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uesday, September 1, 2009

《伟大的博弈》作者约翰·戈登 那些盛衰终会轮回

对从小在华尔街长大的孩子来说,华尔街就是一个故事,现在的他,代替他祖父成为华尔街故事的讲述者。1999年他讲了一个最吸引人的故事,撰写的《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被外界惊呼为“提前10年预测了全球经济危机”。

“我不是经济学家,我研究经济史。”2009年8月20日,约翰精神抖擞地坐在记者面前。这个65岁的纽约人正好奇地体验着首次中国之行。

在谈到金融危机、经济萧条时,约翰.戈登表示,“繁荣、萧条会周而复始地循环,博弈正在全球范围内上演。因为人的本性是健忘的。”

但浸淫于华尔街名利场中的戈登,不擅追逐名利,却长于帮助喜欢遗忘的人记忆,“危机其实很难预测,但历史总有相似之处。我所做的,只是根据历史做出一些结论。 ”

来自华尔街世家的史学家
约翰.戈登一出生,就贴上了纽约、华尔街的标签。“我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经纪人,”戈登笑说,“在同龄人听童话故事的年龄,我就在听祖父讲如何卖空赚钱,就是在高价先卖出股票,低价再捡回来。没有多少6岁的孩子能理解什么叫卖空。 ”

对这些术语的不敏感不知是不是意味着戈登的兴趣所在:没有选择做交易员的他抄起了曾祖父的旧业。“我的曾祖父是《纽约先驱报》的编辑。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有写作的天赋。”与曾祖父不同的是,华尔街这个大名利场对戈登的影响深入骨髓,令他对经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6年,戈登拿到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经济史学士学位。

“真正开始写大部头的书,还是20世纪70年代。我还在读大学,当时参与了一本书的编辑工作。”这个头一开,戈登就彻底钻进了华尔街的故纸堆里,变成了一个专写华尔街故事的经济史学家。

回忆自己过去的作品时,戈登蓝眼睛闪闪发亮: “ 我觉得这份工作真棒,我也相当适合这项工作,呵呵,毕竟没有太多人把经济史写得让普通人也看得懂。这得归功于我那会讲故事的祖父。从小听着祖父讲华尔街故事长大,我很熟悉华尔街的那套话语体系、典故。所以我能将那些繁复的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故事。 ”

透过历史看现在
戈登的口头语是“更愿意透过历史看现在 ”。在被问及“全球金融危机后,是否会迅速产生通货膨胀,如何制订货币政策”时,戈登提到1836年那场美国浩劫:“那一年美国出现史上首次经济大萧条,也是美国股市第一次美从牛市转为熊市,就祸起过快收起流动性。”

“证券市场和金融政策息息相关,”戈登说,1836年,为了迅速杜绝投机,杰克逊总统推出了《铸币流通令》,要求除少量的例外,8月15日以后的支付都必须用金币或银币。结果被刹车的不仅是投机活动,连美国经济都来了个急刹车。1837年初秋,美国步入了首次大萧条,也是史上最长的萧条期。

戈登称,这个错源于另外一个错,痛恨投机和纸币的杰克逊,为了毁掉合众国银行,下令从该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转存于州立银行当中。但未料到此举被政治竞争对手利用,后者则借机发行了更多的银行券,并以房地产作担保发放了更多的贷款,最终导致纸币过量发行的巨大投机泡沫。

这同2008年美国市场有太多相似之处。“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房地产泡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