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應該有很多人都玩過大富翁這個遊戲,可是你有玩過〝現金流〞這個遊戲嗎?它是由「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所開發出來的,基本上玩法與大富翁相似,不過卻更貼近、更能真實反應出你在真實生活上可能碰到或面臨的財務狀況或危機與你對金錢的態度。
基本上,遊戲過程分成兩個部份:〝慢車道〞-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老鼠賽跑〞,所反映的就是一般普羅大眾的經濟狀況與金錢觀, 另一個部份是“快車道“-是在你跳脫老鼠賽跑的境界也就是“慢車道“得到財富自由之後的嶄新世界,主要反映在獲得財富自由之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進而獲得 成功的人生。
玩這個遊戲,你可以選擇你所想要扮演的角色來進行,從警衛、護士、工程師、律師到醫生有多種角色可以選擇,每一個角色的財務狀況設定皆不同,但基本上高所 得的角色他的生活開銷與支出相對也跟著提高,跟真實生活很像不是嗎?遊戲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碰到極佳的投資機會端看你是否能夠把握住進而創造財富,或是發生 不在計畫中的額外支出等... 偉恩玩過這個遊戲幾次發現,收入較低的角色較早脫離老鼠賽跑達到財富自由而進入快車道的機率比較高(尤其是警衛與護士),而高收入的人進入快車道後財富累積的速度是低收入的倍數,因為它是以當你達到財富自由脫離慢車道時的現金流入來計算。
為什麼收入較低的角色似乎較易脫離慢車道呢?偉恩發現因為收入較低的角色他的生活支出相對來說也比較低(慾望較少),因此由資產專案產生的收入不用太多便可支付,也就是說達成財富自由的門檻相對較低。何謂財富自由?簡單的說就是你的支出可以由資產專案而形成的收入來支付,同時還可以有剩餘的收入持續買入資產進行再投資。
比如說,你有一份工作收入與資產專案(股票、基金投資、房地產...),當然還有生活開銷,不過你的生活開銷可以被你的資產專案所產生的收益所支付,那代表你的工作收入可以完整的被保留下來而且可以被自由運用,重點來了,這筆資金你並不是拿來花用滿足慾望而是拿去購入可以產生收益的資產,因此你的資產持續增加,同時因資產所產生的收益也會不斷增加,別忘了,你還有工作收入...等到你的資產專案能產生足夠的收益支付生活開銷並還有剩餘,即便你沒了工作收入你的現金庫還是可以自動不斷的長大...所以呢?
邁向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我們該做什麼?最基本的是...控制自己的慾望(生活開銷)。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自强不息 勤以静心,俭以养德 天地不仁, 強者生存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不能改變環境 可以控制自己
不少人覺得,投資者在市場上角色很被動。買入賣出的價格,完全受制於市場的價格。個人認為,其實完全不是。
每次牛市,人們瘋狂搶高股價,每次熊市,人們不停把賤價股票沽售,令價錢更便宜。其實,的確很容易在牛市越賣越升,在熊市越買越跌。
那又如何?
巴菲特常常說:「在我而言,市場根本不存在,這只是個每人都有人做蠢事的地方。」
我們不能保証自己賣出後股價很快下跌。同樣地,我們無法保証買入後股價就會上升,因為價格取決於其他人對該公司或市場前景的看法,而我們無法控制別人怎樣做。
不能控制人 可以控制自己
既然我們無法阻止人低賣高買,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控制自己。只要公司前景不變,投資價值很高,跌穿買入價不賣。只要公司前景改變,價值低於市價,升穿賣出價亦不買。
李嘉誠先生是很好的例子。從事碼頭業務的他,去年底盡沽手上的航運股以及其他公司,儘管有些越沽越升,但他仍繼續沽售。巴菲特沽出中石油,情況也一樣。
這個道理,不論投資甚麼,甚至做人處世,都可以用得著。筆者少與人爭辯,嬉笑怒罵亦不為所動,原因亦在於此。
每次牛市,人們瘋狂搶高股價,每次熊市,人們不停把賤價股票沽售,令價錢更便宜。其實,的確很容易在牛市越賣越升,在熊市越買越跌。
那又如何?
巴菲特常常說:「在我而言,市場根本不存在,這只是個每人都有人做蠢事的地方。」
我們不能保証自己賣出後股價很快下跌。同樣地,我們無法保証買入後股價就會上升,因為價格取決於其他人對該公司或市場前景的看法,而我們無法控制別人怎樣做。
不能控制人 可以控制自己
既然我們無法阻止人低賣高買,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控制自己。只要公司前景不變,投資價值很高,跌穿買入價不賣。只要公司前景改變,價值低於市價,升穿賣出價亦不買。
李嘉誠先生是很好的例子。從事碼頭業務的他,去年底盡沽手上的航運股以及其他公司,儘管有些越沽越升,但他仍繼續沽售。巴菲特沽出中石油,情況也一樣。
這個道理,不論投資甚麼,甚至做人處世,都可以用得著。筆者少與人爭辯,嬉笑怒罵亦不為所動,原因亦在於此。
張忠謀:「有系統」的學習是關鍵
張忠謀:一個讓我終身受用無窮的能力,就是「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聽起來是個比較抽象的能力,但卻讓我一輩子受用。
終身學習不只是「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終身學習」不同於一般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因為單純只是「活到老、學到老」太無目標、太無紀律、也太沒有計劃。
什麼是終身學習?很多人把今天看看小說、明天看看文學、後天看看唐詩宋詞,當作終身學習;甚至,有人兩個月不看書,只跟一位有知識的人,聊個半個鐘頭,也當做是終身學習。這也許是學習,卻不是我所認為的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必須是: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而這些是有步驟可循的。
有目標:以我為例,今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爆發,我就把了解金融危機當作我學習的標的。這是有目標。
有系統:指的是,只要是能幫助我了解金融危機的所有的東西,我都拿來看,就包括《華爾街日報》、《國際先鋒論壇報》,還有《經濟學人》、《BusinessWeek》、《Fortune》。儘可能掌握和了解與金融危機相關的知識與影響,了解它為何發生、它如何引爆經濟的不景氣。
至於有紀律:就是每天看。
此外,「終身學習」依時間的長短還可分為「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就我個人而言,一生事業都在半導體業中,自十八歲到五十四歲旅居美國的時間中,自己設定的長期終身學習目標,就著重於對美國經濟、政治、還有全球半導體產業動態的了解。
至於「終身學習」的短期目標,可以在一、二年,或再長一點的時間中,得到顯著成效的學習。除了前述金融危機的例子,我再舉個大學生很關心的如何學好英文為例。
雖說一般人過了二十歲以後要求將英文說得好並不容易,但是若是要在短期內進步到可以輕鬆閱讀英文書報雜誌的程度,可透過訂定短期的「終身學習」目標來改善,是很值得大家一試的。
培養自己、訓練自己
除此之外,我也想要提醒現在的大學生,專注在學習,注重自我培養。
東方學生太依賴外來的刺激與要求,好像一定要透過外在的系統或規範來訓練自己。
美國是不講這一套,他們比較注重自己培養自己、自己訓練自己(self-development)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原因。
如果年輕人能及早建立起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的終身學習習慣,在畢業後的日子裡,你依舊會持續的成長。
終身學習不只是「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終身學習」不同於一般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因為單純只是「活到老、學到老」太無目標、太無紀律、也太沒有計劃。
什麼是終身學習?很多人把今天看看小說、明天看看文學、後天看看唐詩宋詞,當作終身學習;甚至,有人兩個月不看書,只跟一位有知識的人,聊個半個鐘頭,也當做是終身學習。這也許是學習,卻不是我所認為的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必須是: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而這些是有步驟可循的。
有目標:以我為例,今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爆發,我就把了解金融危機當作我學習的標的。這是有目標。
有系統:指的是,只要是能幫助我了解金融危機的所有的東西,我都拿來看,就包括《華爾街日報》、《國際先鋒論壇報》,還有《經濟學人》、《BusinessWeek》、《Fortune》。儘可能掌握和了解與金融危機相關的知識與影響,了解它為何發生、它如何引爆經濟的不景氣。
至於有紀律:就是每天看。
此外,「終身學習」依時間的長短還可分為「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就我個人而言,一生事業都在半導體業中,自十八歲到五十四歲旅居美國的時間中,自己設定的長期終身學習目標,就著重於對美國經濟、政治、還有全球半導體產業動態的了解。
至於「終身學習」的短期目標,可以在一、二年,或再長一點的時間中,得到顯著成效的學習。除了前述金融危機的例子,我再舉個大學生很關心的如何學好英文為例。
雖說一般人過了二十歲以後要求將英文說得好並不容易,但是若是要在短期內進步到可以輕鬆閱讀英文書報雜誌的程度,可透過訂定短期的「終身學習」目標來改善,是很值得大家一試的。
培養自己、訓練自己
除此之外,我也想要提醒現在的大學生,專注在學習,注重自我培養。
東方學生太依賴外來的刺激與要求,好像一定要透過外在的系統或規範來訓練自己。
美國是不講這一套,他們比較注重自己培養自己、自己訓練自己(self-development)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原因。
如果年輕人能及早建立起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的終身學習習慣,在畢業後的日子裡,你依舊會持續的成長。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经济危机和熊市是在创造投资价值
当市场上最乐观的时候,其实风险最大,而市场最恐怖,人们最悲观的时候,市场机会度和价值度却最大, 股市总是反人性的,在人们疯狂抢购股票和基金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下跌和暴跌,由于股市的下跌人们处于极度悲观恐惧和压抑中的时候,机会正在孕育,甚至已经出现,因为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大幅下跌了70%,一些优质公司的股票甚至只是牛市时的20%,在牛市中买100股的资金,可以买500股。这就是凌通认为现在是价值投资的春天的原因之一。
经济危机是经济的常态,是经济的固有阶段和过程,没有经济危机就不会有经济繁荣,最简单的事实是经济危机一定会过去,经济危机不会长久化,在经济危机之后将会迎来更大的经济繁荣和股市上涨,经济危机最重要的意义是把股价变得难以想象的低,让有心的投资人获得真正的机会,如果不是经济危机,你能想象很多优质公司的价格只是一年前的20%吗?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危机是在创造投资价值。
关于利润和上涨,凌通肯定在经济危机、在熊市中投资的人一定会获得暴利的,这是肯定的。因为那些股价下跌了80%的优质公司终究会回到原来的价格并再创新高,熊市中买入的人一定会最终获得暴利这是很显然的,但另一方面,在熊市中可能不会有快速上涨,不会有快钱。因为市场总是公平的,它让投资人以极低的低价买入,一般就不会让投资者买入股票后马上快速上涨,熊市超低的价格是因市场的过度悲观造就的,只有在市场重新乐观后,才有快速上涨,事实上极度悲观到乐观有一个过程,熊市中播下的种子需要等待到金秋时节!
买任何股票只要坚持一个道理就不会出问题,就是你所买的东西现在的价格比它正常的价格合理的价格低的多的多(这就是价值投资的全部精华)。而且低的幅度越多越好,这就够了,完全不用其它理由,其它理由会增加事情复杂度,甚至适得其反。现在谁的价格低于它的正常的合理价格?这个问题在6000点是个世纪难题,而现在,在2008年的冬天,价格低于正常的合理价格的公司绝不稀缺,甚至严重过剩!
您有幸遇到这样的市场环境,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不作为!
经济危机是经济的常态,是经济的固有阶段和过程,没有经济危机就不会有经济繁荣,最简单的事实是经济危机一定会过去,经济危机不会长久化,在经济危机之后将会迎来更大的经济繁荣和股市上涨,经济危机最重要的意义是把股价变得难以想象的低,让有心的投资人获得真正的机会,如果不是经济危机,你能想象很多优质公司的价格只是一年前的20%吗?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危机是在创造投资价值。
关于利润和上涨,凌通肯定在经济危机、在熊市中投资的人一定会获得暴利的,这是肯定的。因为那些股价下跌了80%的优质公司终究会回到原来的价格并再创新高,熊市中买入的人一定会最终获得暴利这是很显然的,但另一方面,在熊市中可能不会有快速上涨,不会有快钱。因为市场总是公平的,它让投资人以极低的低价买入,一般就不会让投资者买入股票后马上快速上涨,熊市超低的价格是因市场的过度悲观造就的,只有在市场重新乐观后,才有快速上涨,事实上极度悲观到乐观有一个过程,熊市中播下的种子需要等待到金秋时节!
买任何股票只要坚持一个道理就不会出问题,就是你所买的东西现在的价格比它正常的价格合理的价格低的多的多(这就是价值投资的全部精华)。而且低的幅度越多越好,这就够了,完全不用其它理由,其它理由会增加事情复杂度,甚至适得其反。现在谁的价格低于它的正常的合理价格?这个问题在6000点是个世纪难题,而现在,在2008年的冬天,价格低于正常的合理价格的公司绝不稀缺,甚至严重过剩!
您有幸遇到这样的市场环境,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不作为!
笑面股灾(上)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熊市,这是一场灾难,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世界,环球同此悲惨。
我们不应该抱怨,也不可以悲观,更不能够绝望。天也许会塌下来,地球也许会遭到其他行星毁灭性撞击,但那不是现在,而是N亿年之后。政权注定更迭,我们手中的人民币和股票,有一天,也许成为一张废纸,但那不是现在,而是N十年之后。金融危机,政权更迭乃至世界末日,我们并不能予以左右,延缓或改变。假如,这一切真的发生,持有股票,现金和其他资产,区别似乎也不大。忧虑,白忧虑,那还忧虑什么?
相反,应该感恩。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在我们享受了两年的天堂之旅后,又让我们亲历,见证和享受另一场百年一遇的地狱之行(金融危机)。一生一次,一生一遇(很多人未必能),很残忍,也很无奈;是危险,更是机遇。一个投资者,能够亲历大股灾,对他以后的人生,是一种收获,一笔财富。对于那些灾后余生,灾中夺机的投资者,他以后投资路上的小坎小坷,有什么不能面对和跨越?他一定可以走的更稳,更远。
尽管早在2008年1月16日,根据历史和常识,理性地考问自己:冬天来了吗?
最终决定:在1月19日,全面清仓A股(此时A股中只有苏宁电器)。除了近段时间,试探性地买进了极少仓位的民生银行外(短期看,可能因为贪婪犯了介入过早的错误,我不准备纠正这个错误。我相信因为地产和经济的问题,中国的银行会步美国银行的后尘,但二者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其余这9个月来,我们在A股的策略和行动近乎完美:空仓,等待和欣赏。我们在高峰时的市值和实力,得以完好至今。断崖式的下跌,在我们看来,是一条绚丽而凄美的瀑布。正是这条带血的瀑布,让我们现在的资产,已远非一年前的资产,虽然绝对数量上没有多少区别,但至少应该在前面乘以3,相同的资金,现在我们可以买到之前3-5倍的优质股权。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股灾中,我们并没有全身而退,血雨打湿了我们的衣襟,灾难中留下了我们的痕迹。在港股,我们还是犯下了不少的错误。由于狭隘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我将A股的思维延续到了港股,既没有与时俱进,也不能入乡随俗。错误的贪婪结出了苦果,这是我们青涩的享受,前进路上无法回避的磨折,当然,也是宝贵经验的累积。不悔。
还好,多年的湖中(A股是个堰塞湖)练兵,总算识点水性,不至于一入香江,便满盘皆墨。似是而非的价值投资,不太严谨的选股体系,让我们犯了不少错误,踢了不少趾头,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损折大雅。
元月份清仓A股后,决定将资金进行对半分配,A股和H股各50%。A股的资金一部分买进国安债,余款做了短期有抵押外借。这部分资金在A股从6124点斩至1802点,绝对跌幅70.5%的惨烈市况下毫发无伤,还薄有盈利,现在已全部变现归位,随时可以出击。
尽管我们在2008年1月20日港股会下跌50%吗一文中提出:恒指已经步入熊市,并在2月28日 港股何处去?-- 港股熊市什么时候结束?中肯定判断:恒生指数调整的时间将达到或超过13个月,在2008年11月跌到一个重要低点甚至是这轮熊市的终极低点。调整的幅度将达到31958点的50%,正负10个点,即15979正负10个百分点。10月17日,恒指收于14554点,低于15979点的8.9%,离11月提前一个月。目前无论是点位,还是时间,都在预估值内。随着恐惧的蔓延,这一数字将很快改写。
很遗憾,我们并没有采取与A股一样正确的行动,完全清仓并一直空仓。理论和行动不是零距离,看对和做对是两回事再一次在我们身上得到证实。当然,我们尚不至自信到,持有优质企业,去穿越岁月的长河。近乎怠惰地持股不动,满仓等待暴跌也不是我们一贯的风格(不够胆),长期持股与所谓的价值投资不是我们的追求,确定性的资产增值最大化才是我们的目标。07年12月到08年1月,我们将2大重仓股进行了大幅度减持:百丽国际11元清空,味千除了保留100股作为记念,其余以13元全部减持,只剩下极少仓位的东江环保。
看看现在味千和百丽的股价:味千2.95港元,百丽3.75港元,此情此景,不胜唏嘘。倘若当初我们坚持闪电打下来时一定在场,资产腰斩之后,又腰斩了,70%的折损,无论如何都不会令我们心情轻松,乡村的蓝天,白云,清风,落日,余辉,碧水,稻香,在我们眼里,欣赏出来的美,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味千9个月,盈利89%;百丽8个月,盈利38%。尽管利润不薄,但实属赢的侥幸。买进时自以为价值投资,味千正以香港,上海的成功模式向全国复制,07年之前连续4年100%的纯利增长。百丽更是拥有大把的中国著名女鞋品牌,07年之前两年200%以上的增长,给二者70倍的PE似乎不贵,我还真的买进了。
残酷的事实又一次验证了商业基本规律:没有任何企业能够连续多年保持100%以上的成长,比亚迪,苏宁电器,味千,百丽它们都曾经保持2-3年的高速成长,但几何级数的增长,最终要慢下来,流星不能永驻夜空。苏宁电器的增长降到了70%,后三者今年都是微增长。比亚迪因为王传福,因为领先的电动汽车,获得了老巴的青睐,一夜之间,PE便从10倍提升到了20倍。股神的号召力,非同凡响。味千和百丽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港股市场更残酷,微增长,什么都别说了,100倍PE会给到20倍,甚至10倍以下。戴维斯双杀为它们做了完美的注解,盈利猛降,PE猛降,股价也就高空蹦极,一江春水向东流了。过份成沉迷于完美的财务指标和火箭般的成长速度,是短视,浮糙,贪婪和忤逆商业规律的体现,此僻好让我尝了不少的苦果,品了不少的苦酒。还是应该回到正途上来:聚焦公司的持续竞争能力和安全边际。
味千,百丽和之前的苏宁电器带给我们的利润,事实上和价值投资无干,我们只不过在亿万狂热的投资者驾驶和乘坐的风驰电掣的资本疯牛战车上,搭乘了相当长一段距离,在经验,常识和趋势的综合作用下,我们得以在疯牛战车坠落悬崖之前下了。说起来,还得感谢技术和趋势,它们和价值投资并不是矛盾和冤家,不但不是非此即彼,反而可以珠联壁合。技术和趋势不是毒药,如果把它和价值投资结合起来,足以锦上添花。假如有这样一种毒药,能够让我的资产持续成长,为什么要拒绝?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去抢登已经狂热的资本飞车。70倍PE买进,毫无疑问是个错误,在今后的投资岁月,我们还想重复这种美丽的错误,就难保不被飞弛的车轮所碾碎。
再一次牢记商业基本规律和安全边际吧。能够持续成长20-30%的企业就是皇冠明珠,我们的当然追求。对于99%的股票来说,20倍PE就是我们的买进上限,安全边际是我们投资最好的保险,四个字:好股好价。
在过去的投资中,我总是倾向于将投资标的的缺点与不足缩小或谈化,将其优点放在显微镜下扩大或深化。东江环保是我这种错误的例证之一,我几乎发现了它的所有优点,却忽视了它最大的缺点,东江环保的主打产品硫酸铜,事实上是个随铜价起舞的强周期产品。对于有色金属类企业我向来深恶痛绝,A股市场从来不敢染指,没想到在港股市场却两度邂逅打着环保大旗(也确有不少的环保业务)的硫酸铜,足见我走马观花之粗心。当然,硫酸铜价格还会创新高,东江环保的纯利以后也会数倍于今天。时间终将弥平我的错误,但我不想去等,我宁愿去犯下一个错误。尽管执行了正确的分步建仓的计划,我还是没有忘记为我的轻浮与轻率付费20%。
下一个错误就是阿里巴巴。让我魂牵梦萦的阿里巴巴,多聊两句,
一年前,阿里巴巴(HK1688),在香港芝麻开门,风光无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今天,光华褪尽,失势的凤凰不如鸡,坠落地狱。不由地令人慨叹:时光易逝,风水轮替,世事无常。
其兴也勃(股价,而非公司),其败也忽。虽无缘盛宴时的参与,但我也见证了它的全过程。
2007年10月,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到香港,除了考察大福证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做好申购阿里巴巴IPO时的新股准备。
招股书出来后,13.5港元的发行价,每股收益0.048港元,PE281倍。2006年净利润2.2亿元,发行后总股本达50.5亿股。按其2007年预测盈利计算,PE也高达94.5--106.3倍。
高溢价阻挡不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高热情:美国国际集团、工银亚洲、九龙仓董事长吴光正、嘉里控股股东郭鹤年、新鸿基控股股东郭氏家族、雅虎、思科系统国际和foxconn(fareast)limited等多家基础投资者参与认购,并承诺锁定24个月。
截至2007年10月27日,阿里巴巴IPO共获2万亿港元认购。据统计,其公开发售超额认购逾258倍,冻结资金高达4500亿港元,创造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新股IPO冻资最高纪录。国际配售方面,已有超过1000个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阿里巴巴,获得1.4万亿港元认购,相当于186倍超额认购。
此前香港股市新股认购冻资最高纪录是4463亿港元,由百丽国际(1880.HK)于同年5月创造,其次是2006年全球最大招股活动——工商银行IPO的4115亿港元冻资,和07年4月内地房产商碧
桂园3330亿港元的IPO。
阿里巴巴开创了历史,成了名副其实的新股冻资王。万人空巷抢阿里,其中内地来的过江龙资金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我诀定放弃申购,100倍PE已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和买进铁律,香港之行的价值,打了50%的折扣。无奈,只好转而申购同时期IPO的中国石油,倒不是看好其投资价值,而是基于短期套利:40个亿的发行量,中签率没有问题,最主要的是我对A股投资者炒新陋习太了解了。这是一笔没有任何悬念的无风险套利。
二者先后于2007年11月5日和6日上市,开出来的价格,令我大跌眼镜、瞠目结舌。阿里巴巴,39.5港元的收盘价,822倍PE,1995亿港元的总市值。很后悔,我怎么会放弃?所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了2000股中石油,想都没来得及想,开盘一分钟之内,以47.5元的价格将其全部清掉。有这6万的收益,我才不至于对我香港行的那张机票耿耿于怀。二者的疯狂,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就像做了一场美梦。疯狂的人们牛市中创造的奇迹,总是成为历史的素材,连那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机构和个人都难以在狂热中免疫。
很快,美梦消逝。今天,阿里巴巴又陷入了另一场恶梦。2008年10月17日,收盘价4.71港元,PE24.8倍,总市值237.8亿港元,较高峰时缩水88%。
阿里巴巴,还是那个阿里巴巴吗?马云,还是那个马云吗?
现在,人们已没有心情去眺望阿里巴巴的美丽远景了,他们在忧虑:阿里巴巴,还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不得不承认,相较于互联网的那个冬天,今天的外部环境更复杂、更险恶。当时,只是互联网一个行业遭遇寒流,今天是全方位的悲观:从国内到国际,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到整个经济。
上一次,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半跪着,走出了冬天。这一次,我想,应该对它充满期待。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为买家和卖家创造价值的电子商务可以活的久远。作为业内龙头的阿里巴巴,占有绝对市场份额,在最寒冷的时候,具备强健的财务基础,即使要倒下,也会是最后一个。人类的智慧,完全可以战胜任何经济危机和灾难,极端的情景注定难以久长。中小企业优胜劣汰,幸存者将迎来更繁荣的春天,阿里巴巴作为它们的平台和伙伴,定能同步向荣。
至于马云,同王石和牛根生一样,我始终坚信,他们是当今中国企业界最有能力和最具品德的三位企业家。即使经历了毒奶事件,捐赠事件和其他诸多负面讯息,即使它们今天的市值打了1折或2折,我仍然冥顽地相信他们的才德。我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来赏识,支持和投资他们。
至于万科和蒙牛,也许离最佳击球区尚有距离,阿里巴巴却激起了我按奈不住的冲动。我有什么理由不把东江环保换成阿里巴巴呢?天才演说家马云的忽悠,占据了我大脑中感性的绝大部分,以至于我做了一笔并不合算的交换:13倍PE清仓东江环保,逐步建仓26倍PE(5元)的阿里巴巴,这是又一个味千百丽案例的重复吗?我是在拿臭鸡蛋换好鸡蛋,还是在拿臭鸡蛋换臭鸡蛋?时间会给出答案。
虽然早已意识到牛势已去,可我们仍然盼望寻觅到暴风雨下的安全港湾,雨润食品便是这种想法的实验品。恒指从最高31958点跌至14554点,跌幅54.5%,雨润的最大跌幅43%,强过大盘。虽然我所持有的部分,帐面浮亏16%,但现在仍然不敢说,这就是安全的港湾,熊还在,正肆虐。看看那些曾经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冠明珠吧:贵州茅台跌58.8%,张裕跌56.8,港交所跌70%,思捷环球跌69%。血淋淋的事实显示,覆巢之下无完卵,灾难袭来,少有安全港湾。如果岁月可以倒流,如果下一次疯景重复,我一定空空如也----不留一股。我可不想做什么长期投资者,我可不想为名所累,资产持续增长才是我们最高追求。在市场波动,美女诱惑面前,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坐怀不乱,顶多也就坚持数月,以己之修为和功力决难坚持数年,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继续磨练。
错误,还有,但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自责,愧悔和否定中,回首失误是为了未来不在重复。尤其在现在股灾已进入深水区,过份悲观和失去自信肯定不合时宜。庆幸过去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蹒跚前行,既有的投资体系和操作保证我们所犯的错误不是灾难性的,最多是前进路上偶泛涟漪,成长途中几许烦恼。在香江退却潮水的海滩上,我不是裸泳者。基于对疯狂和趋势的警醒,采取了严格的资金管理,适度的分散投资,有计划的分步建仓,我们的港股持仓浮亏接近25%,港股资产仍然保持高峰时市值的87%,总资产保有93.7%。
据统计,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有3款,其余43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19款,占比四成,其中包括累计亏损超过50%的11款。而外资银行206款QDII产品,截至10月17日已全数亏损,其中亏损超过40%的有95款,几乎占了一半。亏损介于40%—50%的37款,介于50%—60%的56款,介于60%—70%的2款。看看这些同我们一样首游香江的专家的投资业绩,我们不至于过分惭愧,也有信心继续下去。
渴时一滴胜甘露,股灾中的大把现金弥足珍贵。只有狂牛和疯熊才能造就正常商业和投资所不可获得的暴利。时至今日,现金X已不再等于X,至少相当3X,20%的年收益我们已不感兴趣,未来5年5倍的收益不是奢望,确定性越来越高,5年10倍,我们也会在梦里垂涎与憧憬。
现在,对于那些手握重金的投资者,清醒而客观地审视和认识我们眼前的股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我们不应该抱怨,也不可以悲观,更不能够绝望。天也许会塌下来,地球也许会遭到其他行星毁灭性撞击,但那不是现在,而是N亿年之后。政权注定更迭,我们手中的人民币和股票,有一天,也许成为一张废纸,但那不是现在,而是N十年之后。金融危机,政权更迭乃至世界末日,我们并不能予以左右,延缓或改变。假如,这一切真的发生,持有股票,现金和其他资产,区别似乎也不大。忧虑,白忧虑,那还忧虑什么?
相反,应该感恩。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在我们享受了两年的天堂之旅后,又让我们亲历,见证和享受另一场百年一遇的地狱之行(金融危机)。一生一次,一生一遇(很多人未必能),很残忍,也很无奈;是危险,更是机遇。一个投资者,能够亲历大股灾,对他以后的人生,是一种收获,一笔财富。对于那些灾后余生,灾中夺机的投资者,他以后投资路上的小坎小坷,有什么不能面对和跨越?他一定可以走的更稳,更远。
尽管早在2008年1月16日,根据历史和常识,理性地考问自己:冬天来了吗?
最终决定:在1月19日,全面清仓A股(此时A股中只有苏宁电器)。除了近段时间,试探性地买进了极少仓位的民生银行外(短期看,可能因为贪婪犯了介入过早的错误,我不准备纠正这个错误。我相信因为地产和经济的问题,中国的银行会步美国银行的后尘,但二者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其余这9个月来,我们在A股的策略和行动近乎完美:空仓,等待和欣赏。我们在高峰时的市值和实力,得以完好至今。断崖式的下跌,在我们看来,是一条绚丽而凄美的瀑布。正是这条带血的瀑布,让我们现在的资产,已远非一年前的资产,虽然绝对数量上没有多少区别,但至少应该在前面乘以3,相同的资金,现在我们可以买到之前3-5倍的优质股权。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股灾中,我们并没有全身而退,血雨打湿了我们的衣襟,灾难中留下了我们的痕迹。在港股,我们还是犯下了不少的错误。由于狭隘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我将A股的思维延续到了港股,既没有与时俱进,也不能入乡随俗。错误的贪婪结出了苦果,这是我们青涩的享受,前进路上无法回避的磨折,当然,也是宝贵经验的累积。不悔。
还好,多年的湖中(A股是个堰塞湖)练兵,总算识点水性,不至于一入香江,便满盘皆墨。似是而非的价值投资,不太严谨的选股体系,让我们犯了不少错误,踢了不少趾头,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损折大雅。
元月份清仓A股后,决定将资金进行对半分配,A股和H股各50%。A股的资金一部分买进国安债,余款做了短期有抵押外借。这部分资金在A股从6124点斩至1802点,绝对跌幅70.5%的惨烈市况下毫发无伤,还薄有盈利,现在已全部变现归位,随时可以出击。
尽管我们在2008年1月20日港股会下跌50%吗一文中提出:恒指已经步入熊市,并在2月28日 港股何处去?-- 港股熊市什么时候结束?中肯定判断:恒生指数调整的时间将达到或超过13个月,在2008年11月跌到一个重要低点甚至是这轮熊市的终极低点。调整的幅度将达到31958点的50%,正负10个点,即15979正负10个百分点。10月17日,恒指收于14554点,低于15979点的8.9%,离11月提前一个月。目前无论是点位,还是时间,都在预估值内。随着恐惧的蔓延,这一数字将很快改写。
很遗憾,我们并没有采取与A股一样正确的行动,完全清仓并一直空仓。理论和行动不是零距离,看对和做对是两回事再一次在我们身上得到证实。当然,我们尚不至自信到,持有优质企业,去穿越岁月的长河。近乎怠惰地持股不动,满仓等待暴跌也不是我们一贯的风格(不够胆),长期持股与所谓的价值投资不是我们的追求,确定性的资产增值最大化才是我们的目标。07年12月到08年1月,我们将2大重仓股进行了大幅度减持:百丽国际11元清空,味千除了保留100股作为记念,其余以13元全部减持,只剩下极少仓位的东江环保。
看看现在味千和百丽的股价:味千2.95港元,百丽3.75港元,此情此景,不胜唏嘘。倘若当初我们坚持闪电打下来时一定在场,资产腰斩之后,又腰斩了,70%的折损,无论如何都不会令我们心情轻松,乡村的蓝天,白云,清风,落日,余辉,碧水,稻香,在我们眼里,欣赏出来的美,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味千9个月,盈利89%;百丽8个月,盈利38%。尽管利润不薄,但实属赢的侥幸。买进时自以为价值投资,味千正以香港,上海的成功模式向全国复制,07年之前连续4年100%的纯利增长。百丽更是拥有大把的中国著名女鞋品牌,07年之前两年200%以上的增长,给二者70倍的PE似乎不贵,我还真的买进了。
残酷的事实又一次验证了商业基本规律:没有任何企业能够连续多年保持100%以上的成长,比亚迪,苏宁电器,味千,百丽它们都曾经保持2-3年的高速成长,但几何级数的增长,最终要慢下来,流星不能永驻夜空。苏宁电器的增长降到了70%,后三者今年都是微增长。比亚迪因为王传福,因为领先的电动汽车,获得了老巴的青睐,一夜之间,PE便从10倍提升到了20倍。股神的号召力,非同凡响。味千和百丽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港股市场更残酷,微增长,什么都别说了,100倍PE会给到20倍,甚至10倍以下。戴维斯双杀为它们做了完美的注解,盈利猛降,PE猛降,股价也就高空蹦极,一江春水向东流了。过份成沉迷于完美的财务指标和火箭般的成长速度,是短视,浮糙,贪婪和忤逆商业规律的体现,此僻好让我尝了不少的苦果,品了不少的苦酒。还是应该回到正途上来:聚焦公司的持续竞争能力和安全边际。
味千,百丽和之前的苏宁电器带给我们的利润,事实上和价值投资无干,我们只不过在亿万狂热的投资者驾驶和乘坐的风驰电掣的资本疯牛战车上,搭乘了相当长一段距离,在经验,常识和趋势的综合作用下,我们得以在疯牛战车坠落悬崖之前下了。说起来,还得感谢技术和趋势,它们和价值投资并不是矛盾和冤家,不但不是非此即彼,反而可以珠联壁合。技术和趋势不是毒药,如果把它和价值投资结合起来,足以锦上添花。假如有这样一种毒药,能够让我的资产持续成长,为什么要拒绝?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去抢登已经狂热的资本飞车。70倍PE买进,毫无疑问是个错误,在今后的投资岁月,我们还想重复这种美丽的错误,就难保不被飞弛的车轮所碾碎。
再一次牢记商业基本规律和安全边际吧。能够持续成长20-30%的企业就是皇冠明珠,我们的当然追求。对于99%的股票来说,20倍PE就是我们的买进上限,安全边际是我们投资最好的保险,四个字:好股好价。
在过去的投资中,我总是倾向于将投资标的的缺点与不足缩小或谈化,将其优点放在显微镜下扩大或深化。东江环保是我这种错误的例证之一,我几乎发现了它的所有优点,却忽视了它最大的缺点,东江环保的主打产品硫酸铜,事实上是个随铜价起舞的强周期产品。对于有色金属类企业我向来深恶痛绝,A股市场从来不敢染指,没想到在港股市场却两度邂逅打着环保大旗(也确有不少的环保业务)的硫酸铜,足见我走马观花之粗心。当然,硫酸铜价格还会创新高,东江环保的纯利以后也会数倍于今天。时间终将弥平我的错误,但我不想去等,我宁愿去犯下一个错误。尽管执行了正确的分步建仓的计划,我还是没有忘记为我的轻浮与轻率付费20%。
下一个错误就是阿里巴巴。让我魂牵梦萦的阿里巴巴,多聊两句,
一年前,阿里巴巴(HK1688),在香港芝麻开门,风光无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今天,光华褪尽,失势的凤凰不如鸡,坠落地狱。不由地令人慨叹:时光易逝,风水轮替,世事无常。
其兴也勃(股价,而非公司),其败也忽。虽无缘盛宴时的参与,但我也见证了它的全过程。
2007年10月,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到香港,除了考察大福证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做好申购阿里巴巴IPO时的新股准备。
招股书出来后,13.5港元的发行价,每股收益0.048港元,PE281倍。2006年净利润2.2亿元,发行后总股本达50.5亿股。按其2007年预测盈利计算,PE也高达94.5--106.3倍。
高溢价阻挡不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高热情:美国国际集团、工银亚洲、九龙仓董事长吴光正、嘉里控股股东郭鹤年、新鸿基控股股东郭氏家族、雅虎、思科系统国际和foxconn(fareast)limited等多家基础投资者参与认购,并承诺锁定24个月。
截至2007年10月27日,阿里巴巴IPO共获2万亿港元认购。据统计,其公开发售超额认购逾258倍,冻结资金高达4500亿港元,创造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新股IPO冻资最高纪录。国际配售方面,已有超过1000个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阿里巴巴,获得1.4万亿港元认购,相当于186倍超额认购。
此前香港股市新股认购冻资最高纪录是4463亿港元,由百丽国际(1880.HK)于同年5月创造,其次是2006年全球最大招股活动——工商银行IPO的4115亿港元冻资,和07年4月内地房产商碧
桂园3330亿港元的IPO。
阿里巴巴开创了历史,成了名副其实的新股冻资王。万人空巷抢阿里,其中内地来的过江龙资金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我诀定放弃申购,100倍PE已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和买进铁律,香港之行的价值,打了50%的折扣。无奈,只好转而申购同时期IPO的中国石油,倒不是看好其投资价值,而是基于短期套利:40个亿的发行量,中签率没有问题,最主要的是我对A股投资者炒新陋习太了解了。这是一笔没有任何悬念的无风险套利。
二者先后于2007年11月5日和6日上市,开出来的价格,令我大跌眼镜、瞠目结舌。阿里巴巴,39.5港元的收盘价,822倍PE,1995亿港元的总市值。很后悔,我怎么会放弃?所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了2000股中石油,想都没来得及想,开盘一分钟之内,以47.5元的价格将其全部清掉。有这6万的收益,我才不至于对我香港行的那张机票耿耿于怀。二者的疯狂,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就像做了一场美梦。疯狂的人们牛市中创造的奇迹,总是成为历史的素材,连那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机构和个人都难以在狂热中免疫。
很快,美梦消逝。今天,阿里巴巴又陷入了另一场恶梦。2008年10月17日,收盘价4.71港元,PE24.8倍,总市值237.8亿港元,较高峰时缩水88%。
阿里巴巴,还是那个阿里巴巴吗?马云,还是那个马云吗?
现在,人们已没有心情去眺望阿里巴巴的美丽远景了,他们在忧虑:阿里巴巴,还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不得不承认,相较于互联网的那个冬天,今天的外部环境更复杂、更险恶。当时,只是互联网一个行业遭遇寒流,今天是全方位的悲观:从国内到国际,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到整个经济。
上一次,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半跪着,走出了冬天。这一次,我想,应该对它充满期待。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为买家和卖家创造价值的电子商务可以活的久远。作为业内龙头的阿里巴巴,占有绝对市场份额,在最寒冷的时候,具备强健的财务基础,即使要倒下,也会是最后一个。人类的智慧,完全可以战胜任何经济危机和灾难,极端的情景注定难以久长。中小企业优胜劣汰,幸存者将迎来更繁荣的春天,阿里巴巴作为它们的平台和伙伴,定能同步向荣。
至于马云,同王石和牛根生一样,我始终坚信,他们是当今中国企业界最有能力和最具品德的三位企业家。即使经历了毒奶事件,捐赠事件和其他诸多负面讯息,即使它们今天的市值打了1折或2折,我仍然冥顽地相信他们的才德。我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来赏识,支持和投资他们。
至于万科和蒙牛,也许离最佳击球区尚有距离,阿里巴巴却激起了我按奈不住的冲动。我有什么理由不把东江环保换成阿里巴巴呢?天才演说家马云的忽悠,占据了我大脑中感性的绝大部分,以至于我做了一笔并不合算的交换:13倍PE清仓东江环保,逐步建仓26倍PE(5元)的阿里巴巴,这是又一个味千百丽案例的重复吗?我是在拿臭鸡蛋换好鸡蛋,还是在拿臭鸡蛋换臭鸡蛋?时间会给出答案。
虽然早已意识到牛势已去,可我们仍然盼望寻觅到暴风雨下的安全港湾,雨润食品便是这种想法的实验品。恒指从最高31958点跌至14554点,跌幅54.5%,雨润的最大跌幅43%,强过大盘。虽然我所持有的部分,帐面浮亏16%,但现在仍然不敢说,这就是安全的港湾,熊还在,正肆虐。看看那些曾经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冠明珠吧:贵州茅台跌58.8%,张裕跌56.8,港交所跌70%,思捷环球跌69%。血淋淋的事实显示,覆巢之下无完卵,灾难袭来,少有安全港湾。如果岁月可以倒流,如果下一次疯景重复,我一定空空如也----不留一股。我可不想做什么长期投资者,我可不想为名所累,资产持续增长才是我们最高追求。在市场波动,美女诱惑面前,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坐怀不乱,顶多也就坚持数月,以己之修为和功力决难坚持数年,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继续磨练。
错误,还有,但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自责,愧悔和否定中,回首失误是为了未来不在重复。尤其在现在股灾已进入深水区,过份悲观和失去自信肯定不合时宜。庆幸过去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蹒跚前行,既有的投资体系和操作保证我们所犯的错误不是灾难性的,最多是前进路上偶泛涟漪,成长途中几许烦恼。在香江退却潮水的海滩上,我不是裸泳者。基于对疯狂和趋势的警醒,采取了严格的资金管理,适度的分散投资,有计划的分步建仓,我们的港股持仓浮亏接近25%,港股资产仍然保持高峰时市值的87%,总资产保有93.7%。
据统计,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有3款,其余43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19款,占比四成,其中包括累计亏损超过50%的11款。而外资银行206款QDII产品,截至10月17日已全数亏损,其中亏损超过40%的有95款,几乎占了一半。亏损介于40%—50%的37款,介于50%—60%的56款,介于60%—70%的2款。看看这些同我们一样首游香江的专家的投资业绩,我们不至于过分惭愧,也有信心继续下去。
渴时一滴胜甘露,股灾中的大把现金弥足珍贵。只有狂牛和疯熊才能造就正常商业和投资所不可获得的暴利。时至今日,现金X已不再等于X,至少相当3X,20%的年收益我们已不感兴趣,未来5年5倍的收益不是奢望,确定性越来越高,5年10倍,我们也会在梦里垂涎与憧憬。
现在,对于那些手握重金的投资者,清醒而客观地审视和认识我们眼前的股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笑面股灾(下)
远去了,惊涛骇浪的2008。
2009年的序幕徐徐拉开。百年一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波及到每一个人。危机尚在进行中,但是,今天还在痛苦和悲观,虽然合乎潮流,类似从众化的旅鼠,却与成功投资背道而弛。我们永远应该牢记:证券市场就是一部悲观与疯狂的循环剧。大乱之后有大治,暴跌之后有暴涨。
2009--2010,我们认为就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投资年,布局年。2009--2010,就是曾经的2005--2006。
牛市一定会来,具体什么时候来?我们不清楚,但5年之内一定会来。恐惧与荒凉之中,我们应该播下希望的种子,来迎接未来的繁荣和疯狂。存银行不如买银行,买房子不如买房地产股票,买保险不如买保险股票。2009--2010年,我们只需重复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买进,买进,还是买进,选择低估的优质企业的股权,不断买进。可以慢慢买,悄悄买,就是不能不买。最终,将现金全部换成股票。
在哪里买?买什么?
A股还是港股?
清晰的数字显示:截止 2008年10月28日,沪A平均PE:14.04倍。深A平均PE:14.36倍。港股主板平均PE:5.42倍。
A股还是港股?
一道不能再简单的选择题。
在实物市场,绝大多数人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两棵相同品质,相同质量的白菜在距离不远的两个市场交易,选价格低的。证券市场上却是相反的景象:经常弥漫的恐惧和贪婪,让人们失却起码的理性和常识。他们总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正常的判断非正常。那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也做出从众化的类似选择,是基于A股市场将来能够以更高的价格转手,还是其他?不得而知。
正常状况下的正常抉择,绝大多数人却反向而行,令人费解。就平均值和大多数而言,港股的投资价值远胜A股,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选择港股。
预测未来还是判断现在?
未来,人们永远想提前知道,一直在预测,却总是干不好。当然,也就无法从中受益。看看现状吧。
截止 2008年10月28日,沪指最低见1664点。从2007年10月的最高点6124跌下来,历时13个月,跌幅72.8%。此时平均PE约14.4倍,平均PB约1.95倍,平均股价越5.74元。
400余年的证券史告诉我们,股票市场一直在重复相同的故事。要么极乐,要么极悲,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沪指较具代表意义的牛熊循环有三次:
(1)1993年2月1553点---平均PE51.07倍---平均股价24.65元。跌到1994年7月325点---平均PE10.65倍---平均PB1.81倍---平均股价4.24元。历时18个月,指数最大跌幅79%。
(2)2001年6月2245点---平均PE66.16倍---平均股价17.51元。跌到2005年6月998点---平均PE15.42倍---平均PB1.7倍---平均股价4.77元。历时48个月,指数最大跌幅55%。
(3)2007年10月6124点---平均PE71.04倍---平均股价20.16元。跌到2008年10月1664点---平均PE14.4倍---平均PB1.95倍---平均股价5.74元。历时18个月,指数最大跌幅79%。
纵向看,沪指1664点的内含价值,已进入偏低估区域,但并不极度低估。
横向比,即使跟同是发展中国家的俄罗斯,巴西(PE7.11倍,PB1.36倍)和印度(PE10.3倍,PB2.6倍)比,沪指估值并不便宜。俄罗斯2--3倍的PE,0.61倍的PB令人惊叹,如果数据是真实的话,可惜的是一天学不会俄语?
1664点是不是这轮世纪疯熊的极悲点?
是,也可能不是。我们并不知道,可能没有人知道。
今日A股,较以往任何时候更复杂,全流通巨大的增量,叠加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危机,遭遇中国元素,以往A股的价值中枢还成立吗?投资者尤显迷茫。
A股现时已处于价值低估区域,这一点,应成为我们的共识。永远也不要去梦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那是神仙行为,我等乃凡人。20--30%是可以容忍的区间。
当然,不乏世界末日的哀鸣----王家春预言的600点,刘军洛预测的中国平安跌到5元。除了绝望意想的惊人观点,找不到支持该该论点的科学论据。
相信巴菲特还是王家春或刘军洛?
你是相信一个从医数十年,治愈过无数疑难杂症的老医生,还是相信一个学过几天医科,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在投资世界,对于那些没有在股市中成功实践并取得杰出成绩却语出惊天的人的观点,我们一向钦佩,佩服他们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胆量,但不会去探寻之中的价值。
确定性,第一位?
“ 地段,地段,除了地段还是地段, ” 这是房地产行业的经典之论。对于投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是:确定,确定,除了确定还是确定。
投资世界,不是比谁对的多,而是比谁错的少。不是比谁赚的猛,而是比谁赢的久。做的越多,错的概率越大,巴菲特一再强调:只在卡片上打十个洞。给予自己的投资机会愈少,愈会珍惜慎重。千斟酌,万考量,将犯错的概率减到最低。
很确定:5年之内,必将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开讲,狂牛的铁踢声,必将在我们的耳畔回响。黑夜下的绝望里,更应该拥有激情的梦想---遥望不远处的曙光。谁是那场激情戏的主角?谁的确定性最高?5年后哪家公司的收益能5--10倍于今天,谁最可预见,我们就选择谁。最坏有多坏,5年后还存不存在,是苟延残喘还是活的更好?确定性,比什么都重要。我宁要5倍的确定性收益,不要10倍的不确定收益。
具备持续竟争优势的的企业,又身处顺风行业,5年后的激情派对会上,一定流光溢彩,尽展风流。
消费行业是个一直可以活的滋润的行业,很多大牛股诞身其中。金融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标尺,股史上每段激清表演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当然,这一直是我比较钟爱的两个行业。相对而言,他们的确定性也优于一般行业。
何时卖出?
我们并不反对波段操作,但绝不做短线波段,只做以年计的牛熊波段。从现在开始,我们只有买进,没有卖出,不做几十个点的波段,不贪些许绳头小利。我们感兴趣的是5--10倍的波段与收获。只要当所持标的在未来的疯狂时代极度高估时(40-60倍PE),我们将毫不犹豫卖出,疯狂时代一定来到。
技术分析,右侧交易?
技术分析不能包打天下,但也不是邪教毒药。当我们选定了低估的优质公司后,它可以帮我们找到熊牛交替的黄金买点。曲终人散时,黄金卖点可以提醒我们 “ 去也终须去。 ”
2009--2010,我们不考虑卖出的问题,这是播种季节,不是收获时候。2009,牛年难觅牛踵,即使牛来,牛亦不疯。具有10年经验的右侧交易者一看便知:无论A股,还是港股,系统性机会(黄金买点)迄今尚未出现,预测未来何时出现,我们不能,但一定会出现,出现时我们一定可以清晰判断。
我们的选择?我们的信心?
整体而言,我们选港股,但我们的净资产却80%布局在A股的一个行业,其余20%持有港股,是不是言行不一?
当然不是。
我始终坚信,A股的投资者更疯狂,更不理性,更贪婪,更恐惧。灾难来临时,几乎所有的行业,港股上市公司都比A股更具价值,却有一个例外:风景这边独好,价值此处更高。市场恩赐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那些筹码和世界末日信奉论者,恐惧了,我们接过他们的绝望,为未来的疯狂布好局。
我们有信心期待:5年5倍。
张狂,来自我们所持标的的确定性。
2009年的序幕徐徐拉开。百年一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波及到每一个人。危机尚在进行中,但是,今天还在痛苦和悲观,虽然合乎潮流,类似从众化的旅鼠,却与成功投资背道而弛。我们永远应该牢记:证券市场就是一部悲观与疯狂的循环剧。大乱之后有大治,暴跌之后有暴涨。
2009--2010,我们认为就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投资年,布局年。2009--2010,就是曾经的2005--2006。
牛市一定会来,具体什么时候来?我们不清楚,但5年之内一定会来。恐惧与荒凉之中,我们应该播下希望的种子,来迎接未来的繁荣和疯狂。存银行不如买银行,买房子不如买房地产股票,买保险不如买保险股票。2009--2010年,我们只需重复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买进,买进,还是买进,选择低估的优质企业的股权,不断买进。可以慢慢买,悄悄买,就是不能不买。最终,将现金全部换成股票。
在哪里买?买什么?
A股还是港股?
清晰的数字显示:截止 2008年10月28日,沪A平均PE:14.04倍。深A平均PE:14.36倍。港股主板平均PE:5.42倍。
A股还是港股?
一道不能再简单的选择题。
在实物市场,绝大多数人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两棵相同品质,相同质量的白菜在距离不远的两个市场交易,选价格低的。证券市场上却是相反的景象:经常弥漫的恐惧和贪婪,让人们失却起码的理性和常识。他们总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正常的判断非正常。那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也做出从众化的类似选择,是基于A股市场将来能够以更高的价格转手,还是其他?不得而知。
正常状况下的正常抉择,绝大多数人却反向而行,令人费解。就平均值和大多数而言,港股的投资价值远胜A股,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选择港股。
预测未来还是判断现在?
未来,人们永远想提前知道,一直在预测,却总是干不好。当然,也就无法从中受益。看看现状吧。
截止 2008年10月28日,沪指最低见1664点。从2007年10月的最高点6124跌下来,历时13个月,跌幅72.8%。此时平均PE约14.4倍,平均PB约1.95倍,平均股价越5.74元。
400余年的证券史告诉我们,股票市场一直在重复相同的故事。要么极乐,要么极悲,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沪指较具代表意义的牛熊循环有三次:
(1)1993年2月1553点---平均PE51.07倍---平均股价24.65元。跌到1994年7月325点---平均PE10.65倍---平均PB1.81倍---平均股价4.24元。历时18个月,指数最大跌幅79%。
(2)2001年6月2245点---平均PE66.16倍---平均股价17.51元。跌到2005年6月998点---平均PE15.42倍---平均PB1.7倍---平均股价4.77元。历时48个月,指数最大跌幅55%。
(3)2007年10月6124点---平均PE71.04倍---平均股价20.16元。跌到2008年10月1664点---平均PE14.4倍---平均PB1.95倍---平均股价5.74元。历时18个月,指数最大跌幅79%。
纵向看,沪指1664点的内含价值,已进入偏低估区域,但并不极度低估。
横向比,即使跟同是发展中国家的俄罗斯,巴西(PE7.11倍,PB1.36倍)和印度(PE10.3倍,PB2.6倍)比,沪指估值并不便宜。俄罗斯2--3倍的PE,0.61倍的PB令人惊叹,如果数据是真实的话,可惜的是一天学不会俄语?
1664点是不是这轮世纪疯熊的极悲点?
是,也可能不是。我们并不知道,可能没有人知道。
今日A股,较以往任何时候更复杂,全流通巨大的增量,叠加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危机,遭遇中国元素,以往A股的价值中枢还成立吗?投资者尤显迷茫。
A股现时已处于价值低估区域,这一点,应成为我们的共识。永远也不要去梦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那是神仙行为,我等乃凡人。20--30%是可以容忍的区间。
当然,不乏世界末日的哀鸣----王家春预言的600点,刘军洛预测的中国平安跌到5元。除了绝望意想的惊人观点,找不到支持该该论点的科学论据。
相信巴菲特还是王家春或刘军洛?
你是相信一个从医数十年,治愈过无数疑难杂症的老医生,还是相信一个学过几天医科,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在投资世界,对于那些没有在股市中成功实践并取得杰出成绩却语出惊天的人的观点,我们一向钦佩,佩服他们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胆量,但不会去探寻之中的价值。
确定性,第一位?
“ 地段,地段,除了地段还是地段, ” 这是房地产行业的经典之论。对于投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是:确定,确定,除了确定还是确定。
投资世界,不是比谁对的多,而是比谁错的少。不是比谁赚的猛,而是比谁赢的久。做的越多,错的概率越大,巴菲特一再强调:只在卡片上打十个洞。给予自己的投资机会愈少,愈会珍惜慎重。千斟酌,万考量,将犯错的概率减到最低。
很确定:5年之内,必将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开讲,狂牛的铁踢声,必将在我们的耳畔回响。黑夜下的绝望里,更应该拥有激情的梦想---遥望不远处的曙光。谁是那场激情戏的主角?谁的确定性最高?5年后哪家公司的收益能5--10倍于今天,谁最可预见,我们就选择谁。最坏有多坏,5年后还存不存在,是苟延残喘还是活的更好?确定性,比什么都重要。我宁要5倍的确定性收益,不要10倍的不确定收益。
具备持续竟争优势的的企业,又身处顺风行业,5年后的激情派对会上,一定流光溢彩,尽展风流。
消费行业是个一直可以活的滋润的行业,很多大牛股诞身其中。金融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标尺,股史上每段激清表演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当然,这一直是我比较钟爱的两个行业。相对而言,他们的确定性也优于一般行业。
何时卖出?
我们并不反对波段操作,但绝不做短线波段,只做以年计的牛熊波段。从现在开始,我们只有买进,没有卖出,不做几十个点的波段,不贪些许绳头小利。我们感兴趣的是5--10倍的波段与收获。只要当所持标的在未来的疯狂时代极度高估时(40-60倍PE),我们将毫不犹豫卖出,疯狂时代一定来到。
技术分析,右侧交易?
技术分析不能包打天下,但也不是邪教毒药。当我们选定了低估的优质公司后,它可以帮我们找到熊牛交替的黄金买点。曲终人散时,黄金卖点可以提醒我们 “ 去也终须去。 ”
2009--2010,我们不考虑卖出的问题,这是播种季节,不是收获时候。2009,牛年难觅牛踵,即使牛来,牛亦不疯。具有10年经验的右侧交易者一看便知:无论A股,还是港股,系统性机会(黄金买点)迄今尚未出现,预测未来何时出现,我们不能,但一定会出现,出现时我们一定可以清晰判断。
我们的选择?我们的信心?
整体而言,我们选港股,但我们的净资产却80%布局在A股的一个行业,其余20%持有港股,是不是言行不一?
当然不是。
我始终坚信,A股的投资者更疯狂,更不理性,更贪婪,更恐惧。灾难来临时,几乎所有的行业,港股上市公司都比A股更具价值,却有一个例外:风景这边独好,价值此处更高。市场恩赐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那些筹码和世界末日信奉论者,恐惧了,我们接过他们的绝望,为未来的疯狂布好局。
我们有信心期待:5年5倍。
张狂,来自我们所持标的的确定性。
Grace Cheng's interview with Jim Rogers
Recently, Rogers said that Paulson and Bernanke should resign for keeping “zombie banks” alive as they should be allowed to fail.
His uncanny accuracy in predicting the recent commodity bull run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made the media, as well as private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it up and listen to what he has to say about the markets.
Grace Cheng: Do you think the period of forced liquidation has ended or does it still have a ways to go?
Rogers: I’m sure it has not ended. It certainly has not ended for many asset classes and it probably has not ended for most. It may be over for a few things but it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As you’ve said many times, the US government is printing a lot of money right now, when do you think inflation will come around and bite us?
Rogers: Well there is inflation now in many things. There’s temporary deflation in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in some property. But throughout history, whenever you’ve had gigantic printing of money and spending of borrowed money, it has always led to higher prices. Unless something is dramatic, it’s going to happen again. When I don’t know. It’s already happening in some things. I don’t know if you’ve bought any sugar recently or some other things, prices are up and that will continue and it will get worse.
Jim Rogers' famous book.You’ve been bullish on commodities for a long time, recently you said you’re buying the Rogers Metal Index. Do you think that the Obama stimulus plan will create more demand for commodities?
Rogers: Well of course, anything that causes a revival of economic activity causes a revival of demand for everything including commodities. I mean if you’re gonna build bridges you’ve got to build them out of something you cannot build virtual bridges you have to build real bridges, etc.You’ve said that over the long term, the US dollar is doomed.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the British Pound?
Rogers: More doomed. It will disappear sooner. If it weren’t for the North Sea, the British Pound would have already disappeared. It’s more doomed. The UK has been exporting oil for 26 years; within the decade, the UK will be a net importer of oil again, and they have nothing else to sell to the world once the oil dries up.Do you think China will scale back on buying US bonds? And if that happens, how will it affect the US economy and the US dollar?
Rogers: Well if I were China, I would scale back. If I were everybody, I would scale back. The US bonds yield virtually nothing, the dollar is a flawed currency, inflation is coming, higher interest rates are coming. I would think everybody would be scaling back including China. We’re going to have higher interest rates down the road because somebody’s gonna scale back. If not China, Japan or Korea, or who knows, somebody.
You’ve been buying Chinese stocks for many years already, now that China’s economy is doing badly and exports are decreasing significantly, what sectors are you looking at in China?
Rogers: Agriculture, water treatment, people who build power generation, people who build infrastructure, tourism. Many area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do well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o the world economy. Many will suffer; anybody who sells to Wal-mart or retailers in America is going to suffer, others will do extremely well no matter what.
My last question, on a personal note, do you miss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for fun like you’ve done several times before?
Rogers: No, because now I have two little girls and they’re more fun than anything. I hope someday that I wi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m for fun. But at the moment, watching them grow up and helping them grow up is more fun than anything I can imagine.
His uncanny accuracy in predicting the recent commodity bull run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made the media, as well as private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it up and listen to what he has to say about the markets.
Grace Cheng: Do you think the period of forced liquidation has ended or does it still have a ways to go?
Rogers: I’m sure it has not ended. It certainly has not ended for many asset classes and it probably has not ended for most. It may be over for a few things but it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As you’ve said many times, the US government is printing a lot of money right now, when do you think inflation will come around and bite us?
Rogers: Well there is inflation now in many things. There’s temporary deflation in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in some property. But throughout history, whenever you’ve had gigantic printing of money and spending of borrowed money, it has always led to higher prices. Unless something is dramatic, it’s going to happen again. When I don’t know. It’s already happening in some things. I don’t know if you’ve bought any sugar recently or some other things, prices are up and that will continue and it will get worse.
Jim Rogers' famous book.You’ve been bullish on commodities for a long time, recently you said you’re buying the Rogers Metal Index. Do you think that the Obama stimulus plan will create more demand for commodities?
Rogers: Well of course, anything that causes a revival of economic activity causes a revival of demand for everything including commodities. I mean if you’re gonna build bridges you’ve got to build them out of something you cannot build virtual bridges you have to build real bridges, etc.You’ve said that over the long term, the US dollar is doomed.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the British Pound?
Rogers: More doomed. It will disappear sooner. If it weren’t for the North Sea, the British Pound would have already disappeared. It’s more doomed. The UK has been exporting oil for 26 years; within the decade, the UK will be a net importer of oil again, and they have nothing else to sell to the world once the oil dries up.Do you think China will scale back on buying US bonds? And if that happens, how will it affect the US economy and the US dollar?
Rogers: Well if I were China, I would scale back. If I were everybody, I would scale back. The US bonds yield virtually nothing, the dollar is a flawed currency, inflation is coming, higher interest rates are coming. I would think everybody would be scaling back including China. We’re going to have higher interest rates down the road because somebody’s gonna scale back. If not China, Japan or Korea, or who knows, somebody.
You’ve been buying Chinese stocks for many years already, now that China’s economy is doing badly and exports are decreasing significantly, what sectors are you looking at in China?
Rogers: Agriculture, water treatment, people who build power generation, people who build infrastructure, tourism. Many area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do well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o the world economy. Many will suffer; anybody who sells to Wal-mart or retailers in America is going to suffer, others will do extremely well no matter what.
My last question, on a personal note, do you miss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for fun like you’ve done several times before?
Rogers: No, because now I have two little girls and they’re more fun than anything. I hope someday that I wi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m for fun. But at the moment, watching them grow up and helping them grow up is more fun than anything I can imagine.
Monday, January 19, 2009
Buffett says US in 'economic Pearl Harbor'
Buffett says in NBC interview that US is in 'economic Pearl Harbor'
Billionaire investor Warren Buffett says the U.S. is engaged in an "economic Pearl Harbor."
In an interview that aired Sunday on "Dateline NBC," the chairman and CEO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said the nation's economic situation is not as bad at World War II or the Great Depression, but it's still pretty severe.
Buffett said Americans are in a cycle of fear, "which leads to people not wanting to spend and not wanting to make investments, and that leads to more fear. We'll break out of it. It takes time."
Buffett's interview centered on President-elect Barack Obama and the tough task he faces in fixing the U.S. economy.
"You couldn't have anybody better in charge," the Omaha resident said of Obama, who'll be sworn into office on Tuesday.
As one of Obama's economic advisers, Buffett said the president-elect listens to what his advisers say, but ultimately comes up with better ideas.
He predicted that Obama will be able to convey the severity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to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explain their part in alleviating it.
As to how long the crisis would continue, Buffett said he didn't know.
"It's never paid to bet against America," he said. "We come through things, but its not always a smooth ride."
Billionaire investor Warren Buffett says the U.S. is engaged in an "economic Pearl Harbor."
In an interview that aired Sunday on "Dateline NBC," the chairman and CEO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said the nation's economic situation is not as bad at World War II or the Great Depression, but it's still pretty severe.
Buffett said Americans are in a cycle of fear, "which leads to people not wanting to spend and not wanting to make investments, and that leads to more fear. We'll break out of it. It takes time."
Buffett's interview centered on President-elect Barack Obama and the tough task he faces in fixing the U.S. economy.
"You couldn't have anybody better in charge," the Omaha resident said of Obama, who'll be sworn into office on Tuesday.
As one of Obama's economic advisers, Buffett said the president-elect listens to what his advisers say, but ultimately comes up with better ideas.
He predicted that Obama will be able to convey the severity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to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explain their part in alleviating it.
As to how long the crisis would continue, Buffett said he didn't know.
"It's never paid to bet against America," he said. "We come through things, but its not always a smooth ride."
为什么是价值投资
巴菲特别与其他投资人的地方不在于他的绝对财富多,也不在于投资收益率高,而在于他在资本积累方面没有瓶颈,我对他的评价是洞悉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王者,一个杰出的资本家。
他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告别了单纯的买卖股票,而这却是许多职业投资人或者机构投资者毕生的工作,买卖股票与企业经营和资本积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巴老来说买卖股票不过是实现财富积累的其中一个手段而已。
一个人掌握财富的能力是有限的,做一百万买卖的人做到一千万就有问题,管理个把亿资金游刃有余的基金经理掌舵不了百亿大船,而巴老几乎是在资金规模和资本形式上没有任何短板,他可以把买卖股票、收购企业、资金分配和利用保险财务杠杆之间拿捏的恰到好处,同时几乎以最低的投资风险和保守的经营原则取得高收益,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也是一个另类而不具有典型性,他显然和那些每天单纯进行数字游戏的机构职业投资者不一样,(林奇、邓普顿);同时纵览世界保险机构Berkshire又凸显另类,(安联安盛慕尼黑再保);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也完全没有他这样的(通用电气和记黄埔)。因此可以说巴老是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而非所谓股神这个庸俗的称号,他所传达的一系列与其说是投资方法不如说是资本积累的哲学。
因此选择价值投资的理由绝对不要是看到巴老投资赚了那么多钱,巴菲特如果完全依靠他所传达的投资方式恐怕不会太出众,或者说你要按照巴老的方式炒股恐怕以任何形式、长期短期的排名都不会名列前茅,那种总愿意把巴老神话的倾向是有碍自身对于他正确的解读,认识证券市场运行规律是一回事,投资收益高是另外一回事,年复合10%和12%相比某种程度上难道没有运气的成分么?但为什么我选择价值投资这条道路,或者说选择学习和追从巴老的投资哲学和某些方式呢?
我细想原因无外乎有三:
其一是通过理论的分析、实践总结以及历史经验积累,这种方式从长期来看肯定能赚钱;
其二,通过所谓价值投资哲学赚钱仍需要有一套投资思想,而且某种程度上这种精神的追求远超过赚钱本身;
其三,这种稳定收益的方式非常符合我的性格,回想07年畸形大牛市下对于那些疯狂无知人讲价值投资就是鸡同鸭讲,任何期望赚大钱、快钱以及可以闭着眼睛赚钱的人都别来触这个霉头。
IT新贵的号召不在其财富而在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马云的受宠在于人们更渴望的是成功有道,超出单纯财富层面的精神追求事实上是在提升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商业格调,发达国家的经济创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唯利是图,这个从单纯的低成本手段已经获得不了核心竞争优势的趋势上就可以看出,不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这种新的趋势和方向,中国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就很难趟过去,小富即安抑或者满足与中国制造世界工厂,那么中国经济就很难走向下一个30年。
巴菲特作为资本主义的一个浓缩的智慧,汇集了众多优秀的品质,诚实、正直、勤奋、理性,经营上的稳健务实、信任诚恳,不投机不取巧。在迎接金融危机深入的当前,巴老给我们树立的不是不会亏损的股神榜样,而是如何穿越周期实现个人和民族财富定积累的一个标本,经济的增长绝对不能靠投机取巧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
有人会认为巴菲特就是一个食利者,认为金融就是虚拟的泡沫华而不实,但他们恰恰忽略了金融不过是一面镜子,它对于经济实体进行标价,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人性的贪婪也可以是人性的反思和进步,如同巴老所说他不希望旗下的企业做出的事情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巴老作为一个精神导向给予价值投资太多我们能学习的东西了。
他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告别了单纯的买卖股票,而这却是许多职业投资人或者机构投资者毕生的工作,买卖股票与企业经营和资本积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巴老来说买卖股票不过是实现财富积累的其中一个手段而已。
一个人掌握财富的能力是有限的,做一百万买卖的人做到一千万就有问题,管理个把亿资金游刃有余的基金经理掌舵不了百亿大船,而巴老几乎是在资金规模和资本形式上没有任何短板,他可以把买卖股票、收购企业、资金分配和利用保险财务杠杆之间拿捏的恰到好处,同时几乎以最低的投资风险和保守的经营原则取得高收益,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也是一个另类而不具有典型性,他显然和那些每天单纯进行数字游戏的机构职业投资者不一样,(林奇、邓普顿);同时纵览世界保险机构Berkshire又凸显另类,(安联安盛慕尼黑再保);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也完全没有他这样的(通用电气和记黄埔)。因此可以说巴老是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而非所谓股神这个庸俗的称号,他所传达的一系列与其说是投资方法不如说是资本积累的哲学。
因此选择价值投资的理由绝对不要是看到巴老投资赚了那么多钱,巴菲特如果完全依靠他所传达的投资方式恐怕不会太出众,或者说你要按照巴老的方式炒股恐怕以任何形式、长期短期的排名都不会名列前茅,那种总愿意把巴老神话的倾向是有碍自身对于他正确的解读,认识证券市场运行规律是一回事,投资收益高是另外一回事,年复合10%和12%相比某种程度上难道没有运气的成分么?但为什么我选择价值投资这条道路,或者说选择学习和追从巴老的投资哲学和某些方式呢?
我细想原因无外乎有三:
其一是通过理论的分析、实践总结以及历史经验积累,这种方式从长期来看肯定能赚钱;
其二,通过所谓价值投资哲学赚钱仍需要有一套投资思想,而且某种程度上这种精神的追求远超过赚钱本身;
其三,这种稳定收益的方式非常符合我的性格,回想07年畸形大牛市下对于那些疯狂无知人讲价值投资就是鸡同鸭讲,任何期望赚大钱、快钱以及可以闭着眼睛赚钱的人都别来触这个霉头。
IT新贵的号召不在其财富而在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马云的受宠在于人们更渴望的是成功有道,超出单纯财富层面的精神追求事实上是在提升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商业格调,发达国家的经济创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唯利是图,这个从单纯的低成本手段已经获得不了核心竞争优势的趋势上就可以看出,不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这种新的趋势和方向,中国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就很难趟过去,小富即安抑或者满足与中国制造世界工厂,那么中国经济就很难走向下一个30年。
巴菲特作为资本主义的一个浓缩的智慧,汇集了众多优秀的品质,诚实、正直、勤奋、理性,经营上的稳健务实、信任诚恳,不投机不取巧。在迎接金融危机深入的当前,巴老给我们树立的不是不会亏损的股神榜样,而是如何穿越周期实现个人和民族财富定积累的一个标本,经济的增长绝对不能靠投机取巧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
有人会认为巴菲特就是一个食利者,认为金融就是虚拟的泡沫华而不实,但他们恰恰忽略了金融不过是一面镜子,它对于经济实体进行标价,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人性的贪婪也可以是人性的反思和进步,如同巴老所说他不希望旗下的企业做出的事情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巴老作为一个精神导向给予价值投资太多我们能学习的东西了。
Sunday, January 18, 2009
Obama stimulus plan not sure bet to heal economy
Stimulus plan eyed by Obama, Congress not sure bet to heal ailing economy; many risks remain
Barack Obama and his congressional allies are gambling that the largest public spending program since World War II and a new round of tax cuts will pry the economy from the recession's iron grip and avert another Depression.
But what if they're wrong?
Some conservative economists say that additional stimulus may only prolong the grief at best, triggering runaway inflation down the road and resulting in an even more bloated federal bureaucracy.
"I think the economy will recover regardless of what Washington does. But the long-term effect here will be to reduc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because they will be saddled with all this debt," said Chris Edwards of the libertarian-leaning Cato Institute.
Even without the new spending proposed by Obama, the U.S. has a $1.2 trillion budget deficit this year, he noted. "If that isn't already enough of a Keynesian stimulus, what is?"
Early 20th-century British economist John Maynard Keynes argu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ervene to avoid depressions by increasing its own spending and controlling interest rates. 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 based many of his New Deal spending initiatives on Keynesian theory.
But not all economists and politicians subscribe to that world view.
While there is broad support for some kind of major stimulus, the skeptics offer this as Exhibit A: The trillions hurled at the problem last year by Congress,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have yet to yield many tangible results.
Unemployment continues to climb, reaching a 16-year high of 7.2 percent in December and is expected to keep on rising through 2009. U.S. manufacturing remains in a serious slump. The decline in consumer spending in late 2008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Home values keep eroding. For many people, loans are hard or impossible to obtain. Millions of retirement accounts have been slammed by sharp stock market losses. Financial collapses, bailouts, rescue plans, foreclosures and profit reversals litter the landscape.
"What in September began as an emergency response to stabilize our financial markets has morphed before our very eyes into a string of taxpayer funded bailouts," said Rep. Spencer Bachus of Alabama, the senior Republican on the 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taxpayer backed guarantees and loans have been extended."
In short order last week, Congress cleared the way for a new $350 billion installment of bailout cash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hile House Democrats rolled out details of a $825 billion two-year stimulus package incorporating most of Obama's priorities. About one-third of it would go to tax breaks, with the rest to government spending. The plan could reach $1 trillion by the time Congress sends it to Obama's desk.
Allen Sinai, president of Decision Economics, a Boston-area financial consulting firm, said that even with Obama's aggressive spending program, the economy seems unlikely to show a true recovery this year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gains by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There are forces going on that are 1930s-like," Sinai said. "There is incredible asset deflation, a huge loss in wealth by households. In the '30s, even when funds became available from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borrow, the pessimism by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was so great that no one wanted to spend." Sinai wouldn't rule out a repeat of that mind-set.
Some economists who are not fans of Keynesian economics or stimulus packages argue that FDR's vaunted New Deal programs, highly touted today as a model for job creation, did little to spur a U.S. recovery.
"It was finally World War II that finally ended the Great Depression," said Bruce Bartlett, a White House economist in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and a top Treasury official in the first Bush administration. Bartlett is author of a study showing that nearly all postwar stimulus packages passed by Congress came too late to be of much help, and just increased the deficit and fueled inflation.
Obama shrugs off expressions of skepticism and casts his stimulus package as the right formula for creating long-lasting, well-paying jobs, despite its big cost.
"It's not too late to change course -- but only if we take dramatic a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Obama said in Ohio on Friday just days before taking office.
Mark Zandi, chief economist of Moody's Economy.com, said the economy could stabilize by year's end under a big stimulus package, government step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foreclosures and continued monetary easing by the Fed.
"But many things could go wrong," Zandi added.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still obviously under extreme pressure. It's not hard to paint a dark picture. Global investors could panic and stop buying the bonds we issue and send interest rates higher. Oil prices could spike again for whatever reason. It's not hard at all to be pessimistic."
Barack Obama and his congressional allies are gambling that the largest public spending program since World War II and a new round of tax cuts will pry the economy from the recession's iron grip and avert another Depression.
But what if they're wrong?
Some conservative economists say that additional stimulus may only prolong the grief at best, triggering runaway inflation down the road and resulting in an even more bloated federal bureaucracy.
"I think the economy will recover regardless of what Washington does. But the long-term effect here will be to reduc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because they will be saddled with all this debt," said Chris Edwards of the libertarian-leaning Cato Institute.
Even without the new spending proposed by Obama, the U.S. has a $1.2 trillion budget deficit this year, he noted. "If that isn't already enough of a Keynesian stimulus, what is?"
Early 20th-century British economist John Maynard Keynes argu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ervene to avoid depressions by increasing its own spending and controlling interest rates. 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 based many of his New Deal spending initiatives on Keynesian theory.
But not all economists and politicians subscribe to that world view.
While there is broad support for some kind of major stimulus, the skeptics offer this as Exhibit A: The trillions hurled at the problem last year by Congress,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have yet to yield many tangible results.
Unemployment continues to climb, reaching a 16-year high of 7.2 percent in December and is expected to keep on rising through 2009. U.S. manufacturing remains in a serious slump. The decline in consumer spending in late 2008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Home values keep eroding. For many people, loans are hard or impossible to obtain. Millions of retirement accounts have been slammed by sharp stock market losses. Financial collapses, bailouts, rescue plans, foreclosures and profit reversals litter the landscape.
"What in September began as an emergency response to stabilize our financial markets has morphed before our very eyes into a string of taxpayer funded bailouts," said Rep. Spencer Bachus of Alabama, the senior Republican on the 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taxpayer backed guarantees and loans have been extended."
In short order last week, Congress cleared the way for a new $350 billion installment of bailout cash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hile House Democrats rolled out details of a $825 billion two-year stimulus package incorporating most of Obama's priorities. About one-third of it would go to tax breaks, with the rest to government spending. The plan could reach $1 trillion by the time Congress sends it to Obama's desk.
Allen Sinai, president of Decision Economics, a Boston-area financial consulting firm, said that even with Obama's aggressive spending program, the economy seems unlikely to show a true recovery this year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gains by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There are forces going on that are 1930s-like," Sinai said. "There is incredible asset deflation, a huge loss in wealth by households. In the '30s, even when funds became available from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borrow, the pessimism by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was so great that no one wanted to spend." Sinai wouldn't rule out a repeat of that mind-set.
Some economists who are not fans of Keynesian economics or stimulus packages argue that FDR's vaunted New Deal programs, highly touted today as a model for job creation, did little to spur a U.S. recovery.
"It was finally World War II that finally ended the Great Depression," said Bruce Bartlett, a White House economist in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and a top Treasury official in the first Bush administration. Bartlett is author of a study showing that nearly all postwar stimulus packages passed by Congress came too late to be of much help, and just increased the deficit and fueled inflation.
Obama shrugs off expressions of skepticism and casts his stimulus package as the right formula for creating long-lasting, well-paying jobs, despite its big cost.
"It's not too late to change course -- but only if we take dramatic a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Obama said in Ohio on Friday just days before taking office.
Mark Zandi, chief economist of Moody's Economy.com, said the economy could stabilize by year's end under a big stimulus package, government step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foreclosures and continued monetary easing by the Fed.
"But many things could go wrong," Zandi added.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still obviously under extreme pressure. It's not hard to paint a dark picture. Global investors could panic and stop buying the bonds we issue and send interest rates higher. Oil prices could spike again for whatever reason. It's not hard at all to be pessimistic."
依靠“常识”投资股票
寻找变化中的不变,这就是能挣大钱的“常识”。
21世纪的头几年,垄断全球股票市场的所谓IT风险企业股粉墨登场,口袋里哪怕只有10万韩元也要买网络公司股票的人挤满了投资市场。
此时,股票投资高手、私营业主李台燮先生(39岁)在所有的股民都在IT股上忙得热火朝天时,却傻乎乎地开始购买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
“我发现乐天制果公司生产的、我以前吃过的木糖醇口香糖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我判断,它要是销量好,很可能与农心食品公司的虾条、东洋制果公司的巧克力派等一起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食品。不是吗?互联网再发达,人们也不可能不嚼口香糖吧……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特别是当我读到沃伦·巴菲特的访谈录里的‘同样的道理,可口可乐也不会由于互联网的存在而丧失了全球最大的饮料商地位,因此,我没有买IT股票,而是致力于投资拥有传统价值的股票’这一句话时,我更坚定了投资决心。”
李先生深知,力克市场不景气、带领市场走向好转的代表性企业恰恰是食品公司。他还注意到,饮料、快餐、生活医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与经济景气程度无关,而且市民的苦恼越多,就越喜欢拿吃来“泄愤”。
没过多久,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
韩国报纸社会版开始陆续报道有股民因购IT风险股赔本而投汉江自杀的消息。当时那些炒IT风险股的股民在买股时,就像看到钱在眼前晃动一样,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恨不得把全部家当都拿来换成股票,结果却倾家荡产。
5年过去了,到2006年,李先生投资的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市价超过120万韩元,涨了10倍,李先生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我问李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出售乐天制果的股票,他笑道:“为什么要卖呢?即便不卖掉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我也有充足的钱去海外旅行一趟,呵呵……”
“常识的力量”引领成功投资 投资债券还是投资股票?我见过的新生代富豪们一般首选股票投资,因为存折、国债、公司债等所有种类的债券,都对物价的上涨呈“无防备”状态。 某新生代富豪甚至于开玩笑说:“与其买债券成为某公司的债权人(意指债券和债权截然不同),倒不如买股票成为某公司的所有者。” 但是,投资股票,从选股时对投资企业的基本分析到阅览无数的股票走势图,再到深奥的投资系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
在韩国股票投资圈内,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禹柳真先生(37岁)强调:“你必须多学习,但问题是无论你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股票市场对你来说仍然如同洪水猛兽。被突然间来历不明的暗箭射中而狼狈不堪的投资者不计其数。” 那么真的就像专家们所说的,要想在股市上赚大钱,就要采取有悖于常识的行动吗? 禹先生笑道:“哈哈……绝对不是这样,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常识为基础,看看我周围炒股赚大钱的人,他们都鲜少采取与常识大相径庭的行动,股市上有一双带领投资者走向成功的‘看不见的手’。这双手就是‘常识’。”
彼得·林奇(Peter Lynch)被华尔街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基金经理、投资奇才。他在其著作《华尔街的英雄》里介绍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 20世纪50年代,在新英格兰生活的某消防员看到该区域的Tambrands公司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扩张。他判断如果不是该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是不会以这么快的速度扩张的,于是他投资2 000美元购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那之后Tambrands持续扩张,而消防员也持续跟进投资,每年投资2 000美元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连续5年。22年之后的1972年,等这位消防员退休时,他就成了百万(美元)富翁。
这种常识的力量在现代股票市场,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你家现在使用的是三星电子公司生产的电话或电视机,那你就去买三星的股票。如果你每周末雷打不动都要去一趟新世界E-MART超市,那你就去购买新世界的股票。如果你最喜欢吃的方便面是农心食品公司生产的辛拉面,那你就应该去购买农心公司的股票。这就是常识的力量。
禹先生说:“不光是炒股,所有的投资者在做任何投资时,常识都是最高的战略。因此,很多投资者完全无视过去的经验,指望一锤子打出个金元宝来,这不仅是有勇无谋,而且也不是明智之举。”
“时代在变,但是投资的基本准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寻找变化中的不变,这就是能挣大钱的‘常识’。” 炒股和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炒股与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新生代富豪的见解。炒股赚了大钱的富豪转而投资房地产时,在选择具有升值潜力、能赚钱的房地产时,仍然如同当初选股一样眼光独到。
太明勇先生也以独具一格的投资理念而闻名。太先生说:“很简单,投资最繁华地区中最顶级的公寓就能赚到钱,因为它的升值空间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以首尔为例,江南区、中溪洞及木洞是最有潜力的投资点,而在该投资区域当中,公寓的面积越大,升值的潜力就越大,这是因为大面积公寓对价格的抵抗力较强。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其价格下跌的趋势较弱。相反,等房地产市场回暖时,人们对大面积公寓的敏感度最高。当然,即便是面积相同的公寓,采光度不同,楼层不同,采风不同,昂贵的程度自然也不一样。上述条件最好的大面积公寓最贵,而且富人的思想就是一定要买最贵的,这样升值就很快。”
将这种房地产投资战略运用到股票投资市场的新生代富豪比比皆是。 大部分新生代富豪在炒股时都与太先生投资房地产一样,首先选择购买一流的公司最昂贵的股票,从长期收益来看,以最贵的价格购买优秀企业的绩优股,比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中等企业的股票收益要高得多。
当然,也有公司的股票在较短的时间内“牛气冲天”,但是新生代富豪们一般都尽可能地避免炒短期股,而执著于“放长线钓大鱼”。
新生代富豪姜忠万先生(33岁)说:“你知道沃伦·巴菲特怎么说吗?他在20世纪50年 代初做股票入门投资时就清醒地知道,买进便宜的股票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销售低价股票的企业大多是临近破产的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或财政规模日渐缩水的企业,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沃伦·巴菲特一开始就选择优秀企业的绩优股,他买进的绩优股的价格普遍较高。”
在上市企业当中,哪些企业才是最有希望的企业呢? 当然,每位投资者判断的标准不同,所选择的投资对象也不同。一般来说,新生代富豪选择潜力企业的标准如下: 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翘楚; 品牌认知度较高,或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生产性企业; ?誗有出色的管理层,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经营业绩。
当然,也有投资专家对新生代富豪的这种见解持反对意见。与金融大鳄索罗斯创立令人闻之色变的量子基金,并担任公司总裁12年的国际知名投资商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先生说:“我之所以能通过投资赚到大钱,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在购买一些我自认为价格非常低廉的股票。”
吉姆·罗杰斯投资低价股票,虽然有自身判断上的失误,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万一投资失败,也不至于损失大钱的想法。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吉姆·罗杰斯先生并不是无条件地买进低价股,虽然现在的股价较低,但企业的经营正趋向于好转,吉姆·罗杰斯先生一般买进的都是这种股票,你必须记住这一点。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姜忠万先生是怎么说的: “吉姆·罗杰斯分明就是那种买低价股创出高收益的人,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他购买的股票是所有股民都举手投降、股市一蹶不振时,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而暴跌的绩优股。”
将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有机结合起来 大部分新生代富豪都是“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式投资”高手。分散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说:“所谓的分散投资就是将资金分散投资到许多企业不同品种的股票中去。”他认为只要很好地活用这项战略,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能确保获得最大的收益。
新生代富豪同时也是能高效运用“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还要保管好这个篮子”的“集中投资”高手。集中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说:“过多地分散投资并不是一种好战略,我们的投资对象全部集中在一流的企业里,我们与同时手握数个传话筒、眼睛盯着显示屏一动不动、有10双手都嫌不够的投资者不同。” 实际上他只集中投资十余个品种的股票,这大约是受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卓越的投资者凯恩斯的投资方式的影响。
新生代富豪透露说,他们也经常遇到不能高效地管理、监视自己多样化财产的事情,因为他们介入的投资领域太多,比如商业、股票、债券、保险、房地产等。
大学时期就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股票市场打拼的朴喆敏先生(35岁)说:“许多时候我曾与失败擦肩而过,那就是我想根据分散投资的原则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很多品种上的时候。”
投资对象过多,就很难一一照顾到,这是许多投资者的肺腑之言。一味地追求“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会让投资失去连贯性,而且在分散投资时,有时候购买的品种连自己都不熟,这不是一件毫无胜算的事情吗?
朴先生说:“最终是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还是分开放到好几个篮子里,这不是由数量决定的,而是要看你有没有能力管理好全部品种。”
21世纪的头几年,垄断全球股票市场的所谓IT风险企业股粉墨登场,口袋里哪怕只有10万韩元也要买网络公司股票的人挤满了投资市场。
此时,股票投资高手、私营业主李台燮先生(39岁)在所有的股民都在IT股上忙得热火朝天时,却傻乎乎地开始购买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
“我发现乐天制果公司生产的、我以前吃过的木糖醇口香糖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我判断,它要是销量好,很可能与农心食品公司的虾条、东洋制果公司的巧克力派等一起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食品。不是吗?互联网再发达,人们也不可能不嚼口香糖吧……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特别是当我读到沃伦·巴菲特的访谈录里的‘同样的道理,可口可乐也不会由于互联网的存在而丧失了全球最大的饮料商地位,因此,我没有买IT股票,而是致力于投资拥有传统价值的股票’这一句话时,我更坚定了投资决心。”
李先生深知,力克市场不景气、带领市场走向好转的代表性企业恰恰是食品公司。他还注意到,饮料、快餐、生活医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与经济景气程度无关,而且市民的苦恼越多,就越喜欢拿吃来“泄愤”。
没过多久,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
韩国报纸社会版开始陆续报道有股民因购IT风险股赔本而投汉江自杀的消息。当时那些炒IT风险股的股民在买股时,就像看到钱在眼前晃动一样,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恨不得把全部家当都拿来换成股票,结果却倾家荡产。
5年过去了,到2006年,李先生投资的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市价超过120万韩元,涨了10倍,李先生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我问李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出售乐天制果的股票,他笑道:“为什么要卖呢?即便不卖掉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我也有充足的钱去海外旅行一趟,呵呵……”
“常识的力量”引领成功投资 投资债券还是投资股票?我见过的新生代富豪们一般首选股票投资,因为存折、国债、公司债等所有种类的债券,都对物价的上涨呈“无防备”状态。 某新生代富豪甚至于开玩笑说:“与其买债券成为某公司的债权人(意指债券和债权截然不同),倒不如买股票成为某公司的所有者。” 但是,投资股票,从选股时对投资企业的基本分析到阅览无数的股票走势图,再到深奥的投资系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
在韩国股票投资圈内,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禹柳真先生(37岁)强调:“你必须多学习,但问题是无论你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股票市场对你来说仍然如同洪水猛兽。被突然间来历不明的暗箭射中而狼狈不堪的投资者不计其数。” 那么真的就像专家们所说的,要想在股市上赚大钱,就要采取有悖于常识的行动吗? 禹先生笑道:“哈哈……绝对不是这样,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常识为基础,看看我周围炒股赚大钱的人,他们都鲜少采取与常识大相径庭的行动,股市上有一双带领投资者走向成功的‘看不见的手’。这双手就是‘常识’。”
彼得·林奇(Peter Lynch)被华尔街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基金经理、投资奇才。他在其著作《华尔街的英雄》里介绍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 20世纪50年代,在新英格兰生活的某消防员看到该区域的Tambrands公司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扩张。他判断如果不是该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是不会以这么快的速度扩张的,于是他投资2 000美元购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那之后Tambrands持续扩张,而消防员也持续跟进投资,每年投资2 000美元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连续5年。22年之后的1972年,等这位消防员退休时,他就成了百万(美元)富翁。
这种常识的力量在现代股票市场,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你家现在使用的是三星电子公司生产的电话或电视机,那你就去买三星的股票。如果你每周末雷打不动都要去一趟新世界E-MART超市,那你就去购买新世界的股票。如果你最喜欢吃的方便面是农心食品公司生产的辛拉面,那你就应该去购买农心公司的股票。这就是常识的力量。
禹先生说:“不光是炒股,所有的投资者在做任何投资时,常识都是最高的战略。因此,很多投资者完全无视过去的经验,指望一锤子打出个金元宝来,这不仅是有勇无谋,而且也不是明智之举。”
“时代在变,但是投资的基本准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寻找变化中的不变,这就是能挣大钱的‘常识’。” 炒股和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炒股与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新生代富豪的见解。炒股赚了大钱的富豪转而投资房地产时,在选择具有升值潜力、能赚钱的房地产时,仍然如同当初选股一样眼光独到。
太明勇先生也以独具一格的投资理念而闻名。太先生说:“很简单,投资最繁华地区中最顶级的公寓就能赚到钱,因为它的升值空间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以首尔为例,江南区、中溪洞及木洞是最有潜力的投资点,而在该投资区域当中,公寓的面积越大,升值的潜力就越大,这是因为大面积公寓对价格的抵抗力较强。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其价格下跌的趋势较弱。相反,等房地产市场回暖时,人们对大面积公寓的敏感度最高。当然,即便是面积相同的公寓,采光度不同,楼层不同,采风不同,昂贵的程度自然也不一样。上述条件最好的大面积公寓最贵,而且富人的思想就是一定要买最贵的,这样升值就很快。”
将这种房地产投资战略运用到股票投资市场的新生代富豪比比皆是。 大部分新生代富豪在炒股时都与太先生投资房地产一样,首先选择购买一流的公司最昂贵的股票,从长期收益来看,以最贵的价格购买优秀企业的绩优股,比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中等企业的股票收益要高得多。
当然,也有公司的股票在较短的时间内“牛气冲天”,但是新生代富豪们一般都尽可能地避免炒短期股,而执著于“放长线钓大鱼”。
新生代富豪姜忠万先生(33岁)说:“你知道沃伦·巴菲特怎么说吗?他在20世纪50年 代初做股票入门投资时就清醒地知道,买进便宜的股票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销售低价股票的企业大多是临近破产的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或财政规模日渐缩水的企业,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沃伦·巴菲特一开始就选择优秀企业的绩优股,他买进的绩优股的价格普遍较高。”
在上市企业当中,哪些企业才是最有希望的企业呢? 当然,每位投资者判断的标准不同,所选择的投资对象也不同。一般来说,新生代富豪选择潜力企业的标准如下: 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翘楚; 品牌认知度较高,或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生产性企业; ?誗有出色的管理层,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经营业绩。
当然,也有投资专家对新生代富豪的这种见解持反对意见。与金融大鳄索罗斯创立令人闻之色变的量子基金,并担任公司总裁12年的国际知名投资商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先生说:“我之所以能通过投资赚到大钱,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在购买一些我自认为价格非常低廉的股票。”
吉姆·罗杰斯投资低价股票,虽然有自身判断上的失误,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万一投资失败,也不至于损失大钱的想法。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吉姆·罗杰斯先生并不是无条件地买进低价股,虽然现在的股价较低,但企业的经营正趋向于好转,吉姆·罗杰斯先生一般买进的都是这种股票,你必须记住这一点。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姜忠万先生是怎么说的: “吉姆·罗杰斯分明就是那种买低价股创出高收益的人,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他购买的股票是所有股民都举手投降、股市一蹶不振时,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而暴跌的绩优股。”
将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有机结合起来 大部分新生代富豪都是“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式投资”高手。分散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说:“所谓的分散投资就是将资金分散投资到许多企业不同品种的股票中去。”他认为只要很好地活用这项战略,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能确保获得最大的收益。
新生代富豪同时也是能高效运用“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还要保管好这个篮子”的“集中投资”高手。集中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说:“过多地分散投资并不是一种好战略,我们的投资对象全部集中在一流的企业里,我们与同时手握数个传话筒、眼睛盯着显示屏一动不动、有10双手都嫌不够的投资者不同。” 实际上他只集中投资十余个品种的股票,这大约是受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卓越的投资者凯恩斯的投资方式的影响。
新生代富豪透露说,他们也经常遇到不能高效地管理、监视自己多样化财产的事情,因为他们介入的投资领域太多,比如商业、股票、债券、保险、房地产等。
大学时期就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股票市场打拼的朴喆敏先生(35岁)说:“许多时候我曾与失败擦肩而过,那就是我想根据分散投资的原则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很多品种上的时候。”
投资对象过多,就很难一一照顾到,这是许多投资者的肺腑之言。一味地追求“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会让投资失去连贯性,而且在分散投资时,有时候购买的品种连自己都不熟,这不是一件毫无胜算的事情吗?
朴先生说:“最终是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还是分开放到好几个篮子里,这不是由数量决定的,而是要看你有没有能力管理好全部品种。”
企业价值九问
评定企业价值,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竞争对手、投资人、债权人来说,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的价值,国内外有不同的评定标准。美国是以每股税后收益增长作为主要指标,而国内学术界多以市值最大化为主要评定标准。
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是一项综合指标,既包含经营硬指标,也包含文化软指标,不能精确度量,但可以通过多种角度观察获得基本评价。以下通过对贵州茅台(101.25,-0.61,-0.60%,吧)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贵州茅台 ”)的分析,以问答形式,阐述评定企业价值的基本思路。
一、公司销售的品牌产品或服务是否具备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应该能非常简单而直接地描述出这种优势。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贵州茅台是中国最有名的一种商品,可以与美国的可口可乐相媲美。茅台是中国的高档酒饮,在社交场上稳坐头把交椅,是社交场上的情感润滑剂,也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的作用已远远超过酒类产品的本身。此外,看看公司账上预收账款的金额和每年提价的幅度,就知道茅台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二、公司是否把足够的资金分配给主营业务?
在市场经济周期的轮回中,企业面临的诱惑很多。长久以来,企业界一直存在企业发展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争论。但无论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最重要的是使企业具备稳定而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扩大内生性增长,必须将足够的资金用在有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发展上。做不到这一点,即使经营一家小作坊最终也会失败。自2001 年以来,贵州茅台一直埋头于技术改造、扩产增量,把资金充分用于主业。这是发展正道。事实证明,近两年贵州茅台的效益高速增长,主要就得益于其主业规模的扩张及产能的逐步释放。
三、公司过去的每股收益和增长率如何?
如果公司过去10 年的每股收益和增长率表现出一贯的强势,那么在下一个10 年,它继续保持强势的概率会较高。就好像一个以前年年都是 “ 三好生 ” 的学生,以后仍然是 “ 三好生 ” 的概率,要远远高于以前是 “ 差等生 ” 后来突然成为 “ 三好生 ” 的概率。因此,公司过去稳定的每股收益和增长率是信号指标,其反映的实质是公司的品牌、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能够在外部经济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能力。在过去8 年,贵州茅台每股收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31%,这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每年增长态势看,它的增速比较稳定,尤其是最近四年,增长较快。
四、公司是否表现出一贯的高净资产收益率(ROE)?
美国过去100 年证券市场年平均回报率是12%,隐含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率,再加上全球公认的通货膨胀合适的年控制标准3%,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一家有价值的企业运用资金最低的年报酬率是15%,当然越高越好。就好比如果你想快速渡河,你就需要一条速度快、动力强的船。
如上表所示,贵州茅台(101.25,-0.61,-0.60%,吧)过去7年年均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4.51%,远远高于这7 年中国的GDP 年均增长率,尤其近几年净资产收益率很高,反映出公司目前资产盈利能力很强。
五、公司的总资本回报率高吗?
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公司,要拥有一贯性的高总资本回报率。注意,关键词是 “ 一贯性 ” 。相反,价格竞争型的企业是典型的低总资本回报率的企业;周期型企业是典型的非一贯性总资本回报率的企业。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过去8年贵州茅台年均总资本回报率为20.68%。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司保持着一贯的高总资本回报率,而且呈逐年上升势头。这正是公司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一个强有力表现。
六、公司是否具有足够的实力偿还到期债务?
一家公司要有足够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偿还到期债务。标准的债务股本比率能反映出企业财力的一个方面,但实际上,股东的股本是很少会用来清偿债务的,而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清偿债务的惟一真实的标准。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长期债务是公司当年净收益的5 倍,那就一定要小心了。
过去7 年,贵州茅台的长期负债几乎全部为0,而2007 年公司的净利润就达到28.3 亿元。对于这样一家无长期负债,却拥有巨额净利润的公司来说,安全得甚至有些过了头。
七、公司产品的价格是否随通货膨胀一起升高?
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不能够随着通货膨胀而提价,那这个企业的盈利将会被通货膨胀逐渐侵蚀,并且最终将陷入困境(比如现在中国的石油石化、电力企业)。而如果一家公司产品的价格在过去的20年中每年以至少4% 的平均速度增长,那么可以肯定,该企业是可以随着通货膨胀提高产品价格的。20 年前(1988 年),53 度茅台酒核定价格为人民币140 元/ 瓶,2008 年以公司限价700 元/ 瓶计算(实际零售价往往超过700 元),20 年间茅台酒年价格增长率为8.38%。尤其近两年在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企的情况下,2007 年茅台提价16%,2008 年提价22%, 足以证明茅台是典型的可以随着通货膨胀一起提高价格的产品。
八、是否需要巨额的资本支出来不断更新公司的设备?
公司到底是重资本耗损型企业,还是轻资本运营型企业,这很关键。公司每年投入到更新改造设备中的资金往往数额巨大,但如何确定这些支出将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果公司的资本开支始终不大,20 年使用同样的设备而不用担心其是否过时,那就不用担心这家企业的利润会被巨额的资本支出慢慢侵蚀。贵州茅台近7 年的资本支出是比较大的,年均支出达到5.06 亿元,但主要是用于企业的规模扩张、产量提升。对于投资于供不应求的主业产品的企业,应该充分相信它的前景。更何况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极其稳定,投入的生产设备,很长时间都不会过时。
九、保留盈余的管理是否增加了每股收益,从而增加了股东的价值?
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公司,通常不需要从保留盈余(即留存收益)中拿出一大部分钱来维持经营。这里的关键词是 “ 维持 ” 。从原理上说,竞争优势持续得越久,公司在维持经营上的花费就越少。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可以将保留盈余用于扩大优势产品经营、投资新的优势企业、回购公司的股票。这三种方法对于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有积极的影响。2001 ~ 2007 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合计75.57 亿元,支付股息20.75 亿元,保留盈余总额54.82 亿元。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54.82亿元加上2001 年前公司自有及上市募集资金22.02 亿元,共计76.84亿元,创造了75.57 亿元的税后利润,相当于7 年翻一倍的资本回报率。如果再考虑保留盈余不是一次投入而是逐年投入,则贵州茅台保留盈余资金创造的价值十分可观。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贵州茅台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优秀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企业的各项价值判断指标状况,并在对本企业价值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努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稳步增加企业的综合价值。
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是一项综合指标,既包含经营硬指标,也包含文化软指标,不能精确度量,但可以通过多种角度观察获得基本评价。以下通过对贵州茅台(101.25,-0.61,-0.60%,吧)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贵州茅台 ”)的分析,以问答形式,阐述评定企业价值的基本思路。
一、公司销售的品牌产品或服务是否具备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应该能非常简单而直接地描述出这种优势。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贵州茅台是中国最有名的一种商品,可以与美国的可口可乐相媲美。茅台是中国的高档酒饮,在社交场上稳坐头把交椅,是社交场上的情感润滑剂,也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的作用已远远超过酒类产品的本身。此外,看看公司账上预收账款的金额和每年提价的幅度,就知道茅台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二、公司是否把足够的资金分配给主营业务?
在市场经济周期的轮回中,企业面临的诱惑很多。长久以来,企业界一直存在企业发展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争论。但无论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最重要的是使企业具备稳定而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扩大内生性增长,必须将足够的资金用在有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发展上。做不到这一点,即使经营一家小作坊最终也会失败。自2001 年以来,贵州茅台一直埋头于技术改造、扩产增量,把资金充分用于主业。这是发展正道。事实证明,近两年贵州茅台的效益高速增长,主要就得益于其主业规模的扩张及产能的逐步释放。
三、公司过去的每股收益和增长率如何?
如果公司过去10 年的每股收益和增长率表现出一贯的强势,那么在下一个10 年,它继续保持强势的概率会较高。就好像一个以前年年都是 “ 三好生 ” 的学生,以后仍然是 “ 三好生 ” 的概率,要远远高于以前是 “ 差等生 ” 后来突然成为 “ 三好生 ” 的概率。因此,公司过去稳定的每股收益和增长率是信号指标,其反映的实质是公司的品牌、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能够在外部经济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能力。在过去8 年,贵州茅台每股收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31%,这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每年增长态势看,它的增速比较稳定,尤其是最近四年,增长较快。
四、公司是否表现出一贯的高净资产收益率(ROE)?
美国过去100 年证券市场年平均回报率是12%,隐含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率,再加上全球公认的通货膨胀合适的年控制标准3%,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一家有价值的企业运用资金最低的年报酬率是15%,当然越高越好。就好比如果你想快速渡河,你就需要一条速度快、动力强的船。
如上表所示,贵州茅台(101.25,-0.61,-0.60%,吧)过去7年年均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4.51%,远远高于这7 年中国的GDP 年均增长率,尤其近几年净资产收益率很高,反映出公司目前资产盈利能力很强。
五、公司的总资本回报率高吗?
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公司,要拥有一贯性的高总资本回报率。注意,关键词是 “ 一贯性 ” 。相反,价格竞争型的企业是典型的低总资本回报率的企业;周期型企业是典型的非一贯性总资本回报率的企业。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过去8年贵州茅台年均总资本回报率为20.68%。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司保持着一贯的高总资本回报率,而且呈逐年上升势头。这正是公司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一个强有力表现。
六、公司是否具有足够的实力偿还到期债务?
一家公司要有足够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偿还到期债务。标准的债务股本比率能反映出企业财力的一个方面,但实际上,股东的股本是很少会用来清偿债务的,而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清偿债务的惟一真实的标准。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长期债务是公司当年净收益的5 倍,那就一定要小心了。
过去7 年,贵州茅台的长期负债几乎全部为0,而2007 年公司的净利润就达到28.3 亿元。对于这样一家无长期负债,却拥有巨额净利润的公司来说,安全得甚至有些过了头。
七、公司产品的价格是否随通货膨胀一起升高?
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不能够随着通货膨胀而提价,那这个企业的盈利将会被通货膨胀逐渐侵蚀,并且最终将陷入困境(比如现在中国的石油石化、电力企业)。而如果一家公司产品的价格在过去的20年中每年以至少4% 的平均速度增长,那么可以肯定,该企业是可以随着通货膨胀提高产品价格的。20 年前(1988 年),53 度茅台酒核定价格为人民币140 元/ 瓶,2008 年以公司限价700 元/ 瓶计算(实际零售价往往超过700 元),20 年间茅台酒年价格增长率为8.38%。尤其近两年在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企的情况下,2007 年茅台提价16%,2008 年提价22%, 足以证明茅台是典型的可以随着通货膨胀一起提高价格的产品。
八、是否需要巨额的资本支出来不断更新公司的设备?
公司到底是重资本耗损型企业,还是轻资本运营型企业,这很关键。公司每年投入到更新改造设备中的资金往往数额巨大,但如何确定这些支出将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果公司的资本开支始终不大,20 年使用同样的设备而不用担心其是否过时,那就不用担心这家企业的利润会被巨额的资本支出慢慢侵蚀。贵州茅台近7 年的资本支出是比较大的,年均支出达到5.06 亿元,但主要是用于企业的规模扩张、产量提升。对于投资于供不应求的主业产品的企业,应该充分相信它的前景。更何况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极其稳定,投入的生产设备,很长时间都不会过时。
九、保留盈余的管理是否增加了每股收益,从而增加了股东的价值?
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公司,通常不需要从保留盈余(即留存收益)中拿出一大部分钱来维持经营。这里的关键词是 “ 维持 ” 。从原理上说,竞争优势持续得越久,公司在维持经营上的花费就越少。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可以将保留盈余用于扩大优势产品经营、投资新的优势企业、回购公司的股票。这三种方法对于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有积极的影响。2001 ~ 2007 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合计75.57 亿元,支付股息20.75 亿元,保留盈余总额54.82 亿元。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54.82亿元加上2001 年前公司自有及上市募集资金22.02 亿元,共计76.84亿元,创造了75.57 亿元的税后利润,相当于7 年翻一倍的资本回报率。如果再考虑保留盈余不是一次投入而是逐年投入,则贵州茅台保留盈余资金创造的价值十分可观。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贵州茅台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优秀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企业的各项价值判断指标状况,并在对本企业价值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努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稳步增加企业的综合价值。
危机的价值
不乐观的理由显然也确实相当充分,但当前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有利因素,甚至是历史性的机遇。预测中国行将崩溃的预言,多矣,但历史对此总是给予无情的嘲弄。
形势似乎非常不乐观。尤其在2008年全年统计数据发布前夕,各方面的情绪就显得更为躁动(这也似乎已经成为数据发布前的惯例),各路学者和首席经济学家们纷纷抢着站出来公布自己不乐观的预测数据。而这样的预测除了能引起更大的躁动、制造更大的悲观情绪外,实在让人看不出还有什么价值 ——— 当然,对这些经济学领域的“大家”们而言,这样的预测还是意义巨大的。
不乐观的理由显然也确实相当充分 ——— PPI可能出现负值、CPI可能低到1.5%左右、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国民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政府投资的负面效应巨大、外需短期内难有根本性好转,等等。连境外导师们的 “ 唱和 ” 也恰到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就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要被打到5%,这基本就等同于 “ 中国行将崩溃 ” 的预测了。经合组织12日也预测,不但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经济将大幅下滑,中国经济前景也大幅恶化,领先指标从91.6下降3.1点至88.5,较2007年11月份下降了12.9点。
预测发布者都足够权威,立论依据也似乎有足够的刚度。但世界显然并不如教科书般单纯,更不是小孩子手里的积木,随便摆弄一下,就搭起一座大楼,引来一番陶醉。世界的复杂性要求我们,看待问题要辩证,在顺境中要更多地看到困难,多找找问题,而在逆境中就要更多地看到希望,多找找优势。从这个角度,中国的农民要比权威们高明千万倍——听蝲蝲蛄叫还不耕地了!
当前的不利因素确实不少,大师们所言已相当全面,在此不再赘述。当前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有利因素,甚至是历史性的机遇。其中,价值最大的一点是,通过此次危机,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救世主,中国的事情还要靠中国人自己做主、自己办,舍此之外,没有什么外人会对你的成功或失败负责;我们也更清楚地认识到,外国的教科书对外国可能是金科玉律,对中国的实践或许仅仅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值得奉为圭臬;我们还更清楚地认识到,贫富、市场与非市场,并不是评判道德水平高下的天生准绳, “ 地球人都差不多 ” ,中国富人有的毛病,美国富人也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明白了这一点,就等于彻底打开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也有助于我们更放心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其次,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会遇到的问题,因地制宜、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发展就会踏上一个新的层次。年轻人和迟暮之人虽然可能碰到同样的问题,但解决问题后的结果一定大有不同。以投资为例,政府投资这些年来一直为人诟病,但基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的把握,我们可以肯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政府投资仍将占据国内投资的主导位置。虽然在投资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问题,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否定政府投资的理由。而一旦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这些问题,投资就会迎来全新的局面,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会迈上新台阶。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的紧迫性、外围环境的严峻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府投资一定要担当主力军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地改变中国的基本面貌,才能高效率地迎接来自全方位的挑战。即使像美国这样成熟的、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面对当前的重重困难,也会毫不犹豫地祭出政府投资的法宝。如此看来,对“ 不要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泼掉 ” 这个道理的理解,美国人比我们的许多经济学家理解得更透彻。
再次,沿海中小企业的倒闭,导致农民工的大量返乡,表面看,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情,但从本质上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件带有历史机遇性质的大好事。一方面,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得到强大的外力推动,有利于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极大地制约了其消费能力,一部分农民工的失业,对整体消费增长影响不大。只要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继续推进,这部分消费损失不但能够完全弥补,而且还有望从本质上提升农村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经过城市生活、工作洗礼的农民工,无论是眼界还是心胸都会有明显变化,如果国家政策引导得当,政策措施及时有效,这些返乡农民工将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当前面临的有利因素还有许多,比如庞大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比较健康的银行体系……在此也不用一一赘述,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危机,解决问题不容瞻前顾后、疑虑重重,政策措施要细致入微,一定要深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最基层。更重要的是,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形成 “各村有各村高招”的局面,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前景。
预测中国行将崩溃的预言,多矣,但历史对此总是给予无情的嘲弄。
不久前,史蒂芬·罗奇撰文指出, “ 作为长期以来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面对大规模外部需求趋缓的冲击,失衡的中国经济将遭受很大损失”,“若没有新的全球消费者出现,世界经济的任何恢复将很可能依然弱不禁风"。罗奇说的都对,但他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即使离开了美国的消费,中国经济还要发展、社会还要进步。就历史宿命而言,200年的美国应该无法决定中国的命运。
形势似乎非常不乐观。尤其在2008年全年统计数据发布前夕,各方面的情绪就显得更为躁动(这也似乎已经成为数据发布前的惯例),各路学者和首席经济学家们纷纷抢着站出来公布自己不乐观的预测数据。而这样的预测除了能引起更大的躁动、制造更大的悲观情绪外,实在让人看不出还有什么价值 ——— 当然,对这些经济学领域的“大家”们而言,这样的预测还是意义巨大的。
不乐观的理由显然也确实相当充分 ——— PPI可能出现负值、CPI可能低到1.5%左右、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国民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政府投资的负面效应巨大、外需短期内难有根本性好转,等等。连境外导师们的 “ 唱和 ” 也恰到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就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要被打到5%,这基本就等同于 “ 中国行将崩溃 ” 的预测了。经合组织12日也预测,不但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经济将大幅下滑,中国经济前景也大幅恶化,领先指标从91.6下降3.1点至88.5,较2007年11月份下降了12.9点。
预测发布者都足够权威,立论依据也似乎有足够的刚度。但世界显然并不如教科书般单纯,更不是小孩子手里的积木,随便摆弄一下,就搭起一座大楼,引来一番陶醉。世界的复杂性要求我们,看待问题要辩证,在顺境中要更多地看到困难,多找找问题,而在逆境中就要更多地看到希望,多找找优势。从这个角度,中国的农民要比权威们高明千万倍——听蝲蝲蛄叫还不耕地了!
当前的不利因素确实不少,大师们所言已相当全面,在此不再赘述。当前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有利因素,甚至是历史性的机遇。其中,价值最大的一点是,通过此次危机,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救世主,中国的事情还要靠中国人自己做主、自己办,舍此之外,没有什么外人会对你的成功或失败负责;我们也更清楚地认识到,外国的教科书对外国可能是金科玉律,对中国的实践或许仅仅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值得奉为圭臬;我们还更清楚地认识到,贫富、市场与非市场,并不是评判道德水平高下的天生准绳, “ 地球人都差不多 ” ,中国富人有的毛病,美国富人也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明白了这一点,就等于彻底打开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也有助于我们更放心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其次,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会遇到的问题,因地制宜、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发展就会踏上一个新的层次。年轻人和迟暮之人虽然可能碰到同样的问题,但解决问题后的结果一定大有不同。以投资为例,政府投资这些年来一直为人诟病,但基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的把握,我们可以肯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政府投资仍将占据国内投资的主导位置。虽然在投资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问题,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否定政府投资的理由。而一旦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这些问题,投资就会迎来全新的局面,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会迈上新台阶。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的紧迫性、外围环境的严峻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府投资一定要担当主力军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地改变中国的基本面貌,才能高效率地迎接来自全方位的挑战。即使像美国这样成熟的、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面对当前的重重困难,也会毫不犹豫地祭出政府投资的法宝。如此看来,对“ 不要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泼掉 ” 这个道理的理解,美国人比我们的许多经济学家理解得更透彻。
再次,沿海中小企业的倒闭,导致农民工的大量返乡,表面看,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情,但从本质上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件带有历史机遇性质的大好事。一方面,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得到强大的外力推动,有利于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极大地制约了其消费能力,一部分农民工的失业,对整体消费增长影响不大。只要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继续推进,这部分消费损失不但能够完全弥补,而且还有望从本质上提升农村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经过城市生活、工作洗礼的农民工,无论是眼界还是心胸都会有明显变化,如果国家政策引导得当,政策措施及时有效,这些返乡农民工将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当前面临的有利因素还有许多,比如庞大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比较健康的银行体系……在此也不用一一赘述,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危机,解决问题不容瞻前顾后、疑虑重重,政策措施要细致入微,一定要深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最基层。更重要的是,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形成 “各村有各村高招”的局面,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前景。
预测中国行将崩溃的预言,多矣,但历史对此总是给予无情的嘲弄。
不久前,史蒂芬·罗奇撰文指出, “ 作为长期以来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面对大规模外部需求趋缓的冲击,失衡的中国经济将遭受很大损失”,“若没有新的全球消费者出现,世界经济的任何恢复将很可能依然弱不禁风"。罗奇说的都对,但他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即使离开了美国的消费,中国经济还要发展、社会还要进步。就历史宿命而言,200年的美国应该无法决定中国的命运。
倾向于投资非周期性或弱周期性行业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最近看好什么类型的公司和行业?
郑晓军:我们采取的是 “自下而上”的企业深度研究,主要是关注具备定价能力的优质特权企业,回避一般商品型企业。如果要说是哪个行业,我们只能说倾向于投资非周期性或弱周期性行业,对于周期性行业则重视行业拐点的判断。
《第一财经日报》:在投资经验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
郑晓军:在上一轮熊市 2003~2005年期间,A股大盘指数在区间内往返波动,上下震荡。但我们通过基本面分析,深入研究发掘出贵州茅台、张裕A、苏宁等优质股票,并在此期间开始建仓,其后不断买入,一直持有至2007年年中,5年总收益率达到33倍。上轮熊市的最低点位998点出现在2005年6月6日,而贵州茅台的低点是出现在2003年9月23日,张裕A的低点出现在2003年10月8日。就是说大盘指数有可能会持续下调,但实际上某些股票的价格已经提早浮现出其投资价值,并先于指数见底。故此,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个股的研究上,对大盘指数并不看重。
《第一财经日报》:阳光私募基金将如何在市场中立足?哪些投资者是你们的目标客户群?
郑晓军:阳光私募基金要在市场中立足关键是其要有良好的业绩及规范的运作。阳光私募基金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与公募基金的激励方式不同,公募基金收取的固定管理费是旱涝保收的,而私募基金是只有做出了业绩才能提取管理费,这样就会很好的激励私募基金经理去争取更好的业绩。
另外私募基金会比公募基金机制上要灵活,公募基金通常会受到基金持有单只股票市值不能超过基金总市值 10%规定的限制,而对看好的且股价在上涨的股票不断“被动减持”。而私募基金相关的持股比例规定就要比公募基金宽松得多,再有就是私募基金经理权限大,决策效率高。最后就是私募基金经理还可以对客户和客户的资金进行选择,挑选比较有“智慧”的长期性资金,以配合其长期投资策略的需要。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就做不到这点。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找那些适合我们产品的客户,比如能达到一定的认购“门槛”,如100万~500万的资金,并有一定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的长期稳定客户。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你们的产品奉行怎样的管理模式?在监管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郑晓军:我们奉行独立研究,独立的决策的管理模式。在监管方面,我们严格限制投资 ST股和关联企业相关股票(如智光电气)。进行合规性检查,比如各个资金账户独立运作,严格禁止账户间的利益输送,对倒等行为。严防潜在的利益冲突行为。此外还建立了投资权限控制,依照信托合同严控单一股票持股仓位。
《第一财经日报》:近一段时间里,不少海外大型投资机构大规模卖出中资银行股,你有何评价?
郑晓军:近期中行、建行 H股遭遇美国机构和李嘉诚等战略投资者的抛售,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美国机构的抛售主要出于其自身的需要。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多家机构倒闭或由政府注资托管,鉴于次贷危机继续由华尔街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失业率大幅攀升,创出二战以来的新高,预计美国金融机构将在信用卡和商业贷款领域做进一步的坏账计提,影响其资本充足率,进而需进一步补充资本金。与要求政府注资或被迫以低价销售资产(影响美国投资者的信心)相比,卖出中资银行H股不但可以补充资本金,同时因高于成本卖出,也有助于提升其当期业绩。因此,美机构抛售中资H股,是其依据自身情况的一个选择。至于具体如中国银行等股票现在的价位是否高估,则要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
郑晓军:我们采取的是 “自下而上”的企业深度研究,主要是关注具备定价能力的优质特权企业,回避一般商品型企业。如果要说是哪个行业,我们只能说倾向于投资非周期性或弱周期性行业,对于周期性行业则重视行业拐点的判断。
《第一财经日报》:在投资经验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
郑晓军:在上一轮熊市 2003~2005年期间,A股大盘指数在区间内往返波动,上下震荡。但我们通过基本面分析,深入研究发掘出贵州茅台、张裕A、苏宁等优质股票,并在此期间开始建仓,其后不断买入,一直持有至2007年年中,5年总收益率达到33倍。上轮熊市的最低点位998点出现在2005年6月6日,而贵州茅台的低点是出现在2003年9月23日,张裕A的低点出现在2003年10月8日。就是说大盘指数有可能会持续下调,但实际上某些股票的价格已经提早浮现出其投资价值,并先于指数见底。故此,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个股的研究上,对大盘指数并不看重。
《第一财经日报》:阳光私募基金将如何在市场中立足?哪些投资者是你们的目标客户群?
郑晓军:阳光私募基金要在市场中立足关键是其要有良好的业绩及规范的运作。阳光私募基金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与公募基金的激励方式不同,公募基金收取的固定管理费是旱涝保收的,而私募基金是只有做出了业绩才能提取管理费,这样就会很好的激励私募基金经理去争取更好的业绩。
另外私募基金会比公募基金机制上要灵活,公募基金通常会受到基金持有单只股票市值不能超过基金总市值 10%规定的限制,而对看好的且股价在上涨的股票不断“被动减持”。而私募基金相关的持股比例规定就要比公募基金宽松得多,再有就是私募基金经理权限大,决策效率高。最后就是私募基金经理还可以对客户和客户的资金进行选择,挑选比较有“智慧”的长期性资金,以配合其长期投资策略的需要。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就做不到这点。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找那些适合我们产品的客户,比如能达到一定的认购“门槛”,如100万~500万的资金,并有一定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的长期稳定客户。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你们的产品奉行怎样的管理模式?在监管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郑晓军:我们奉行独立研究,独立的决策的管理模式。在监管方面,我们严格限制投资 ST股和关联企业相关股票(如智光电气)。进行合规性检查,比如各个资金账户独立运作,严格禁止账户间的利益输送,对倒等行为。严防潜在的利益冲突行为。此外还建立了投资权限控制,依照信托合同严控单一股票持股仓位。
《第一财经日报》:近一段时间里,不少海外大型投资机构大规模卖出中资银行股,你有何评价?
郑晓军:近期中行、建行 H股遭遇美国机构和李嘉诚等战略投资者的抛售,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美国机构的抛售主要出于其自身的需要。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多家机构倒闭或由政府注资托管,鉴于次贷危机继续由华尔街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失业率大幅攀升,创出二战以来的新高,预计美国金融机构将在信用卡和商业贷款领域做进一步的坏账计提,影响其资本充足率,进而需进一步补充资本金。与要求政府注资或被迫以低价销售资产(影响美国投资者的信心)相比,卖出中资银行H股不但可以补充资本金,同时因高于成本卖出,也有助于提升其当期业绩。因此,美机构抛售中资H股,是其依据自身情况的一个选择。至于具体如中国银行等股票现在的价位是否高估,则要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
趋势投资是“零和游戏”,不能创造价值
《第一财经日报》:你和你的投资团队一般会在什么时机选择 “卖出”?请归纳下你们的操作风格和投资理念?
郑晓军:只有当股票价格明显偏离其内在价值或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时,我才会选择 “卖出”。至于操作风格,简单来说就是:在合适的价位买入并准备长期持有(3年以上),在价格高估的时候适时退出。精选少数几只股票,集中投资是我们的一贯风格,基本上我们的仓位状态经常是长期满仓或是长期空仓,在2003年~2007年年中一直是满仓操作,2007年清仓之后,空仓直到2008年。股票越涨我们越卖,股票越跌我们越买。我们信奉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理念并结合一定实战投资经验,采取灵活的交易策略,把握最佳买卖时机。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一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者来说,换手率高能增加赢利概率吗?
郑晓军:我个人认为换手率高并不能增加赢利概率,相反还会有反效果。主要原因是高换手率带来的是高的 “摩擦成本”,虽然从短期来说这个“摩擦成本”不易察觉,但长期累积下来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业绩表现。而且高的换手率会带来更大的出错几率,这会对投资者有致命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你一般采用趋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
郑晓军:价值投资的研究对象是企业;价值投资是共赢的策略,能创造价值,并是一种可持续,同时能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而趋势投资是根据市场过去的运动轨迹作为预测判断依据的一种操作手法;趋势投资的研究对象是市场。总之,趋势投资是 “零和游戏”,不能创造价值。此外,由于股票市场自身是一个高度复杂、自我调节及自我适应的系统,故此,趋势投资很难持续的成功,规模越大,趋势投资越难。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有公募基金背景的专业人士往往回避 “选时”操作以及波段操作,但在去年的行情中,坚持一路持有的实际效果并不好,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郑晓军:一般意义上的 “选时”是指对大市或个股未来的价格趋势进行预测判断,选择合适的大盘点位或价位进行买卖,波段操作是一种趋势投资的思路,这两种操作方法事实上均与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投资相违背,价值投资者主要围绕企业基本面分析展开投资,基金经理采取这种投资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其实,我们的操作风格基本上也是跟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企业基本面分析,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不同的是,由于我们管理的资金相对公募基金要小,故此我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灵活的操作安排,寻找最佳的时机进行买卖,尽可能获取额外的收益,但前提是在不违背价值投资的大原则下进行的,而且是在把握性很高的情况下。
《第一财经日报》:可否举个例子?
郑晓军:比如, 2007年6月份上证综指在4000点左右时,我们判断几乎绝大部分股票的价格都已严重脱离基本面的支持,故此将除中信证券以外的所有股票全部卖出,由于我们判断中信证券当年的业绩会大幅提升,那么我们相信当半年报在2007年8月份正式披露后,市场会提高中信证券的估值,那么市场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个较理想的卖出点位,事后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我们在2007年9月份才清空了中信证券,比6月份时的价格高出了将近60%
郑晓军:只有当股票价格明显偏离其内在价值或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时,我才会选择 “卖出”。至于操作风格,简单来说就是:在合适的价位买入并准备长期持有(3年以上),在价格高估的时候适时退出。精选少数几只股票,集中投资是我们的一贯风格,基本上我们的仓位状态经常是长期满仓或是长期空仓,在2003年~2007年年中一直是满仓操作,2007年清仓之后,空仓直到2008年。股票越涨我们越卖,股票越跌我们越买。我们信奉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理念并结合一定实战投资经验,采取灵活的交易策略,把握最佳买卖时机。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一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者来说,换手率高能增加赢利概率吗?
郑晓军:我个人认为换手率高并不能增加赢利概率,相反还会有反效果。主要原因是高换手率带来的是高的 “摩擦成本”,虽然从短期来说这个“摩擦成本”不易察觉,但长期累积下来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业绩表现。而且高的换手率会带来更大的出错几率,这会对投资者有致命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你一般采用趋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
郑晓军:价值投资的研究对象是企业;价值投资是共赢的策略,能创造价值,并是一种可持续,同时能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而趋势投资是根据市场过去的运动轨迹作为预测判断依据的一种操作手法;趋势投资的研究对象是市场。总之,趋势投资是 “零和游戏”,不能创造价值。此外,由于股票市场自身是一个高度复杂、自我调节及自我适应的系统,故此,趋势投资很难持续的成功,规模越大,趋势投资越难。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有公募基金背景的专业人士往往回避 “选时”操作以及波段操作,但在去年的行情中,坚持一路持有的实际效果并不好,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郑晓军:一般意义上的 “选时”是指对大市或个股未来的价格趋势进行预测判断,选择合适的大盘点位或价位进行买卖,波段操作是一种趋势投资的思路,这两种操作方法事实上均与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投资相违背,价值投资者主要围绕企业基本面分析展开投资,基金经理采取这种投资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其实,我们的操作风格基本上也是跟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企业基本面分析,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不同的是,由于我们管理的资金相对公募基金要小,故此我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灵活的操作安排,寻找最佳的时机进行买卖,尽可能获取额外的收益,但前提是在不违背价值投资的大原则下进行的,而且是在把握性很高的情况下。
《第一财经日报》:可否举个例子?
郑晓军:比如, 2007年6月份上证综指在4000点左右时,我们判断几乎绝大部分股票的价格都已严重脱离基本面的支持,故此将除中信证券以外的所有股票全部卖出,由于我们判断中信证券当年的业绩会大幅提升,那么我们相信当半年报在2007年8月份正式披露后,市场会提高中信证券的估值,那么市场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个较理想的卖出点位,事后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我们在2007年9月份才清空了中信证券,比6月份时的价格高出了将近60%
又到了闭着眼睛买招行股的时候
2005年底开始的大牛市,招商银行是备受瞩目而且众人皆知的大牛股之一,从2005年的最低市值543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其最高市值是6813亿元,升幅达11倍,即使跌到现在也有近4倍的涨幅。2005年,面对估值只有17倍的静态市盈率和2.6倍市净率的招商银行,相信有很多投资者很后悔当时没有闭着眼睛买进这只好股票。斗转星移,牛熊交替,2008年过山车似的股价下跌后,目前招商银行的估值水平只有12倍的静态市盈率和2倍的市净率,低于历史估值水平,那么,现在是否是闭着眼睛买招行的时候呢?
首先,银行业的经济前景依然向好。中国的银行业与美国很多倒闭甚至亏损的银行在收入结构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点决定了中国的上市银行即使是在美国经营也不会有什么风险,这与大众普遍的担心完全不同,相反中国的银行业是国内受经济困局影响最小的行业之一。
对于银行业,有些重要因素依然是确定的,首先,银行业的资产规模继续增长是确定的,以招行为首的优秀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长速度依然会超越行业平均速度;第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收入结构依然有很大改善空间,其中非利息收入依然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2007年底招商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才15%多一点,离国际上的成熟银行30%~40%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这预示着,银行业的增长还远未到尽头!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很多产业像出口贸易、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等都面临较大的增速下滑甚至衰退的风险,银行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坏账是肯定的,但是,大家更要看到的是优秀银行已经把坏账的拨备提高到了200%以上,即使有一定的坏账也不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利润增长,这一点很多投资人也包括机构投资者过分地夸大了这个坏账减值问题。
其次,招商银行未来仍会高速成长。我们先回顾一下香港汇丰银行的成长史。1977~1997香港经济复合增长率8.9%,汇丰银行在此期间的利润复合成长率为21%,利润增长68倍,达到425亿港元,股价升幅近百倍。中国内地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与香港1980年初的发展阶段很相似,未来还有至少10年以上的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未来3到5年内利润有望保持25%以上的增长,10年内净利润达到400亿~500亿的概率很大。如果给它合理的25倍的PE值,市值将达到近1万多亿,如果市场再疯狂一点,达到1.5万亿市值也不稀奇,以现在的价值比较,将至少有6倍以上的升幅,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投资确定性。
再次,招商银行目前(估值水平已打了四折)已严重低估。随着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造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彻底爆发,并且美国多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亏损等消息蔓延至世界各个经济体,顷刻间让深处国内的投资者对中国的金融业极度悲观,似乎看哪一个银行都可能是未来的雷曼兄弟,导致银行股的股价深度并急剧下跌。截至目前,银行股的平均静态市盈率成为A股中市盈率估值最低的行业之一,招商银行的市盈率甚至低于美国的第五大银行富国银行(12.5倍PE和1.8倍PB)。
最后,A股市场也明显处于低估区域。A股市场经历了一年多接近70%的下跌,截至2008年12月底,上证A股平均静态市盈率为14.9倍左右,而在中国18年证券史中市盈率一般在15至60倍之间波动。估值的钟摆很明显地停在低估的一端。
我们根据国际经验看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银行业的增长是快于整体经济增长的,银行业占GDP比重会持续上升。只要你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信心,你就应该对银行业有信心,那么就选出一家有竞争优势的银行,然后在股价被严重低估(打四折)的时候重仓买进,投资其实就这么简单.
首先,银行业的经济前景依然向好。中国的银行业与美国很多倒闭甚至亏损的银行在收入结构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点决定了中国的上市银行即使是在美国经营也不会有什么风险,这与大众普遍的担心完全不同,相反中国的银行业是国内受经济困局影响最小的行业之一。
对于银行业,有些重要因素依然是确定的,首先,银行业的资产规模继续增长是确定的,以招行为首的优秀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长速度依然会超越行业平均速度;第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收入结构依然有很大改善空间,其中非利息收入依然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2007年底招商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才15%多一点,离国际上的成熟银行30%~40%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这预示着,银行业的增长还远未到尽头!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很多产业像出口贸易、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等都面临较大的增速下滑甚至衰退的风险,银行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坏账是肯定的,但是,大家更要看到的是优秀银行已经把坏账的拨备提高到了200%以上,即使有一定的坏账也不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利润增长,这一点很多投资人也包括机构投资者过分地夸大了这个坏账减值问题。
其次,招商银行未来仍会高速成长。我们先回顾一下香港汇丰银行的成长史。1977~1997香港经济复合增长率8.9%,汇丰银行在此期间的利润复合成长率为21%,利润增长68倍,达到425亿港元,股价升幅近百倍。中国内地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与香港1980年初的发展阶段很相似,未来还有至少10年以上的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未来3到5年内利润有望保持25%以上的增长,10年内净利润达到400亿~500亿的概率很大。如果给它合理的25倍的PE值,市值将达到近1万多亿,如果市场再疯狂一点,达到1.5万亿市值也不稀奇,以现在的价值比较,将至少有6倍以上的升幅,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投资确定性。
再次,招商银行目前(估值水平已打了四折)已严重低估。随着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造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彻底爆发,并且美国多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亏损等消息蔓延至世界各个经济体,顷刻间让深处国内的投资者对中国的金融业极度悲观,似乎看哪一个银行都可能是未来的雷曼兄弟,导致银行股的股价深度并急剧下跌。截至目前,银行股的平均静态市盈率成为A股中市盈率估值最低的行业之一,招商银行的市盈率甚至低于美国的第五大银行富国银行(12.5倍PE和1.8倍PB)。
最后,A股市场也明显处于低估区域。A股市场经历了一年多接近70%的下跌,截至2008年12月底,上证A股平均静态市盈率为14.9倍左右,而在中国18年证券史中市盈率一般在15至60倍之间波动。估值的钟摆很明显地停在低估的一端。
我们根据国际经验看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银行业的增长是快于整体经济增长的,银行业占GDP比重会持续上升。只要你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信心,你就应该对银行业有信心,那么就选出一家有竞争优势的银行,然后在股价被严重低估(打四折)的时候重仓买进,投资其实就这么简单.
熊市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曾说过,“百年一遇”的熊市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其重要的意义将超过净值的缩水或亏损,因为熊市将教会价值投资者在今后的岁月中如何正确地运用价值投资的原则与策略。在2007-2008两年中,尤其在2008年中,我们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公司估值这个核心问题。
一是“价值陷阱”问题。
比如,在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估值上,具体到现代投资与赣粤高速等公司的估值,按照我们的计算,现代投资的合理估值范围应在46.15-55.23元之间,就是再退一步,假设未来10年每年只以7%增长,那么其内在价值也有139.68亿元,相当于每股34.92元,而事实上现代投资这个公司在过去10年中,净收益平均增长率为35%左右,所以这个估值已经非常保守了。但是在整个牛市中,现代投资的最高价也只是到37.16元,比最保守的估算仅高出6.4%。可以这么说,像现代投资这样优秀的高速公路公司从未被严重高估过,赣粤高速也是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泽克·阿什顿认为公司出现 “ 价值陷阱 ” 是因为缺少足够大的购买群,他坚持忽视出现 “ 价值陷阱 ” 现象是因为股东的期望造成的。钢铁公司往往估值相当低,那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 “ 夕阳 ” 产业,其实主要是其增长率缓慢造成的,但是高速公路公司的增长速度并不缓慢,现代投资10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35%左右,而赣粤高速更在56%,招商银行也就是这个速度。而且这些公司的增长较稳定,并不像强周期性公司那样,其业绩容易出现剧烈的波动。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像高速公路这种公司出现 “ 价值陷阱 ” 现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股东的期望降低而造成购买群的减少造成的。因为投资者普遍认为高速公路的收费是有期限的,比如有的只剩下15年,有的只剩下20年,纵然有的还有长达25年的收费期,但是在收费期限终结以后,公司的前景似乎就变得渺茫了。很显然,因为投资者的期望不断降低,使得其购买群不断减少,于是 “ 价值陷阱 ” 便形成了。而一旦 “ 价值陷阱 ” 形成,对于以价值投资为取向的投资者其伤害是很大的,它不仅仅表现在净值的可能缩水或亏损上,而且最终会演变成对价值投资的困惑。
泽克·阿什顿认为解决 “ 价值陷阱 ” 现象的办法是,如果公司有股东导向的开明的管理层,那么 “ 价值陷阱 ” 并不会存在。比如开明的管理层最终会进行聪明的收购活动,如果他们是优秀的资本分配者的话。他们会以诱人的价格回购股票,他们会继续保持支付越来越高的红利,直到把人们吸引回来为止。只要股票继续保持这样相对价格,也就是说,如果它从不以超过每股8倍自由现金流的价格交易,而公司每年都在减少6%的多余股份,并且公司的增长率是每年3%,那么相对于所承担的风险,就可以得到足够合理的股权回报。这种解决的办法在美国的公司中应该是不少见的,然而在我们的市场中,似乎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公司。对于预期将出现 “ 价值陷阱 ” 的公司,如果确实要买进其股票,在估值上只能是打折了再打折,大幅度降低其期望值,或许才能有较好的收益。而且今后在对公司进行估值的时候,必须将这个公司的前景、治理、资金分配等,尤其在公司的前景上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是高估值问题。高估值所造成的危害性极大。
2007年,我们在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中发现,在我们使用增长率这个变量时,很多公司的内在价值即使给予前10年15%的增长率,其股票价格依然在15%的增长率之上。而实际上,巴菲特在使用增长率时,一般也就是采用10%和12%这两个增长率的变量,为了保守起见,有时甚至只采用5%这个增长率变量,到了真正买进时,还要向下再打折。以巴菲特购买甘娜特公司为例。自1985年以后,甘娜特公司的股东收益每年增长12%。假设甘娜特今后10年内每年增长12%,则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则不少于170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22美元;再假设甘娜特今后10年内每年增长10%,则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则不少于146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04美元。而巴菲特是以平均每股48.90美元的代价买进的,在10%增长率这个下限打折了110%以上。一个公司长期内如果能够保持10%-12%以上的增长率就可以堪称优秀了,15%的增长率可谓凤毛麟角。
因此,在使用增长率时,10%与12%这两个变量是可行的。一旦高于这两个变量所计算出的内在价值都应视为高估值,或者叫做严重高估。比如盐湖钾肥,我们使用15%的增长率计算其内在价值大约在63元左右,而其股价居然远远超出了这个价值。中国人寿,我们也使用15%的增长率计算其内在价值大约在65元左右,而其股价也远远超出了这个价值。高估值的后患无穷,相信大家现在都体会很深了。而在2008年的下半年,当我们只使用5%的增长率估值时,却发现大多数股票的价格竟然在它的下方,比如招商银行,我们计算它的内在价值应不少于每股34元,而市场上居然以12、3元的价格进行交易,可见价值低估之至,而这样的股票现在比比皆是。
一是“价值陷阱”问题。
比如,在对高速公路公司的估值上,具体到现代投资与赣粤高速等公司的估值,按照我们的计算,现代投资的合理估值范围应在46.15-55.23元之间,就是再退一步,假设未来10年每年只以7%增长,那么其内在价值也有139.68亿元,相当于每股34.92元,而事实上现代投资这个公司在过去10年中,净收益平均增长率为35%左右,所以这个估值已经非常保守了。但是在整个牛市中,现代投资的最高价也只是到37.16元,比最保守的估算仅高出6.4%。可以这么说,像现代投资这样优秀的高速公路公司从未被严重高估过,赣粤高速也是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泽克·阿什顿认为公司出现 “ 价值陷阱 ” 是因为缺少足够大的购买群,他坚持忽视出现 “ 价值陷阱 ” 现象是因为股东的期望造成的。钢铁公司往往估值相当低,那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 “ 夕阳 ” 产业,其实主要是其增长率缓慢造成的,但是高速公路公司的增长速度并不缓慢,现代投资10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35%左右,而赣粤高速更在56%,招商银行也就是这个速度。而且这些公司的增长较稳定,并不像强周期性公司那样,其业绩容易出现剧烈的波动。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像高速公路这种公司出现 “ 价值陷阱 ” 现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股东的期望降低而造成购买群的减少造成的。因为投资者普遍认为高速公路的收费是有期限的,比如有的只剩下15年,有的只剩下20年,纵然有的还有长达25年的收费期,但是在收费期限终结以后,公司的前景似乎就变得渺茫了。很显然,因为投资者的期望不断降低,使得其购买群不断减少,于是 “ 价值陷阱 ” 便形成了。而一旦 “ 价值陷阱 ” 形成,对于以价值投资为取向的投资者其伤害是很大的,它不仅仅表现在净值的可能缩水或亏损上,而且最终会演变成对价值投资的困惑。
泽克·阿什顿认为解决 “ 价值陷阱 ” 现象的办法是,如果公司有股东导向的开明的管理层,那么 “ 价值陷阱 ” 并不会存在。比如开明的管理层最终会进行聪明的收购活动,如果他们是优秀的资本分配者的话。他们会以诱人的价格回购股票,他们会继续保持支付越来越高的红利,直到把人们吸引回来为止。只要股票继续保持这样相对价格,也就是说,如果它从不以超过每股8倍自由现金流的价格交易,而公司每年都在减少6%的多余股份,并且公司的增长率是每年3%,那么相对于所承担的风险,就可以得到足够合理的股权回报。这种解决的办法在美国的公司中应该是不少见的,然而在我们的市场中,似乎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公司。对于预期将出现 “ 价值陷阱 ” 的公司,如果确实要买进其股票,在估值上只能是打折了再打折,大幅度降低其期望值,或许才能有较好的收益。而且今后在对公司进行估值的时候,必须将这个公司的前景、治理、资金分配等,尤其在公司的前景上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是高估值问题。高估值所造成的危害性极大。
2007年,我们在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中发现,在我们使用增长率这个变量时,很多公司的内在价值即使给予前10年15%的增长率,其股票价格依然在15%的增长率之上。而实际上,巴菲特在使用增长率时,一般也就是采用10%和12%这两个增长率的变量,为了保守起见,有时甚至只采用5%这个增长率变量,到了真正买进时,还要向下再打折。以巴菲特购买甘娜特公司为例。自1985年以后,甘娜特公司的股东收益每年增长12%。假设甘娜特今后10年内每年增长12%,则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则不少于170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22美元;再假设甘娜特今后10年内每年增长10%,则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则不少于146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04美元。而巴菲特是以平均每股48.90美元的代价买进的,在10%增长率这个下限打折了110%以上。一个公司长期内如果能够保持10%-12%以上的增长率就可以堪称优秀了,15%的增长率可谓凤毛麟角。
因此,在使用增长率时,10%与12%这两个变量是可行的。一旦高于这两个变量所计算出的内在价值都应视为高估值,或者叫做严重高估。比如盐湖钾肥,我们使用15%的增长率计算其内在价值大约在63元左右,而其股价居然远远超出了这个价值。中国人寿,我们也使用15%的增长率计算其内在价值大约在65元左右,而其股价也远远超出了这个价值。高估值的后患无穷,相信大家现在都体会很深了。而在2008年的下半年,当我们只使用5%的增长率估值时,却发现大多数股票的价格竟然在它的下方,比如招商银行,我们计算它的内在价值应不少于每股34元,而市场上居然以12、3元的价格进行交易,可见价值低估之至,而这样的股票现在比比皆是。
谢国忠:何时重返牛市?
谢国忠:制度惯性决定两国刺激计划将延用老招,两年内牛市无望
【背景】美“众议院版”经济刺激计划草案出台。
美国东部时间1月15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公布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计划”草案,对奥巴马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作了细化和修改。该草案有望于1月底在众议院内接受投票表决。
这份“众议院版”草案预计经济刺激计划的总规模为8250亿美元,其中,为居民和企业减税2750亿美元,略低于奥巴马上周预计的3000亿美元。与“ 奥巴马版本”不同的是,众议院草案去掉了为企业每名新雇员工提供3000美元税收减免的措施,加入了对教育、抚养儿童和首次购房者的支持,还对居民减税的标准作了细化。
在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强调减税的同时,中国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仍在制定中。这十大产业包括钢铁业、汽车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纺织业、造船业、有色金属、石化、轻工业等。经济刺激计划的重投资倾向明显。
《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美两国的增长模式都难以改变,由于制度惯性,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仍会继续刺激消费,中国仍会继续刺激投资。两国都不会触及结构转型,这将延续中美失衡的状态。未来两年内牛市无望。
谢国忠预计,财政刺激计划的影响会在2009年下半年显现出来。奥巴马的刺激计划主要关注的是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这在美国是惟一可以快速刺激需求的方法,因为,美国政府没有迅速刺激投资的机制。选定投资领域,识别项目,成立实施机构这些制度,对美国而言会耗费很长时间。即使过度消费是美国经济今天陷入困境的导火索,美国还是会通过刺激消费来稳定经济。
中国则不同。它有庞大的“投资机器”,包括政府、国有企业和私人承包商在内的机构,可以迅速完成投资项目。因此,短期内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发行国债,并把钞票注入到“投资机器”中。2009年年中,刺激计划对经济的影响将会显现。然而,与美国一样,即使中国经济不平衡来自过度的投资和乏力的消费,刺激计划目标仍然是刺激投资,因为中国有机制去推动它。
谢国忠预计,2009年下半年,经济将出现一次反弹,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和美国正在执行的刺激计划不会触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失衡。两国的刺激计划延用“老方”,只会继续这种失衡的状态,继续充当全球经济衰退的“麻烦制造者”。
有些人认为,当前,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二者之间的失衡不再是问题。只要中国愿意购买美国国债,这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是可持续的平衡。谢国忠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即便中国愿意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中美经济联盟”还是难以成立。如果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合作体发展过于迅速,石油价格就会飙升,这将把“中美轴心”的钱吸出来,使这个巨大的经济联盟崩溃。“中美轴心”的房地产和信贷泡沫就会破灭。就像一辆老旧摩托车,跑不了多快。
全球经济要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尚需时日。谢国忠认为,美国需要增加生产,中国需要扩大消费,但二者均非易事。推动改革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制度惯性是很难克服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做深入改革,而这会是一场持久战。
谢国忠预计,200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将上演一次技术性反弹,这个反弹是很短暂的。2010年,市场将出于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再次下滑。2009年全年和 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很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熊市。只有当中美两国完成结构转型,创造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市场才会重返牛市。
【背景】美“众议院版”经济刺激计划草案出台。
美国东部时间1月15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公布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计划”草案,对奥巴马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作了细化和修改。该草案有望于1月底在众议院内接受投票表决。
这份“众议院版”草案预计经济刺激计划的总规模为8250亿美元,其中,为居民和企业减税2750亿美元,略低于奥巴马上周预计的3000亿美元。与“ 奥巴马版本”不同的是,众议院草案去掉了为企业每名新雇员工提供3000美元税收减免的措施,加入了对教育、抚养儿童和首次购房者的支持,还对居民减税的标准作了细化。
在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强调减税的同时,中国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仍在制定中。这十大产业包括钢铁业、汽车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纺织业、造船业、有色金属、石化、轻工业等。经济刺激计划的重投资倾向明显。
《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美两国的增长模式都难以改变,由于制度惯性,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仍会继续刺激消费,中国仍会继续刺激投资。两国都不会触及结构转型,这将延续中美失衡的状态。未来两年内牛市无望。
谢国忠预计,财政刺激计划的影响会在2009年下半年显现出来。奥巴马的刺激计划主要关注的是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这在美国是惟一可以快速刺激需求的方法,因为,美国政府没有迅速刺激投资的机制。选定投资领域,识别项目,成立实施机构这些制度,对美国而言会耗费很长时间。即使过度消费是美国经济今天陷入困境的导火索,美国还是会通过刺激消费来稳定经济。
中国则不同。它有庞大的“投资机器”,包括政府、国有企业和私人承包商在内的机构,可以迅速完成投资项目。因此,短期内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发行国债,并把钞票注入到“投资机器”中。2009年年中,刺激计划对经济的影响将会显现。然而,与美国一样,即使中国经济不平衡来自过度的投资和乏力的消费,刺激计划目标仍然是刺激投资,因为中国有机制去推动它。
谢国忠预计,2009年下半年,经济将出现一次反弹,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和美国正在执行的刺激计划不会触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失衡。两国的刺激计划延用“老方”,只会继续这种失衡的状态,继续充当全球经济衰退的“麻烦制造者”。
有些人认为,当前,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二者之间的失衡不再是问题。只要中国愿意购买美国国债,这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是可持续的平衡。谢国忠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即便中国愿意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中美经济联盟”还是难以成立。如果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合作体发展过于迅速,石油价格就会飙升,这将把“中美轴心”的钱吸出来,使这个巨大的经济联盟崩溃。“中美轴心”的房地产和信贷泡沫就会破灭。就像一辆老旧摩托车,跑不了多快。
全球经济要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尚需时日。谢国忠认为,美国需要增加生产,中国需要扩大消费,但二者均非易事。推动改革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制度惯性是很难克服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做深入改革,而这会是一场持久战。
谢国忠预计,200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将上演一次技术性反弹,这个反弹是很短暂的。2010年,市场将出于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再次下滑。2009年全年和 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很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熊市。只有当中美两国完成结构转型,创造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市场才会重返牛市。
Scattered Thoughts on Valuations
With the current bear market entering its 16th month (most generally acknowledge that the bear market began in October 2007 when the STI peaked back then at the 3,800+ level), it is interesting for me to note that valuations between bull and bear markets can have such a significant gap.
I have put a lot of thought into this matter over the last few days and admit that the following post is merely the result of a thought process which had culminated into ramblings of a somewhat academic nature, and thus may not have practical value in determining valuations for subsequent bull and bear markets and how these may have an impact on margin of safety and one's investment decision.
Still, I will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qualitative (and not just quantitative) process of selecting companies for the long-term and also how to be mindful of possible "value traps" while doing so.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to be touched on in a future post under "Behavioural Finance"), we can all now look back at the roaring and overly-exuberant year of 2007 when the bull market was still charging ahead. It is with a somewhat reflective tone that I can state that valuations at the time did NOT seem excessive, purely because at the time the future seemed clear and prospects looked good for the companies I owned. Therein lies the basis for the higher valuations, due to increased visibility of earnings and clear growth prospects (due to stable economies and markets), higher valuations of price-earnings were assigned to many companies in general.
A reasonable person would not consider such valuations excessive in light of developments which were going on at the time (before the eruption of the sub-prime crisis in the USA), and thus could not rationally and knowingly have argued that companies were over-valued based on future earnings.
One must also be aware that future earnings are never clear and most of the time, higher PER valuations are accorded to companies with expectations of higher earnings and higher growth; notwithstanding the fact that this MAY NOT materialize even under the best-case scenarios.
I recall the valuations of the companies which I had purchased in my current portfolio (excluding FSL Trust and Tat Hong) back then in 2007:
a) Ezra - About 12-14x historical PER
b) Swiber - About 11-12x historical PER
c) China Fishery - About 8-9x PER
d) Pacific Andes - About 7-8x PER
e) Boustead - About 8-10x PER
These would not have seemed excessive as valuations then had incorporated all known information on proposed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as well as events which would play out as Management had expected, to give rise to the anticipation of higher earnings. Of course, when the crisis broke out, suddenly the future became much less clear and the original growth prospects were not as clear or obvious as before. The credit crisis had degenerated into a full-blown economic crisis and was creating uncertainty for every company.
If we now turn our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valuations for the companies I own are currently at PER of 2-3x (historical), which would seem to represent "trough" valuations for a worst-case scenario situation for all companies concerned as to the opaqueness of future earnings and growth. Of course, one can also argue that the extent of the drop in valuation metrics is largely due to a depression-type scenario being factored into the prospects of all companies' growth plans and hence "disrupting" the original good intentions of the companies to grow as previously forecast. Hence, the original estimates which pertained to perceived growth rates for the companies concerned have to be abolished (in the worst case), or modified drastically (in the most optimistic case).
The point I wish to make here is that I've learnt (after going through this bear market which we are still in right now) that the uncertain future always means that an investor should accept a significant discount to perceived "superior" growth if one should consider purchasing shares in a company. This is of course linked to the concept of "Margin Of Safety" in that I have to modify my method of assessing what I deem as a reasonable margin of safety. During bull markets, when growth is clear, Mr. Market is happy to assign high valuations to companies that, on hindsight, apparently were too high for comfort. During bear markets, recessions and economic crises, Mr. Market will take a very dim view of the prospects of a company and thus assign a very low valuation for companies.
So the question to learn is not to be overly confident of a company's growth plans and overpay for its shares, even though things appear to be mapped out way in advance and nothing can be seen on the horizon to derail the company's plans.
I've learnt the hard way that growth is never certain and one should always be prepared for nasty surprises, thus having a greater margin of saf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one should always purchase as if one is expecting a bear market and economic crisis to hit, and accept valuations which are very low compared to the prospects of growth. The problem, of course, is that during bull markets such valuations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find, thus making purchase a problem. Which is why people say that the best time to purchase is during a bear market even though growth may be highly uncertain, as we should then turn our attention to qualitative factors (e.g. Management's track record through previous recessions) to justify purchasing a company.
I have put a lot of thought into this matter over the last few days and admit that the following post is merely the result of a thought process which had culminated into ramblings of a somewhat academic nature, and thus may not have practical value in determining valuations for subsequent bull and bear markets and how these may have an impact on margin of safety and one's investment decision.
Still, I will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qualitative (and not just quantitative) process of selecting companies for the long-term and also how to be mindful of possible "value traps" while doing so.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to be touched on in a future post under "Behavioural Finance"), we can all now look back at the roaring and overly-exuberant year of 2007 when the bull market was still charging ahead. It is with a somewhat reflective tone that I can state that valuations at the time did NOT seem excessive, purely because at the time the future seemed clear and prospects looked good for the companies I owned. Therein lies the basis for the higher valuations, due to increased visibility of earnings and clear growth prospects (due to stable economies and markets), higher valuations of price-earnings were assigned to many companies in general.
A reasonable person would not consider such valuations excessive in light of developments which were going on at the time (before the eruption of the sub-prime crisis in the USA), and thus could not rationally and knowingly have argued that companies were over-valued based on future earnings.
One must also be aware that future earnings are never clear and most of the time, higher PER valuations are accorded to companies with expectations of higher earnings and higher growth; notwithstanding the fact that this MAY NOT materialize even under the best-case scenarios.
I recall the valuations of the companies which I had purchased in my current portfolio (excluding FSL Trust and Tat Hong) back then in 2007:
a) Ezra - About 12-14x historical PER
b) Swiber - About 11-12x historical PER
c) China Fishery - About 8-9x PER
d) Pacific Andes - About 7-8x PER
e) Boustead - About 8-10x PER
These would not have seemed excessive as valuations then had incorporated all known information on proposed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as well as events which would play out as Management had expected, to give rise to the anticipation of higher earnings. Of course, when the crisis broke out, suddenly the future became much less clear and the original growth prospects were not as clear or obvious as before. The credit crisis had degenerated into a full-blown economic crisis and was creating uncertainty for every company.
If we now turn our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valuations for the companies I own are currently at PER of 2-3x (historical), which would seem to represent "trough" valuations for a worst-case scenario situation for all companies concerned as to the opaqueness of future earnings and growth. Of course, one can also argue that the extent of the drop in valuation metrics is largely due to a depression-type scenario being factored into the prospects of all companies' growth plans and hence "disrupting" the original good intentions of the companies to grow as previously forecast. Hence, the original estimates which pertained to perceived growth rates for the companies concerned have to be abolished (in the worst case), or modified drastically (in the most optimistic case).
The point I wish to make here is that I've learnt (after going through this bear market which we are still in right now) that the uncertain future always means that an investor should accept a significant discount to perceived "superior" growth if one should consider purchasing shares in a company. This is of course linked to the concept of "Margin Of Safety" in that I have to modify my method of assessing what I deem as a reasonable margin of safety. During bull markets, when growth is clear, Mr. Market is happy to assign high valuations to companies that, on hindsight, apparently were too high for comfort. During bear markets, recessions and economic crises, Mr. Market will take a very dim view of the prospects of a company and thus assign a very low valuation for companies.
So the question to learn is not to be overly confident of a company's growth plans and overpay for its shares, even though things appear to be mapped out way in advance and nothing can be seen on the horizon to derail the company's plans.
I've learnt the hard way that growth is never certain and one should always be prepared for nasty surprises, thus having a greater margin of saf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one should always purchase as if one is expecting a bear market and economic crisis to hit, and accept valuations which are very low compared to the prospects of growth. The problem, of course, is that during bull markets such valuations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find, thus making purchase a problem. Which is why people say that the best time to purchase is during a bear market even though growth may be highly uncertain, as we should then turn our attention to qualitative factors (e.g. Management's track record through previous recessions) to justify purchasing a company.
Michael O'Higgins thinks the country is heading into a slump that could be worse than the Great Depression
Three years ago, when Michael O'Higgins was entirely out of stocks and into zero-coupon Treasury bonds, when he was predicting that stocks would lose half their worth, I didn't believe him.
If you listen to O'Higgins now, you won't want to believe him either: He's predicting another depression.
However, you might want to pay close attention, because it's possible he's on target. Again.
O'Higgins, for whom the term contrarian is much too mild, has a record of being right when most of us are headed in the wrong direction. And a record of making money while we're losing it.
O'Higgins manages $200 million at his boutique investment firm in Miami Beach that caters to clients with assets of at least $1 million. He's been a top money manager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has written best-selling investment books, "Beating the Dow" and "Beating the Dow with Bonds." He's best known for his Dogs of the Dow theory, which worked well for quite a while when the market was still going up.
Today, O'Higgins won't touch a Dow stock or almost any other stock at current prices.
Because he is looking for a depression to begin soon or to be already in progress. "Perhaps the greatest deflation and depression of all time," he says, "Following the greatest speculative boom in stocks of all time."
It'll begin as the baby boomers wake up and realize that the stock market's downturn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has wiped out almost half their nest eggs.
"When you say it can't be like 1929 through 1931 when stocks lost 89 percent of their value, you're right. It could be worse," he says.
Boomers and consumers will begin to save more money when they realize that the bull market is firmly over. Stock gains in the future will not bail out an investor if he has put too little money away.
People today have higher levels of debt -- for consumer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as a per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now than at any time since 1929, he notes.
The depression will not end until that debt is liquidated, he says.
When consumers decide to save more, they'll stop spending. And the economy's main support will collapse.
After that, you can wait and watch for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to sink to 6,000. And that's his best-case scenario.
It could go as low as 3,100, if the stock market goes back to its normal range throughout the last century for the dividend yield, which is the figure you get if you divide a stock's dividend by its price.
Right now, O'Higgins is only interested in gold, which he sees as undervalued and heading up because of deflation. "Because it's real money, because it has held its valu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ecause it's not subject to the manipulations of government or central banks or dishonest corporate executives," he says.
What's more, gold goes up when stocks go down. In 1929-1932, he notes that gold rose 69 percent. Despite rallying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its price is still far below what it traded for in 1980: $850, or roughly 21/2 times higher than today's roughly $320 an ounce. Global supplies of gold, too, are dwindling.
A gold stock, Newmont Mining, is the only stock he owns today, and he's betting against the rest of the market. His strategy is risky, not diversified and, well, daring.
"He's made some great calls over the years," said Joseph McGraw, a hedge-fund manager who is president of Yankee Advisors in Waltham, Mass. "Mike likes to be emphatic, but I'm pretty negative, too. I'm concerned about deflation coming out of China. I'm concerned about the U.S. consumer totally retrenching and freezing."
"Fundamentally I think he's correct," said money manager John N. McVeigh of Upland Capital management in Ridgefield, Conn. "I think we're in a secular bear market. Those typically run 10 years or more. That takes us out, from the spring of 2000, to 2010."
For the record, this isn't the mainstream view. According to Bloomberg News, the average Wall Street market strategist thinks you should put 68 percent of your portfolio in stocks.
The Wall Street crowd has largely been wrong throughout this bear market that began in March 2000. Mostly because of O'Higgins' correct bet on the direction of interest rates and bonds, the O'Higgins Fund of Funds in 2000 soared 71.32 percent when the Dow dropped more than 6 percent, and rose 4.76 percent in 2001 when the Dow was down more than 7 percent. Last year, as he moved out of bonds and into gold, his fund rose 19 percent, when the Dow dropped 17 percent.
Certainly, O'Higgins has not always been on target. He moved out of stocks too early and missed the great 86 percent gain on the Nasdaq in 1999, when his fund rose only 48 percent.
As he admitted, "I'm only dealing with probabilities. I don't have any illusions that I have a crystal ball. I just know financial history."
He makes a convincing case, in charts and newspaper clippings, for his thought that there's little that will stop this downturn until the speculative bubble in stocks and spending is completely deflated.
It is not so yet. For example, he notes that consumer spending has dropped in every recession since the 1950s, but not in this one. Stock valuations remain high, despite the long downturn.
He notes that the Federal Reserve has engineered 12 interest rate cuts, and still the market has not responded. In practically every other instance when the Fed cut rates since 1921, stocks rebounded.
"I would have brought you more information," he said. "But I didn't want to ruin your lunch."
When will O'Higgins' depression end? "I suspect it'll be a long time," he said.
If you listen to O'Higgins now, you won't want to believe him either: He's predicting another depression.
However, you might want to pay close attention, because it's possible he's on target. Again.
O'Higgins, for whom the term contrarian is much too mild, has a record of being right when most of us are headed in the wrong direction. And a record of making money while we're losing it.
O'Higgins manages $200 million at his boutique investment firm in Miami Beach that caters to clients with assets of at least $1 million. He's been a top money manager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has written best-selling investment books, "Beating the Dow" and "Beating the Dow with Bonds." He's best known for his Dogs of the Dow theory, which worked well for quite a while when the market was still going up.
Today, O'Higgins won't touch a Dow stock or almost any other stock at current prices.
Because he is looking for a depression to begin soon or to be already in progress. "Perhaps the greatest deflation and depression of all time," he says, "Following the greatest speculative boom in stocks of all time."
It'll begin as the baby boomers wake up and realize that the stock market's downturn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has wiped out almost half their nest eggs.
"When you say it can't be like 1929 through 1931 when stocks lost 89 percent of their value, you're right. It could be worse," he says.
Boomers and consumers will begin to save more money when they realize that the bull market is firmly over. Stock gains in the future will not bail out an investor if he has put too little money away.
People today have higher levels of debt -- for consumer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as a per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now than at any time since 1929, he notes.
The depression will not end until that debt is liquidated, he says.
When consumers decide to save more, they'll stop spending. And the economy's main support will collapse.
After that, you can wait and watch for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to sink to 6,000. And that's his best-case scenario.
It could go as low as 3,100, if the stock market goes back to its normal range throughout the last century for the dividend yield, which is the figure you get if you divide a stock's dividend by its price.
Right now, O'Higgins is only interested in gold, which he sees as undervalued and heading up because of deflation. "Because it's real money, because it has held its valu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ecause it's not subject to the manipulations of government or central banks or dishonest corporate executives," he says.
What's more, gold goes up when stocks go down. In 1929-1932, he notes that gold rose 69 percent. Despite rallying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its price is still far below what it traded for in 1980: $850, or roughly 21/2 times higher than today's roughly $320 an ounce. Global supplies of gold, too, are dwindling.
A gold stock, Newmont Mining, is the only stock he owns today, and he's betting against the rest of the market. His strategy is risky, not diversified and, well, daring.
"He's made some great calls over the years," said Joseph McGraw, a hedge-fund manager who is president of Yankee Advisors in Waltham, Mass. "Mike likes to be emphatic, but I'm pretty negative, too. I'm concerned about deflation coming out of China. I'm concerned about the U.S. consumer totally retrenching and freezing."
"Fundamentally I think he's correct," said money manager John N. McVeigh of Upland Capital management in Ridgefield, Conn. "I think we're in a secular bear market. Those typically run 10 years or more. That takes us out, from the spring of 2000, to 2010."
For the record, this isn't the mainstream view. According to Bloomberg News, the average Wall Street market strategist thinks you should put 68 percent of your portfolio in stocks.
The Wall Street crowd has largely been wrong throughout this bear market that began in March 2000. Mostly because of O'Higgins' correct bet on the direction of interest rates and bonds, the O'Higgins Fund of Funds in 2000 soared 71.32 percent when the Dow dropped more than 6 percent, and rose 4.76 percent in 2001 when the Dow was down more than 7 percent. Last year, as he moved out of bonds and into gold, his fund rose 19 percent, when the Dow dropped 17 percent.
Certainly, O'Higgins has not always been on target. He moved out of stocks too early and missed the great 86 percent gain on the Nasdaq in 1999, when his fund rose only 48 percent.
As he admitted, "I'm only dealing with probabilities. I don't have any illusions that I have a crystal ball. I just know financial history."
He makes a convincing case, in charts and newspaper clippings, for his thought that there's little that will stop this downturn until the speculative bubble in stocks and spending is completely deflated.
It is not so yet. For example, he notes that consumer spending has dropped in every recession since the 1950s, but not in this one. Stock valuations remain high, despite the long downturn.
He notes that the Federal Reserve has engineered 12 interest rate cuts, and still the market has not responded. In practically every other instance when the Fed cut rates since 1921, stocks rebounded.
"I would have brought you more information," he said. "But I didn't want to ruin your lunch."
When will O'Higgins' depression end? "I suspect it'll be a long time," he said.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