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以挽救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濒临绝境的金融体系,但与此同时,这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却有可能引发另一个泡沫。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合发工业金融学讲座教授段锦泉教授昨天在“美国金融风暴对亚太企业的影响”公开论坛上指出这点。他说,美元可能会形成另一个泡沫,当这个泡沫破裂之时,我们必将承担遭受更严重打击的风险。
回顾历史,政府救市政策引发泡沫确有其事。也是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的段锦泉表示,21世纪初的网络泡沫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美国联储局通过降低利率来应对危机,而许多人认为,这项政策导致了这次的房地产泡沫。
这次金融风暴的中心在美国,除了对日元外,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都强劲升值。段锦泉解释说,为了弥补投资和商业损失,总部设在美国的金融机构需要把资金调回,这造成了对美元的需求。此外,美元是各国央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投资者保护资本的最通常选择。
那强劲升值的美元可能是另一个泡沫?段锦泉指出,长期以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都由国外资本流入来冲销,巨大的预算赤字靠高达10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公债来融资,这约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70%。
他说:“除非美国的实体经济作本质上的转变,这种靠借贷为生的运作方式是不可能持久的。泡沫是铁定的事实,只是不知何时破裂而已。”
另一方面,政府给予银行债券无限度的担保,会滋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银行作评估的行为会减少,这在历史上也是重复发生的。段锦泉认为,一旦经济形式稳定下来,这类做法应该马上停止。
他也表示,如果政府必须通过股权注资来援助银行的话,那么将其中一些银行变成政策性银行,为战略性行业提供资金,也许是更好的措施。
虽然金融风暴源于美国,但亚洲国家也遭殃,新加坡可能比美国更早步入经济萧条阶段。段锦泉认为,亚洲应当作出两大调整:首先,发展泛亚贸易市场,以减少亚洲商品和服务对欧美市场过度的依赖;其次,发展泛亚政府性公债市场,由超国家组织发行,用一篮子货币为基准的公债。
亚洲企业走出去最好时机
对于亚洲企业而言,全球的金融危机却是个走出去的最好时机。横河自控化系统亚洲有限公司总裁赖涯桥在昨天的论坛上这么说。
他指出,日本Panasonic并购三洋就是一个例子,股市下挫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大大缩水,股价不反映企业的实力。“在世界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摆出加速成长的姿态,积极展开合并与收购。”
他也认为,企业即使身处严冬,经营者也绝不能迷失成长的战略,越陷入困境,越要保留人才,越要充实开发技术的能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