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高漲,手上的錢愈變愈薄,薪水階級怎麼把錢變大?其實只要找對方法,即使手上資金不多,也可以把小錢變大錢。巴菲特說:「投資就如同呼吸一樣,是24小時運作。」
這是處於M型社會裡,大家共同的疑惑——為何有錢人口袋裡的錢能不斷長大,而自己的卻不斷縮水?《有錢人和你想得不一樣》一書作者T. Harv Eker,提出了解答:有錢人把每一塊錢都視為「種子」,把它種下之後可以多賺一百塊錢,再把這些賺到的錢種下,又多回收一千塊錢。
其中的關鍵點在於「學習」,有錢人會去了解各種投資工具,找一個可以讓錢長大的領域,研究它,成為專家。
這就是有錢人「養錢」的「撇步」。賺錢高手總會費盡心力,找一個適當的地方,把錢放在那兒,讓錢長大!
公務員出身,談事業、從不談理財,目前擁有數億元身價的福懋建設董事長江子超,首度披露投資心法,是典型養錢成功的例子!
回想過去,在縣政府任土木科技師的二年又二個月日子,江子超百感交集,對照過去和今天的成就,他的確幫自己的錢,找到一個很好的長大環境。
培養「養錢」習慣》堅守「二律原則」,規律以及紀律
江子超:投資要做好,一定要做足功課之後,用對策略。
二十五年前,福懋建設董事長江子超,只是個縣政府的土木科技師,每個月拿二萬多元的薪水,過著一般公務員的生活。白手起家的江子超談到創業歷程,戴著金邊眼鏡背後的他眼神精亮,開始細數當年父親如何拿房子抵押,借他一百萬元,及妻子張簡麗香替他在外張羅一百萬元,總共約二百多萬元創業基金的過程。
一九八五年創業,八八年把創業賺來的錢投資股市,開啟了他的養錢之路。
「我平常就是這樣,一邊看財經新聞,一邊跑步……。」江子超在二十坪大的房間裡,邊跑邊聊起他平日的投資生活。江子超形容床頭櫃上,一落落已閱讀過的財經雜誌,《和巴菲特同步買進》、《看見價值》等多本投資相關書籍,七十六吋電視螢幕、跑步機以及筆記型電腦,形成了他的另一個「無形公司」,讓他能投資全球!
早晨六點至七點是江子超的起床時間,簡單用香皂洗個臉,吃完早餐後,江子超就開始他規律的生活。八點前,江子超一定看完鉅亨網等財經訊息,八點到公司後,再花二個小時,修正投資配置。
接下來,處理公文、開會、看工地,傍晚六點回家吃完晚飯後,則是他消化全世界金融訊息的時間,「十點、最晚十點半,我一定上床睡覺。
我很重視規律!」江子超開玩笑的形容自己是「宅男」,生活的紀律和投資一樣嚴格。
「我深信,一個成功的人,紀律很重要,要管理好投資,首先一定得先管理好自己。規律的生活,就表示你是會控管自己的人。」「我的生活老早就是『二個太陽』。」江子超白天開設計會議,看工地;晚上幾乎都要花二至三個小時,閱讀道瓊等指數以及全球各國的報紙,讓自己和全世界的經濟脈動接軌,周末還撥出一整天時間,閱讀所有完整的外資報告。
規律以及紀律,是江子超很堅持的一部分,對於這位數億身價的賺錢高手而言,規律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
找尋「養錢」標的 培養「投資嗅覺」
雖然,目前江子超已累積了許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但他強調,這一切根源有很大部分來自於在金錢管理下了很大的工夫。「愛因斯坦不是說過,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
從江子超八八年開始投資股票算起,至今,約有二十年時間,他說這些日子自己費了不少工夫,為錢找到好的處所,用複利方式,讓錢在對的地方被養大!
生活在「二個太陽」裡,江子超樂在其中,對於他來說,投資很大的樂趣來自於印證自己對未來的看法很準確。其中最得意的一役是躲過八九年四月的台灣股災!回想起這一段,江子超臉上流露出自信得意的微笑。
「印象很深刻,那一天是四月三日,兒童節前一天,一早,我眼睛睜開,就和老婆說,今天要賣股票,而且要『總清』(閩南語,清光光的意思),老婆還問我,是連股子股孫都要賣嗎?我還回答:『對,總清!』」江子超四月三日賣出所有股票,四月十七日,台灣發生股災,股市持續狂瀉,江子超卻毫髮無傷!
雖然這樣的經驗看來很神奇,但對於江子超而言,這都是有跡可循。「因為三月二十九日那天,成交量已經出現大問題,這是很大的警訊!」
對於其他人來說聽起來很玄,但對江子超而言,這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長期以來,在全球金融資訊中打滾,市場一有異動,他就能如警犬般,嗅出變化的味道。
同樣的,○七年八月得知Fed降息,江子超提早嗅出台股下跌味道,減碼出場,「去年,我一直不看好台股。」每天,江子超都會把台股和港股的周平均量和日平均量擺在一起參考,如果是每況愈下就減碼,節節上升就加碼。「去年年初,台股和港股就出現分岔,因此那個時候我對台股就開始減碼,減了幾千萬元,最低到持股五%。」也因為長期注意的關係,江子超又成功躲過了去年的大股災...
抓住社會脈動/更準確地擊中投資標的
每個月,江子超都會抽空到香港、澳門待上二天,除了和不同銀行的基金經理人吃飯外,就是看樓房,「目的不一定是要買,而是要抓到社會脈動的神經;只要抓住地區社會經濟脈動的神經,一定會賺,如果沒有抓到,就會人云亦云!」
江子超不論去任何地方,都一定會把找尋投資標的順道放在行程裡,「以在香港看房地產來說,每看一間,仲介人都會把房市、景氣以及投資市場跟你分析得很詳細;看到第三間,對於當地的情況,就很瞭若指掌了,要再找到投資標的就不難了。」每個月到國外了解投資趨勢,是江子超下投資判斷的重要資訊來源之一。
同樣的方法,也發生在ING安泰人壽業務經理薛妙玲身上。「近年來,旅行,是我找尋投資靈感的方式之一。」薛妙玲形容,工作了二十多年,旅行五十多個國家,近幾年來,深刻體會到原來很多的投資資訊,可以從旅行經驗中獲得。
「二○○二年,在公司同事介紹下進場俄羅斯基金,到現在,獲利有五倍以上。」薛妙玲解釋,會有如此高的獲利,在於她買了俄羅斯基金後,又到當地旅行,回來之後,立刻加碼。
薛妙玲拿出近百張當年在俄羅斯拍的照片來,「你們看,環境那麼好,居民教育水準高,科技進步,再加上有石油等天然礦產,那地方早已不是當年想像的俄羅斯。條件這麼好的國家,沒有理由不去投資。」旅行回來之後,即使很多人勸她,俄羅斯基金可能已到了高點,但她還是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實景,硬是加碼,至今才有五倍的獲利。
薛妙玲認為,當年她聞到了俄羅斯基金可以加碼的味道,進場有了不錯的獲利;現在,她則聞到非洲的投資味道。薛妙玲提到自己的客戶在南非發展七年多,如今,已成為千萬富翁。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因此,即使非洲已去了五次,但仍計畫再去一趟。「要想致富,就要找個好地方,把錢養起來。」
一邊旅行,一邊蒐集投資資訊,也成了薛妙玲找尋養錢標的方法之一。
發揮「養錢」力量/讓多頭、空頭兩個腦替你賺錢
湯瑪斯.史丹利(Thomas Stanley)在著作《下一個富翁就是你》(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將北美擁有千萬資產的富豪作了整理,下的結論是:「有錢人很善於管理金錢。」也就是如《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一書中所提:有錢人並不比窮人聰明,只不過有錢人管理金錢的習慣和窮人不一樣,而且比較有效,如江子超就是用系統有效的方法,來管理他的金錢流向。
「我有兩個公司,一個有形公司,一個無形公司。」江子超很得意自己管理金錢的方式。對他而言,有形公司是指本業房地產公司,無形公司就是他和他的筆記型電腦。每天,他都會照顧這兩個公司,讓兩個公司,同時幫他賺錢。
其中無形公司的管理,江子超還用「兩個腦袋」來管理它,「我用兩個腦袋來管理無形公司,一個是『多頭腦袋』,一個是『空頭腦袋』。」他認為惟有如此,才能讓無形公司的財富快速地增加。
江子超認為,很少人能在多頭和空頭市場都賺到錢,因此要能把錢養得好,一定要做足功課、用對策略,「多頭時期用『多頭腦袋』,空頭時期用『空頭腦袋』,用二種腦袋來做長線投資。」
所謂的「多頭腦袋」,指的是在多頭行情時,選擇強勢區域、強勢產業裡的龍頭股,等到好價錢之後出手。
至於「空頭腦袋」,是指當空頭市場來臨,選擇殖利率高於定存的股票來投資,如台塑或是中鋼等。或是做外幣定存,每月結清獲利,並視匯率狀況調整,避開匯兌風險,到年底約有一○%報酬。
江子超進一步解釋多頭行情的選股策略,他舉近來得意之作——中國人壽。
江子超對自己眼光精準,頗為得意。他說,以台灣壽險業來看,它占台灣GDP的一四%,但在中國只占四%,顯見很有發展潛力。再加上中國人壽在該國壽險業市場占有率超過六○%,當然是龍頭產業;江子超推算合理價格是二十至二十三元間。○五年底時,開始觀察研究,等到○六年價格在二十二元以下時,就快、狠、準「敲進」。投資港股,讓江子超獲利超過一倍。
「我的大原則是『集中獲利,分散持有』。」江子超認為,就他整個投資生涯來說,除了用「多頭腦袋」和「空頭腦袋」兩個大腦幫他賺錢外,還以「新錢」(new money)和「舊錢」(old money) 來區分整個資產。
他解釋,「new money 就是本業賺進來還未有任何用途的錢,也就是集中獲利的部分。至於拿來投資各種理財工具的錢就是old money,這部分的錢,則要分散持有,所以會依據多頭或空頭市場來調整投資比例。」
「換句話說,new money代表一個江子超,old money 也代表一個江子超。當old money 賺的錢和new money一樣多時,等於二個江子超在賺錢。」江子超形容,一旦old money是new money兩倍時,就是三個江子超在賺錢……。
這就是養錢的力量。
控制「養錢」風險/形成自己的看法後,減少動作「保錢」
「我的原則是,股票大跌時進場『撈底』(香港用語,股市跌到谷底時去撿便宜),大跌大買,小跌小買。但我一旦進場,一定把要買下手的那一檔,從基本面到技術面從頭到尾研究清楚,蒐集各方資訊後,找出合理價格,設定之後,就開始等待。」
「對於錢的感覺要『冷冷的』,很衝動一定賺不到錢。」江子超很強調「等待」的重要,「我一年真正大幅進出股市,大約就二次,而且會把所有經濟景氣循環的訊息,以及價量關係、技術分析,都搞得很清楚。虧損七%至一○%就會停損。」
對於風險控管,江子超異常謹慎。他舉了一個例子,「九八年台灣房地產跌落谷底,高雄有九三%的建商倒閉時,我想了十三招防護網來控制我所有資產,包括控制投資風險。但至目前為止,我一招都沒有用過,因為通常損失在七%至一○%,我就會停損。」
會養錢,也要會「保錢」。經歷過投資市場大起的風光,也看過大落的窘境,使得賺錢高手們,深諳錢財的來去之道,因此,對於「風險」會特別小心謹慎。
「把心放小一點比較舒服。」前中信證資深副總沈文恕同樣也出身公務員家庭,且因服務於金融業,對風險特別敏感。八五年他冒險大量買下二十元中國信託未上市股票,獲利超過+二十倍,替自己打下深厚財務基礎,其後投資就轉為保守。
沈文恕控制風險的方式,也和江子超有異曲同工之妙,江子超善於「撈底」;而沈文恕則是「超跌才投資」。
在進場時,沈文恕通常會先以小部分資金「試水溫」,一旦確定是底部位置,就大量進場;他在資金控制上小心翼翼,選擇先買三分之一的部位,再進剩下資金的二分之一,若沒有跌至一五%至二○%,就不會再進場。「不要口袋有錢,就非買不可。」沈文恕強調。
享受「養錢」的成果/過愜意生活
江子超這幾年來,除了投資與營建事業之外,潛心投入慈濟公益活動;身居天母靜謐巷內的沈文恕,則將投資市場收益轉為藝術收藏,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薛妙玲仍四處旅遊,放鬆自己的同時也搜集投資訊息。
他們最初都只是薪水階級,但藉由「養錢」方法,把小錢變成大錢,過著愜意生活。學會養錢方法,不必很大的本錢,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小錢養成大錢!
■江子超
年齡:四十八歲
投資年齡:二十年
投資履歷:二○○七年買進香港交易所股票,獲利二倍;同年,投資中國人壽,獲利二倍。
給投資者三句話:投資要做好,一定要做足功課之後,用對策略。大跌大買,小跌小買。
對於錢的感覺要「冷冷的」,很衝動一定賺不到錢。
■薛妙玲
年齡:四十八歲
投資年齡:十年
投資履歷:二○○二年買入俄羅斯基金,獲利五倍;二○○六年,投資紅酒獲利四○%;二○○五年投資買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獲利二倍。
給投資者三句話:養成儲蓄的習慣。
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要做資產。
不要短進短出,要長期投資。
■沈文恕
年齡:五十八歲
投資年齡:二十五年
投資履歷:一九八六年,投資中國信託未上市股票,漲了至少二十倍;二○○六年在海外購得中國A股基金,賺了三倍;二○○五年買香港基金,賺了一倍。
給投資者三句話:年紀輕時積極,資金大時要分散,注意風險。
注意基金的幣別,幣別分散,再去選基金。
基本面不變,保有現金,超跌時才進場,不要進出太頻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