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Wednesday, February 4, 2009

看巴菲特如何应对股市暴跌

价值投资是原则不是教条 看巴菲特如何应对股市暴跌

● 有很多人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股,做到长期持股就是坚持了价值投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价值投资并非就是长期持股,只要在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短期持有,都是价值投资。巴菲特自己概括的五种投资方式中就包括短期套利。

● 一般大家讲的趋势和波段,指的都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像巴菲特2003年4月开始买中石油,过了4年又全卖了,他是做波段吗?是的,但他做的是价值的波段,而不是价格的波段。

● 巴菲特最近在次贷危机后大规模买入股票160多亿美元,他的做法启发我们在通胀背景下可以关注四大行业:一是银行业,二是消费品,三是医药,四是交通能源行业。

● 即使是用来长期投资那些未来十年涨1000倍的股票,也只能用你的闲钱来赌,用你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不用的闲钱,用你全部输光也不会影响你未来正常生活的闲钱。有些人就幻想着有高人指点,一赌即中,怎么可能?

1 现在是否很好的进场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资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声称要实践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和职业投资家,那么,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刘建位:这个问题有很大争论,中国人喜欢贴标签,总试图用一个口号概括一种投资策略,这种做法就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于简单化了。
  
巴菲特认为,价值投资的定义只有一个,就是投资那些内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股票。价值投资关注的基本点不是价格,而是价值。从公司的整体内在价值算出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判断股价是不是被严重低估了。只要过于低估,就买,不管股价未来是涨是跌,只买这些物美价廉的公司。70多年来,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提出的这个价值投资基本原则没有任何变化。
  
另外,巴菲特也并非从头到尾都在用同一种投资风格。初期的时候,他坚持的是格雷厄姆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寻找“烟”:不考虑行业,不考虑管理层,不考虑公司是否濒临破产,只要公司的净资产远远超过股价,或者市盈率特别低,便宜,就买,而且尽量同时购买很多种类似的便宜货,分散投资。巴菲特刚开始的时候赚钱就是靠这个。但后来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个策略,他就很难再通过这个赚到大钱。于是巴菲特又开始吸收费雪的投资策略。
  
同样是价值投资,巴菲特后来只买好公司,而且转向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看中一只股票一买就买很多。这和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不同。巴菲特后来表示,他的第一选择不是购买股票,而是收购企业。只有当这个购并市场找不到好的交易对象,而且股市比购并还便宜的时候他才会去买股票。股市投资是巴菲特的第二选择。
  
所以,巴菲特第一阶段是学格雷厄姆,第二阶段是学费雪,费雪就是擅长发现少数超级明星公司。最后,他就是把他们两个结合起来,也做了他们两个没做过的一块,就是购并这一块。巴菲特现在的投资主要是购并,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十亿美元以上,把这些企业的控股权拿过来。
  
一句话,巴菲特不是简单地买卖股票,他是一个投资家,又是一个企业家,对他而言,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实践价值投资的过程中,有些投资者最终却落脚于长期持股。价值投资和长期持股是什么关系?
  
刘建位:确实,有很多人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股,做到长期持股就是坚持了价值投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价值投资并非就是长期持股,只要在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短期持有,都是价值投资。巴菲特自己概括的五种投资方式中就包括短期套利。
  
巴菲特也是好多股票买了又卖,只有极少数的股票他才会选择长期持有。巴菲特曾经公开宣布四只股票要一生持有。后来他又剔出了大都会ABC,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华盛顿邮报、geico保险和可口可乐。他做了一辈子,到现在也只找到这三只值得一生持有的股票。
  
价值投资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至于你要持有多久,要看你买的公司和时机。有两种情况:你买了以后,股价并未上涨,继续被低估,要继续持有;你买了以后,它的价格增长了好几倍,但是公司价值也同样增长了好几倍,其实仍然低估,也要继续持有。巴菲特买可口可乐是1987年股灾后买的,为什么后来决定长期持股,因为从当时开始可口可乐决定向全球进军,中国啊,非洲啊,海外市场开始爆发成长。吉列刀片也是一样,刚开始海外市场只占百分之十几,后来就占到快一半。他发现这个时候公司价值比价格增长得更快,所以大涨了几倍他也不卖,继续长期持有。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又是什么关系?有些投资者深刻体验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就选择用长期持股的方式来规避市场的短期波动,这有什么错吗?尤其,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选只龙头股做一个简单的组合,然后长期持股,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这难道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投资策略吗?
  
刘建位:一般大家讲的趋势和波段,指的都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像巴菲特2003年4月开始买中石油,过了4年又全卖了,他是做波段吗?是的,但他做的是价值的波段,而不是价格的波段。
  
有时候媒体喜欢推荐一种简单的投资策略:挑几只股票,比方说最信任的几家公司,我拿着,一年不行我拿十年,十年不行我拿二十年。这个可能比那个听消息,快进快出的是好一点。不过假如你是在价格严重高估的时候买进,一旦股市泡沫破裂,那么未来十年也许你最多收回成本。比方说你判断美国经济形势很好,互联网未来也大有发展,但是假如你在2000年买入股票,即使最好的几只网络股,你到现在还是在赔大钱。
  
巴菲特对宏观经济理解得很透彻,但他不会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买股票,他从来都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所以只是基于对宏观的信心随便去买几只股票,就想战胜市场,是不可能的。巴菲特始终认为,中石油是一个好公司,但高价买入,或者高估后继续持有,并非是一个好投资,这正是他及早抛出的原因。
  
《第一财经日报》: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判断一家公司内在价值的专业能力。那么,在暴跌之后,比如现在,股市已经暴跌了50%,这不是意味着一次很好的进场机会?
  
刘建位:你这个说法,修正一下就对了。有个简单的方法,指数投资,没时间研究个股,那么就买指数基金。巴菲特认为,对于不会研究的人,这是最笨也是最聪明的方法。
  
如果你要长期投资5到10年,当然在股市有了大的调整之后投资指数基金,成本要低得多。事实上巴菲特认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股市。因此,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分期分批买入,我看好了公司,有钱就买,每月都买,越跌越买。这样你可能跑赢大市,不过这个需要很大的定力,很多人做不到。
  
所以说,那些100多块钱买平安的人,本来说长期投资,10年20年的,甚至要留给自己的子女,到跌到50块钱了却熬不住了,在最不该卖的时候卖了。追涨杀跌是人的本性,但勇于反向操作,在大跌导致低估时买入,在大涨导致高估时卖出,才是价值投资的成功之道。

2 巴菲特如何对抗通胀?
《第一财经日报》:通胀这个话题近段时间讨论得比较多,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资生涯中也经历过高通胀的年景,他是怎么做的呢?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通胀的时候,美国股市也表现得相当好,但现在的A股市场似乎却很担心通胀。

刘建位:巴菲特始终说通胀是影响公司盈利最大的敌人。他对通货膨胀是极其小心的,在年报中也经常会有好几页提到通胀。有一个时期,巴菲特觉得自己的长期投资业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就把伯克希尔的股价走势跟金价走势做了个对比,结果发现黄金也涨了几十倍,其实自己也没赚多少。如同我们很多投资者,赚了好几倍,结果发现和没赚差不多,猪肉和房价也涨了好几倍。

所以巴菲特投资的企业都是能克服通胀的。他投的都是轻资产的公司,有形资产少,盈利能力强。当通胀来临的时候,这些轻资产的公司,只需要增加少量的有形资产投入,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而那些高有形资产的公司,比如钢铁公司,要扩张就要大规模投资增加有形资产,在通胀的背景下,扩张的成本就会很高,相应增加的盈利有限。
真正能在通胀时保持盈利增长的公司是非常少的。所以巴菲特觉得拥有巨大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才是最优秀的公司。像可口可乐,它要扩张,找些罐装厂帮它灌装就行了,它不用大规模投资建厂。茅台也类似,在通胀时甚至还可以提价。所以巴菲特投的公司,第一,它是轻资产的,商誉很好,盈利能力很强;第二,它的负债很少,非常稳健。因为假如通胀来了,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如果负债很多,日子就难过了,假如遇到逼债,就很可能破产。巴菲特找的都是现金流非常好的公司,通过公司自己的充足现金流就能维持公司的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在通胀背景下,你觉得哪些行业值得特别关注?
  
刘建位:巴菲特最近在次贷危机后大规模买入股票160多亿美元,他的做法启发我们在通胀背景下可以关注四大行业:
  
一是银行业。巴菲特乘银行业低迷大量增持,增持富国银行近30亿美元,增持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14亿美元。银行天然可以抗通胀,它进的是货币出的也是货币,所以只要管理得好,它是可以抗通胀的。尤其在中国,银行业在居民财富管理上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是消费品。巴菲特买了欧洲最大的食品商卡夫股票41亿美元。巴菲特喜欢买入那些产品与人的直接需求有关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吉列、箭牌口香糖,这些公司的产品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又能满足情感需求。这些年的蒙牛和伊利,都有很大发展,因为国内市场有足够大的需求,而且在国内市场上做好了,到了国外也容易扩张。这类企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三是医药。大规模投资医疗行业,买进欧洲最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股票0.76亿美元,增持法国最大药厂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14亿美元。也投资美国市值最大的联合保健集团(UnitedHealth),及客户数最多的伟彭保健公司(Well -Point)。回顾美国200年股市历史,那些大的医药公司,成长性相当不错。中国现在正在完善医疗保障,医药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增长,只要一家药厂有好药,我相信是肯定有很大需求的。
  
四是交通能源行业。巴菲特还大规模买入铁路公司柏灵顿北方圣大非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47亿美元。巴菲特近几年在电力和石油行业投资规模巨大,有收购也有股票投资。
  
银行、食品等消费品、医药、交通能源等,这些行业相当稳定,变化相对较少,所以假如你能找到品牌商誉很好的公司,具有定价权,在行业内又具有龙头地位,那么在股市十分低迷过于低估的时候适当买入,就是你学习巴菲特战胜市场的成功之道。

3 巴菲特如何应对股市大跌?
第一财经日报》:巴菲特是怎么应对股市大跌的?
  
刘建位:巴菲特经历过4次比较大的股市大跌:1973年到1974年的大跌,1987年的股灾,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裂,目前的次贷危机。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独立管理投资,到1966年,十年赚了11.5倍,而同期大盘只涨了1.22倍,巴菲特远远高于大盘。但是此后两年股市又上涨了 40%,许多蓝筹股市盈率高达50倍以上,他已经没有办法找到股价低估值得买入的股票了。但这时候投资者却要把更多的钱来交给他管理,所有人都说肯定还会涨。

在请教过老师格雷厄姆之后,巴菲特不但不再接收新的投资,而且把原来管理的资金也退还给投资者,把公司清盘。巴菲特自己也没想到,在他退出之后,大盘从1970年到1972年三年又涨了40%。

这三年巴菲特什么都没做,眼看着大盘涨了40%,却不为所动。等到1973年和1974年股市暴跌40%之后,他才重新进场,就是在这次大跌之后,他买了华盛顿邮报、联合出版公司等,捡了一堆便宜货。

前面股市大涨他接受采访时说,他就像一个小伙子,来到一个荒无一人的小岛上,满口袋都是钱,可是却找不到一个姑娘。后来股市大跌之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就像一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来到妓院一样,购买股票的好时候到了。
  
巴菲特每次大的投资都是在股市大跌之后,他才进场。
  
1987年股灾之前,是个大牛市,1984年到1986年,美国股市持续大涨,累计涨幅2.46倍,巴菲特1985年就大幅度减持股票。在牛市的全盛期,巴菲特只保留了三只永久持有的股票,把其余所有的股票都卖了。他的助手说:“命令很明确:把一切都卖掉。”
  
10 月19 日星期一,恐慌抛售终于发展成了大崩溃,这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黑色星期一,道??琼斯跌了508 点,或者说22.6%。
  
这次大跌之后,1988年他开始买入可口可乐,1989年又继续增仓,一共买了10亿美元。同时他又买了6亿美元的吉列可转换优先股。
  
第一次股灾的时候,巴菲特全部撤出了市场。第二次,他大部分都撤了,只留了三只股票。但这两次他都是在股灾前一两年就提早离场了,所以说逃顶是不可能的。当他看到泡沫比较大的时候,他就撤出来了,而不是幻想泡沫涨到最大即将破灭之前才逃离。他不管逃的是不是顶,他已经赚够了,因为他是在很低的时候买入的。
  
而很多A股市场的投资者总想赚到最多,还说要和泡沫共舞,而泡沫何时会大到破灭是难以预料的。与其冒着泡沫破灭摔得很惨的风险追求多一些利润,还不如早点退出稳赚不亏。
  
这就是咱们中国古人说的“知止”,知道什么时候收手,这是最不容易的。
  
第三次大跌是网络股泡沫。之前的1999年,是巴菲特最难熬的日子,只赚了0.5%,大大落后于大盘21%的涨幅。大家纷纷指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网络科技股的时代来了。三年大盘跌了一半,巴菲特不但没亏,还赚了10%,大家不得不承认,长期来看还是股神厉害。
  
第四次大跌是这次次贷危机。年报显示,巴菲特再次大跌大买,在2007年买入了160多亿美元的股票,增幅近70%以上。
  
巴菲特应对大跌的方法很简单,一是前面大涨过于高估时要反贪,及早退出。二是后面跌后过于低估时要反恐,趁机抄底,大跌大买,大买大赚。
4 A股哪些股票具投资价值?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巴菲特研究了很多年,那么在A股,你比较认同哪些股票的投资价值?
刘建位:我想巴菲特在次贷危机股市大跌时增持的三大行业,银行、食品、医药,都是长期发展非常稳定的行业,经常会出现超级明星股。事实上,过去十年,招商银行、伊利、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的股价表现都远远超越大盘

在这些公司里,将来有可能会成长出超过可口可乐的公司,但它们的价格现在是否低估舍得买入并长期持有,有很大的争论。

长期投资首先一定要选对,巴菲特就说要选一个值得一生长期持有几十年的股票很难。你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几个甚至十几个李鬼,才能碰到一个真的李逵,你选错了就损失很大。万一你判断错了不是好公司怎么办?

你的判断肯定大部分时候都是错的。大部分饮料企业都不是可口可乐,大部分酒类企业都不是茅台。就像篮球明星一样,全中国也就出了个姚明,出现超级明星的概率是很低的,你犯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绝对不能把你所有的财富赌到一只这种所谓的未来超级明星股身上,巴菲特本人也不敢这样赌,他的组合经常有10只股票左右,他那么大的勇气也最多赌上个人财富的十分之一。即使别人再说好,你再有信心,你也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第二点,即使你赌对了,它确实是未来的沃尔玛,未来的可口可乐,但它如果一年跌了一半,或者十年都不赚钱,你能受得了吗?不是说这只股票未来十年二十年涨100倍,你未来几年就能赚3倍5倍。有可能它这几年都是不涨甚至下跌的。像巴菲特管理的财富从1965年到现在涨了4000倍,你可能觉得每年都好几倍,其实他每年复利只有22%。当你的资本规模大了,你的收益率就往往会大幅下降。
  
所以为了防止选错,你要多选几个。你不是巴菲特,你不妨多选几个。并且你要时时刻刻盯着你的股票,万一错了,你要及时认错卖出。
  
第三个,即使是用来长期投资那些未来十年涨1000倍的股票,也只能用你的闲钱来赌,用你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不用的闲钱,用你全部输光也不会影响你未来正常生活的闲钱。有些人就幻想着有高人指点,一赌即中,怎么可能?你用闲钱,赌不中也无所谓,暂时亏了也敢长期持有等翻身,输光了也无所谓,但一旦赌中了就是大赚。长期来看,买个一般的公司股票也是比存款划算的,要是赌到一个好公司大牛股,你晚年就可以发大财享大福了。但是你要是想赌这两年就会大涨来发大财,这个我觉得不确定性是很大的。

巴菲特:美国信贷紧缩局面有所缓解但经济衰退短期内不会结束.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信贷紧缩的局面在过去一个月里有所缓解,但由于担心美国消费者会继续削减支出,因此美国的商业活动仍在继续放缓。
  
巴菲特表示:"目前的形势仍非常、非常糟糕。信贷环境现在稍有改善,企业债务市场的状况较一个月前有所好转。但是,商业活动放缓的速度仍处于令人担忧的水平。人们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恐惧心理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于经济衰退,巴菲特认为,经济衰退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但他现在也没有具体预测衰退会持续多久。在采访中,巴菲特再次强调了他对美国经济复苏和股市的信心。
  
在其它问题方面,当谈到经济刺激计划时,巴菲特表示,政府不能对退不闻不问,也不能不采取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尽管政府的刺激计划可能引发通货紧缩风险和更高的财政赤字,但采取这些措施势在必行。

此外,巴菲特还表示,他不反对买进自己公司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专注 : 成就巴菲特的财富人生

半个多世纪以来,沃伦·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

对于这位传奇投资家,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通过罗杰·洛温斯坦的《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我们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施罗德——摩根士丹利保险公司的前分析师,再次将这位奥马哈之神敏锐和个性的一面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本书作者施罗德历时5年,经过潜心研究各种资料,包括以前从未公开过的档案文件,终于为读者描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巴菲特。他执著、痴迷,幼时备受母亲打击伤害,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一个小孩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得到那些东西。在这本书中,读者将会再次见到这个熟悉的,酷爱汉堡、可乐,时不时说几句名言警句,而又不太入流的家伙。但是,《滚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锐,它深入到心灵深处挖掘其成功秘诀。他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敢相信,认为那只是侥幸成功。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施罗德说,小时候,沃伦就随身携带着自己最珍贵的财产——自动换币器。而10岁时,父亲提出带他旅行,他想去的地方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不久之后,巴菲特读到了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他对朋友说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在1941年的世界大萧条中,一个孩子敢说出这样的话,可真是胆大包天,听上去有点傻得透顶了”。施罗德写道,但是……他很肯定自己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当然,他确实做到了,并且还不止这些。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于是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投身名扬四海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这是《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明白了“市场先生”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独立分析公司价值的秘诀。

他开始购买“烟蒂型股票”,即那些只剩一口气,即将出局的公司,最终买进了美国商业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品牌,包括可口可乐和吉列,以及其他的私营公司,如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和喜诗糖果公司。巴菲特投资战车的核心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也是施罗德第一次和他接触的原因——该公司主要经营保险业务,麾下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通用再保险公司。这些公司都很赚钱,为巴菲特赚取了大量可供投资的资金。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源自格雷厄姆,同时又有独创,十分简单: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赌博性投资和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人们都被卷入了这一狂潮之中,而巴菲特的原则依然没有改变。他只买自己能够理解和评估的股票,并且想在很便宜时买进。“任何人都明白这些简单的想法。”施罗德写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行。”

同时,施罗德也提醒读者,巴菲特首创的新词:“定时(timebombs)”可以追溯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2年的股东报告中,并且说他们疯狂的扩张,可能会“引发金融灾难的连锁反应”。
很遗憾,没有人仔细听这句话,但是正如施罗德所写的:“在2008年春天的混乱之中,巴菲特坐在那里,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所思考的价值和风险一直都没有改变,总是有人在说规则已经变了。但是,巴菲特说,只有短线投资,你才可以这么认为”。

在2008年这场史所罕见的金融海啸面前,有人笑指巴菲特也因失算而投资失误,但一向以长线投资为目标的巴菲特,不会被眼下金融危机引发的股市大动荡所迷惑。出水才看两腿泥,巴菲特的定力就在于“专注”两字。

2010年黄金将达到4800美元每盎司甚至更高

其实我们很惊讶为什么美国的主要媒体和华尔街都对黄金的行情抱着一个无视的态度。而且华尔街的普遍“智慧”认为黄金的价格已经高出合理的价格太多,太多了。你们想知道美国人已经被洗脑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吗?大多数美国人似乎都忘记了在价格和货币供应之间有一个紧密地联系。同时他们也忘记了在1970年代通货膨胀的时期,Milton Friedman 不止一次的说过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那个时候华尔街像关注其他经济指标一样关注货币供应量。但是现在,即使是华尔街最喜欢的人物Larry Kudlow 和 Brian Wesbury也不去关注(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得到华尔街的喜爱)。他们甚至认为股票价格房产价格和货币供应没什么关系。我猜测,华尔街上工作的人可能只是惦记着他们每年能拿到几百万美元的奖金吧。

但是,请注意,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之间是确实有联系的。你可能会举出一些政府给出的数据或者一些商品的价格来反驳我,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数据都是处理过的,进一步说,可以说是,假的。事实上,黄金就是财富,就是金钱。虽然政客们和他们在华尔街的伙伴们(或者叫犯罪同盟)在通过法律,宣传,等等,总之是一切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来来阻止黄金被当成金钱来看待,来使用。只有通过这样,他们才能继续神不知鬼不觉地从那些诚实,勤劳,努力工作的人抢夺财富。这些辛勤工作的人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真正的价值,而政府和华尔街却是通过了一种重新分配的方式把财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最终,政府和银行家们会把这种抢劫变成一个合法的偷窃,就像是病态的吸毒成瘾,他们深深的沉迷在其中。这个循环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货币体系不堪重负,货币近乎成了一种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个时候黄金就会被作为金钱或者说货币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找回它曾经没忽视的价值。

在1913,美国的M3货币供应量是204亿美元。在上面的图表中,你可能看不清楚,因为相对于右边的那个115450亿的数字,204亿实在是太小了。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可能会发现,在1945年左右这个量有一个不太明显的上升,那段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你应该还会发现,在1960年左右开始这个量逐步上升,而那个时候正是Johnson总统为了支付越南战争的经费而印刷纸币的时候,也是美国在向社会主义世界扩张的时候。而当1971年Richard Nixon 把我们的货币与黄金脱钩的时候,这个增长就开始加速起来了。

我们都被洗脑了,我们认为美元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度量衡,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可以毫不留情面的揭示这个事实:如果我们有一根一尺长的棍子,我们把它作为一尺的度量衡,然后我们每年从上面砍掉一寸,我们还是一直把这根棍子当作一尺长。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每一年棍子都在变短,量相同的东西需要的棍子就越来越多.就像从前量起来是10尺,可能今天量起来是500尺.美元就像这根棍子.美元的价值正在飞快的流失,最终我们会发现手里拿着的其实是花花绿绿的印刷品.

但是,好消息的是,当大多数人还蒙在鼓里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买进黄金的机会.黄金日后的上涨的程度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下面这个图,是把黄金的价格和M3的货币流通量作了一个相关的计算得到的,我们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出现在的黄金有多么的便宜.这个图所表示的是,从1913年美联储建立到今天,根据货币发行量所以算出来的黄金的相对价格的一个曲线.
另外,还可以注意到,在这个图中,黄金的相对价格有两个尖峰,其中一个是1929-1930年间,从低于0.45上升到了0.88.另一个是1970年代中段到1980年,从低于0.2上升到了0.4。

很多人都说黄金现在被高估了,但是从这张图表看来,相对于货币的供应,黄金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很低的位置上.在1920和1980这两个时候,大萧条和经济严冬让货币体系遭到了重创,但是美联储还是想办法让这个系统继续运转下来了。而我的感觉告诉我,经济学家Walter Williams 所说的一次超级的通货膨胀将会在2010年发生,或者是一次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将会终结美国的世界货币储备的地位。而那个时候,我认为,黄金的相对价格对达到1913年美联储建立时候的价格,也就是1.1或者更高.现在的黄金价格是672美元每盎司,根据报告M3的货币发行量为115450亿美元,那么按照现在相对价格的比值1比0.14来计算,我们将得到每盎司4800美元的这个价格。但是这还仅仅是保守估计,因为货币发行量还将不断的增长,速度像野火的蔓延。换句

话说,最终黄金的价格会高出每盎司4800美元很多很多。
不要再相信华尔街和华盛顿的谎言了,历史的必然是一切货币终将无法逃脱价值归零的宿命,美元当然不会例外,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货币,真正的财富。不久之后我们会把黄金当成是那把尺子,而不再是美元。

根据John Williams的分析,在2010年将会发生一次超级的通货膨胀。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把德国曾经通货膨胀的数据拿出来分析一下。和美国一样,德国也是“伟大”的债务国。因此,为了还清这些债务,德国发行了大量的货币,就好像没有“明天”一样。对于德国政府,也确实没有了“明天”。回到美国的问题上,美国财政部超过42%的债务是被外国人所持有,当那些债权国,比如中国或者日本,不愿意让自己积累起来的财富被美国的通货膨胀所蚕食,他们就会想些办法,这一天已经不远了。那么美联储就会像曾经的德国一样,为了还清债务大量印制美元,“就像没有明天”,而这就是很快将要发生的。那么美国帝国的明天也就从此变成“昨天”了。全能的神似乎也在等待那一天,美国的霸权,杀戮和财富都将成为历史。是的,总有一天是要付出代价的。历史的滚滚车轮证明了这一切。人们对于美国,对于绿纸片的信仰,将会像灰飞烟灭。

下面的三张图表来自The Economics, Co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1937
第一张图,从1913年到1918年,德国的货币发行量很快的增加的,这个增长的速度是要大于国内外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的。

那时候还有人在说一切运转的良好。刚开始的时候,国内的价格增长是要比进口货物价格的增长要快的,因为那个时候外国人还没向德国倾销商品。

接下来,从1918年到1920年,相对于德国的债权国美国的货币相对于德国的货币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国内商品价格的增长已经是非常的剧烈了,差不多是500%,但是这个数字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增长确是非常微弱的,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德国的货币发行。回到现在,如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如果中国或者其他的债权国对美元失去信心,那么美国会不会是下一个德国呢?
再回到德国的情况,请大家注意相对于价格的增长,货币发行量还没有完全的爆发式的增长.一次超级的通货膨胀才刚刚开始。
从1922年到1923年中,短短的几个月,超级通货膨胀发生了.食品的价格上涨了140倍,国内商品的总体价格上涨近180倍.在这一时间段内,进口商品和美元的价格上涨了220倍。

那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当今的美国吗?我认为,会的.并且更多的人也意识到了,美元的购买力已经大幅缩水了。下面的这张图表来自Walter Williams.几周前,我参加了Astrologers Fund-Spring Equinox Conference 的会议,在会上也展示了这张图表.这张图 表示的是在过去的340年间,美国消费品价格增长的情况。

从1665年到1913年的数据由 Oregon State University大学的Robert Sahr 建立,使用的是Trinity University, San Antonio, Texas大学的John J. McCusker 的数据。接下来,从1913年到2006年的细线,数据来自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的年度平均CPI-U的官方报告。

从1982年开始的那条粗线是根据Shadow Government Statistics的数据来得到,这个数据是结合了bls的数据和sgs的分析调整得到的。很多人认为这个数据比官方的数据更有价值。

当然,根据这张图表,可能你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可以分明显发现的是,自从我们脱离了黄金本位的标准之后,我们的货币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失去它的购买力。Williams指出,当婴儿潮出生的人大量退休,向政府所要退休金的时候,即使100%的税收都不能让美国政府有钱来履行它对国民的义务,社会保险和医疗的义务也会失效。那个时候,就更不用说,对中国和日本等债权国的义务了。

我并不是在预测一个经济的冬天。通胀和紧缩是货币体系出现问题的两个不同过程.但是分析到了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次超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将要来临。我们将何去何从?虽然现在这个超级的通货膨胀还没有来临,但是我们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通胀的迹象。

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来抵御呢?我想当你看着那张反映德国通货膨胀的图表的时候,可能已经明白了Walter Williams 所说的通货膨胀意味着什么了。他说,当超级的通货膨胀到来的时候,我们用钱来生火取暖可能更划算一些。很显然,随着美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金的上涨将"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

根据M3货币供应量报告的给出,我们的结论就是黄金会到4800美元一盎司。根据另外的一些数据,我们知道美元的流动性的增加,货币发行量的增长也是以很快的速度来增长的。那么当我们进入超级通胀的纪元,黄金可能就不是4800$,可能会涨到天上去,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价格.想象一下吧,你要推着一个装满了百元美钞的小推车来买一片面包.确实是一次经济灾难,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你会发现现在正是储存真金白银的最佳的时机。

Tuesday, February 3, 2009

在中资银行的“苦日子”刚刚开始之时,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减持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场预料之中的蝴蝶效应正在数家中资银行的海外战略投资者中间蔓延。2008年的最后一天,瑞银集团(UBS)宣布将手中持有的33.8亿股中国银行H股悉数脱手—几乎是在三年禁售期结束的同时。随后,另外两家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也迅速跟进。1月7日,美国银行通过中介向国际机构投资者转让了56.2亿股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占建行全部股权的2.41%。1月8日,李嘉诚基金会配售20亿股中国银行股票的消息曝光。
  
自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以来,这是禁售期到来后海外投资者的首轮出手。消息传出后,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新年后香港市场的第一个交易日里,中国银行全天下跌2.36%;而在美国银行转让建行股份的1月6日到8日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建行股价则从4.7港元暴跌至3.88港元。与之相应,两家银行很快在A股市场也出现了下跌行情。
  
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减持实属意料之中,“瑞士银行在做决定的时候,坚持了一个原则:时间越短越好,知晓面越小越好。这是很明智的。对于中国银行而言,当初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谈及瑞银的抛售事件,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相当平静。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经营相对保守的中资银行如今仍然是投资者眼中理想的长线投资—受保护的高息贷款市场仍旧利润丰厚,而中国的大银行们将继续保持其不可比拟的市场地位。在瑞银2009年初发布的银行业分析报告中,工商银行A股、H股;建设银行A股仍被列为其长期看好的股票。而李嘉诚基金会在出售20亿股中国银行股票后,仍然持有30亿股,并表示此番抛售仅仅是一般的资金及资产调动,余下的股票将作为“非常长线”的投资。
  
然而面对迅速下跌的银行股,此番集中抛售仍然引发了关于中外资银行战略合作模式的再次讨论——三年时间里,海外金融机构到底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什么?在股权变化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更为重要的是,对于1月9日刚刚挂牌成立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公司,其它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经验有多少可借鉴之处?
  
得失之间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国有银行的员工来说,股改上市的三年是其多年工作历程中变化最为迅速的三年。曾经在建设银行工作了十余年的竺小龙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做信息研究的他亲身经历了建设银行从一家计划经济特色明显的国企逐步转变为一家符合国际运作规范的现代银行,“如果不引入战略投资者,这几年中资银行的变化恐怕至少要用十年。”
尽管从持股比例和投资协议中,任何一家战略投资者都并不具有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权,但三年以来,中外双方在业务培训、人力资源交流甚至战略合作上仍然做出很多尝试。“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大银行比较,这个比钱更珍贵。”瑞银投资银行亚洲主席蔡洪平对《环球企业家》说。
  
在建设银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董事定期召开会议,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日本董事就曾经提出,在建行上市后的盈利能力水平下,应该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以确保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而在另一股东美国银行的影响下,六个希格玛(Six Sigma)—一种盛行于现代企业中的管理策略—也开始在建行员工中间广为传播。与之相类似,中国银行与各家战略投资者之间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其最大的外资股东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专门成立了一个中行工作组,负责与中国银行的沟通与合作。此外,RBS每年在伦敦都会举行1—2次培训,并邀请中国银行各个层面的员工赴伦敦进行交流学习。此外,中国银行在过去三年中的财富管理、银行卡和公司银团贷款等业务也都从RBS获得了帮助,而另外一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则帮助中国银行建立了小企业贷款模式。
  
作为回报,战略投资者亦获得了丰厚回报。自2005年以来,瑞银、美国银行、高盛等外资金融机构共向中资银行投资了250多亿美元。以瑞银出售中国银行计算,其此次筹得8.08亿美元,与入股时的4.916亿美元相比,瑞银的利润相当可观,而美国银行借抛售建行股份的利润空间估计在10亿美元。
  
当然,中资银行与投资者的合作并非尽如人意。在波士顿咨询公司驻北京合伙人霍尔格·迈克里斯看来,双方的主要失望之处在于技术帮助上,由于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中方银行家常常会发现,具有丰富国际知识和经验的外资顾问并不能解决本地的问题,而同时,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并没有与经理及以下级别的员工发生直接关系。
  
相反,外资机构则对难以深入改变银行业务和无法拿到更大控股权感到失望。多年来,海外战略投资者一直期望能够解除对外资持有中国银行股份不得超过20%的规定,但至今这一限制没有任何松动迹象。
  
不过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来说,抛售仅仅是好日子结束的标志之一,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其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更加棘手—过去一年中,人民银行多次降低利率,目前贷款利率的下调速度已经超过存款利率,在最近的一次降息完成后,1年期贷款利率仅为5.31%。与此同时,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也出现上升的苗头。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扶助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计划,但对于银行来说,要想在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降低信贷门坎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Time to scrap car transfer fee

Four months ago, the Government rescinded a longstanding policy when it ruled that motorists who scrap their cars can get a cash refund.
The move changed a 33-year practice of handing rebates for scrapped cars in the form of tax credits on a new car.
The change, initiated by Transport Minister Raymond Lim, was triggered by a suggestion by Ang Mo Kio GRC MP Inderjit Singh last February.
With the move, car owners stand to receive the full value of the car's scrap rebate.
Previously, an owner who did not want to use the tax credits to buy another car had to sell them to a dealer, who typically paid a discounted rate for them.
In these extraordinary times, perhaps it is timely to reconsider another long-time practice: Levying a transfer fee each time a car changes ownership.
The fee is 2 per cent of a perceived market value of the vehicle and is borne by the buyer.
Say a three-year-old Toyota Camry is deemed to be worth $50,000. The transfer levy would come up to $1,000. That is on top of an administrative charge of $10.
It may not seem like a lot of money, but between 1997 and 2004, the Government collected about $60 million a year on the transactions. The money, like all taxes, goes to the Consolidated Fund, which is used for various national projects.
But the reasons - if there are any - for a transfer fee should be scrutinised. When asked if it is meant to control vehicle ownership and usage or tax consumption, the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which administers the fee, merely says the levy "is part of our national taxation framework".
But why should it be "part of the framework" when vehicle owners here already pay myriad taxes and levies?
Car ownership and usage curbs include road tax, petrol duty, excise duty and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If the fee is an attempt to discourage car ownership and control vehicle population, its role is superseded by an absolute tool - the 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COE) system.
If the fee is a tax on consumption, then it is double taxation as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 had already been levied on the car when it was new.
If it is like a stamp duty that is levied for homes that change hands - a move that discourages speculative trading that drives up property prices - then it misses the mark too.
That is because cars do not lend themselves to speculative trading. They are fast-depreciating assets. No one makes money when he sells his three-year-old BMW 3-series.
So the reasons to re-examine the transfer fee are twofold. One, the fee lacks relevance in the first place, even if it yields a tidy contribution to the tax coffers.
And two, this is a decent time to look at ways to lower cost.
There are a couple of ways to lower cost. Removing the transfer fee would ease the lot for austere consumers who are buying second-hand instead of new. The car is not always a luxury.
Many depend on it for work and business.
Doing away with the fee would also help the local used-car market, especially at a time like this.
While 75 per cent to 80 per cent of car buyers in recent years choose to buy new instead of used - because an abundant supply of COEs has made new cars rather affordable - things will change.
COE supplies will shrink sizeably from this year. So, when the economy recovers, demand for cars will be satisfied more and more by the used-car market. And the transfer fee will likely be a thorn in the side for more people.
By then, the tax revenue it contributes might become too attractive to give up. It is better if the weaning process starts now.
For a start, the fee could be halved to 1 per cent.
Or, instead of pegging it to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car, perhaps it could be based on its Open Market Value, which roughly translates to its cost price.
Like the call for scrap rebates to be paid in cash, there have been repeated requests for the transfer fee to be dropped or cut over the years.
Maybe its time has come too. Beyond the argument that it will help lighten the burden on the man in the street, abolishing or modifying the fee will go towards making Singapore a slightly less expensive place to work and do business in.
And on a macro scale, it could even reverse the wasteful trend of premature scrapping. For the past decade or so,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relatively new cars - some as new as two years old - have been taken off the road.
They are either sent to be scrapped or re-exported. This trend is not only wasteful for the individual vehicle owner but is also detrimental to Singapore's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We lose hundreds of millions this way.
Doing away with the transfer fee should lift the local used-car market, which in turn makes it less attractive to re-export or scrap a perfectly good vehicle. And hence it keeps more money within the country.

Tough times may be best time to get new car

On Nov 11 last year, I wrote in straitstimes.com that it was a good time to go shopping for a car.
Evidently, not many people paid heed to the recommendation, because a week later, certificates of entitlement (COE) for cars tanked.
The premium for models with engines up to 1,600cc crashed to an unprecedented $2.
Today, I would like to repeat the suggestion. But first, allow me to ease into the topic with this preamble.
Despite car sales sinking to a four-year low last year, the year's vehicle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show one of the strongest rates of growth in recent years. Full-year figures from the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will be out only in the middle of this month.
The car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chalk a 7 per cent growth to over 550,000, while the total count of all vehicles is expected to be just under 900,000, or 5 per cent more than 2007's.
The expansion is appreciably more than the 3 per cent cap stipulated in the COE system. The cap was also busted in 2007, 2006 and 2005.
Hence, folks who are expecting this year's COE supply to be crimped won't be wrong. The question is: How big will the cut be?
All signs point to a slash rather than a trim. First of all, a new growth cap - 1.5 per cent - becomes effective this year.
If the final vehicle population tally is 900,000, COEs for allowable growth should work out to be 13,500, compared with last year's 24,887.
Next, the number of vehicles to be scrapped - the biggest determinant of COE supply - is expected to dip this year.
About 85 per cent of Singapore's cars are younger than four years, more car owners are saddled with huge car loans that make it harder for them to switch to a new car without a hefty penalty, and more people are expected to hang on to their current cars in these uncertain times.
Last year, more than 75,000 vehicles were taken off the road. Considering all the factors mentioned, a conservative estimate of this year's figure should be in the region of 55,000.
Finally, an adjustment to last year's oversupply would have to be made. This is expected to be close to the 5,600 cut effected in last year's mid-year adjustment.
Thus, this year's COE supply will probably be 63,000 or so - 40 per cent smaller than last year's quota.
The reduction is likely to be made in two stages: when the new COE quota year starts in April, and when the six-monthly adjustment kicks in in October.
Details of the new supply could be revealed as early as Budget day, Jan 22.
Ordinarily, a sizeable cut in COE supply will send premiums - and consequently car prices - soaring. But these are not ordinary times.
With bonus cuts, wage freezes and job uncertainties looming, buying a new car is unlikely to be a top priority.
COE rates are thus expected to stay weak for several months to come.
Which brings us to the topic at hand: Is it the ideal time to shop for a car?
While conventional wisdom has it that 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 the contrarian often gets the fattest, juiciest pick.
In the current context, going car-shopping may not seem like the most prudent thing to do given the economic climate. But if you view cars as an expense - which essentially they are - then the prospect of acquiring one with relatively light depreciation can be realised now.
This is simply because prices are unlikely to be much lower than they are now.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may not stay open for long. As soon as the economy recovers - that will happen just as surely as day follows night - demand for cars will start to pick up speed.
And with the smaller COE supplies going forward, you don't have to be a rocket scientist to know that prices will take off too.
I'd add that my "buy" recommendation applies to those who are buying their first car, those acquiring an additional car and those with cars that are approaching 10 years old which need replacing.
Those with relatively new rides may find the current weak resale market unpalatable. But if they do not have a huge loan, they will find comfort in the lower interest expenses on a newer, cheaper ride.

Resale flats going below valuation

A recent classified advertisement in The Straits Times offered a five-room flat near Ang Mo Kio Hub for a whopping $50,000 below its valuation of $640,000. Another one was offering five-room flats in Jurong for $10,000 to $15,000 below valuation.
These 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dvertisements for resale Housing Board flats going for zero cash or below valuation.
Indeed, the cash-over-valuation (COV) portion of an HDB resale flat deal - this is the amount over and above the flat's valuation that is payable only in cash - is falling faster than ever since it peaked a year ago.
Typically, the more desirable a resale flat is, the higher its COV.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last year, the median COV for all HDB estates fell 21 per cent to $15,000, compared with a 4.5 per cent to 5 per cent decline in the previous three quarters, according to recently released HDB data.
Today, the COV has already moved lower, agents said. Not only is less upfront cash needed for resale deals, it is now also fairly easy to land a deal without forking out any COV or even find a flat that is priced below valuation.
Recent HDB data shows that about 85 per cent of all resale deals done in the fourth quarter last year required COV, which is 4 percentage points less than in the third quarter.
Some bigger flats selling at or below valuation
If you are aiming for a deal that falls within the remaining 15 per cent - deals done at valuation or below - you will have a high chance of success if you choose a five-room or an executive flat, property agency heads said.
Many of the bigger executive flats, in particular, are priced at or below valuation.
HSR Property Group's executive director, Mr Eric Cheng, said his agent sold an executive maisonette in Bukit Batok about three weeks ago for $55,000 below the valuation of $460,000.
'The seller's valuation report was going to expire. If he were to do a new one, the value would be lower,' he said.
There are more sellers than buyers for the bigger flats now, said Mr Steven T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OrangeTee's residential division.
'Affordability is an issue as the quantum is very high,' he said. Not many HDB buyers can easily afford a flat that costs $500,000 or more.
Ironically, flats in 'hot' areas such as Tiong Bahru and Queenstown are commanding less COV now because their values had appreciated a lot, he said.
For instance, the median COV for five-room flats in the once-hot town of Bukit Merah, which reached $61,000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07, has since slipped to $10,000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last year.
Overall, the COV for five-room flats registered a 35 per cent fall to $11,000 in the fourth quarter, from $17,000 in the third. This compares with a smaller 25 per cent fall in the COV of four-room flats.
Lower COV seen
As the market continues to weaken, buyers will want to pay less and less cash.
'What has happened lately is that people are resistant to paying high COV because valuation has gone up so much, easily by 20 per cent in the past year,' said PropNex chief executive Mohd Ismail.
'People are also a little hesitant to commit to a big monthly instalment because of such a gloomy economic outlook.'
Deals are now taking a little longer to close as buyers are negotiating harder, while sellers are taking longer to come to terms with falling COV, said ERA Asia-Pacific associate director Eugene Lim.
Given the weak economic outlook and the time lag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HDB market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COV will continue to slide, with a bigger decline seen for bigger flats.
'Psychologically, people will avoid the bigger flats because the commitment is high,' said Mr Ismail.
In a downturn, demand for the smaller three- to four-room flats may also come from those downgrading from a private home, agency heads said.
Thus Mr Ismail is predicting that the overall median COV for bigger flats will easily drop to below $10,000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while the COV for the three- to four-room flats may drop only slightly.
Mr Lim said that as COV falls in general, HDB resale prices will also go down.

高盛称中国银行估值和派息比率吸引,升评级至"确信买入"

路透香港2月2日电---投资银行高盛周一发表报告,将中国外汇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银行(3988)H股评级上调至"确信买入",因应其偏低的市盈率和偏高的派息比率.

不过,高盛同时将中国银行2008-10年盈利预测分别调低15%、8%和1%,并降其目标价2.5%至2.36港元.

高盛的报告指,中国银行的估值和派息比率吸引;其2009年预测市帐率仅0.9倍,预测市盈率则为6.4倍,较工商银行(1398)和建设银行(0939)的平均分别低40%和16%,而且中行今年的派息比率预期达7%.

高盛又预期,中行会在去年第四季为按揭抵押证券(MBS)作出更多拨备,令该行所受的次按困扰进一步减低,加上料中行是三大国有银行中,将可放得最多较低风险的基建和大型企业借贷,所以上调其评级,由"中性"至"买入",并纳入"确信买入"名单.

Sunday, February 1, 2009

2009年中国股市或将跌破1600

从07年的6100点一直掉到08年的1600多点,中国股市一泻千里之后就一蹶不振。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要重回6000点已经是十年以后的事了。1月30日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谢国忠在凤凰卫视播出的节目中又有惊人论述,称2009年A股或跌破1600点,以下为电视节目中部分访谈实录。
  
刘芳:那您的意思是说,觉得09年的中国股市,是会继续向下,还是说会在低位目前这样继续徘徊?
  
谢国忠:会有个比较大的波动吧,也会有熊市反弹,也会有下降。上次最低点的时候我们到了1600,是不是最低点会比1600更低吗?这个可能性有。但是即使出现的话,也不会差太多。我们毕竟是从6000点过来的,是吧?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主要的就是大家应该重视,这是一个波动的市场,因为我们经济恢复的话,还是有一段时间的,虽然说股市不贵。但是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股市还是有困难。
  
解说:今年1月16日,为弥补美国银行在收购美林公司时遭受的巨额损失,美国财政部不得不提供150亿美元的紧急注资和1200亿美元的资产担保,由此导致美国银行股价狂跌18%,跌至18年来的最低点,国际金融市场再度动荡。
  
李晶:整个全球的经济还是有非常强大的挑战性,包括中国的经济在内,而且整个全球企业的盈利情况,还不是非常好。金融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现在市场流动性有所恢复,所以把全球的市场,包括亚洲市场在内有所拉动性。但是我觉得市场可能1月份、2月份下半旬可能会有下调的可能。
  
解说:许多预测分析表明,09年的经济基本面难见根本性好转。第一季度企业业绩将会进一步恶化,在通货紧缩的阴影笼罩下,期待股市09年在一次强劲反弹中找回失落财富的投资者恐怕要以失望收场,2009年将是脚踏实地的一年。
  
李晶:因为A股还是比较有封闭性的股市。所以A股市场在最近的三四周之内,一直表现不是非常良好,特别是跟香港的港股来比。比如说你看中国的钢铁工业,中国有几家在H股香港上市的企业?H股在一个月之内,已经反弹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但是在A股呢,反而跌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所以,这个差距越来越大,而且现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公司,价格基本上持平了。我们以前没有见到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A股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要慢慢的恢复,但是H股可能有下调的可能性。

2009年远离股市将带来更大伤害

2008年A股市场仅次于1994年的跌幅令无数新入市的投资者患上了股市大跌之后的创伤综合症,无数投资者在扼腕叹息之余,誓言解套之后今生再不入股市。殊不知若干年后若回顾现在,离开股市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 —— 远离股市所错过的投资回报,加上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贬值,所带来的财富损失要比他们曾经历过的最严重的财富损失更大,经历过1994年A股熊市的投资者大多明白这一点,美国著名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更以其亲身经历佐证了这一点。
  
与巴菲特类似,美国股市的英雄都诞生在1972年之后那一轮完全不亚于1929年股灾和经济大萧条程度的股市崩盘和经济危机之际,彼得林奇曾描述: “ 1929年股市大崩盘给人们留下的痛苦记忆如此之惨重,使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从此远离股市,但那些将钱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储蓄账户和定期存单以躲避下一轮股市大崩盘的投资者,错过的股市投资回报,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所带来的财富损失要比他们所经历过的最严重的股市大崩盘造成的财富损失大得多。 ” 彼得林奇描述的股市投资原理其实与巴菲特在2008年岁末在《纽约时报》号召大家买股的原理基本一致,股市大跌给予投资者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优秀公司股票的机会。因此,2009年投资者需要用坚韧和执着来安抚自己那颗饱经股市沧桑的有些恐惧的心,只要2010年不是地球的末日,切忌在大熊市尾端的 “ L ” 形底部再相信那些悲观的经济预言。
  
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人生理财之路仍很漫长,从2009年起,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开始逐步进入一个高峰期,这恰是新牛市的基石 —— 中国版的 “ 婴儿潮 ” 开始了。经济紧缩是暂时的,2012年之后这些中国 “ 婴儿潮 ” 人群就业后的持续消费能力将成为中国内需经济的发动机,使中国经济完成转型,步入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果说,2008年因高估值而放弃股市是理智的,那么,2009年因恐惧而放弃股市将是愚蠢的,切记彼得林奇给投资者的告诫: “ 历史长期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70年里,股票平均每年收益率为11%,比国库券、债券、定期存款高出一倍以上。尽管20世纪以来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曾有成千上万种理由预测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但投资股票仍要比投资债券的收益率高一倍以上。 ”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实现彼得林奇的预言其实只需要一个基本面因素来保障,即和平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坚信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仍将是 “ 和平与发展 ” ,因此,短暂的经济紧缩及股市的阶段性大跌,对于坚定信心者而言更是机遇,2009年将是A股漫长牛市的新起点,更是创业者和 “ 二次创业 ” 者人生新起点。
  
长期投资股市其实并不难,所有统计股市收益率的基础数据都依赖于股指,因此投资指数基金是最简捷的跑赢市场工具,沪深300指数应该最能够代表整体A股市场,操作指数基金完全可以依赖估值,未来估值攀越30倍以上市盈率即是泡沫区域,15倍以下市盈率区域时则闭眼持续买入,15倍至25倍市盈率区间将是长期箱体区间。至于指数基金产品,深入挖掘的潜力很大,可惜基金产品中精品匮乏,真正能大幅跑赢市场的指数基金应该是幸存者指数基金,何谓幸存者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复制相关成分股,但成分股组合始终在更换,常规指数基金必须根据成分股变换而更替股票,会带来明显的投资收益损耗。幸存者指数基金永远将资金按重新设置权重转换值聚焦投资,不剔除出成分股指的幸存者股票,试想一下:若未来30年不被剔除出沪深300指数的蓝筹股,会有如何惊人的涨幅?
  
所谓股利再投资模式在现阶段是完全可行的,因为目前蓝筹股普遍打二折,购入蓝筹股权充定期储蓄,将股息再度购入同一只股票,长线投资回报将惊人。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成分股幸存者分布概率统计,食品、医药、能源、高知名度品牌公司是幸存者诞生概率最高的行业,其共同特征是日常消费品而非耐用消费品更非科技股,依此经验潜心挖掘可谓寻宝有道。

短期投资者目前最大的担忧可能是境外机构密集抛售中资银行股,其实,关心谁在抛,不如更关心一下谁在买?境外机构因本土资金告急而将股票砸在了底部,看空者大肆渲染2009年利差缩小给银行股带来的负面因素,殊不知4万亿元政府投资带来的2009年银行业信贷规模扩张将极大地对冲利差缩小带来的负面效应。现在中资银行股正被人当亏损股在甩卖,这样的价值低估机遇不会长期存在,最坏的时刻即最佳的入市时机,由此也将坚定A股市场见底的信念。

2009年投资展望

别沮丧!只要美国人改掉坏习惯,新的机会又将来临

当前这般时局下,谁要考虑投资问题?你的大盘股已经变成小型股,你的AAA级优质债券突然变成了CCC级的垃圾债券,而且你的房产价值已经深海潜水,需要配带潜水装备才能找到大门。
等一下 —— 希望依然存在。与表象相反的是,世界末日并未来临。我们正在经受一场痛苦的、旷日持久的、但最终会否极泰来的再平衡过程。美国人多年来过于放纵 —— 从世界其他地方或者彼此之间借入大量资金用于消费。中国则过于压抑,它抑制消费,通过投资和出口取得经济增长,并积累了上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按揭担保证券。有一段时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似乎对双方都有利,但这极度不稳定。而现在,大厦轰然倒塌。

待到新的均衡形成之后,美国将回归它的勤劳传统。它将创造出世界其他地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依靠借债来购买进口商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巨大产能将更多地用于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标准。如果一切顺利,全球经济增长将拥有更加稳健的根基。

极度风险厌恶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眼前的失衡走向未来的平衡。在新秩序下,很多原先看似确凿无误的投资将会血本无归,而新的投资机会可能姗姗来迟。失业率将会飙升,因为零售和金融等一度非常红火的行业在未来经济中的作用可能会下降,因此它们将大量裁员。

从来没有人说过创造性的毁灭是好事。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驻纽约的高级研究员布莱德·赛策尔(Brad W. Setser)写道: “ 那些押宝失衡的全球经济能够支撑高风险的金融资产维持高估值的人都损失惨重……在长期内,挑战在于为全球经济增长找到一个更可持久的基础。 ” 对投资者而言,长期正是需要关注的焦点。你可能已经损失惨重。别再跟着那些高买低卖的市场择机者(market timers)跑了,那样会让自己损失更多。现在的风险厌恶情绪已极端之高,以至于一些好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已跌到荒唐的水平。而那种彻底遁离红尘、寻求最大安全的行为也会伴随高昂的代价。

换句话说,你可以通过买入那些不再时髦的东西而取得不俗的成绩。例如:一个多样化的美国垃圾债券投资组合的年收益率超过20%。如果其中没有债券违约(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你可以用不到4年的时间将你的资金翻倍。相反,如果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一直维持在0.01%,你认为你要多久才能资金翻番?答案是:7000年。假设(当然是假设)人类可以存在那么久,你的后代也会是在银河的某个偏远角落。

尸横遍野
在10年乃至更短的时间之后,今天的价格看起来将会显得非常低廉 —— 除非全球经济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严重衰退,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的麻烦可就不止是退休金的多寡问题了。虽然盲目的 “ 买入并持有 ” 哲学并非总是有效(过去10年内开始积累股票的人会损失惨重),但在价格异常低廉、收益率严重偏高的情况下 —— 正如现在这样 —— 这却是一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策略。

这并不是说你可以随便买入股票,然后期待自己所向披靡。而应是通过买入其他人抛弃的超跌资产,从而在这场恐慌中获利,正如巴伦·罗斯柴尔德(Baron Rothschild)的名言:最佳的买进时机是尸横遍野的时候。例如:随着油价跌至不足2008年7月份高点的1/3,能源行业即将迎来最终的反弹。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商阿塞洛-米塔尔(Arcelor-Mittal)的市盈率只有2倍。这听起来就像是白捡的 —— 除非你认为整个世界从此以后永远不再需要新的钢铁。土耳其和巴西都是基本面很强劲、但被市场搞垮的国家。

在美国,可以密切关注企业债,它们相对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溢价达到了创纪录水平。在垃圾债券方面,你可以关注一些抗衰退行业,例如监狱管理(这可不是开玩笑),这样你的成功几率会更大一些。或者可以看看一些不太有名的债券工具。例如,证券化的银行债就比普通债券更为安全,因为一旦发生破产,它们有优先清偿权。

股市中的廉价货可能不如企业债市场上那么多,原因只是股票还没垂直跌到地板上。不过,股票依然比国债更具吸引力。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息收益率(3.3%)自1957年以来首次超过10年期美国国债(2.2%)。这意味着即便你的资本利得为零,你的股票投资仍比国债挣钱。

配合美国需要提高产出、削减消费的主题,你可以关注一下基础设施和绿色技术方面的投资机会。而这些也恰好是即将上任的奥巴马(Obama)政府的优先要务。如果你想要靠得住的股票,那就找一些 “ 放心股 ”—— 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惠普(Hewlett-Packard)和可口可乐(Coca-Cola),它们应该能比其他公司更好地度过危机。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推荐投资没有哪个在短期内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你想要保存资本,那就把钱存在一个得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承保的银行里。或者购买一只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它会把所有资产都投在国债上。不过,即使这样也不能保护你的全部资本。短期国债收益率如此之低,等你扣除管理费后,货币市场的收益率会变成负数。

储蓄复兴
每次衰退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幸,而人们也不可能预测此次衰退将会如何展开。最可怕的可能性是我们承受了一切痛楚,到最后却一无所获。衰退结束后,全球经济可能依然处于失衡状态,美国很可能仍将依靠外人的慈悲来为自己的贸易逆差埋单。现在有一些令人担心的迹象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全球的投资者仍在购买美国国债。尽管美元最近回落,但依然高于2008年9月危机发生时的水平。通过在国际市场提高美国商品价格、降低外国商品价格,强劲的美元将会拖延必要的再

平衡过程。
一个令人看到希望的现象是,美国人正重新开始储蓄,而不是依赖资本利得代替储蓄。政府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美国人存下了2600亿美元可支配收入,高于上年同期的700亿美元。虽然这会因为消费者不再支出,而在短期内加剧经济下行的压力,但长期而言,这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

以下这个事实可以让大家宽心:虽然事情越来越糟糕,但我们比2007年10月更接近谷底了 —— 当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DJIA)还在14000点之上。政府那时就该出手救援,而不是等到市场从高点下跌40%之后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即使经济继续恶化,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将厌倦了畏缩并重新开始支出。就算黎巴嫩内战进行正酣,人们也经常光顾贝鲁特的户外咖啡馆。 “ 谢天谢地,人类和市场拥有一种奇怪的能力,会对坏消息变得麻木不仁, ” Wells Fargo Economics的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表示。等到他们都适应之后,经济和市场将开始反弹。

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找出市场的确切谷底在哪里。美国信安金融集团(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旗下管理着逾2000亿美元资产的信安环球投资公司(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执行官吉姆·麦考汉(Jim McCaughan)表示: “ 最短可能在半年之后,我们便可以抚胸确认,这是一个合理的好转回升。 ” 他说,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08年11月中旬下跌至752点, “ 很有可能 ” 最终证明是此次周期的低点。(该指数 12月12日收于880点。)把你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市场吧!别让自己错过这场必然到来的反弹。只是你需要一点耐心。

索罗斯预测:美经济10年难翻身 银行业今年最难

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大鳄索罗斯称,现今经济气候比大萧条还要恶劣,美国10年内也难以维持3%经济增长,个人和商业信贷沉重的银行今年会最受困扰。发展中国家危机更加严峻,周边市场如巴西、东欧和冰岛,负债超过1万亿美元,严重问题正在发酵。

量子基金主席索罗斯预测,美国经济至少10年内也难以回复强劲增长, “ 每年增长3%也非常困难 ” 。他呼吁美国透过降低按揭成本、减少断供数字和提高业主信贷额,挽救楼市,以填补刺激经济方案的不足。他认为设立“坏银行”收购 “毒资产”,不足以恢复银行借贷,更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注资银行,降低最低资本要求。

银行业缺资金 今年最难
他推算美国银行业需要1.5万亿美元资金作资本重组,但这等同国有化,政治不正确,不大可能发生,所以银行体系今年会持续受压。索罗斯预测,个人和商业信贷 “ 沉重 ” 的银行(而非投资银行),今年会最受困扰。

相比美国,索罗斯警告 “ 周边 ” 市场情势更危急,当地银行不能像美英那样提供信贷保证。 “ 周边国家负债超过1万亿美元,非常严重的问题正在发酵 ” 。

投资急跌 连累新兴市场
事实上,危机已开始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南非财长曼纽尔举例,刚果约48个矿业计划 “ 正处于不同阶段的弃置中 ” 。土耳其商人沙亨克引述研究指出,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金今年将大幅下滑,他说: “ 这不只是失业问题,不只是贫穷问题,如果危机持续,它会引领全球走向社会危机。 ”

世行吁富国援助新兴市场
埃及贸易部长拉希德称,推动市场改革多年,突然明白集成经济的意思是, “ 当美国市场触礁,我们便即时受苦 ” 。他预测,埃及今年将面对裁员问题,其中出口和旅游业最为严峻。
世界银行行政总监奥孔约-艾维那说,世界经济论坛太着重富国,她建议与会者探讨世银主席的建议,从工业国的刺激经济方案中,拨出0.7%扶助发展中国家。

索罗斯去年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呼吁设立 “ 新警长 ” ,加强监察全球金融体系。金融海啸爆发后,支持这个构想的人士骤增,索罗斯今年再次出席论坛,声望更胜去年,成为少数受惠于金融危机的富豪之一。

一项调查显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2000名商界领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政府官员中,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大幅下滑。
仅21%商界领袖预测其业务会大幅改善,比1年前的5成急跌,同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未来3年顶多只有缓慢复苏。

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现在金融股的机会远大于风险

好的投资机会,大部分不是由企业成长提供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价值投资的收益主要甚至是唯一来自于企业,这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是由市场提供的,市场波动才是投资机会最主要的来源.市场的波动其本质效果是让机会和风险不断轮回转化.只要你知道公司的真实内在价值,就可以利用波动获取利益,这是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终其一生的理念和行为, 格雷厄姆的投资基本不讲企业的成长,但格雷厄姆确被尊为价值投资之父。

由于市场过分波动,目前的金融股尤其是银行、保险股,已经处于安全边际中,以下论证:
收益增长速度下滑,是金融股在国际油价上涨,宏观经济回落背景下的必然结果.然而宏观经济回落从性质上讲,不过是整体经济的自然调节和修养生息,其所引起的金融股业绩增速减缓并不意味着,金融股的市场的竞争结构,需求特征、管理水平发生了任何变化,在这些决定金融企业内在价值的核心要素上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说有变化,可能的变化是向好的方向变,在经营数据的波动的同时,企业的内在价值一如继往,凌通固执的相信业绩增速减缓与公司内在价值几乎无关系。
在08年1月凌通写了一篇文章《现在急于买入金融股有风险!》,文中我们认为金融股的环境不确定性没有充分表现,因此当时虽然下跌了30%,但不能做为安全边际,现在半年之后,凌通认为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已经基本充分表现,股价中充分包含了经济基本面的不利变化,不仅如此,在一系列宏观不利数据作用下,市场对金融股的看法至少在一一程度上包含了过度悲观情绪。之所以凌通认为市场对金融的判断判断包含过度悲观情绪,在于金融股的经营业绩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是一个早已存在的已知问题,并不是今天早上才出现的,这个基本事实至少存在了100年,金融股的收益会随宏观经济变化,这是早已存在的基本事实,早已存在的事实就不会对股价和公司造成实质伤害,这是投资领域最基本的常识。

我们的宏观经济回落,因此宏观经济就不在增长了吗?这显然也不是事实,宏观经济未来会继续增长是及其确定的,当金融股价格快速腰斩,凌通认为目前金融股普遍机会大于风险,个别金融股已经被大幅低估,他们处于较大安全边际中。大部分投资机会都是由真实的利空和风险造成,因为真实的利空总是被人心放大。基本面跌了20%,市场或者说人心总会把它放大到50%,这样就产生了30%的机会,同样真实的风险总是由真实的利多造就,基本面成长了20%,人心会把它放到增长50%,从而造就30%的风险,这就是行为金融学所说的过度反应,过度反应的人类心理规律必然导致利空造就投资机会,利多造就风险的规律,或许这是人所尽知的道理,但凌通仍然为自己的发现而有成就感。

现在投资人应该回头看看,07年10月份时,投资机构对银行和保险的乐观分析,而不是被现在投资机构对金融股的悲观分析吓倒。去年10月份机构对金融股基本面的分析,更符合金融股现在股价大幅腰斩后的事实,而现在机构对金融股的分析适合下一个宏观景气周期。

山寨研报看银行

银行的主要经营模式是:要有一批忠实的储户,他们把钱存入存款账户;然后,银行将这些钱贷出去,以钱生钱。放贷出去的钱能不能按时收回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如果无法收回就会成为银行的呆坏账。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润,银行还必须尽量降低经营费用。对于国内的银行业来说,可以享受政策的利润,以2.52%的利率吸收存款,以5.67%的利率放贷,稳赚3.15%的利差。(国外银行家崇尚三六原则:以3%的利率吸收存款,以6%的利率放贷,稳赚3%的利差。)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银行股的跌幅较大,大家都在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进而会导致银行的呆坏账急剧上升。真实情况会这么糟糕吗?房价下跌对炒房投机客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但对于购买自住房的居民来说,他们一般不会断供房贷,即使断供,对银行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购房都要求首付30%(现调整为20%),只要房价的跌幅小于30%,银行在房贷业务上就不会出现重大损失。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选择购买银行股的时候,最好选择大型的银行,因为银行越大无形资产越高,无形资产高就能够发行新股进行收购,增加股东资金,而贷款方面亦可以随之增加,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当然,中小银行如果经营稳健的话,具有较高的成长性,股价上升的速度一般会超过大银行。现在80%多的中小企业没有金融服务,5亿农民也基本没有金融服务,可以比较乐观地相信 中国银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工行、中行、建行都在香港和大陆上市,农业银行还没有上市。
  
中国银行业在中国所处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家都集体看空银行保险业,本山寨版研究报告主要提供银行保险业的思考方式,不在大家都看空银行保险业的时候买入它们,我们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吗?

炒股四大禁忌

●最忌满时
  
所谓满时,指的是炒客一年四季,都始终不停地操作。炒股最重要的是研判大势。当大势向好时,要积极做多;大势转弱时,要空仓休息。但有的炒客却不是这样做,他们不管股市冷暖,都不停地劳作。
他们这样做,不仅会劳而无功,而且还会因此遭遇到更多的风险。炒客在股市中,要学会审时度势,根据趋势变化,适时休息,这样才能在股市中准确地把握,应该参与的机会。会休息,才会赚钱,否则到手的利润也会最终交出去。就算是止损之后也要休息一段时间,因为需要用到止损这一招,就证明自己当时的头脑已乱,这时必须要休息,否则只会越止越损。
  
●二忌满利
满利是指炒客总想买在最低价和卖在最高价,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有的炒客喜欢追求暴利,总想把一只股票的所有利润全部拿下,结果是经常来来回回的坐电梯。
从去年10月以来,大盘曾经出现过三次冲击1700点的波段行情,很多炒客却不赢反亏,原因就在于:他们为了想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没有及时地获利了结,结果将到手的利润蚀回去。炒客要保持长期稳定获利的根本原则是:不要争取最大化的利润,而要争取最有可能实现的利润。稳步增长,才是赚钱之正道。
  
●三忌满仓
中国股市中的第一代大户中,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过度满仓(透支)而被打穿的,最终落个被交易所强制平仓出局的下场。炒股和做人一样,凡事要留有回旋余地,方能进退自如。
对于散户而言,投入股市的钱,如果都是养家糊口的养命钱,一旦满仓被套,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造成的忧虑情绪,必将影响对后市行情的分析判断,最后结果不言而喻。即使行军打仗也要有预备队,股市上也要有后备的资金。其实,满仓做多,就是贪心的一种具体表现。不放过任何机会和利润的操作意图,结果,往往是被迫放弃的机会更加多。
  
●四忌自满
有的炒客在刚进入股市的时候,还常常能有所斩获,等到变成老股民以后,因为赚了些钱,学了些指标,读了几本书,就渐渐的盲目自信起来,追涨杀跌,快速进出,结果,反而输多赢少,亏损严重。
骄傲自满会阻碍炒客提高操作水平,会使炒客对股市的认识出现偏差。股市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任何人如果骄傲自满,就会停滞不前,最终必将被股市所淘汰。

李驰:35年一遇的买入机会 一年内不会破1500

2007年三季度,当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驰卖出持有1年多的万科、招行股票时,他只能耐心等待价值投资机会的再度出现。令他意外的是,这个机会这么快就到来了。目前,他已经完成了战略性的建仓。
  
而在同威资产管理公司名誉主席董伟看来,这次的A股暴跌堪比1973年的香港股市崩盘。董伟具有57年的证券投资从业经历,见证了香港股市半个世纪的起伏兴衰。
  
“历史在重复,但不是简单重复。”李驰说,“现在又回到了1973年,1973年之后的牛市有多大?全球都是牛市。将来回头看,现在买可能买到了历史的底部。这是35年一遇的买入机会。”
李驰对2009年的行情充满信心:“1664点有95%的概率不会再跌破了。”他甚至真金白银地与人打赌,赌上证指数一年内不会跌到1500点之下。
  
放眼全球股市,李驰也认为2008年10月的暴跌已经将主要风险释放了。“从规律来看,在雷曼这样的极端事件出现之后,股市一般在三个月内出现底部。”
  
众所周知,价值投资者左侧交易,会买早;趋势投资者右侧交易,看到底部才行动。现在,全球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和趋势投资者索罗斯都已分别在去年10月、11月“投票”了,在他们两人买入之间,不就是底部吗?
  
“后市可能还有一次下跌,但很多股票已经不会再创新低了,尤其是A股。”李驰说。
估值调整到位只是股市上涨的条件之一,流动性回暖是李驰看好A股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不可否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之后,实体经济的状况将继续下滑。将政府行为与金融危机两者综合考虑,才能更准确地预期市场的发展轨迹。
  
全球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带来风险溢价的上升,而利率下降和货币发行量大增则为风险溢价下降埋下了伏笔。近期美、欧、日本股市接连下挫,但A股却逆势而上与H股形成背离走势,显示了内地与众不同的资金环境。
  
李驰认为,在经济状况转差的同时,中国经济体系当中的存量资金依然庞大。“资金总是在不同资产之间进行选择,哪里潜在收益高就去哪。今年肯定继续降息,降到1点多,这些钱会存在银行,还是选择股市呢?”
  
另外,与几年前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质地也让李驰更放心了。
李驰特别提到了对交行的投资:“三年前买交行法人股的时候,我们估计至少赚一倍,当时成本是2块钱,上市后最高涨到16块,现在跌回4块多,可以说运气不太好,但也完成一倍的最低目标了。现在买,如果是一个大牛市,赚不到5倍,至少要赚3倍。同样是交行,现在全流通了,而且资产质量比三年前高,现在买性价比更高。”
  
李驰表示,一个稳定增长的公司股市要给溢价,不能以2009年倒退的业绩来算市盈率。“巴菲特认为大多数时间资产是被高估的,因为投资者的心理长期来看偏乐观。只有极限事件发生的时候是低估的。银行股现在是低估的,打了六折以上,有安全边际。”
  
但李驰同时说,2009年买银行股超额收益不大,充其量是平均值。“今年的环境对大股票投资不利。”而且他不否认会在3000点之上考虑卖出部分股票。“今年股市会上涨,但还不是大牛市归来,没有到金融地产疯涨的时候。”
  
李驰认为中国股市的效率在提高:“上轮牛市可以说是报告推动型;下一轮牛市,投资者要完善对报告的再认识。香港和美国股市就是这样,报告出来之前可能股价已经大涨过了,看到报告就会下跌。当大家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差距越来越小,就要比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了。谁的视角独到,谁就能赚钱。”
  
“比起1000点到6000点来,下一轮牛市可能更大,但何时开始不好说。”李驰说。

赢家特质 - 专心做自己拿手的事

“我想,如果魏廉斯(注:美国职棒大联盟波士顿红袜队的强打王)领到棒坛中最高的薪水,而打击率只有.220,他一定难展欢颜。而如果他拿的是棒坛中最低的薪水,打击率却高达.400,他一定非常快乐。我做这件工作的心情正是如此。钱只是我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非常之好的副产品。”─巴菲特

这些年来,我观察到一件事,那就是大放异采的每一个人,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专家。这种现象在营业厅尤其明显。交易生手可能涉足多达十二种不同的期货合约,专业场内交易员则只看准一种期货和使用一种特别的操作风格。因此,你可能认识某个阿猫阿狗既是黄豆交易人、债券交易人,又是S&P交易人、木材或者货币交易人。但是你不会看到专业人士从某个交易场跑到另一个交易场,到处寻找操作机会。此外,专业人士只有一种专长──抢帽子、短线操作、价差交易,或者其它任何操作风格。他日复一日,都做同样的事:每天站在交易场的同一个地方,每天和同样那些人交易。值得注意的是,他据守一个狭隘的领域,而且是那个领域不作第二人想的专家。每个市场都有它的律动。专业场内交易员每天做同样的事,对于市场律动之了解,不是偶尔涉足其中的参与者察觉得出来的。

这种知识能够带给你的操作优势,令人惊异不置。这是为什么我只交易S&P 500的原因。我每天做同样的事,能够领会市场的脉动,要是有什么事情出了差错,马上察觉得出来。此外,我的专长是积极、短线操作S&P。我晓得它昨天和前一天的交易情形。我敢说,每一位场内交易员,都知道昨天的高点和低点在哪里,更别提今天的盘中高点和低点;这是懂得停损点要放在哪里,以及关键突破点位于何处的基本依据。把同样这些人丢到不同的市场,他们将一筹莫展。你这位交易新手进入市场的时候,面对的正是这些专家。以他们在特定市场拥有的专业知识来说,你进场操作肯定居于劣势。对于这一点,你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吗?你喜欢一只手绑在背后,和他们对打──还是希望动用你拥有的全部资源?

我在“操作过生活”(Trade for a Living)研讨会中,提到许多可用的技术性方法。但是我不建议你试用所有这些方法。相反的,你应该学习当个专家,尽全力成为最优秀的短线交易人,或者最优秀的价差交易人,或者最优秀的季节型交易人。许多人听到我只交易S&P 500,都不敢置信。这些人数目之多,以为我画地自限,才真的叫人吃惊。当然了,这些年来,我和大部分交易人一样,也曾尝试在许多市场中交易,以及使用多种不同的策略。有些市场或策略的效果比其它的市场或策略要好。大约十年前,我曾在盘中建立很好的货币部位。交易八口合约时,档值(tick value)是每点100美元,而我总能赚进10到50点,合1,000到5,000美元不等。但是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临收盘时,我还赚10或20点,转眼之间,它们全都消失不见。我不喜欢这种经验,最后终于放弃货币交易,开始专心操作S&P。

场内交易员晓得,你必须玩自己的游戏。交易生手经常想玩太多的市场。专业人士是术业有专攻的专家,你也应该如此。专业人士只在一个交易场操作。他们不会从一个市场跑到另一个市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成为运用某种操作方法的专家。在你把委托单丢进交易场,和他们对向操作时,等于赌你的专门技术知识胜过他们。在专业人士擅长的游戏中,想要击败他们,恐怕没有那么容易。那么,你要怎么做,才能赢过他们?你必须在操作上,胜过他们一筹。你必须对市场持有一种特殊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正好是赚取差价的场内帽客所缺乏的。她想赚的是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差价,而你必须靠预测市场走向来取胜。不必负担手续费的场内交易员可以靠差价维生,场外交易人则不能。她提供身为场外交易人的你所需的流动性。双方都肩负重要的功能,如此市场才能以很高的效率运转。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当然可以有许多变化。交易新手经常用过一种方法,发觉行不通,便改用另一种方法。我要提醒读者,千万不要这么做。一流的交易人成为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的专家,而且一做再做。操作能否成功,有一大部分要看你这个人和选用的操作风格是否相配。你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相当放心才对。

资金管理的第一守则,是只玩能赢的游戏。
巴菲特全神贯注,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成为代人投资的顶尖好手。他投资别人的企业,成就斐然且独树一格,并为自己和柏克夏哈萨威的其它股东,创造了数百十亿美元的财富。

“把少数事情做好十分重要。没人能够样样事情专精,也没有一位投资人能够把许多股票看顾得很好。葛雷姆将它称做你的势力圈。确定你的原则确实界定了你的能力,而且小心不要成为华尔街经纪圈的磨擦成本或交易成本的牺牲者。经纪商强调的是过度分散投资、积极操作、跨出你的势力圈。”

对少数公司了解很多,而不是对很多公司了解很少。只有这样,你才有办法凭一己之力,对企业的价值做出合适的判断。

力求单纯──提醒自己:想当个出色的投资人,只需要选择五、六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在正确的时点买进就可以。做好这件事,就能有大放异采的事业生涯。

巴菲特深信投资人应该做更少但更好的投资决策。华尔街上的一般智慧是:「买进抱牢,直到市场方向改变,然后迅速脱手。」巴菲特相信,如果你买得够好,那么只有在企业的基本面改变,或者另有质量超过许多的投资机会可以掌握利用时,才需要卖出。因此,柏克夏约70%的股票投资(超过300亿美元),集中在四支股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富国)上。

“聪明的投资法并不复杂,但这和说它十分简单是两回事。投资人需要有能力正确地评估精挑细选的企业。请注意‘精挑细选’一词。你不可能是研究每一家公司的专家,也不可能对许多公司了如指掌。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公司就可以。那个范围有多大,不是很重要,晓得它的边界在哪里才重要。”

“第一次和巴菲特见面,他提到一件事,说不妨将投资想成是拿到一张上面可以剪二十个洞的票卡。你只能投资二十次。二十次之后,就必须抱着手上拥有的东西。用这种方式去思考,真的很有帮助,因为这么一来,你会非常专注,十分小心,对于自己想做的任何变动,都深怀信心才动手。人们只是在翻搅他们的投资组合而已。葛雷姆曾经告诉我,许多散户和机构投资人的投资方式,让他觉得人们只是拿准备换洗的脏衣服彼此交换。他们为了交易而交易,其实并没有『拥有』企业。投资人如果把整副心思放在拥有企业上,而且订下合理的持有时限,收获会好很多。尽可能减少手续费和税负支出的干扰,更多的盈余利上滚利,资金会成长得比较快速。”

国富民穷 中国家庭“内虚”到无法内需?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1月5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料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约1万3000多亿新元)。
  
央视《新闻联播》同一天报道说,国有中央企业2008年营业收入11万500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约7000亿元,同比下降30%左右,上缴利税达到1万亿元,同比增长20%。
  
报道指出,扣除去年初冰冻灾以及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在1万亿左右,与2007年基本持平”。
  
这些数据除了说明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大,也显示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强势地位;但是它也同时揭露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隐忧——国富民穷。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陈志武的计算,到2006年年底,中国国有土地的总价值约50万亿元,11万9000家国有企业资产总计约29万亿元,国有资产总价值约79万亿元;然而到2005年年底,中国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在21万亿元左右,换句话说,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资产性财富在民间。
  
2008年财政收入每6元就有约1元来自国有中央企业,说明这个格局并没有改变。
  
陈志武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从1995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平均每年上升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年均增长只有6.2%。
  
他表示,一个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与资产性财富升值收入;可是中国民众享受的只有劳动收入。他质疑中国社会财富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失衡的分配后果:“很多经济学家讲我们必须改变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必须通过内需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但是财富升值的收益没法流入老百姓手里,他们如何消费?”
  
通过刺激民间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正逐渐成为中国政府应对这轮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策略。胡锦涛去年11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强调:“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欧洲进行“信心之旅”的中国总理温家宝27日表示,中国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因为中国“内部需求很大”;并且“采取了正确的扩大内需政策”。
  
在中国经济增长两大引擎——出口与投资——同时失速的当儿,拉动消费刺激内需的思路显然正确。可是在具体措施层面,刺激消费的转型策略却面临不少困难。

“新三座大山”没解决
当局打出两年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王牌,距离温家宝口中的内部需求(民间消费)仍然有一段距离。批评者形容4万亿主要花在“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的建设——依然是传统公共投入拉动需求的老路子。
  
此外,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并没有看到对于改善民生,保障消费信心大刀阔斧的作为。政治观察者吴木銮就指出,去年财政的教育支出虽然增加了47%,达到1582亿元,可是仅占全国收入2.63%;医疗支出833.6亿元,仅为全国收入1.39%;社保和就业支出为2761.6亿元,为全国收入4.6%。
  
换句话说,民间抱怨的“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问题还无法有效解决。政治评论者莫之许说,2008年年末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会诊:内需不振、社会保障体制滞后、投融资体制亟待改革等病因,以及启动内需、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强外向型经济等方法,与10年前的1998年仿佛。
  
莫之许认为,10年轮回,人们依旧慑于不确定的预期而不敢花钱。他说:“经过10年来住房、医疗、教育的强迫内需,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内虚’到无法内需了。”
  
要真正实现从出口与投资的增长策略转变为内需拉动,论者莫不希望当局能利用危机进行结构性改革。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一篇分析内需的文章中说:“准确地说,中国的要害是‘民需’不足;抑制‘官需’、提升‘民需’才是结构调整的关键。”
  
陈志武在接受大陆媒体专访时,提出三点来解决国富民穷的弊端。
他说:“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三件结构性改革,一是民主宪政制度改革,二是减税、退税,三是将剩下的国有资产做民有化改革。”
陈志武建议“退利于民”,通过把国有资产产权注入国民权益基金,让国有资产的升值和盈利直接进入民众的消费预算中。
与任何改革一样,活化内需的体制性调整,必然要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好处;而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却不容决策层在解决问题与利益格局的平衡木上踌躇太久。

Australian growth below zero

AUSTRALIA'S prime minister on Saturday announc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as downgraded the country's growth forecast for 2009, estimating the economy would contract by 0.2 per cent.

'Notwithstanding the fact that we would have the highest growth among the major developed economies for the year ahead, we would nonetheless, according to the IMF, be just below zero without any further measures adopted,' Kevin Rudd told reporters.

The IMF slashed its global economic outlook last week, predict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would slow growth to a virtual standstill this year.

It projected world growth to fall to 0.5 per cent in 2009, its lowest rate since World War II. The Fund did not address Australia's outlook in the briefing last week. Its last estimate, in November, flagged growth for the country at 1.8 per cent, saying it expected Australia to 'slow appreciably'.

Australia had expected to weather the storm better than most, with the government pinning its hopes on a still-growing China and associated commodities demand.
But Mr Rudd said the Asian powerhouse had slowed much more than expected and a US$200 billion (S$302 billion) slump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would wipe $$3.2 billion from Australia's export revenues.

'We see a weaker outlook for Australia,' said IMF Asia-Pacific division head Ray Brooks.
'Certainly Australia's been hit by the sharp decline in demand worldwide and the sharp fall in commodity prices,' he told th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The IMF figures were the second piece of bad news for Australia's economy on Saturday, said Mr Rudd, with data from the US showing its economy shrinking at an annualised rate of nearly four percent at at the end of 2008.

'The bottom line is this: The global economic recession is resulting in falls in economic growth, employment and revenues right across the world, including Australia,' he added.
He emphasised th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take 'whatever action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se falls", increasing speculation he was preparing to announce a second major stimulus package.

A A$10.4 billion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was released in December, aimed mainly at families and first-home buyers to boost consumer sp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