是好的,为了打造好的投资组合,关键是要保持对于不同类型投资的开放心态。延伸开来领悟,投资者更应该宽容的对待不同投资理念和投资偏好。难得是保持内心信念的同时,又能包容对待外界的噪音甚至干扰。投资生涯必然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修炼内心的过程。

5.如果某一特定的产业或者某种证券在投资者中变得很受欢迎,那么这种流行性往往被证明是暂时的,而且一旦亏损,可能很多年都没有收益。不要期待那些流行趋势把你引向最好的投资机会。如果你不保存自己的购买力,那你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

6.坚持自己的信念和顽固反对任何改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时候,我们生命的未来走向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关上心扉,不积极的思考,我们将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的方向。

7.投资者大多会买,且只会买那些得到投资分析家认可的,具有光明前景的股票,这是非常愚蠢的,但却是人的天性。逆人群中的潮流而行,实在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在看起来最黑暗的时刻,几乎所有人都在卖股票的时候进行购买则更为困难。如果我们顺着市场操作,从定义上来说,我们买的是市场,那么我们不可能会赚的多于市场。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把这条原则简洁总结如下:“永远也不要跟随潮流。”

8.有时候,生活当中最黑暗的地方实际上才是光明和乐观的真正源泉。事实上,那些曾经跌入过谷底的人常常会成为最成功故事的主角,而且,他们通常比那些很轻松就得到成功的人们更加懂得深入地欣赏和感激他们的成功。就如同对人的投资一样,在我们自己或者他人身处困境的时刻进行投资,就不仅仅是一种人道行为,而很可能会给我们自己或这是我们帮助过的那些人带来很高的个人收益和精神回报。保有在身处困境时刻投资于人的信念,就表明着生命中的最低点会出现重大改变和快速成长。

9.在买股票的时候要切记:要投资于真正的价值。不要受市场走势或者是经济前景的影响。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明白,股市事实上是一个“关于股票的市场”。最终是股票决定了市场,而不是市场决定了这只股票。

10.在股票和债券上面,也像生命的其他方面一样,你会在数字里找到更多的安全感。无论你多么细心,也不管你做过多少研究,你都既不能预测,也不能控制未来。为了减少在投资组合的任何一个领域里由于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带来的可能损失,你必须要做多元化的投资。例如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你可能比在某一个国家的经济系统里面找到更多而且可能更好的物美价廉的投资产品。

11.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并且积极检测你的投资。没有永久的牛市,也没有永久的熊市,没有哪一支股票是你可以买了以后就可以忘掉不管的。变化的速度很快,投资者需要对其作出良好的预测和适当反应。自满将引诱你打开通向惊讶和失望之门。

12.在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作为一个投资者,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恐慌。产生于害怕基础上的对于情境的反应,很少是明智或者有帮助的。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评估你的投资组合并且守住它,不要因为恐慌而清仓,卖股票的最佳时机是经济崩溃前而不是之后。

13.避免错误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进行投资,但是,这却是所有错误中最严重的一个。所以,要原谅你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要让自己变得灰心丧气。成功的投资者与失败的投资者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前者承认他们的错误,并且从中不断学习。

14.如果你认为你知道所有关于投资的答案,那么即使你不直接的失败,也将是为你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当今,投资者很容易在一系列成功之后,就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沾沾自喜,但是这种“安全感”是非常危险的——并且是错误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它即使不是带来灾难,那带来的也将是失望。生活总是在变化,并且产生新的挑战。学会打开你的思想去接受新的视角,观点和那些有信心并且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人,负面的影响就会随之而去。对于投资者而言:谦虚是获得智慧的第一步。

15.投资者不要凭感情投资,也不要投资第一次公开IPO的公司,这些公司价格中已经包含了佣金,这也是通常新股上市后就会大跌的原因。也不要试图从小道消息中获利,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功投资者也会做同样的事。即使在投资领域中,收益来得也并非那么简单——播种什么,你才能收获什么。
当努力工作收效甚微或者没有进步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失望了,我们也很容易环顾四周,羡慕别人的成功。而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快速致富看起来的确很吸引人。生命中有意义的事情,会由于我们的努力工作,决心,以及对于我们最良好本质的信仰而降临。

16.邓普顿爵士认为,过去100年里,乐观主义者带领着美国的股市走到今天。即使在黑暗的19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很多专业的资金经理和个人投资者都在股市里赚了钱。记住,恐惧和消极会侵蚀你作为投资者的自信,并且降低你在投资世界成功的能力。天生就有精神信仰的乐观主义是增长和进步的力量。

17.真正的快乐源自于精神上的富足,而非物质上的富有——约翰.邓普顿

18.宽容在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意识到,假若我们对那些曾经的伤痛无法释怀而心存怨恨时,这样做只能将更多的痛苦带给更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宽容也意味着,即使经历了痛苦,也没有必要在痛苦中长期煎熬。当我们的信念产生于面临挑战时的那份淡定和自然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便会随之升华。

19.很多时候,你的一句鼓励,一次安慰就能拯救一个陷入痛苦与绝望的人。帮助他人减轻身上的沉重负担,将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当我们慷慨的送出美好祝福时,随着爱的暖流,祝福终将惠及他人。付出爱的同时,你也得到了爱。为了满足欲望而奔波的人终将迷失在欲海中。从小事做起,例如默默的守候在你失意的朋友身边,让彼此感到爱的存在和精彩。邓普顿爵士此书很多已经超越了投资的范畴,对于一个经历沧桑的老人,这些感悟心灵的语句,依然能让人对内心做一次升华。

20.真正的快乐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品质,能使人超脱一切烦恼,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保持对生命和生活的那份热情。那些从外部寻找快乐,对他人财物和才能心存怨恨的人往往被强烈的嫉妒心所困扰。当我们开始认识到快乐源自于我们内心时,我们便能够将这种快乐传递给他人。快乐使人温暖,而嫉妒使人孤单。快乐是源于内心的丰富,而非物质的满足。

21.心灵的平静源于人诚实和正直——就是活在自己而不是他人的世界里,仔细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活的淡定从容,活的问心无愧。
读到最后,才会发现,这本书的核心——邓普顿爵士的金砖,并不是投资理念或者是策略。这个金砖是邓普顿爵士的人生信仰和遵从的生活道德准则。这是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Saturday, November 7, 2009

《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罗伊.R.纽伯格著

纽伯格又是一个极其长寿的投资大师,至今活了104岁,出生在1903年,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也是目前仅存的经历过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的投资大师。因此,他符合我的选择标准:跨越投资区间超过了接近一个世纪,最终善始善终,并取得了非凡的投资成绩。有自己独到的或坚定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说:成功的捷径就是与成功者为伍,因此这些成功者的经验教训,就应该是阅读者能获得的最大财富。
纽伯格尽管声称自己躲过了1929年的股市崩溃,并成功应用了套期保值的方法避免了资产的灾难。但从他的回忆中可以看到,实际上在1929年,罗伊的投资经验是很匮乏的,仅有几个月的正式投资生涯。在罗伊前期的投资生涯中,他的所谓“保守派”哥哥莱斯利浮出水面。莱斯利和罗伊继承了他父亲在1916年留下的一些蓝筹股股票,并且在此后,莱斯利逐步为他们买入了一些绩优股。其中包括波斯塔姆公司(Postum)等公司,而Postum公司后面演变的公司就是著名的通用食品公司,后面也就是美国历史上的长期大牛股之一:菲利普.莫里斯(Philip-Morris)公司。这让我感到惊叹,美国人在80年前,就已经将股票作为遗产继承了,我们今天可能都还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形。而另一个令人惊叹的,就是很多美国公司的超长寿命(当然,其中经历了很多重组合并)。

纽伯格在1929年9月开始做空了美国无线电公司,这是一只当年大牛市中的热门股,每股股价接近574美元。罗伊在公司股价分拆为每股100美元后抛空了300股,正好对冲了其30000美元的多头头寸。尽管他的做空极其精彩,因为10月股市就崩溃了。但我并不认为仅有几个月投资经验的罗伊,此次完美操作是建立在经验和知识上的。但是,注意到一点,当时的美国孖展(保证金交易)比例是很高的,保证金仅需10%。因此,大都数投资者都是被迫斩仓的,而且,由于报价系统的落后,股价下跌速度往往超过经纪公司得到报价信息:这样的流动性风险和高杠杆风险是毁灭性的。罗伊正是由于坚持了全款交易,因此避免了这样的不确定性风险。后面美国无线电公司股价最终跌至了每股2美元:一个惊人的跌幅!

罗伊.R.纽伯格和其他大多投资大师一样,也是逆向投资者,他说:当每个人都为了他们财富增长而快乐之时,我都会提早担心股市的下跌,相反,每当股市大跌时,我反而变得非常乐观,因为它已经将我们将要面临的贬值都折现进去了。

纽伯格信奉止损原则,即下跌幅度超过10%时,卖掉再买。他例举了理查德.惠特尼作为例子,惠特尼是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在当时是证券界的头号人物之一。1929年股市崩盘后他第一个进场,并买入了大量蓝筹股试图稳定投资者信心。不幸的是,他本人投资也是如此,坚守并买入股票。最终在1938年被爆出侵吞了养老基金的资金来弥补自己的投资亏空,被捕入狱。关于止损问题,我觉得按照价格比例止损,对价值投资者,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价值投资者真正的止损,只有在公司基本面发生深刻变化,或自己的分析推理存在较大的漏洞。这一点属于不同的投资风格,倒不必苛求。

纽伯格将个人的投资生涯经验总结为十大原则:

原则一:认识自己
纽伯格认为投资者应首先对自己诚实,在开始研究股票之前,必须首先研究自己。而成功投资是建立在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专注于已有特定知识的某个领域。他说:如果你对某个领域一无所知,也没有研究分析过这些公司和部门的话,最好离它远点。另外,纽伯格认为投资者应该保证自己身心的健康,因为它会保证作出明智的决策。

原则二:研究高手
纽伯格认为投资者应该认真研究那些在投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高手。他推荐的高手包括:罗威.普莱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罗杰斯、斯坦哈特、罗伯特.威尔森、约瑟夫.肯尼迪、迈克尔.米尔肯。
有趣的是,纽伯格也熟悉格雷厄姆,但他认为格雷厄姆是依靠1948年投资GEICO保险公司发的财,以前并没有依靠他的定律获得大的成功。而格雷厄姆退休后,GEICO公司曾爆出危机,股价从超过100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巴菲特出面拯救了这个公司,也从中赚到比格雷厄姆多得多的金钱。因此,纽伯格非常欣赏巴菲特,但也曾在90年代末和巴菲特观点发生较大差异:纽伯格试图在1997年卖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而巴菲特则坚持持有。当然,现在来看,纽伯格似乎正确,这10多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并没有超越1997年的水平。

原则三:警惕羊市
纽伯格认为当市场振荡,极易受某重量级市场人士的言论影响的时候,属于“羊市”。有些类似羊羔被领头羊引领向屠宰场,绝大多数羊羔毫无意识的随着头羊进入屠宰场,有时候被剪了羊毛,有些则丢掉性命。这是纽伯格对于90年代美国牛市后期的担忧,他认为已经持续上涨超过20年的美国股市令人很担忧,而业余投资者越来越多,互相猜测对方的意图,又互相影响。大多数人都希望赶上一趟顺风车。

原则四:放远眼光
纽伯格认为投资者不必时时刻刻关注企业短期的业绩波动。盈利应该是长期策略,正确管理和及时抓住机遇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如果这些因素配合得当,短期盈利不应成为主要考虑的因素。纽伯格认为投资时目光应该放长远,不要被华尔街一时的热门所吸引。例如20年代的汽车股热以及50年代莫名其妙的保龄球股热(当时人们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将成为保龄球手,但后来证明和风靡一时的呼啦圈一样很快被人忘记了)。而大量购买任何股票的标准,都应该建立在能经受时间考验的坚实基础上:公司产品好,是必需品,公司有诚实有效的管理,年报诚实可靠。
他又详细描述了他所经历的从20年代到90年代末期的总计26次熊市与27次牛市,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大熊市,只有两次,他认为第一次大熊市就是1929-1932年,总计跌幅超过89%。第二次实际上是在1973-1974年,那一次指数下跌了45%(实际上的所谓绩优蓝筹股跌幅更大的多,漂亮50股票大多下跌超过60%)。另外1987年10月发生的股灾一天跌了22.6%(后续走势和1929年走势几乎完全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到1987年底,指数就完全和29年不同了,事后证明历史并不会完全重复),但纽伯格并不认为1987年是一次所谓的大熊市,而只是牛市中的一个惊人的插曲。他又认为美国自1974年,实际上到1997年为止,走了接近23年的超级牛市周期。(很多绩优企业实际上在1997年股价就见大顶,很多至今没有超越)。事后证明纽伯格的直觉是完全正确的:1997年很多蓝筹股见历史大顶,2001年科技网络股见历史大顶。他在1997年放空可口可乐,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纽伯格作为一位投资生涯达到94年的超级老手,提醒投资者:投资者要预测长期趋势,而不是被短暂的热门所吸引,而他认为华尔街从来就不缺少热门。关键是要研究过去,注意图表,做自己的历史学家。

原则五:适时进出
纽伯格认为,准确把握机遇部分依靠直觉,部分则相反。把握时机需要独立思考,上升趋势可以发生在商业车轮下落时(经济不景气阶段),下跌趋势也可能发生在绝对昌盛繁荣时期。
他认为,在牛市里,明智的做法是抑制自己的贪心。华尔街有句名言:牛也赚钱,熊也赚钱,但是猪就赚不到钱(The bulls make money,the bears make money,But what happens to the pigs?)因此,投资者不应该试图100%赚钱,大致66.67%就可以了。有些类似日本战国时期武田信玄说的:为战者,十分最下。作战大获全胜并不是最有利的,因为最容易滋生骄傲自满之心,七分胜即可。
他例举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认为他的哲学就是有钱赚就好,不要贪财。他从不尝试等波峰卖出,或等波谷买入。而是价格下跌他就买进,价格上涨他就卖出。他总是提倡早一点买入,早一点卖出。
华尔街有个秘诀:如果你持有一只股票时间足够长,你就能赚到钱。就整体而言,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可能应用到每一家公司上,因为公司是可能会倒闭的。纽伯格开玩笑说,当年伊利运河(Erie Canal)也是19世纪最热门的股票,现在早就不不存在了。因此投资者必须适应变化。

原则六:研究企业
纽伯格认为应该分析研究被投资公司的管理、领导人、公司过往的历史经营记录,并要核对公司的有形资产和每股股票背后的现金。分红历史记录已经公司的分红政策也值得投资者认真关注。投资者要小心所谓“成长股”,并不要为此付出过高的价格代价。投资“成长股”的窍门,就是在其公司产品获得广大使用和公司股价变得昂贵之前,就发现它们。
纽伯格又指出,有时候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下跌下来,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发现这家公司的价值。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的熊市中,很多热门的绩优股(如漂亮50)后来股价急剧下降。但有时候公司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因为股价本身太贵了。而好一些这样的公司后来又变得有吸引力了,这些都是能经历时间考验的公司,他们的成长率后来也证明能经历考验。纽伯格认为很难有公司市盈率高于15倍还能被正确评价的,可能最终只有1%的公司未来长期业绩增长能支撑这个价格。所以,你付出特别高的价格时,成功的机会就不可能垂青与你。他建议投资者应关注公司总市值。例如70年代的IBM总市值400亿美元,占当时整个美国国民财富9000亿美元的很大比例。结果第二年股价就下跌了50%。
纽伯格又幽默的讲了个典故:20年代最著名的投资著作之一,是史密斯写的《长期投资普通股票》,到1929年时候这本书非常流行,但绝大多数人看到这本书已经晚了。而我们2006-2007年涌现出来的各类介绍和推广长期价值投资的书籍或者名人大师,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还记得那首歌《死了都不卖》:长期投资,未来很精彩。

原则七:不要迷恋
纽伯格提醒投资者,不要对特定的某个证券投入过分的感情。他认为,有些人过去特别幸运,迷恋上某些一直攀升的股票,但那并不是足够的证据,并不足以说明这种做法可行。爱上一种证券可以,但要在其股价超涨之前,超涨之后,就让别人爱去。
当然,纽伯格尽管非常推崇巴菲特,但他本质上是怀疑巴菲特那样长期持有股票的(实际上,经历过1929年-1932年灾难的投资大师们,都无法理解巴菲特的这种理念)。

原则八:投资多元化
纽伯格当年最初是靠着放空股票而持有一些蓝筹股这样的对冲起家的,因此,他本人对于做空似乎很有心得:包括在1929年、1973年、1997年等时期放空当时最热门的股票。
他认为,这样的对冲,有利于安心持有低估的股票。当然,他又提醒投资者,新手最好不要做这样的对冲。他的意思很简单:这并不是很严谨的套期保值,甚至并不可能真正的实现保值。现代的套期保值,一般要构筑模拟指数的股票样本。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在股票以及债券等多种投资品种上实现风险分散。

原则九:审时度势
纽伯格认为投资者必须把握“时”与“势”,也就是大盘的走势以及世界时事。但投资者不用将重心放在经济学上。他认为,我恨尊重经济学家,也有很多经济学家朋友,但我的经验是,就股市而言,经济学分文不值。
他很辛辣的说:你不需要经济学家来告诉你情况很糟糕,看看利率就可以知道,低利率比任何现象都能更好的告诉你商业状况很糟。后面纽伯格提到马克吐温说的股市与节气关系,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美国秋季时候,投资者都应该格外小心,每一次牛市崩盘都差不多发生在10月。很偶然的是,我们a股市场2007年股市崩溃,恰巧也是10月(当然,全球也都是这个时候见顶)。而美国股市最好的投资时期,好像总是在春季。还真有点他所说的:符合春播秋收的意思。

原则十:不墨守成规
纽伯格认为,每一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尽快意识到自己在决策中犯的错误。而他认为自己在华尔街68年工作历史中,有30%时间是犯错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总是正确的投资者,除非他在撒谎。
纽伯格认为自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人,总是在市场论调很悲观的时候对市场很乐观,相反又会比较悲观。

纽伯格在94岁时(1997年),对未来进行了一些反思。
他认为,华尔街会不会出现又一次的大恐慌?也许会,但现在股市所设置的保护措施应该会保护美国和世界不会重复1929年以及后面出现的大灾难。

他认为,美国的未来取决于美国那些最富的富豪们是否明白,他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富有,他们已经有足够多的金钱,而且他们绝大多数捐赠都太少。(纽伯格大多数身家都捐献给了艺术馆及公益事业,他年轻时就继承了巨额财富,因此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艺术家:他年轻时最推崇梵高,却死于贫困)。

纽伯格预测世界将由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他说,早年读过19世纪法国政治学家阿莱克西的书,此人预测美国和俄国将主宰20世纪,结果证明他的预言是对的。而如果要我猜测21世纪的主宰国家,我猜是亚洲主宰,不是由日本牵头的亚洲,而是由中国牵头的亚洲主宰。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智商很高,他们极度机智,会发明创造,雄心勃勃。毕竟,中国人发明了车轮——这是个简单的东西,但对人类发展历史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美国也会继续维持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我不可能预测到所有经济和地理政治的关系,但是,很明显,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其发展壮大将对华尔街的未来,乃至美国经济和外交政策未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纽伯格是个有崇高道德的投资大师,捐赠了包括纽伯格艺术馆、纽伯格基金会、公共电视台及医院、美国中央公园等。但他仍然认为自己有些为自己的名声考虑,他认为最应该敬佩的,是类似查尔斯.费尼这样的人(此人默默为教育和文化中心捐赠了6亿美元)。

另外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就是,纽伯格在生活上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长期保持平静而健康的生活,尽管从小就是出生在富豪家庭,但生活简朴,生活和工作非常自律。

我这么感兴趣,是因为,那些长期在股市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大师们,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生活上,都拒绝了奢华糜烂的生活,而是长期坚守了一种自律、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些大师都获得了超长的寿命和投资的成功经历。

再和传奇投机家Livermore相比,似乎更加印证我的推断:投资其实和生活一样,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投资方式。

政府大幅增加私宅土地供应 可建1万零550个单位历来最多

政府大刀阔斧地为本地火热的楼市降温,将在明年上半年的售地计划中,一口气为市场注入有史以来最多的1万零550个私宅单位。

自今年9月14日政府宣布为“正选名单”(confirmed list)解冻后,市场就在期待明年上半年的政府售地计划。国家发展部昨天在半年一次的售地计划中,一共利用“正选名单”推出八幅私宅地段,以应付市场对私宅的迫切需求。

这八幅地段,包括两个执行共管公寓(EC)地段,总共可为市场增添2925个单位,逼近2007年下半年房地产高峰期政府售地计划创下的3014个单位纪录。

至于明年上半年的“备售名单”(reserve list),政府也新添六幅地段,使备售名单中可建造私宅的地段增加到18个。

这意味政府明年上半年总共为私宅市场注入26幅地段,包括10幅新地段,预料共能为市场增添1万零550个私宅单位。这个数字是国家发展部自2001年起设立“正选名单”和“备售名单”机制以来,历来最高的一次。

可建2445个公寓单位
另外,为了照顾“夹心层”国人购屋,加上在“备售名单”的三幅地段,政府这次总共推出五幅执行共管公寓地段,共2445个单位,其中两幅地段共905个单位更上了正选名单,并将率先于明年1月推出市场招标。这也是政府近10年来推出最多执行共管公寓单位的一次。

过去八个月,市场对私宅需求非常强劲。今年首三个季度,发展商已经售出1万2800个单位,远超过2008年全年售出的4300个单位。

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在今年7月和9月初两度暗示将为正选名单解冻,并在9月中宣布一系列降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恢复明年上半年售地计划的正选名单,同时增加备售名单上的地段。昨天的政府售地计划,也出乎意料地比往年提早了两三个星期宣布。

针对这一点,市区重建局(URA)高级总署长(土地售卖与行政)蔡镇邦昨天在记者会上解释说:“很显然的市场已经在等待这项宣布……一些人也对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感到焦虑,因此最好现在告诉这些国人,我们(政府)已经显著地增加了市场供应。”

蔡镇邦也不认为市场会因此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并指出正选名单上2925个单位是个“不难被市场消化的数字。”

正选名单上的四幅新地段,即万国通道/康埔桦虹(EC)、文礼大道/湖岸道、四美第3街,以及实龙岗上段/平玉道,都属于地铁站毗邻的“热点”地段。这与日前新加坡产业发展商公会(REDAS)呼吁政府在正选售地名单中推出更多非“热点”地段似乎有出入。

蔡镇邦指出,新加坡地铁网络将更发达,因此不可能推出全部远离地铁站的地段,而且推出这些“热点”地段也是要方便居民,同时最有效地利用地铁网络和附近设施。

市场人士对这次售地行动推出历来最多私宅单位不表意外。戴德梁行(DTZ)研究部主管蔡楚芬受访时说:“随着私宅市场有更多地皮种类和选择,发展商接下来竞标地段时,不可能再像过去五次那么激烈。”

市建局的数字也显示,私宅的未来供应量共有5万9700个私宅单位,未售出的单位总数达3万4120个,这并不包括今年政府售地计划已售出的2010个单位。此外,有3万2200个单位预料在今年第四季至2012年间完工。

政府昨天也宣布在备售名单上推出两幅酒店地段,其中位于罗敏申路的地段(Ogilvy Centre)是受保留建筑。

Wednesday, November 4, 2009

假設美有條件加息……

近日最多人談論的市場話題,莫過於全球央行排隊「退市」。以色列、澳洲和挪威已先後加息;印度、日本雖沒有調高基準利率,但前者剛加了準備金率,後者則表明年底停購企業債券,踏出撤回非傳統貨幣政策措施的第一步。適逢本周美、英和歐洲央行相繼議息,投資者自然很想從中窺探這些主要發達國何時啟動收緊信貸周期。

從經濟層面出發,美英歐都缺乏加息條件。美國第三季GDP實質增長雖達3.5%,但撇除「舊車換新車」計劃,上季增長只有1.9%。若再扣除首次置業稅務優惠和企業補充存貨等有時限或波動性大的因素,美國經濟有幾好,大家心照。對,刺激經濟/支持樓市的臨時計劃可以延長,但無改此等措施一旦收回,美國經濟增長便無以為繼的事實。

英國的情況更差,第三季GDP尚未回復正增長,經濟仍然水深火熱。至於歐羅區,德法兩大經濟體GDP雖早在第二季由負轉正,但從最新信貸數字大幅萎縮可見,歐羅區也是外強中乾。

聯儲局落後形勢
美英歐雖缺乏加息條件,但純為討論而討論,老畢想提出兩點供投資者參考─一、假設聯儲局具備收緊信貸的條件,並在未來六至九個月內調高利率,美股在加息周期開始後表現將如何?二、不計1998年為阻止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觸發金融危機,聯儲局三度減息後利率回升,從美國過去兩次主要加息周期(1994年和2004年)觀察,聯儲局都有「落後於形勢」(behind the curve)的傾向,這次會否歷史重演?

要回答第一個問題,不妨參考附圖。標普五百指數在兩次加息周期均出現不跌反升的現象;相反,美股在減息周期卻往往跌多升少。老畢相信,這跟聯儲局在每次經濟衰退後,若非確定經濟中各個環節均穩定下來,不會輕易開展加息周期有關。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維持太久,結果必然是經濟和資產市場兩者皆熱,加息無法令股市降溫。換句話說,聯儲局一則不敢在復蘇萌芽期加息,二則沒有出手戳穿資產泡沫的傾向。

這種「落後於形勢」的習性,從一件事上可以得到佐證。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在判斷經濟周期方面時常被指表現欠佳,但聯儲局反應更慢。NBER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宣布,儲貸危機引發的衰退於1991年3月「正式」結束,但聯儲局遲至1994年2月才開始加息。十年後,美國經濟再陷衰退,NBER 宣布衰退結束於2001年11月,但聯儲局遲至2004年6月才啟動加息周期。

這次由金融海嘯觸發的經濟衰退,號稱 The Great Recession,而 NBER 至今尚未宣布衰退在什麼時候正式結束。大家不妨參考對上兩次的經驗,估一估聯儲局會不會像一些人預期般,快至明年中便揭開加息序幕。老畢認為,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華爾街日報》的研究顯示,美國企業現金持有量處於四十年來最高水平。今年第二季,五百大非金融公司的現金和短期投資,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從去年同期的7.9%,升至9.8%。短期而言,保留大量現金對經濟不利,但分析員認為,持有大量現金將令企業能夠在投資重新啟動時更快進入增長模式。

唔信評論員只信大股東

股市忽升忽跌,實際上只是大戶在背後炒作,同一則新聞可以是股市下跌的理由,也可以是股市上升的理由。舉個例子,美國經濟數據好,如果股市下跌,分析員會說因為投資者擔心經濟好轉,美國政府會退市;如果股市上升,分析員會說因為經濟好轉,投資者增加信心。相反的,如果美國經濟數據差而股市上升,分析員會說因為投資者不擔心美國政府會退市;如果股市下跌,分析員就說投資者擔心經濟不會復蘇……。
因此,不要相信這些所謂的評論。

那麼,應該相信誰?最好是相信大股東,正如日前我提出,越秀投資的母公司願意為越秀投資配售的越秀交通當包銷商,為甚麼?因為越秀交通每股資產值為5元,遠高過包銷價3元。

近來,李嘉誠幾乎不停地買入長江實業股票,平均買入價在100元左右,我也相信李嘉誠不會做儍事,李嘉誠很肯定知道, 2009年長實的全年業績將是非常亮麗的,才會在市場以高價搶股。
長實沒有數萬元一呎的天價樓出售,但是,長實勝在量,單是日出康城的數千單位住宅,就已經為長實今年的利潤寫下保證書。還有,不要以為 3G永遠虧錢,隨着上網的能力與質素的提升、3G收費的下降,3G肯定越來越流行。因此,只要長實股價低過李嘉誠近日平均買入價,就一定是值得買的價格。


跟李嘉誠入市最穩陣
1987年大股災之後,我收拾殘局,發現身邊只剩下 5萬元現金,當時雖然我已經虧了不少錢,但還是覺得應該博一博、趁低吸納。博甚麼股好呢?當時我的選擇就是長實。為甚麼?因為當時長實正在供股,供股價 10元,但是市價僅 5元。當時,李嘉誠承諾供股,換言之,他願意付 10元買長實新股。李嘉誠願意付 10元買長實,我為甚麼不願意付 5元買長實?當時我認為我付 5元買長實,肯定是聰明的行動,因為李嘉誠不是笨蛋,他願意付 10元而我只付 5元,因此,我的 5萬元就全部用來買長實,收藏至今日。

基本上,我認為股市短期內升升跌跌並不重要,我們要的是價值投資。往往,大股東的行動可以幫我們看到股票的價值,只要有耐性,價值一定會浮現。

Tuesday, November 3, 2009

别琢磨市场 琢磨自己

别琢磨市场 琢磨自己
关于交易心理和一般的行为学陷阱已经有了很多谈论,但关于那些真正的交易者的性格,相关的信息还是相对较少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塑造成为交易者,有些人只是比别人做的好一些而已。另外,不同人交易的方式也是区别巨大的,甚至截然相反。我们就来看看交易者性格中的某些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是如何影响到他们在市场上的成功的。

基本原理
人类行为的偏差是指如果可以选择,不同的人会不由自主的选择符合他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活动或者职业。在理想状态下,这种选择能够同时带来成功和满足感。

相反,如果人们被迫去从事与他们的天赋、喜好相冲突的工作,那么事情可能会很糟糕。比如说某个人非常适合从事表演或者歌唱,如果他的父母强迫他去经商,最后很难收到好的结果。同样的道理是适用于交易者的。

性格类型在交易中的影响
人的性格当中都会有一些并不适合于交易这项职业的部分,而这些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意愿,决定了只有部分交易者可以走上成功的道路,而其他交易者则无法避免失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种最为极端的交易者性格类型,行动类型和思考类型。这两种类型是完全不同的对立性格,性格特征对于他们在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行动类型:
这类型的人只有在他们不断行动时才能使得内心平静和舒服。相对于这些决断的速度,质量是次要的。这种人喜欢非常快速的思考,但是这种快速的思考常常不关心是否有必要将问题考虑全面,所以结果往往是没有充分考虑所有的相关因素的。他们缺乏耐心、不安宁,厌恶无所事事或者被动的感觉。这类人很多都是工作狂,喜欢被不断驱动的感觉。

这种行为类型容易导致错误,但他们接下来会试图以相同的快速度去修复这些错误。如果交易错误造成资金亏损,他们会试图去很快将资金赢回来,这样很可能会导致更加鲁莽的行为,最后造成灾难。

思考类型:
思考者们正相反,只有在非常仔细的思考之后才开始行动。他们喜欢充分利用时间来发现所有的问题。对这些人来说,决定的质量至关重要。相比行动类型的人,他们更少犯错误,但他们做的更少。

例如一个思考类型的大学教授只会在他的研究成果确定正确之后,才会把他的研究成果放到公众的面前。对他们来说,结果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当然,在资本市场上,过于谨慎可能会降低盈利的数量。

在交易的领域
让我们假设两个交易者来执行一个交易,其中一个交易者是极端的行动者,另外一个是极端的思考者。在理论条件下,这两个的交易结果都不会太好。极端的行动者不可避免的过度交易,风险偏好过大,最后造成大量的损失;而极端的思考者可能会长时间的空仓,最后什么都没做。简单的说,行为者投机性太强,而思考着过于保守。

行动者很快就会开始交易,因为他总是第一时间就开始行动。即使他的头寸开始盈利,他也很难坚持持有这个可能会持续上涨的仓位。另外,在任何的市场中都存在波动和周期,极端的行动者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进行针对这些短期波动的交易。他会不断地进行交易,而这往往就是灾难的开始,过于激进、风险偏好过高,使得他最后出现巨大的亏损。

思考者则会发现要开始非常困难,他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太多,所以很可能他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进入市场,而一旦进入市场,一次小的亏损就可能使他离开,甚至是永久离开市场。如果思考者一开始就获得了盈利,那么他既有可能长时间的继续持有也可能很快卖出。

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行动者做的太多,而思考者做的太少。极端在交易中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折中
由于两种极端的性格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所以对于行动者和思考者来说都需要控制他们自己,避免过多的行动和过少的思考。在现实中,大多数人的身上都会有这两种极端的体现。这两类交易者人群都应该向一种折中的方向进行转变。对于交易者来说,了解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对于交易本身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进而通过控制情绪和性格来改善交易。

舒适区间
所有人都有一个让他们自己不受到恐惧和痛苦影响的最佳心理区间。但是,在这个区间内,人很难产生学习的意愿。对于交易者来说,通常是外界的情形迫使他们脱离这个舒适区间,他才能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而这种情形通常来自于错误。比如,交易者由于过度的谨慎错过了一次赚钱的交易机会,那么下一次他就要主动地迫使自己去做到,逼迫自己去摆脱恐惧和不安的情绪。这仅仅是假设情绪是交易者性格中内在的,并没有从市场的角度来证明。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交易者,他们可以跳出这些情绪并且以不断前进的方式取得成绩。在大多数情形下,他们对某种方法非常依赖,并且他们需要学习到底什么才是对自身或者市场有效的。

从交易中学习
过度交易是属于舒适区间之外的行为,凡是能够在市场上生存的足够长的行动者和思考者们都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应对这种不适行为,才能越来越强大。而那些不能够将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同市场相适应的人是很难在市场上存活的。

总结
交易是一种非凡的行为,它充满了紧张和压力,因为伴随着交易的是大量资金的获得或者失去。这项工作不仅对于普通人,甚至对于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交易者来说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的性格往往是固定的,而交易者们则需要在性格上下手,他们需要在内在的性格和市场需要的性格上建立起一种优化的平衡关系。

“先知”分析师:新的金融泡沫正在形成

因准确预测全球金融危机而闻名的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发出警告:一个新的泡沫正在全球金融市场形成。

  鲁比尼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而实行的极低利率会导致新的泡沫产生,这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鲁比尼2006年就预测信贷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不幸言中,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美国《纽约时报》称其为“末日博士”,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称他是“先知”。

  鲁比尼的最新预测让人们联想起1930年代的“大萧条”,当时全球经济在艰难走出华尔街金融危机之际又陷入更为严重的衰退。

  鲁比尼说,一些投资者利用美国接近为零的利率大举借债,然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于风险高的股票、债券和其它领域。

  与此同时,美元持续疲软对这种危险的借贷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借贷的成本实际上减少了20%左右。

  鲁比尼通过计算认为,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国利率迟早会上扬,此外美元也迟早回稳,很多人将无法偿还贷款,新的巨大的泡沫将会形成。

  他说,目前的这种情形持续时间越长,最终的破坏性也就越大。不过,鲁比尼并未提出解决的途径。

尚达曼:未来五到十年 我国经济增长将放缓

基于人力短缺以及人均薪金高,新加坡在未来五到十年里的经济增长预料将会有所放缓。
  
财政部长尚达曼是在日前接受《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访问时,发表以上看法。

尚达曼说:“我们不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继续以5%、7%、8%的速度增长,而且我也不鼓励这样。”  

报道引述尚达曼的话说,由于难以在高薪金水平的经济体系里维持高生产力增长,以及生育率下跌和外来移民人数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将无法取得近年来的强劲经济增长。

他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在过去40年里成功转形为收入水平与西方国家相近的经济体,而不是因为当前的经济危机;这样的趋势同欧洲、日本及其他先进经济体类似。

尽管如此,尚达曼指出,我国同其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近的先进经济体相比,经济增长速度还是领先的,而且我国相信还会继续比这些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来得更快一些。

对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会维持在什么水平,尚达曼不愿置评,但他说会比过去五到十年来得少一等。他也提到,我国在2003年到2008年这段期间里,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幅度为5%。

由尚达曼担任主席的经济战略委员会,预期在明年1月向政府提呈有关如何取得可持续性的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