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每日价格的波动是持续和毫无意义的,市场只不过是大众各种心理的随机反映。市场永远是错的,大众永远是错的。人的天性决定了人是属于社会性动物,他们的喜悦和恐惧往往惊人的一致,并相互感染和不断强化,市场永远在人们喜悦和恐惧的交替循环中达到波峰和冰谷、完成牛熊的转换。市场的二八定律——永远有80%投资者亏损的法则说明,成功的投资者永远不要和人群站在一起。
我们不是先知,我们从不预测股指,指数的底和顶只有上帝才知道,故我们抛弃指数分析、量价分析。我们从不用个股图形做为判断投资的依据,图形只是工具,个股曲线什么也不反映,它只是大众心理对公司每日看法的图表化。从历史曲线试图引申出未来曲线走势,本身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我们也只赞成基本分析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有效市场理论的信徒越多越好-―正因为这样一批人的存在,我们才能以理想的价格买到优秀的企业。
从长期衡量,企业的股价一定会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时间是素质优秀企业的朋友,是低劣欺诈企业的敌人。我们所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寻找在行业里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存活下来,并且有比较高的成功确定性的企业。我们深信,如果拥有这些企业部分乃至全部的股权,我们的财富将随着这些企业的高速成长而傲人。
与其说我们是证券分析专家,不如说我们是企业投资专家,我们专注于公司投资。 首先我们会挑选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今后二十年内仍有极大可能成为行业龙头。我们用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这些企业的报表和公告;我们拜访他们的客户、原材料供应商、电力供应商等等,并脚踏实地到市场中去调查这些企业的真实销售情况;我们更要倾听其竞争对手对他们的评价;从不同的侧面收集这些企业的一切情况。在确信某家成长企业的情况真实可靠后,我们才致力与企业的管理层沟通,了解其管理层对该行业的看法以及对企业的规划,了解管理层是否团结、是否正直诚实、是否是我们可以长期信赖的伙伴。
归纳一切定性的资料后,我们量化指标,输入我们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我们把企业的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加以比较,若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比如只有内在价值的一半或者更低――留有足够多的安全空间时,我们才考虑投资。我们会长期跟踪企业的一切情况,每一个季度,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标。
我们不轻易投资,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理想的价格,就象潜伏在草丛中的狮子静静等待最佳出击时机一样。我们宁可错失,绝不冒进――在资本市场里,“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本金。控制风险是一切投资的灵魂。
我们喜欢熊市,在低迷、阴冷的市场里,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享受买入的快乐,足够低的价格是抵御一切风险的法宝。
一旦确定买入,我们则遵循集中投资、长期持有的策略――集中投资于最优秀的几家企业。我们相信,风险的控制不在于投资目标的分散程度,而取决于投资目标的真正内在价值。我们反对盲目多元化的资产组合管理,只有那些对自己在做什么都不清楚的投资者才需要广泛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好的企业象钻石一样稀有,我们一经发现即重仓投入,长期持有,直至企业的股价透支未来的成长。所以我们不会频繁交易,高昂的交易成本是长期投资的敌人。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投资生活里,我们不预测原油的价格、不猜测战争的结果,不忧心忡忡各种事件的发生。因为我们坚信,一切坏的事情都会结束,明天将更有希望。历史证明,即使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事件,也改变不了道指的上扬、社会的发展。
我们热爱投资,因为我们遵循自己的理念,享受投资的过程。我们也希望“赤子之心”的投资者能够因为我们的存在而享受悠闲的人生。
三十年后,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一定会发现,自己当初正处于中国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赤子之心中国成长基金将伴随您见证这一切。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自强不息 勤以静心,俭以养德 天地不仁, 強者生存
Saturday, May 23, 2009
下一轮牛市的投资法则
当下一轮牛市到来的时候,投资者还会犯他们之前犯过的错误吗,或者投资者们会变得更聪明一些?下面的一些投资法则,应该能够帮助投资者们在下一次牛市的时候少犯错误,提高收益率。
1、避免采取大动作
如果你总是喜欢一次性的重仓买入或卖出,那么你可能需要承受一些不必要的额外风险。因为投资者几乎不可能精确地抓住顶部和底部。如果市场的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必那么着急一次性的进出呢?
2、市场是投资者的集合
当投资者都去追捧一只股票时,它肯定会上涨;而当所有人都在卖出时,它肯定会下跌。这就是市场运动最直接的道理。所以,当你试图去预期市场的短期行为时,你就像在一间满是镜子的屋子里要找出真实的那一个。
3、不要被过去所愚弄
市场上有这样一类“先知”存在,他们总是声称自己能够准确地预判市场和股票的短期运动。因为他们总是把过去已经上涨的股票、现在正在快速上涨的股票作为他们曾经预言的。所以,不要被这种“过去的神奇”所愚弄。
4、当心那些最好的建议
在牛市中,就算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或者其他渠道的各种声音来鼓动你买股票,即使在市场处于高位的时候。似乎你不买股票简直就是错过了这世上最好的投资建议一样。通常,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市场基本已经到了顶端。所以,持有更多的现金才是更好的选择。
5、做好多元化
即使是在牛市,市场的上涨也是有着明显的轮动风格。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很难紧跟板块轮动的节奏来进行资产的调整,。所以,做好不同策略、不同类型资产的多元化非常重要。
6、客观对待市场预测和分析
在轰轰烈烈的牛市中,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会忘了衰退、多数策略分析师会忘掉市场下跌、多数投资分析师在市场转向之前的一刻还保持着牛市思维。即使是优秀的专业人士在这种环境下也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办公室政治、职业风险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不能保证完全独立和客观。因此,投资者在对待这种预测和分析的时候,就需要自身的冷静、独立和客观。
7、永远不要买入你所不了解的资产
在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投资者开始喜欢去寻找那些落后于市场表现的股票,以期在市场泡沫最后阶段获得良好的回报。但这类股票的质量上往往存在着问题,在这个阶段介入,一般需要承担非常高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如果不清楚股票的情况,千万不要去尝试。
8、做你自己的投资,别管其他人在做什么
人的活动存在非常强的从众性,在投资上也有很强的群体效应。但在短期的投资市场行为中,成为胜利者的总是少数。因此,如果你的投资总是从众,那么你很难成为市场上的赢家。
9、耐心
在牛市中,关键的就是耐心,耐心地持有好股票,等待市场的上涨。相信你听说过很多个人投资者在牛市中追涨杀跌,最后亏损的故事。那么,吸取他们的教训吧,不要去干同样的傻事。
10、不要一直在旁边看到盛宴结束
牛市绝对是投资者的一场盛宴,所以不要从头到尾都在外面看。如果你害怕投资,那么早一点参与、以少量资金参与,也比你站在旁边好。
11、最重要的,关于价格
无论如何,投资都是关于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和体现。所以,即使在牛市中,资金的泡沫可以把估值的水平放大,但你心中依然需要有一把关于价格衡量的尺子。
1、避免采取大动作
如果你总是喜欢一次性的重仓买入或卖出,那么你可能需要承受一些不必要的额外风险。因为投资者几乎不可能精确地抓住顶部和底部。如果市场的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必那么着急一次性的进出呢?
2、市场是投资者的集合
当投资者都去追捧一只股票时,它肯定会上涨;而当所有人都在卖出时,它肯定会下跌。这就是市场运动最直接的道理。所以,当你试图去预期市场的短期行为时,你就像在一间满是镜子的屋子里要找出真实的那一个。
3、不要被过去所愚弄
市场上有这样一类“先知”存在,他们总是声称自己能够准确地预判市场和股票的短期运动。因为他们总是把过去已经上涨的股票、现在正在快速上涨的股票作为他们曾经预言的。所以,不要被这种“过去的神奇”所愚弄。
4、当心那些最好的建议
在牛市中,就算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或者其他渠道的各种声音来鼓动你买股票,即使在市场处于高位的时候。似乎你不买股票简直就是错过了这世上最好的投资建议一样。通常,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市场基本已经到了顶端。所以,持有更多的现金才是更好的选择。
5、做好多元化
即使是在牛市,市场的上涨也是有着明显的轮动风格。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很难紧跟板块轮动的节奏来进行资产的调整,。所以,做好不同策略、不同类型资产的多元化非常重要。
6、客观对待市场预测和分析
在轰轰烈烈的牛市中,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会忘了衰退、多数策略分析师会忘掉市场下跌、多数投资分析师在市场转向之前的一刻还保持着牛市思维。即使是优秀的专业人士在这种环境下也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办公室政治、职业风险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不能保证完全独立和客观。因此,投资者在对待这种预测和分析的时候,就需要自身的冷静、独立和客观。
7、永远不要买入你所不了解的资产
在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投资者开始喜欢去寻找那些落后于市场表现的股票,以期在市场泡沫最后阶段获得良好的回报。但这类股票的质量上往往存在着问题,在这个阶段介入,一般需要承担非常高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如果不清楚股票的情况,千万不要去尝试。
8、做你自己的投资,别管其他人在做什么
人的活动存在非常强的从众性,在投资上也有很强的群体效应。但在短期的投资市场行为中,成为胜利者的总是少数。因此,如果你的投资总是从众,那么你很难成为市场上的赢家。
9、耐心
在牛市中,关键的就是耐心,耐心地持有好股票,等待市场的上涨。相信你听说过很多个人投资者在牛市中追涨杀跌,最后亏损的故事。那么,吸取他们的教训吧,不要去干同样的傻事。
10、不要一直在旁边看到盛宴结束
牛市绝对是投资者的一场盛宴,所以不要从头到尾都在外面看。如果你害怕投资,那么早一点参与、以少量资金参与,也比你站在旁边好。
11、最重要的,关于价格
无论如何,投资都是关于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和体现。所以,即使在牛市中,资金的泡沫可以把估值的水平放大,但你心中依然需要有一把关于价格衡量的尺子。
Wednesday, May 20, 2009
黄鸿年:美国经济“从加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
有“股市金手指”之称的黄鸿年认为,金融危机还没过去,建议投资者别盲目乐观,应小心谨慎。
针对股市近期的回弹,黄鸿年昨天接受本报访问时,把美国经济比喻为刚从加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病人,并说:“要它马上去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怎么可能?”
妙语如珠的他接着补充:“虽然我们最近在报章上不再看到金融机构持有毒资产(次贷、不良贷款)的新闻,但不提不代表它不存在。金融机构还需要重组,危机还没过去。”
2007年8月,黄鸿年接受本报访问时建议股民应该见好就收,手握现金比较有保障。去年4月,他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指出,次贷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危机才刚刚开始,建议投资者赶快离场。
尽管本地股市和楼市最近开始走出冬眠,略见起色,但黄鸿年认为目前还不是时机。他说:“这是个漫长的冬天,接下来还有段过程。保守一点没有坏处。”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祸害深远,黄鸿年指出,问题主要出在美国。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三分之二来自国内需求,而过去五年,当地消费者每年花费的平均5000亿美元,不是从次贷套来就是从股市所得的财富效应。然而,这两方面都已被金融海啸给卷走了,而后患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针对股市近期的回弹,黄鸿年昨天接受本报访问时,把美国经济比喻为刚从加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病人,并说:“要它马上去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怎么可能?”
妙语如珠的他接着补充:“虽然我们最近在报章上不再看到金融机构持有毒资产(次贷、不良贷款)的新闻,但不提不代表它不存在。金融机构还需要重组,危机还没过去。”
2007年8月,黄鸿年接受本报访问时建议股民应该见好就收,手握现金比较有保障。去年4月,他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指出,次贷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危机才刚刚开始,建议投资者赶快离场。
尽管本地股市和楼市最近开始走出冬眠,略见起色,但黄鸿年认为目前还不是时机。他说:“这是个漫长的冬天,接下来还有段过程。保守一点没有坏处。”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祸害深远,黄鸿年指出,问题主要出在美国。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三分之二来自国内需求,而过去五年,当地消费者每年花费的平均5000亿美元,不是从次贷套来就是从股市所得的财富效应。然而,这两方面都已被金融海啸给卷走了,而后患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佐罗谈投资咬紧牙关的投资
1.对于我们小散户来说,按照自己的理想或意志来沿着正确的道路上投资真的不是很容易,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很遥远的事情,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按照正确的价值逻辑来投资的票,起初来说,总是扭捏而羞于前行。
2.今日和朋友喝酒吃烧烤很多人谈起了,人生的感触,他们同时提及了"咬紧牙关"做事情的经历,虽然他们没有注意,可我却暗记在心里,投资何曾有不是如此呢?
3.很多做过投资若干年的朋友是否有感触?越是需要咬紧牙关坚持的时候,越是最好投资机会来临的时机,人生需要咬紧牙关的地方很多,大多数人坚持下来,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没有坚持下来,很可能成为终身遗憾。
4.我的经历和多数人经历,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所有能够坚持,任何艰难困苦环境下不放弃自己最初目标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最后成功的人,而朝三暮四思想的人,无论他有多么聪慧的大脑,往往都属于最后很失败的一类人。
5.这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投资之中,有很多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我们也都很认同,但最后的投资收益与企业成长却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并没有在最关键时刻,咬紧牙关!
6.困难意味着变革,沉默意味着爆发即将来临,这是历史发展规律,只要行业领先而有独特发展的道理,必将会帮助你完成一生一次辉煌的投资历程,有时候考验你的意志力就那么短暂的一刻,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绝大多数人却纷纷落马!
7.价值投资决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明白它只需用也许几分钟就可以,但如果想彻头彻尾地做好它,也许会需要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感悟。
8.然后,得到最后成功的经验,却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关键时候咬紧牙关!!
2.今日和朋友喝酒吃烧烤很多人谈起了,人生的感触,他们同时提及了"咬紧牙关"做事情的经历,虽然他们没有注意,可我却暗记在心里,投资何曾有不是如此呢?
3.很多做过投资若干年的朋友是否有感触?越是需要咬紧牙关坚持的时候,越是最好投资机会来临的时机,人生需要咬紧牙关的地方很多,大多数人坚持下来,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没有坚持下来,很可能成为终身遗憾。
4.我的经历和多数人经历,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所有能够坚持,任何艰难困苦环境下不放弃自己最初目标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最后成功的人,而朝三暮四思想的人,无论他有多么聪慧的大脑,往往都属于最后很失败的一类人。
5.这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投资之中,有很多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我们也都很认同,但最后的投资收益与企业成长却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并没有在最关键时刻,咬紧牙关!
6.困难意味着变革,沉默意味着爆发即将来临,这是历史发展规律,只要行业领先而有独特发展的道理,必将会帮助你完成一生一次辉煌的投资历程,有时候考验你的意志力就那么短暂的一刻,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绝大多数人却纷纷落马!
7.价值投资决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明白它只需用也许几分钟就可以,但如果想彻头彻尾地做好它,也许会需要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感悟。
8.然后,得到最后成功的经验,却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关键时候咬紧牙关!!
熊市已过 离经济复苏还会远吗?
我国经济将在今年第三季触底,股市则已在经济好转前半年率先跳出谷底,接下来正是投资者逢低增持优质股的大好时机。
本地资深证券专家、辉立证券董事总经理骆云山,上周末在本地执业管理顾问协会、特许管理学院和澳洲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的专题财经演讲会上说,他的上述看法不是现在才提出,而是去年底就白纸黑字写成文章登在报章上的。五个多月过去了,他对自己的这个观点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觉得更加理直气壮了。
他运用手头的具体经济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本地过去几次大的经济衰退周期,包括1985年的经济衰退、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造成的经济衰退,发现它们的平均长度为四个季度。过去几次经济衰退对新加坡造成的影响,从性质上说是本土性的或地区性的,同时也是行业性的。而这轮金融海啸所引发的经济衰退,才真正是全球性的。
第四季会开始复苏
骆云山预测,我国今年的全年经济将衰退7.23%。其中,年与年比,第一季衰退8.68%,第二季衰退7.36%,第三季退低8.43%,第四季开始好转,退低4.03%。季与季比,第一季下跌3.68%,第二季增长0.31%,第三季增长0.41%,第四季下跌0.13%。照这个测算,我国经济将在第三季触底,从第四季开始调头复苏了。
这个预测是建立在他对政府应对经济衰退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以及相应采取的经济危机管理手段,包括今年的危机预算案等分析基础上的。骆云山把这它们归结为两点,一是鼓励消费者支出,二是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
“有人说,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经济体,政府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起不了作用。我不同意这个说法,”骆云山说。“经济衰退期间,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会创造就业、刺激经济,尽管它的效果不如那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国家。”
与此同时,骆云山也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说,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一些行业的衰退速度已经显现放缓迹象,有的行业甚而已经显示出复苏的早期迹象。
回到本地股市的分析,骆云山乐观地认为:“看来本地股市已经在3月份触底了。”
他说,从股市走势图上来看,海指从2007年10月最高点(3831)跌至今,已分别在去年11月(1473)和今年3月(1456)筑起“双底”。依据技术分析理论,只要股市走势图筑起“双底”,接着就会迎来一轮新的涨潮。反之,如果股市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两番高涨而不能继续上冲,便在图表上形成“双肩”。一旦图表上形成“双肩”,股市接下来就会出现一轮大的跌势。
以过去几次经济衰退期间的表现看,海指在1987年8月“黑色星期一”最高点,跌至当年12月最低点,跌幅为53.7%;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从1997年2月最高点,跌至隔年9月最低点,跌幅为62.7%;网络科技破裂时,海指自2000年1月最高点,跌至次年9月最低点,跌幅53.6%。而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危机,导致本地股市自2007年10月最高点,跌至今年3月最低点,跌幅为62%。
熊市3月走到尽头
这组数据让骆云山相信,本地股市最新一轮熊市已经在3月走到尽头,接下来将逐步开始复苏。事实上,本地股市上周末以2139点收市,已经从谷底回升了47%。不过,同2007年的最高点相比,依然还有44%的差距。
“差距就是空间。”骆云山相信,“假以时日,海指有望上刺2500-2600点。”
本地资深证券专家、辉立证券董事总经理骆云山,上周末在本地执业管理顾问协会、特许管理学院和澳洲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的专题财经演讲会上说,他的上述看法不是现在才提出,而是去年底就白纸黑字写成文章登在报章上的。五个多月过去了,他对自己的这个观点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觉得更加理直气壮了。
他运用手头的具体经济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本地过去几次大的经济衰退周期,包括1985年的经济衰退、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造成的经济衰退,发现它们的平均长度为四个季度。过去几次经济衰退对新加坡造成的影响,从性质上说是本土性的或地区性的,同时也是行业性的。而这轮金融海啸所引发的经济衰退,才真正是全球性的。
第四季会开始复苏
骆云山预测,我国今年的全年经济将衰退7.23%。其中,年与年比,第一季衰退8.68%,第二季衰退7.36%,第三季退低8.43%,第四季开始好转,退低4.03%。季与季比,第一季下跌3.68%,第二季增长0.31%,第三季增长0.41%,第四季下跌0.13%。照这个测算,我国经济将在第三季触底,从第四季开始调头复苏了。
这个预测是建立在他对政府应对经济衰退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以及相应采取的经济危机管理手段,包括今年的危机预算案等分析基础上的。骆云山把这它们归结为两点,一是鼓励消费者支出,二是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
“有人说,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经济体,政府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起不了作用。我不同意这个说法,”骆云山说。“经济衰退期间,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会创造就业、刺激经济,尽管它的效果不如那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国家。”
与此同时,骆云山也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说,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一些行业的衰退速度已经显现放缓迹象,有的行业甚而已经显示出复苏的早期迹象。
回到本地股市的分析,骆云山乐观地认为:“看来本地股市已经在3月份触底了。”
他说,从股市走势图上来看,海指从2007年10月最高点(3831)跌至今,已分别在去年11月(1473)和今年3月(1456)筑起“双底”。依据技术分析理论,只要股市走势图筑起“双底”,接着就会迎来一轮新的涨潮。反之,如果股市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两番高涨而不能继续上冲,便在图表上形成“双肩”。一旦图表上形成“双肩”,股市接下来就会出现一轮大的跌势。
以过去几次经济衰退期间的表现看,海指在1987年8月“黑色星期一”最高点,跌至当年12月最低点,跌幅为53.7%;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从1997年2月最高点,跌至隔年9月最低点,跌幅为62.7%;网络科技破裂时,海指自2000年1月最高点,跌至次年9月最低点,跌幅53.6%。而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危机,导致本地股市自2007年10月最高点,跌至今年3月最低点,跌幅为62%。
熊市3月走到尽头
这组数据让骆云山相信,本地股市最新一轮熊市已经在3月走到尽头,接下来将逐步开始复苏。事实上,本地股市上周末以2139点收市,已经从谷底回升了47%。不过,同2007年的最高点相比,依然还有44%的差距。
“差距就是空间。”骆云山相信,“假以时日,海指有望上刺2500-2600点。”
巴菲特押注银行股
作为投资领域的顶级权威,股神巴菲特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注意力。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日前发布报告称,公司在2009年第一季度共购入3.026亿股富国银行的股份。同时,还增持了 2.2%的美国合众银行股份。
美国媒体指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大量购入上述投资组合的主要原因,是两家银行股价均于今年第一季度跌至谷底,而巴菲特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投资价值。以富国银行为例,该股价于3月9号创下了每股9美元的新低,而就在本月15号纽约股市收盘时,该银行股价报收于每股24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涨幅高达近200%。有趣的是,3月9日,巴菲特是在一次讲座上获悉富国银行股份跌破每股9美元价位消息的,他当时对在座的学生们表示,如果我希望通过投资股市取得更大利润的话,就会选富国银行作为投资对象。尽管巴菲特上周还公开表示,眼下美国银行业依旧未能摆脱困境,当他这次押注银行股却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许这真是巴菲特的神奇之所在.
美国媒体指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大量购入上述投资组合的主要原因,是两家银行股价均于今年第一季度跌至谷底,而巴菲特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投资价值。以富国银行为例,该股价于3月9号创下了每股9美元的新低,而就在本月15号纽约股市收盘时,该银行股价报收于每股24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涨幅高达近200%。有趣的是,3月9日,巴菲特是在一次讲座上获悉富国银行股份跌破每股9美元价位消息的,他当时对在座的学生们表示,如果我希望通过投资股市取得更大利润的话,就会选富国银行作为投资对象。尽管巴菲特上周还公开表示,眼下美国银行业依旧未能摆脱困境,当他这次押注银行股却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许这真是巴菲特的神奇之所在.
股票确实是最好的资产
我在银行里的存款一向很少,因为几乎所有的钱都被我拿去买股票了,因为假如我不去买股票,而把它存入银行,那么我的钱就只有缩水的份了。有一篇文章这样报道,“如果在去年(指2007年)3月份办理一笔10万元的一年期存款,今年到期取出后,本息共达10.24万元,但是考虑到CPI,这笔钱和去年相比,就只剩下约9.39万元,6000多元的资金因为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就这样缩水不见了。”沃伦·巴菲特说得没错,现金还真的是垃圾,“现在大家都为持有现金感到欣慰。他们不应该这样。他们其实选择了一种非常可怕的长期资产,这种资产最终不会带来任何回报,而且还肯定会贬值。”
但是,如果把这10万元投入股市,假如每年只要平均回报10%,5年以后市值便是16.1万元,10年以后便是25.94万元;假如每年平均回报12%,5年以后市值便是17.62万元,10年以后便是31.06万元。要是15%,抑或20%呢?看起来股票是最好的资产。
买人债券又如何?估计也不怎么样。以美国政府公债为例,在美国过去的80年里,股票市场的每年平均报酬率大约是10.5%,公司债券的报酬率是4.5%,政府公债是3.3%,通货膨胀率也是3.3%。由于政府公债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是相同的,这就意味买人政府公债的报酬率为零——什么钱也没有赚到,如果把税赋再算进去,还倒赔钱。公司债券可能会好一些,但也好不到那里去。因此,普通投资者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购买股权,长期持有来致富,这才是让我们变成富人的原因,这也是通向财富的唯一捷径。
如果在1995年买入万科,那么每年平均的回报就会超过10倍;如果在2003年买入贵州茅台,那么每年的回报则是20倍。这样的股票我们或许买不到或买不起,不说也罢。那么就以10万元买入中国联通如何?中国联通在许多人的眼里可能并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是这种公司的价格很便宜,估计大家都买得起。自2002年上市以来到现在,2002年每股分红0.035元,2003年分红0.035元,2004年分红0.0325元,2005年分红0.0414元,2006年-2008年每年均分红0.0672元,期间2004年配股一次(10股配3股,配股价3.00元),2006年股权分置时10股送3股一次。假如在上市当天就以每股3.00元的价格买入3.33万股(约10万元),一直持有到现在,那将是什么情形呢?那就是,持股的数量会上升到56290股,累计分红所得(扣除10%红利税)1.5万多元,目前的总市值将近40万元。将近40万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投资10年每年平均回报的15%,或者相当于投资7年每年平均回报的23%!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创业,办公司。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拥有一家公司而变得有钱,远的如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近的如刘永行、张近东;另一种是通过买入股权,使自己成为一家公司的所有者,比如像刘元生、黄木顺,当公司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其所有者当然也变得十分富有了。你可能会说中彩票可以致富,但这种致富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你也可能会说继承财产可以致富,但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指望得上的。
股票投资实际就是用时间创造价值,时间越长创造的价值越大。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发明的第八大奇迹,因为长期投资能拿到复利的收益。从客观规律上说企业的运营发展成长都是靠时间的。除非这家企业是不好的企业,投资这样的企业股票才是危险的。但是只要投资质地不错,可能还不是十分优秀的企业,我们的资产便会不断成长,如同我们所持有的企业不断成长一样。
因此,股票确实是最好的资产。
但是,如果把这10万元投入股市,假如每年只要平均回报10%,5年以后市值便是16.1万元,10年以后便是25.94万元;假如每年平均回报12%,5年以后市值便是17.62万元,10年以后便是31.06万元。要是15%,抑或20%呢?看起来股票是最好的资产。
买人债券又如何?估计也不怎么样。以美国政府公债为例,在美国过去的80年里,股票市场的每年平均报酬率大约是10.5%,公司债券的报酬率是4.5%,政府公债是3.3%,通货膨胀率也是3.3%。由于政府公债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是相同的,这就意味买人政府公债的报酬率为零——什么钱也没有赚到,如果把税赋再算进去,还倒赔钱。公司债券可能会好一些,但也好不到那里去。因此,普通投资者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购买股权,长期持有来致富,这才是让我们变成富人的原因,这也是通向财富的唯一捷径。
如果在1995年买入万科,那么每年平均的回报就会超过10倍;如果在2003年买入贵州茅台,那么每年的回报则是20倍。这样的股票我们或许买不到或买不起,不说也罢。那么就以10万元买入中国联通如何?中国联通在许多人的眼里可能并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是这种公司的价格很便宜,估计大家都买得起。自2002年上市以来到现在,2002年每股分红0.035元,2003年分红0.035元,2004年分红0.0325元,2005年分红0.0414元,2006年-2008年每年均分红0.0672元,期间2004年配股一次(10股配3股,配股价3.00元),2006年股权分置时10股送3股一次。假如在上市当天就以每股3.00元的价格买入3.33万股(约10万元),一直持有到现在,那将是什么情形呢?那就是,持股的数量会上升到56290股,累计分红所得(扣除10%红利税)1.5万多元,目前的总市值将近40万元。将近40万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投资10年每年平均回报的15%,或者相当于投资7年每年平均回报的23%!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创业,办公司。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拥有一家公司而变得有钱,远的如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近的如刘永行、张近东;另一种是通过买入股权,使自己成为一家公司的所有者,比如像刘元生、黄木顺,当公司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其所有者当然也变得十分富有了。你可能会说中彩票可以致富,但这种致富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你也可能会说继承财产可以致富,但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指望得上的。
股票投资实际就是用时间创造价值,时间越长创造的价值越大。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发明的第八大奇迹,因为长期投资能拿到复利的收益。从客观规律上说企业的运营发展成长都是靠时间的。除非这家企业是不好的企业,投资这样的企业股票才是危险的。但是只要投资质地不错,可能还不是十分优秀的企业,我们的资产便会不断成长,如同我们所持有的企业不断成长一样。
因此,股票确实是最好的资产。
价值投资
自从走上投资这条路,我一直都在思索,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股票市场一直都是投机者(短线客)的天下,看看新浪财经排行榜就可以看出结果,再看看各电视台财经频道那些股评家们,无一不是做短线的,一会这个股票,一会那个股票,我相信一年统计下来,所有股票可能都被股评家推荐过,为什么这样的节目和博客大受欢迎呢?大众为什么爱看?价值投资者的博客和节目,看的人却寥寥无几呢?(07年的时候二套晚间还有证券节目,专讲巴菲特的刘建位,现在好像没这个节目了)
是短线赚钱还是长线不赚钱?我想结果肯定是大众看到的是短线赚钱(一夜暴富),长线赚不到钱。
价值投资者动辄拿复利来说话,试图如佛祖一般劝说大众皈依价值投资。投入1万元,20%的复利,30年后就是238万元,如果每年都投入1万的话,30年后将是1418万元,这是很多人这辈子都得不到的数目。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宁愿短线也不价值投资呢?
我的观点是:大众都是短视的,都是希望一夜暴富,30年太长,20岁的小伙子也熬成了50岁的老年人了,要钱还有什么用?最好能30多岁就能称为富翁。
价值投资可以让30多岁称为富翁吗?不能!投入1万元,20%的复利,10-20年之间为6万-38万,这太少了,房子都买不起,每年投入1万元,20%的复利,10-20年后31万-224万元,勉强能称为百万富翁,也都快40了。
再看看短线客是怎么宣传的,每月只捉个涨停板(很容易吧,市场每天至少都十几个涨停板),12个月,你就赚3倍,一万变三万。这么一忽悠,我一算,不到4年就百万富翁,五年后千万富翁,七年后亿万富翁。
多大的诱惑?谁能抵挡?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要学会忍耐,象乌龟一样熬个20年,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常人能忍耐住寂寞吗?感谢投机客,没有他们每日的辛勤炒作,价值投资不可能买到低估的股票和卖出更贵的股票。
守住前20年骚动的心,一定会给你无尽的回报。
看了巴菲特的介绍,他用10万美元,在5年的时间内给自己赚了百万,而自己只投了100美元。你说这个复利有多高,难道我们只有熬吗?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那么他刚起步时候肯定也是个价值投资者,取得的这个成绩恐怕比短线高手还高吧,所以说价值投资者不一定得熬吧,这句话对吗?巴菲特现在投资是因为他的资产过高无法灵活而已呢还是什么?
巴菲特是神,我们只是芸芸众生。巴菲特称为首富当然不是单靠投资股票赚到的,否则最多也就是亿万富翁。
“巴菲特现在投资是因为他的资产过高无法灵活而已”,这种观点我听到过很多人这么说。所以导致大众决定自己的前20年利用技术分析做短线投机赚取第一桶金,等资金到达千万以上数额的时候,再价值投资。
问题是:你能活到价值投资的时候吗?当真资金达到千万以上的时候,你能保证你不再投机吗?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一辈子投机而不看价值,最终你的钱从哪里来,还会回到哪里去,如同赌博一样,90%都是输。至少价值投资能保证90%我会赢到最后。
人性使然。人往往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可能是少数幸运儿中的一员,于是频频出手。结果呢,一会儿贪婪,一会儿恐惧.人性决定了多数人只能打短线
当恐惧来得时候,当你的股票跌去50%、60%。甚至80%,明知道价值大大低估了,可是人们还是恐慌性的抛出,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个人以为原因有三:一类是因为伤害太大,对股市彻底失去信心,割肉离开股市,这类是07\08年新入的散户居多;另一类是认为还会下跌,想再进一步下跌时再抄底,这类人很难抄到底,因为既使再跌到他以前的心里位置,市场氛围又会让他认为还有下跌的空间,;第三另就是技术流派的短线高手,因为破位而抛,当他们认识确立了上涨趋势后又会杀进来.
价值投资者是寂寞的,但是大多数人不甘于寂寞;
价值投资是简单的,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股市很复杂;
价值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有高智商;
价值投资不会频繁交易,券商不喜欢价值投资者,所以券商会忽悠大家做短线;
价值投资者需要开放的心态,但是大多数人是封闭的心态,总希望把其他股民的钱放到自己口袋;
宽容的人才能成为价值投资者,但是大多数的人很难做到宽容。
是短线赚钱还是长线不赚钱?我想结果肯定是大众看到的是短线赚钱(一夜暴富),长线赚不到钱。
价值投资者动辄拿复利来说话,试图如佛祖一般劝说大众皈依价值投资。投入1万元,20%的复利,30年后就是238万元,如果每年都投入1万的话,30年后将是1418万元,这是很多人这辈子都得不到的数目。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宁愿短线也不价值投资呢?
我的观点是:大众都是短视的,都是希望一夜暴富,30年太长,20岁的小伙子也熬成了50岁的老年人了,要钱还有什么用?最好能30多岁就能称为富翁。
价值投资可以让30多岁称为富翁吗?不能!投入1万元,20%的复利,10-20年之间为6万-38万,这太少了,房子都买不起,每年投入1万元,20%的复利,10-20年后31万-224万元,勉强能称为百万富翁,也都快40了。
再看看短线客是怎么宣传的,每月只捉个涨停板(很容易吧,市场每天至少都十几个涨停板),12个月,你就赚3倍,一万变三万。这么一忽悠,我一算,不到4年就百万富翁,五年后千万富翁,七年后亿万富翁。
多大的诱惑?谁能抵挡?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要学会忍耐,象乌龟一样熬个20年,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常人能忍耐住寂寞吗?感谢投机客,没有他们每日的辛勤炒作,价值投资不可能买到低估的股票和卖出更贵的股票。
守住前20年骚动的心,一定会给你无尽的回报。
看了巴菲特的介绍,他用10万美元,在5年的时间内给自己赚了百万,而自己只投了100美元。你说这个复利有多高,难道我们只有熬吗?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那么他刚起步时候肯定也是个价值投资者,取得的这个成绩恐怕比短线高手还高吧,所以说价值投资者不一定得熬吧,这句话对吗?巴菲特现在投资是因为他的资产过高无法灵活而已呢还是什么?
巴菲特是神,我们只是芸芸众生。巴菲特称为首富当然不是单靠投资股票赚到的,否则最多也就是亿万富翁。
“巴菲特现在投资是因为他的资产过高无法灵活而已”,这种观点我听到过很多人这么说。所以导致大众决定自己的前20年利用技术分析做短线投机赚取第一桶金,等资金到达千万以上数额的时候,再价值投资。
问题是:你能活到价值投资的时候吗?当真资金达到千万以上的时候,你能保证你不再投机吗?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一辈子投机而不看价值,最终你的钱从哪里来,还会回到哪里去,如同赌博一样,90%都是输。至少价值投资能保证90%我会赢到最后。
人性使然。人往往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可能是少数幸运儿中的一员,于是频频出手。结果呢,一会儿贪婪,一会儿恐惧.人性决定了多数人只能打短线
当恐惧来得时候,当你的股票跌去50%、60%。甚至80%,明知道价值大大低估了,可是人们还是恐慌性的抛出,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个人以为原因有三:一类是因为伤害太大,对股市彻底失去信心,割肉离开股市,这类是07\08年新入的散户居多;另一类是认为还会下跌,想再进一步下跌时再抄底,这类人很难抄到底,因为既使再跌到他以前的心里位置,市场氛围又会让他认为还有下跌的空间,;第三另就是技术流派的短线高手,因为破位而抛,当他们认识确立了上涨趋势后又会杀进来.
价值投资者是寂寞的,但是大多数人不甘于寂寞;
价值投资是简单的,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股市很复杂;
价值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有高智商;
价值投资不会频繁交易,券商不喜欢价值投资者,所以券商会忽悠大家做短线;
价值投资者需要开放的心态,但是大多数人是封闭的心态,总希望把其他股民的钱放到自己口袋;
宽容的人才能成为价值投资者,但是大多数的人很难做到宽容。
Tuesday, May 19, 2009
阐释的巴菲特两大绝招
巴菲特判断股市的第一招,看整体市场估值。这个时候行业估值已经没有用了,因为总有行业处于相对估值洼地,而到了牛市也总有人会讲出一些故事来让整个市场相信,动态的看市盈率总是那么低廉。而巴菲特判断股市阶段却选择了整体市场市盈率,他总是在标准普尔市场整体市盈率低于15倍的时候开始关注,甚至购买股票,他甚至敢于在市场市盈率低于10倍的时候大举出手,而当整体市场的市盈率高于20倍,他已经开始恐惧,在一个一个诱人的故事面前,股神已经开始控制风险,起码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购买股票了,而具体跑不跑怎么跑,巴菲特的答案是看情况而定,强周期行业比如中石油是要抛的,而弱周期行业像可口可乐,则可以持续穿越历史的周期。中国可能不完全和美国一样,毕竟我们说中国的高成长嘛,但是高成长仅仅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没有更高的安全边际,我宁愿相信巴老在40几年的时间积累下的经验,而目前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已经22倍,横向相比仍然处于世界最高水平。排除金融石化采掘等行业看,市盈率更高。这样来看起码我国的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不便宜的阶段,控制风险应该更加偏重一些。
巴菲特判断股市的第二招,看市值与GDP比值,巴菲特认为当市值仅占GDP的60%的时候,股市处于相对的安全边际之中,而市场市值达到GDP80%甚至100%以上的时候疯牛就已经出现,这么来测算,我国股市6124点时候的市值应该已经达到了2006年GDP的120%,疯牛的特征就出现在当时的8、9月份。这也预示着A股十月见顶。那现在呢,我国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18.16万亿,而我国2008年的GDP达到了30万亿,两个指标相比得出的数据是60%,应该处于安全区域。
综合两个指标来看,目前我国市场的状态应该处于适中的位置,在这个时候选择防守的弱周期行业,或者低估值行业应该是比较有效率的,比如刚才计算市盈率的时候看到的金融、石化、采掘等行业,很多股票市盈率都在10倍左右,结合整个大势是一个不错的价值投资的选择。
巴菲特之所以有着两个绝招,是基于他相信经济总能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他总认为暂时的调整并不影响10年20年以后的价值体现,而在经济学上早有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经济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所谓长期增长靠供给,短期波动看需求,现在我们身处金融危机之中,正是我们的住房需求、就业需求、外贸需求、能源需求出了问题,而真正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发生倒退,供给层面的增长将带领我们走出这场危机。
巴菲特判断股市的第二招,看市值与GDP比值,巴菲特认为当市值仅占GDP的60%的时候,股市处于相对的安全边际之中,而市场市值达到GDP80%甚至100%以上的时候疯牛就已经出现,这么来测算,我国股市6124点时候的市值应该已经达到了2006年GDP的120%,疯牛的特征就出现在当时的8、9月份。这也预示着A股十月见顶。那现在呢,我国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18.16万亿,而我国2008年的GDP达到了30万亿,两个指标相比得出的数据是60%,应该处于安全区域。
综合两个指标来看,目前我国市场的状态应该处于适中的位置,在这个时候选择防守的弱周期行业,或者低估值行业应该是比较有效率的,比如刚才计算市盈率的时候看到的金融、石化、采掘等行业,很多股票市盈率都在10倍左右,结合整个大势是一个不错的价值投资的选择。
巴菲特之所以有着两个绝招,是基于他相信经济总能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他总认为暂时的调整并不影响10年20年以后的价值体现,而在经济学上早有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经济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所谓长期增长靠供给,短期波动看需求,现在我们身处金融危机之中,正是我们的住房需求、就业需求、外贸需求、能源需求出了问题,而真正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发生倒退,供给层面的增长将带领我们走出这场危机。
全球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
全球经济近期相继露出点点春芽,股市也出现大幅反弹。全球经济是否会出现V型复苏?美国银行业的危机是否已经过去?各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给经济及股市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
全球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
证券时报:全球经济的最坏时期是否已经过去?为什么?
陶冬: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震撼正逐渐消失,人们的生产活动及现金的持有量在正常化,但经济还会面临严峻的衰退风险。我认为全球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经济面临的是百年一遇的金融体系的崩溃,而今后我们所面临的衰退,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经历一次的周期性衰退。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减少,但全球经济出现V型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证券时报:全球经济复苏目前仍面临哪些主要风险?
陶冬:雷曼兄弟倒闭后,人们对金融体系信心缺失的风险还存在,且不排除会发生信用卡危机、东欧危机、美元危机等新的危机。但这些问题带来全面的跨所有资产及国家的金融海啸的风险在下降。
最新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的确显示出了经济复苏的春芽,但好转的迹象能否持续,取决于两点。首先是就业,如果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消费者信心、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改善很难持续下去。另一个因素是银行贷款,如果现代资本主义的血液不能正常流动,投资不可能真正大幅上升,就业将难以恢复。
目前美国在金融改革方面只迈出了一小步,最终银行是否愿意贷款取决于有毒资产是否能顺利剥离,以及政府作为大股东是否有能力让银行向实体经济贷款。当银行的信贷开始增加的时候,我才相信经济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压力测试只是做秀
证券时报:美国金融业的最坏时期是否已经过去?
陶冬:压力测试其实是一场秀,在做之前已经知道结果。能否通过压力测试取决于给多少压力。如果把测试的经济假设看得太严,会导致进一步的恐慌。这就决定了政府不会把假设定得太差。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部分银行过不了关,这样,政府就能够把在部分银行的债权变成股份,成为其大股东,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
虽然最近公布的业绩显示银行大多赚钱,而且都超出了预期,但我认为现在就说银行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言之尚早。今天银行赚钱最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把几乎没有成本的资金放到银行手中。关键问题是有毒资产是否会再度出事。
证券时报:银行的有毒资产近期能够被化解吗?
陶冬:有毒资产会隔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就曝出来一次。一旦曝出来,将是巨额亏损,将前段时间的盈利都吞噬,需要政府进一步拯救。在银行有毒资产被完全剥离之前,银行实际稳定性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有毒资产就像癌症,阻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才是关键,有两种方法。一是所谓的天然治疗,等经济全面复苏的时候,也许这些有毒资产会变成无毒资产。二是手术切除,即剥离有毒资产。现在银行不愿意上手术台,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收购全部有毒资产。但政府的确是在向正确的方向走。
量化宽松提振市场
证券时报:全球央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楼市及商品市场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陶冬:这对经济和市场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过去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调节宏观经济。但由于银行信心的丧失,政策利率的下降并没有带来商业利率的下降,而且贷款量大幅萎缩。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让实体经济受惠。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美联储为首的一批央行直接转向了通过直接购买债券,直接注入商业资金市场,同时把商业利率压低。其中最明显的是由于政府大量购买按揭证券,使得按揭利率大幅下降,这对稳定美国房地产起到了明显效果。这一轮股市、楼市及商品价格上升,虽然有部分基本面改善的因素,但更主要是流动性驱动的。
证券时报:是否意味着新的泡沫又会被吹起来?
陶冬:今天的估值是否合理,取决于银行改革是否能顺利完成,银行开始顺利借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目前的估值应该是合理的。如果银行之后又曝出新的问题,市场进入新的恐慌,经济无法顺利复苏,今天的估值可能就过高了。大家对银行改革是否成功存在很大分歧,目前的确很难判断。
证券时报:各国央行加速印钞将对汇率带来什么影响?
陶冬:美联储开了量化宽松的先河,而且规模之大,涉及的证券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再加上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的确给美元汇率带来了冲击,人们把美元指责为一个失去信用的货币。但美元贬值的前提是有其他货币能够升值。今天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美元、日元、欧元都是不堪一击的货币,他们只是在矮子里挑将军,只是在某个货币出现更坏消息时,短暂地反弹一下。如果一个国家央行降低利率同时量化宽松,该国货币会贬值,但全世界都这样,结果就不同了。我认为,在量化宽松消失之前,汇率市场会出现很大波动,但美元是否会持续大范围下跌,还很难说。
中国经济尚未全面复苏
证券时报:上周中国公布了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您认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稳步走上复苏的道路?
陶冬:中国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主要理由是,全世界银行不借钱的时候,中国的银行在大量借钱;在全世界领袖光是口头讲财政刺激时,中国的财政刺激已经变成订单,在影响经济;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财富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负债也不多。但今天中国经济是极其不均衡的,一方面内需经济,尤其是汽车、房地产销售明显回暖;但同时出口不太乐观,就业市场仍在恶化,通缩情况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复苏还会有很大障碍,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反复。从4月的电力数字看,不排除生产会出现倒寒潮。这一次复苏并不是一次全面的复苏,而且由流动性拉动的资产价格上涨,也面临基本面上的陷阱。
全球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
证券时报:全球经济的最坏时期是否已经过去?为什么?
陶冬: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震撼正逐渐消失,人们的生产活动及现金的持有量在正常化,但经济还会面临严峻的衰退风险。我认为全球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经济面临的是百年一遇的金融体系的崩溃,而今后我们所面临的衰退,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经历一次的周期性衰退。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减少,但全球经济出现V型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证券时报:全球经济复苏目前仍面临哪些主要风险?
陶冬:雷曼兄弟倒闭后,人们对金融体系信心缺失的风险还存在,且不排除会发生信用卡危机、东欧危机、美元危机等新的危机。但这些问题带来全面的跨所有资产及国家的金融海啸的风险在下降。
最新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的确显示出了经济复苏的春芽,但好转的迹象能否持续,取决于两点。首先是就业,如果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消费者信心、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改善很难持续下去。另一个因素是银行贷款,如果现代资本主义的血液不能正常流动,投资不可能真正大幅上升,就业将难以恢复。
目前美国在金融改革方面只迈出了一小步,最终银行是否愿意贷款取决于有毒资产是否能顺利剥离,以及政府作为大股东是否有能力让银行向实体经济贷款。当银行的信贷开始增加的时候,我才相信经济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压力测试只是做秀
证券时报:美国金融业的最坏时期是否已经过去?
陶冬:压力测试其实是一场秀,在做之前已经知道结果。能否通过压力测试取决于给多少压力。如果把测试的经济假设看得太严,会导致进一步的恐慌。这就决定了政府不会把假设定得太差。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部分银行过不了关,这样,政府就能够把在部分银行的债权变成股份,成为其大股东,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
虽然最近公布的业绩显示银行大多赚钱,而且都超出了预期,但我认为现在就说银行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言之尚早。今天银行赚钱最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把几乎没有成本的资金放到银行手中。关键问题是有毒资产是否会再度出事。
证券时报:银行的有毒资产近期能够被化解吗?
陶冬:有毒资产会隔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就曝出来一次。一旦曝出来,将是巨额亏损,将前段时间的盈利都吞噬,需要政府进一步拯救。在银行有毒资产被完全剥离之前,银行实际稳定性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有毒资产就像癌症,阻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才是关键,有两种方法。一是所谓的天然治疗,等经济全面复苏的时候,也许这些有毒资产会变成无毒资产。二是手术切除,即剥离有毒资产。现在银行不愿意上手术台,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收购全部有毒资产。但政府的确是在向正确的方向走。
量化宽松提振市场
证券时报:全球央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楼市及商品市场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陶冬:这对经济和市场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过去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调节宏观经济。但由于银行信心的丧失,政策利率的下降并没有带来商业利率的下降,而且贷款量大幅萎缩。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让实体经济受惠。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美联储为首的一批央行直接转向了通过直接购买债券,直接注入商业资金市场,同时把商业利率压低。其中最明显的是由于政府大量购买按揭证券,使得按揭利率大幅下降,这对稳定美国房地产起到了明显效果。这一轮股市、楼市及商品价格上升,虽然有部分基本面改善的因素,但更主要是流动性驱动的。
证券时报:是否意味着新的泡沫又会被吹起来?
陶冬:今天的估值是否合理,取决于银行改革是否能顺利完成,银行开始顺利借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目前的估值应该是合理的。如果银行之后又曝出新的问题,市场进入新的恐慌,经济无法顺利复苏,今天的估值可能就过高了。大家对银行改革是否成功存在很大分歧,目前的确很难判断。
证券时报:各国央行加速印钞将对汇率带来什么影响?
陶冬:美联储开了量化宽松的先河,而且规模之大,涉及的证券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再加上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的确给美元汇率带来了冲击,人们把美元指责为一个失去信用的货币。但美元贬值的前提是有其他货币能够升值。今天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美元、日元、欧元都是不堪一击的货币,他们只是在矮子里挑将军,只是在某个货币出现更坏消息时,短暂地反弹一下。如果一个国家央行降低利率同时量化宽松,该国货币会贬值,但全世界都这样,结果就不同了。我认为,在量化宽松消失之前,汇率市场会出现很大波动,但美元是否会持续大范围下跌,还很难说。
中国经济尚未全面复苏
证券时报:上周中国公布了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您认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稳步走上复苏的道路?
陶冬:中国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主要理由是,全世界银行不借钱的时候,中国的银行在大量借钱;在全世界领袖光是口头讲财政刺激时,中国的财政刺激已经变成订单,在影响经济;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财富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负债也不多。但今天中国经济是极其不均衡的,一方面内需经济,尤其是汽车、房地产销售明显回暖;但同时出口不太乐观,就业市场仍在恶化,通缩情况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复苏还会有很大障碍,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反复。从4月的电力数字看,不排除生产会出现倒寒潮。这一次复苏并不是一次全面的复苏,而且由流动性拉动的资产价格上涨,也面临基本面上的陷阱。
巴菲特是无中生有的大师
巴菲特是无中生有的大师,我们说巴菲特是无中生有的大师的原因是,巴菲特曾经在给股东的信中专门说道,“投资者应该在不确定的时候买入“原话是:“不确定是投资者的朋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恰恰可能是最佳的买入时机”巴菲特所指的不确定实际就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一定必然和决对好的一种状态,用中国式的语言来描述这种状态,它就是指无好消息的状态就是一种无的状态。无具体依据的状态。如果把巴菲特的这段话翻译成中国式的语言,那就是:“没有利多,没有上涨依据的时候,应该坚持买入,买入反而可以产生出利润”本质就是无中生有,巴菲特的话实际是无中生有的另一种说法。
2008年底,人类金融史上最疯狂的恐慌性爆低来临时,巴菲特在危机最肆虐的时候,突然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文章,文中巴菲特写到:“无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金融市场都是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已渗透到整体经济中,并且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短期内,美国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商业活动停滞不前,而媒体的头条也令人心惊胆颤。
我一直在购买美国股票如果股价价格继续保持吸引力,我的非伯克希尔净资产不久后将100%是美国证券。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
回顾一下历史: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点的历史新低,到1933年3月弗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任前,经济依然在恶化,但到那时,股市却涨了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遭遇不利。1942年4月,美国股市跌至谷底,(见底反弹)当时距离盟军扭转战局还很远。同样,20世纪80年代初,尽管经济继续下滑,通货膨胀加剧,但却是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简而言之,坏消息是投资者的最好朋友,它能让你以较低代价下注美国的未来。
巴菲特这段话中,一句最最精典一句是:“如果你等到知更鸟报春,那么春天已经结束。”这是无中生有的另一种说话,等待知更鸟报春,春天的信息强有力的表现暴露出来 ,这里春天已经结束了。一切有利的证据和事实都表现出来之时,一切已经趋于结束了。因此,当无利好和到处充满了不确定才是机会,反之,就不是机会,就没有机会了。一切明朗,机会也已经消亡了。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巴菲特用最形象的语言道出了价值投资的本质是:“在无中买入,然后等待无中生有。”
巴菲特在他的文章最后又利用历史事实进一步阐述到,1942年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节节挫败,陷入了极基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伴随着美军的失利,一方面见底,另一方面在美军在战场上完全没有扭转局势的际象,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的反败为胜的明显证据情况下,开始强有力的反弹。到战争演化到出现了美国军队明显结束劣势,转变为优势状态的时候,此时的美国股市已经上涨了很多,在没有任何有利的军事局面之时,美国股市即使出现了一个中级牛市,再当美国军队在战场上明显获利真实的主动权的时候,实际上美国股市的上涨已经趋于末期和结束。这是真实的发生在美国股市的事实。不管美国股市当时为什么在美军极端困难下出现了中级牛市,他的具体原因一定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这样个事实完全是体现了无中生有的理念,完全可以用东方理论解释。
无中生有的变化法则不是仅仅只存在于股市,无中生有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通变化法则。
回到中国股市,2008年全球最大的一场金融和经济危机加杂的强烈的恐惧,全面侵浊着中国股市,中国股市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暴跌几千点,最低到了1600点,而在1600点出现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市场的参与者和当事人,虽然我平时很少看报,也不关注互联网上的经济金融即时消息。但是仍就在我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对经济和股市的预测。当时我清楚的记得百分之九九点九以上的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在1600点的时候绝对不是低部,人们认为至少还会跌到1200点,很多在2500点就宣称这是中国股市绝对低的人也在1600点有理有据阐述着在1200点下场的合理性。而客观上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与数据发布出来的信息也真实的证明的确是经济很困难,中国08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飞速下降,各行各业表现为衰退和危机。我的一些在工厂工作的朋友,反馈的信息是他们已经放假回家了,他们工厂的几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关掉了,市场的预期,股价的走势、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以及现实生活中朋友们的困境都强有利的证明了,当时中国股市、中国经济根本不存在任何上涨的理由,除了风险以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的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是如果退到东方哲学家的无中生有的这个理念下,一切都非常简单和自然了,真正的投资真谛就是在一个基本面健康的公司,在它没有任何上涨理由的时候买入,那么你除了赚钱不会有第二个结果,巴菲特非常理解这个道理,巴菲特的成功在相当多原因是巴菲特善于无中生有,巴菲特是地地道道的无中生有大师。
2008年底,人类金融史上最疯狂的恐慌性爆低来临时,巴菲特在危机最肆虐的时候,突然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文章,文中巴菲特写到:“无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金融市场都是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已渗透到整体经济中,并且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短期内,美国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商业活动停滞不前,而媒体的头条也令人心惊胆颤。
我一直在购买美国股票如果股价价格继续保持吸引力,我的非伯克希尔净资产不久后将100%是美国证券。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
回顾一下历史: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点的历史新低,到1933年3月弗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任前,经济依然在恶化,但到那时,股市却涨了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遭遇不利。1942年4月,美国股市跌至谷底,(见底反弹)当时距离盟军扭转战局还很远。同样,20世纪80年代初,尽管经济继续下滑,通货膨胀加剧,但却是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简而言之,坏消息是投资者的最好朋友,它能让你以较低代价下注美国的未来。
巴菲特这段话中,一句最最精典一句是:“如果你等到知更鸟报春,那么春天已经结束。”这是无中生有的另一种说话,等待知更鸟报春,春天的信息强有力的表现暴露出来 ,这里春天已经结束了。一切有利的证据和事实都表现出来之时,一切已经趋于结束了。因此,当无利好和到处充满了不确定才是机会,反之,就不是机会,就没有机会了。一切明朗,机会也已经消亡了。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巴菲特用最形象的语言道出了价值投资的本质是:“在无中买入,然后等待无中生有。”
巴菲特在他的文章最后又利用历史事实进一步阐述到,1942年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节节挫败,陷入了极基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伴随着美军的失利,一方面见底,另一方面在美军在战场上完全没有扭转局势的际象,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的反败为胜的明显证据情况下,开始强有力的反弹。到战争演化到出现了美国军队明显结束劣势,转变为优势状态的时候,此时的美国股市已经上涨了很多,在没有任何有利的军事局面之时,美国股市即使出现了一个中级牛市,再当美国军队在战场上明显获利真实的主动权的时候,实际上美国股市的上涨已经趋于末期和结束。这是真实的发生在美国股市的事实。不管美国股市当时为什么在美军极端困难下出现了中级牛市,他的具体原因一定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这样个事实完全是体现了无中生有的理念,完全可以用东方理论解释。
无中生有的变化法则不是仅仅只存在于股市,无中生有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通变化法则。
回到中国股市,2008年全球最大的一场金融和经济危机加杂的强烈的恐惧,全面侵浊着中国股市,中国股市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暴跌几千点,最低到了1600点,而在1600点出现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市场的参与者和当事人,虽然我平时很少看报,也不关注互联网上的经济金融即时消息。但是仍就在我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对经济和股市的预测。当时我清楚的记得百分之九九点九以上的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在1600点的时候绝对不是低部,人们认为至少还会跌到1200点,很多在2500点就宣称这是中国股市绝对低的人也在1600点有理有据阐述着在1200点下场的合理性。而客观上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与数据发布出来的信息也真实的证明的确是经济很困难,中国08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飞速下降,各行各业表现为衰退和危机。我的一些在工厂工作的朋友,反馈的信息是他们已经放假回家了,他们工厂的几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关掉了,市场的预期,股价的走势、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以及现实生活中朋友们的困境都强有利的证明了,当时中国股市、中国经济根本不存在任何上涨的理由,除了风险以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的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是如果退到东方哲学家的无中生有的这个理念下,一切都非常简单和自然了,真正的投资真谛就是在一个基本面健康的公司,在它没有任何上涨理由的时候买入,那么你除了赚钱不会有第二个结果,巴菲特非常理解这个道理,巴菲特的成功在相当多原因是巴菲特善于无中生有,巴菲特是地地道道的无中生有大师。
究竟是通货紧缩还是产能过剩?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披露,4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5%,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同时,4月份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6.6%,连续第五个月下降。为此,有媒体解释说“这是通货紧缩的表现”,“中国经济正处于通货紧缩的压力之中”,因此,他们提出了直截了当的、最为简单的对策:降息并继续加大信贷规模。
笔者认为:提出上述观点和对策的人,大多都是站在“做牛”股市的利益或立场来表述的。否则,我们便只能认为这些观点是无凭无据的,基于这种观点的对策建议甚至是荒唐而错误的!
大家冷静想一想:中国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究竟是通货紧缩,还是产能过剩?
首先,我们大家来看一下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和信贷规模现状。自2008年9月16日起,在2008年最后3个半月内,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从4.14%降至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47%降至5.31%。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开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
2009年头三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节节攀升,不断创出历史天量。其中,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2万亿元,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3月份新增1.89万元,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7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已达到了年初中央确定的今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的调控目标。
如此廉价的货币政策,如此天量的信贷膨胀,难道这就是某些媒体或专家所流传的“通货紧缩”?世界上还存在如此类型的“通货紧缩”?
既然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为何PPI与CPI却仍在节节下滑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积压、供过于求,从而压迫物价下行。
2008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6.3%;直到2008年9月底前,各月工业增加值仍保持在两位数的高增长,然而,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我国各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节节下滑:2008年10月为8.2%,首次滑落至10%以下;11月更是垂直滑落至5.4%;12月为5.7%。由此可见,在外部需求受阻,内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工业首当其冲受其影响。
在2002——2007年间,中国GDP连续6年以高达两位数的增速狂奔,直接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产能的严重过剩,其中,尤以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等“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业问题最为严重。以钢铁产业为例,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相当于世界十大产钢国产量的总和。如此庞大的“钢铁产能”正是中国GDP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必然结果和动力所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目前中国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但铁矿石进口却在不断创新高。据专家介绍,2009年钢材价格的走势基本上保持在3000元/吨到4000元/吨之间反复振荡,然而,按目前成本计算,只有当钢材价格达到4000元以上时方可盈利,但只要产量略有回升,价格又会压回到3000元/吨,亏损逼迫钢铁企业限产,限产后价格再慢慢回升,如此反复而已。专家预言,在最近几年之内,钢材价格很难回到2008年夏天的价位。
2009年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通知指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容易引发经营风险。
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许多工业行业也都存在着类似于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为此,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所谓通货紧缩的问题,相反,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严峻课题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
2008年底,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2009年初的天量信贷投放,的确带来了中国经济短暂的亢奋和“小阳春”现象,比方,2009年2月,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然猛增了11%,似乎有重回危机前增速的势头,然而,短暂的兴奋还未散去,经济下滑格局再现:3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8.3%;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滑至7.3%。尤其是伴随着PPI与CPI的节节走低,人们再次开始担忧:2009年的经济走势真的是多个V的排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总量扩张的力度吗?我们还需要制定新的经济刺激方案吗?
事实上,30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制造业的“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落后”和“产能过剩”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甁颈。工业化没能有效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城市越发达,农村越落后;与此同时,大工业、大国企、大项目越做越大,相反,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却越做越小;中国GDP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上去了,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却并不高,相反,我们为经济高增长付出了不菲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为此,我们必须借助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机遇,下决心、花大力气开展行业整合,鼓励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将政策重心放到落后的第一产业和滞后的第三产业上去,并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以创业拉动就业,提升国民的就业结构,同时想方设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因此,如果我们肯定了“中国目前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产能过剩”判断,那么,中国政府倘若再有所谓的“经济刺激”新方案出台,则我们就不再需要总量上的进一步扩张,更不能继续扩张业已过剩的产能,相反,我们需要的是结构性调整,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制造业的扩张,真正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笔者认为:提出上述观点和对策的人,大多都是站在“做牛”股市的利益或立场来表述的。否则,我们便只能认为这些观点是无凭无据的,基于这种观点的对策建议甚至是荒唐而错误的!
大家冷静想一想:中国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究竟是通货紧缩,还是产能过剩?
首先,我们大家来看一下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和信贷规模现状。自2008年9月16日起,在2008年最后3个半月内,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从4.14%降至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47%降至5.31%。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开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
2009年头三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节节攀升,不断创出历史天量。其中,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2万亿元,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3月份新增1.89万元,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7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已达到了年初中央确定的今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的调控目标。
如此廉价的货币政策,如此天量的信贷膨胀,难道这就是某些媒体或专家所流传的“通货紧缩”?世界上还存在如此类型的“通货紧缩”?
既然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为何PPI与CPI却仍在节节下滑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积压、供过于求,从而压迫物价下行。
2008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6.3%;直到2008年9月底前,各月工业增加值仍保持在两位数的高增长,然而,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我国各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节节下滑:2008年10月为8.2%,首次滑落至10%以下;11月更是垂直滑落至5.4%;12月为5.7%。由此可见,在外部需求受阻,内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工业首当其冲受其影响。
在2002——2007年间,中国GDP连续6年以高达两位数的增速狂奔,直接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产能的严重过剩,其中,尤以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等“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业问题最为严重。以钢铁产业为例,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相当于世界十大产钢国产量的总和。如此庞大的“钢铁产能”正是中国GDP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必然结果和动力所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目前中国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但铁矿石进口却在不断创新高。据专家介绍,2009年钢材价格的走势基本上保持在3000元/吨到4000元/吨之间反复振荡,然而,按目前成本计算,只有当钢材价格达到4000元以上时方可盈利,但只要产量略有回升,价格又会压回到3000元/吨,亏损逼迫钢铁企业限产,限产后价格再慢慢回升,如此反复而已。专家预言,在最近几年之内,钢材价格很难回到2008年夏天的价位。
2009年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通知指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容易引发经营风险。
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许多工业行业也都存在着类似于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为此,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所谓通货紧缩的问题,相反,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严峻课题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
2008年底,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2009年初的天量信贷投放,的确带来了中国经济短暂的亢奋和“小阳春”现象,比方,2009年2月,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然猛增了11%,似乎有重回危机前增速的势头,然而,短暂的兴奋还未散去,经济下滑格局再现:3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8.3%;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滑至7.3%。尤其是伴随着PPI与CPI的节节走低,人们再次开始担忧:2009年的经济走势真的是多个V的排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总量扩张的力度吗?我们还需要制定新的经济刺激方案吗?
事实上,30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制造业的“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落后”和“产能过剩”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甁颈。工业化没能有效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城市越发达,农村越落后;与此同时,大工业、大国企、大项目越做越大,相反,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却越做越小;中国GDP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上去了,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却并不高,相反,我们为经济高增长付出了不菲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为此,我们必须借助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机遇,下决心、花大力气开展行业整合,鼓励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将政策重心放到落后的第一产业和滞后的第三产业上去,并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以创业拉动就业,提升国民的就业结构,同时想方设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因此,如果我们肯定了“中国目前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产能过剩”判断,那么,中国政府倘若再有所谓的“经济刺激”新方案出台,则我们就不再需要总量上的进一步扩张,更不能继续扩张业已过剩的产能,相反,我们需要的是结构性调整,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制造业的扩张,真正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Sunday, May 17, 2009
巴菲特:危机中我不会睡不着
自从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已经连续 5个季度下滑,评级机构将该公司评级从最高的3A级别下调,对于巴菲特来说,他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2008?在本次年会上,巴菲特把唯一的15分钟专访的时间留给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回答中国网友的提问中回答到:“在价值投资中间,你不再买的是一个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你买的公司的意义,不是为了在下个星期,下一个月或者下一年年卖掉它们,而是你要成为它们的拥有者,利用这个好的商业模式将来帮你挣钱。”
无论什么时间,股神巴菲特都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他的一举一动被不少投资者当做判断大势的依据,最近,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一场股东大会,有3.5万名投资人参加。人们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一起,就是为了得到一次直接面对巴菲特的机会。我们栏目记者付豫受巴菲特邀请,走进了著名的小镇奥马哈。
巴菲特在危机前高调呼吁买入股票
记者:“我现在是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奥马哈,每年母亲节的前一个星期六,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个小镇,他们怀着一种朝圣的心理来到这里,是为了一个人:沃伦·巴菲特,今天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8年的年会,一会儿有3.5万人将要进入我身后的这个中心广场。”
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我们公司一直遵循价值投资原则,今天看到有三万多人来参加这个盛会,我觉得非常震撼,也坚定了价值投资的信心。”
由于主会场无法容纳下所有参会的股东,所以很多人就通过广场中心的四十多个分会场设立的大屏幕上来参与股东大会,年会正式开始之前巴菲特出现在公司旗下产品的展示大厅,所到之处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当巴菲特再次面对《经济半小时》镜头时,显得非常热情。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中国有一个很棒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和释放出潜能,中国正在的成长,还会不断地更加成长,它只是刚刚开始。”
按照公司规定,股东大会的内容不能拍摄,不过通过这张公开发表的年会照片,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此刻的奥马哈,因为巴菲特而涌动的激情。年会开始之前,按照惯例要播放一个跟公司业绩相关的电影,而今年的电影由巴菲特亲自担纲表演,巴菲特说伯克西尔公司失去了3A评级,董事会建议他做做其它的工作,因此他从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卸职转而干起了床垫促销的工作。这样的自我调侃让在现场的人不时爆发出阵阵大笑。虽然这个环节再次让我们领略到了巴菲特的幽默,但现实却没有这么轻松,自从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评级机构将该公司评级从最高的3A级别下调,对于巴菲特来说,他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2008?在本次年会上,巴菲特把唯一的15分钟专访的时间留给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记者:“巴菲特先生,您最近最关注的是什么?”
沃伦·巴菲特:“美国的经济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也引起了美国总统的关注,美国的每个公民都密切关注着这个问题,这就是最主要的话题,在美国想把负债摆脱掉,所以政府要去杠杆化,当人们开始存更多的钱,花得更少,所以美国政府要推动经济不停推动,扮演着一个很大的角色,现在经济根本的慢了下来,经济是个很大的问题,大量发行货币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但是长期来说有一个通货膨胀的危险。我们在美国有一个说法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件事都有它的后果。”
2008年,也许是巴菲特投资史上最戏剧化的一个年头。2007年12月11日,伯克希尔股价最高达到了15165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每股超过103万元,与巴菲特最初接管公司时的18美元股价相比,最高上涨了8425倍。2008年3月5日巴菲特以620亿美元财富,把他的好朋友,屡次在财富排名上胜他一筹的比尔盖茨请下世界首富宝座,取而代之。而就在这一年九月份,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一系列事件把人们对经济危机的恐慌推向顶峰,巴菲特在他写给股东的公开信中,这样来描述他感受到的惨景:
各种类型的投资者都既困惑又遍体鳞伤,仿佛是闯入了羽毛球比赛现场的小鸟,社会上的流行语变得像我年幼时在一家餐馆墙壁上看到的标语:“我们只相信上帝,其余人等请付现金。”但是,就在雷曼倒闭、高盛岌岌可危的时候,巴菲特突然斥50亿美元巨资购买高盛优先股,并在纽约时报上高调宣称,“我,正在买入!”,以巴菲特在美国投资界无人能敌的号召力,这的确让美国人一度群情沸腾,此后,巴菲特又采取了大笔增持康菲石油,富国银行,等一系列的大手笔兑现了他抄底的诺言。2008年,巴菲特在股市上投入超过320亿美元,但是,在这场深刻的经济危机面前,股神巴菲特也未能幸免,2008年年末,巴菲特遗憾的宣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市值缩水了115亿美元。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下滑了9.6%。一年亏损9.6%。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一向谨慎的巴菲特会在那样一个危机重重的时刻,冒着巨大的风险来率先来高调抄底呢?
沃伦·巴菲特:“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说了并不知道股票会怎么样,不知今年会怎么样,但是我保证在十年以后的十月份,投资股票会比投资国债有更好的回报。”
记者:“中国有句老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回顾过去的六个月,您是否对情势有些误判,因而‘偏向虎山行’呢?”
沃伦·巴菲特:“美国的历史大概有两百年,我们可能有了15个金融危机,在19世纪有了6个衰退,当时称其为衰退,现在叫作恐慌,但他们其实就是会不时的发生,不等于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无底洞,在每个世纪里都有一些不景气的年头,但是好年份多余坏年份,这个国家才会不停前进,我认为在中国和美国都是这样的。”
巴菲特如何评价自己的2008?
在我们的镜头前,巴菲特一如既往地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正是他在危机前高调呼吁买入股票的原因。正如他常常强调的那样,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但无论如何,投资失利,公司价值缩水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不少人说,股神这回终于走下神坛。那么巴菲特自己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2008的呢?
巴菲特坦率地承认,2008年,是从他1965年开始管理伯克希尔公司至今的44年间业绩最差的一年。在他写给股东的公开信中,我们不止一处看到他的自嘲:“我还犯了一些疏忽大意的错,当新情况出现时,我本应三思自己的想法、然后迅速采取行动,但我却只知道咬着大拇指发愣。”
面对115亿美元的市值缩水,巴菲特到底是不是输家?在我们得到他的回答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七十八岁的长者,四十多年来与市场漫长较量的结果。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至今已有44年,这44年里,巴菲特只亏损过2年:2001年亏损6.2%,加上这次2008年亏损9.6%,其余42年全部盈利。而2008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7%,这说明,巴菲特亏损了9%,却以27%的优势大幅战胜市场。再和中国股市相比,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沪深300 指数下跌66%,中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为亏损50%,表现最好的基金冠军年收益率为亏损31%,相比而言,巴菲特亏损9.6%的业绩,远远跑赢中国所有的基金。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来说,我们还是会做得很好,我们不可能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个星期,做得很好,可以赚钱,但是我们放眼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会应该会做得很好。我们想别人买我们公司的股票,就是余生都拥有。就像你买一个农场或者公寓,或者你住的房子,我们长期以来是吸引这样的投资者,有一个很长的眼光。”
回顾巴菲特的投资历史,他的投资回报,似乎常常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峰回路转。20世纪末,美国股市在网络股、科技股的推动下使牛市达到顶峰,但是巴菲特始终没买一股这类股票,1999成为巴菲特历史上投资业绩最差的一次,但是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人们发现,股市连续三年跌幅超过50%,而巴菲特这三年赚了10%,也就是说他以60%的优势高于大盘。或者再看看带着投资者大玩过山车的中石油。巴非特通过中石油赚到四十亿美元后开始分批减持,但是,从巴菲特第一次开始减持中石油H股开始计算,中石油的累积升幅达35%,他因此少赚了至少128亿港元,不少人叹息股神失算了,但是,就在巴菲特全部清仓中石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石油就开始高台跳水,中石油H股的跌幅目前超过35%,A股跌幅更是高达77%。现在就来评点巴菲特在2008年的表现,似乎为时过早,我们的确不能预计伯克希尔公司的额的市值未来会画出怎样一个曲线,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评价与猜测,似乎都没有给巴菲特带来很大困扰。
沃伦·巴菲特:“我现在都睡得很香,睡眠一点也没问题。”
令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当我们拿他的去年的投资回报开玩笑时,巴菲特先生毫不介意地接了招。2007年10月,经济频道第一次采访巴菲特时,他给记者开了个玩笑,在采访结束时,他故意大声说:付豫,让我告诉你一只很能赚钱的股票,可是他却对记者耳语说:“我不告诉你,不过这样,别人就不会老来问我,而去问你了”。这一次见面,我们把球回给了巴菲特先生,故意纳闷的问他,为什么买了他特别推荐的股票,却在去年亏了钱,巴菲特先生立刻会心的大笑起来。
巴菲特:“那真是太糟糕了,我还有一个办法,把我的钱包拿去吧,不行,你真要拿走吗,我得走了。”
在巴菲特眼中,投资的准则会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
1956年,巴菲特在奥马哈创建了哈撒韦公司,如果当时你掏出1万美元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最高的时候它大约价值8000多万美元,仅仅这一条理由就足以让巴菲特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他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也像股市里的牛顿定律一样,被奉为了金科玉律。可是,金融危机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在蔓延全球的股市跳水潮中,似乎传统的指标都失去了意义。在巴菲特眼中,投资的准则会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呢?
在来到奥马哈采访之前,我们曾经通过本站网、和讯网向网友征集提问,最受网友关注的,莫过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价值投资是巴菲特一生实践和倡导的投资理论,他也因此而创造的巨额财富。巴菲特先生这样来概括价值投资理念的精髓: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价值投资中间,你不再买的是一个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你买的公司的意义,不是为了在下个星期,下一个月或者下一年年卖掉它们,而是你要成为它们的拥有者,利用这个好的商业模式将来帮你挣钱。”
巴菲特一直在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的思路,但是,这一次经济危机让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遭到了空前的质疑,一些优质公司的股价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水平,以可口可乐为例,经济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5月1日,可口可乐的公司的股价为一股42,47美元,但是经过复权计算,它在1998年11月23日的股价高达60.94美元,也就是说,一个十年前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人,直到现在还依然出于亏损状态。经济危机的冲击一些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在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的时候,似乎没有公司能成为真正的避风港,如果一个经济周期会使一个好公司的股价瞬间回到十多年前的水平,那么谁还应该长期持有股票?对此,巴菲特先生是怎么解释的呢。
沃伦·巴菲特:“太多的人买股票,其实上升很高了才买,其实是股票跌了很多再去卖。人们大部分在错误的时间很兴奋。”
而巴菲特先生所指的买入时间,就是他一直以来严格遵循的安全边际。为了等待一个好公司足够低廉的股票价格,巴菲特甚至屡次错过他了投资沃尔玛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不是如此高度的控制力和谨慎,也不会有今天的巴菲特。
“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沃伦·巴菲特
可是,当看到手中股票在危机中,价格屡屡被腰斩,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怎么能够气定神闲,而等到价格如火箭般不断翻番,谁又能不为所动不去跟风呢。其实2007年11月,我们第一次采访巴菲特时,他就告诉过我们实践这个方法最需要具备的素质。
沃伦·巴菲特:“有时候,我说简单但是不容易,不需要巨大的智慧,一般的智慧就可以,但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稳定的情感和态度,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而是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的时候能够升值的东西,不难去描述,有些人发现真得做的时候很难做到,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今天,当很多人困惑于学习这种定力与态度的时候,巴菲特先生用了更为简炼朴实的概念再一次告诉我们:
沃伦·巴菲特:“我遵循的所有规则,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它其实必不需要什么天赋,它只需要你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们准备转入下一个话题时,巴菲特先生非常认真的要求,他要给所有正在实践价值投资的人们一个忠告。
沃伦·巴菲特:“我觉得长期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动摇他们信仰,没有理由在美国,中国或者大部分其他国家,因为某一年有一个衰退就变化,你很年轻,在你一生会见到很多衰退,总是会发生的,但是,最终,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比现在活得会更好,你自己,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的孩子也是如此,你不会有一个直上的路径是往上的,但是长期的是往上的。 ”
半小时观察:巴菲特为什么是巴菲特?
全世界炒股的人不计其数,大家公认的股神却只有巴菲特一个。但从他的嘴中,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个神奇的字眼,全是踏踏实实的大白话。无论是在热火朝天的2007年,寒风萧瑟的2008年,还是在前景并不明朗的2009年上半年,这位老人不断重复的就是两个字:价值。当股市泡沫泛起的时候,股票的价值并不因股价翻番而增加,而当股市跳水的时候,股票的价值也不会因市值缩水而减少。所以,他才能在看重了40多年之后,依然能够气定神闲。
巴菲特的道理浅显的如同一杯白水,可是真正能40年如一日和他共享这杯水的人,却没几个。其实,巴菲特的定力并非来自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而是他对价值投资带有一种绝对崇敬的信仰。这种信仰已经超越了巴菲特对金钱的追求,他一生的投资生涯与其说是追逐财富,还不如说是在为价值投资到底灵不灵求解。他名下数百亿美元的资产只不过是破解这个问题的副产品,是组成这个答案的一部分。
这样的信仰不是每个人能拥有,这样的境界不是每个人能达到,所以巴菲特才是巴菲特。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回答中国网友的提问中回答到:“在价值投资中间,你不再买的是一个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你买的公司的意义,不是为了在下个星期,下一个月或者下一年年卖掉它们,而是你要成为它们的拥有者,利用这个好的商业模式将来帮你挣钱。”
无论什么时间,股神巴菲特都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他的一举一动被不少投资者当做判断大势的依据,最近,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一场股东大会,有3.5万名投资人参加。人们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一起,就是为了得到一次直接面对巴菲特的机会。我们栏目记者付豫受巴菲特邀请,走进了著名的小镇奥马哈。
巴菲特在危机前高调呼吁买入股票
记者:“我现在是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奥马哈,每年母亲节的前一个星期六,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个小镇,他们怀着一种朝圣的心理来到这里,是为了一个人:沃伦·巴菲特,今天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8年的年会,一会儿有3.5万人将要进入我身后的这个中心广场。”
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我们公司一直遵循价值投资原则,今天看到有三万多人来参加这个盛会,我觉得非常震撼,也坚定了价值投资的信心。”
由于主会场无法容纳下所有参会的股东,所以很多人就通过广场中心的四十多个分会场设立的大屏幕上来参与股东大会,年会正式开始之前巴菲特出现在公司旗下产品的展示大厅,所到之处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当巴菲特再次面对《经济半小时》镜头时,显得非常热情。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中国有一个很棒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和释放出潜能,中国正在的成长,还会不断地更加成长,它只是刚刚开始。”
按照公司规定,股东大会的内容不能拍摄,不过通过这张公开发表的年会照片,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此刻的奥马哈,因为巴菲特而涌动的激情。年会开始之前,按照惯例要播放一个跟公司业绩相关的电影,而今年的电影由巴菲特亲自担纲表演,巴菲特说伯克西尔公司失去了3A评级,董事会建议他做做其它的工作,因此他从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卸职转而干起了床垫促销的工作。这样的自我调侃让在现场的人不时爆发出阵阵大笑。虽然这个环节再次让我们领略到了巴菲特的幽默,但现实却没有这么轻松,自从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评级机构将该公司评级从最高的3A级别下调,对于巴菲特来说,他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2008?在本次年会上,巴菲特把唯一的15分钟专访的时间留给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记者:“巴菲特先生,您最近最关注的是什么?”
沃伦·巴菲特:“美国的经济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也引起了美国总统的关注,美国的每个公民都密切关注着这个问题,这就是最主要的话题,在美国想把负债摆脱掉,所以政府要去杠杆化,当人们开始存更多的钱,花得更少,所以美国政府要推动经济不停推动,扮演着一个很大的角色,现在经济根本的慢了下来,经济是个很大的问题,大量发行货币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但是长期来说有一个通货膨胀的危险。我们在美国有一个说法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件事都有它的后果。”
2008年,也许是巴菲特投资史上最戏剧化的一个年头。2007年12月11日,伯克希尔股价最高达到了15165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每股超过103万元,与巴菲特最初接管公司时的18美元股价相比,最高上涨了8425倍。2008年3月5日巴菲特以620亿美元财富,把他的好朋友,屡次在财富排名上胜他一筹的比尔盖茨请下世界首富宝座,取而代之。而就在这一年九月份,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一系列事件把人们对经济危机的恐慌推向顶峰,巴菲特在他写给股东的公开信中,这样来描述他感受到的惨景:
各种类型的投资者都既困惑又遍体鳞伤,仿佛是闯入了羽毛球比赛现场的小鸟,社会上的流行语变得像我年幼时在一家餐馆墙壁上看到的标语:“我们只相信上帝,其余人等请付现金。”但是,就在雷曼倒闭、高盛岌岌可危的时候,巴菲特突然斥50亿美元巨资购买高盛优先股,并在纽约时报上高调宣称,“我,正在买入!”,以巴菲特在美国投资界无人能敌的号召力,这的确让美国人一度群情沸腾,此后,巴菲特又采取了大笔增持康菲石油,富国银行,等一系列的大手笔兑现了他抄底的诺言。2008年,巴菲特在股市上投入超过320亿美元,但是,在这场深刻的经济危机面前,股神巴菲特也未能幸免,2008年年末,巴菲特遗憾的宣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市值缩水了115亿美元。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下滑了9.6%。一年亏损9.6%。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一向谨慎的巴菲特会在那样一个危机重重的时刻,冒着巨大的风险来率先来高调抄底呢?
沃伦·巴菲特:“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说了并不知道股票会怎么样,不知今年会怎么样,但是我保证在十年以后的十月份,投资股票会比投资国债有更好的回报。”
记者:“中国有句老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回顾过去的六个月,您是否对情势有些误判,因而‘偏向虎山行’呢?”
沃伦·巴菲特:“美国的历史大概有两百年,我们可能有了15个金融危机,在19世纪有了6个衰退,当时称其为衰退,现在叫作恐慌,但他们其实就是会不时的发生,不等于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无底洞,在每个世纪里都有一些不景气的年头,但是好年份多余坏年份,这个国家才会不停前进,我认为在中国和美国都是这样的。”
巴菲特如何评价自己的2008?
在我们的镜头前,巴菲特一如既往地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正是他在危机前高调呼吁买入股票的原因。正如他常常强调的那样,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但无论如何,投资失利,公司价值缩水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不少人说,股神这回终于走下神坛。那么巴菲特自己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2008的呢?
巴菲特坦率地承认,2008年,是从他1965年开始管理伯克希尔公司至今的44年间业绩最差的一年。在他写给股东的公开信中,我们不止一处看到他的自嘲:“我还犯了一些疏忽大意的错,当新情况出现时,我本应三思自己的想法、然后迅速采取行动,但我却只知道咬着大拇指发愣。”
面对115亿美元的市值缩水,巴菲特到底是不是输家?在我们得到他的回答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七十八岁的长者,四十多年来与市场漫长较量的结果。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至今已有44年,这44年里,巴菲特只亏损过2年:2001年亏损6.2%,加上这次2008年亏损9.6%,其余42年全部盈利。而2008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7%,这说明,巴菲特亏损了9%,却以27%的优势大幅战胜市场。再和中国股市相比,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沪深300 指数下跌66%,中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为亏损50%,表现最好的基金冠军年收益率为亏损31%,相比而言,巴菲特亏损9.6%的业绩,远远跑赢中国所有的基金。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来说,我们还是会做得很好,我们不可能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个星期,做得很好,可以赚钱,但是我们放眼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会应该会做得很好。我们想别人买我们公司的股票,就是余生都拥有。就像你买一个农场或者公寓,或者你住的房子,我们长期以来是吸引这样的投资者,有一个很长的眼光。”
回顾巴菲特的投资历史,他的投资回报,似乎常常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峰回路转。20世纪末,美国股市在网络股、科技股的推动下使牛市达到顶峰,但是巴菲特始终没买一股这类股票,1999成为巴菲特历史上投资业绩最差的一次,但是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人们发现,股市连续三年跌幅超过50%,而巴菲特这三年赚了10%,也就是说他以60%的优势高于大盘。或者再看看带着投资者大玩过山车的中石油。巴非特通过中石油赚到四十亿美元后开始分批减持,但是,从巴菲特第一次开始减持中石油H股开始计算,中石油的累积升幅达35%,他因此少赚了至少128亿港元,不少人叹息股神失算了,但是,就在巴菲特全部清仓中石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石油就开始高台跳水,中石油H股的跌幅目前超过35%,A股跌幅更是高达77%。现在就来评点巴菲特在2008年的表现,似乎为时过早,我们的确不能预计伯克希尔公司的额的市值未来会画出怎样一个曲线,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评价与猜测,似乎都没有给巴菲特带来很大困扰。
沃伦·巴菲特:“我现在都睡得很香,睡眠一点也没问题。”
令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当我们拿他的去年的投资回报开玩笑时,巴菲特先生毫不介意地接了招。2007年10月,经济频道第一次采访巴菲特时,他给记者开了个玩笑,在采访结束时,他故意大声说:付豫,让我告诉你一只很能赚钱的股票,可是他却对记者耳语说:“我不告诉你,不过这样,别人就不会老来问我,而去问你了”。这一次见面,我们把球回给了巴菲特先生,故意纳闷的问他,为什么买了他特别推荐的股票,却在去年亏了钱,巴菲特先生立刻会心的大笑起来。
巴菲特:“那真是太糟糕了,我还有一个办法,把我的钱包拿去吧,不行,你真要拿走吗,我得走了。”
在巴菲特眼中,投资的准则会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
1956年,巴菲特在奥马哈创建了哈撒韦公司,如果当时你掏出1万美元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最高的时候它大约价值8000多万美元,仅仅这一条理由就足以让巴菲特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他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也像股市里的牛顿定律一样,被奉为了金科玉律。可是,金融危机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在蔓延全球的股市跳水潮中,似乎传统的指标都失去了意义。在巴菲特眼中,投资的准则会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呢?
在来到奥马哈采访之前,我们曾经通过本站网、和讯网向网友征集提问,最受网友关注的,莫过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价值投资是巴菲特一生实践和倡导的投资理论,他也因此而创造的巨额财富。巴菲特先生这样来概括价值投资理念的精髓:
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价值投资中间,你不再买的是一个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你买的公司的意义,不是为了在下个星期,下一个月或者下一年年卖掉它们,而是你要成为它们的拥有者,利用这个好的商业模式将来帮你挣钱。”
巴菲特一直在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的思路,但是,这一次经济危机让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遭到了空前的质疑,一些优质公司的股价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水平,以可口可乐为例,经济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5月1日,可口可乐的公司的股价为一股42,47美元,但是经过复权计算,它在1998年11月23日的股价高达60.94美元,也就是说,一个十年前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人,直到现在还依然出于亏损状态。经济危机的冲击一些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在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的时候,似乎没有公司能成为真正的避风港,如果一个经济周期会使一个好公司的股价瞬间回到十多年前的水平,那么谁还应该长期持有股票?对此,巴菲特先生是怎么解释的呢。
沃伦·巴菲特:“太多的人买股票,其实上升很高了才买,其实是股票跌了很多再去卖。人们大部分在错误的时间很兴奋。”
而巴菲特先生所指的买入时间,就是他一直以来严格遵循的安全边际。为了等待一个好公司足够低廉的股票价格,巴菲特甚至屡次错过他了投资沃尔玛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不是如此高度的控制力和谨慎,也不会有今天的巴菲特。
“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沃伦·巴菲特
可是,当看到手中股票在危机中,价格屡屡被腰斩,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怎么能够气定神闲,而等到价格如火箭般不断翻番,谁又能不为所动不去跟风呢。其实2007年11月,我们第一次采访巴菲特时,他就告诉过我们实践这个方法最需要具备的素质。
沃伦·巴菲特:“有时候,我说简单但是不容易,不需要巨大的智慧,一般的智慧就可以,但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稳定的情感和态度,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而是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的时候能够升值的东西,不难去描述,有些人发现真得做的时候很难做到,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今天,当很多人困惑于学习这种定力与态度的时候,巴菲特先生用了更为简炼朴实的概念再一次告诉我们:
沃伦·巴菲特:“我遵循的所有规则,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它其实必不需要什么天赋,它只需要你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们准备转入下一个话题时,巴菲特先生非常认真的要求,他要给所有正在实践价值投资的人们一个忠告。
沃伦·巴菲特:“我觉得长期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动摇他们信仰,没有理由在美国,中国或者大部分其他国家,因为某一年有一个衰退就变化,你很年轻,在你一生会见到很多衰退,总是会发生的,但是,最终,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比现在活得会更好,你自己,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的孩子也是如此,你不会有一个直上的路径是往上的,但是长期的是往上的。 ”
半小时观察:巴菲特为什么是巴菲特?
全世界炒股的人不计其数,大家公认的股神却只有巴菲特一个。但从他的嘴中,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个神奇的字眼,全是踏踏实实的大白话。无论是在热火朝天的2007年,寒风萧瑟的2008年,还是在前景并不明朗的2009年上半年,这位老人不断重复的就是两个字:价值。当股市泡沫泛起的时候,股票的价值并不因股价翻番而增加,而当股市跳水的时候,股票的价值也不会因市值缩水而减少。所以,他才能在看重了40多年之后,依然能够气定神闲。
巴菲特的道理浅显的如同一杯白水,可是真正能40年如一日和他共享这杯水的人,却没几个。其实,巴菲特的定力并非来自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而是他对价值投资带有一种绝对崇敬的信仰。这种信仰已经超越了巴菲特对金钱的追求,他一生的投资生涯与其说是追逐财富,还不如说是在为价值投资到底灵不灵求解。他名下数百亿美元的资产只不过是破解这个问题的副产品,是组成这个答案的一部分。
这样的信仰不是每个人能拥有,这样的境界不是每个人能达到,所以巴菲特才是巴菲特。
踏空行情了,别急
两岸空声啼不住,股指已过千重山。
也许正因为大家都不看好,这股市就走好了,造化弄人,这股市似乎永远要跟人们开不大不小的玩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相当多的人踏空行情。眼看着股价的日涨夜大,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其实踏空行情仅仅是一般的理解,如果一个从来不做股票的人,钱都在银行里,既没在股市中赚过钱,也没在股市中栽过跟头,也就无所谓踏空,哪怕股市涨到10000点也跟他无缘。
在5000点之上撤退之人都是成功人士,1700点抄进去的人也是成功人士,两头都做成功的人那叫股神,市场上这种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是套牢、割肉、抄底、再套牢、再割肉、再抄底……成功地逃了一次顶却一路看空,等到行情又回到原来割肉的位置,那顶也就白逃了。
最失败的操作莫过于在1700点的位置上将手中的筹码不计价格地倾巢而出而未能空头回补,捞回了大大缩水的现金,然后守株待兔地等着更大的底,但这个底成了历史。如今空仓守着一小堆打了六、七折的钱,看着股市站到了2600点之上,这种窝心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在股市中踏空比套牢难受,人生何处不套牢,在股市中套牢是一种常态,每一个人都有过套牢的经历,三次套过了,人也就成熟了,一不小心套在脖子上的不是绳索,而是一根根金灿灿的金项链。而踏空则不同,踏空是机遇与你无缘,看着人家乐呵呵数钱,看着同辈股友身价跑到你的前面,这种心疼比刀割还难受。
踏空了,那咋办?别急,股市从来不是过了这村没那店,历来信奉的是“革命不分先后”,人的一生会碰到N波大行情和大机会,你不可能每一波行情都逮住,一生中逮住几波足矣。因此,没参与这波行情,没分享到这1000点升幅带来的成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
首先,踏空了先调整好心态,股市操作心态比啥都要紧,心态一乱则方寸大乱,输赢乃股市常事,不必计较、不必气馁,不必对自己做过的股票爱憎分明;
其次,看着盘面难受就干脆不看,离开市场一段时间,将自己的思路归零,这波行情没做好就干脆别做了,免得踏错市场的节奏,也免得自己在地板价上倾巢而出的筹码在天花板上接回来,这种大节奏踏反两、三次就可能光屁股回家了;
最后,踏空者在操作上可以采取防守型的策略,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的封闭式基金来进行操作,如今上市交易的28只封基还有相当大的折扣率,持有这些品种较为安全,如果股市继续涨,封基也能涨;如果股市向下调整,则有折扣率抵挡,亏损也会比其它品种少。如果在未来的几年中赶上大牛市,封基同样能够分享牛市的成果;如果未来几年股市没行情,那封基按每份净值转型依然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多的收益;如果几年后封基净值跌到如今的购买价,那股市上的人大概也都打趴下了,而封基持有者还活着。
也许正因为大家都不看好,这股市就走好了,造化弄人,这股市似乎永远要跟人们开不大不小的玩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相当多的人踏空行情。眼看着股价的日涨夜大,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其实踏空行情仅仅是一般的理解,如果一个从来不做股票的人,钱都在银行里,既没在股市中赚过钱,也没在股市中栽过跟头,也就无所谓踏空,哪怕股市涨到10000点也跟他无缘。
在5000点之上撤退之人都是成功人士,1700点抄进去的人也是成功人士,两头都做成功的人那叫股神,市场上这种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是套牢、割肉、抄底、再套牢、再割肉、再抄底……成功地逃了一次顶却一路看空,等到行情又回到原来割肉的位置,那顶也就白逃了。
最失败的操作莫过于在1700点的位置上将手中的筹码不计价格地倾巢而出而未能空头回补,捞回了大大缩水的现金,然后守株待兔地等着更大的底,但这个底成了历史。如今空仓守着一小堆打了六、七折的钱,看着股市站到了2600点之上,这种窝心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在股市中踏空比套牢难受,人生何处不套牢,在股市中套牢是一种常态,每一个人都有过套牢的经历,三次套过了,人也就成熟了,一不小心套在脖子上的不是绳索,而是一根根金灿灿的金项链。而踏空则不同,踏空是机遇与你无缘,看着人家乐呵呵数钱,看着同辈股友身价跑到你的前面,这种心疼比刀割还难受。
踏空了,那咋办?别急,股市从来不是过了这村没那店,历来信奉的是“革命不分先后”,人的一生会碰到N波大行情和大机会,你不可能每一波行情都逮住,一生中逮住几波足矣。因此,没参与这波行情,没分享到这1000点升幅带来的成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
首先,踏空了先调整好心态,股市操作心态比啥都要紧,心态一乱则方寸大乱,输赢乃股市常事,不必计较、不必气馁,不必对自己做过的股票爱憎分明;
其次,看着盘面难受就干脆不看,离开市场一段时间,将自己的思路归零,这波行情没做好就干脆别做了,免得踏错市场的节奏,也免得自己在地板价上倾巢而出的筹码在天花板上接回来,这种大节奏踏反两、三次就可能光屁股回家了;
最后,踏空者在操作上可以采取防守型的策略,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的封闭式基金来进行操作,如今上市交易的28只封基还有相当大的折扣率,持有这些品种较为安全,如果股市继续涨,封基也能涨;如果股市向下调整,则有折扣率抵挡,亏损也会比其它品种少。如果在未来的几年中赶上大牛市,封基同样能够分享牛市的成果;如果未来几年股市没行情,那封基按每份净值转型依然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多的收益;如果几年后封基净值跌到如今的购买价,那股市上的人大概也都打趴下了,而封基持有者还活着。
赵丹阳:别让十年不遇的机会悄然而过!
在国家拉动内需没有宣布时候,大家都处于迷茫阶段,但历史证明所有时候的经济危机,没有一个是靠自行解决的,势必要干预,只是时机早晚的问题.当大家迷惑恐慌时候,你知道这悄悄而过的时间里,会孕育着未来的投资神话么,你可能全然不知.
这时候,大众们在做着与与成就伟大投资相反的事情,基金发行募集资金大幅减少,投资人投资兴趣退减,很多私募信托发行困难,大家惯性思维在蔓延.......
这是你投资不能超越常人的第一道坎,第二道坎就是你的短视心理,或说是你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股市开始回暖,在不断地预测上面的阻力,心想这回必须在顶部逃的干干净净了,甚至有人心里暗下主意,能回本或减轻损失就干脆一走了之,从以往的极度膨胀变得极度小心自卑.
投资要看长远,这一年两年的翻江倒海式的涨跌的确给众多投资人以深刻的反省,但问题是你的反省是对过去的反思,如果刻舟求剑地用在未来是否有效呢??
指数年年岁岁涨不同,年年岁岁跌相似,但其中的不变真理是,优质公司或说不断成长的好公司,市场总会格外关照,就这样的指数位置,这样恐慌的国际经济形式,茅台的复权还在400元以上,比最初的介入还有十几倍的距离,在看看其他行业精英的价格,除了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有多少触及了历史最底价格呢?有些优质票现在市值看来分红比率不高,但如果在一定安全边际下的成长之初介入呢?在股本扩张之初介入呢?
如果让一年半年轻易的波动弄乱了你的投资计划,你是否还能坚持你最初的理念呢?几年之后,你会不会笑谈08年的所做所为呢,发现08年的暴跌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坑或说是一个陷阱,为了躲避他我费尽心机,但事后发现我抛弃了原本正确的思想和企业,没有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持有或积极买进,或是之后简单地做下差价,浪费了本应走向辉煌的投资选择.
因此目前,持有很多基金重仓的优质股票的投资人,不要被市场所吸引而去频繁追逐热点,要相信你们手里的企业,比如大盘银行股,在你犹豫想放弃的时候,他们上行的临界点却已经悄然来临,在最低迷时候坚持持有,积极逢低买进,没有能力我们不做短差,放眼长远,抛弃大众的惯性思维!!
这时候,大众们在做着与与成就伟大投资相反的事情,基金发行募集资金大幅减少,投资人投资兴趣退减,很多私募信托发行困难,大家惯性思维在蔓延.......
这是你投资不能超越常人的第一道坎,第二道坎就是你的短视心理,或说是你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股市开始回暖,在不断地预测上面的阻力,心想这回必须在顶部逃的干干净净了,甚至有人心里暗下主意,能回本或减轻损失就干脆一走了之,从以往的极度膨胀变得极度小心自卑.
投资要看长远,这一年两年的翻江倒海式的涨跌的确给众多投资人以深刻的反省,但问题是你的反省是对过去的反思,如果刻舟求剑地用在未来是否有效呢??
指数年年岁岁涨不同,年年岁岁跌相似,但其中的不变真理是,优质公司或说不断成长的好公司,市场总会格外关照,就这样的指数位置,这样恐慌的国际经济形式,茅台的复权还在400元以上,比最初的介入还有十几倍的距离,在看看其他行业精英的价格,除了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有多少触及了历史最底价格呢?有些优质票现在市值看来分红比率不高,但如果在一定安全边际下的成长之初介入呢?在股本扩张之初介入呢?
如果让一年半年轻易的波动弄乱了你的投资计划,你是否还能坚持你最初的理念呢?几年之后,你会不会笑谈08年的所做所为呢,发现08年的暴跌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坑或说是一个陷阱,为了躲避他我费尽心机,但事后发现我抛弃了原本正确的思想和企业,没有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持有或积极买进,或是之后简单地做下差价,浪费了本应走向辉煌的投资选择.
因此目前,持有很多基金重仓的优质股票的投资人,不要被市场所吸引而去频繁追逐热点,要相信你们手里的企业,比如大盘银行股,在你犹豫想放弃的时候,他们上行的临界点却已经悄然来临,在最低迷时候坚持持有,积极逢低买进,没有能力我们不做短差,放眼长远,抛弃大众的惯性思维!!
罗杰斯的人生观和投资观
天生大嘴巴
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严谨的形象不同,罗杰斯向来快意人生,一副“投资骑士”形象。他可以怀揣600美元闯荡华尔街,他可以携手索罗斯“驾驶”量子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横冲直撞,他可以10年内赚够一生用的钱,他可以骑着摩托车两度环游世界,当然,他还不会忘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对任何市场的任何看法。
“ 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 ” 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费时间,因为算上机会成本,读书期间要花掉大约10万美元,这笔钱与其用来上学,还不如用来投资做生意,虽然可能赚也可能赔,但无论赚赔都比坐在教室里两三年,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 “ 资深教授 ” 大放厥词学到的东西要多。
尽管口无遮拦为他赢得 “ 大嘴罗 ” 之称,从1986年预言美国股市崩溃、1989年预警日本股市泡沫破灭、1998年预警互联网泡沫,到2005年预警美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崩盘,罗杰斯的一系列预言似乎都有兑现。
中国情结
在当今中国名气最大的外国投资家中,吉姆·罗杰斯无疑是最容易让中国人感觉亲切的,因为他总让我们对沪深股市高看一眼。这个可爱的、潇洒的美国老头说了太多中国市场的好话,他看多中国未来10年、20年。当然,2007年初他也曾经因为脱口而出的 “ 泡沫论 ” 而遭到中国股民口水之灾。
4月8日,这位66岁的传奇人物带着5岁的女儿乐乐来到中国,为其传记《水晶球》一书做宣传。小姑娘用 “ 京腔 ” 背诵了杜牧的《清明》。乐乐骄傲地说: “ 我是我爸爸最大的投资。 ” 从乐乐身上,可以看出,罗杰斯倡导学习中文、投资中国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在贯彻。
当时,罗杰斯再度重申看好中国: “ 去年10月、11月,我惟一买入的股票就是中国的股票。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市场开始崩溃,那么买入的时机到了;如果它开始上涨,我也不会马上抛掉(股票)。我还没有卖出过国航等中国企业的股票。什么时候会卖出?大概50年以后吧! ”
做自己
如何修炼成为顶级投资大师?罗杰斯说: “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 ” 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 “ 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他一个人做6个人的工作 ” 。
罗杰斯讨厌夸夸其谈,尤其反感浪费时间。在周围人眼里,他有些桀骜不驯,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海量阅读,特立独行,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查看资料,做笔记,认真思考。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 现在太多的人从事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欢的,每天要痛苦地爬起来工作。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 罗杰斯认为, “ 无论处在什么时刻,要让他们了解自己最擅长、最热爱的是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受外界影响,既不要盲目听从我的话,也不要听媒体的。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想法吧。 ”
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严谨的形象不同,罗杰斯向来快意人生,一副“投资骑士”形象。他可以怀揣600美元闯荡华尔街,他可以携手索罗斯“驾驶”量子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横冲直撞,他可以10年内赚够一生用的钱,他可以骑着摩托车两度环游世界,当然,他还不会忘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对任何市场的任何看法。
“ 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 ” 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费时间,因为算上机会成本,读书期间要花掉大约10万美元,这笔钱与其用来上学,还不如用来投资做生意,虽然可能赚也可能赔,但无论赚赔都比坐在教室里两三年,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 “ 资深教授 ” 大放厥词学到的东西要多。
尽管口无遮拦为他赢得 “ 大嘴罗 ” 之称,从1986年预言美国股市崩溃、1989年预警日本股市泡沫破灭、1998年预警互联网泡沫,到2005年预警美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崩盘,罗杰斯的一系列预言似乎都有兑现。
中国情结
在当今中国名气最大的外国投资家中,吉姆·罗杰斯无疑是最容易让中国人感觉亲切的,因为他总让我们对沪深股市高看一眼。这个可爱的、潇洒的美国老头说了太多中国市场的好话,他看多中国未来10年、20年。当然,2007年初他也曾经因为脱口而出的 “ 泡沫论 ” 而遭到中国股民口水之灾。
4月8日,这位66岁的传奇人物带着5岁的女儿乐乐来到中国,为其传记《水晶球》一书做宣传。小姑娘用 “ 京腔 ” 背诵了杜牧的《清明》。乐乐骄傲地说: “ 我是我爸爸最大的投资。 ” 从乐乐身上,可以看出,罗杰斯倡导学习中文、投资中国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在贯彻。
当时,罗杰斯再度重申看好中国: “ 去年10月、11月,我惟一买入的股票就是中国的股票。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市场开始崩溃,那么买入的时机到了;如果它开始上涨,我也不会马上抛掉(股票)。我还没有卖出过国航等中国企业的股票。什么时候会卖出?大概50年以后吧! ”
做自己
如何修炼成为顶级投资大师?罗杰斯说: “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 ” 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 “ 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他一个人做6个人的工作 ” 。
罗杰斯讨厌夸夸其谈,尤其反感浪费时间。在周围人眼里,他有些桀骜不驯,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海量阅读,特立独行,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查看资料,做笔记,认真思考。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 现在太多的人从事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欢的,每天要痛苦地爬起来工作。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 罗杰斯认为, “ 无论处在什么时刻,要让他们了解自己最擅长、最热爱的是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受外界影响,既不要盲目听从我的话,也不要听媒体的。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想法吧。 ”
种菜与投资
每天早晨我都会在一个菜园里跑步,跑完步之后,我总会与菜农聊天。最近正是蔬菜丰收的季节,有很多菜贩在地头现场收菜,看得出来菜农回报很明显。我问一位菜农:“一亩菜地一年能赚多少钱呢?”菜农答道:“不好说波动很大!”我又问道:“为什么波动很大呢?是不是产量不保?”菜农回答道:“收入的多少与收成与产量关系不大,主要是决定于菜价。比如菠菜如果在一个月前上市能卖到一块多一斤,而错过了时令,现在的菠菜只两毛钱一斤,相差一个月上市的菠菜同样的产量收入相差五倍。”我问道:“你们种菜还需要分析市场么?”菜农答道:“当然得分析,不分析市场乱种,可能丰收也赚不上钱,菜农的收入,一方面蔬菜要长得好,有产量有质量风调雨顺,不要遇到风啊冰雹啊这些灾害,这是必须的。但是你产量上去以后,剩下的关键决定于菜价,每年菜价的波动相当巨大,一年跟一年不一样,而且一年不同的时期不一样。像西红柿早一段时间上市可以卖到两块多,而大量西红柿上市的时候,也就是几毛钱。价格和时令时节是菜农的收入决定因素。”
听完了菜农的这段话,我不由的陷入了深思。我想菜农的收入决定要素和投资人的收入其决定要素几乎完全一样的。人们认为风调雨顺,收成好农民就能增收。实际上菜农增收的关键是把握时令卖个好价才是增收的关键。一亩地再增收也只能产几千斤菜,你不能产出五万斤来,那是假大空,那是浮夸风。增收是有天花板的,但菜价是可以翻倍的。就像刚才农民说的:菠菜价格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从一块钱变到两毛钱,一下子变了五倍。所以这种变化及其明显地增加收入。
投资者增收何尝不是如此,企业成长,就相当于是菜农生产一样,不能无限增产;在企业成长一定的情况下,市场的买价可能发生几倍的差异。比如说中国平安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买价从一百四掉到二十块钱。这种市场价格的波动其实对投资人的回报率影响最强烈。资本市场上现在还在流行:“投资人的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成长。”这是错误的,投资收益与成长有关,成长是基础,但增收核心是把握时机获得好的买价,也就是说投资人收益率的高低关键是市场机会和买入价格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部分投资人所坚信的价值投资不看市场,不用等待合适的好价格,闭着眼睛买好公司,是错误的。农民种菜的逻辑和投资人投资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求生牟利的手段。它们的根本原理是完全一样的。按着资本市场上所说的价值投资人只管买好公司,不要管市场,不要管价格,不要在乎时机,闭着眼睛就买。其等效于一个农民种菜不要管哪个多哪个少,也不要管什么时候种。菠菜都两毛了,你还往地里播菠菜种子那么即使丰收你也赚不到钱。实际在菜地能明显的感觉到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它是有精确计算的,他是在播种的时候他就考虑未来的价格。他是避开那些将来卖不出好价格的蔬菜。现在农民种菜都注意选择上市的时机,从而寻求价格卖得好来提高整体收益。投资人还坚持不看市场,不用等待合适的好价格,闭着眼睛买好公司,是完全错误的
我进一步和菜农交流:“种一亩菜,能收入多少钱呢?”菜农说:“平均有三四千,但是今年种菜收益非常好,一亩地可以有五千块钱的纯利润。”我问道:“为什么今年的种菜的收入会很好呢?”菜农答道:“主要还是由于粮食缺乏造成的。”我比较不解的追问:“为什么粮食缺乏会造成菜农增收呢?”菜农答道:“因为去年粮价涨,粮食可能有点库存不足,国家今年加大了种粮的补贴和扶持力度,凡是种粮都给了非常高额的补贴,使得种粮就有利可图,于是很多农民在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量的种粮食,以获得财政补贴。这样种菜的就明显减少了,于是菜供给就少,菜价就高。整体上今年的菜价比去年高出百分之五十,所以效益增长很明显。”这又使我意识到种菜和投资非常相似的情况,投资到底是追热门呢,还是走冷门路线?以这个菜农的介绍为例,粮食给补贴,种粮有优惠,大家都去种粮了,粮食今年肯定产量很大。于是在产量大的情况下,粮价不可能会高涨。所以今年种粮到底会不会有好的收益,还得打个问号?大家种粮食去,种菜成了个冷门。但是正是这个明显的冷门,反而是这个价格增长百分之五十,增产又增收。种冷门、种别人不愿意种的,反而有增收。大家都愿意去种某一个作物,反而那个作物不太容易挣钱。这与股市投资几乎完全一样。大家都看好某某公司,都看好中国平安,都在140块钱狂购,都不赚钱。大家都不看好,都在二十块钱抛售,这个时候冷门反而挣钱,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也反映冷门股的机会通常比热门股要大。农民能种一个当年的冷门作物,人人都不种的作物,肯定能够增收。股市也是一样的,冷门的项目往往会有高回报,比热门的要好。
听完了菜农的这段话,我不由的陷入了深思。我想菜农的收入决定要素和投资人的收入其决定要素几乎完全一样的。人们认为风调雨顺,收成好农民就能增收。实际上菜农增收的关键是把握时令卖个好价才是增收的关键。一亩地再增收也只能产几千斤菜,你不能产出五万斤来,那是假大空,那是浮夸风。增收是有天花板的,但菜价是可以翻倍的。就像刚才农民说的:菠菜价格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从一块钱变到两毛钱,一下子变了五倍。所以这种变化及其明显地增加收入。
投资者增收何尝不是如此,企业成长,就相当于是菜农生产一样,不能无限增产;在企业成长一定的情况下,市场的买价可能发生几倍的差异。比如说中国平安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买价从一百四掉到二十块钱。这种市场价格的波动其实对投资人的回报率影响最强烈。资本市场上现在还在流行:“投资人的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成长。”这是错误的,投资收益与成长有关,成长是基础,但增收核心是把握时机获得好的买价,也就是说投资人收益率的高低关键是市场机会和买入价格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部分投资人所坚信的价值投资不看市场,不用等待合适的好价格,闭着眼睛买好公司,是错误的。农民种菜的逻辑和投资人投资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求生牟利的手段。它们的根本原理是完全一样的。按着资本市场上所说的价值投资人只管买好公司,不要管市场,不要管价格,不要在乎时机,闭着眼睛就买。其等效于一个农民种菜不要管哪个多哪个少,也不要管什么时候种。菠菜都两毛了,你还往地里播菠菜种子那么即使丰收你也赚不到钱。实际在菜地能明显的感觉到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它是有精确计算的,他是在播种的时候他就考虑未来的价格。他是避开那些将来卖不出好价格的蔬菜。现在农民种菜都注意选择上市的时机,从而寻求价格卖得好来提高整体收益。投资人还坚持不看市场,不用等待合适的好价格,闭着眼睛买好公司,是完全错误的
我进一步和菜农交流:“种一亩菜,能收入多少钱呢?”菜农说:“平均有三四千,但是今年种菜收益非常好,一亩地可以有五千块钱的纯利润。”我问道:“为什么今年的种菜的收入会很好呢?”菜农答道:“主要还是由于粮食缺乏造成的。”我比较不解的追问:“为什么粮食缺乏会造成菜农增收呢?”菜农答道:“因为去年粮价涨,粮食可能有点库存不足,国家今年加大了种粮的补贴和扶持力度,凡是种粮都给了非常高额的补贴,使得种粮就有利可图,于是很多农民在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量的种粮食,以获得财政补贴。这样种菜的就明显减少了,于是菜供给就少,菜价就高。整体上今年的菜价比去年高出百分之五十,所以效益增长很明显。”这又使我意识到种菜和投资非常相似的情况,投资到底是追热门呢,还是走冷门路线?以这个菜农的介绍为例,粮食给补贴,种粮有优惠,大家都去种粮了,粮食今年肯定产量很大。于是在产量大的情况下,粮价不可能会高涨。所以今年种粮到底会不会有好的收益,还得打个问号?大家种粮食去,种菜成了个冷门。但是正是这个明显的冷门,反而是这个价格增长百分之五十,增产又增收。种冷门、种别人不愿意种的,反而有增收。大家都愿意去种某一个作物,反而那个作物不太容易挣钱。这与股市投资几乎完全一样。大家都看好某某公司,都看好中国平安,都在140块钱狂购,都不赚钱。大家都不看好,都在二十块钱抛售,这个时候冷门反而挣钱,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也反映冷门股的机会通常比热门股要大。农民能种一个当年的冷门作物,人人都不种的作物,肯定能够增收。股市也是一样的,冷门的项目往往会有高回报,比热门的要好。
亿万富翁离你并不遥远
我们知道股票的价格最终是由企业的价值决定的,除了我们在股价低于价值时买入,在远高于价值时卖出获取利润之外,企业的成长就是我们长期获利的根本保障。上市企业会成长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确定的――大多数上市企业都是增长的。我们可以作简单的定性分析,以我们国家为例,仅过去20年我国的经济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内企业的增长带动的,而上市企业又是国内企业中相对比较优秀的,企业上市之后融到了资金,更加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价值的增长是确定性非常强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投资上市企业至少是能享受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比国际上的数据,我们也会发现,反映上市企业平均增长情况的股市指数,常年下来都是增长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近2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多。而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起步至今,上证指数从1990年100点到目前的2600点左右,复合年增长率近20%。当然,客观地说,上世纪90年代上市企业较少,指数的变化很难反映企业的真实成长,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多企业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惊人的复利作用使投资股票获取巨额收益。我们很多人对每年获取30%的收益并不满意,特别是在牛市中,一年不翻倍都觉得投资很失败,事实上股票投资的年收益如果能达到30%,那么我们大多数家庭都将成为亿万富翁,我们先看关于复利的几组数字。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你投资10万元,能够坚持长期投资增长速度较高的优秀企业,赚取20%年收益,40年后你的资产将变为1.4亿,如果你能成为杰出的投资大师,做到30%的年收益,那么40年后你的资产将变成36亿。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保险公司推销的一些保险(养老和教育保险),表面看起来有一定的诱惑力(现在每年或每月交一定数额的资金,到几十年后,每年或每月能领取一倍到几倍的回报),但真正算下来,保险公司把钱用来投资股市,只要赚取最一般的收益10%,40年就获取45倍的回报(由于保险资金不能全部投资股票,实际上这个收益率对保险公司来说已经很困难),而需要付给投保人的只是零头而已。显而易见,股市里的所谓操盘手、荐股专家、炒股软件,大肆宣扬100%回报的几乎都是骗人的,敢承诺年30%以上收益的大多都是不可信的,因为如果有这种投资能力,自己拿出10万元来操作,都能成为亿万富翁,何必去收取可怜的荐股费。
提到财富增值,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财富的贬值,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地投资和理财,我们的财富大多数时间是贬值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家庭一年的总收入赶不上房价涨的钱多,而近几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大多超过银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说把钱存在银行,我们的购买力是下降的,因此,从购买力的角度说,把钱存银行是百分之百亏损的,相当于只有风险,没有任何收益。再看看美国,大概1930年到2000年间,在美国由一个中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过程中,其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却在持续衰退,相当于1930年的1美元,70年后只有0.07美元的购买力。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善待财富,“长脚的钱”会随着时间悄然流逝,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投资的根本原因。
如何才能做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呢?钱存在银行,在一般人眼里是最保险最稳妥的,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这可能是最失败的一个存续财富的办法。有一部1953年拍摄的喜剧电影叫《百万英镑》,讲的是一个流浪汉突然有了100万英镑如何改变命运的事。试想如果他不是花天酒地而是选择其他的管理财富的方式来用这笔钱,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第一种:存在英联邦的某家银行里;第二种:买入伦敦市中心最好的房子住或出租;第三种:买入过去50年美国最好的企业,比如我们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生产万宝路香烟的菲利浦摩瑞斯(Philip Morris)公司的股票。50年过去后,我们看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种,存在银行的这百万英镑,50年后的今天只能让你过上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实际上当年夸张的 “ 百万富翁 ” 的富豪称呼,在今天真正成了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了;第二种,从今天伦敦海德公园旁的4.3万英镑/平方米的只有富翁才能买得起的房子中,可以品出当年流浪汉的眼光与其现在富有的程度;第三种,买入菲利浦摩瑞斯公司的股票,其过去50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9.8%,算下来1美元的投资回报有8372倍,100万英镑50年后就是83.7亿英镑,能够位列当今全球富豪榜的前30名,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一方面是美元的贬值,一方面却是优良资产的增长,一正一反,说明了要懂得投资的道理。我想无论是对投资者个人还是家族的长远利益,进行投资都是你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让 “ 长脚的钱 ” 随时间离我们远去,最好的的办法,就是要作优秀企业的股东。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确定的――大多数上市企业都是增长的。我们可以作简单的定性分析,以我们国家为例,仅过去20年我国的经济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内企业的增长带动的,而上市企业又是国内企业中相对比较优秀的,企业上市之后融到了资金,更加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价值的增长是确定性非常强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投资上市企业至少是能享受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比国际上的数据,我们也会发现,反映上市企业平均增长情况的股市指数,常年下来都是增长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近2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多。而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起步至今,上证指数从1990年100点到目前的2600点左右,复合年增长率近20%。当然,客观地说,上世纪90年代上市企业较少,指数的变化很难反映企业的真实成长,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多企业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惊人的复利作用使投资股票获取巨额收益。我们很多人对每年获取30%的收益并不满意,特别是在牛市中,一年不翻倍都觉得投资很失败,事实上股票投资的年收益如果能达到30%,那么我们大多数家庭都将成为亿万富翁,我们先看关于复利的几组数字。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你投资10万元,能够坚持长期投资增长速度较高的优秀企业,赚取20%年收益,40年后你的资产将变为1.4亿,如果你能成为杰出的投资大师,做到30%的年收益,那么40年后你的资产将变成36亿。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保险公司推销的一些保险(养老和教育保险),表面看起来有一定的诱惑力(现在每年或每月交一定数额的资金,到几十年后,每年或每月能领取一倍到几倍的回报),但真正算下来,保险公司把钱用来投资股市,只要赚取最一般的收益10%,40年就获取45倍的回报(由于保险资金不能全部投资股票,实际上这个收益率对保险公司来说已经很困难),而需要付给投保人的只是零头而已。显而易见,股市里的所谓操盘手、荐股专家、炒股软件,大肆宣扬100%回报的几乎都是骗人的,敢承诺年30%以上收益的大多都是不可信的,因为如果有这种投资能力,自己拿出10万元来操作,都能成为亿万富翁,何必去收取可怜的荐股费。
提到财富增值,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财富的贬值,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地投资和理财,我们的财富大多数时间是贬值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家庭一年的总收入赶不上房价涨的钱多,而近几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大多超过银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说把钱存在银行,我们的购买力是下降的,因此,从购买力的角度说,把钱存银行是百分之百亏损的,相当于只有风险,没有任何收益。再看看美国,大概1930年到2000年间,在美国由一个中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过程中,其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却在持续衰退,相当于1930年的1美元,70年后只有0.07美元的购买力。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善待财富,“长脚的钱”会随着时间悄然流逝,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投资的根本原因。
如何才能做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呢?钱存在银行,在一般人眼里是最保险最稳妥的,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这可能是最失败的一个存续财富的办法。有一部1953年拍摄的喜剧电影叫《百万英镑》,讲的是一个流浪汉突然有了100万英镑如何改变命运的事。试想如果他不是花天酒地而是选择其他的管理财富的方式来用这笔钱,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第一种:存在英联邦的某家银行里;第二种:买入伦敦市中心最好的房子住或出租;第三种:买入过去50年美国最好的企业,比如我们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生产万宝路香烟的菲利浦摩瑞斯(Philip Morris)公司的股票。50年过去后,我们看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种,存在银行的这百万英镑,50年后的今天只能让你过上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实际上当年夸张的 “ 百万富翁 ” 的富豪称呼,在今天真正成了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了;第二种,从今天伦敦海德公园旁的4.3万英镑/平方米的只有富翁才能买得起的房子中,可以品出当年流浪汉的眼光与其现在富有的程度;第三种,买入菲利浦摩瑞斯公司的股票,其过去50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9.8%,算下来1美元的投资回报有8372倍,100万英镑50年后就是83.7亿英镑,能够位列当今全球富豪榜的前30名,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一方面是美元的贬值,一方面却是优良资产的增长,一正一反,说明了要懂得投资的道理。我想无论是对投资者个人还是家族的长远利益,进行投资都是你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让 “ 长脚的钱 ” 随时间离我们远去,最好的的办法,就是要作优秀企业的股东。
像富人那样地思考
伽利略说:“你不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他找到做事的方法。”其实,我现在终于能够体会到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那句话的意思了,巴菲特在1984年那场最著名的演讲中说:“以40美分的价格买进1美元的纸钞,人若不能够立即接受这项概念,就永远不会接受它。它就像注射药剂。如果它无法立即抓住这个人,则我认为即使你长期地说服他,并且展示各种记录,你也无法让他接受。这是很单纯的概念,但他们就是无法领悟。类似瑞克(曾参加过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夜间课程)这样的人,他完全没有正式商学院教育的背景,却可以立即领会价值投资法,并且在5分钟之后便加以利用。我从来不曾见过任何人,会在10年之后才逐渐地皈依这种方法。它似乎和智商或学术训练无关。它是顿悟,否则就是拒绝。 ”
的确如此,到现在为止,在我周围,我才见到两个人,一个只看了一些有关价值投资的文章,于是他就领会了价值投资法;而另外一个则是因为在经历了2008年的熊市亏损累累,痛定思痛之下,于是就 “ 顿悟 ” 并 “ 皈依 ” 了价值投资。实际上许多人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们依然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那么他们对价值投资每年只获得12%或18%的收益当然是不屑一顾了,那么他们不会去点击类似于我的这种博客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每个人到股市上都想赚钱,这无可非议,但是如何才能赚到钱,却是一门学问。实际上,梦想着一夜暴富是很难的事,这是连沃伦·巴菲特或比尔·盖茨也无法做到的事。世间中的人们赚钱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很辛苦地赚钱,一种则是很悠闲地赚钱。很悠闲地赚钱的人也就是长期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往往非常清楚投资的必要性,他们积极地参与自己的投资决策,十分清楚地列出长期计划,并通过该计划达到他们的财务目标。他们在真正投资之前,会投资于他们的自身教育。他们利用周期性投资,并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收的好处。这就是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所表达的意思。
长期投资者尽管投入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他们却正在投资于不动产、企业、商品,或者任何其他刺激的投资工具。而且,他们大多采用保守的长期策略,这种策略正是“忠实的马吉兰”基金的彼得·林奇或者沃伦·巴菲特等投资家所推崇的。
这些人的投资简单,并没有频繁地改变花样。他们不需要那些复杂的投资,只做绩效好的股票。其实学会如何购买封闭式投资基金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因为可以把它做为保护措施,当然如果要把它当做积累财富的措施,那还远远不够。但是如果连这一点也不会的话,最好不要试图超越市场。清崎指出,先锋指数500基金在过去比三分之二的共同基金绩效要好,可以把这样的共同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基准。10年后,这种基金给你的回报将超过90%的 “ 专业 ” 共同基金经理获得的回报。不过要始终记住,没有 “ 百分之百保险的投资 ” ,指数基金同样有其固有的悲剧性缺点。
开始投资的时候最好试着从小额做起,先不要担心是对是错,开始做就行了。仅用一小笔钱开始,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钱可以迅速增加我们的智力。我们总有机会加入更大的游戏,但是小额交易通常导致大额交易。
有趣的是,美国的大多数百万富翁都是这样起家的。正如《邻家的百万富翁》这本书中所描写的,通常百万富翁们开一辆福特Taurus轿车,拥有一家公司,并用自己的钱生活。他们研究或者被告知有关投资的事情,他们有计划地做长期投资。他们不会去做那些让人眼花缭乱、冒险和冲动的投资。他们非常保守,平衡性很好的财务习惯使得他们长期富有和成功。而且他们富有耐心,善于利用时间。如果我们早些开始,进行有规律的投资,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要成为富人,就要做富人做的事。清崎认为,做富人做的事很容易,有非常多的富人在学校里的表现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变富的“做法”很简单,你不必上学就可以变富。致富的“做法”总不会比火箭科学还复杂。实际上,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关键在于,如果我们想变富,我们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
的确如此,到现在为止,在我周围,我才见到两个人,一个只看了一些有关价值投资的文章,于是他就领会了价值投资法;而另外一个则是因为在经历了2008年的熊市亏损累累,痛定思痛之下,于是就 “ 顿悟 ” 并 “ 皈依 ” 了价值投资。实际上许多人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们依然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那么他们对价值投资每年只获得12%或18%的收益当然是不屑一顾了,那么他们不会去点击类似于我的这种博客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每个人到股市上都想赚钱,这无可非议,但是如何才能赚到钱,却是一门学问。实际上,梦想着一夜暴富是很难的事,这是连沃伦·巴菲特或比尔·盖茨也无法做到的事。世间中的人们赚钱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很辛苦地赚钱,一种则是很悠闲地赚钱。很悠闲地赚钱的人也就是长期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往往非常清楚投资的必要性,他们积极地参与自己的投资决策,十分清楚地列出长期计划,并通过该计划达到他们的财务目标。他们在真正投资之前,会投资于他们的自身教育。他们利用周期性投资,并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收的好处。这就是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所表达的意思。
长期投资者尽管投入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他们却正在投资于不动产、企业、商品,或者任何其他刺激的投资工具。而且,他们大多采用保守的长期策略,这种策略正是“忠实的马吉兰”基金的彼得·林奇或者沃伦·巴菲特等投资家所推崇的。
这些人的投资简单,并没有频繁地改变花样。他们不需要那些复杂的投资,只做绩效好的股票。其实学会如何购买封闭式投资基金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因为可以把它做为保护措施,当然如果要把它当做积累财富的措施,那还远远不够。但是如果连这一点也不会的话,最好不要试图超越市场。清崎指出,先锋指数500基金在过去比三分之二的共同基金绩效要好,可以把这样的共同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基准。10年后,这种基金给你的回报将超过90%的 “ 专业 ” 共同基金经理获得的回报。不过要始终记住,没有 “ 百分之百保险的投资 ” ,指数基金同样有其固有的悲剧性缺点。
开始投资的时候最好试着从小额做起,先不要担心是对是错,开始做就行了。仅用一小笔钱开始,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钱可以迅速增加我们的智力。我们总有机会加入更大的游戏,但是小额交易通常导致大额交易。
有趣的是,美国的大多数百万富翁都是这样起家的。正如《邻家的百万富翁》这本书中所描写的,通常百万富翁们开一辆福特Taurus轿车,拥有一家公司,并用自己的钱生活。他们研究或者被告知有关投资的事情,他们有计划地做长期投资。他们不会去做那些让人眼花缭乱、冒险和冲动的投资。他们非常保守,平衡性很好的财务习惯使得他们长期富有和成功。而且他们富有耐心,善于利用时间。如果我们早些开始,进行有规律的投资,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要成为富人,就要做富人做的事。清崎认为,做富人做的事很容易,有非常多的富人在学校里的表现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变富的“做法”很简单,你不必上学就可以变富。致富的“做法”总不会比火箭科学还复杂。实际上,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关键在于,如果我们想变富,我们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
「牛熊混雜」的投資策略
美國今年首季GDP收縮6.1%(繼2008年第四季GDP下跌6.3%之後連續兩個季度經濟收縮,這是1957-58年以來最弱的六個月的經濟表現),4月份失業率升至8.9%的25年高位,部分銀行未能通過壓力測試,但道指及標普500指數卻由3月開始節節上升。
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美國經濟今年是否由熊轉牛,投資專家仍然意見不一,熊、牛論者分別提出支持理據,但神經科專科醫生Robert Burton在他的On Being Certain:Believing You Are Right Even When You're Not分析,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正確。那麼,在這個「牛熊混雜」(Cyclical Bull Meets Secular Bear)市況如何部署投資策略。
麻省理工管理學院教授艾瑞利(Dan Ariely)在2001年擔任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時做了一個實驗,他邀請一些優秀的學生接受測試,希望找出聰明理智的人能否預測自己在激情的狀況下,態度會如何改變。
艾瑞利選擇了研究在性興奮時所做的決定,他解釋說,由於想了解受試者是否能夠預測自己在特定情緒狀態下如何行事,因此這種情緒必須是他們非常熟悉的情緒,艾瑞利認為,如果二十來歲的男大學生有什麼可預測、熟悉的事情,那就是他們對性的常態反應。
結果顯示,受試者在冷靜、理性、超我(superego,良心中的道德規範,能壓抑人的慾望)狀態下,會尊重女性,始終採取高尚的道德立場;但實驗證明,他們嚴重低估了本身被勾起性慾後自己的反應,預防、保護、保守和道德會完全不存在。艾瑞利因此指出:不論我們有多好,我們低估了激情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力(《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遠見出版社譯本)。
艾瑞利的實驗證明,人們不只會錯估自己,還錯得很離譜。而神經心理學博士Robert Burton新著( On Being Certain : Believing You Are Right Even When You're Not)更指出,人們對事物自以為經過深思熟慮必然正確無誤的看法,不管你自己感覺有幾肯定,其實與直覺(gut feeling)判斷沒有分別。
美國穿梭機「挑戰者號」在1986年升空不久便爆炸的意外事件翌日,心理學家Ulric Neisser要他106個學生寫下聽到穿梭機爆炸意外的消息時他們在什麼地方。兩年半後,Neisser問同一班學生同一個事件,但不足10%準確描述當時的情況,其中25%學生講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差不多所有學生都肯定自己的記憶正確無誤,即使Neisser 展示他們自己的筆記,大部分學生仍堅持自己「相信」的事實,其中一個學生竟然答道:「這是我的筆迹,但當時並不是這樣的。」
兼容駕馭不同意見
Burton對人們在沒有證據(甚至有反面證據)支持下仍充滿自信的表現大惑不解,他研究多年後發現,儘管人們衡量證據和正反兩方面的說法後,以為這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必然是獨一無二的事實而深信不疑,但其實這種確信的感覺與愛意和怒氣的感覺一樣,並沒有經過理性推敲而只是不受我們控制的腦部深層(hidden layer)運作的結果。
Burton把這樣的「肯定」(certainty)名為「認知的感覺」(feeling of knowing),而每個人都會遇到認知的感覺,例如當你要打電話給某個人但無法想起那人的電話或名字的時候,「我是知道的,但只是一時想不起來」便是這種感覺。
這種認知的感覺會令我們固執己見而忽略其他客觀的現實,Burton認為有必要克服單憑直覺處事,他提出的解決方法就是引用小說家費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名句:一個頂級的智者可以兼容並駕馭兩個相反的意見(The test of a first 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Burton的忠告是,對於不能確定的問題雖然會感到不愉快,但應該以包容的心態處理,當發現問題的其中一組答案的理據最充分,我們便要接受客觀的現實,即使答案與我們的認知並不一致。
兩手準備投資策略
GMO基金經理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和胡斯曼(John Hussman)都不約而同為目前市況作「兩手準備」。外號Perma-Bear的格蘭瑟姆在認為標普500指數有50%機會跌破600點的情況下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均大手買入股票,因為「過往數據」顯示股市對財務刺激(financial stimulus)政策的反應更為敏感(相對GDP而言)。
他以1932年以來的總統周期(Presidential Cycle)的經濟刺激政策作為例子;每屆總統在任的第三年,標普500的平均回報(由10月1日至次年10月1日)比之前兩年平均高22%。他分析說,由於要為爭取連任做準備工夫,基於政治原因,任期第三年甚少出現大熊市。
但格蘭瑟姆指出,總統周期的經濟效應比不上聯儲局政策的威力,格林斯平2005和2006年刺激經濟措施的影響可見一斑;而聯儲局刺激經濟效應也類似總統周期,不同的是刺激經濟措施在開頭兩年特別見效,而股市對財務刺激的反應最敏感,在聯儲局有史以來最大刺激方案的推動下,相信股市仍有支持,而標普500更可能挑戰1,000點。但他同時認為,一個真正長期牛市(true lasting bull market)仍未誕生,所以他暗示如標普500見1000-1100點時策略會再變,格蘭瑟姆是知名的價值投資者,但他近期的動作之快和timing之準令不少trader也自嘆不如。
凡人沒有預知能力
《聖經》記載約瑟告訴法魯王七個豐年之後將有七個荒年,然而,格蘭瑟姆強調,除非得到上帝賜予,普通人並沒有預知的能力,雖然過去大市的跌幅令人感到有若經歷了七個荒年,好日子即將來臨,但格蘭瑟姆不排除正式步入牛市之前可能仍會終極一跌。格蘭瑟姆指出,如果錯過了在恐慌性拋售期間入市的A計劃,現在只可以採取B計劃,在標普500指數880點(GMO分析認為是目前標普500合理水平)附近每月小注分批買入。
格蘭瑟姆同意大市仍有機會調整,甚至有機會再試新低,讓祈禱市況逆轉的投資者得償心願買平貨(他們早前由於某些理智的原因認為大市仍會跌下去的心態),但假若大市直線上升,他們只可繼續禱告,但荷包不會有任何進賬。
他舉例1932年6月華爾街曙光初現,大市在兩個月內幾乎直線暴漲了110%!跟着的四個月在高位徘徊,其後在連串壞消息下慢慢調整了半年時間,但大市比一年前仍上升了35%。但關鍵是:曙光這時才正式出現,華爾街連續八個月爬升了130%。投資者需要不停改變策略來迎合市況,一如玩風帆時見風駛舵般。
胡斯曼在5月4日的文章亦指出,標普500已收復之前跌幅的四分之一,而政府修訂會計準則令銀行可以呈交一份亮麗的資產負債表,令人憧憬牛市已出現。但胡斯曼認為,政府的救市措施對金融機構只能起到粉飾表面的作用,按揭及銀行資產問題仍然惡化,他估計目前市況只是熊市的反彈。
但胡斯曼借用 Burton 新書的建議,對於不可預知的未來不要太執着自己的判斷,必須容納其他不同意見,才可以與時並進。胡斯曼指出,目前基本經濟因素仍然疲弱,但標普500的反彈幅度及寬度(股價上升與下跌的股票數字比較,目前80%股票升穿20及50日平均線)令人不能排除牛市或已出現,胡斯曼基金的策略是繼續持有個別股份,同時用期權沽空標普500、納指100及羅素2000對沖作 portfolio protection;如股份跑贏指數便可獲正回報。
在這個熊又似牛又似的市況,格蘭瑟姆及胡斯曼的靈活運用包容相反意見的投資策略值得參考。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economy are so great that when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stock market's anticipation are laid on top of them, you simply must have big ranges of outcomes and hedge your bets.——Jeremy Grantham
破執與投資
佛學家 Pema Chodron 教導「隨遇而安」(being 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凡事都當作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要浪費時間空想現實會改變,接受現實隨機應對,而且毋須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最重要是不要執着,因為固執己見只會令你對新事物一無所知,不如解放思想迎接不可預測的將來。
Burton的意思與佛教的「破執」大同小異。Burton 忠告要忍受由不肯定造成的不舒服感覺,應以科學方法去計算事物發生的或然率,每項投資都同時存在風險與回報,衡量各種客觀條件得出的結果即使與自己原先想法南轅北轍,亦要面對現實,我們沒有必要也不能承受因為「肯定」(certainty)心態導致的災難性後果。
格蘭瑟姆就大市是熊是牛設計了兩套推算方案,讀者可作為參考,也可以在機會率方面換入自己估計的數字。
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美國經濟今年是否由熊轉牛,投資專家仍然意見不一,熊、牛論者分別提出支持理據,但神經科專科醫生Robert Burton在他的On Being Certain:Believing You Are Right Even When You're Not分析,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正確。那麼,在這個「牛熊混雜」(Cyclical Bull Meets Secular Bear)市況如何部署投資策略。
麻省理工管理學院教授艾瑞利(Dan Ariely)在2001年擔任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時做了一個實驗,他邀請一些優秀的學生接受測試,希望找出聰明理智的人能否預測自己在激情的狀況下,態度會如何改變。
艾瑞利選擇了研究在性興奮時所做的決定,他解釋說,由於想了解受試者是否能夠預測自己在特定情緒狀態下如何行事,因此這種情緒必須是他們非常熟悉的情緒,艾瑞利認為,如果二十來歲的男大學生有什麼可預測、熟悉的事情,那就是他們對性的常態反應。
結果顯示,受試者在冷靜、理性、超我(superego,良心中的道德規範,能壓抑人的慾望)狀態下,會尊重女性,始終採取高尚的道德立場;但實驗證明,他們嚴重低估了本身被勾起性慾後自己的反應,預防、保護、保守和道德會完全不存在。艾瑞利因此指出:不論我們有多好,我們低估了激情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力(《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遠見出版社譯本)。
艾瑞利的實驗證明,人們不只會錯估自己,還錯得很離譜。而神經心理學博士Robert Burton新著( On Being Certain : Believing You Are Right Even When You're Not)更指出,人們對事物自以為經過深思熟慮必然正確無誤的看法,不管你自己感覺有幾肯定,其實與直覺(gut feeling)判斷沒有分別。
美國穿梭機「挑戰者號」在1986年升空不久便爆炸的意外事件翌日,心理學家Ulric Neisser要他106個學生寫下聽到穿梭機爆炸意外的消息時他們在什麼地方。兩年半後,Neisser問同一班學生同一個事件,但不足10%準確描述當時的情況,其中25%學生講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差不多所有學生都肯定自己的記憶正確無誤,即使Neisser 展示他們自己的筆記,大部分學生仍堅持自己「相信」的事實,其中一個學生竟然答道:「這是我的筆迹,但當時並不是這樣的。」
兼容駕馭不同意見
Burton對人們在沒有證據(甚至有反面證據)支持下仍充滿自信的表現大惑不解,他研究多年後發現,儘管人們衡量證據和正反兩方面的說法後,以為這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必然是獨一無二的事實而深信不疑,但其實這種確信的感覺與愛意和怒氣的感覺一樣,並沒有經過理性推敲而只是不受我們控制的腦部深層(hidden layer)運作的結果。
Burton把這樣的「肯定」(certainty)名為「認知的感覺」(feeling of knowing),而每個人都會遇到認知的感覺,例如當你要打電話給某個人但無法想起那人的電話或名字的時候,「我是知道的,但只是一時想不起來」便是這種感覺。
這種認知的感覺會令我們固執己見而忽略其他客觀的現實,Burton認為有必要克服單憑直覺處事,他提出的解決方法就是引用小說家費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名句:一個頂級的智者可以兼容並駕馭兩個相反的意見(The test of a first 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Burton的忠告是,對於不能確定的問題雖然會感到不愉快,但應該以包容的心態處理,當發現問題的其中一組答案的理據最充分,我們便要接受客觀的現實,即使答案與我們的認知並不一致。
兩手準備投資策略
GMO基金經理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和胡斯曼(John Hussman)都不約而同為目前市況作「兩手準備」。外號Perma-Bear的格蘭瑟姆在認為標普500指數有50%機會跌破600點的情況下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均大手買入股票,因為「過往數據」顯示股市對財務刺激(financial stimulus)政策的反應更為敏感(相對GDP而言)。
他以1932年以來的總統周期(Presidential Cycle)的經濟刺激政策作為例子;每屆總統在任的第三年,標普500的平均回報(由10月1日至次年10月1日)比之前兩年平均高22%。他分析說,由於要為爭取連任做準備工夫,基於政治原因,任期第三年甚少出現大熊市。
但格蘭瑟姆指出,總統周期的經濟效應比不上聯儲局政策的威力,格林斯平2005和2006年刺激經濟措施的影響可見一斑;而聯儲局刺激經濟效應也類似總統周期,不同的是刺激經濟措施在開頭兩年特別見效,而股市對財務刺激的反應最敏感,在聯儲局有史以來最大刺激方案的推動下,相信股市仍有支持,而標普500更可能挑戰1,000點。但他同時認為,一個真正長期牛市(true lasting bull market)仍未誕生,所以他暗示如標普500見1000-1100點時策略會再變,格蘭瑟姆是知名的價值投資者,但他近期的動作之快和timing之準令不少trader也自嘆不如。
凡人沒有預知能力
《聖經》記載約瑟告訴法魯王七個豐年之後將有七個荒年,然而,格蘭瑟姆強調,除非得到上帝賜予,普通人並沒有預知的能力,雖然過去大市的跌幅令人感到有若經歷了七個荒年,好日子即將來臨,但格蘭瑟姆不排除正式步入牛市之前可能仍會終極一跌。格蘭瑟姆指出,如果錯過了在恐慌性拋售期間入市的A計劃,現在只可以採取B計劃,在標普500指數880點(GMO分析認為是目前標普500合理水平)附近每月小注分批買入。
格蘭瑟姆同意大市仍有機會調整,甚至有機會再試新低,讓祈禱市況逆轉的投資者得償心願買平貨(他們早前由於某些理智的原因認為大市仍會跌下去的心態),但假若大市直線上升,他們只可繼續禱告,但荷包不會有任何進賬。
他舉例1932年6月華爾街曙光初現,大市在兩個月內幾乎直線暴漲了110%!跟着的四個月在高位徘徊,其後在連串壞消息下慢慢調整了半年時間,但大市比一年前仍上升了35%。但關鍵是:曙光這時才正式出現,華爾街連續八個月爬升了130%。投資者需要不停改變策略來迎合市況,一如玩風帆時見風駛舵般。
胡斯曼在5月4日的文章亦指出,標普500已收復之前跌幅的四分之一,而政府修訂會計準則令銀行可以呈交一份亮麗的資產負債表,令人憧憬牛市已出現。但胡斯曼認為,政府的救市措施對金融機構只能起到粉飾表面的作用,按揭及銀行資產問題仍然惡化,他估計目前市況只是熊市的反彈。
但胡斯曼借用 Burton 新書的建議,對於不可預知的未來不要太執着自己的判斷,必須容納其他不同意見,才可以與時並進。胡斯曼指出,目前基本經濟因素仍然疲弱,但標普500的反彈幅度及寬度(股價上升與下跌的股票數字比較,目前80%股票升穿20及50日平均線)令人不能排除牛市或已出現,胡斯曼基金的策略是繼續持有個別股份,同時用期權沽空標普500、納指100及羅素2000對沖作 portfolio protection;如股份跑贏指數便可獲正回報。
在這個熊又似牛又似的市況,格蘭瑟姆及胡斯曼的靈活運用包容相反意見的投資策略值得參考。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economy are so great that when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stock market's anticipation are laid on top of them, you simply must have big ranges of outcomes and hedge your bets.——Jeremy Grantham
破執與投資
佛學家 Pema Chodron 教導「隨遇而安」(being 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凡事都當作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要浪費時間空想現實會改變,接受現實隨機應對,而且毋須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最重要是不要執着,因為固執己見只會令你對新事物一無所知,不如解放思想迎接不可預測的將來。
Burton的意思與佛教的「破執」大同小異。Burton 忠告要忍受由不肯定造成的不舒服感覺,應以科學方法去計算事物發生的或然率,每項投資都同時存在風險與回報,衡量各種客觀條件得出的結果即使與自己原先想法南轅北轍,亦要面對現實,我們沒有必要也不能承受因為「肯定」(certainty)心態導致的災難性後果。
格蘭瑟姆就大市是熊是牛設計了兩套推算方案,讀者可作為參考,也可以在機會率方面換入自己估計的數字。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