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unday, February 8, 2009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无论过去现在,总时不时地有人冒出来宣称,格雷厄姆原则已经过时了。尤其是在中国股市,经过一年超过70%的持续下跌,一些人们对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的信任度从沸点降到了冰点。
  
作为格雷厄姆原则的忠实执行者,约翰·聂夫长达31年执掌温莎基金的成功经历——22次跑赢市场,基金增长55.46倍,累计平均年复利回报率达13.7%,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3%以上——极有说服力地印证了格雷姆原则的长久生命力。
  
虽然有人称聂夫为逆向投资者,但他本人更偏好另一个称呼:低市盈率投资者。因为这更加精确地描述了他引领温莎基金走向持续成功的投资风格。
  
聂夫的投资风格比较独特之处,笔者以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选股七要素。
  
1、低市盈率。一般低于市场平均值的40%至60%。低市盈率的股票通常是冷门股,能带来双重的获利边际:向上则积极参与了可能大幅增值的股票,向下则很有效防范了风险。
  
2、基本增长率超过7%。一个低市盈率股票到底值不值得关注,关键还得看其成长性。低市盈率的股票同时拥有7%以上的增长率,聂夫就认为它被低估了,股价上涨空间巨大,如果它分红也不错,更是机会难得。
  
3、收益有保障。除了公司的收益增长率,还重视分红回报。低市盈率的投资策略的好处之一就是经常可以享受到很高的分红,而且因为股价的形成总是建立在预期收益增长率的基础上,分红前后对股价的影响很小,所以股东分红相当于是免费的。
  
4、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总回报率是聂夫战胜同行的法宝之一,它描述的是一种成长预期:收益增长率加上股息率。例如,一家公司的收益增长率是12%,股息率是3.5%,总回报率等于15.5%。聂夫偏好市盈率是总回报率一半的股票。
  
5、如果市盈率没能获得补偿,不买周期性股票。对周期性股票,时机的把握就是一切。周期性行业的高峰和低谷很难准确预测,对此聂夫采取了保护措施:只购买那些预计市盈率就要跌到底部的周期股。一般,采用低市盈率购买周期公司在公司报道收入增长的6至9个月之后获利最大。

6、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它们有着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巨大的上涨空间,当被坏消息打击而进入低市盈率状态时加以关注。
  
7、基本面好。仅有低市盈率还不够,基本面和平均标准接近,而市盈率却很低,才说明公司的价值作未被充分认识。买卖决策取决于基本面的导向。
  
第二是“衡量式参与”投资组合策略。
传统的投资组合策略是按照行业分类,而聂夫打破了这样的束缚,发明了独特的“衡量式参与”投资策略,重建了4大投资类别:高知名度成长股、低知名度成长股、慢速成长股与周期成长股。在这个全新的投资框架中,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德高望重的蓝筹成长股在重要性等级上处于最底层。原因不言自明,这些股票家喻户晓,已被过度挖掘了。与此同时,一些单调乏味的股票反而在投资组合中占据突出地位。
  
第三是简单务实的卖出策略。
聂夫认为,温莎基金的出色业绩不仅依靠选择低市盈率的优质股票,还依靠一个坚定的出售策略,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他卖出股票的最终原因只有两条:
  
1、基本面变坏。通过两个指标衡量:预期收益和5年增长率。如果对此失去信心,将全速撤离。

2、价格达到预定值。即建立目标价格,并且在股价靠近该价格的过程中持续卖出。“我们不会试图抓住最后一美元,在股价顶部逃走不是我们的游戏法则。追求投资利润最大化将面临之后不断下跌的风险,这是让人悲痛欲绝的事情。”
  
10年前,我就读过约翰·聂夫作为“低本益比射手”的传奇故事。今天阅读约翰·聂夫本人撰写的《约翰·聂夫谈投资》,颇有温故而知新之感。我现在更多思考聂夫的“低市盈率投资哲学”持久成功背后的秘密。
  
秘密之一:逆向投资。
聂夫奉行严格、系统的逆向投资策略。深刻的头脑一定是反向思维的头脑。小时候聂夫就有和路标争辩的倾向,长大后则和整个市场争辩。格雷厄姆说过:“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低市盈率投资是逆向的,反大众的,反人性的,正是因为和大家做的事不一样,几乎没有竞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才具备持久成功的基础。
  
秘密之二:物极必反。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的怪石论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无独有偶,大洋彼岸的约翰·聂夫在《约翰·聂夫谈投资》序“花旗的投资传奇”中总结道:“对我们来说,丑陋的股票往往是美丽的。如果温莎基金的投资组合看起来就很容易让人认同,那么可以说我们在敷衍了事。”
  
丑陋的股票之所以变得美丽,和投资者收益的基本原理密切相关。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曾说:“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存在的差异。”丑陋的股票通常都是公司碰到暂时困难,遭遇坏消息的袭击,人们的预期自然很低,而且往往夸大负面因素,走向极端,一旦真实的基本面情况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坏,利润增长超过了市场预期的水平,投资者就能从这个“剪刀差”中获得高额收益,丑陋的股票反而变得美丽起来。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们总是高估一年内发生的事情,而低估十年后发生的事情。”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悲观主义四处漫延,在看重眼前的人们眼里,股票已经丑到了极处,那么,在聂夫式富有远见、善于逆向思考的投资者眼里呢?

介于产业与股票之间 产业投资信托股

当你驾车经过吉隆坡市区,仰望高楼大厦时,你心里是否曾经这么想:假如我拥有一座这样的大厦,收取租金,长期有稳定的收入,那是多么理想的事。

市中心的办公大楼,每座动辄以亿令吉计,有能力购买的人,毕竟少之又少。但这不等于你与这些大楼无缘。通过购买产业投资信托股票,你其实也有机会拥有这类大楼的一部分——尽管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中,就有一类叫产业投资信托股(REITS)。
由于这类股票上市的历史最短,又只有区区的13 家,投机气氛不如别类股票那么热络。所以一般投资者都不大注意。实际上,假如你留意的话,你一定会发现,这类股票的周息率(D/Y,就是股息回酬巴仙率),比大部分股票都高。

REITS 就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的缩写,中文为产业投资信托股。

历史悠久收入稳定
这类股票在外围股市有相当长的历史,也是寻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的宠儿。这类公司的营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它收集了投资大众的资金,以收购大宗的商业性产业,如办公大厦、购物中心、工厂、酒店等等,交由一家产业管理公司去管理,管理公司负责收租及维修建筑物,从租金中扣除管理费后,将结存的租金净额分发给投资者。

政府规定:产业投资信托公司必须将90%以上的租金,分发给信托股股东。为了鼓励更多产业信托公司成立,当局规定,信托股的股息只需缴税10%。

产业投资信托股的概念其实很简单,收集大量的资金,以收购大宗产业供出租,把收到的租金分发给信托单位持有人。这其实跟单位信托大同小异,只不过单位信托投资于股票,而产业信托投资于产业而已。产业投资信托为有意投资产业的人士提供了另一条投资管道,不但更容易做到,手续也更简单。

让我们比较买屋子和买产业投资信托股的优劣点:
大马产业信托(AMFIRST)昨天公布本财务年上半年的业绩,半年每单位净利为4.268 仙。该信托宣布把盈利全部发给股东,每股派息4.268 仙。假如该信托下半年保持上半年的表现,则全年每单位净赚8.536 仙,该信托曾许下诺言,在未来三年中,将全部盈利派给股东,则每单位股息为8.546 仙(已扣税)。以该信托目前80 仙的股价计算,周息率为10.67%,比定期存款的利息高两倍。

假设你有计划买屋子作为投资,又假设你的投资额为50万令吉,假如你以50万令吉在八打灵购买一间双层排屋出租,每月可收到租金1千500令吉。假如你以每股80仙,买进大马产业信托股票,50万令吉可买到RM500,000 ÷ RM0.80 = 625,000股,以每股8.536仙的股息计算,你一年可以收到RM53,350的股息,平均每个月的股息收入为RM4,445令吉,比排屋租金高两倍。

不单是大马产业信托,其他产业信托股,以目前的股价买进,大部分都可以取得10%以上的周息率,其中亚天产业信托(ATRIUM),以目前65 仙左右的股价计算,周息率高达13%。目前大部份产业信托的市价,均比其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低20 至30 多巴仙不等。

产业信托的股息回酬比产业租金高,而风险则比股票低,可说是介于产业与股票之间的投资。假如你手头有多余的资金,一方面担心股票的风险太高,另一方面又嫌定存和买屋收租回酬太低,一个折衷的办法,是购买产业投资信托股票。

回酬高于定存利息
但在买进之前,最好对全部13 家产业信托股,进行研究,比较各家所拥有的产业、租户是谁、租金回酬率、负责数额,以及每单位预期可得之股息。作个比较之后,再从中选择你最有信心的股项,买进作为长期投资,可以赚到比定存利息高两倍的回酬。

专访大马股神冷眼 

金融海啸,全球肆虐,股市和金融,同属一个范畴,当然劫数难逃。我国股市,由1500多点,降到今天800多点,可以说是凄风苦雨,惨不忍睹。

许多股友都在问股市还有前景吗?此时此刻,可以下场吗?
原名冯时能的冷眼,研究股票投资,已超过30年,即使股市大落,也能屹立不倒,到底有什么秘诀?
“要想在股市赚钱,不能只听贴士,一定要认真研究!”冷眼开门见山说:“尤其股市像现在,忽起忽落,只听贴士,往往会输到倾家荡产,不只是血本无归。”

从不听信股票贴士
冷眼从不听信贴士。
他早年特辟一个书房,专收股票报告书,天天认真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每一间股票公司,了如指掌,问他任何细节,对答如流。他的收藏,是马来西亚记录的缔造者。

如今,冷眼用电脑,也是天天认真研究。在回答记者问题之前,冷眼先谈这次令人不寒而栗的金融海啸。他说,这次海啸中心是美国,其次欧洲。再其次是南美洲、阿根廷、冰岛。
“亚洲可以说最轻微,主要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比较落后,这次海啸是由衍生产品引爆。”他说。
冷眼举例说明衍生产品,譬如一个人向银行贷款100万买屋,订下合约,银行又把合约转实,卖给像这次渡不过难关的雷曼兄弟,这类像雷曼兄弟的公司,100万往往可赚37倍。

庆幸贷款制度谨慎
冷眼庆幸,我国贷款制度谨慎,不够资格不能获得贷款。而且,贷款直接,一张合约,不会卖来卖去,要乱搞也不容易。银行不能乱借钱,有一元的资本,最多只能借出十二元,逾越就成了违法。也因此,不会陷入泡沫的地步。

话题一转,冷眼又举美国股票为例。他说美国有5千个单位信托公司。美国有56%的人民购买单位信托。行情看落,个个要拿回钱。单位信托公司那来现款?只有毫无选择性,拼命卖股票,股票能不落吗?

曾出版:“30年股票投资心得”一书,销售超过一万本,11次上榜,成为大马华文畅销书排名榜的冷眼,又是如何看待当前的海啸?
冷眼非常肯定,那些说经济没前途,股市没前途的人,是盲人模象。他说:“海啸一定能过!”
他说一定能过时,语气坚定。最主要原因,是全球政府倾全力打救。当然救得了。只是时间问题。
多长时间?冷眼保守推测,是三到五年时间。
冷眼特别指出,这次海啸和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完全不同。当时,是各家自扫门前雪。
这次,是全球一条心。冷眼因此作出结论,这次金融海啸,会导致经济衰退,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绝对不会大萧条。

选择最好底子股票
明白了这次海啸的来龙去脉,冷眼才回过头,详细剖析我国股市。冷眼以他纵横股市30年的经验告诉股友。此刻是:“进场的最好时机!”但是,一定要作长期投资的准备。
长期,最少三年。冷眼指出股票是公司股份。

公司是做生意。
现在,如果某人要做生意,要招股或者自己注入资金,要付出多几倍的钱,如果要从事地产,为什么不买产业股?要种棕油,为什么不买棕油股?
冷眼说:“现在买股,比你直接投资便宜几倍!”
“当然,不能闭上眼睛乱买,那真的会血本无归。你一定要在这最好时机,选择最好底子的股票,尤其重要,是最好股息的股票。”冷眼说。

收购省时又省事
说到这里,冷眼又提出他的看法,认为除了投资是最好的时机。收购,也是最好的时机。

在记者要求之下,冷眼举出CSC钢铁控股为例。
这只股,今年最高,1令吉6角9分,现在8角。冷眼说:“这只股共3亿8千万股,每股8角,是3亿令吉左右。如果自己成立一家有规模的公司,要耗资7到8亿令吉,再加上制造业要经过漫长的五年才有规模,现在只要收购,既省时,又省事,更能早获利,你说,这是不是收购的最好时机?”

记者希望冷眼介绍几只可作总期投资,而且股息偏高的股。
冷眼不假思索说“PLENITUDE。”这只股,没有中文名,是属产业股。今年最高价3令吉4分,现在是1令吉7角。冷眼说这间公司,在吉打、首都、尤其柔佛都有庞大的地库,资产值6令吉,当然买得过。

接着,冷眼提出一只属于消费股的ZHULIAN作说明,并强调“这是我的最爱”,这只股上市价是1.23令吉。上市是2007年。现在90仙左右。去年每股赚18分。今年赚20分。难得是,去年派息15分半。资本1亿7千200万。竟然有现金1亿令吉。这是一家直销公司,产品超过800样。是以假首饰和保健品为主。产品85%是自家生产,远销至泰国和印尼,在我国主要对象是马来人。
冷眼说:“许多人对直销生意怕怕,才造成这只股不热门!”此外,冷眼还透露,这只股的老板为人务实,很低调,知道的人不多。这老板还有一个可取之处,不愿接见分析师。冷眼的结论是这只股最近斥资4千多万建新厂,而且资产价值和赢利都属优质,当然是可以考虑了。

选择高派息股票
冷眼继续给喜欢买股票的人,提出以下的忠告。
要选什么股,最保守的答案,是有没有钱好分?
一定要重视股息,也就是有分红。

分红多少才理想?
答案很简单,比银行定期存款至少高一倍。如果1000令吉存银行,一年可获35令吉,买股则至少要有70令吉。理由是买股风险高。很多进入股市的人,忽略了股息,只希望股价节节上升,从股票赚钱,因此股市上升,股票交易所门庭如市,跟风的人挤破头,听“贴士”的人也挤破头,股市一落,都成了笼中困兽。

冷眼看到,那些天天在股市流连的人,是赚不到钱的。因此冷眼给股友的另一个忠告,是劝大家进入股市,要量力而为,然后抱着储蓄的心理。
“尤其年纪大的人,经不起打击。期待股价上升而赚钱,往往会赔了棺材本而欲哭无泪,为何不重视股息?股息持续发出,便等于有固定收入了。”冷眼说。

在记者的整个访谈中,知道了冷眼这位报馆前总编辑,是用30年时间,倾全力研究股票后,有了自己的心得,他进入股市,最相信的人,只有一个,是自己。
研究之后,他用逆向思考,人弃我取。因为他对每一只股票,能如数家珍,像这次股市大滑落,别人输得焦头烂额,痛不欲生,他呢,当然也有一些折损,但是,他手中握有许多派高股息的优质股,仍然可以安坐家中,等待领取股息。

后记
这次访问冷眼,是他刚从西班牙旅游回来,第二天又将要飞去广州参加美食团的。最后问他股市大落,何以有这种闲情? 冷眼说是靠股息之赐。

Saturday, February 7, 2009

进场! 巴菲特吆喝买美股

美国“财星”杂志报导,根据投资大师巴菲特使用的一项投资基准,当美国股市总市值落在国民生产毛额(GNP)的70%到80%之间,就是合理的投资时机,现在似乎就是时候了。
  
这项理论的论点在于美国股市总市值与GNP之间应该有个合理的比率,根据85年来的线图走势以及巴菲特本人的说法,现在应该是进场购买美股的适当时候。
  
2001年网路泡沫破灭,道琼指数从高点大幅回挫2000点时,很多人都在讨论重返股市的时机。但当时股市总市值仍相当于美国GNP的133%,所以巴菲特并未轻举妄动。
  
巴菲特后来具体设想一个进场的合理时刻,他说:“如果总市值与GNP的比率落在70%到80%之间,进场购买股票可能会很有利。”
  
按照这项说法,美股的买点如今可能已经浮现,因为该比率1月时已降到75%左右。巴菲特对于总市值占GNP比率重返正常,丝毫不感到讶异,他告诉“财星”说,这项变化让他想起投资家葛拉罕(Ben Graham)对股市运作方式的描述,他说:“股市在短期间像是投票机,但在长期间就像是体重器。”
  
巴菲特不仅相信线图传达的讯息,还亲身力行。他去年10月17日在纽约时报的舆论版上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个人除了美国公债外,没有拥有任何股票(波克夏股票当然是例外),但现在他已开始进场购买。
  
他还说,如果股价继续下滑,他会继续加码。他发表这些言论之后,美股的确继续下滑,道琼指数在这段期间下跌约10%,所以按理巴菲特应该也不断买进。遗憾的是,我们的投资大师并未透露他买了哪些股票。

Friday, February 6, 2009

Swiber Holdings: Hidden value in stock price

Swiber Holdings is a service provider in the offshore oil and gas industry, offering offshore EPCIC, marine support and drilling services across the Asia Pacific and the Middle East .
With the drastic fall in oil prices, Swiber is unlikely to be spared by cut-backs on E&P expenditures from oil companies, but it should be kept busy for this year with its strong order book of US$607m (last announced 30 Sep 08).

Swiber is still bidding for US$4.2b worth of contracts for execution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and we account a 15% (historically ~20%) win rate, translating to US$630m worth of possible contracts. We are mindful that contract flow might be slow in 1H09 due to the cautious outlook on oil but any wins will be a positive share price catalyst.

The stock has fallen more than 85% since Jan 08 and we see limited downside risk. Swiber is currently trading at its historical low valuation of ~2x FY09F earnings. We initiate coverage on Swiber with a BUY recommendation and S$0.66 fair value estimate.

Shipyards: Wrong medicine? (CAUTIOUS)

We believe that share prices for SGX-listed Chinese shipyards were uprecently on the false impression that new orders will pick up upon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MOC) initiative to eliminate 17% VAT on vessels built by Chinese yards and ordered by Chinese shipowner.

In our opinion, this demand-side stimulus does not resolve the supply-side issues plaguing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n China, namely increasing difficultiesto get funds for new purchases due to falling collateral values, and oversupply of vessels to pressure freight rates at below breakeven levels.

We see the recent share price run-up as an opportunity to sell into strength.

Maintain CAUTIOUS on the Chinese shipyards.
Share prices up on old news ? Our on-the-ground checks confirm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17% VAT on vessels built by Chinese yards and ordered by Chinese shipowner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1 January 2009, and is part ofthe Chinese government's initiative (in November 2008) to eliminate VAT for new capex for all Chinese companies. Hence, the market talk that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is considering eliminating the 17% VAT on vessels built by Chinese yards and ordered by Chinese shipowner is just a catch-all extension to this earlier initiative for shipowners' vessel transactions.

In our opinion, this VAT cut was mis-intepreted by the equity market as a turnaround for Chinese shipyards' fortunes, including Cosco Corp and Yangzijiang.

Supply-side factors are hard to overcome. We believe that this demand-sidestimulus will have limited impact on new orders, due to tighter credit lending as collateral values plunge, and operating losses even at there bounded freight levels. Instead, these unresolved supply-side problems will result in more order delays/cancellations, and create an overhang on the share prices for Cosco Corp (20% order delays/cancellations to-date,vs. our expectation of 40%) and Yangzijiang (zero order delay/cancellation to-date, vs. our expectation of 15%).

Run up in share prices present an opportunity to sell out of Chinese shipyards. The global oversupply of dry bulk carriers in 2009 is imminent, given the general reluctance of shipowners to cancel orders since 4Q08.

Maintain FULLY VALUED ratings on Cosco Corp (Fair value is S$0.76) andYangzijiang (Fair value is S$0.34).

Thursday, February 5, 2009

公司估值要简化

记得钟兆民老师在《东方港湾2007年投资管理工作分析与总结》中写道:“投资杰出的上市公司,长期持有,是我们战略层面的事,尽力追求估值的准确性,则处在战术的层面。我们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坚守价值投资,同时我们也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估值上的精益求精。”

钟兆民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辈,也是一位坚定的长期价值投资者;但在具体问题上,我并不是很赞成他对某些问题的判断,比如说:他认为长期持有是“战略层面的事”,而“尽力追求估值的准确性,则处于战术的层面”。

对此我的看法则相反:
1)长期持有并不是战略问题,只是战术问题;而估值不是战术问题,估值为价值投资的安全边际原则提供了数据支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问题。
2)估值是一门艺术,不存在“准确性”、“精益求精”的问题,估值大体只有2个作用:
a.为买入时评估安全边际;
b.为持股提供战略支撑,以判断是否“极度高估”。

我个人认为,投资的艺术性很大程度上就是估值的艺术性。从理论上说,估值也是一门科学,学院派已经开发出很多估值模型,如各种DCF模型、EVA模型乃至实物期权定价法,比较权威的教材有:Richard Barker的《价值决定—估价模型与财务信息披露》、Aswath Dmmodarn的《投资估价——确定任何资产价值的工具和技术》、Stephen Penman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评券定价》。这3本书理论性较强。最近几年,Aswath Dmmodarn教授出了一本简易版的估值的书——《高管商学院教材 价值评估》,大体的逻辑与《投资估价——确定任何资产价值的工具和技术》一样,有意思的是,Aswath Dmmodarn教授仍坚持用CAPM来确定折现率,他认为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就不应该反驳CAPM。

既然估值是一门科学,那为什么估值还这么难呢?原因在于投资的不确定性,估值并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甚至超过了科学性。

事实上,理性金融学的体系自建立以来,尽管从数学逻辑上是完美的,但在实践中总是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理性金融学最根本的缺陷在于:a.总的来说遵循一套线性定价法则,而现实世界是非线性的;b.假定条件过于苛刻;c.逻辑上存在循环检验,即要证明A正确,必须B正确;但要证明B正确,则要先证明A正确。联合检验往往不可行,显然,这是一个死结。

闲话不表。在金融领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让人震惊,学院派的估值方法放在现实世界就有问题,因为其估值模型尽管是精巧的,但参数很多,这些参数都需要预测;模型再正确也没有用,如果输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必须是垃圾。如:估值模型中要用到10个参数,即使你每个参数的准确率都达到了90%,最终准确率也只有35%。

由于绝对估值的艰难,投资界后来专注于盈利预测和PE估值。但后来问题又来了:EPS预测就一定准确吗?该给多少PE?事实上,投资中从来就不应该有预测的一席之地,不仅市场行情不可预测,宏观经济也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公司未来的收益也同样是不可预测的,巴老多次宣称“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们的子公司下一季度的收益会是多少”。

那价值投资者又该怎样解决估值的难题呢?
巴老的意见是——化复杂为简约:

1、所谓公司价值,是一家公司在其余下寿命里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内在价值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精确值,而且还是一个利率或者现金流量改变时必须更改的估计值。巴老还强调,“内在价值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合符逻辑的手段”。因此,企图精确估值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分析师经常把EPS估计到几毛几分,具体股票的估值也是经常精确到分,显然这是一个“精确的错误”。

2、具体估值方法上,巴老认同John Burr Williams的《投资价值理论》中的折现现金流量法。巴老在2000年的年报中引用《伊索寓言》的“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的说法,本意是说明“确定性最重要”。巴老不认同相对估值法,他说“一般的评估标准,诸如股利收益率、PE、PB或者成长性,与价值评估毫不相关,除非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线索。事实上,如果一个项目前期投入超过了项目建成后其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成长反而会摧毁企业的价值。有些分析师口口声声将‘成长型’和‘价值型’列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投资风格,只能表现他们的无知,绝不是什么真知。成长只是价值评估的因素之一,一般是正面因素,但有时是负面因素。”因此,巴老坚持绝对估值的方法,他从来就不认同相对估值,认为这些方法“与价值评估毫不相关”。

3、如何选择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既然绝对估值法是唯一的估值方法,那么怎样确定现金流量和
折现率呢?
对于现金流量,巴老坚持用“所有者收益”(其实就是自由现金流)。可以说,这是很多相对估值法的死穴。财务报表人为遵循“会计分期”的假设,人为将一些公司的经营周期切割为1年1年的,但事实上,会计年度与公司的经营周期经常不合拍,不少公司的收益经常出现波动。比如说一家非周期性公司和一家周期性公司在未来10年内年均利润均为1亿,但非周期性公司的估值可能是25亿,而周期性公司的估值可能只有10亿甚至6亿,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单从利润来看,是看不出问题的,原因就出在自由现金流上,周期性公司为了同样的收益水平,往往要增加营运资本和长期经营资产,同样的EPS其自由现金流比非周期性的公司低得多。因此,大体预估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的追加,也比貌似精确的现金流折现重要得多。

对于折现率,巴老用的是长期国债利率。这很好理解,巴老看重的是机会成本,如果一只股票未来的收益率跑不赢长期国债,他根本就不会选择它;CAPM有天然的缺陷,他认为β在逻辑上毫无道理,而且未来的风险水平并非不变,无风险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巴老选择的是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对于他来说,未来不存在其他的不确定性,他干脆用长期国债利率作为折现率。
关于巴老的绝对估值,在《巴菲特之路》这本书里有不少例子,如可口可乐、吉利等。

4、如何破解绝对估值中的地雷?面对估值的不确定性,巴老提出了2种解决方法:
a.坚持能力圈原则,固守自己能理解的行业;
b.坚持在买入上留有很大的安全边际。巴老说过“如果一项资产目前市价只是略低于其内在价值,我们没有兴趣买入它;只有在有‘显著折扣’时我们才会买入”。

5、估值最根本的方法:彻底了解这家公司。
总之,公司估值是是一门艺术,体会其真谛需要艰苦的历练。价值投资者必须重视估值,没有估值,就无法确定安全边际;要放弃学院派的繁杂的估值方法,更要放弃荒谬的“EPS预测+PE估值”法,化复杂为简约。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坚持不懈,多下苦功夫,掌握好一些行业的背景知识,估值的难题是可以破解的。

投资技巧的最高境界:简单最好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想,要达到投资技巧的最高境界,一定什么奇招妙计。可事实上,投资技巧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技巧。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感到奇怪:没有技巧如何能在股市中盈利呢?  

其实,很多在股市中成为富豪的人不是靠一时的小技巧盈利的,而是通过正确的投资理念保持稳定收益的。比如巴菲特通过股票投资而成为世界富豪,他炒股就没有过于花哨的技巧。很多投资者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不认可,认为巴菲特的方法不过就是死捂股,不叫"炒"股,因为他既不会追涨也不会杀跌,更不会看着盘面变化频繁短线操作。  

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巴菲特死捂股票成了富豪,而股市中的很多投资者学会了"十八般武艺",每日里全天候操作,买进卖出忙得不亦乐乎,却并没有成为一代富豪,甚至亏损累累。这已经说明,投资技巧的最高深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也就是能够超越一般的技巧、凭借着正确的投资理念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方法。  

简单最好  
半个多世纪以前,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就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一道题:1十1=?题目写在黑板上,高才生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人作答。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可以生下一群孩子,企业界的强强联合将获取几何倍数的发展---遇到这类的情况,1加1该等于几呢?由此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竟然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答案的。  

罗素给出的答案却跟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在等号后面义无反顾地写上了"2"。他说:"1加1等于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1+1=2"是一个简单的真理,绝对不应该等于别的什么。我们也不应该在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时无所适从。  

股市投资者常常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股市奇才巴菲特每年的收益率也只有22.2%,但几十年坚持下来,却成为了世界巨富。巴菲特有句名言:"最赚钱的股经最简单"。  

熟能生巧  
运用自己最熟悉的理论,在自己最熟悉的市场环境投资自己最熟悉的股票,这是最容易获利的方法。对那些"故弄玄虚"、"花样翻新"或者属于"雾中看花"类的所谓绝技、绝招,则最好不要去碰。  

股票和人一样,每种股票都有各自的性格。投资者长期炒作某只股票时,往往能十分了解其股性。即使这只股票素质一般,表现平平,熟悉该股股性的投资者也能从它有限的波动区间中获取差价。但如果某只股票外表一时极为光鲜,投资者贸然买进后由于不熟悉该股股性,在它调整时不敢补仓,在它稍有上涨时就急忙卖出,即使这是一匹黑马,投资者也很难从中获得较高的利润。  

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在股市中,不要惧怕被石头绊倒,但一定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多数投资者往往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这些投资者的才智能力是不用怀疑的,但如果失败的次数太多了,就需要反省和改改原来的习惯了。  

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所在,同时也为自己在股市中找准了位置,便于自己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法实施合适的投资策略。  

成功的投资者在失败之中善于总结教训,能够静下心来解读和认识中国股市,避免重犯错误。因此,成功的投资者是不会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  

股市赚钱简单  
“在股市上赚钱其实很简单”,罗杰斯说过:“我一直要等到钱堆在角落里,我所要做的仅仅是走过去拾起那些钱,在此期间我什么事也不做。”  

于是有人问了三个问题:
1、怎么样算是钱堆在角落?
2、怎么会形成钱堆在角落的情况?
3、其他人为什么不能在罗杰斯之前把钱拿走?  

这三个问题太大了,实际上涵盖了证券投资分析的大部分内容,笔者只能用尽量简单的语言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简单地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价值”,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人性”。成功的证券投资就是要“发现价值的低估、战胜人性的弱点”。   

价值投资的真谛  
随着股海的沉浮,有多少人成为一时的风骚人物,又有多少个股成为时代的宠儿,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英雄与美丽的泡沫破灭后,镁光灯再一次把他对准了稳定增长的巴菲特身上,于是世界各地到处是他的信徒,多少人在研究他的投资理念,可是多少年来依然没有人超越他!为什么?价值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价值的真谛不全在巴菲特的证券投资理念上面!投资知识只是次要的。因为财务报表是死的,只要你用心去学习去体会都可以去发现问题或成长的动力。  

价值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要学习巴菲特的什么?我想学习他的知识是次要的,我们要真正学习的价值真谛在于巴菲特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坚定信心、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与热爱、对恐惧贪婪的克制力,这些才是我们要学习的价值的精髓。  

价值的真谛在哪里?就在自己手里,去挑战改变自己的人性缺陷,改变挑战懒惰、恐惧、贪婪就是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你的股票也许不是一轮行情中涨得最好的涨得最多的,一轮行情展开,形形色色的题材以及飚升的股价无不诱惑着你,可是你对它飚升后面的事情一无所知,它只是在诱惑你并不属于你。  

价值投资的精髓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想要获得价值就要向自己挑战,向人性挑战。

投资第一课:如何做到不亏损?

巴菲特说:“投资第一条是不亏损,第二条是记住第一条”。

但如何做到不亏损呢?答案在1982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说:
“我们的副主席Charlie Munger,总是强调研究事业与人生各方面的失败要比研究成功要重要的多,他这样的精神正如有人说:「我总是想要知道以后我会怎么死,然后尽量去避免这件事发生。”

所以多收集和研究企业和投资的失败案例,然后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是做到第一条的关键。

以下是最新的一个案例:

米勒:金牌基金经理遭遇滑铁卢

分析:
一、投资系统和投资操作
米勒15年超越市场,业绩不可谓不辉煌。但这次损失让米勒的价值型基金多年来好于大盘的表现被一笔勾销。据晨星的数据,该基金目前在同类基金的最近1年、3年、5年和10年期业绩表上均排在最末档。其投资系统即使经过15年的成功检验,其实还是纯在不少问题。尚不完善。可见构建一个成功的投资系统之难。以下是我的一些分析。

1、 投资标的的选择:
米勒的失利基本都在金融股上,金融股的固有风险比较大,因其是杠杆经营,在经济好时,其业绩会大幅增长。在经济和金融危机发生时,其业绩会大幅下滑,甚至破产。抄底金融股要慎之又慎。在本次抄底中,不仅是米勒,不少价值投资者都在金融股上遭受了重大损失,如中投,新加坡投资公司等主权财富基金。还有平安保险和一些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投资的富国股价还是2,3倍的市净率,不少金融股却都跌破了净资产。平安投资富通以为1.1倍市净率抄底是便宜,不想跌的只剩零头。可见金融股并不是越便宜越好。金融股的分析难度很大,不一定适合一般价值投资者操作。从历史记录看,巴菲特对金融股的操作把握的最好。是真正懂金融股的大师。

2、 避免路径依赖:
2007年本次危机开始时,米勒从自己烂熟于心的股票里挑选了美国国际集团、Wachovia Corp.、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房地美。当这些股票连连下跌的时候,他认为投资者反应过度了。他还在买进。四季度向股东解释他的举动时,米勒认为情况同1989-90年时类似。当时他也买进了大幅下挫的银行类股。他写道,有时市场会重现你认为在以前见过的模式。金融类股看来已经触底。因为其以前如此逆向投资成功过,这一次以为是又一次重复时,不同的情况发生了,投资者对反复操作过的股票在第二次操作时会有随意性。不能客观评估当的情况。所以投资者要避免路径依赖。

3、 反向投资和集中投资的命门是:
要求判断的准确率要高,否则会损失惨重。巴菲特是反向投资和集中投资的大师。但前提是巴菲特判断的准确率相当的高。巴菲特的分析能力,一般投资者并不具备。所以投资者要客观评价自己的成功率,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如适度分散投资,选择较安全的标的做逆向投资。如选较安全的消费类抄底。

4、 注意避免小概率事件的打击:
长期资本公司即是因小概率事件打击而倒闭。米勒的投资系统虽经历了15年的成功。但不能抗小概率事件的打击。这次的金融危机比上次危机严重的多,超出了预期。米勒比长期资本公司来说,好在未用杠杆。投资者可做情景分析来测试其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假设历史上重大的意外事件发生,如9.11、地震等,自己组合会如何?

5、 投资判断的成功率:
米勒在1998年至2002年,价值型信托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有10只股票的跌幅超过75%。包括安然(Enron)和WorldCom在内的三家公司则破产了。说明其分析判断的准确率并不高。

二、境界和心态:
1、当有人问道他是怎么知道错误地买进了还要下跌的股票时,米勒曾回应道,当我们不再能获得报价时。换言之,他不愿意加码买进的唯一价格就是零。

米勒这种不成功则成仁的做法甚至令其他价值型投资者也感到畏惧。米勒的朋友、Davis Funds基金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Christopher Davis)回忆说,曾在90年代初同米勒讨论过他的投资策略。当时他告诉米勒:我的一个目标是正确的次数超过犯错的次数。据戴维斯回忆,米勒回击说,这样很愚蠢。米勒称,真正有意义的是你正确的时候能赚多少。如果你10次错了9次,股票变得一钱不值,但只要第十次上涨了20倍,你就够了。戴维斯说,我可做不到这点。

2、戴维斯说,如果他有退休隐居的想法,那他就不是米勒了。金钱固然有意义,但创造纪录要有意 义得多。戴维斯说,他想的只是获胜。

总结: 高手在技术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境界和心态对投资成败影响很大。从以上资料看,米勒的境界不高,而且其有“赌”的心理。有时在下跌中不断加码是对自己判断的自信。有时却是自负。从其记录看,其判断的成功率并不高。所以其不断加码的操作有一定赌的成份。

Wednesday, February 4, 2009

牛熊更替的市基金傳換策略

我貓王處理眾多個案中,學習炒賣最好從投資開始,投機者除心理質素的原因外,工作或很多其他錯綜複雜的因素亦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但是,股民老是搞不清投機與投資的分別,投機只追求股價波動的差價,至於股價上升背後的動力不在研究之列,雖說花數天學點技術走勢就可為開創投機的雄圖大業,可是為何投機客老是慘澹經營的?忠實的投資客總是有點成績的,關鍵是只要不過份追求,合理的回報始終降臨。

事實上,企業的營利回報未必即時反映在股價之上,但倘若所持的股份盈利能長期維持增長的表現(例如中移動、匯豐等),長遠來說,股價一定會反映這個現實。

從另一個角度看,假設現在的世界各國的貨幣制度不改變,一些已上了軌道的公司,縱使其生產力沒有怎麼改善,盈利可能照樣的升,例如一些投資房地產以租金收入為主的股份就是,秘密就是通貨膨脹,巴非持(Warren Buffet)等一大批價值投資者(Value Investor)早就通曉這個秘密而致富的。

貓王要待到1996年才閱讀到第一本的價值投資的作品,並在千禧年後運用得到,幸福地賺到一點錢,但是我在總結經驗以後,始終覺得資本小的投資者不宜過份投入沉迷於價值投資法的,當中有很多陷阱。於是,我以基投資作為工具,並以價值投資法作為起點,為投資者設計一個牛熊更替的基金傳換策略,保本之餘亦可嘗試追求更佳的回報!

1>>>在熊之未、牛市之初,購入以價值投資風格的基金,例如惠理價值基金等,因為在牛、熊交界之中,上升趨勢每每胎死腹中,甚至我們可能對行情捉摸不定,它到底要持續多少個月的低迷,難分難解?我們要預計出錯的可能,利用價值投資法選股,可以為我們的投資建築了一層防禦工程,進可攻、退可守!

2>>>在牛市中期,大概一個典型的經濟主題會帶動一個經濟起動,進取的投資者可以購入主題基金,例如90年代中期的高科技股基金、或04、05年投入的能源基金等,這時投資資金會繼續從債市流出,資金充裕的大戶四處尋找獵物,新興市場的指數在這時會建立明顯的趨勢,原因是游資不斷流入,新興市場基亦是選擇之列,但是,必定要建立一定概念,那就是在牛市結束前把它們沽清離場,並要設止蝕位!

3>>>在牛市的中期時,之前投資在價值投資風格的基金應該已有可觀的回報了,可以考慮換入上述的基金,或不想太投機者,即可就直跳入第4個步驟,又或持有價值投資基金一值等待牛市的沒期。

4>>>在牛市的初期、或中期,價值投資風格的基金應該可以為我們賺取回報,但漸漸它們的回報會收縮,價值投資者每每是在熊市谷底中最早出手的一批投資者,可是,待到這個牛市中期,價值股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已擠得愈來愈小,又或符合價值投資法要求的股份已不存在,倘若行情態似若狂的昂然的進入牛市第三期,這時還想著價值投資法是痴人說夢話!我提議在牛市中期要慢慢要把資金轉投到較進取型的基金,可以考慮怡富東方基金、怡富小型股基金,或類似風格的基金,要找一些在以往牛市第三期經常跑贏大市的基金才行!

5>>>察覺到熊市降臨時,我們只可以投機!投資不做也吧!少做少錯也!最上算是手持現金外,可能會留意一些貨幣、債券基金,而我從來對這些基金不感興趣!沒有提議?但現在可能多了一個選擇,就是換入又或換入絕對回報的對沖基金,Man AHL Diversified Futures是多種策略的對沖基金,應該在熊市都可以創造回報。還要留意一點,如果熊市來後短促,察覺到牛市的來臨時,再把它們轉換時的費用十分昂貴,就得不嘗失了!

以上的提議亦不擔保最大的回報,但相信是一個較為安全的處理方法,我們亦可以在熊市沒期購入惠理價值基金直到牛市第三期才賣出,翻查往績,發現它在06、07年的表現不比其他基差勁,換言之,在沒有價值股可尋的時,它的風格也許有點改變,不是默守成規的。如果閣下有個AIA的儲蓄計劃,在計劃裡是可以不斷轉換的,提議趕快趁現在股市便利時,換入一些價值基金!惠理及怡富的基金經常封盤,必要時要求閣下的投資顧問介紹類似的基金,這與炒股一樣,適當時候入市比老是研究某隻基金的往績(track record)更重要!在設計自己的投資組合時,要有主見,不要被投資顧問任意改動閣下的意圖,因為他們訓練只會為客戶設計中庸的組合,這是保障自己飯碗的技倆,老實說,我對著不肯用腦的客戶亦會這樣!

Metals, oil prices set for weak 2009

Depressed prices for metals and oil are likely to stay weak for most of this year given the worsening state of the global economy, but gold an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re on a firmer trend, analysts say.

"The world recession and debt reduction," which reduce liquidity on financial markets, "will remain the dominant factors" on commodity markets in the medium term, said Calyon Credit Agricole analyst Robin Bhar.

The Organis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has cut production and the mining sector is cutting jobs rapidly, amid expectations that demand for metals and for oil will continue to fall this year.

At BNP Paribas, analyst Harry Tchilinguirian said that since a recovery was not expected before the third quarter, prices were unlikely to stabilise before then.

In addition, speculator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ho ha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 strong rise of commodity prices up to the middle of 2008, "play a far lesser role when the market is falling," said Philippe Chalmin, an expert in raw materials and president of the Cyclope group that specialises in analysing raw materials markets.

The price of iron was likely to fall particularly sharply this year when the average price level would be 60 percent below the average in 2008, Cyclope forecast, and the price of aluminium would be 20 percent lower.

But these price levels concerned averages for the year and "given current prices, they can't fall much further," Chalmin said. The price of aluminium is the lowest for six years.
Gold, which attracts money seeking protection during times of uncertainty and risk aversion, should hold up better.

The price of an ounce of gold rallied at the end of January to return above 900 dollars, the highest point for three and a half years. Cyclope says it could fall by 2.0 percent on average this year from the equivalent level last year.

On the London Bullion Market on Tuesday, the price of gold fell to 905.50 dollars an ounce from 918.25 dollars the day before.

Goldman Sachs analysts think that the price of oil could drop below 30 dollars per barrel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and then rally to 65 dollars on average on the second half of 2009.

On 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Nymex) on Tuesday, a barrel of "light sweet crude" for delivery in March closed at 40.78 dollars, up 70 cents from its close on Monday.

Tchilinguirian expects the price of oil to be 40 dollars per barrel on average in the second quarter, rising towards 70 dollars per barrel at the end of the year. Cyclope meanwhile expects an average price of about 50 dollars, rising to 60 dollars at the end of this yea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re likely to hold up best in 2009, as they are less affected by the rapid slowdown in industrial activity than the sectors of energy or metals.

And the harvest in 2009-2010 is likely to be less abundant that that in 2008-2009 which was "extraordinary", Chalmin said.

However, "the biggest importers of wheat and rice are countries that produce oil such as Nigeria and Algeria," he said. "Since oil prices are weak, they can no longer pay high prices for these imports."

Cyclope forecasts that on average the price of wheat will be steady this year in line with prices last year, but that there will be a rise by eight percent in the price of cocoa, which is running at the highest levels for 25 years, as well as a rise of 12 percent in the price of corn and of 23 percent for sugar.

Next year, the metals and oil markets might rally strongly
Bhar observed that given cutbacks in supplies in these two markets, there could be "a supply shortage" when economic recovery begins to spread, laying the basis for "a future market rise."

He said that "Chinese and Indian demand has not disappeared, given the pressures in these countries for industrialisation."
And production costs which "have risen strongly in the last five years" have not fallen despite the crisis, and could contribute to a firming of prices, he said.

STI: January Affects Year-end Performance

- We have tabul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I index over the last 21 years to test the common belief of whether January is a good predictor of the market’s performance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see there is some truth in it as over 71% of the time, the stock market would take its direction from how it did in January.

- There were only six instances when it did not and those years were in 1990, 1995, 1996, 2001, 2002 and 2003.

- Meanwhil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longest stretch of a bearish market does not exceed three years and the market typically makes a strong rebound in the subsequent year.

- The strongest rebound was recorded in 1999 of 78%, just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where the market tumbled 38.6% between 1996 and 1998.

- Although the STI went into a tailspin for the next three years after 1999, dropping some 46% (due to the bursting of the Internet Bubble and SARS), the index subsequently took off on a 5-year rally.

- While the historical precedent points towards more downside for the STI this year, the market may not see a very sharp drop as it has already tumbled by nearly 50% last year.

- This also ties in with our technical view where we do see medium-term downside risk for the market but we also expect the index to find relatively strong support at 1474 (16% downside from January’s close).

- Our near-term resistance remains at 1776 (Bollinger Band centre line and 30-day moving average), ahead of 2048 (23.6% Fibonacci retracement of fall from Oct 2007 high to Oct 2008 low).

巴菲特3季度净买37亿, 大笔增持能源股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石油巨头康菲石油公司的最大股东.

据报道,由于看高长期全球能源需求,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经成为美国石油巨头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的最大股东。
 
哈撒韦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供的最新文件披露,截至2008年9月30日,该公司持有超过8300万股的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远高于3月31日披露的1750万股。

几年前低价介入中石油股票,曾令哈撒韦公司获利丰厚。此次增持康菲石油股票则表明,巴菲特看好全球能源的长期需求将会上升。上周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数据对巴菲特的这一观点构成支撑,该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原油消费量将比目前增加25%至1.06亿桶/日。

在此期间,哈撒韦公司还收购了美国制造商伊顿公司(Eaton Corp.)的部分股份,增持了得克萨斯州第二大电力生产商NRG能源公司的股份;同时大幅减持了其所持有的美国银行以及美国家居巨头家得宝公司的股份。

股神巴菲特8大论点 可窥明年大市端倪

“股神”巴菲特一向投资眼光独到,他的投资旗舰巴郡过去曾多次在逆市中赚钱,成功令他晋身全球首富。新年将至,回顾巴菲特以往对经济的看法,或可预计到明年大市的端倪。

  无法永远避免衰退:2007年底,巴菲特表示如果失业率上升,会引发骨牌效应,美国经济2008年会陷入衰退,结果他说对了,但他不感到出奇,“资本主义本质就是周期性地出现衰退。”

  我们会捱过当前和未来的衰退,正如我们克服过去的问题:巴菲特2007年和2008年都不断重复说:“我们的经济表现优异,世界历史上从没有这样的时光,我们的生活质素平均比一个世纪前好7倍。”

  衰退创造机会:巴菲特表示自己至今所做的最好交易是在1974年进行,当时悲观情绪蔓延、油价急升和出现滞胀,但股票很便宜。

  不是所有股票都便宜:成功的投资者等待正确时间买入正确股票,但这些情况不是每天都发生。投资切忌摇摆不定,正如打棒球般要看准投球才挥棒击球。

  群众会犯错:对与错不是因为其他人同意你,而是因为你的事实和推理正确,如果事实和推理正确,你就不用理会其他人。

  投资者误以为股价下跌是坏事:巴菲特以汉堡包作比喻,认为如果汉堡包减价,他会很高兴,但不会回想昨天多付了钱买汉堡包。

  好景促使作坏决定:2000年科网泡沫期间,巴菲特向巴郡股东致函,形容股价大升时仍然高追的股民像舞会上的灰姑娘,想尽量延长舞会时间。

  宿醉过后是另一次疯狂派对:回看科网泡沫,巴菲特说:“世人都疯了,我们的历史教训就是人们不汲取历史教训。”

看巴菲特如何应对股市暴跌

价值投资是原则不是教条 看巴菲特如何应对股市暴跌

● 有很多人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股,做到长期持股就是坚持了价值投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价值投资并非就是长期持股,只要在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短期持有,都是价值投资。巴菲特自己概括的五种投资方式中就包括短期套利。

● 一般大家讲的趋势和波段,指的都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像巴菲特2003年4月开始买中石油,过了4年又全卖了,他是做波段吗?是的,但他做的是价值的波段,而不是价格的波段。

● 巴菲特最近在次贷危机后大规模买入股票160多亿美元,他的做法启发我们在通胀背景下可以关注四大行业:一是银行业,二是消费品,三是医药,四是交通能源行业。

● 即使是用来长期投资那些未来十年涨1000倍的股票,也只能用你的闲钱来赌,用你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不用的闲钱,用你全部输光也不会影响你未来正常生活的闲钱。有些人就幻想着有高人指点,一赌即中,怎么可能?

1 现在是否很好的进场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资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声称要实践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和职业投资家,那么,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刘建位:这个问题有很大争论,中国人喜欢贴标签,总试图用一个口号概括一种投资策略,这种做法就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于简单化了。
  
巴菲特认为,价值投资的定义只有一个,就是投资那些内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股票。价值投资关注的基本点不是价格,而是价值。从公司的整体内在价值算出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判断股价是不是被严重低估了。只要过于低估,就买,不管股价未来是涨是跌,只买这些物美价廉的公司。70多年来,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提出的这个价值投资基本原则没有任何变化。
  
另外,巴菲特也并非从头到尾都在用同一种投资风格。初期的时候,他坚持的是格雷厄姆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寻找“烟”:不考虑行业,不考虑管理层,不考虑公司是否濒临破产,只要公司的净资产远远超过股价,或者市盈率特别低,便宜,就买,而且尽量同时购买很多种类似的便宜货,分散投资。巴菲特刚开始的时候赚钱就是靠这个。但后来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个策略,他就很难再通过这个赚到大钱。于是巴菲特又开始吸收费雪的投资策略。
  
同样是价值投资,巴菲特后来只买好公司,而且转向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看中一只股票一买就买很多。这和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不同。巴菲特后来表示,他的第一选择不是购买股票,而是收购企业。只有当这个购并市场找不到好的交易对象,而且股市比购并还便宜的时候他才会去买股票。股市投资是巴菲特的第二选择。
  
所以,巴菲特第一阶段是学格雷厄姆,第二阶段是学费雪,费雪就是擅长发现少数超级明星公司。最后,他就是把他们两个结合起来,也做了他们两个没做过的一块,就是购并这一块。巴菲特现在的投资主要是购并,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十亿美元以上,把这些企业的控股权拿过来。
  
一句话,巴菲特不是简单地买卖股票,他是一个投资家,又是一个企业家,对他而言,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实践价值投资的过程中,有些投资者最终却落脚于长期持股。价值投资和长期持股是什么关系?
  
刘建位:确实,有很多人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股,做到长期持股就是坚持了价值投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价值投资并非就是长期持股,只要在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短期持有,都是价值投资。巴菲特自己概括的五种投资方式中就包括短期套利。
  
巴菲特也是好多股票买了又卖,只有极少数的股票他才会选择长期持有。巴菲特曾经公开宣布四只股票要一生持有。后来他又剔出了大都会ABC,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华盛顿邮报、geico保险和可口可乐。他做了一辈子,到现在也只找到这三只值得一生持有的股票。
  
价值投资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至于你要持有多久,要看你买的公司和时机。有两种情况:你买了以后,股价并未上涨,继续被低估,要继续持有;你买了以后,它的价格增长了好几倍,但是公司价值也同样增长了好几倍,其实仍然低估,也要继续持有。巴菲特买可口可乐是1987年股灾后买的,为什么后来决定长期持股,因为从当时开始可口可乐决定向全球进军,中国啊,非洲啊,海外市场开始爆发成长。吉列刀片也是一样,刚开始海外市场只占百分之十几,后来就占到快一半。他发现这个时候公司价值比价格增长得更快,所以大涨了几倍他也不卖,继续长期持有。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又是什么关系?有些投资者深刻体验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就选择用长期持股的方式来规避市场的短期波动,这有什么错吗?尤其,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选只龙头股做一个简单的组合,然后长期持股,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这难道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投资策略吗?
  
刘建位:一般大家讲的趋势和波段,指的都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像巴菲特2003年4月开始买中石油,过了4年又全卖了,他是做波段吗?是的,但他做的是价值的波段,而不是价格的波段。
  
有时候媒体喜欢推荐一种简单的投资策略:挑几只股票,比方说最信任的几家公司,我拿着,一年不行我拿十年,十年不行我拿二十年。这个可能比那个听消息,快进快出的是好一点。不过假如你是在价格严重高估的时候买进,一旦股市泡沫破裂,那么未来十年也许你最多收回成本。比方说你判断美国经济形势很好,互联网未来也大有发展,但是假如你在2000年买入股票,即使最好的几只网络股,你到现在还是在赔大钱。
  
巴菲特对宏观经济理解得很透彻,但他不会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买股票,他从来都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所以只是基于对宏观的信心随便去买几只股票,就想战胜市场,是不可能的。巴菲特始终认为,中石油是一个好公司,但高价买入,或者高估后继续持有,并非是一个好投资,这正是他及早抛出的原因。
  
《第一财经日报》: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判断一家公司内在价值的专业能力。那么,在暴跌之后,比如现在,股市已经暴跌了50%,这不是意味着一次很好的进场机会?
  
刘建位:你这个说法,修正一下就对了。有个简单的方法,指数投资,没时间研究个股,那么就买指数基金。巴菲特认为,对于不会研究的人,这是最笨也是最聪明的方法。
  
如果你要长期投资5到10年,当然在股市有了大的调整之后投资指数基金,成本要低得多。事实上巴菲特认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股市。因此,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分期分批买入,我看好了公司,有钱就买,每月都买,越跌越买。这样你可能跑赢大市,不过这个需要很大的定力,很多人做不到。
  
所以说,那些100多块钱买平安的人,本来说长期投资,10年20年的,甚至要留给自己的子女,到跌到50块钱了却熬不住了,在最不该卖的时候卖了。追涨杀跌是人的本性,但勇于反向操作,在大跌导致低估时买入,在大涨导致高估时卖出,才是价值投资的成功之道。

2 巴菲特如何对抗通胀?
《第一财经日报》:通胀这个话题近段时间讨论得比较多,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资生涯中也经历过高通胀的年景,他是怎么做的呢?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通胀的时候,美国股市也表现得相当好,但现在的A股市场似乎却很担心通胀。

刘建位:巴菲特始终说通胀是影响公司盈利最大的敌人。他对通货膨胀是极其小心的,在年报中也经常会有好几页提到通胀。有一个时期,巴菲特觉得自己的长期投资业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就把伯克希尔的股价走势跟金价走势做了个对比,结果发现黄金也涨了几十倍,其实自己也没赚多少。如同我们很多投资者,赚了好几倍,结果发现和没赚差不多,猪肉和房价也涨了好几倍。

所以巴菲特投资的企业都是能克服通胀的。他投的都是轻资产的公司,有形资产少,盈利能力强。当通胀来临的时候,这些轻资产的公司,只需要增加少量的有形资产投入,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而那些高有形资产的公司,比如钢铁公司,要扩张就要大规模投资增加有形资产,在通胀的背景下,扩张的成本就会很高,相应增加的盈利有限。
真正能在通胀时保持盈利增长的公司是非常少的。所以巴菲特觉得拥有巨大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才是最优秀的公司。像可口可乐,它要扩张,找些罐装厂帮它灌装就行了,它不用大规模投资建厂。茅台也类似,在通胀时甚至还可以提价。所以巴菲特投的公司,第一,它是轻资产的,商誉很好,盈利能力很强;第二,它的负债很少,非常稳健。因为假如通胀来了,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如果负债很多,日子就难过了,假如遇到逼债,就很可能破产。巴菲特找的都是现金流非常好的公司,通过公司自己的充足现金流就能维持公司的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在通胀背景下,你觉得哪些行业值得特别关注?
  
刘建位:巴菲特最近在次贷危机后大规模买入股票160多亿美元,他的做法启发我们在通胀背景下可以关注四大行业:
  
一是银行业。巴菲特乘银行业低迷大量增持,增持富国银行近30亿美元,增持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14亿美元。银行天然可以抗通胀,它进的是货币出的也是货币,所以只要管理得好,它是可以抗通胀的。尤其在中国,银行业在居民财富管理上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是消费品。巴菲特买了欧洲最大的食品商卡夫股票41亿美元。巴菲特喜欢买入那些产品与人的直接需求有关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吉列、箭牌口香糖,这些公司的产品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又能满足情感需求。这些年的蒙牛和伊利,都有很大发展,因为国内市场有足够大的需求,而且在国内市场上做好了,到了国外也容易扩张。这类企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三是医药。大规模投资医疗行业,买进欧洲最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股票0.76亿美元,增持法国最大药厂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14亿美元。也投资美国市值最大的联合保健集团(UnitedHealth),及客户数最多的伟彭保健公司(Well -Point)。回顾美国200年股市历史,那些大的医药公司,成长性相当不错。中国现在正在完善医疗保障,医药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增长,只要一家药厂有好药,我相信是肯定有很大需求的。
  
四是交通能源行业。巴菲特还大规模买入铁路公司柏灵顿北方圣大非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47亿美元。巴菲特近几年在电力和石油行业投资规模巨大,有收购也有股票投资。
  
银行、食品等消费品、医药、交通能源等,这些行业相当稳定,变化相对较少,所以假如你能找到品牌商誉很好的公司,具有定价权,在行业内又具有龙头地位,那么在股市十分低迷过于低估的时候适当买入,就是你学习巴菲特战胜市场的成功之道。

3 巴菲特如何应对股市大跌?
第一财经日报》:巴菲特是怎么应对股市大跌的?
  
刘建位:巴菲特经历过4次比较大的股市大跌:1973年到1974年的大跌,1987年的股灾,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裂,目前的次贷危机。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独立管理投资,到1966年,十年赚了11.5倍,而同期大盘只涨了1.22倍,巴菲特远远高于大盘。但是此后两年股市又上涨了 40%,许多蓝筹股市盈率高达50倍以上,他已经没有办法找到股价低估值得买入的股票了。但这时候投资者却要把更多的钱来交给他管理,所有人都说肯定还会涨。

在请教过老师格雷厄姆之后,巴菲特不但不再接收新的投资,而且把原来管理的资金也退还给投资者,把公司清盘。巴菲特自己也没想到,在他退出之后,大盘从1970年到1972年三年又涨了40%。

这三年巴菲特什么都没做,眼看着大盘涨了40%,却不为所动。等到1973年和1974年股市暴跌40%之后,他才重新进场,就是在这次大跌之后,他买了华盛顿邮报、联合出版公司等,捡了一堆便宜货。

前面股市大涨他接受采访时说,他就像一个小伙子,来到一个荒无一人的小岛上,满口袋都是钱,可是却找不到一个姑娘。后来股市大跌之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就像一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来到妓院一样,购买股票的好时候到了。
  
巴菲特每次大的投资都是在股市大跌之后,他才进场。
  
1987年股灾之前,是个大牛市,1984年到1986年,美国股市持续大涨,累计涨幅2.46倍,巴菲特1985年就大幅度减持股票。在牛市的全盛期,巴菲特只保留了三只永久持有的股票,把其余所有的股票都卖了。他的助手说:“命令很明确:把一切都卖掉。”
  
10 月19 日星期一,恐慌抛售终于发展成了大崩溃,这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黑色星期一,道??琼斯跌了508 点,或者说22.6%。
  
这次大跌之后,1988年他开始买入可口可乐,1989年又继续增仓,一共买了10亿美元。同时他又买了6亿美元的吉列可转换优先股。
  
第一次股灾的时候,巴菲特全部撤出了市场。第二次,他大部分都撤了,只留了三只股票。但这两次他都是在股灾前一两年就提早离场了,所以说逃顶是不可能的。当他看到泡沫比较大的时候,他就撤出来了,而不是幻想泡沫涨到最大即将破灭之前才逃离。他不管逃的是不是顶,他已经赚够了,因为他是在很低的时候买入的。
  
而很多A股市场的投资者总想赚到最多,还说要和泡沫共舞,而泡沫何时会大到破灭是难以预料的。与其冒着泡沫破灭摔得很惨的风险追求多一些利润,还不如早点退出稳赚不亏。
  
这就是咱们中国古人说的“知止”,知道什么时候收手,这是最不容易的。
  
第三次大跌是网络股泡沫。之前的1999年,是巴菲特最难熬的日子,只赚了0.5%,大大落后于大盘21%的涨幅。大家纷纷指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网络科技股的时代来了。三年大盘跌了一半,巴菲特不但没亏,还赚了10%,大家不得不承认,长期来看还是股神厉害。
  
第四次大跌是这次次贷危机。年报显示,巴菲特再次大跌大买,在2007年买入了160多亿美元的股票,增幅近70%以上。
  
巴菲特应对大跌的方法很简单,一是前面大涨过于高估时要反贪,及早退出。二是后面跌后过于低估时要反恐,趁机抄底,大跌大买,大买大赚。
4 A股哪些股票具投资价值?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巴菲特研究了很多年,那么在A股,你比较认同哪些股票的投资价值?
刘建位:我想巴菲特在次贷危机股市大跌时增持的三大行业,银行、食品、医药,都是长期发展非常稳定的行业,经常会出现超级明星股。事实上,过去十年,招商银行、伊利、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的股价表现都远远超越大盘

在这些公司里,将来有可能会成长出超过可口可乐的公司,但它们的价格现在是否低估舍得买入并长期持有,有很大的争论。

长期投资首先一定要选对,巴菲特就说要选一个值得一生长期持有几十年的股票很难。你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几个甚至十几个李鬼,才能碰到一个真的李逵,你选错了就损失很大。万一你判断错了不是好公司怎么办?

你的判断肯定大部分时候都是错的。大部分饮料企业都不是可口可乐,大部分酒类企业都不是茅台。就像篮球明星一样,全中国也就出了个姚明,出现超级明星的概率是很低的,你犯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绝对不能把你所有的财富赌到一只这种所谓的未来超级明星股身上,巴菲特本人也不敢这样赌,他的组合经常有10只股票左右,他那么大的勇气也最多赌上个人财富的十分之一。即使别人再说好,你再有信心,你也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第二点,即使你赌对了,它确实是未来的沃尔玛,未来的可口可乐,但它如果一年跌了一半,或者十年都不赚钱,你能受得了吗?不是说这只股票未来十年二十年涨100倍,你未来几年就能赚3倍5倍。有可能它这几年都是不涨甚至下跌的。像巴菲特管理的财富从1965年到现在涨了4000倍,你可能觉得每年都好几倍,其实他每年复利只有22%。当你的资本规模大了,你的收益率就往往会大幅下降。
  
所以为了防止选错,你要多选几个。你不是巴菲特,你不妨多选几个。并且你要时时刻刻盯着你的股票,万一错了,你要及时认错卖出。
  
第三个,即使是用来长期投资那些未来十年涨1000倍的股票,也只能用你的闲钱来赌,用你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不用的闲钱,用你全部输光也不会影响你未来正常生活的闲钱。有些人就幻想着有高人指点,一赌即中,怎么可能?你用闲钱,赌不中也无所谓,暂时亏了也敢长期持有等翻身,输光了也无所谓,但一旦赌中了就是大赚。长期来看,买个一般的公司股票也是比存款划算的,要是赌到一个好公司大牛股,你晚年就可以发大财享大福了。但是你要是想赌这两年就会大涨来发大财,这个我觉得不确定性是很大的。

巴菲特:美国信贷紧缩局面有所缓解但经济衰退短期内不会结束.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信贷紧缩的局面在过去一个月里有所缓解,但由于担心美国消费者会继续削减支出,因此美国的商业活动仍在继续放缓。
  
巴菲特表示:"目前的形势仍非常、非常糟糕。信贷环境现在稍有改善,企业债务市场的状况较一个月前有所好转。但是,商业活动放缓的速度仍处于令人担忧的水平。人们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恐惧心理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于经济衰退,巴菲特认为,经济衰退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但他现在也没有具体预测衰退会持续多久。在采访中,巴菲特再次强调了他对美国经济复苏和股市的信心。
  
在其它问题方面,当谈到经济刺激计划时,巴菲特表示,政府不能对退不闻不问,也不能不采取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尽管政府的刺激计划可能引发通货紧缩风险和更高的财政赤字,但采取这些措施势在必行。

此外,巴菲特还表示,他不反对买进自己公司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专注 : 成就巴菲特的财富人生

半个多世纪以来,沃伦·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

对于这位传奇投资家,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通过罗杰·洛温斯坦的《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我们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施罗德——摩根士丹利保险公司的前分析师,再次将这位奥马哈之神敏锐和个性的一面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本书作者施罗德历时5年,经过潜心研究各种资料,包括以前从未公开过的档案文件,终于为读者描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巴菲特。他执著、痴迷,幼时备受母亲打击伤害,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一个小孩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得到那些东西。在这本书中,读者将会再次见到这个熟悉的,酷爱汉堡、可乐,时不时说几句名言警句,而又不太入流的家伙。但是,《滚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锐,它深入到心灵深处挖掘其成功秘诀。他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敢相信,认为那只是侥幸成功。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施罗德说,小时候,沃伦就随身携带着自己最珍贵的财产——自动换币器。而10岁时,父亲提出带他旅行,他想去的地方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不久之后,巴菲特读到了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他对朋友说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在1941年的世界大萧条中,一个孩子敢说出这样的话,可真是胆大包天,听上去有点傻得透顶了”。施罗德写道,但是……他很肯定自己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当然,他确实做到了,并且还不止这些。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于是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投身名扬四海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这是《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明白了“市场先生”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独立分析公司价值的秘诀。

他开始购买“烟蒂型股票”,即那些只剩一口气,即将出局的公司,最终买进了美国商业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品牌,包括可口可乐和吉列,以及其他的私营公司,如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和喜诗糖果公司。巴菲特投资战车的核心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也是施罗德第一次和他接触的原因——该公司主要经营保险业务,麾下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通用再保险公司。这些公司都很赚钱,为巴菲特赚取了大量可供投资的资金。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源自格雷厄姆,同时又有独创,十分简单: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赌博性投资和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人们都被卷入了这一狂潮之中,而巴菲特的原则依然没有改变。他只买自己能够理解和评估的股票,并且想在很便宜时买进。“任何人都明白这些简单的想法。”施罗德写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行。”

同时,施罗德也提醒读者,巴菲特首创的新词:“定时(timebombs)”可以追溯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2年的股东报告中,并且说他们疯狂的扩张,可能会“引发金融灾难的连锁反应”。
很遗憾,没有人仔细听这句话,但是正如施罗德所写的:“在2008年春天的混乱之中,巴菲特坐在那里,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所思考的价值和风险一直都没有改变,总是有人在说规则已经变了。但是,巴菲特说,只有短线投资,你才可以这么认为”。

在2008年这场史所罕见的金融海啸面前,有人笑指巴菲特也因失算而投资失误,但一向以长线投资为目标的巴菲特,不会被眼下金融危机引发的股市大动荡所迷惑。出水才看两腿泥,巴菲特的定力就在于“专注”两字。

2010年黄金将达到4800美元每盎司甚至更高

其实我们很惊讶为什么美国的主要媒体和华尔街都对黄金的行情抱着一个无视的态度。而且华尔街的普遍“智慧”认为黄金的价格已经高出合理的价格太多,太多了。你们想知道美国人已经被洗脑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吗?大多数美国人似乎都忘记了在价格和货币供应之间有一个紧密地联系。同时他们也忘记了在1970年代通货膨胀的时期,Milton Friedman 不止一次的说过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那个时候华尔街像关注其他经济指标一样关注货币供应量。但是现在,即使是华尔街最喜欢的人物Larry Kudlow 和 Brian Wesbury也不去关注(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得到华尔街的喜爱)。他们甚至认为股票价格房产价格和货币供应没什么关系。我猜测,华尔街上工作的人可能只是惦记着他们每年能拿到几百万美元的奖金吧。

但是,请注意,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之间是确实有联系的。你可能会举出一些政府给出的数据或者一些商品的价格来反驳我,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数据都是处理过的,进一步说,可以说是,假的。事实上,黄金就是财富,就是金钱。虽然政客们和他们在华尔街的伙伴们(或者叫犯罪同盟)在通过法律,宣传,等等,总之是一切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来来阻止黄金被当成金钱来看待,来使用。只有通过这样,他们才能继续神不知鬼不觉地从那些诚实,勤劳,努力工作的人抢夺财富。这些辛勤工作的人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真正的价值,而政府和华尔街却是通过了一种重新分配的方式把财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最终,政府和银行家们会把这种抢劫变成一个合法的偷窃,就像是病态的吸毒成瘾,他们深深的沉迷在其中。这个循环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货币体系不堪重负,货币近乎成了一种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个时候黄金就会被作为金钱或者说货币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找回它曾经没忽视的价值。

在1913,美国的M3货币供应量是204亿美元。在上面的图表中,你可能看不清楚,因为相对于右边的那个115450亿的数字,204亿实在是太小了。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可能会发现,在1945年左右这个量有一个不太明显的上升,那段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你应该还会发现,在1960年左右开始这个量逐步上升,而那个时候正是Johnson总统为了支付越南战争的经费而印刷纸币的时候,也是美国在向社会主义世界扩张的时候。而当1971年Richard Nixon 把我们的货币与黄金脱钩的时候,这个增长就开始加速起来了。

我们都被洗脑了,我们认为美元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度量衡,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可以毫不留情面的揭示这个事实:如果我们有一根一尺长的棍子,我们把它作为一尺的度量衡,然后我们每年从上面砍掉一寸,我们还是一直把这根棍子当作一尺长。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每一年棍子都在变短,量相同的东西需要的棍子就越来越多.就像从前量起来是10尺,可能今天量起来是500尺.美元就像这根棍子.美元的价值正在飞快的流失,最终我们会发现手里拿着的其实是花花绿绿的印刷品.

但是,好消息的是,当大多数人还蒙在鼓里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买进黄金的机会.黄金日后的上涨的程度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下面这个图,是把黄金的价格和M3的货币流通量作了一个相关的计算得到的,我们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出现在的黄金有多么的便宜.这个图所表示的是,从1913年美联储建立到今天,根据货币发行量所以算出来的黄金的相对价格的一个曲线.
另外,还可以注意到,在这个图中,黄金的相对价格有两个尖峰,其中一个是1929-1930年间,从低于0.45上升到了0.88.另一个是1970年代中段到1980年,从低于0.2上升到了0.4。

很多人都说黄金现在被高估了,但是从这张图表看来,相对于货币的供应,黄金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很低的位置上.在1920和1980这两个时候,大萧条和经济严冬让货币体系遭到了重创,但是美联储还是想办法让这个系统继续运转下来了。而我的感觉告诉我,经济学家Walter Williams 所说的一次超级的通货膨胀将会在2010年发生,或者是一次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将会终结美国的世界货币储备的地位。而那个时候,我认为,黄金的相对价格对达到1913年美联储建立时候的价格,也就是1.1或者更高.现在的黄金价格是672美元每盎司,根据报告M3的货币发行量为115450亿美元,那么按照现在相对价格的比值1比0.14来计算,我们将得到每盎司4800美元的这个价格。但是这还仅仅是保守估计,因为货币发行量还将不断的增长,速度像野火的蔓延。换句

话说,最终黄金的价格会高出每盎司4800美元很多很多。
不要再相信华尔街和华盛顿的谎言了,历史的必然是一切货币终将无法逃脱价值归零的宿命,美元当然不会例外,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货币,真正的财富。不久之后我们会把黄金当成是那把尺子,而不再是美元。

根据John Williams的分析,在2010年将会发生一次超级的通货膨胀。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把德国曾经通货膨胀的数据拿出来分析一下。和美国一样,德国也是“伟大”的债务国。因此,为了还清这些债务,德国发行了大量的货币,就好像没有“明天”一样。对于德国政府,也确实没有了“明天”。回到美国的问题上,美国财政部超过42%的债务是被外国人所持有,当那些债权国,比如中国或者日本,不愿意让自己积累起来的财富被美国的通货膨胀所蚕食,他们就会想些办法,这一天已经不远了。那么美联储就会像曾经的德国一样,为了还清债务大量印制美元,“就像没有明天”,而这就是很快将要发生的。那么美国帝国的明天也就从此变成“昨天”了。全能的神似乎也在等待那一天,美国的霸权,杀戮和财富都将成为历史。是的,总有一天是要付出代价的。历史的滚滚车轮证明了这一切。人们对于美国,对于绿纸片的信仰,将会像灰飞烟灭。

下面的三张图表来自The Economics, Co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1937
第一张图,从1913年到1918年,德国的货币发行量很快的增加的,这个增长的速度是要大于国内外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的。

那时候还有人在说一切运转的良好。刚开始的时候,国内的价格增长是要比进口货物价格的增长要快的,因为那个时候外国人还没向德国倾销商品。

接下来,从1918年到1920年,相对于德国的债权国美国的货币相对于德国的货币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国内商品价格的增长已经是非常的剧烈了,差不多是500%,但是这个数字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增长确是非常微弱的,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德国的货币发行。回到现在,如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如果中国或者其他的债权国对美元失去信心,那么美国会不会是下一个德国呢?
再回到德国的情况,请大家注意相对于价格的增长,货币发行量还没有完全的爆发式的增长.一次超级的通货膨胀才刚刚开始。
从1922年到1923年中,短短的几个月,超级通货膨胀发生了.食品的价格上涨了140倍,国内商品的总体价格上涨近180倍.在这一时间段内,进口商品和美元的价格上涨了220倍。

那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当今的美国吗?我认为,会的.并且更多的人也意识到了,美元的购买力已经大幅缩水了。下面的这张图表来自Walter Williams.几周前,我参加了Astrologers Fund-Spring Equinox Conference 的会议,在会上也展示了这张图表.这张图 表示的是在过去的340年间,美国消费品价格增长的情况。

从1665年到1913年的数据由 Oregon State University大学的Robert Sahr 建立,使用的是Trinity University, San Antonio, Texas大学的John J. McCusker 的数据。接下来,从1913年到2006年的细线,数据来自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的年度平均CPI-U的官方报告。

从1982年开始的那条粗线是根据Shadow Government Statistics的数据来得到,这个数据是结合了bls的数据和sgs的分析调整得到的。很多人认为这个数据比官方的数据更有价值。

当然,根据这张图表,可能你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可以分明显发现的是,自从我们脱离了黄金本位的标准之后,我们的货币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失去它的购买力。Williams指出,当婴儿潮出生的人大量退休,向政府所要退休金的时候,即使100%的税收都不能让美国政府有钱来履行它对国民的义务,社会保险和医疗的义务也会失效。那个时候,就更不用说,对中国和日本等债权国的义务了。

我并不是在预测一个经济的冬天。通胀和紧缩是货币体系出现问题的两个不同过程.但是分析到了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次超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将要来临。我们将何去何从?虽然现在这个超级的通货膨胀还没有来临,但是我们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通胀的迹象。

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来抵御呢?我想当你看着那张反映德国通货膨胀的图表的时候,可能已经明白了Walter Williams 所说的通货膨胀意味着什么了。他说,当超级的通货膨胀到来的时候,我们用钱来生火取暖可能更划算一些。很显然,随着美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金的上涨将"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

根据M3货币供应量报告的给出,我们的结论就是黄金会到4800美元一盎司。根据另外的一些数据,我们知道美元的流动性的增加,货币发行量的增长也是以很快的速度来增长的。那么当我们进入超级通胀的纪元,黄金可能就不是4800$,可能会涨到天上去,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价格.想象一下吧,你要推着一个装满了百元美钞的小推车来买一片面包.确实是一次经济灾难,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你会发现现在正是储存真金白银的最佳的时机。

Tuesday, February 3, 2009

在中资银行的“苦日子”刚刚开始之时,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减持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场预料之中的蝴蝶效应正在数家中资银行的海外战略投资者中间蔓延。2008年的最后一天,瑞银集团(UBS)宣布将手中持有的33.8亿股中国银行H股悉数脱手—几乎是在三年禁售期结束的同时。随后,另外两家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也迅速跟进。1月7日,美国银行通过中介向国际机构投资者转让了56.2亿股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占建行全部股权的2.41%。1月8日,李嘉诚基金会配售20亿股中国银行股票的消息曝光。
  
自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以来,这是禁售期到来后海外投资者的首轮出手。消息传出后,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新年后香港市场的第一个交易日里,中国银行全天下跌2.36%;而在美国银行转让建行股份的1月6日到8日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建行股价则从4.7港元暴跌至3.88港元。与之相应,两家银行很快在A股市场也出现了下跌行情。
  
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减持实属意料之中,“瑞士银行在做决定的时候,坚持了一个原则:时间越短越好,知晓面越小越好。这是很明智的。对于中国银行而言,当初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谈及瑞银的抛售事件,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相当平静。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经营相对保守的中资银行如今仍然是投资者眼中理想的长线投资—受保护的高息贷款市场仍旧利润丰厚,而中国的大银行们将继续保持其不可比拟的市场地位。在瑞银2009年初发布的银行业分析报告中,工商银行A股、H股;建设银行A股仍被列为其长期看好的股票。而李嘉诚基金会在出售20亿股中国银行股票后,仍然持有30亿股,并表示此番抛售仅仅是一般的资金及资产调动,余下的股票将作为“非常长线”的投资。
  
然而面对迅速下跌的银行股,此番集中抛售仍然引发了关于中外资银行战略合作模式的再次讨论——三年时间里,海外金融机构到底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什么?在股权变化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更为重要的是,对于1月9日刚刚挂牌成立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公司,其它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经验有多少可借鉴之处?
  
得失之间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国有银行的员工来说,股改上市的三年是其多年工作历程中变化最为迅速的三年。曾经在建设银行工作了十余年的竺小龙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做信息研究的他亲身经历了建设银行从一家计划经济特色明显的国企逐步转变为一家符合国际运作规范的现代银行,“如果不引入战略投资者,这几年中资银行的变化恐怕至少要用十年。”
尽管从持股比例和投资协议中,任何一家战略投资者都并不具有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权,但三年以来,中外双方在业务培训、人力资源交流甚至战略合作上仍然做出很多尝试。“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大银行比较,这个比钱更珍贵。”瑞银投资银行亚洲主席蔡洪平对《环球企业家》说。
  
在建设银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董事定期召开会议,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日本董事就曾经提出,在建行上市后的盈利能力水平下,应该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以确保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而在另一股东美国银行的影响下,六个希格玛(Six Sigma)—一种盛行于现代企业中的管理策略—也开始在建行员工中间广为传播。与之相类似,中国银行与各家战略投资者之间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其最大的外资股东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专门成立了一个中行工作组,负责与中国银行的沟通与合作。此外,RBS每年在伦敦都会举行1—2次培训,并邀请中国银行各个层面的员工赴伦敦进行交流学习。此外,中国银行在过去三年中的财富管理、银行卡和公司银团贷款等业务也都从RBS获得了帮助,而另外一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则帮助中国银行建立了小企业贷款模式。
  
作为回报,战略投资者亦获得了丰厚回报。自2005年以来,瑞银、美国银行、高盛等外资金融机构共向中资银行投资了250多亿美元。以瑞银出售中国银行计算,其此次筹得8.08亿美元,与入股时的4.916亿美元相比,瑞银的利润相当可观,而美国银行借抛售建行股份的利润空间估计在10亿美元。
  
当然,中资银行与投资者的合作并非尽如人意。在波士顿咨询公司驻北京合伙人霍尔格·迈克里斯看来,双方的主要失望之处在于技术帮助上,由于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中方银行家常常会发现,具有丰富国际知识和经验的外资顾问并不能解决本地的问题,而同时,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并没有与经理及以下级别的员工发生直接关系。
  
相反,外资机构则对难以深入改变银行业务和无法拿到更大控股权感到失望。多年来,海外战略投资者一直期望能够解除对外资持有中国银行股份不得超过20%的规定,但至今这一限制没有任何松动迹象。
  
不过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来说,抛售仅仅是好日子结束的标志之一,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其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更加棘手—过去一年中,人民银行多次降低利率,目前贷款利率的下调速度已经超过存款利率,在最近的一次降息完成后,1年期贷款利率仅为5.31%。与此同时,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也出现上升的苗头。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扶助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计划,但对于银行来说,要想在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降低信贷门坎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Time to scrap car transfer fee

Four months ago, the Government rescinded a longstanding policy when it ruled that motorists who scrap their cars can get a cash refund.
The move changed a 33-year practice of handing rebates for scrapped cars in the form of tax credits on a new car.
The change, initiated by Transport Minister Raymond Lim, was triggered by a suggestion by Ang Mo Kio GRC MP Inderjit Singh last February.
With the move, car owners stand to receive the full value of the car's scrap rebate.
Previously, an owner who did not want to use the tax credits to buy another car had to sell them to a dealer, who typically paid a discounted rate for them.
In these extraordinary times, perhaps it is timely to reconsider another long-time practice: Levying a transfer fee each time a car changes ownership.
The fee is 2 per cent of a perceived market value of the vehicle and is borne by the buyer.
Say a three-year-old Toyota Camry is deemed to be worth $50,000. The transfer levy would come up to $1,000. That is on top of an administrative charge of $10.
It may not seem like a lot of money, but between 1997 and 2004, the Government collected about $60 million a year on the transactions. The money, like all taxes, goes to the Consolidated Fund, which is used for various national projects.
But the reasons - if there are any - for a transfer fee should be scrutinised. When asked if it is meant to control vehicle ownership and usage or tax consumption, the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which administers the fee, merely says the levy "is part of our national taxation framework".
But why should it be "part of the framework" when vehicle owners here already pay myriad taxes and levies?
Car ownership and usage curbs include road tax, petrol duty, excise duty and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If the fee is an attempt to discourage car ownership and control vehicle population, its role is superseded by an absolute tool - the 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COE) system.
If the fee is a tax on consumption, then it is double taxation as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 had already been levied on the car when it was new.
If it is like a stamp duty that is levied for homes that change hands - a move that discourages speculative trading that drives up property prices - then it misses the mark too.
That is because cars do not lend themselves to speculative trading. They are fast-depreciating assets. No one makes money when he sells his three-year-old BMW 3-series.
So the reasons to re-examine the transfer fee are twofold. One, the fee lacks relevance in the first place, even if it yields a tidy contribution to the tax coffers.
And two, this is a decent time to look at ways to lower cost.
There are a couple of ways to lower cost. Removing the transfer fee would ease the lot for austere consumers who are buying second-hand instead of new. The car is not always a luxury.
Many depend on it for work and business.
Doing away with the fee would also help the local used-car market, especially at a time like this.
While 75 per cent to 80 per cent of car buyers in recent years choose to buy new instead of used - because an abundant supply of COEs has made new cars rather affordable - things will change.
COE supplies will shrink sizeably from this year. So, when the economy recovers, demand for cars will be satisfied more and more by the used-car market. And the transfer fee will likely be a thorn in the side for more people.
By then, the tax revenue it contributes might become too attractive to give up. It is better if the weaning process starts now.
For a start, the fee could be halved to 1 per cent.
Or, instead of pegging it to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car, perhaps it could be based on its Open Market Value, which roughly translates to its cost price.
Like the call for scrap rebates to be paid in cash, there have been repeated requests for the transfer fee to be dropped or cut over the years.
Maybe its time has come too. Beyond the argument that it will help lighten the burden on the man in the street, abolishing or modifying the fee will go towards making Singapore a slightly less expensive place to work and do business in.
And on a macro scale, it could even reverse the wasteful trend of premature scrapping. For the past decade or so,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relatively new cars - some as new as two years old - have been taken off the road.
They are either sent to be scrapped or re-exported. This trend is not only wasteful for the individual vehicle owner but is also detrimental to Singapore's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We lose hundreds of millions this way.
Doing away with the transfer fee should lift the local used-car market, which in turn makes it less attractive to re-export or scrap a perfectly good vehicle. And hence it keeps more money within the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