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hursday, April 16, 2009

极度保守的投资风格并不妨碍你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

别被“最糟的一年”、“愚蠢的投资”等说法蒙蔽,2008年对于巴菲特来说绝非惨淡

当巴菲特发言,人们迷信——即使他在谈论自己的错误。

美国时间2月28日,随着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者发布其2008年度《致股东书》,几乎所有媒体和投资者都将目光放在了信中的两个定性之语上:这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以来“最糟的一年”,以及“2008年我做了一些愚蠢的投资”。

投资者和评论界似乎就此获得了宣判“股神老矣”的通行证。成功预言本轮经济危机中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被喻为“毁灭博士”的马克·法布尔在电视上称:“巴菲特买进后长期持有的方法论已经失效,这方法已经失效十年了,未来十年仍将失效。”而资本市场对于巴菲特的信任也跌至八年来最低谷:2009年伯克希尔·哈萨维的最低股价为70050美元,较之2007年底的高点148220美元跌去了53%,这一跌幅与道琼斯指数从2007年底14000点跌至今天的6544点相当。

的确,对于一名44年保持20.3%复合增长率的投资者,其公司净资产在一年间缩水9.6%(减少115亿美元),绝非佳绩。而在油价高峰时期买下了康菲石油公司5.7%的股份,致使年终时损失26亿美元,也确实堪称“重大错误”。但真到了将巴菲特请下神坛的时刻?


不妨将目光稍从巴菲特的错误上移开,随《环球企业家》一起仔细阅读最新这份《致股东书》,你会发现这很可能并非巴菲特“最糟的一年”,而且你依然能从中学到许多。


一如往常,《致股东书》的第一页是1965年以来伯克希尔哈萨维每年的净资产变化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变化。2008年对应的两个数字都算得上难看:伯克希尔哈萨维的净资产缩水9.6%,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7%。但这意味着,巴菲特不仅在去年“跑赢大市”,其相对收益更是高达27.4%。更为有趣的是,这是过去44年中,伯克希尔·哈萨维超越标普500第七多的年份。像评判所有投资者时一样,人们衡量巴菲特的标准也并非他是否赚钱,而是他能否比整个市场赚得更多。而在过去五年,巴菲特与标普500的赛跑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胜利:2003和2004年他分别落后对方7.7%和0.4%,即使2005至2007年超出了对方,也不过是1.5%、2.6%和5.5%的微弱优势。也就是说,自2003年全球经济复苏以来的本轮经济周期中,2008年是巴菲特表现最佳的一年。

历史上,巴菲特相对收益最高的年份是1977年,超出了标普500指数39.3%。接下来成绩最好的五个年份是1981(+36.4%)、1976(+35.7%)、2002(+32.1%)、1966(+32.0%)、1974(+31.9%)。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绩通常发生于大熊市或经济危机之后的年份:2002年是美国在科网泡沫、安然丑闻和9-11事件后信心崩溃时期;1974年是上世纪仅次于“大萧条”最严重的熊市;1981年则是美国史上通胀及失业率最为失控的一年。这完全符合巴菲特在1960年对个人投资方法的一个总结:“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

不可否认,伯克希尔·哈萨维的净资产毕竟减少了115亿美元。但不妨思考下这一事实:在70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作为一名投资者,巴菲特的损失竟然没有超过10%。当然,人们可以说,巴氏所秉承的价值投资原本就是一种轻股票价格、重真实价值的方法论,但这一成绩在所有价值投资者中仍是罕见的:在1974年的股市崩盘中,日后成为巴菲特搭档的查理·芒格当时操盘的私募基金损失过半,而另一个著名的价值投资机构红杉基金(并非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则在1974年时更是险遭清盘。究其原因,无论当年的芒格还是红杉基金,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资本市场本身波动性更强的股票,以获得超额回报。

巴菲特的经验却证明了,极度保守的投资风格并不妨碍你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或者说,影响你取得超常回报的并非保守的投资,而是错误的投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